☆经营分析☆ ◇600285 羚锐制药 更新日期:2025-05-24◇
★本栏包括 【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经营投资】【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1.主营业务】
药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2024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制造业 | 342889.00| 264208.00| 77.05| 97.95|
|其他 | 6921.00| 1010.00| 14.59| 1.98|
|其他业务 | 273.11| 209.06| 76.55| 0.08|
├────────────┼─────┼─────┼───┼──────┤
|贴剂 | 211509.00| 166979.00| 78.95| 60.42|
|胶囊剂 | 75230.00| 57016.00| 75.79| 21.49|
|片剂 | 35527.00| 24846.00| 69.94| 10.15|
|其他 | 14770.00| 6775.00| 45.87| 4.22|
|软膏剂 | 12774.00| 9602.00| 75.17| 3.65|
|其他业务 | 273.11| 209.06| 76.55| 0.08|
├────────────┼─────┼─────┼───┼──────┤
|华东 | 115243.00| 88223.00| 76.55| 32.92|
|华北 | 75735.00| 58502.00| 77.25| 21.63|
|华中 | 55530.00| 41067.00| 73.95| 15.86|
|西南 | 34007.00| 25238.00| 74.21| 9.71|
|华南 | 28520.00| 21493.00| 75.36| 8.15|
|东北 | 22448.00| 16856.00| 75.09| 6.41|
|西北 | 18327.00| 13839.00| 75.51| 5.24|
|其他业务 | 273.11| 209.06| 76.55| 0.08|
└────────────┴─────┴─────┴───┴──────┘
【2024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医药保健分部 | 190269.62| --| -| 99.83|
|其他 | 680.38| --| -| 0.36|
|分部间抵销 | -349.28| --| -| -0.18|
└────────────┴─────┴─────┴───┴──────┘
【2023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制造业 | 329932.00| 242357.00| 73.46| 99.63|
|其他 | 818.00| 54.00| 6.60| 0.25|
|其他业务 | 397.61| 298.26| 75.01| 0.12|
├────────────┼─────┼─────┼───┼──────┤
|贴剂 | 204652.00| 154882.00| 75.68| 61.80|
|胶囊剂 | 71200.00| 53155.00| 74.66| 21.50|
|片剂 | 26199.00| 17191.00| 65.62| 7.91|
|其他 | 14950.00| 6878.00| 46.01| 4.51|
|软膏剂 | 13749.00| 10305.00| 74.95| 4.15|
|其他业务 | 397.61| 298.26| 75.01| 0.12|
├────────────┼─────┼─────┼───┼──────┤
|华东 | 110404.00| 82283.00| 74.53| 33.34|
|华北 | 64552.00| 48497.00| 75.13| 19.49|
|华中 | 52035.00| 36787.00| 70.70| 15.71|
|华南 | 34211.00| 24816.00| 72.54| 10.33|
|西南 | 31716.00| 22579.00| 71.19| 9.58|
|东北 | 21087.00| 15244.00| 72.29| 6.37|
|西北 | 16745.00| 12205.00| 72.89| 5.06|
|其他业务 | 397.61| 298.26| 75.01| 0.12|
└────────────┴─────┴─────┴───┴──────┘
【2023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医药保健分部 | 169684.47| --| -| 99.78|
|其他 | 775.25| --| -| 0.46|
|分部间抵销 | -393.47| --| -| -0.23|
└────────────┴─────┴─────┴───┴──────┘
【3.经营投资】
【2024-12-31】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4年,公司聚焦医药主业,深化品牌建设和市场开拓,加强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
建设,经营业绩与经营质量稳步提升。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01亿元,
同比增长5.7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8.76亿元,同比增长7.68%;归属于
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23亿元,同比增长27.19%。报告期内完成的主要工作有:
(一)着力科技引领,创新发展积蓄势能
1、加速数智化升级,提升管理效能
报告期内,公司在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方面取得新成绩。公司通过应用在线检测设
备、激光喷码、在线打码等自动化设备,以及实施包装生产线自动化升级等方式,
推动生产管理水平持续提升。
报告期内,信阳分公司完成丸剂、口服液体制剂生产线建设,为公司后续产品矩阵
拓展奠定基矗信阳智能化物流仓储项目开工建设,项目按照阴凉库标准设计,全年
温度精准控制,应用AGV货到人零货拣选系统、RGV四向穿梭车系统以及药品追溯码
智能复核等技术。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为一体的物流仓储平台,将助力公司实
现医药产业全链条发展。
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公司持续优化SAP销售数据看板、报表分析等系统功能,增加
了中间产品库存管理等生产数据分析功能,提高公司多维度数据分析能力。随着信
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公司采购、生产、营销、物流等各个环节衔接更加紧密,公
司的运营管理效率、客户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2、研发、并购双引擎驱动,持续丰富产品线
报告期内,公司不断加强外用制剂的布局力度和研发能力建设。研发创新方面,公
司持续围绕骨科、呼吸、皮肤、消化系统等领域,聚焦大病种、大品种开展布局,
取得孟鲁司特钠咀嚼片、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莫匹罗星软膏药品注册证书。报告
期内,公司与中原学者联合申请获批的河南省中医药科学研究专项课题《中药外治
机制及临床外用技术规范研究》完成项目验收,研发成果转化及产业化能力得到提
升。此外,公司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的合作,对通络祛痛膏、培元通脑胶
囊等已上市产品持续加强上市后再评价等研究,完善产品循证医学证据体系,持续
提升产品力。
并购方面,公司加快优质生物医药标的并购步伐,持续完善产业布局。2024年12月
,公司与银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签订《收购意向书》,拟收购银谷制药有限责任
公司控股权。截至目前,公司已完成银谷制药的股权交割,银谷制药纳入公司合并
范围。公司本次收购银谷制药契合公司战略规划,补充了具有较高技术门槛的鼻喷
剂、吸入剂等外用制剂剂型,进一步丰富公司产品矩阵。
(二)以服务为翼,夯实品牌建设根基
报告期内,公司开展了“二月二龙抬头”、重阳节“舒适镇痛周”等公益活动,普
及骨关节健康知识,积极传播健康生活理念。围绕“两只老虎”的品牌建设,公司
发起“带着两只老虎去旅行”主题活动,通过线下服务和线上话题的互动,借助景
区打卡、KOL出游必备好物分享,加大高铁、航空等交通媒体品牌宣传力度,助力
两只老虎品牌深度占位旅行场景。2024年,公司“两只老虎”荣获中国药品零售市
场畅销品牌奖、荣登“2024健康产业品牌榜”外用镇痛药品榜。“小羚羊”作为公
司重点打造的儿科品牌,以央视为品牌宣传主阵地,结合小红书等新媒体投放渠道
,精准定位目标受众,实现品牌内涵的深度传递,为品牌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矗
报告期内,通络祛痛膏、丹鹿通督片被纳入《中国慢性腰背痛指南(2024版)》,
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了《培元通脑胶囊治疗脑梗死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上述产品
在相关治疗领域疗效和安全性获得进一步认可。
(三)加强数字化建设,打造全渠道营销体系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与终端连锁的深度合作,强化线上+线下营销联动,加强
销售团队专业化建设,不断推进营销体系优化升级。健康消费品业务方面,公司聚
焦药店终端的经营需求,多措并举做优、做实、做细客户服务。公司携手大型连锁
终端开展公益活动,为消费者提供穴位按摩、敷贴等健康服务,开展店员培训、健
康知识普及等活动,持续为渠道赋能。处方药业务方面,公司新开发各级医院及基
层医疗机构近5,000家。报告期内,他达拉非片、蒙脱石散、伤痛宁膏等产品陆续
上市销售,为公司的发展提供新动力。
公司通过数字化创新营销模式,将数字化营销与赋能终端动销紧密结合。报告期内
,公司不断完善销售管理平台,将数字化技术应用于销售团队管理、终端库存管理
、市场推广等各个环节,精准匹配客户需求,为客户管理、产品培训、销售数据分
析提供数据赋能,构建了线上线下融合、数据驱动决策的数字化营销体系,打开了
品牌营销新思路。
(四)持续加强质量管理、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夯实稳健经营基础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强信息化技术与精细化运营深度融合,从推行均衡生产、推
动技术创新及信息化水平等方面,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在确保药品质量的前提下实
现降本增效。
报告期内,公司严格落实全过程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根据法律法规要求,对质量标
准体系及药物警戒管理体系等文件持续进行修订和完善,为产品质量提供制度保障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开展工艺质量确认、产品标准提高研究等工作,通过优化生
产流程,不断加强生产过程控制,确保产品质量保持稳定。
报告期内,公司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以“零事故”为目
标,定期全面开展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常态化开展应急演练和安全教育
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促进安全生产工作做实做细,实现了安
全发展。
(五)优化内部管理,激励激发组织活力
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完善治理结构,持续推进业务流程优化和管理变革,加大信
息化建设力度,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管理现代化和精细化水平不断提高,管
理效率不断提升;持续优化资产结构,注销子公司新县香山湖发展有限公司,进一
步提高公司运营效率;强化预算控制和成本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通过业财一
体化推动跨部门协同效能提升,形成节能降耗、降本增效的长效机制。
公司持续建立健全人才引进、培养和激励体系,努力构建创新型、赋能型、学习型
企业,筑牢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矗报告期内,公司实施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
及2024年员工持股计划,本次激励方案设定了严格的业绩考核目标,旨在建立员工
与股东的利益共享机制,确保激励与约束并重,促进公司长期发展。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行业发展状况
1、国内医药行业情况
公司主要从事药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等领域,所处行业属于医药制造业(C27)
(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
医药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国计民生、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
略性产业,国家出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文件,把保障人
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为医药健康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2024年,是实
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创新、强基固本、
全面提升的重要一年。
短期来看,在政策与需求的双重驱动下,医药行业处于向高质量发展的转换期,产
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但受宏观经济环境以及竞争形势等因素影响,仍面临诸多不
确定性的挑战,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度医药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
现营业收入25,298.50亿元,与2023年度持平;实现利润总额3,420.70亿元,较202
3年同比下降1.1%。
从长期来看,在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医疗保障体制不断健全、居民支付能力增强、
居民健康意识提高、老龄化趋势愈发明显的背景下,人民群众对于高质量、高层级
的医疗健康需求将持续增加;同时国家对医药创新的支持以及数字化驱动产业升级
,医药行业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在技术创新迭代和新需求不断释放的双重驱动下
,我国医药行业仍有良好的发展机遇。
2、中药行业情况
公司属于中药行业。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中医药的发展,先后出台《“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十四五”中
医药发展规划》《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
发展的意见》《中药标准管理专门规定》等一系列产业政策,从中医药传承创新发
展、中药标准管理等方面进行部署,为中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稳定、规范的政
策和市场环境,持续推动中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居民生产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心脑血管疾并癌症等慢性病
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亚健康等问题日益突出,人们对疾病的治疗、预防和康复
管理需求更加迫切,对健康消费品的需求不断增加。中医药在治未并慢性病治疗和
管理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居民健康消费意愿和能力增强等因
素的推动下,行业规模有望进一步增长。米内网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三大终端六
大市场中成药销售额接近4,200亿元,同比增长6.54%,2024年上半年销售额超过2,
100亿元。
(二)公司所处业务领域的发展概况
1、健康消费品业务
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持续提升,居民自身健康管理意识的不断增强,更健康更美好
的生活成为当下的普遍诉求。在健康消费品业务方面,公司产品包含骨科类、儿科
类、皮肤类、呼吸类等领域的家庭常备药品、保健品和医疗器械。
骨科外用制剂是公司的优势领域。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骨关节炎的总
患病率达15%,且呈年轻化趋势。骨关节炎患病率与患者的年龄关联度较高,随着
年龄增长,骨科疾病患病率会越高,据《中国骨质疏松白皮书》数据显示,在60岁
以上的人群中,约有55%的人患有骨关节炎,在70岁以上人群中,骨科疾病发病率
达到70%。骨科疾病伴随的持续疼痛、活动受限等,是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主要因
素,随着老龄化进程推进,骨科行业将在银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此外,受不良
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骨关节疾病患病群体日渐年轻化,将催生出更多的骨科医
疗需求,预计我国骨科疾病市场将进一步增长。
中成药贴膏剂具有良好的疗效、安全性和依从性,市场规模稳定增长。据中康CMH
数据显示,2024年关节及肌肉疼痛局部用药零售终端销售规模达105.70亿元,贴剂
占比达62.6%。从竞争格局来看,关节及肌肉疼痛局部用药市场中TOP4厂家规模占
比46.8%,行业集中度较高。在骨科领域,公司拥有通络祛痛膏、活血消痛酊等多
个独家品种及市场占有率较高的“两只老虎”系列产品,能够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
自我诊疗需求。
2、处方药业务
近年来,伴随我国疾病谱的不断变化,慢性病已成为影响健康的主要挑战。《全国
第六次卫生服务统计调查专题报告》显示,心脑血管疾并糖尿病和癌症等重大慢性
病占我国疾病经济负担超90%,55岁至64岁人群慢性病患病率达48.4%,65岁及以上
老年人发病率达62.3%。
公司处方药治疗领域覆盖心脑血管疾并糖尿病和癌症等慢性病领域,其中代表产品
有培元通脑胶囊、参芪降糖胶囊、锐枢安芬太尼透皮贴剂等。
心脑血管方面,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等因素影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对居民
健康的影响越加显著,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显示,我国心脑血管
病患病率仍处于上升阶段。心脑血管疾病是中医药优势领域,其在治疗慢性病方面
具有辨证施治、标本兼顾的独特优势,符合患者预防和治疗的长期用药需求。据米
内数据统计,2023年中国三大终端六大市场心脑血管疾病中成药销售额超过960亿
元,同比增长6.23%。近年来,公司持续推进心脑血管产品培元通脑胶囊等的二次
开发,以可靠的临床证据协助患者实现慢病治疗,同时不断向慢性病管理的预防和
康复方向延伸,实现慢病治疗的全过程管理服务。
近年来,由于饮食、环境、人口老龄化等因素,癌症发病率不断增长。而疼痛是癌
症患者常见和难以忍受的症状之一,初诊癌症患者的疼痛发生率约为25%,晚期癌
症患者的疼痛发生率达60%-80%,严重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锐枢安芬太尼透
皮贴剂使用方法简便,不良反应较少,止痛效果可持续,可广泛用于癌性疼痛和非
癌性疼痛的干预,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未来,公司将积极把握行业机会,以中老年人常见的慢性并慢性疼痛管理为基础,
不断拓展和丰富产品品类,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更好地满足中老年人、儿童等重
点群体的疾病预防、治疗和保健需求。
(三)行业政策情况
2024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医药行业政策,建立医保、医疗、医药统一高效的政策
协同、信息联通、监管联动机制,各相关部门同向发力、形成合力,以实际行动推
动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3月,“创新药”首次进入政府工作报告之中,并
将创新药、生物制造、生命科学纳入具有生产力跃迁意义的新质生产力范畴,凸显
了医药行业的战略发展机遇,也体现了医药行业在国计民生、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
中的重要地位。
2024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要
求加强综合医院、中医医院老年医学科建设,扩大中医药在养生保健领域的应用,
发展老年并慢性病防治等中医药服务。
2024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
明确了深化改革的重点工作安排,从深入推广三明医改经验、深化药品领域改革创
新、促进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等七个方面进一步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升药品
供应保障能力,在中医药领域,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支持中药工业龙头企业
全产业链布局,加快中药全产业链追溯体系建设。
2024年6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中医药标准化行动计划(2024—2026年
)》,以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为契机,立足新时代中医药发展需求,发挥标准作为
新质生产力引擎的作用,推动标准化战略与中医药事业发展深度融合,提升中医药
标准化治理能力。
2024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指出
要全链条强化政策保障,统筹用好价格管理、医保支付、商业保险、药品配备使用
、投融资等政策,优化审评审批和医疗机构考核机制,合力助推创新药突破发展。
2024年7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中药标准管理专门规定》,规定按照中药
材、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物与配方颗粒、中成药等中药产品属性分类,进一步对中
药标准管理的各项要求进行细化和明确,旨在加强中药标准管理,建立和完善符合
中医药特点的标准体系,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2024年11月,国家医保局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发布《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
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4年)》,调整共新增91种药品,聚焦近5年新上
市或修改说明书的药品、罕见病用药、国家鼓励研发的儿童药和仿制药,以及国家
基本药物等。
上述文件内容涵盖了创新药发展、医保改革、药品价格治理、医疗服务提升、药品
监管等多个方面,将持续推动我国医药产业创新和可持续发展,为医药产业高质量
发展注入新动力。公司将紧紧抓住行业发展的历史机遇,密切关注终端市场需求变
化和政策导向,以创新为驱动,深入挖掘品牌潜力,加强渠道开发,推动企业营销
升级,努力为消费者提供更全面、更专业的健康管理解决方案,助推中医药传承创
新发展,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
(四)公司所处行业地位
公司坚持以消费者需求为核心,通过创新赋能、科学管理、品牌打造和智能制造等
举措,经营业绩稳步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持续提升,公司进入全国医药工业信息
年会发布的“2023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榜单。
公司拥有多个知名品牌和产品,如两只老虎壮骨麝香止痛膏、小羚羊医用退热贴等
,覆盖骨科、儿科、心脑血管、消化系统等多个治疗领域。在中成药外用贴膏剂领
域,通络祛痛膏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两只老虎”系列产品年销量超10亿贴,多
款贴膏剂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位居前列。2024年,羚锐两只老虎荣获2024西鼎会
“中国药品零售市场畅销品牌”,米思会“2024中国医药-品牌榜零售终端品牌”
,羚锐小羚羊医用退热贴荣获“中国药品零售市场潜力品牌”。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一)主要业务和产品
公司主要业务涉及药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线聚焦骨科疾并心脑血管疾病等
中医药治疗优势领域。公司先后获得“全国中药工业50强企业”“全国中药系统先
进集体”“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等荣誉称号。
(二)公司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1)供应商管理
公司根据《药品生产监督管理办法》《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和有关法律法规制
定严格的供应商管理制度,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公司建立由采购部、质量部及生产
部门等多部门参与的评审机制,根据供应商产品质量、供货情况、资质文件、资信
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对符合内控标准的企业纳入公司供应商名录。公司持续
优化供应商管理体系,对纳入名录的供应商进行持续关注和评价,定期对供应商进
行互访和维护,以确保所采购的原材料质量及供应稳定,满足生产需求。
(2)生产物料采购
公司采购的生产物料主要包括中药材、原辅料和包装材料,生产部门根据成品安全
库存、需求预测、动态订单情况,结合产品生产周期、实时物料库存水平及产能情
况,确定各产品的原材料采购需求。在合格供应商名录内,实行“质量为先、价格
合理”的原则,采取集中招标、询价比价、议价采购等方式进行采购。采购物料到
货后,由品质检验部门负责对采购物料进行质量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验收入库。
2、生产模式
公司严格按照GMP要求,由各生产事业部采劝以销定产”的模式执行生产任务。羚
锐医药根据市场需求制定销售计划,生产部门综合考虑公司产品库存量、销售预测
计划及生产周期等因素,科学排产。在生产过程中,公司严格执行GMP相关规程,
按照批准或备案的工艺和操作规程组织生产,严格保证产品质量;同时,公司质量
管理部门对生产全过程进行质量监督,并对所有原辅料、包装材料、中间产品、成
品进行检测和质量把关,对产品分批次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确保产品质量。
3、销售模式
公司以羚锐医药为营销平台,采用经分销和直销两种模式进行产品销售,借助经销
商、零售药店及电商平台,实现药品的推广。近年来,羚锐医药围绕数字化营销赋
能和客户体验提升,持续在产品创新、消费者洞察、品牌价值等方面深入开展工作
,推动产品、模式、架构和品牌聚合效应的形成。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1、产品优势
公司现拥有橡胶膏剂、贴剂、片剂、胶囊剂、颗粒剂、酊剂、软膏剂等十余种剂型
百余种产品。目前,公司健康消费产品覆盖了骨科、皮肤科、儿科、营养补充剂等
品类,处方药业务覆盖了麻醉科、心脑血管科等治疗领域。骨科领域,通络祛痛膏
为公司独家产品,入讯国家基药目录》《国家医保目录》;壮骨麝香止痛膏、舒腹
贴膏等健康消费品在同品名产品中销量处于领先地位。心脑血管领域,培元通脑胶
囊为独家产品,入讯国家医保目录》,降糖类产品参芪降糖胶囊入讯国家基药目录
》《国家医保目录》。
近年来,公司加快推进健康消费新业务布局和研发能力建设,持续丰富产品线。报
告期内,公司多维优化产品结构,获得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孟鲁司特钠咀嚼片、
莫匹罗星软膏的药品注册批文,野苏颗粒等产品恢复生产,青石颗粒、他达拉非片
、蒙脱石散等产品顺利上市。2024年12月,公司公告拟收购银谷制药控股权,银谷
制药主要产品有鲑降钙素鼻喷雾剂(金尔力)、苯环喹溴铵鼻喷雾剂(必立汀)和
吸入用盐酸氨溴索溶液(力希畅)等;其中,苯环喹溴铵鼻喷雾剂(必立汀)为银
谷制药自主研发的我国首个高选择性抗胆碱能受体拮抗剂1类新药,是国内唯一获
批适用于变应性鼻炎的鼻用抗胆碱能药物,市场前景广阔。
报告期内,公司小羚羊医用退热贴和舒腹贴膏荣获“西湖奖-最受药店欢迎的明星
单品”、米思会“2024年中国连锁药店最具合作价值单品”;羚锐○R两只老虎○R
膏药、小羚羊医用退热贴荣获2024品牌榜西普金奖。壮骨麝香止痛膏、小羚羊医用
退热贴、舒腹贴膏、青石颗粒、咳宁胶囊五款产品入寻家庭常备药”上榜品牌。
2、品牌优势
近年来,公司持续聚焦消费者健康需求,将提升主品牌势能、发挥品牌矩阵优势作
为发力点,在品牌运营和组织能力方面持续升级,并不断探索媒介和传播创新,品
牌运作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不断增强。
公司采劝1+N”品牌策略,在“羚锐”主品牌的赋能下,聚焦“两只老虎”“小羚
羊”等子品牌建设工作,努力将其打造为骨健康、儿童健康等领域的专业品牌,形
成品牌聚合效应,持续筑高品牌壁垒;公司通过跨平台、多方位地开展品牌互动、
创新营销活动,线上线下一体联动,拉近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助力品牌深度
占位运动、旅行等生活场景,为品牌注入新活力。
报告期内,羚锐两只老虎荣获2024西鼎会“中国药品零售市场畅销品牌”、米思会
“2024中国医药-品牌榜零售终端品牌”等奖项;羚锐小羚羊医用退热贴荣获“中
国药品零售市场潜力品牌”等奖项。2024年,公司入寻2023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
企业”榜,荣登“2023年度中国中药企业TOP100排行榜”、“2024中成药工业综合
竞争力50强”榜,公司的行业地位不断提高,品牌形象日益提升。
3、渠道优势
公司多年深耕医药领域,形成成熟的渠道覆盖和终端管理能力。公司搭建起覆盖全
国的营销网络体系,拥有与产品线相匹配、管理成熟的营销队伍,与国内医药行业
的优质商业客户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公司全渠道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
要基矗
在健康消费品业务方面,公司持续优化全链路渠道,与全国优质的经销商和连锁终
端展开深入合作,夯实传统线下渠道优势,并通过线上线下联合推广活动等举措持
续提升渠道服务能力;同时,持续拓展线上OTC销售渠道,实现对消费者的高效触
达,打造公司发展新引擎。在处方药业务方面,公司不断加强全国等级医院的覆盖
和基层医疗机构的资源整合,加强渠道精细化管理,促进公司产品更深更广地覆盖
。
公司不断优化客户服务生态,为患者提供专业的健康管理方案,持续提升客户满意
度。公司加速营销管理数字化转型,推进数字化管理平台搭建,构建了线上线下融
合、数据驱动决策的数字化营销体系,有效提升了渠道营销效率和精准度。
4、智能制造优势
公司持续专注于传统中药现代化、现代中药制备工艺等方面的探索与创新,以智能
化和工业化融合的中药绿色智能制造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
公司加快推进中药智能制造工厂的持续升级,以ERP、OA、MES、LIMS等现代信息管
理系统和技术为支撑,应用“智能排产”“智能在线检测”“智能仓储”“数字基
础设施集成”等智能化场景,实现了从中药原料提取到制剂的全过程自动控制,将
质量控制体系内化至每一个生产环节,推动中药生产全过程的精准化提升,进一步
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构建以现代中药为核心的智能制造体系。
2019年,羚锐制药被认定为“国家绿色工厂”,公司“智能制造数字化工厂”项目
获得工信部支持,2021年获评“2021年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2021年河南省智
能车间智能工厂”,2022年入选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2024年入寻河南省
数字领航企业”。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5.01亿元,同比增长5.7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净利润7.23亿元,同比增长27.19%。
六、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医药行业正经历结构性调整与高质量发展转型。随着国内经济持续发展、医疗保障
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及人口老龄化加剧,慢性病发病率上升,居民健康意识的持续增
强等,医药市场需求持续增长。政策端,行业政策密集出台,三医联动改革持续深
化,医保目录动态调整、集中带量采购、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药品价格管理等方面
政策的实施,促进行业运营更加规范;创新方面,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优化审
评审批和医疗机构考核机制,合力助推创新药突破发展;产业链端,国家鼓励并购
重组,引导头部公司立足主业,加大对相关产业链公司的整合,医药行业并购重组
进程加快。未来,医药行业在政策引领、数字化技术应用、研发创新等因素的推动
下,行业格局将重塑。
中医药方面,“中医药发展十四五规划”等系列文件陆续出台,中药创新药研发加
速,中医药现代化科研体系建设、中药审评审批和注册机制正逐步完善,中医药标
准化建设能力不断提升,为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提供有力支撑。此外,随着居民健康意识的提高、自我诊疗意识的增强以及人口老
龄化,慢性病相关用药市场不断扩容,加之消费者对中医药疗效和价值认同度的提
升,为中医药市场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二)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将持续聚焦医药健康产业,坚持绿色、创新、务实的发展理念,强化中药优势
,突出骨科品牌。积极培育智能制造、智能流通、智能健康为核心业务板块的新发
展模式,推进企业规模壮大和产业结构优化,打造中国外用制剂领先品牌。
(三)经营计划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为“十五五”良好开局打下基础的关键
之年。公司将持续聚焦医药主业,坚持以消费者需求为核心,以科技创新为驱动,
以人才发展为牵引,以智能化和数字化转型升级为支撑,加快推动企业管理升级,
强化品牌建设,优化营销战略,加快银谷制药的协同融合,不断巩固公司核心竞争
优势,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1、管理方面
公司将充分发挥董事会战略引领作用,全方位提升规范运作水平,促进公司价值实
现和价值提升;公司将坚持促发展与防风险并重,持续完善内控体系,加强重点领
域风险防控,积极防范和应对潜在的风险与挑战,增强整体抗风险能力。
公司将持续推进管理模式创新,整合公司内部资源,梳理优化业务流程,强化部门
间的协同,努力构建数字化的供应链管理和产销管理系统,提升管理效率和决策的
科学性;加强财务统筹管理,深化全面预算管理,优化资金使用效率,提升财务精
细化管理水平。
公司将深化组织变革,抓好研发、营销、信息技术等关键领域人才梯队建设,完善
履职评价体系,健全公司长期激励约束机制,激发企业内生动力与创新活力,为公
司发展提供保障。
2、研发创新方面
公司将立足发展需要,以“中药现代化+高端制剂”为核心,聚焦骨科、疼痛管理
、慢性病领域,推动研发创新工作提质增效。
公司将依托公司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河南省中药现代化产业研究院、河南省经皮
给药制剂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持续加强研发队伍建设,加快仿制药品研发进度
,提高研发效率。核心产品升级方面,持续推进通络祛痛膏、培元通脑胶囊等已上
市产品的二次开发,在循证医学证据、适应症范围扩大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进一
步做强大品种。剂型创新方面,加强新型透皮给药系统的研发,提升药物渗透效率
,开展儿童友好型贴膏研发。此外,公司将积极通过合作开发、投资并购等多种方
式,持续丰富公司产品和技术储备,不断巩固和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3、智能化生产方面
公司将以“数智驱动、绿色高效、柔性生产”为核心,构建覆盖生产、物流的全链
条智能制造体系,推动公司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工厂+数字孪生+工业互联网”的现
代医药制造标杆转型,支撑企业降本增效、质量升级与可持续发展。
在生产上,公司将加强模块化产线建设,通过柔性产线的快速切换,提升不同品类
/规格药品的订单响应速度。智能化仓储上面,加快推进智能物流系统建设,打通
原料仓—生产车间—成品库的自动化流转。通过深度的智能化工厂建设,反哺研发
创新与产品迭代,为实现营收目标提供硬核支撑。
安全和质量方面,公司将通过技术升级、体系完善和全员参与,筑牢高质量发展底
线。紧密依托物联网和AI技术,加大自动化设备部署,降低人为操作风险;不断完
善质量追溯体系建设,覆盖中药材种植、提娶制剂生产到流通各个环节,确保原料
批次、生产工艺参数、检验数据等全程可查。公司将持续构建安全管理网络,明确
各层级安全责任人,通过“安全生产月”等活动不断强化全员安全意识。
4、品牌营销方面
公司将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推动营销各项改革落地见效,以营销服务为
导向,根据市场供给和需求变化,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力争主要产品持续保持稳
健增长。公司将持续落实“1+N”品牌策略,聚焦新产品、新渠道、新业态,加速
新产品市场导入及管线建设,构建“中药+化药”多赛道品牌。
在产品端,公司将持续完善推广体系,不断强化“循证中药”标签。在品牌方面,
公司将持续深化品牌体系构建,精细化布局品牌组合,加大子品牌建设力度。在营
销方面,公司将持续加快品牌营销全域场景的构建,加强线上线下的有效融合,以
主流媒体广告作为引流窗口,以重点传播场景广告为核心,充分发挥品牌、品类优
势,持续开展终端动销的服务工作,实现产品和品牌的双轮驱动。在数字化营销管
理方面,公司将不断加强直销体系建设,利用AI技术为下游客户购药提供指导,精
准匹配用户需求,构建可持续稳健增长的核心竞争力。
5、外延并购方面
2025年,公司完成对银谷制药90%股权的收购工作,对外用制剂产品矩阵进行优化
,补充具有较高技术门槛的鼻喷剂、吸入剂类剂型,助力公司打造外用制剂标杆企
业。
公司将充分发挥自身管理优势,协助银谷制药构建符合上市公司运作规范和市场发
展要求的内部控制体系及财务管理体系,并根据业务运营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管
控体系和分工协作的业务架构,提升其规范运作水平及整体盈利能力。
公司将充分发挥品牌效应,整合营销、客户和渠道资源及业务信息系统,对银谷制
药旗下重点产品依据各自特点做好市场定位区分,通过渠道协同及联合用药等方式
,扩大苯环喹溴铵鼻喷剂(必立汀)和鲑降钙素鼻喷雾剂(金尔力)在OTC领域的
销售;强化公司呼吸领域产品与吸入用盐酸氨溴索溶液在第三终端从患者的整体诊
疗方案角度的协同效果,持续为银谷制药赋能。
此外,公司与银谷制药将各自发挥在产品、研发、品牌、生产、供应链等方面的优
势,持续推进外用制剂品类的扩张,实现价值最大化。
由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公司经营计划会根据实际情况在实施过程中进行一定程
度优化与调整。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面临的内外部经营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不存在对公司生产经营产
生实质性影响的重大风险。结合实际经营情况,公司预判未来发展可能面临以下主
要风险:
1、政策影响
近年来,随着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药品审评审批、质量监管、药品
集中采购、医保目录调整、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等系列政策持续落地实施,行业监管
更加规范和严格,对企业成本和质量管理提出更高要求。
公司将密切关注政策变化及行业动态,积极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坚持以消费者为导
向,加大新产品研发及创新力度,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提升风险防御能力;加强
品牌驱动,创新营销方式,强化营销合规性管理,推动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2、产品质量管理风险
产品质量是医药生产企业的生命线。原材料供应、生产工艺、过程控制、设备情况
、生产环境、运输条件、仓储条件等因素都可能对药品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国家制
定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对药品的研发、注册、生产、销售、使用等各个环节进
行严格的监管,对企业履行药品质量的主体责任提出了明确要求。
公司将严格贯彻落实国家药品监管要求,持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不断提升质量管
理水平;严格按照GMP、GSP相关要求做好各项工作,确保药品安全有效。
3、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中药材产量和价格具有较大的波动性,容易受到产业政策、气候、自然灾害、市场
供求关系等外部因素变化的影响,个别品种价格波动幅度可能较大,公司经营可能
会面临成本上涨的压力。
公司将通过信息化平台,持续完善销售、生产、仓储、采购联动机制,合理安排库
存及采购周期,做到统筹安排、资源优化;积极组织有资质的供应商进行公开招投
标,实现采购渠道多样化;持续开展工艺技术研究和自动化建设,完善精益生产,
加强成本管理,降低物耗水平;通过自有基地种植对冲部分原材料的价格波动,降
低成本波动风险。
4、研发创新风险
新药研发存在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等特点,易受到技术、审批、政策等多方面
的影响。产品从研制、临床试验报批到投产的周期长、环节多,不确定性因素较多
,产品上市后市场前景也具有不确定性。
公司将科学管理在研项目,深入挖掘具有市场潜力和技术壁垒的品种,强化数字赋
能,加强研发项目的流程规范和风险防控,重点加快核心品种的研发工作,提升研
发效率。公司将持续加强研发团队建设,深入推动产学研融合,健全创新体系,加
快引进和培养研发人才,系统性提升研发能力。
【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截止日期】2024-12-31
┌─────────────┬───────┬──────┬──────┐
|企业名称 |注册资本(万元)|净利润(万元)|总资产(万元)|
├─────────────┼───────┼──────┼──────┤
|信阳悦合房地产有限公司 | -| 455.98| 42806.85|
|信阳羚锐好味道股份有限公司| 1001.00| -| -|
|信阳羚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 1000.00| -| -|
|北京羚锐伟业科技有限公司 | 1000.00| 250.85| 1910.95|
|四川羚锐大药房有限公司 | 20.00| -| -|
|新县宾馆有限责任公司 | 1440.00| -| -|
|河南省中药研究所有限公司 | 100.00| -| -|
|河南羚锐保健品股份有限公司| 4985.00| -53.66| 3913.68|
|河南羚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美| 220.00| -| -|
|国药物研发中心 | | | |
|河南羚锐医药有限公司 | 5000.00| 20.32| 25185.64|
|河南羚锐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 1000.00| -| -|
|河南羚锐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 7500.00| -| -|
|河南羚锐正山堂养生茶股份有| 9755.00| -73.72| 7640.51|
|限公司 | | | |
|河南羚锐生物药业有限公司 | 3150.00| 6044.80| 15159.94|
└─────────────┴───────┴──────┴──────┘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