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00157 永泰能源 更新日期:2025-07-06◇
★本栏包括 【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经营投资】【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1.主营业务】
电力和煤炭业务。
【2.主营构成分析】
【2024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电力 |1840592.16| 265428.19| 14.42| 64.91|
|煤炭 | 916666.99| 417444.19| 45.54| 32.33|
|其他业务 | 42966.28| 32721.01| 76.16| 1.52|
|其他 | 35427.25| -4501.01|-12.70| 1.25|
├────────────┼─────┼─────┼───┼──────┤
|电力 |1840592.16| 265428.19| 14.42| 64.91|
|煤炭 | 916666.99| 417444.19| 45.54| 32.33|
|其他业务 | 42966.28| 32721.01| 76.16| 1.52|
|其他 | 35427.25| -4501.01|-12.70| 1.25|
├────────────┼─────┼─────┼───┼──────┤
|华东地区 |1294905.65| 249687.19| 19.28| 45.67|
|华中地区 | 739044.14| 148185.55| 20.05| 26.06|
|华北地区 | 710980.39| 263610.67| 37.08| 25.07|
|其他业务 | 42966.28| 32721.01| 76.16| 1.52|
|东北地区 | 35362.04| 24414.31| 69.04| 1.25|
|华南地区 | 6478.10| -9940.66|-153.4| 0.23|
| | | | 5| |
|西南地区 | 3812.63| 1409.80| 36.98| 0.13|
|西北地区 | 2103.43| 1004.51| 47.76| 0.07|
├────────────┼─────┼─────┼───┼──────┤
|直销 |2792686.40| 678371.36| 24.29| 98.48|
|其他业务 | 42966.28| 32721.01| 76.16| 1.52|
└────────────┴─────┴─────┴───┴──────┘
【2024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电力 | 880408.86| 136080.56| 15.46| 60.67|
|煤炭 | 534446.51| 258541.82| 48.38| 36.83|
|其他业务 | 23139.87| 10791.60| 46.64| 1.59|
|石化贸易 | 9879.83| 453.00| 4.59| 0.68|
|其他 | 3363.30| -5355.33|-159.2| 0.23|
| | | | 3| |
├────────────┼─────┼─────┼───┼──────┤
|电力及热力 | 880408.86| 136080.56| 15.46| 60.67|
|煤炭采选 | 478333.92| 259431.94| 54.24| 32.96|
|其他业务 | 92495.60| 4999.14| 5.40| 6.37|
├────────────┼─────┼─────┼───┼──────┤
|江苏 | 547664.32| 91536.89| 16.71| 37.74|
|山西 | 546756.73| 271718.83| 49.70| 37.68|
|河南 | 353036.99| 42586.97| 12.06| 24.33|
|广东 | 2008.02| -5476.44|-272.7| 0.14|
| | | | 3| |
|其他地区 | 1772.32| 145.41| 8.20| 0.12|
└────────────┴─────┴─────┴───┴──────┘
【2023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电力 |1671129.67| 178554.68| 10.68| 55.48|
|煤炭 |1241757.89| 618581.70| 49.82| 41.23|
|其他业务 | 52000.30| 31240.43| 60.08| 1.73|
|石化贸易 | 28606.62| 1845.93| 6.45| 0.95|
|其他 | 18470.65| -4027.38|-21.80| 0.61|
├────────────┼─────┼─────┼───┼──────┤
|电力 |1671129.67| 178554.68| 10.68| 55.48|
|煤炭 |1241757.89| 618581.70| 49.82| 41.23|
|其他业务 | 52000.30| 31240.43| 60.08| 1.73|
|石化贸易 | 28606.62| 1845.93| 6.45| 0.95|
|其他 | 18470.65| -4027.38|-21.80| 0.61|
├────────────┼─────┼─────┼───┼──────┤
|华东地区 |1228747.43| 210497.53| 17.13| 40.80|
|华北地区 |1014660.86| 507011.50| 49.97| 33.69|
|华中地区 | 658774.16| 58871.57| 8.94| 21.87|
|其他业务 | 52000.30| 31240.43| 60.08| 1.73|
|东北地区 | 29693.76| 15464.07| 52.08| 0.99|
|西北地区 | 17530.50| 9831.62| 56.08| 0.58|
|华南地区 | 8833.21| -7504.11|-84.95| 0.29|
|西南地区 | 1724.91| 782.75| 45.38| 0.06|
├────────────┼─────┼─────┼───┼──────┤
|直销 |2959964.83| 794954.94| 26.86| 98.27|
|其他业务 | 52000.30| 31240.43| 60.08| 1.73|
└────────────┴─────┴─────┴───┴──────┘
【2023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电力 | 770145.62| 50844.00| 6.60| 55.08|
|煤炭 | 583520.51| 327287.74| 56.09| 41.73|
|其他业务 | 25115.68| 17147.54| 68.27| 1.80|
|石化贸易 | 14507.87| 855.48| 5.90| 1.04|
|其他 | 4874.37| -4358.08|-89.41| 0.35|
├────────────┼─────┼─────┼───┼──────┤
|电力 | 770145.62| 50844.00| 6.60| 55.08|
|煤炭 | 583520.51| 327287.74| 56.09| 41.73|
|其他业务 | 25115.68| 17147.54| 68.27| 1.80|
|石化贸易 | 14507.87| 855.48| 5.90| 1.04|
|其他 | 4874.37| -4358.08|-89.41| 0.35|
├────────────┼─────┼─────┼───┼──────┤
|华东地区 | 561969.59| --| -| 40.19|
|华北地区 | 480114.12| --| -| 34.34|
|华中地区 | 300780.26| --| -| 21.51|
|其他业务 | 25115.68| 17147.54| 68.27| 1.80|
|东北地区 | 19308.53| --| -| 1.38|
|西北地区 | 8711.04| --| -| 0.62|
|华南地区 | 2164.83| --| -| 0.15|
└────────────┴─────┴─────┴───┴──────┘
【3.经营投资】
【2024-12-31】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4年,公司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能
源保供和“双碳”决策部署,聚焦煤电主业,在深挖现有产业潜力提质增效,保证
基本盘稳定的同时,加快海则滩煤矿重点项目建设,争取早日投产见效,全面实现
煤电一体化目标。报告期内,公司生产经营稳定,发展持续向好。
(一)海则滩煤矿建设情况
公司煤电一体化重点项目海则滩煤矿自2022年12月底正式开工以来,全力推进各项
工程建设,矿建工程于2024年6月进入二期工程施工,目前四条井筒已实现地下全
部贯通,形成了井下供电、排水、通风系统;土建工程中矿山救护楼、110kV变电
站、生活污水处理站、进场道路已竣工交付,行政办公楼、调度中心、职工食堂等
行政后勤设施已完成主体施工,宿舍楼已完成总工程量的60%、矿井水处理站已完
成总工程量的40%、选煤厂已完成总工程量的30%,均在有序推进,预计2025年年底
前完成土建主体工程施工;安装工程中主、副立井永久井架、110kV变电站、生活
污水处理站等均根据矿建工程同步推进。2024年,海则滩煤矿建设安全平稳顺利、
质量管理全面受控、技术创新成果丰硕,为项目建设高效推进打下了坚实基矗
海则滩煤矿计划2025年进行井下永久泵房、水仓、变电所等主要硐室掘砌,回风、
主运、辅运三条大巷及三期顺槽工程施工;2026年二季度完成三期工程建设,6月
底形成首采工作面进行试生产,预计当年产煤300万吨;2027年全面投产,力争当
年产煤1,000万吨。
海则滩煤矿项目井田面积约200平方公里,拥有煤炭资源储量11.45亿吨,煤种主要
为优质化工用煤和动力煤,平均发热量6,500大卡以上,具有资源储量大、煤种煤
质优、建矿条件好、预期效益高、开采寿命长、外运条件便利等诸多优势。项目投
产后,公司核心竞争力和整体业绩将得到大幅提升。
(二)生产经营工作
2024年,公司上下齐心协力、攻坚克难、以稳促进,科学调整生产经营策略,在深
耕煤电主业,聚焦规范化、集约化、标准化建设基础上,持续加强精细化管理,牢
牢稳住安全生产与经营基本盘,保持了公司稳健运营与发展。
1.生产组织精心部署,煤电主业稳产高效
(1)电力企业抢发电量创新高。报告期内,公司电力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84.06亿
元,同比增长10.14%,占公司营业收入的64.91%;毛利率14.42%,同比增加3.74个
百分点。一是坚持抢发电量策略。根据电力市场形势,科学制定抢发电量策略,全
年完成发电量412.60亿千瓦时,创历史新高。其中:张家港沙洲电力完成发电量19
3.27亿千瓦时,百万级机组全年利用小时达5,800小时以上,在江苏省排名第二;6
0万级机组利用小时超6,000小时,位居江苏省第一;裕中能源全年完成发电量117.
13亿千瓦时,年利用小时数4,338小时,在河南省百万机组电厂中排名第二,较省
网平均利用小时高644小时;周口隆达完成发电量53.0亿千瓦时,在河南省60万级
机组中排名第二;丹阳中鑫华海#1机组年度发电量创国内安萨尔多6F机组历史新高
。二是加强机组检修管理。优化机组检修计划和项目,加强修前和过程督导检查,
高质量完成13台机组等级检修任务,较计划合计提前99天,为抢发电量增产增效奠
定基矗三是稳步推进技改项目。张家港沙洲电力#3机组、裕中能源#4机组完成空预
器传热元件改造,有效降低差压约0.8kPa;张家港沙洲电力#1、3机组加装完成罗
茨真空泵,节电60%~65%;张家港沙洲电力、周口隆达3台磨煤机完成永磁电机改
造,节电10%~15%。四是积极推动供热改造和管网建设。周口隆达#1机组完成供热
改造,新增供热能力420MW;裕中能源慧居热力70MW供热首站投入运行,新增供热
面积140万平方米;张家港华兴电力盛虹线、新合线投入使用;丹阳中鑫华海热网
珥陵线顺利贯通。
(2)煤炭企业挖掘潜能提效率。一是持续保持生产接续稳定。从优化生产布局、
设备改造升级等方面入手,深挖矿井生产潜能,在“三量”平衡基础上,编制完善
矿井中长期生产规划,确保采掘接续不断档。二是全力推行集约化生产模式。公司
所属15座煤矿中13座煤矿被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评为“特级安全高效矿井”,并列入
山西省先进产能名录,华熙矿业、银源煤焦两家公司被评为“安全高效集团”,全
国获评煤炭企业集团仅71家。银源煤焦采煤工效同比提高5.8吨/工,掘进工效同比
提高0.016米/工,兴庆煤矿、华强煤矿连续三个季度创单产纪录;康伟集团布置大
切眼、大走向工作面及推行大功率设备,季度产量以及推进度均创历史新高。三是
积极推动辅助运输系统改造。公司现已投入25套锂电、柴油、气动单轨吊和16辆无
轨胶轮车、1套卡轨车,显著提升了运输效率。四是加快推进智能化建设。公司所
属煤矿已建成投用3个薄煤层、2个中厚煤层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和20个智能化掘进工
作面,固定场所基本实现无人值守;森达源煤矿中央变电室、水泵房安装自动巡检
机器人,进一步提升了智能化水平和采掘工作效率。
(3)石化企业多措并举稳运营。一是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操作方案及操作纪律,
规范工艺管理,优化工艺操作参数,消除工艺和设备缺陷、隐患,提高接卸效率。
二是为满足当前18个货种业务经营需要,加强工艺优化、技术改造、管线配置及罐
底清洗,狠抓精细操作,满足了不同客户仓储需求。三是创新思路盘活华瀛大厦资
产,全年总计出租面积9,893.23㎡,超额完成计划目标。
2.精细管理严控成本,挖潜创效成果显著
(1)精细化提质,巩固管理成果。坚持PDCA循环管理持续改进理念,不断巩固、
完善对标管理体系、精细化管理体系,将管理重心下沉,增强工作科学性、针对性
和实效性。一是电力企业实施对标管理,重点在发电利用小时数、供电煤(气)耗
、入厂标煤(气)价等指标方面与行业同类型企业开展对标,各指标排名位于区域
行业前列。二是煤炭企业推行集约化生产、项目化管理,实现降本增效目标,减轻
煤价下行影响。三是陕西亿华海则滩煤矿建设以实现立转平及短路贯通为年度重要
任务节点,全面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并均按期完成。
(2)深层次研判,提高采销效益。采购方面:一是燃料采购坚持“长协兑现为主
、市场补充为辅”原则,长协煤采购占比达80%以上,各燃煤电厂入厂标煤单价均
低于年度预算。二是深入贯彻“三化两推”原则,积极推进设备融资租赁及框架采
购、代储代销,各板块采购总金额比预估价节省约2.5亿元。三是煤炭板块采用公
开招标方式引进生产厂家20余家,大宗物资厂家直供采购价格同比下降5%~10%;
电力、储能板块终端化等采购金额比例同比分别提高33.4%、5.6%。电力销售方面
:通过多渠道强化电量营销工作,张家港沙洲电力、周口隆达年初长协电量签订比
例高达80%以上,裕中能源优先电量计划同比增加5.84亿千瓦时。另外,积极调整
销售策略和开展对标分析,各燃煤电厂发电副产品销售价格对标排名保持区域前三
。煤炭销售方面:一是从优洗优售品种开发、铁路发运方式、运输车队招标、电煤
保供方式四个方面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提高综合创收能力和降低运输成本。二是
拓展多元化销售模式,非标准高灰精煤及副产品完成线上线下竞拍金额约7,100万
元。
(3)多渠道开源,实现增收创效。电力企业开展增产增效活动,弥补了焦煤价格
下降对公司整体效益的影响;积极参与深度调峰及辅助调频服务,创收约15,600万
元;通过省间现货、调峰、备用等中标电量,增效约1,200万元。张家港华兴电力
开发10家新用户;丹阳中鑫华海热网管损率同比下降6.5%,增效超1,000万元;张
家港华兴能源工程有限公司承接博茨瓦纳4台150MW机组维护工作,为后续开拓国际
市场奠定基矗煤炭企业充分利用坑口选煤厂洗选加工能力,实现尾矿深度回收和原
煤产品就地加工增值,通过配洗配售、中煤回洗、煤泥再涪中煤精选等优洗优配创
效约6,600万元。
(4)全方位节流,降低经营成本。电力企业:燃煤电厂掺烧经济煤种319万吨,有
效降低了发电成本。张家港华兴电力积极探索运行参数调整,优化高排压力控制线
,降本约1,200万元。煤炭企业:华熙矿业和银源煤焦通过采取深化“消尖避峰填
谷用平”措施、优化巷道设计、自制掘进工作面自移机尾和皮带机等措施,节约成
本约8,800万元;康伟集团通过修旧利废、海则滩煤矿通过优化设计合计减少投入
约900万元。
3.科技赋能加强创新,发展动能持续增强
公司不断加大科技及管理创新工作力度,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在国家级刊物上
发表管理、科技类论文60篇,取得专利32项。电力企业:周口隆达推行积分制发电
策略,实现收益最大化;张家港沙洲电力创新采用“三机一船”模式,接卸效率创
新高,滞期费同比降幅30%,并获批苏州市3A级绿色工厂。煤炭企业:华熙矿业、
银源煤焦推广应用端头与切眼放煤、厚夹矸高效放煤、柔性网收作、极近距离煤层
联合开采、孤岛工作面开采、爆破切顶沿空留巷等新技术、新工艺,采煤效率提高
约5%。康伟集团创建3个创新工作室,开展课题研究40余项。陕西亿华成立了8个创
新工作室,开展设计优化,减少了工程量,节约投资成本约1,600万元。储能企业
:汇宏矿业被认定为酒泉市创新型中小企业;德泰储能装备全年获授权专利8项,
同时与长沙理工大学合作“储能全钒液流电池产业化关键技术”项目获中国发明协
会2024年度发明创新奖二等奖。
(三)储能项目情况
1.依托科技创新成果持续优化产线建设
目前,公司拥有优质五氧化二钒资源量158.89万吨,资源赋存及开采条件优良。公
司正依托资源优势同步拓展电解液制备能力,从优化生产设计、提高设备利用效率
等关键环节入手,对汇宏矿业一期3,000吨/年高纯五氧化二钒选冶生产线进行优化
,应用短流程先进技术就地直接制备电解液,有效降低成本。
德泰储能装备全力攻克BMS电池管理系统优化、电解液添加剂提升电流密度、双极
板流道结构创新及碳布+碳毡组合应用等多项关键技术难题,在储能装备制造技术
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成功入寻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名录,一期300MW全钒液
流电池储能装备制造基地正依托上述科技成果优化生产线建设。
2.储能示范项目成功投运
张家港250kW/1,000kWh全钒液流试验展示项目于2024年8月正式并网投运。项目设
计1个单元储能系统,由8个32kW电堆组成,为公司储能系统的建设、调试和优化升
级积累了宝贵的数据和经验。南山光储一体化电站项目是德泰储能第一个独立自主
承接完成的EPC项目,于2024年9月正式投运,标志着公司4小时储能时长的全钒液
流电池储能项目正式落地。项目配置1.5MW/6MWh储能装置、2.4MW光伏,由6套250k
W储能系统组成,其电堆产品、系统设计、项目集成、施工、调试和运行均由德泰
储能独立自主完成,并配备自主开发的BMS和高效的温度调控系统。
(四)资源获取项目情况
1.煤下铝资源获取项目进展顺利。作为山西省第一批获取煤下铝土矿采矿权的矿
井,公司优选兴庆煤矿、金泰源煤矿、森达源煤矿作为采矿权申请试点矿,正在积
极推进地质勘查、储量备案及采矿权获取工作,且该三个煤下铝资源均获得了较好
的勘查成果。
2.优质焦煤资源扩增项目有序推进。根据山西省自然资源厅2024年5月发布的《关
于进一步完善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管理若干事项的通知》,公司所属孙义煤矿、金泰
源煤矿和孟子峪煤矿周边优质焦煤边界资源符合规定要求。在山西省委、省政府大
力支持下,上述3座矿井边界资源出让程序已启动,正在进行出让准备工作。
(五)还本付息及价值管理工作
公司在保证生产经营稳定运营的同时,认真、及时做好还本付息工作。自发生债务
问题以来至2024年12月末,公司累计现金偿还本金223.13亿元、支付利息137.56亿
元、以股抵债偿还本金174.42亿元,共计535.11亿元;有息负债规模由709.47亿元
大幅下降至393.52亿元,资产负债率由73.18%大幅下降至51.72%,低于同行业平均
水平。且随着公司经营状况持续向好,有息负债余额和资产负债率持续下降,近三
年来已有20余家金融机构上调公司分类评级,信用修复基本完成,金融机构对公司
授信支持力度逐年上升。
为维护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利益,促使公司股价回归至合理水平,公司积极开
展价值管理工作。于2024年6月制定了5亿元至10亿元股票回购计划并稳步推进,截
至2025年4月10日已累计回购股份金额2.93亿元,回购数量2.46亿股、达到总股本
的1.11%;于2024年11月实施了2023年度现金分红,金额共计1.22亿元;2024年6月
和9月核心管理人员连续两次提前完成股票增持,共计增持股票2,780.4万股,充分
体现了对公司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
(六)安全管理工作
1.持续完善制度体系,进一步压实安全责任
公司系统推进22项核心规章制度优化,实现管理流程全面提效。电力板块聚焦重大
操作和高风险作业,严格执行领导现场带班、外委队伍“班组包保+双值班”机制
,同步开展热力电气系统专项排查及机组检修消缺,确保责任穿透至末梢。煤炭板
块构建“五层级责任体系+三位一体”管理机制,刚性执行领导干部负面清单、“
五个一律”追责及“两挂一联”考核,创新实施机电网格化、顶板“5+1”管控模
式,并通过风险周辨识、“隐患、三违、工伤”三位一体分析及地质灾害排查等举
措强化源头治理。石化板块以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达标为抓手,在落实装卸、清罐
等重点环节“五定”整改的同时,推动安全标准全要素覆盖,形成常态化达标保持
机制,实现各业务领域安全管控全面升级。
2.强化现场管理,进一步防范安全风险
电力企业从“三措两案”的制定、审批及安全技术交底、作业过程监管等方面强化
机组等级检修管理;推行“安全红线”管理,共制定44条红线;编写作业自检OK表
,强化班前检查及异常处理。煤炭企业强化高风险作业安全技术措施审查和许可手
续办理;井下危险区域安装“电子围栏”;通过视频对现场生产组织情况不间断监
控;强化工队安全作业管理。石化企业根据风险辨识管控指南开展全面风险辨识,
针对作业关键环节重点排查海上溢油、防火防爆、窒息、中毒、高处坠落等安全隐
患。
3.全面开展专项活动,进一步提升安全水平
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及“安全生产月”、雨季“三防”、冬季“三
防”“百日安全”等活动,强化安全管控。电力企业开展春秋季安全检查、“迎峰
度夏(冬)”活动,以及高处坠落、人身触电、油系统着火、火灾疏散等应急演练
。煤炭企业开展“一通三防”、顶板、防治水、机电运输、煤仓、地面消防等安全
隐患专项排查整治活动。石化企业开展防台风、防暴风雨、防雷“三防”工作。
4.扎实抓好教育培训,进一步提升业务素质
电力企业推广应用安全云平台、多媒体工具箱、VR事故体验机,开展不安全事件宣
讲、内训师及总经理授课、异常分析、事故预想、反事故演习等。煤炭企业加强特
殊工种取证、新上岗人员、自救器盲戴、“三新”、实操等培训;开展起底式、事
故警示安全教育,推广应用员工素养APP、安管云APP、安全大讲堂;创新开展重大
节日停产培训和“旬安全日”活动。石化企业开展海上溢油、锅炉火灾、海底电缆
事故等应急演练培训。
(七)环境保护工作
1.依法依规,提升环保管理能力。公司及所属各单位结合国家政策及相关规范建
立健全环保和节能减排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应急制度和预案,定期开展与强化应急
演练,处置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不断提升。
2.持续投入,提高环境治理能力。公司及所属各单位严格按国家及行业要求,确
保环保设施运行正常,通过矿井水、生活水、除尘、脱硝等设施的技术改造,在满
足标准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了排放量。
3.加强设备管理,确保排放达标。公司及所属各单位强化环保设施运行管理,及
时消除设备缺陷及隐患,确保环保设施长周期稳定运行。加强环保检查,通过持表
检查与日常检查相结合的方式,督促各单位积极整改,堵漏洞、补短板,持续提升
企业污染防治能力。
(八)内控管理工作
1.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建设。
2.加强流程的动态管理。编制《流程管理办法》,实行流程分类、分级管理,界
定流程管理界面,对流程建设、流程优化和再造、流程废止等环节进行规范管理,
实现了流程的动态管理。
3.提升内部控制评价效果。编制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实施方案,调整评价方式,采
用各单位自评和公司层面评价的“双评价”机制,同步开展本年度内控评价工作,
从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五要素出发,检查内控
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
4.确保内部控制有序高效。将内部控制日常监督与专项监督有效结合,从设计和
执行两方面切入,将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与企业经营活动进行了深度融合,进一步
起到防范和化解风险的作用。
(九)内部监督工作
1.完善制度强化一线监督。根据公司及所属单位实际管理情况,先后修订完善了
《招标监督实施细则》《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等内部监督制度,逐步完善
了“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内部监督制度体系。同时,建立了监督片区管理
制度,针对重点领域、重要事项、关键环节实施了现场监督,并通过基层派驻监察
专员现场工作,有效提升了基层单位的管理效能。
2.积极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根据2024年的年度计划安排,相继完成了所属单位经
济责任审计,及时识别并纠正了被审计单位在生产组织、工程管控、财务管理、集
采集销等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确保了整改到位。
3.精准开展专项监察工作。围绕公司管理敏感点和焦点开展专项监察工作。在煤
炭销售、物资和燃料煤采购、工程及服务类项目招标等重点领域开展专项监察,对
促进降本增效以及降低管理风险发挥了重要作用。
4.适时开展“回头看”工作。公司积极落实“回头看”制度,对审计、监察中发
现的问题及提出的管理建议整改落实情况实施“回头看”,有效减少了问题反复和
管理风险的产生,确保监督成果能够顺利转化为管理效益。
(十)党建和工会工作
1.坚持党建引领,促进企业高质量健康发展。一是提高政治思想站位。深入宣贯
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召开以“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有效落实决策部署”为主题的
班子民主生活会,进一步交流思想,凝聚共识。二是坚持“党员教育”与“素质提
升”相统一,努力提高党员干部履职能力。结合党纪学习教育积极实施素质提升工
程,组织开展“三新”主题培训、岗位示范、争先创优等活动。三是深入开展“增
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回头看活动和“机关支持基层重点工作”活动,领导
干部作风得到进一步改进。四是加强监督考核机制,确保党建工作和业务深度融合
。制定下发《干部负面清单管理办法》,重拳整治干部负面问题,增强党员干部责
任担当。五是践行社会公益,促进社企和谐发展。公司各级党组织开展了帮扶捐赠
、主题演讲、红诗朗诵等系列活动,提升了企业形象。
2.履行工会职能,提升服务效能。一是强化服务意识,密切关注员工的需求与诉
求,致力于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始终把基层员工的生活状况和思想动态放在首位
,积极开展“送温暖”“送清凉”等慰问活动,以增强员工归属感。二是推动创新
发展,通过组织技术比武、技能竞赛和技术创新等活动,激发员工创新活力、动力
和工作热情,引领员工在岗位上建功立业。三是增强企业凝聚力,积极组织开展各
类丰富多彩、健康向上且员工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活动,营造积极活跃的企业氛
围,进一步增强企业吸引力、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行业发展情况
1.电力行业
2024年,电力行业经受住了年初大范围极端严寒以及夏季多轮高温、台风等考验,
统筹做好保供电、促转型、稳投资、优服务等各项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生
活提供了坚强电力保障。全国电力供应安全稳定,电力消费平稳较快增长,电力供
需总体平衡,电力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推进。
根据国家能源局统计及中电联报告:2024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9.85万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6.8%,增速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国民经济运行总体稳定以及电气化
水平提升,拉动近年来全行业用电量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截至2024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33.5亿千瓦,同比增长14.6%,其中:火
电装机14.4亿千瓦,同比增长3.8%(煤电11.9亿千瓦、同比增长2.6%,占总发电装
机容量的比重为35.7%,同比降低4.2个百分点),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19.5亿
千瓦,同比增长23.8%,占总装机容量比重为58.2%,比上年底提高4.3个百分点。2
024年底包括风电、太阳能发电以及生物质发电在内的新能源发电装机达到14.5亿
千瓦,首次超过火电装机规模。2024年,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4.3亿千瓦,再创
历史新高。
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9.42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6%。其中:火电发
电量6.34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2024年全口径煤电发电量占总发电量比重为
54.8%,受资源等因素影响,水电和风电月度间增速波动较大,煤电充分发挥了基
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作用。2024年,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发电设备利用小
时3,442小时,同比降低157小时,其中:火电4,400小时,同比降低76小时(煤电4
,628小时,同比降低62小时;气电2,363小时,同比降低162小时)。
根据江苏能源监管办统计信息:2024年,江苏省全社会用电量8,486.93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8.35%;全省发电量6,703.7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91%;全省发电累计平
均利用小时3,515小时,同比下降192小时。其中:统调电厂累计平均利用小时4,23
0小时,同比增长73小时。全省装机容量20,409.26万千瓦。
根据河南能源监管办统计信息:2024年,河南省全社会用电量4,319.94亿千瓦时,
同比增加5.63%;全省发电量3,731.35亿千瓦时,同比增加8.7%;全省机组平均利
用小时数2,625小时,同比减少41小时。其中,火电为3,707小时,同比增加187小
时(统调火电机组平均利用小时数为3,694小时,同比增加196小时)。全省装机容
量14,831万千瓦。
2.煤炭行业
2024年,我国煤炭市场运行总体平稳有序,供需相对平衡,煤炭产量增幅先低后高
,进口煤总量再创新高,电煤消费仍有韧性,但非电行业对煤炭需求疲软,国内煤
炭价格整体呈区间震荡,重心下移的走势。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信息:2024年,全国原煤产量47.8亿吨,同比增长1.2%,产能
有序释放。根据国家海关总署统计信息:2024年,进口煤炭5.4亿吨,比上年增长1
4.4%,进口煤量再创新高。根据山西省统计局信息:2024年山西省规模以上企业原
煤总产量12.7亿吨,同比下降6.9%,约占全国同期产量的26.7%。
焦煤市场方面。2024年,国内煤焦钢产业链价格重心继续下行,钢材、焦炭企业为
减少资金压力、控制生产成本,对原料煤补库更加谨慎,严格控制库存水平。焦煤
市场整体呈现供大于求格局,产地生产虽出现明显减量,但由于下游需求低迷,供
应端减量未能对煤价起到支撑作用,炼焦煤价格呈现年初高位震荡回落的运行态势
。2024年,国内焦煤产量4.72亿吨、同比下降3.77%,炼焦煤进口量1.22亿吨,同
比增长19.3%。
动力煤市场方面。2024年,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等因素影响,煤炭消费量增速相对
放缓。国内动力煤产量先降后增,进口量再创历史新高,全年国内动力煤供应继续
保持在高位水平,煤炭供需格局仍偏宽松,动力煤价格重心继续向下调整。2024年
,国内动力煤有效供应量43亿吨、同比增长12.5%,动力煤进口量4.21亿吨、同比
增长13.06%。
(二)行业政策情况
1.电力行业
2024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建立健全电力辅助服务
市场价格机制的通知》,合理设置有偿辅助服务品种,规范辅助服务计价等市场规
则,推动辅助服务费用规范有序传导分担,充分调动灵活调节资源参与系统调节积
极性。2024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电力市场运行基本规则》,确立电力市
场的基本规则,规定市场结构、交易方式、价格机制等,推动电力市场的规范化市
场化进程。2024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煤电低碳化改造
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7年)》,到2025年首批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项目全部开
工,相关项目度电碳排放较2023年同类煤电机组平均碳排放水平降低20%左右,到2
027年相关项目度电碳排放较2023年同类煤电机组平均碳排放水平降低50%左右,接
近天然气发电机组碳排放水平。2024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国家
数据局联合印发《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提出构建
新型电力系统的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推动电力系统的智能化、绿色化
、市场化转型。
2024年12月,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关于优化完善天然气发电上网电价管
理有关事项的通知》,调整天然气发电上网电价,完善气电价格联动机制,引导天
然气发电健康发展。
2.煤炭行业
2024年3月,国家能源局印发《202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持续巩固煤炭压舱兜
底良好态势,保持煤炭产能合理裕度,增加战略储备和调节能力,推动煤炭已核准
项目开工建设、在建项目尽早投产达产,筑牢能源安全保障根基,推动产量保持较
高水平。2024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建立煤炭产能
储备制度的实施意见》,到2027年初步建立煤炭产能储备制度,到2030年形成3亿
吨/年的可调度产能储备,增强煤炭供应保障能力。2024年11月,国家修订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要求优化煤炭开发布局和产业结构,鼓励发展煤矿矿区
循环经济,优化煤炭消费结构,发挥煤炭在能源供应体系中的基础保障和系统调节
作用。2024年11月,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
效行动计划》,实施铁路货运网络工程,持续优化“西煤东运”“北煤南运”“北
粮南运”等多式联运系统,加强疆煤外运通道能力建设。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为电力和煤炭业务。
1.电力业务
公司为优质的区域绿色清洁能源供应商,主要从事电力生产、开发和供热业务,所
属电厂分布在江苏省与河南省境内,均为当地主力电厂,电力机组总装机容量接近
千万千瓦级规模。公司所属电厂地处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和人口稠密的中原经济
区,区域内用电量大,为所属区域主要电源和热源支撑点,电力业务需求和效益有
保障。
公司发电业务主要经营模式:细分电量结构,采用国网代理购电、市场直接交易和
省间交易电量等多种市场化交易相结合的方式,电力市场化交易比重逐年提高。此
外,公司积极探索并踊跃参与电力现货市尝电力辅助服务市常所有电量接受江苏省
和河南省电网及华中电网统一调度。
公司供热业务主要经营模式:民用供暖由发电企业与热力公司按供热需求签订供热
合同,工业供汽由发电企业与工业蒸汽用户或热力公司签订供汽合同。依据供热合
同、供汽合同和实时需求组织生产供给,根据供暖量和供汽量与用户进行月度结算
。
报告期内,公司电力业务产品为电能和热能,主要为工业和民用提供能源供应。公
司电力业务利润主要源自售电量和售汽(热)量增加以及对发电成本和其他成本费
用的控制。
2.煤炭业务
公司为焦煤细分行业龙头企业及国内冶炼行业核心供应商。截至目前,公司在山西
地区拥有华熙矿业、银源煤焦和康伟集团3家煤炭整合主体企业,共15座在产优质
焦煤煤矿,煤炭总产量多年保持在千万吨级以上水平,具有较强的规模优势。同时
,公司正加快推进海则滩煤矿建设和其他所属矿井生产系统技术改造与产能规模优
化提升相关工作,着力提升煤炭安全、清洁和高效生产能力。
公司煤炭业务主要经营模式:由公司制定年度生产与经营计划,各煤矿主体企业按
照计划组织生产,由公司煤炭采购销售中心统一销售,以用户为中心,秉承“规范
化、集中化、终端化”原则,建立并持续优化“三化”管理营销体系,根据市场行
情确定煤炭产品销售价格,与焦煤战略用户、重点用户形成长期稳定合作关系。报
告期内公司重点培育精煤、原煤战略用户群体,通过配煤、深加工拓展新用户群体
,不断扩大销售区域,巩固现有终端用户长协合作关系,适时进行外部市场开发。
根据南北地区差异、运输差异、采购能力、用户需求等因素综合评估,减少影响销
售和发运不利因素,优化下游终端用户战略布局。
报告期内,公司在产煤种均为主焦煤和配焦煤,是炼制焦炭的必备煤种,主要用于
钢铁冶金行业。公司煤炭产品作为市场主流产品,主要销往华北、华东和东北地区
大型钢焦企业和山西境内区域焦化龙头企业,用户群体稳定且关系良好,具有不可
替代的地位。公司煤炭业务利润主要源自合理的煤炭产品市场价格以及对采煤成本
和其他成本费用的控制。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充分发挥电力区域保供主力军、焦煤核心供应商作用,不断夯实煤
电主业,保持生产经营稳定;加快海则滩煤矿建设,争取尽早投产实现煤炭板块规
模与效益倍增;优化储能战略布局,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公司各业务板块发展持续向好。
(一)电力行业区域保供主力军,机组技术、规模和区位优势明显
公司拥有电力控股总装机容量为918万千瓦(均为在运机组)、参股总装机容量为4
00万千瓦(在运装机容量为200万千瓦、在建装机容量为200万千瓦),所属电力企
业主要分布在江苏、河南地区,为区域内主力电厂和保供主力军。公司所属电力机
组单机容量大、技术参数高、负荷调节能力强,所属燃煤机组发电煤耗低,均实现
了超低排放,符合国家节能环保的产业政策。公司控股燃煤机组80%以上是60万千
瓦级及以上大型发电机组,包括4台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机组、4台60万千瓦级燃煤
机组(2台超超临界和2台超临界发电机组);控股燃气机组中,4台9F(40万千瓦
级)燃机发电机组均处于行业技术领先水平。其中:张家港沙洲电力是江苏省大型
火力发电企业,总装机容量在江苏省排名第七、苏州地区排名第二,地处长三角经
济圈中心腹地和苏南电力负荷中心,是苏南电网和江苏省网重要的电源支撑点;张
家港华兴电力是张家港市主城区唯一的集中热源点,所属燃气机组装机规模在江苏
省同类机组中排名第二,地处工业及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区域内用电用热需求量
大,供电供热负荷高,所属热力公司为张家港市最大的工业蒸汽供应商;裕中能源
是河南省装机容量排名第三、郑州市周边排名第一、河南省最大的热电联产企业,
是全国最大的供热机组——热电联产机组,为河南电网和华中电网的稳定运行起到
重要支撑作用,同时为郑州市和新密市居民供暖、工业供汽提供热源支撑,供热季
承担郑州市超三分之一的供热面积和新密市全部供暖任务;周口隆达位于河南省人
口排名前三的周口市,电厂投运后极大地缓解了周口地区长期以来用电紧张的局面
,结束了周口市无大型支撑电源的历史,同时也填补了当地无大型热源的空白;丹
阳中鑫华海燃机热电联产综合智慧能源项目具有技术先进、热效率高、综合能耗及
排放量低等优势,为当地唯一热源点。
(二)焦煤行业核心供应商,拥有丰富且稀缺的煤炭资源,构建煤电一体化发展公
司煤炭业务在企业规模、资源储备、煤炭品种和品牌影响等方面具有较强核心竞争
优势。截至目前,公司煤矿总产能规模为2,110万吨/年,为国内冶炼用焦煤核心供
应商,通过大力实施精煤战略,大幅提升了焦煤品质,打造了“永泰精煤”良好品
牌形象。公司拥有煤炭资源量总计38.21亿吨,主要分布在山西、陕西、新疆、内
蒙和澳洲地区,其中:优质焦煤资源量共计9.13亿吨,优质动力煤资源量共计29.0
8亿吨。公司在产煤种均为优质主焦煤及配焦煤,属于稀缺煤种,与动力煤相比,
焦煤价格优势明显,特别是低灰、低硫焦煤品种的市场价格较高、销售情况良好,
抵御市场波动能力更强。公司正在加快推进海则滩煤矿建设,该煤矿主要为优质化
工用煤及动力煤,项目为国家北煤南运大通道浩吉铁路的重要煤源点和陕北煤化工
的重要原料供应点,其投产后所生产的6,500大卡以上高热值优质动力煤可直接通
过浩吉铁路运往公司所属河南和江苏地区电厂,满足公司所属电厂大部分用煤需求
,进一步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和整体抗风险能力。公司实现煤电一体化发展,将有
效规避煤炭与电力板块在生产经营中的周期性问题,对煤电价格周期性波动起到了
平抑作用,确保了主业协同发展。
(三)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创新助推公司健康发展
发电技术应用方面:公司所属燃煤机组均属于国内先进的清洁能源、低能耗机组。
2024年,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平均排放浓度分别为1.55毫克/立方米、18.63
毫克/立方米、35.48毫克/立方米,远低于超低排放标准;供电煤耗完成294.51克/
千瓦时,较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供电煤耗约低10.29克/千瓦时,全年可节约
标煤约35.3万吨。通过先进技术工艺应用,清洁排放、降耗增效作用明显。公司所
属电厂积极实施节能、灵活性、供热“三改联动”,有序推进重大技改项目,进一
步提高了机组运行安全、环保和经济性。电力企业目前拥有各类专利技术31项。
煤炭采选技术应用方面:通过端头放煤、切眼放煤、后夹矸放煤工艺提高放煤量,
推广充填开采、切顶卸压沿空留巷、小煤柱开采、围岩注浆加固等技术应用以及浮
精降水改造,实施综采工作面大走向、大切眼布置,增加了顶板稳定性、煤炭资源
利用率和产品效益,实现了高效生产;通过优化选煤工艺,调整重介系统环节,实
现原煤产品就地加工增值,开展“低热值煤综合利用”“中煤回洗”二次加工,实
现了对洗选尾矿深度回收;全面推动集约化、智能化生产,所属各煤矿生产系统已
完成了集中控制、远程监控和无人值守等自动化、信息化改造,进一步提升了煤矿
安全技术装备水平,在安全生产、减人提效、节支降耗等方面成效显著;加快工作
面智能化建设,实现了向“本质安全”转变,共建成20个智能化综掘工作面和5个
智能化综采工作面。煤炭企业目前拥有各类专利技术58项。
(四)拥有上游钒矿资源和核心技术优势,助力形成新质生产力
公司结合储能市场发展,致力于将储能资源优势、技术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在资
源端,公司拥有优质五氧化二钒资源量达158.89万吨,具有突出的上游资源优势;
在技术端,公司已拥有储能专利达21项,实现了从电池系统到电堆结构、改性电极
、交换膜等全钒液流电池核心技术全覆盖;公司采用自主核心技术研发的首座MW级
储能电站—南山光储一体化储能电站已于2024年9月29日通过72小时试运行并正式
投运,标志着公司4小时储能时长全钒液流电池储能项目正式落地;公司研发的1.2
代32kW电堆产品于2024年4月取得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级检测认证,电堆能量
效率82.09%,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后续,公司将结合市场需求,稳步有序地推进储
能产业布局,做好储能资源和核心技术储备,提升储能产品竞争力,为公司高质量
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五)专业化管理团队和高素质员工队伍,保障公司高质量发展
公司及所属各板块核心管理团队均为从能源行业领先企业引进的专业精英人才和骨
干力量,具有丰富的电力、煤炭、石化、储能等能源行业开发、建设、生产运营和
管理经验,熟悉生产经营、技术工艺和行业趋势,能够不断创新管理方式,进行科
学高效决策。同时,公司贯彻尊重知识、尊重技术、尊重人才理念,注重人才队伍
建设和培养,大力实施“育人兴企、人才强企”战略,推行导师带徒、技术(技能
)津贴、联合办学等制度;通过晋级加分等激励措施,鼓励员工参加学历提升、职
称评定、职业技能鉴定;加强“校企、院企”合作,通过“走出去学、请进来教”
的方式,开展多专业、多层次、多形式的人才培训交流,打造出了一支管理能力强
、专业素质优、特别能吃苦的专业化管理与技术团队和高素质员工队伍,为公司高
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矗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发电量和原煤产量均创历史新高。但受煤炭市场煤炭产品销售价格
同比下降影响,公司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同比减少,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83.57亿元,
营业成本212.4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61亿元。公司安全生产和
经营运行稳定,重点建设项目有序推进。
六、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1.电力行业
(1)电力消费预测
预计2025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10.4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左右;2025年全国统调
最高用电负荷15.5亿千瓦左右。
(2)电力供应预测
预计2025年全国新增发电装机规模有望超过4.5亿千瓦,其中新增新能源发电装机
规模超过3亿千瓦。2025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有望超过38亿千瓦,同比增长14%左
右。其中,煤电所占总装机比重2025年底将降至三分之一;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23
亿千瓦、占总装机比重上升至60%左右。水电4.5亿千瓦、并网风电6.4亿千瓦、并
网太阳能发电11亿千瓦、核电6,500万千瓦、生物质发电4,800万千瓦左右。2025年
太阳能发电和风电合计装机将超过火电装机规模,部分地区新能源消纳压力凸显。
(3)电力供需形势预测
从供应方面看,2025年,全国新增电源装机仍然保持快速增长,预计常规电源增量
与用电负荷增量基本相当,部分特高压直流工程投产,资源配置能力进一步增强;
新能源发电装机占比持续提升,风、光资源及来水的不确定性增加了局部地区部分
时段电力生产供应的风险。从需求方面看,2025年我国宏观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增
长,算力和数字产业将快速发展,将为我国电力需求增长提供稳定支撑。但外部环
境更趋复杂严峻,外贸出口形势以及极端天气等方面给电力消费需求带来不确定性
。综合考虑需求增长、电源投产以及一次能源情况,预计2025年迎峰度夏期间,华
东、西南、华中、南方区域中部分省级电网电力供需形势紧平衡,通过增购外电、
最大化跨省跨区支援等措施,电力供需偏紧局势可得到缓解。迎峰度冬期间,随着
常规电源的进一步投产,电力供需形势改善。
2.煤炭行业
(1)煤炭需求展望
随着国内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和一系列稳增长政策实施,煤炭需求预计将继续保持适
度增长,但增速会有所放缓。电煤方面,在清洁能源发电快速发展背景下,对燃煤
发电的替代作用增强,但在迎峰度夏、迎峰度冬及极端天气等特殊时段,煤电仍需
提供顶峰保供能力,确保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焦煤方面,尽管钢铁行业面临产能过
剩问题,但由于长流程炼钢具备成本优势,铁水产量维持在较高水平,为焦煤需求
提供了相对稳定的支撑;同时,一揽子经济刺激增量政策将有望稳定下游地产、基
建等行业发展,进一步保障焦煤中期需求。总体来看,尽管整体需求增速放缓,但
电煤和焦煤在特定时段和地区的需求依然具有刚性,并且在政策支持和技术进步推
动下,供需结构将持续优化,市场供需关系将趋于平衡。
(2)煤炭供应展望
一是优质产能有序释放。煤炭企业积极响应全国能源工作会议精神,克服产能核增
潜力不足和产能接续能力建设滞后等问题,有序释放优质产能。特别是大型智能化
煤矿的生产效率将进一步提升,全国煤炭安全稳定供应能力大幅提升。二是供给侧
结构性改革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继续推进,煤炭生产结构不断优化,淘汰落
后产能,提升优质产能占比。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将使煤矿生产更加高效、安全,进
一步增强应急保供能力。此外,进口煤的补充调剂也将为国内煤炭市场提供有力支
持,预计全国煤炭供应总量仍将保持稳中有增态势。
综合判断,2025年全国煤炭供给体系质量将进一步提升,市场供需将保持基本平衡
态势。中长期合同制度将继续发挥“压舱石”和“稳定器”作用,确保煤炭市场平
稳运行。然而,国际能源形势依然复杂多变,国内煤炭供需格局也在深刻变化,区
域性、时段性、品种性的供需错配情况仍可能发生。
3.储能行业
(1)新型储能保持快速发展态势,有力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2024年,“发展新型储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此前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
和国能源法》规定,推进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发挥各类储能在电力系统中的调节
作用。2024年,新型储能保持快速发展态势,装机规模突破7,000万千瓦。截至202
4年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73.76GW/168.00GWh,约为“
十三五”末的20倍,较2023年底增长超过130%。平均储能时长2.3小时,较2023年
底增加约0.2小时。新型储能调度运用水平持续提升,据电网企业统计,2024年新
型储能等效利用小时数约1,000小时,发挥了促进新能源开发消纳、顶峰保供及保
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功效,有力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2)大容量长时长储能占比持续上升,全钒液流电池产业化进程加快
据国家能源局表示,从单站装机规模看,新型储能电站逐步呈现集中式、大型化趋
势。截至2024年底,10万千瓦及以上项目装机占比62.3%,较2023年提高约10个百
分点,1~10万千瓦项目装机占比32.8%,不足1万千瓦项目装机占比4.9%。从储能时
长看,4小时及以上新型储能电站项目逐步增加,装机占比15.4%,较2023年底提高
约3个百分点,2~4小时项目装机占比71.2%,不足2小时项目装机占比13.4%。
按照全钒液流电池在新型储能中渗透率维持1%保守预估,到2030年全钒液流储能累
计装机量为2.2GW/9GWh,预计2025年累计装机量有望达到1.35GW/5.6GWh;
若持续降本叠加4小时以上装机比例上升,达到专家预期的渗透率5%,则预估市场
将达到11GW/45GWh,有望进入指数级上升趋势,相应的五氧化二钒需求每年将新增
6~7万吨。
(3)加快推广与应用,推动全钒液流电池产业更好落地
随着储能技术的不断发展,钒电池作为一种新型长时储能方式,受到市场的更多关
注。2025年对钒电池产业的普及与应用展望主要体现在:
深化产学研合作,共同推动钒电池储能实验室及中试熟化平台等创新平台的建设。
通过组建产学研联盟,降低重复研发成本,提升迭代效率,为钒电池的普及与应用
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持续投入研发,降低钒电解液成本,积极布局钒资源或与储能企业进行优势互补,
以确保原材料供应的稳定性。同时,提升电堆性能,优化电池系统设计,以提高充
放电效率、循环寿命和安全性,从而在4小时及以上的存储时段竞争中占据优势地
位。
探索商业模式创新,采用如“高纯五氧化二钒+”等新模式,以及“短流程制备电
解液”“电解液代工”等路径,推动钒电池全面优化发展。同时,“电解液租赁”
和生产设备的灵活应用为钒电池推广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二)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
关于国家能源安全战略和“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以巩固现有电力与煤炭主
业为基础,有序推进储能产业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
推动公司持续稳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将公司打造成为国内领先的能源供应商。
一是不断夯实电力、煤炭与石化能源产业基础,充分发挥煤电作为国家能源安全“
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全力提升现有能源产业现代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
水平,全面打造成为清洁、高效的能源企业。电力业务充分发挥机组容量大、可靠
性高、性能先进、负荷调节能力强等优势,积极增加调峰调频收益,扩大供热市场
,保障区域电力和热力供应,并将结合火电市场形势和实际发展需要,积极对优质
火电项目进行论证与推进前期工作;煤炭业务继续稳基储提产能,着力提升煤炭安
全、智能和高效生产能力;石化业务积极进行市场拓展和客户培育,不断挖掘仓储
潜力,拓展油品贸易业务,增加长期业务客户,提升市场竞争力。
二是全速推进海则滩煤矿项目建设,计划2025年进行回风、主运、辅运三条大巷等
主要工程建设;2026年二季度完成三期工程建设,6月底首采工作面投产;2027年
一季度进行联合试运转,实现当年投产即达产。在海则滩煤矿投产后,其生产的6,
500大卡以上的高热值优质动力煤可直接满足公司所属电厂大部分用煤需求,进一
步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全面实现公司煤电一体化目标。
三是在保证现有煤电能源产业基本盘稳定增长的同时,有序推进储能产业战略布局
,逐步形成“传统能源+新型储能”双轮驱动发展的新格局,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公司将在现有已形成的全钒液流电池全产业链基本架构基
础上,根据市场情况有序推进全钒液流电池上下游项目产线优化与建设;充分发挥
已有储能研究院科技引领作用,构建自有研发团队,推动关键技术突破,助力产业
化提升。
(三)经营计划
1.2024年经营目标完成情况
2024年度,公司所属电力业务实现发电量412.60亿千瓦时,售电量391.23亿千瓦时
,营业收入1,840,592.16万元。公司所属煤炭业务实现原煤产量1,368.01万吨、销
量1,368.31万吨(其中:对外销售825.13万吨、内部销售543.18万吨),洗精煤产
量288.65万吨、销量289.44万吨,营业收入916,666.99万元。2024年度,公司实现
营业收入283.57亿元,利润总额25.02亿元,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61亿元。
公司制定的2024年度经营目标:公司全年计划发电量375亿千瓦时以上、煤炭产量1
,200万吨以上、煤炭销售量1,200万吨以上。通过公司管理层和全体员工辛苦付出
和共同努力,上述2024年度各项经营目标全面超额完成,其中发电量和原煤产量均
创历史新高。
2.2025年经营目标及工作措施
公司全年计划发电量400亿千瓦时以上、煤炭产量1,368万吨以上、煤炭销售量1,36
8万吨以上,海则滩煤矿加快建设、储能项目有序推进。
2025年,公司坚持“稳中求进、以稳促进”的工作总基调,通过增量增效、提质增
效、降本增效,夯实任务、传递压力、扎实推进。为确保2025年公司各项目标顺利
完成,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坚决守牢安全底线,切实增强风险防范能力
①注重以人为本,强化安全意识和责任落实。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思想,落实安
全生产责任制,健全监督保障体系,明确职责到部门、班组和岗位。领导干部深入
现场管理,加强动态监督和指导。严格安全考核,对安全事故按“四不放过”原则
追责。
②坚持预防为主,加强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电力企业结合事故案例,专项排查人
身伤亡、火灾、非停和重大设备损坏等隐患,加强高风险项目监管和极端天气预判
。煤炭企业采用物探、钻探等手段查清隐蔽致灾因素,排查机电运输等系统缺陷,
强化重点区域监督检查。石化企业全面辨识风险,重点排查海上溢油、防火防爆等
安全隐患。
③强化现场管理,狠抓员工行为和措施落实。电力企业严管外委队伍,加强高风险
作业管理和“两票三制”执行,提升标准化查评质量。煤炭企业严格作业许可审批
,加强安全技术措施落实和现场监督,建立反“三违”机制,强化工队管理和安监
队伍建设,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矿井创建。石化企业重点管控油品装卸、清罐等关
键环节,强化受限空间、动火等高风险作业安全管控。
④开展专项活动,盯紧短板弱项和关键时段。在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基
础上,结合生产和季节特点,电力企业开展“迎峰度夏(冬)”、春(秋)季安全
检查;煤炭企业开展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及瓦斯、水、火等灾害治理;石化企业开展
防台风、防雷电等“三防”活动,消除薄弱环节和季节性安全隐患。
(2)高效组织规范生产,促进生产效率稳步提升
①电力企业积极争取电量、热量双增加。加强机组运行管理,确保机组稳定高效运
行。健全技术监督网络体系,提高发现、解决问题能力。提高设备点检、巡检质量
和故障分析能力;加强设备定检定修和维护保养,完善保护定值校核制度。提前掌
握入厂煤关键指标信息,及时优化入炉煤掺配方案。加快热网工程建设,全面挖掘
潜在供热市场用户。
②煤炭企业稳步推进工效、煤质双提升。科学制定并严格落实采掘接续计划,优化
采掘设计和生产布局,确保生产接续。加强地质预测预报,准确掌握构造情况,通
过强化设计避开构造带或研究制定有效措施,进行超前治理。组建专业搬家队伍,
缩短收面、搬家时间。逐步淘汰落后设备,引进适应井下环境的大功率重装化设备
。注重源头设计控制,完善系统,加强煤矸分装分运和杂质、水分控制。瞄准高产
高效,推进集约化生产模式,不断提高工效水平。
③石化企业创新推动储量、客户双突破。打破常规思维,优化用人机制,积极引进
市场客户,拓展和提升业务量。推进与周边大型石化企业联系,争取长期业务合作
。完善操作工艺、强化设备维护保养,满足安全生产需要。加快推进华瀛大厦合作
运营,提升出租效益。
④突出抓好技改和智能化建设。持续推动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推广应用“四新”
技术和智能化成套装备。加快井下辅助运输系统装备升级步伐,推广使用单轨吊车
等运输装备。统筹规划、有序推进智能化建设,实现智能化采掘工作面、无人值守
等人工智能应用。
(3)细化增效措施,稳健提升经营业绩
①拓展增收路径,激发创收增效活力。电力企业争取优先发电计划和有效益电量,
科学制定抢发电策略。创新思路寻找增量业务,开拓供热市场,参与电力现货交易
,争取盈碳创收。煤炭企业持续挖掘增产潜力,以量补价;优化生产规划,提高回
收率;优化洗选工艺,提升精煤产率和质量;推进洗煤系统升级和洗煤厂改扩建,
提升洗选能力与效率。
②加强成本管控,释放节支降耗潜能。电力企业要重点降低供电煤耗、气耗、供热
管损;同时加强费用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优化检修项目和工期,减少修理费用支
出。煤炭企业完善可控成本管理体系,从现场管理、材料、用工成本等方面严格控
制,降低吨煤成本。
③坚持三化两推,推进采购成本降低。优选知名大型煤企签订优质煤源,统筹长协
煤、市场煤和进口煤采购比例,持续优化进煤结构。加强监装监运、接卸、采制化
等关键环节管理,消除质量问题。
④强化精细管理,提升经营质效水平。完善对标管理体系,不断发现制约企业发展
的关键问题。强化精细化管理与技术创新结合,科学制定立项评审标准,加强过程
跟踪调研,确保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增强企业发展新动能。
⑤突出业绩导向,完善考核评价机制。科学制定年度生产经营目标任务和总体考核
方案,优化考核体系,确定差异化考核标准。围绕融资、安全、产量等实施专项考
核,确保重点工作落实。
(4)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打造长远发展基础支撑
①海则滩煤矿项目。综合平衡矿建、土建、安装三类工程,紧盯关键节点,加强资
源调度协调、进度考核,确保完成各主要工程任务。安全、环保、消防、节能等专
项工程要做到与主体工程“三同时”,确保不影响竣工验收。严抓工程质量,认真
执行煤矿建设标准,充分发挥施工单位质量控制作用,加强施工过程监督和隐蔽工
程质量验收。
②储能项目。一是抓好市场开发。培养复合型营销人才,打造团队独立报价和投标
能力,提升营销硬实力。拓展市场开发途径,重点跟踪各央国企研发课题,争取战
略合作关系。二是抓好科技研发。汇宏矿业完成5个以上专利授权;德泰储能装备
完成10个以上专利申请,5个以上专利授权,积极创建高新企业。三是抓好装备制
造。开展300MW生产线设计优化、工艺改进和设备性能提升,确保现有产线建设的
延展性和兼容性,推进产线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
(5)提升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①不断增强创新意识,加快生产方式转变。转变依靠资金投入、劳动力增加等支撑
增长的生产方式,逐步向集约化、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运用科技手段推动绿
色、数字化转型升级,有效提升智能化管控水平。
②借力院校科技力量,强化内外资源协同。深化产学研合作,通过与高校、科研院
所深入对接,共同承担创新项目等方式建立长效机制。
③选准选好创新课题,开展核心技术攻关。立足当前和谋划长远相结合,针对技术
瓶颈,确定科技创新工作目标和方向,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6)扎实推进队伍建设,增强履职尽责能力
①优化选人用人机制,提供人才坚实支撑。按照“忠诚、勤勉、专业、年轻”的原
则,树立重实干、重业绩的用人导向,完善干部履职考评机制,探索末位淘汰机制
,不断提升干部考核工作质效。
②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提高业务综合水平。发挥归口管理部门协同指导效用,采用
多元化培训方式,促进员工技能技术水平提升。
③持续改进工作作风,增强服务保障能力。站在全局角度思考问题,全力落实公司
安排的工作,切实发挥好主要负责人领航掌舵作用。提高各级管理人员业务能力和
服务基层的能力。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1.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公司所处电力和煤炭行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性行业,与宏观经济密切相关。目
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严峻,贸易战、关税战等影响宏观经济的不稳定因素依然
较多。
应对措施:公司将继续加强对电力、煤炭等能源行业发展的趋势研究,结合市场变
化情况,优化生产经营策略,强化风险管控,不断提升风险管理水平,加强精细化
管理、新技术应用和成本管控,优化产品结构,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培育核心竞
争力,确保生产经营平稳有序。
2.市场竞争风险
随着国家“双碳”重大决策部署有序推进,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和调整能源结构,
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重逐年上升,公司所处能源行业面临着淘汰落后产能、传
统能源市场份额减少、竞争日益加剧的严峻形势。
应对措施: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公司将加强市场研判,准确把握市场走向,
合理制定营销政策,提高产品盈利能力;并将进一步提升品牌优势,加大对新市场
开发和现有市场维护力度,均衡安排生产和销售;同时,为应对能源结构调整,将
积极探索进行相关能源产业整合与储能产业发展,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推进绿色
低碳发展。
3.安全生产风险
公司所属电力、煤炭和石化行业对安全生产要求高,面临的安全管理风险较大。
应对措施:公司始终把安全生产作为首要任务,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
治理”的安全方针,进一步完善生产安全管控体系,加强安全培训、隐患排查治理
及应急管理工作,持续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及双预控体系建设,切实提高安全管控
水平,保证公司安全生产与稳定。
4.环境保护风险
随着国家环境保护标准日趋提高,对环境保护要求愈加严格,未来需要不断加大科
技和环保投入。
应对措施:公司将坚持依法合规和保护优先,严守生态红线,严格按照国家节能减
排各项政策规定,组织和安排企业生产,坚持项目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积极
承担社会责任。
【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截止日期】2024-12-31
┌─────────────┬───────┬──────┬──────┐
|企业名称 |注册资本(万元)|净利润(万元)|总资产(万元)|
├─────────────┼───────┼──────┼──────┤
|山东耀顺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3000.00| -| -|
|山西康伟森达源洗煤有限公司| 1000.00| -| -|
|山西康伟福巨源煤业有限公司| 5100.00| -| -|
|Blackwood Coal Pty Ltd | 592.45| -| -|
|山西康伟银宇煤业有限公司 | 5100.00| -| -|
|山西康伟集团南山煤业有限公| 5000.00| -| -|
|司 | | | |
|Blackwood Exploration Pty | 14.00| -| -|
|Ltd | | | |
|Blackwood Resources Pty Lt| 0.00| -| -|
|d | | | |
|山西康伟集团孟子峪煤业有限| 5000.00| -| -|
|公司 | | | |
|山西康伟集团有限公司 | 30787.88| 53690.24| 684399.82|
|CERULEAN CAPITAL, LP | -| -| -|
|山西康伟集团煤炭销售有限公| 500.00| -| -|
|司 | | | |
|山西永泰华兴电力销售有限公| 26000.00| -| -|
|司 | | | |
|Hannigan & Associates Pty | 0.00| -| -|
|Ltd | | | |
|山西沁源康伟森达源煤业有限| 1000.00| -| -|
|公司 | | | |
|山西沁雪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5000.00| -| -|
|山西灵石华瀛冯家坛煤业有限| 2000.00| -| -|
|公司 | | | |
|HUATAI ENERGY PTE. LTD. | 1000.00| -| -|
|山西灵石华瀛天星柏沟煤业有| 2000.00| -| -|
|限公司 | | | |
|山西灵石华瀛天星集广煤业有| 2000.00| -| -|
|限公司 | | | |
|山西灵石华瀛孙义煤业有限公| 2041.00| -| -|
|司 | | | |
|山西灵石华瀛荡荡岭煤业有限| 2000.00| -| -|
|公司 | | | |
|HUATAI ENERGY (SG) PTE. LT| 500.00| -| -|
|D. | | | |
|山西灵石华瀛金泰源煤业有限| 112778.00| -| -|
|公司 | | | |
|山西灵石昕益天悦煤业有限公| -| -| -|
|司 | | | |
|山西灵石银源兴庆煤业有限公| 36000.00| -| -|
|司 | | | |
|Huaxi (Australia) Mining P| 0.00| -| -|
|ty Ltd | | | |
|山西灵石银源华强煤业有限公| 15000.00| -| -|
|司 | | | |
|Huaxin Energy (Australia) | 2380.00| -| -|
|Pty Ltd | | | |
|山西灵石银源安苑煤业有限公| 15000.00| -| -|
|司 | | | |
|山西灵石银源新安发煤业有限| 15000.00| -| -|
|公司 | | | |
|山西灵石银源新生煤业有限公| 15000.00| -| -|
|司 | | | |
|山西瑞德焦化有限公司 | 16000.00| -| -|
|山西高新普惠旅游文化发展有| -| -| -|
|限公司 | | | |
|张家港华兴合力能源有限公司| 2000.00| -| -|
|张家港华兴新合能源有限公司| 200.00| -| -|
|Longluck Investment (Austr| 0.00| -| -|
|alia) Pty Ltd | | | |
|张家港华兴电力有限公司 | 80000.00| -| -|
|张家港华兴能源工程有限公司| 8300.00| -| -|
|ONE LATITUDE CAPITAL PTE. | 500.00| -| -|
|LTD. | | | |
|张家港华兴金城电力有限公司| 50000.00| -| -|
|张家港华兴长城能源有限公司| 3000.00| -| -|
|张家港德泰储能装备有限公司| 5000.00| -| -|
|张家港沙洲华晨环保科技有限| 5000.00| -| -|
|公司 | | | |
|RDB Coal Pty Ltd | 0.00| -| -|
|张家港沙洲新能源科技有限公| 10000.00| -| -|
|司 | | | |
|张家港沙洲电力有限公司 | 271250.00| 94442.40| 1294413.76|
|张家港金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
|德泰储能科技(新加坡)有限公| 700.00| -| -|
|司 | | | |
|敦煌市汇宏矿业开发有限公司| 2000.00| -| -|
|Scorpion Energy Pty Ltd | 0.00| -| -|
|新疆中和兴矿业有限公司 | 1000.00| -| -|
|VNERGY PTE. LTD. | 0.30| -| -|
|永泰国际(亚洲)有限公司 | 5.00| -| -|
|永泰国际实业有限公司 | 1.00| -| -|
|West Bowen Coal Pty Ltd | 0.01| -| -|
|永泰投资(香港)有限公司 | 5.00| -| -|
|汝阳三吉利新能源有限公司 | 7000.00| -| -|
|Wintime (Australia) Mining| 0.00| -| -|
| Pty Ltd | | | |
|江苏三吉利沙洲煤炭贸易有限| 500.00| -| -|
|公司 | | | |
|江苏华兴热力有限公司 | 4000.00| -| -|
|江苏华晨电力销售有限公司 | 26000.00| -| -|
|WINTIME ENERGY (SINGAPORE)| 10.00| -| -|
| PTE. LTD. | | | |
|江苏华晨电力集团有限公司 | 500000.00| -| -|
|江苏国信沙洲发电有限公司 | -| -| -|
|上海华晨兴泰能源有限公司 | 10000.00| -| -|
|河南华兴新能源有限公司 | 12000.00| -| -|
|上海润良泰物联网科技合伙企| -| -| -|
|业(有限合伙) | | | |
|河南华晨电力销售有限公司 | 26000.00| -| -|
|丹阳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 -| -| -|
|河南华晨电力集团有限公司 | 500000.00| -| -|
|浙江华衍能源有限公司 | 3000.00| -| -|
|丹阳中鑫华海清洁能源有限公| 33578.95| -| -|
|司 | | | |
|湖南桑植页岩气开发有限公司| 5000.00| -| -|
|北京中佳良泰科技有限公司 | 1000.00| -| -|
|澳大利亚永泰能源有限责任公| 0.01| -| -|
|司 | | | |
|灵石县万豪明月酒店有限公司| 1000.00| -| -|
|北京华澳联合投资有限公司 | 60000.00| -| -|
|灵石县华熙煤炭销售有限责任| 5000.00| -| -|
|公司 | | | |
|青岛华瀛盈创船舶服务有限公| 2060.00| -| -|
|司 | | | |
|灵石银源煤焦开发有限公司 | 260000.00| 37052.76| 918606.25|
|隰县华鑫煤焦有限责任公司 | 2050.00| -| -|
|北京德泰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 100000.00| -| -|
|陕西永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 10000.00| -| -|
|陕西亿华矿业开发有限公司 | 150000.00| -| -|
|石台嘉阳矿业有限公司 | 1000.00| -| -|
|苏州华兴电力销售有限公司 | 10000.00| -| -|
|郑州裕中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 506400.00| -| -|
|华元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 5.00| -| -|
|融达国吉投资(香港)有限公司| 0.00| -| -|
|郑州裕中煤业有限公司 | -| -| -|
|郑州裕中沃昊新能源科技有限| 1000.00| -| -|
|公司 | | | |
|贵州瑞信发能源投资有限公司| 5000.00| -| -|
|西藏华晨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23089.92| -| -|
|贵州永泰能源页岩气开发有限| 5000.00| -| -|
|公司 | | | |
|贵州昊锐源能源有限公司 | 5000.00| -| -|
|贵州昌鼎盛页岩气开发有限公| 5000.00| -| -|
|司 | | | |
|华元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1.00| -| -|
|华元新能源有限公司 | 179000.00| -| -|
|华晨电力国际有限公司 | 100.00| -| -|
|华晨电力股份公司 | 1000000.00| 97874.03| 4660292.76|
|华泰矿业有限公司 | 10000.00| -| -|
|华瀛(山东)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10000.00| -| -|
|华瀛(惠州大亚湾)石化码头仓| 45000.00| -| -|
|储有限公司 | | | |
|华瀛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 700000.00| -18512.51| 974661.57|
|华熙矿业有限公司 | 300000.00| 52652.12| 3099026.19|
|华衍物流有限公司 | 100000.00| -| -|
|南阳中誉发电有限公司 | -| -| -|
|周口华兴电力销售有限公司 | 10000.00| -| -|
|周口隆达发电有限公司 | 353000.00| -| -|
|呼伦贝尔天厦矿业有限公司 | 100.00| -| -|
|国能永泰(山东)新能源开发有| -| -| -|
|限公司 | | | |
|太原万和园林酒店有限公司 | 1000.00| -| -|
└─────────────┴───────┴──────┴──────┘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