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00056 中国医药 更新日期:2025-07-07◇
★本栏包括 【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经营投资】【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1.主营业务】
医药领域的生产、加工和贸易。
【2.主营构成分析】
【2024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医药商业 |2639906.12| 211454.83| 8.01| 71.11|
|国际贸易 | 490081.05| 56358.36| 11.50| 13.20|
|医药工业 | 297735.04| 93758.36| 31.49| 8.02|
|制剂 | 152574.11| 69438.20| 45.51| 4.11|
|原料药 | 94922.39| 20173.91| 21.25| 2.56|
|中药材加工及饮片 | 50238.54| 4146.25| 8.25| 1.35|
|其他业务 | 8814.54| 3761.00| 42.67| 0.24|
|分部间抵消 | -21700.79| 544.02| -2.51| -0.58|
└────────────┴─────┴─────┴───┴──────┘
【2024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医药商业 |1351050.52| 109505.17| 8.11| 69.73|
|国际贸易 | 282669.27| 31347.64| 11.09| 14.59|
|医药工业 | 157713.36| 54223.83| 34.38| 8.14|
|制剂药 | 81276.25| 42722.72| 52.56| 4.20|
|原料药 | 52101.88| 9355.34| 17.96| 2.69|
|中药材加工及饮片 | 24335.23| 2145.77| 8.82| 1.26|
|其他业务 | 3440.83| 1252.05| 36.39| 0.18|
|内部抵消 | -15141.76| -2199.79| 14.53| -0.78|
└────────────┴─────┴─────┴───┴──────┘
【2023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医药商业 |2924002.34| 231779.41| 7.93| 69.41|
|国际贸易 | 842422.91| 74319.91| 8.82| 20.00|
|医药工业 | 330256.48| 127275.56| 38.54| 7.84|
|制剂 | 185020.34| 109113.87| 58.97| 4.39|
|原料药 | 87295.86| 12684.62| 14.53| 2.07|
|中药材加工及饮片 | 57940.29| 5477.07| 9.45| 1.38|
|其他业务 | 7915.30| 4598.30| 58.09| 0.19|
|分部间抵消 |-222153.98| 388.51| -0.17| -5.27|
└────────────┴─────┴─────┴───┴──────┘
【2023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医药商业 |1694047.46| 120138.04| 7.09| 72.59|
|国际贸易 | 680997.66| 41363.51| 6.07| 29.18|
|医药工业 | 171172.49| 71168.48| 41.58| 7.33|
|制剂药 | 101699.36| 61229.87| 60.21| 4.36|
|原料药 | 41338.43| 6330.36| 15.31| 1.77|
|中药材加工及饮片 | 28134.70| 3608.25| 12.82| 1.21|
|其他业务 | 7403.87| 5279.56| 71.31| 0.32|
|内部抵消 |-391124.37| 2435.65| -0.62| -16.76|
└────────────┴─────┴─────┴───┴──────┘
【3.经营投资】
【2024-12-31】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4年,中国医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
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面对复杂严
峻的外部竞争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内部改革转型任务,坚定不移服务国家战略,坚决
克服行业转型挑战,加快向“科、工、贸、技、服”一体化转型升级,战略引领明
显增强,主责主业更加聚焦,科创体系不断健全,深化改革纵深推进,基础管理持
续夯实,风险管控切实加强,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有效提升,各项
必胜战役有力有序推进,企业经营改革发展党建各项工作展现了新气象、取得了新
成效、开启了新征程。受临时性医疗物资保障业务减少影响,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
收入341.48亿元,同比下降12.0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5亿元,
同比下降48.9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3亿元,同
比下降47.34%。
(一)各业务板块深入业务转型创新,加强市场开发,加快产品引进落地
一是科技创新扎实推进。将科技创新摆在“头号工程”位置,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工业板块研发投入强度不断提升,厚植创新沃土,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研发体系
更趋完备,在海南设立中国医药创新药械转化中心,筛选引进海外先进药械产品;
天山甘草研究院已正式挂牌运行,为甘草资源的深度开发与利用奠定商业基础;联
合中国药科大学、中科院天工所分别打造高端制剂联合研究院和生物合成技术联合
研究中心;全面完成国资委、工信部和集团重大科研项目阶段性研发任务。持续加
强品种建设,科研转化成果丰硕。2024年,公司获得专利授权18项,其中发明专利
11项;对8个品种完成技术改进,7个休眠品种实现恢复生产销售;累计申报品种29
个,同比增长38%;累计获批品种24个,同比增长26%,申报及获批数量均创历史新
高。
二是医药工业蓄能发力。得益于近几年获批产品的不断增多和国家第八、九批集中
采购中标品种陆续执标,医药工业板块品种结构不断优化,新产品销售同比增长30
%,贡献度进一步提升。受集采降价影响,2024年医药工业板块实现收入29.99亿元
,同比下降10.10%;通过大力开展生产性物资联合采购,采购降本成效初显,通过
优化生产工艺,重点原料药单位成本下降显著,实现营业利润2.48亿元,营业利润
率8.27%,同比大幅增长。重点固定投资项目如期推进,天方药业中成药生产平台
建设项目顺利开工,最大单体综合制剂车间提前封顶,生物合成平台升级改造项目
如期完成,为后续大力发展中成药和生物平台业务奠定基矗
三是国际业务稳健开拓。对传统重点市场进行滚动开发,拉美、北非、中亚业务显
著提升,其中,非洲市场医院项目中标金额上亿元;中亚市场首次中标联合国儿童
基金会项目,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产品引进落地成果丰硕,引入国内
首个注册上市抗艾长效针剂新品注射液。合作开发的国内首个自主知识产权口服I
类抗艾新药销售同比增长超50%。海外服务能力持续增强,圆满完成重要多边外事
活动保障任务,得到国家有关部委高度肯定。携手通用体系内宝石花医疗联合出海
,探索中医药“走出去”项目模式创新。
四是医药商业创新转型。医药商业板块努力顶住院内市场增速放缓、回款周期普遍
拉长、市场景气指数下降的挑战,通过优模式、调结构、强区域,向可持续高质量
发展转型,积极拓展院内SPD业务和持续加大院外市场布局力度。优化品种结构,
增加业务维度和客户粘性,高毛利的耗材业务占比不断提升。探索区域一体化“六
个统一”管理模式,形成新发展格局,促进区域协同资源共享。
五是医疗器械加快向专业化发展。积极应对IVD市场集采持续扩容导致的行业巨大
变革和挑战,积极开拓市场,经销品种国产化程度不断提升,产品结构不断优化,
国产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超50%;取得医用胶片、胶带等两大类5种产品一类医疗器
械备案,委托生产自有产品实现“零突破”;物流分销业务扩大合作产品种类与合
作区域,签约规模持续增长。
六是充分发挥通用技术集团医药医疗大健康全产业链集群优势,2024年公司与通用
技术集团五大医疗机构协同业务规模和开展合作数量再创新高,合作模式多点开花
,积极开展中医诊疗、代煎服务、SPD、科室共建、研发合作平台共建等,协同模
式系统化、专业化、多样化成效显著。
(二)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商贸企业ERP、通财云核算系统实现100%覆盖;加强
智慧通用应用,完成贸易首单、信用交易线上审批;启动工业ERP、财务共享、合
同管理系统建设,赋能“穿透式”管理。公司全年取得软件著作权7项,荣获中国
医药商业协会“数字化创新案例”4个。
(三)对标管理有效应用。建立企业对标、业务对标、项目对标三级对标工作模式
,优化完善对标框架,学习萃取先进经验,灵活转化应用到公司实际经营发展,以
高质量对标促进企业价值创造能力提升。
(四)聚焦产业转型,精准定位、靶向发力。不断加大先进生产平台、厂房车间建
设力度。天方药业原料药搬迁项目通过GMP现场核查和欧盟复认证,产品质量和收
率明显提高;三洋药业青霉素冻干粉针剂车间项目完成主体建设,2025年投产后将
有效填补产能缺口;股权投资方面,进一步明确投拓方向,完善机制,精准聚焦,
与资本公司形成产投协同机制。
(五)管理基础不断加强,管控效能持续提高。高效统筹发展与安全,树牢底线思
维、强化合规经营,加强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风险点的排查梳理,持续提升风险
防范化解能力,构建高效的“1+N”大风控格局,将风险管理构架内嵌于管理体系
,统筹发展和安全,牢牢守住不发生重大风险的底线。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2024年,在全球经济波动和国内政策调整的双重影响下,我国医药医疗行业迎来了
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我国医疗
卫生支出连续5年增加,创新药和高端医疗装备的研发价值得到国家重视和政策支
持,生物医药、医疗器械、数字健康等领域成为投融资的热门赛道,医药医疗健康
产业受众广泛、产业链长,仍处于重要的战略发展机遇期。但2024年我国医药医疗
行业增长仍然乏力、基本面不佳,整体表现跑输大盘,医药制造、医药流通陷入负
增长、器械流通增速放缓,内需不足加快行业洗牌,企业优胜劣汰进一步加剧,行
业仍处于下行和修复周期之中。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9,298.5
亿元,同比基本持平;利润总额3,420亿元,同比下降1.1%;医药制造业出口交货
值累计为2,153.3亿元,比2023年提升7.3%,医药制造业相关指标逐渐呈现向好趋
势。医药流通行业盈利能力持续下探,在医药医疗领域集中整治、医保DRGS以及地
方财政及医保支付承压背景下,流通行业仍将持续高杠杆与低毛利的经营模式,在
市场扩容趋势下陷入“增收不增利”窘境,利润空间持续压缩,进入“微利时代”
。2024年,我国医药进出口总额1,993.76亿美元,同比提升2.13%;其中出口额1,0
79.64亿美元,同比提升5.90%;进口额914.12亿美元,进口同比下降2.00%;受国
产替代影响,内需减弱。
在我国集中带量采购提质扩面、医保控费常态化实施、医药领域反腐集中整治深入
推进的背景下,创新、国际化、合规已成为驱动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一)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情况及经营模式
医药工业业务:公司工业体系产品覆盖化学制剂、化学原料药、中成药、中药饮片
等多个医药细分行业,拥有国内领先的化学原料药、特色化学药及现代中药生产平
台。在化学药领域,原料药专注于发酵类品种和特色原料药,制剂则聚焦于抗感染
类及心脑血管类等领域。公司严格按照国家新版GMP要求组织生产,严控药品质量
,业务范围涵盖新药研发、原料药生产与销售以及制剂生产与销售,主要销售模式
包括精细化招商及推广等,并积极参与国家和地方药品集中采购。在中药领域,公
司着力打造集种植、加工、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中药全产业链经营模式,并建立可
追溯的质量保障体系,在吉林、内蒙、宁夏、四川、新疆、甘肃、广西等地,通过
自建和合作共建模式,建立了人参、甘草、麻黄、大黄、黄芪、甜茶叶、小茴香等
多种药材种植基地。业务产品覆盖中药材、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物、中成药及大健
康产品等多个品类。
医药商业业务:公司主要业务为医药分销、医院纯销、药房零售及第三方物流业务
等。近年来,公司在SPD供应链服务、慢病管理城市中心药房等领域取得一定成绩
,创新型业务为公司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十足动力。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建立了以
北京、广东、江西、河南、河北、湖北、新疆、黑龙江、辽宁、吉林、甘肃、江苏
、海南为重点的覆盖全国的配送分销一体化营销网络体系,在北京、广东、河南、
河北、辽宁等地建有大型医药物流中心。公司不断丰富经营资质,具备以上各重点
省市医疗机构招标配送资质、社区新农合配送经营资质、第三方药品现代物流资质
、中药饮片经营资质等各类主要的医药及医疗器械经营资质,各子公司逐步扩大经
营范围,满足客户不同需求。公司经营品种品类丰富,产品类别涵盖化学制剂、化
学原料药、诊断药品及试剂、医用耗材、医疗器械、特医产品、医美产品、中成药
、中药材及饮片、配方颗粒、生物制剂、营养保健品等。
医疗器械业务:公司紧跟行业改革步伐,深入实施医疗器械业务一体化发展战略,
不断完善业务布局,持续延伸服务链条,全力推动业务转型升级,加大科技创新驱
动力度,行业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向打造一流医疗器械供应链综合服务商迈
出了坚实一步。业务涵盖进出口贸易、直销、分销、配送、SPD、零售等医疗器械
流通全业态,在科技创新及实业化转型方面多点发力。医疗器械流通方面,持续深
化与重点战略伙伴和国内知名厂商的合作,拓展经营品类和授权范围,进一步丰富
产品种类,增强优质产品的供给能力和获取能力,目前经营品类涉及医疗及康复设
备、耗材、IVD等,拥有植介入耗材、普通耗材、诊断试剂全项、大型医疗设备、
化学危险品等医疗器械全品类经营资质,拥有ISO9000、ISO9001、ISO13485、ISO1
5189等医疗器械全流程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同时,积极围绕通用技术集团健康产业
布局,发挥一体化优势,强化供应链协同,培育并强化核心竞争力。科技创新方面
,积极对接医疗器械科技创新领域的医疗机构、高校院所、产业联盟、投资机构等
,针对产业未来发展方向布局科技创新,加速高新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打造产业链
前端专业技术服务能力;开放式构建研发制造能力,向产业链上游高端延伸,打造
安全可控的供应链体系,以“科技创新”保障“产业控制”和“安全支撑”作用发
挥。
国际贸易业务:公司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围绕项目集成业务和贸易出口,
全力构建国际营销体系,覆盖全球一半以上国家和地区,助力中国品牌国际化;同
时,依托全球网络布局,紧跟国际最前沿制药技术,聚焦国内临床急需的短缺产品
、优效产品,实现国际医药医疗产业资源对接。在医药制剂、原料药及中间体、中
药材、医疗设备、医用耗材等领域为客户提供多元化产品;在医院与药厂建设、政
府采购、对外援助等项目中为客户提供包括项目设计、产品供应、售后维护等在内
的专业化集成解决方案;在市场营销方面为客户提供代理注册、渠道拓展、市场推
广、终端维护等在内的一体化配套服务。公司拥有成熟的医疗产品营销、项目集成
服务两大业务板块,在中国香港、拉美、北非、中亚等地区设有海外子公司或分支
机构,营销网络遍布全球。
(二)公司市场地位
报告期内,公司市场地位和行业影响力稳步提升:
米内网发布的“2023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系列榜单中国化药企业TOP100排行榜”
中位列第46位;
入选药智网“2024中国化药研发实力排行榜TOP100”第51位;
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发布的“2023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中位列第94位;
携手重庆医药联合体入选2024年商务部中国商业流通行业第5位;
入选中国医疗器械流通重点企业第5位;
入选中国医疗器械SPD运营商重点企业第13位;
在北京企业联合会、北京市企业家协会联合发布的“2024北京企业百强”中位列第
41名、“2024北京上市公司百强”中位列第67名、“2024京津冀企业百强”中位列
第89名。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医药行业全产业链基础优势
公司是国内医药行业中国际化经营起步最早、特色最鲜明,具有深厚国际业务积淀
的医药上市公司。公司坚决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
会精神和全面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将“科技创新”作为第一发
展动力,加速由“贸工技服”一体化的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集团向“科、工、贸、
技、服”一体化发展的医药及医疗器械健康产业集团转型。
一是拥有专业的国际化服务体系,历经40年发展,整合全球优势资源,积极融入国
家“一带一路”倡议,服务地区遍及亚洲、欧洲和美洲等全球市场,在海外多个地
区均设有分支机构。具备产品海外注册、渠道建设、深度属地营销能力,拥有进出
口产品千余种,助力中国品牌国际化。依托全球网络布局,紧跟国际最前沿制药技
术,聚焦国内临床急需的短缺产品、优效产品,实现国际医药医疗产业资源对接。
二是拥有完善的研发和生产体系,涵盖化学制剂、化学原料药、中成药、中药饮片
、药用植物提取等医药细分行业,现有8个药品生产基地,60多条生产线,700余种
规格的医药产品,覆盖抗感染、心脑血管、消化系统等多个治疗领域,具有技术创
新能力和产能优势,制剂生产线齐全,具有较大的未来发展空间,具有发展特色发
酵原料药以及合成原料药的基础优势。
三是拥有强大的商业网络支撑,在全国拥有近百家医药商业分支机构,服务等级医
院上千家,是国内重要的医药商业流通企业,与众多国内外医药头部企业建立了良
好的合作关系,以创新药品及医疗器械总代理、总经销为重要合作方向,在创新药
械引入、国产优质品种输出等方面,不断提升全场景、全渠道的医药商业流通服务
能力。
四是拥有一批德才兼备的医药行业高质量人才,具有较为成熟的市场开拓能力和相
对丰富的国内外医药贸易资源,熟悉医药行业有关政策法规,适配行业发展,公司
高层管理团队具有较强的治企能力,善于把握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敢于
管理、勇于担责、注重学习,善于创新思路解决发展面临的难题,支持和推进公司
战略落地。
五是拥有较高市场美誉度的央企医药品牌。中国医药作为央企控股的医药企业,多
年来一直在国家建设、对外交往和应急保障中发挥着“主渠道”作用,在国家医药
产品进出口、医疗设备引进、对外援助、灾情救援保障和应急储备保障体系中多次
受到国际组织、外国政府或首脑及国家的表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中国医
药坚定不移地构建品牌影响力,以自身的独特价值建构起口碑传播的良性生态。
(二)医药医疗领域全产业链竞争优势
公司控股股东通用技术集团作为国资委指定的可承接国有企业办医疗机构的央企之
一,已经发展成为床位数量领先、网络覆盖全、全产业链特征明显的央企医疗集团
。中国医药作为通用技术集团旗下医药医疗器械产业子集团,将充分依托医药医疗
领域全产业链竞争优势,不断丰富商业模式,强化业务协同、区域协同、资源协同
,提供医药及医疗器械一站式解决方案和供应链综合服务。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坚定不移服务国家战略,聚焦主责主业,加快向“科、工、贸、技
、服”一体化转型升级,扎实推进业务创新和转型升级,强化产业协同整合,推动
公司高质量发展。受临时医疗物资保障业务规模下降影响,本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41.48亿元,同比下降12.04%;由于上期存在非经营土地处置收益影响,本期归属
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5亿元,同比下降48.91%。
六、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2024年,全球医药行业在多重因素的驱动下加速变革,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
前沿技术的突破性进展以及地缘竞争的加剧,共同推动行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跨
国药企在全球化战略上进行了重大调整,纷纷加强区域市场布局,以应对不同国家
和地区政策的变化。同时,人工智能、大数据和区块链等前沿技术正逐步渗透到医
药研发、生产和流通的各个环节,极大地提高了行业的效率和透明度。地缘竞争的
加剧也促使各国在医药产业上加大投入,力求在关键技术和产品上实现自主可控,
从而在全球医药市场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
全球医药消费升级,代谢领域的减肥赛道先获突破。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2024年
营收同比增长43%,约203亿美元,占其集团总营收的69%;礼来公司的替尔泊肽首
个完整销售年度突破50亿美元销售额。自身免疫、神经系统等疾病领域,处于历史
性突破中。新分子迭出,核酸、ADC、双抗、TCE等新药赛道值得关注。
从国内形势看,2024年,第十批国家药品集中采购的竞争态势尤为严峻,B证企业
成为冲击的重灾区,在严峻的市场环境下,仿制药企业并未放弃探索与突破,从me
-too到fast-foow、me-better,乃至FIC的转型已成为行业共识。尽管创新之路充
满挑战,但仿制药企业仍在细分市场中寻找突破点,力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
而出,特别是在首仿药的竞争中,各大药企竞相角逐,使得这一领域的争夺愈发激
烈。2024年,尽管历经十批集采的残酷竞争,仿制药领域仍有896款品种通过或视
同通过一致性评价,其中254款为首家过评,占比达28.34%。
医药行业继续受到政策等影响,同时叠加国际地缘政治因素带来的不确定性变化,
以及医保和卫健委继续强化集采扩面和医保控费的压力,医疗健康产业加速进入大
破大立的新周期,产业整合、集中度提升、创新破卷等趋势开始加速确立,产业成
长迎来新篇章。行业整顿影响了部分院内业务节奏,龙头药企加快创新转型,研发
投入保持不变,有望进入收获期。
(二)公司发展战略
2024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竞争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内部改革提升任务,公司锚定
经营目标不动摇,坚决克服行业下行压力,深入实施“三跑赢、两突破”,用经营
“六结合”贯彻始终,战略引领明显增强,主责主业更加聚焦,科创体系不断健全
,深化改革纵深推进,基础管理持续夯实,风险管控切实加强,公司治理现代化水
平有效提高,各项必胜战役有力有序推进,经营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效。
2025年,公司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化落实习近平总
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聚
焦高质量发展主题,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围绕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
进一步深化改革、强化创新,加快实业化步伐,着力稳增长、优布局、防风险、提
质效,加快把公司建设成为“科、工、贸、技、服”一体化发展的医药及医疗器械
健康产业集团,全面落实“1653”工作思路,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筑牢坚实
基矗
(三)经营计划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十五五”规划的布局之年,是中国医药
承压而上、加压奋进的关键一年,推进各项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
一是系统谋划“十五五”发展战略。深化落实全面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重大战
略部署,围绕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将“科技创新”作为第一发展动力
,进一步深化改革、强化创新,蓄力打造“创新驱动战略、数智引领战略、人才强
企战略、质量至上战略和品牌塑造战略”,加速产业转型,实现产业结构、产品结
构、客户结构、人员结构四大结构转型和发展方式、增长方式两大方式转变,加速
由“贸工技服”一体化的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集团向“科、工、贸、技、服”一体
化发展的医药及医疗器械健康产业集团转型。
二是坚持创新驱动,稳步提升竞争实力。着眼国家战略需求和行业竞争前沿,坚定
以科技创新引领公司发展,蓄力打造新质生产力,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要
加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聚焦战新产业发展;要建强科技创新研发平台,持续完善
公司“1+M+N”研发体系;要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以需求为导向加快品种建设
;加快推动开放式创新,积极开发外智资源,培养外部专家团队,夯实创新合作研
发机制,积极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高质量完成医药链主、未来产业等国家
级和集团级科技重大项目任务计划年度任务目标。
三是优化产业布局,深化创新转型。医药工业将持续优化生产工艺,提升数字化水
平和产能利用率,高度重视AI在医药研发领域的应用;加快品种建设,搭建形成短
期盈利、中期培育、长期储备的产品管线布局,加强营销策划和合规管理,制定差
异化销售策略,实现助力产品梯次布局。医药商业将加强与通用技术集团内部的协
同发展,形成强大合力,建立健全联合体发展机制,加强品种、渠道、仓储协同,
业务、管理、文化融合,共同争取优势品种代理分销,提升议价谈判能力,实现从
区域型医药流通企业向国内一流医药综合服务商转型。加快模式创新,大力发展DT
P、SPD及集配等创新业务,形成发展新动能。医疗器械业务将围绕专业化发展、一
体化运营,搭建器械业务条线一体化管理平台,从分散多元化布局向一体专业化发
展转型,积极抓住大规模医疗设备更新扩大内需有利时机,加大营销布局,提升服
务质量。国际业务将继续加强海外营销体系建设,高质量“走出去”,通过精准参
与、深入嵌入、借势辐射,加大集成项目开发力度,实现新项目签约;将加快国际
营销网络布局及产品注册,深化本地化营销能力,实现从传统一般进出口贸易到属
地化合规经营转型;将抢抓北京市进口药械新政红利,狠抓产品引进,构建具有竞
争优势的进口产品群。将创新突破健康产业,明确大健康及电商重要战略赛道,梳
理整合体系内电商业务资源,实施大健康及电商业务一体化战略统筹与线上、线下
多渠道协同发展。
四是坚持提质增效,持续推动管理提升。深化对标管理,纵深推进“企业、业务、
项目”三级对标工作模式,将持续开展“立标、对标、达标、创标”行动,补短板
、强弱项、扬优势,通过最佳实践案例激发基层创新主体活力,促进各企业运营效
率和经营效益持续改善提升。将加强精益管理,工业企业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生产
运营指标体系和资源调度体系,进一步强化成本控制、降低采购成本、优化生产工
艺、提高自动化水平;流通企业强化客户和供应商信用管理,提高“两金”周转,
减少资金占用,灵活用好远期结售汇等金融衍生工具,有效降低运营成本和风险。
将强化数智引领,打造智能型本部,增强“穿透式”管控能力,赋能业务创新,促
进效率提升。
五是要统筹好发展与安全。将创新安全标准化考评体系,推行“6S”管理,实现安
全管理标准化;坚持质量至上,启动小品种全面质量风险识别与管控,构建重点大
品种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打造药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管控体系;构建全员参与管理改
善机制,推进安全环保质量文化建设走深走实;逐步建立“本部统筹协调、区域交
叉互检、基层穿透监管、年度动态考核”的监管机制,充分发挥企业主体责任,锻
炼专家队伍,统一管理标准,切实把“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转化为“事事心中
有底”的行动力。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结合宏观经济形势、医药行业政策变化及公司实际经营管理情况,公司未来可能面
临如下风险:
1.政策风险。近年来,我国医药行业改革持续深化,各项政策文件密集出台,强势
整治医药行业全产业链,持续压缩医药行业收入规模和利润空间并加速行业分化与
重组,同时对医药企业合规经营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多重政策催化可能对公司
经营产生影响。
公司将密切跟进、分析各类政策信息,及时把握行业发展变化趋势,确保政策解析
与业务开展相衔接,提高政策分析的实用性与指导性,提早做好预判,积极应对政
策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强化政策研究分析成果的应用,科学制定战略规划,明
确部署重点工作方向,抢抓发展机遇。
2.市场变化和市场竞争风险。医药制造业领域,国内仿制药企业同质化严重,领军
企业强化创新驱动引领产业化升级,医药制造业市场竞争加剧;医药流通领域,受
医药医疗反腐纠风不断加压升级、地方财政吃紧、集采等因素影响,医药流通行业
整体增长疲软,市场份额向头部集中,导致市场竞争更为激烈;国际市场方面,随
着国际形势日趋复杂,走出去风险加大;同时,随着国产替代政策日趋深入,进口
业务利润空间受到挤压。以上因素共同作用,可能对公司市场竞争力以及业务目标
的实现产生影响。
公司将加强对市场营销的统筹谋划和顶层设计,推进体系内外协同;深入推进器械
板块一体化发展,通过专业化、矩阵式管理赋能业务发展;加强体系内协同,稳住
院内基本盘,拓展院外新市场,加大新商业模式推广复制,延伸服务链,提升价值
链;加强海外营销体系建设,加大集成项目开发力度,加速海外优质产品引进。
3.投资风险。公司业务板块较为多元、随着市场及政策环境不断变化,投资开展过
程中,可能出现未能预见的风险或协同效果不佳未能实现预期协同价值,导致在市
场潜力和盈利能力预测上出现偏差等风险。
对此,公司已建立完善的投资管理制度体系及协同机制,并不断总结和优化投后管
理模式,合理分析项目价值,制定投资及协同方案,以保障项目流程合规,实现预
期回报。
4.科技创新风险。公司研发投入规模与行业领先企业尚存在一定差距,公司将继续
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加紧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加速科研创新体系建设,加快科技成
果转化,加强科研基础管理。
5.安全、环保、质量风险。行业处于“四个最严”的高压监管态势,监管环境日益
严格,监督检查力度和频率加大,各项风险及隐患在一定程度上仍旧存在于公司生
产经营过程中。如果出现安全环保质量等问题,可能会对公司的品牌形象及经营产
生不利影响。
公司将坚持底线思维,全面压紧压实安环质量各项工作责任,推行“6S”目视化管
理,健全安全标准化管理考评体系,完善高风险岗位安全标准操作规程,确保安全
生产形势稳定向好;严格落实排污许可制度,促进节能减排技术成果共享,推进绿
色低碳发展;制定药品研发质量管理指南,启动小品种全面质量风险识别与管控,
建立重点大品种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实现质量风险预判可控。
【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截止日期】2024-12-31
┌─────────────┬───────┬──────┬──────┐
|企业名称 |注册资本(万元)|净利润(万元)|总资产(万元)|
├─────────────┼───────┼──────┼──────┤
|湖北十堰通用医药有限公司 | 1000.00| -| -|
|湖北宜昌通用医药有限公司 | 1000.00| -| -|
|湖北科益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3475.02| -| -|
|广东通用医药有限公司 | 6100.00| 373.55| 437546.96|
|湖北襄阳通用医药有限公司 | 1000.00| -| -|
|齐齐哈尔市中瑞医药有限责任| 13600.00| -| -|
|公司 | | | |
|广东通用血液透析中心有限公| 1000.00| -| -|
|司 | | | |
|黑龙江通用医疗设备贸易有限| 2000.00| -| -|
|公司 | | | |
|湖北通用药业有限公司 | 3000.00| -| -|
|重庆医药健康产业有限公司 | -| 52337.84| 6985928.34|
|河南大药房连锁经营有限公司| 500.00| -| -|
|邯郸通用医药有限公司 | 7000.00| -| -|
|湖北黄石通用医药有限公司 | 1000.00| -| -|
|通用顺天堂(北京)医药有限公| -| -| -|
|司 | | | |
|通用血液透析(广州)有限公司| 1000.00| -| -|
|湛江通用万邦医药有限公司 | 3750.00| -| -|
|通用技术驻马店医药有限公司| 3000.00| -| -|
|通用技术集团通药数字科技( | 1000.00| -| -|
|北京)有限公司 | | | |
|濮阳泰丰医药有限公司 | 1500.00| -| -|
|通用技术集团永正医药秦皇岛| 1000.00| -| -|
|有限公司 | | | |
|通用技术集团北京永正医药有| 4000.00| 5072.28| 192577.92|
|限公司 | | | |
|通用技术遂平医药有限公司 | 500.00| -| -|
|通用技术辽宁医药有限公司 | 1000.00| -| -|
|通用技术(石河子)医药有限公| 2400.00| -| -|
|司 | | | |
|通用技术(甘肃)医药科技有限| 1000.00| -| -|
|公司 | | | |
|美康中药材有限公司 | 27000.00| -| -|
|通用技术濮阳医药有限公司 | 1000.00| -| -|
|通用技术(海南)医药有限公司| 3000.00| -| -|
|通用技术河南省医药有限公司| 15000.00| 2668.16| 246825.36|
|美康九州医药有限公司 | 17500.00| -| -|
|通用技术江苏医药科技有限公| 5000.00| -| -|
|司 | | | |
|通用技术(新疆)医药有限公司| 1000.00| -| -|
|通用技术新乡医药有限公司 | 1000.00| -| -|
|美康医疗器械敷料有限公司 | 5000.00| -| -|
|通用技术(揭阳)医药有限公司| 10000.00| -| -|
|通用技术(喀什)医药有限公司| 900.00| -| -|
|通用技术吉林医药有限公司 | 5000.00| -| -|
|通用技术信阳医药有限公司 | 5000.00| -| -|
|通用嘉禾(吉林)天然药物有限| 1452.00| -| -|
|公司 | | | |
|通用医药(深圳)有限公司 | 1000.00| -| -|
|通用医药(江门)有限公司 | 1000.00| -| -|
|通用医药(惠州)有限公司 | 1000.00| -| -|
|通用医药(东莞)有限公司 | 1000.00| -| -|
|美康(香港)国际有限公司 | 800.00| -| -|
|贵州通用技术医疗科技有限公| 1000.00| -| -|
|司 | | | |
|西藏中健药业有限公司 | 5000.00| -| -|
|衡水通用医药有限公司 | 4000.00| -| -|
|河南天方医药化工有限公司 | 150.00| -| -|
|武汉鑫益投资有限公司 | 1976.47| -| -|
|毕节市城市药房有限公司 | -| -| -|
|GTMK DE MEXICO | 3536.98| -| -|
|河南天方科技有限公司 | 2000.00| -| -|
|广东通用医药(粤东)有限公司| 7000.00| -| -|
|上海通用润达医疗技术有限公| 10000.00| -| -|
|司 | | | |
|新疆天山制药工业有限公司 | 13158.01| -| -|
|河南天方药业中药有限公司 | 12000.00| -| -|
|中国医疗器械技术服务有限公| 5000.00| -| -|
|司 | | | |
|中国医药保健品巴西医疗器材| 270.58| -| -|
|贸易有限责任公司 | | | |
|江西南华(通用)医药有限公司| 10408.00| 2513.59| 96366.56|
|中国医药保健品有限公司 | 60000.00| -| -|
|中国医药黑龙江有限公司 | 5000.00| -| -|
|河南天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42000.00| -| -|
|中技服(上海)医疗器械有限公| 1000.00| -| -|
|司 | | | |
|佛山通用医药有限公司 | 2000.00| -| -|
|河南普乐生科技有限公司 | 1000.00| -| -|
|内蒙古中技服医疗器械有限公| 2000.00| -| -|
|司 | | | |
|沧州通用医药有限公司 | 500.00| -| -|
|内蒙古通用中药有限公司 | 3000.00| -| -|
|北京永正利源医疗器械有限公| 2000.00| -| -|
|司 | | | |
|北京美康兴业生物技术有限公| 3000.00| -| -|
|司 | | | |
|北京美康博瑞科技有限公司 | 1000.00| -| -|
|河北博世林科技有限公司 | 1000.00| -| -|
|河南通用乐生医药科技有限公| 1000.00| -| -|
|司 | | | |
|北京美康百泰医药科技有限公| 5365.38| 26557.98| 161493.94|
|司 | | | |
|河南通用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2000.00| -| -|
|河北通用医药有限公司 | 8000.00| 1049.89| 120694.40|
|北京长城制药有限公司 | 1515.00| -| -|
|河南通用医药健康产业有限公| 1000.00| -| -|
|司 | | | |
|河北通用华创医疗器械有限公| 5000.00| -| -|
|司 | | | |
|天方药业有限公司 | 42000.00| 19276.68| 473105.90|
|海南弘远药业有限公司 | 1000.00| -| -|
|天津慧康百泰科技发展有限公| 100.00| -| -|
|司 | | | |
|新疆甘草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 800.00| -| -|
|司 | | | |
|安徽省万生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5349.87| -| -|
|巴楚县天山天然植物制品有限| 2650.00| -| -|
|公司 | | | |
|广东通用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 4000.00| -| -|
|海南通用三洋药业有限公司 | 10000.00| -| -|
|海南通用康力制药有限公司 | 5000.00| -| -|
|武汉通用大广医药有限公司 | 1000.00| -| -|
|湖北丽益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500.00| -| -|
└─────────────┴───────┴──────┴──────┘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