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丹科技(300829)F10档案

金丹科技(300829)经营分析 F10资料

行情走势 最新提示 公司概况 财务分析 股东研究 股本变动 投资评级 行业排名 融资融券
相关报道 经营分析 主力追踪 分红扩股 高层治理 关联个股 机构持股 股票分析 更多信息

金丹科技 经营分析

☆经营分析☆ ◇300829 金丹科技 更新日期:2025-04-22◇
★本栏包括 【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经营投资】【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1.主营业务】
    研发、生产、销售乳酸及其系列产品。

【2.主营构成分析】
【2024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食品制造业              | 119525.37|  23152.71| 19.37|       79.40|
|其他                    |  18277.65|   1685.22|  9.22|       12.14|
|农副食品加工业          |  12733.09|   5759.74| 45.23|        8.46|
├────────────┼─────┼─────┼───┼──────┤
|乳酸                    |  86479.99|  12937.32| 14.96|       57.45|
|乳酸盐                  |  33045.38|  10215.39| 30.91|       21.95|
|其他                    |  18277.65|   1685.22|  9.22|       12.14|
|副产品                  |  12733.09|   5759.74| 45.23|        8.46|
├────────────┼─────┼─────┼───┼──────┤
|国外                    |  54124.55|   8959.74| 16.55|      100.00|
└────────────┴─────┴─────┴───┴──────┘
【2024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食品制造业              |  59118.72|  11159.83| 18.88|       80.21|
|其他                    |   8697.34|    907.78| 10.44|       11.80|
|农副食品加工业          |   5886.77|   2083.66| 35.40|        7.99|
├────────────┼─────┼─────┼───┼──────┤
|乳酸                    |  43405.01|   6551.82| 15.09|       58.89|
|乳酸盐                  |  15713.71|   4608.01| 29.32|       21.32|
|其他业务                |   8697.34|    907.78| 10.44|       11.80|
|副产品                  |   5886.77|   2083.66| 35.40|        7.99|
├────────────┼─────┼─────┼───┼──────┤
|国外                    |  27272.84|   4567.05| 16.75|      100.00|
└────────────┴─────┴─────┴───┴──────┘
【2023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食品制造业              | 107769.30|  18503.73| 17.17|       75.99|
|其他                    |  17593.52|   1305.78|  7.42|       12.41|
|农副食品加工业          |  16450.17|   6992.25| 42.51|       11.60|
├────────────┼─────┼─────┼───┼──────┤
|乳酸                    |  77725.51|  10762.85| 13.85|       54.81|
|乳酸盐                  |  30043.79|   7740.88| 25.77|       21.19|
|其他                    |  17593.52|   1305.78|  7.42|       12.41|
|副产品                  |  16450.17|   6992.25| 42.51|       11.60|
├────────────┼─────┼─────┼───┼──────┤
|国外                    |  45982.39|   8588.59| 18.68|      100.00|
└────────────┴─────┴─────┴───┴──────┘
【2023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食品制造业              |  54463.76|   9200.52| 16.89|       75.56|
|农副食品加工业          |   9579.41|   3572.83| 37.30|       13.29|
|其他业务                |   8036.70|     -0.41| -0.01|       11.15|
├────────────┼─────┼─────┼───┼──────┤
|乳酸                    |  39754.55|   5530.93| 13.91|       55.15|
|乳酸盐                  |  14709.22|   3669.59| 24.95|       20.41|
|副产品                  |   9579.41|   3572.83| 37.30|       13.29|
|其他业务                |   8036.70|     -0.41| -0.01|       11.15|
├────────────┼─────┼─────┼───┼──────┤
|国外                    |  23418.56|   4841.55| 20.67|      100.00|
└────────────┴─────┴─────┴───┴──────┘


【3.经营投资】
     【2024-12-31】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乳酸是一种天然有机酸,以两种立体异构体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当前国内生产
乳酸所使用的发酵底物主要是从玉米等农作物中提取的淀粉糖,因此,以玉米为主
的农作物种植业是乳酸产业链的上游行业。
1.2024年国内玉米种植面积及产量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全国玉米播种面积为 44,740.7千公顷(约 6.71亿亩
),总产量达到29,491.7万吨,与2023年相比总产量增加2.08%,整体产量仍保持
较高水平。从产区分布来看,东北地区、黄淮海地区等传统玉米主产区依然是玉米
种植的重要区域,这些地区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变化对全国玉米市场有着重要影响。
2.2024年国内玉米需求结构
从玉米的消费结构来看,我国玉米的下游消费端主要包括饲料消费、工业消费与食
用等其他消费。百川盈孚报告统计,玉米是饲料的主要原料,饲料消费成为我国玉
米需求的主要来源,占比高达62%;其次为工业消费,主要是将玉米制成玉米淀粉
等加工品,后续进一步加工为酒精、柠檬酸等产品,约占玉米总消费的23%,而食
用种用等其他消费占比甚微,约为15%。
2024年消费结构变化趋势,其中饲料消费方面:2024年上半年处于行业淡季,终端
需求疲软,企业补栏意愿不高。进口玉米拍卖和其他替代谷物进入市场,抢占了部
分玉米市场份额,导致饲料企业基本保持安全库存,以刚需采购为主。不过,随着
生猪存栏逐步增加,预计未来饲料玉米需求将有所增长;工业消费方面:2023年上
半年深加工生产企业进入深度亏损,停机检修现象频发,整体开工负荷偏低,对玉
米需求同步降低。2024年华北黄淮地区玉米价格长时间维持低位,原料成本降低,
生产利润可观,企业开工积极性较好,玉米消耗量增加。
3.2024年玉米市场价格走势
2024年,全年玉米价格波动较为明显,全年价格走势呈先跌后涨再跌的趋势。根据
Mysteel统计,2024年玉米价格高点出现在1月 2日为 2,506元/吨,由于市场供应
宽松,进口玉米大量到货,养殖业规模收缩饲料需求下滑明显,价格开始大幅下跌
;2024年5-8月,市场供应压力有所缓解,进口玉米到货压力释放完毕,且政策增
储提振市场信心,玉米价格出现短暂、窄幅回调;2024年9月底,大宗商品普跌,
市场去库存意愿提升,新季玉米上市在即,玉米价格跌至年内低点,为 2,080.14
元/吨;2024年四季度,玉米价格在季节性上量阶段出现反弹震荡后再度下跌至2,0
82元/吨。
4.2024年国内玉米进出口状况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2024年中国出口玉米数量 3,921.46吨,同比下降 54.65%
,金额49,804,469.00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86%,平均单价12,700.49元/吨,同比
增长137.86%。
2024年我国玉米进口总量达13,635,952.90 吨,同比下降49.72%,金额26,691,427
,503元,同比下降57.89%,平均单价1,957.43元/吨,同比下降16.24%。
2024年国内玉米出口量同比大幅度下降,但出口单价同比上涨137.86%,主要原因
是国内出口的玉米中种用玉米量占比较大;2024年国内玉米进口量和进口单价均出
现了较大程度的下降,侧面证明2024年国内玉米需求不振。
5.2025年玉米市场展望
未来随着原料成本下降,加工和养殖企业利润预期向好,原料玉米需求转好,是支
撑玉米价格底端的重要因素。政策面受进口谷物政策及产地政策收储较大。预计未
来随着玉米深加工产业的发展,工业消费仍将保持一定的增长;食用、种用及其他
消费方面:整体变化相对较小,但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玉米的食用消费可能
会有一定程度的增加。
(二)乳酸行业情况
1.行业基本情况
乳酸作为一种历史悠久且重要的有机酸,具有独特的酸味和收敛性。乳酸及其盐类
等衍生物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饲料、化工等传统应用领域,可作为防腐
保鲜剂、酸味剂、PH值调节剂、抑菌剂、保湿剂、清洁剂、生长促进剂、补钙剂等
使用。而乳酸通过缩聚反应生成的聚乳酸(PLA)作为近些年出现的一种环保绿色
的新型生物基可降解材料,在纺织、塑料、包装、农用地膜、现代医药、3D打英消
费电子产品、汽车、农业/园艺、玩具到纺织品等新兴应用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
根据市场调研及销售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乳酸在食品饮料领域、医药行业的市场
需求随着人民对食品安全的要求提升和医药科技的发展进步而不断增加。然而在光
伏领域,受行业应用规模大幅缩减及竞争加剧影响,叠加饲料行业存在压低原料价
格或改用甲酸、苯甲酸等替代品的降本行为,导致乳酸在这两个领域的应用呈下降
态势;另外随着行业新进入者产能逐步释放,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竞争。
为进一步推进乳酸行业高质量发展,国家和各级政府直接或间接的出台了相关政策
,鼓励和促进行业发展。2023年 1月,工信部、发改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加快
非粮生物基材料创新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提出围绕聚乳酸、聚酰胺、聚羟基脂肪
酸酯等重点生物基材料,加快构建产品物理化学性能、不同工艺加工性能、不同条
件下降解性能等标准。2024年国家卫健委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
用标准》,对部分食品添加剂的用量、使用领域作出了禁止、限制使用的要求,而
乳酸凭借其独特的性质,可以通过研发改进生产出相应复合产品,实现对被禁止或
者限制使用的添加剂进行替代,从而为乳酸的应用带来新的需求增长。
2.进出口贸易情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数据,2020-2022年期间,我国乳酸及其盐和酯的出
口量逐年增加,出口量和出口金额均远高于进口量和进口金额;2023年我国乳酸及
其盐和酯产品的出口量较2022年下降了1.79%,进口量较2022年上升了42.52%;202
4年我国乳酸及其盐和酯产品的出口量较2023年增
加了23.16%,进口量较2023年降低了23.62%。
3.全球产能分布
根据贝哲斯咨询报告统计,2024年全球乳酸市场中,北美地区占比达45%,亚太地
区占比超过19%,其他欧洲、南美洲、非洲等地区也有一定的乳酸产能,但相对较
小;近年来亚太地区凭借庞大的人口基数、快速的经济发展以及不断升级的消费需
求,成为了乳酸增长速度最大消费市常随着中国、印度等经济体的崛起,居民生活
水平显著提高,对食品、饮料、医药等产品的品质需求呈现显著增长趋势,从而有
力地推动了乳酸在上述领域用量的进一步增长。
全球乳酸生产企业主要包括:Corbion、NatureWorks、金丹科技、丰原集团、河南
星汉生物科技、京粮龙江、百盛生物、宁夏启玉生物新材料、Jungbunzlauer、Gal
actic等,其中产能超过10万吨规模的企业主要有荷兰的Corbion公司、美国的Natu
reWorks公司,以及我国的金丹科技、丰原集团。
4.技术发展
2024年乳酸行业技术呈现多方面发展态势,主要是通过菌种改良、发酵工艺优化、
分离提纯技术、生物催化技术、可降解新材料技术等,来实现降低成本、提高转化
率和收率、提高产品品质、降低副产物生成和环境污染;同时乳酸盐、乳酸酯及其
他衍生品的研发和生产也逐步受到行业内企业的关注,将逐步成为行业内企业的一
大利润增长点。
聚乳酸作为未来乳酸需求的第一大下游市场,其生产技术的持续研发和更新,是乳
酸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能够为企业在未来可降解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
5.市场发展状况
根据企业调研分析及市场销售情况,在过去的一年间乳酸需求的主要驱动力来自食
品、饮料、医药、化妆品等行业。在食品饮料领域,乳酸凭借其卓越的酸度调节能
力和良好的防腐保鲜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各类食品的生产加工中,涵盖了乳制品、
肉制品、饮料、烘焙、休闲食品等多个细分品类,近三年乳酸在食品领域连续多年
均有小幅度增长。在医药行业,乳酸作为药物载体和缓释剂的关键原料,其市场需
求随着医药科技的进步和医疗行业的发展而不断增加。但在饲料和光伏行业呈下降
趋势,饲料行业受成本影响,企业纷纷设法节约成本、压低原料价格或者用其他酸
进行替代;光伏行业中用量大幅缩减且回款周期长。
聚乳酸市场作为未来乳酸需求的主要下游市场,需求增长率显著高于传统食品、饮
料等领域,同时也带动了乳酸全球产能的快速增加,因此当大量新增乳酸产品投入
市场却面对聚乳酸增长快但总需求量小的市场行情,将会导致短期内乳酸市场竞争
进一步加剧。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对食品安全要求的逐渐提高,国家也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2024年国家卫健委发布的《食品安全
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对部分食品添加剂的用量、使用领域作出了禁止
、限制使用的要求,其中包括脱氢乙酸及其钠盐在淀粉制品、面包、糕点、焙烤食
品馅料等食品中的使用规定被删除。因此未来行业内企业可以通过研发改进,生产
出相应产品对被禁止或者限制使用的添加剂进行替代,从而为乳酸的应用带来新的
需求增长。
(三)乳酸下游行业发展状况
1.可降解行业政策
(1)2024年国内可降解行业政策
随着化石资源日益枯竭、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日渐突出,生物基和可降解材料因可再
生和环境友好受到了广泛关注。在碳中和目标下,生物基材料得益于优秀的碳减排
能力,成为替代和补充石化基材料的有益选择,国内各级政府、部门逐步制定相关
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直接间接的推进“禁塑令”的落地实施。
2024年1月 5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正式印发《河南省禁止和限制不可降解一次性塑
料制品名录》,促进《河南省禁止和限制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规定》落地实施
,从而推动关于全省范围内禁止、限制部分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
、使用。
2024年1月29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印发《全国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
管目录(2024年版)》的通知,共包含 14类 254种产品,一次性可降解餐饮具、
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在列,首次被纳入全国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目录。
2024年 2月,国务院总理李强日前签署国务院令,公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
例》,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
2024年2月1日起,国家发展改革委修订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
》正式施行,其中鼓励类352条、限制类231条、淘汰类422条,多项与生物基及生
物降解材料相关,分布在农林牧渔业、石化化工、建材、轻工、纺织部分。
2024年2月 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
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
能源局十部门印发《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2024 年版)》,《目录(2024
年版)》与《目录(2019年版)》相比,新增多项与降解塑料及生物基材料相关类目
。
2024年3月1日起,新版《快递市场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23
年第22号)将正式施行,规定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应当积极回收利用包装物,推广
应用可循环、易回收、可降解的快递包装。
2024年3月 1日,吉林省工信厅法规处公布《吉林省禁止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
条例(征求意见稿)》,旨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
污染。该条例明确了一系列政府、部门和企业的责任和职责,为塑料管理提供了明
确的法律依据。
2024年3月14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河南省加快制造业“六新”突破实施方案
》,要求加快推动可降解材料、生物基材料、先进膜材料、氟基新材料、盐化新材
料向终端及制成品方向发展,推动产品迭代升级。
2024年3月27日,上海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12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上海市无废城
市建设条例》,进一步提出若干具体举措包括:积极推行净菜上市,禁止、限制生
产、销售和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等一次性塑料制品,支持商尝超市等场所设立绿色
产品销售专区。
2024年4月,浙江省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厅印发《浙江省塑料污染治理2024年重
点工作清单》,扎实推进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工作,禁限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专项
行动、禁限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专项行动、限制使用宾馆、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专
项行动、禁限使用快递塑料包装专项行动、培育推广替代产品专项行动、循环利用
专项行动、回收处置专项行动、支撑保障专项行动、文明风尚专项行动、联合检查
专项行动。
2024年4月15日,海南省司法厅发布关于征求《海南经济特区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
塑料制品规定(修正草案送审稿)》意见的公告,进一步完善各部门禁塑职责分工
,增加有偿提供一次性塑料制品及其替代品条款,明确监管对象法律边界,压实经
营场所管理者对本场所商户的日常管理责任,细化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全过程追溯
管理制度等。
2024年 5月15日,重庆市商务委印发《推动美丽重庆建设促进绿色商务发展规划(
2024—2030年)》,提出推动商尝商品交易市场等场所应用绿色低碳技术和设备设
施进行节能改造,实施绿色回收,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建立规范高效的绿色
低碳运营管理流程和制度。
2024年6月 4日,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
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的意见》和《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部署要求,加快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形
成绿色低碳供应链和生产生活方式,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目标,生态环境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
保障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国资委、
海关总署、市场监管总局、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数据局制定了《关于
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有力的间接推动国内可降解行业发展。
2024年5月28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印发《北京市海淀区碳达峰实施方案》,
方案中指出杜绝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
2024年6月28日,北京市地方标准《餐饮外卖流通绿色包装评价要求》批准发布,
标准已于2024年10月 1日正式实施。其中对"减塑"指标要求为:不应使用不可降解
塑料袋、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咖啡搅拌棒等。
2024年 7月 12日,工信部等九部门《精细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
年)》,方案中强化与石化、煤化工、盐(矿)化工等产业耦合,发展乳酸、1,3-
丙二醇、丙烯酸、丁二酸、反式乌头酸、戊二胺、呋喃等生物基化学品,聚乳酸、
聚氨酯、聚呋喃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碳酸酯、尼龙、特种橡胶等生物基聚合物等,
形成对现有化石基材料的有效补充。
2024年9月27日,海南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
海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海南经济特区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
制品规定〉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自2024年12月1日起施行。《决定》
紧紧围绕防治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推进国家生态文明
试验区建设,坚持问题导向,对《规定》实施有效的制度设计予以保留,同时结合
禁塑工作监管和执法实际,完善相关规定,使之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024年9月27日,《浙江省绿色低碳转型促进条例》经浙江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
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条例》提出:各级人
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引导单位和个人使用可循环、易回收、可降解产
品,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规范二手商品交易,促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
2024年10月,《生物制造丙交酯》《双向拉伸聚乳酸薄膜》新国家标准获国家市场
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GB/T44826-2024《生物制造丙
交酯》为新制定的国家标准,将于2025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
2024年12月1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应急管理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
员会联合印发《标准提升引领原材料工业优化升级行动方案(2025—2027年)》,
加快可降解材料、生物基材料等产品标准制修订。
(2)2024年国外可降解行业政策
2024年3月 1日起,西澳大利亚州正式禁止使用不可堆肥的咖啡杯和一次性塑料杯
盖,这些禁令是西澳全国领先的塑料计划第二阶段的一部分,不遵守禁令的将面临
巨额罚款的威胁,违反规定的个人将被处以最高5,000澳元的罚款,企业将被最高
处以2.5万澳元的罚款。
2024年4月8日,肯尼亚国家环境管理局(NEMA)发布指令,强制要求从2024年7月8
日起使用100%可生物降解的垃圾袋收集有机废物。
2024年7月19日,白宫发布美国联邦政府有史以来第一份全面的政府战略,以针对
生产、加工、使用和处置中的塑料污染。《动员联邦对塑料污染采取行动:进展、
原则和优先事项》报告概述了采取政府方法解决塑料污染的必要步骤。减少塑料污
染源头:政府将重点在塑料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减少污染。这包括从原材料选择到
产品设计、生产、消费和废弃物管理的各个环节。通过推动更可持续的材料和产品
设计,减少对一次性塑料的依赖。
2024年9月21日,几内亚共和国发布法令,禁止生产、进口、销售和使用一次性塑
料包装和物品,旨在促进公共卫生,推广可生物降解包装,保护环境,改善民众与
动物的健康状况,并减少污染。
2024年11月7日,马来西亚天然资源及环境永续部长聂纳兹米说,政府预计在2026
年或更早,全面禁止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并逐步过渡到使用生物降解塑料袋。
2024年11月,美国国防部创立的生物工业制造创新研究所BioMADE将为 17个入选项
目提供269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9亿)支持,旨在推动美国生物制造产品的规模
扩大和商业化。它们包括生物降解塑料、生物航空燃料、废物升级再造以及无细胞
系统等。
2.2024年中国聚乳酸市场
(1)2024年聚乳酸进出口情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数据,2024全年,国内进口聚乳酸49,632.34吨,同
比增加51.06%,进口价格较2023年整体下降4.37%,国内出口聚乳酸 18,421.98吨
,同比增加78.39%,出口价格较2023年整体下降9.79%。
(2)国内主要生物可降解材料价格
根据聚如如资讯统计,2024年聚乳酸生产厂商报价体系保持稳定,交易灵活。
3.全球生物塑料行业状况
(1)全球生物塑料产能概况
根据欧洲生物塑料协会(EUBP)2024年12月10日公布的全球生物塑料数据,生物塑
料目前约占每年生产的近 4.14亿吨塑料的 0.5%,2024年全球生物塑料产能预计为
 247万吨,较上年度增加了13.20%,2029年将增长至573万吨;虽然预计全球生物
塑料(包括生物基材料和生物降解塑料)的产能持续增长,但相较于上年预测数据
,欧洲生物塑料协会大幅削减了未来预期(EUBP曾在2023年12月预测,2024年全球
生物塑料产能267万吨,2028年将增长到743万吨)。
(2)全球生物塑料分类
生物塑料替代品几乎适用于所有传统塑料材料和相应的应用,由于生物基和可生物
降解聚合物的强劲发展,未来5年内,即2029年生物塑料产能将继续大幅增加,聚
乳酸(PLA,占比42.3%即242万吨)、聚羟基烷酸酯(PHA,占比17.0%即97万吨)
、生物基聚乙烯(PE,占比8.9%即51万吨)以及生物基聚丙烯(PP,占比8.5%即49
万吨)。
(3)全球生物塑料下游市场应用
生物塑料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从包装和纤维到消费品、汽车和农产品。包装仍然是
生物塑料最大的细分市场,2024年占生物塑料总市场的45%(112万吨)。
(4)2024年生物塑料产能利用率
在产量方面,2024年生物塑料产量为144万吨,较2023年的137万吨略有增长。在产
能利用率方面,尽管不同聚合物的某些部分差异很大,从35%到100%不等,但2024
年的平均利用率为58%(144万吨产量与247万吨产能之比)。
EUBP董事总经理Hasso von Pogrell总结道:“实际产量能否进一步接近现有产能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最近法规(PPWR)的具体解释,以及未来欧洲塑料市场的其
他立法。
(5)可降解塑料市场前景
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制定了更加严格的塑料使用限
制。可降解塑料市场现状分析指出,欧盟、美国、中国等地都提出了禁止或限制一
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政策,推动了可降解塑料的需求。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性发展,愿意选择对环境更友好的产品。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绿色消费正在成为市场的一大趋势。
可降解塑料的技术不断进步,尤其是在生物基塑料(如聚乳酸PLA)、水溶性塑料
和氧降解塑料等领域的研究,使得可降解塑料的性能和生产成本逐渐得到改善,从
而加速了其市场化应用。
总之,可降解塑料市场前景广阔,随着环保政策、技术进步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
预计市场将在未来几年持续扩展。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的披露要
(一)主营业务情况
公司是以研发、生产、销售乳酸及其系列产品为主业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致力于
研究开发乳酸及其衍生产品高效、节能、环保的生产技术与制备工艺并进行产业化
,经过多年的探索创新和沉淀积累,目前公司产品已销往全球 9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公司目前系行业领先的乳酸及其衍生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企业。
根据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行业统计分类与代码》,公司主营业务属于制造
业中的食品制造业(C14);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属于
食品制造业(C14)中的调味品、发酵制品制造(C146)子行业。
从生产过程中所采用的工艺技术来看,公司目前业务领域属于发酵工业,发酵工业
是将传统发酵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现代化学工程技术有机结合,生产有用物质或
直接用于工业化生产的一种大工业体系。发酵工业按其所生产的产品类别可分为氨
基酸、淀粉糖、多元醇、有机酸、酶制剂、酵母及功能发酵制品等子行业。公司所
生产的乳酸及乳酸盐类产品,属于发酵工业中的有机酸子行业。
(二)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公司目前主要产品为乳酸、乳酸钠和乳酸钙。乳酸作为一种有机酸天然存在于人体
之中,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乳酸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食品、饲料、生物降解材
料、工业、医药等领域,如食品行业
中的酸味剂、pH值调节剂、水分保持剂、杀菌剂、风味剂等,饲料行业中的酸味剂
、防腐剂、杀菌剂等,生物基可降解材料聚乳酸(PLA)的主要原材料等。具体如
下:
1.乳酸用途
(1)在食品领域可以作为酸味剂,用于饮料、酒类、糕点、糖果等产品中;作为
抑菌剂用于屠宰过程中的污染控制和酿酒过程中的杂菌污染控制;作为风味剂添加
在食用香料中能提升产品风味。
(2)在饲料领域可以作为酸化剂,能维持动物体内酸碱平衡、增强动物免疫力;
作为防腐剂可以抑制饲料中厌氧微生物的生长,延长饲料保质期;作为抑菌剂加入
家禽屠宰前的饮用水中能有效控制病原菌感染及交叉污染的风险。
(3)可以进一步加工生产生物降解材料聚乳酸,可代替聚乙烯产品。
(4)在医药领域可以用作消毒剂;作为一些药品如乳酸环丙沙星、乳酸氟哌酸的
原料药。
(5)在日化领域可用于配制清洁用品、护肤露或沐浴液,对改善皮肤组织结构,
消除色斑及皮肤粗糙、痤疮等具有一定的效果。
(6)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乳酸作为优良的有机酸络合剂,广泛应用于化学镀工业
中;在烟草中,乳酸能保持烟草的湿度,提高烟卷的质量;在纺织业中,乳酸可使
之易于着色,增加光泽,触感柔软。
2.乳酸钠用途
(1)在食品领域作为pH值调节剂能有效地稳定产品的pH值,增强风味,被广泛用
于禽肉类、面食产品的生产加工中;作为水分保持剂能与产品中的自由水结合,有
效降低产品中的水分活性,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用于肉制品、水产品和面制品的加
工和储存,可有效抑制李斯特菌、肉毒梭状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等腐败菌和病原菌
的繁殖,提高产品的安全性,延长保质期;作为抗氧化剂能抑制肉类产品氧化,保
持产品原有色泽。
(2)乳酸钠具有优良的保湿效果,用于日化领域可以起到保持水分、增强皮肤弹
性和改善皱纹生成的作用。
(3)在医药领域,乳酸钠可用于解除因腹泻引起的脱水,以及糖尿病和胃炎引起
的中毒;乳酸钠能非常有效地改善皮肤功能紊乱,如皮肤干燥病等引起的极度干燥
症状。
(4)乳酸钠还可用作品质改良剂、膨松剂、增稠剂、稳定剂等。
3.乳酸钙用途
(1)在食品领域,乳酸钙作为一种良好的钙源,具有易溶解、口感好、易吸收、
呈中性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奶制品、饮料和婴儿食品中;作为固化剂用于灌装水果
和蔬菜中;作为凝胶剂用于果冻食品中;作为膨松剂用于烘焙业中。
(2)在医药领域,乳酸钙可以做成药片和口服液为人体提供钙源,也可以作为赋
形剂制成糖衣。
(3)在饲料领域,乳酸钙添加到畜禽饲料中,可以满足畜禽对钙的需求。
(4)在其他领域,牙膏中添加乳酸钙可以减少牙垢的形成。
(三)竞争格局
1.乳酸竞争格局
(1)行业产能分析
近年来全球乳酸市场的竞争加剧但是格局较为分散,全球乳酸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
美国、中国、泰国、印度、西欧、中南美及日本等。在经历市场的优胜劣汰之后全
球乳酸市场份额主要集中在行业内为数不多几家大型企业手中,这些企业凭借其技
术优势、规模经济和产业链整合能力,在全球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根据市场调研
和相关企业官网数据分析可知,国外荷兰的 Corbion-Purac和美国的NatureWorks
公司是全球乳酸行业的两大巨头,二者合计乳酸及其衍生品年产能约 62万吨占全
球总产能的50%左右,国内金丹科技和丰原集团两家企业以年产18.3万吨和15万吨
乳酸及衍生品的生产能力占据国内主要市场份额。上述企业在技术研发、产品质量
、市场拓展等方面展开激烈竞争,通过不断优化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
本等方式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此外,行业内大型企业还积极拓展产业链,涉足乳
酸的下游应用领域,如聚乳酸(PLA)及其下游制品的生产研发,以此抢占市场先
机进一步巩固其市场地位。
其次是乳酸产能在 3万吨以上10万吨的乳酸及衍生品生产企业,主要有河南星汉、
宁夏启玉、京粮龙江、普立思、江西联泓等,该类企业在乳酸、乳酸盐及其衍生品
生产方面形成了一定规模优势,但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企业经营业绩更
容易受到市场价格波动的冲击,从而处于被动防守的竞争地位。
综上,乳酸行业头部企业凭借其品牌优势、客户资源和销售渠道,在市场中占据主
导地位。其他行业内企业及新进入者需要在产品质量、价格和服务等方面打造竞争
优势,才能在市场中获得一席之地。
(2)市场竞争格局
随着下游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乳酸市场需求整体呈增长态势,但短期内市场供需
关系有待进一步优化。一方面,聚乳酸作为乳酸新增产能的主要需求领域,当前由
于其价格因素以及国内可降解政策尚未完全明确,导致聚乳酸产能未能充分释放,
进而影响了乳酸新增产能的市场需求,致使国内乳酸市场竞争有所加剧。另一方面
,行业内部分企业为提升市场份额和竞争力,可能会进行一定程度的扩产,如果市
场增长不及产能扩张速度,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市场竞争。从长期来看,随着相关技
术的不断进步、政策的逐步完善以及新兴应用领域的持续开拓,乳酸行业有望实现
供需的动态平衡,推动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3)公司的竞争地位
公司成立以后就专注于乳酸及其系列产品的生产、销售、研发,拥有年产 18.3万
吨的乳酸及其系列产品生产能力,属于国内乳酸行业龙头企业。在传统乳酸领域,
公司积极推进低ph菌株清洁生产乳酸技术研发、无中和剂生产乳酸项目、高产L-乳
酸菌株性能提升研究、细菌发酵生产丁二酸关键技术研发、新型萃取装备研究项目
乳酸及系列产品应用领域开发等多个项目,稳步扩展公司乳酸业务的发展,为公司
向着可降解方向的转型升级打下基础;在新兴可降解材料领域,公司开展秸秆制糖
及发酵技术研究、绿色生物降解PLA高性能树脂研究及产业化、可降解材料混合改
性研发等项目,帮助公司产业链往下游生物降解塑料行业延伸,推动公司各项业务
的稳步发展。
2.聚乳酸方面竞争格局
国外聚乳酸生产企业主要包括 NatureWorks LLC、TotalEnergies Corbion等,国
内聚乳酸生产企业主要有海正生材、丰原集团、普立思等,2024年由于受到外汇波
动的影响,聚乳酸进出口出现贸易逆差,对国内聚乳酸市场造成一定的冲击,同时
加之国内聚乳酸生产企业之间的价格竞争,国内聚乳酸市场价格进一步下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数据,2024全年,国内进口聚乳酸49,632.34吨,同
比增加51.06%,进口价格较2023年整体下降4.37%,国内进口聚乳酸 18,421.98吨
,同比增加78.39%,进口价格较2023年整体下降9.79%。2024年国内聚乳酸价格受
海外市场的冲击以及国内聚乳酸生产企业产能相互竞争的影响,聚乳酸价格较上一
年度进一步下降,但是随着国内企业聚乳酸产能的逐步释放、价格持续下降,可降
解材料对传统塑料的替代作用将进一步发挥,从而创造出更多市场需求,带动行业
内企业发展,推动“禁塑令”落地实施。
综上作为国内可降解行业的主要生产企业,当前主要任务是:一方面,积极开发下
游市场应用以此来提升市场需求,发挥企业规模效益,另一方面,持续的技术研发
优化生产工艺和技术,降低聚乳酸的生产成本,从而实现主动替代传统塑料,将可
降解行业带入良性循环发展的模式。
(四)公司拥有的与生产经营有关的主要业务资质情况如下
(五)品牌运营情况
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中国乳酸行业的龙头企业,享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
,同时公司更是在品牌建设上投入了大量资源,通过全面质量管理不断提升产品质
量及售后服务,使公司产品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大客户和多个产品质量监管体系
的认可。
公司是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副理事长单位,中国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协会理事单位
,在行业内具有较高知名度。2009年 4月,“金丹及图形”商标被原国家工商总局
商标局认定为驰名商标;公司的“金丹牌化工产品”被河南省商务厅、河南省发改
委、河南省财政厅、河南省科学技术厅、郑州海关、河南省国税局、河南省出入境
检验检疫局联合授予“2013-2015年度河南省国际知名品牌”称号;2013年11月,
公司“金丹牌乳酸”被授予河南省名牌产品称号。
2020年4月公司在深交所创业板成功上市,企业综合实力和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2020年12月,公司被河南省质量协会授予“2020年河南省质量诚信体系建设AAA
级企业”称号;2021年3月15日,公司被中国质量检验协会授予“全国产品和服务
质量诚信示范企业”称号;2022年-2023年,公司连续被中国全国质量协会评为“
全国质量检验信得过产品”“全国质量信誉保障产品”“全国产品和服务质量诚信
示范企业”“全国食品添加剂行业质量领先企业”;2022年3月25日,公司成为中
国质量检验协会团体会员单位;2022年-2024年,公司连续三年被河南省制造强省
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评为“年度河南省制造业头雁企业”;2022年12月28日,公司
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高级认证企业证书”;2022年-2024年被工业和信息化
部评为“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自 2023年开始公司连续两年被中国质量检
测协会评为“全国产品和服务质量诚信示范企业”;2023年3月22日,公司入选成
为CAQI证书中国质量检验协会团体会员单位。2023年 5月,公司被农业农村部被授
予“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荣誉称号;2023年 6月,公司被授予农业农村
部玉米加工聚乳酸技术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绿色工厂”称号;
2023年11月,公司被河南省科学技术厅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2023年12月,公
司被河南省质量协会评为河南省质量诚信体系企业AAA级企业;2024年1月,公司被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评为“全国质量信誉保障产品”“全国质量检验信得过产品”“
全国食品添加剂行业质量领先企业”;2024年 3月,企业被河南省塑料协会评为“
2021-2023河南省生物降解塑料行业先进单位”;2024年3月,公司成为2024年-202
9年“河南省防伪协会会长单位”。2024年3月,公司成为中国质量检验协会团体会
员单位;2024年4月,公司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证书及牌匾
”;2024年 09月,公司成为全国休闲食品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副理事长单位;202
4年10月,公司被CCIF2024组委会评为“中国预制菜产业链优质服务商TOP榜”。
主要销售模式
公司销售分境内销售与境外销售两部分,分别由国内贸易部与国际贸易与合作部负
责。国内市场上,公司乳酸及乳酸盐等产品主要采用直销的方式,即公司与下游用
户或其设立的采购子公司签订销售合同,并向其供货。境外销售则采取经销商销售
与直接销售相结合的销售模式。
(1)境内销售
目前,公司根据产品销售区域将国内市场划分为多个片区,每个片区安排专职业务
经理负责区域内客户开拓、关系维护及市场调研等工作,对于战略客户安排专人直
管。客户提出产品需求意向后,公司安排其所在片区的区域经理对接,了解客户具
体需求情况并寄送样品,客户经检验合格或试用满意后,双方就交易内容进行谈判
并签订合同。公司根据签订的销售合同或客户订单组织发货及开具发票,货物到达
客户并经其验收合格后收货。
(2)境外销售
公司设有国际贸易与合作部及境外销售子公司,负责国际市场的开拓与产品销售,
采取以经销商销售与直接销售相结合的销售模式。在国外市场开拓与推广方面,公
司将全球市场分为多个大区,每个大区安排有分管该区域的区域经理。
公司主要通过展会与国外客户建立联系,了解客户需求,并通过老客户访谈介绍、
公开信息及海关数据等调查了解该区域的市场容量,产品主要需求及应用方向。公
司根据自己的产品结构分析市场切入点及可行性,选择该市场上的客户建立关系并
进行交易谈判。公司在进行谈判时,一般根据客户所在国家和地区,确定不同的价
格条款和结算币种,并根据当时的海运费、保险费、结算方式等情况进行综合报价
。
境外经销商结算方式为信用证、电汇,境内经销商为银行电汇。报告期内,公司前
五大经销商销售收入总额为7,276.55万元,占公司销售总收入的比例为4.83%,期
末应收账款总金额为543.73万元。
向合作社或农户采购原材料占采购总金额比例超过30%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向公司所在地周边的玉米经纪人及农户收购玉米,玉米采购金
额513,697,577.19元,实际支付523,630,530.57元。
主要生产模式
报告期内公司专注于乳酸及其系列产品的生产,主要采取以销定产模式,生产系统
根据销售订单优化排产,同一类型产品集中生产,确保运营高效、质量稳定。
(1)确定生产计划
公司采取以市场为导向,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市场管理部根据客户需求及市场情
况制订销售计划,将销售计划递交给公司企管部,由企管部在优先满足现有订单需
求的情况下,结合生产状况,包括人员配置、设备状态、原材料准备等,并与实际
库存相结合,制订当月的生产计划,并将其转交生产部具体执行。
(2)生产过程控制
①任务分解
乳酸及其衍生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较长,各生产环节之间的任务衔接及产能匹配十
分重要。公司生产部在接到生产计划后,将生产任务分解到各生产车间,包括制糖
车间、发酵车间、制酸车间、乳酸成品车间及乳酸盐车间等。生产过程中,技术研
发部、设备部分别负责工艺技术支持和设备维护,以保障生产的顺利进行。
②质量控制
公司质量管理部负责对生产过程进行全程质量控制,以确保生产过程各环节在产品
及产成品符合质量控制标准。公司各生产车间之间有质量管理部专门设置的调度室
,每个车间内部不同的反应罐之间有车间内部设置的实验室,以检验产品质量是否
符合标准。各车间生产人员严格按照公司所制订的《质量管理制度》《产品标准》
《检验规范》《工艺管理制度》等质量控制制度执行操作,确保生产过程中的质量
控制达标。
③成本控制
公司制定了《目标责任书》,结合年度预算为生产过程中的各种物料消耗设定了指
标,当物料消耗低于指标时,公司给予相关部门奖励,当物料消耗高于指标时,则
给予相应处罚,借此控制生产过程中的物料消耗成本。
营业成本的主要构成项目
”之“收入与成本”。
产量与库存量
”之“收入与成本”相关内容。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技术研发优势
公司多年来专注于乳酸及其系列产品的研发与生产,现设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
、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CNAS认可的检验测试中心,同时还拥有国家地方联
合工程实验室、河南省乳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淀粉生物质化工工程研究中
心、河南省乳酸生物新材料院士工作站、河南省聚乳酸可降解材料产业研究院等技
术平台,为公司技术创新研发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公司先后承担并完成了国家优秀
新产品计划、重大产业技术开发项目、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等一系列技术研发项目
,使公司乳酸及系列产品整体生产技术达到行业先进水平,提升了我国乳酸行业的
技术和装备水平,增强了我国乳酸及其系列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多年通过自主
研发及合作开发完全掌握了丙交酯生产的关键核心技术和工业化应用的生产工艺。
公司在2010年及2014年被评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2014年以来连
续多年被评为“高新技术企业”,近年来公司与国内多家知名院校、科研单位建立
了长期合作关系。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44项发明专利及多项非专利技术。
(二)人才队伍优势
1.高端人才汇集
公司高度重视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及营销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任用,坚持人才的知
识化、年轻化,拥有一支高素质、多层次的专业人才队伍,近年来公司自主培养出
六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三名河南省学术带头人、四名省管优秀专家。
2.管理团队经验丰富
公司自成立以来专注于乳酸及系列产品的生产、研发过程中,管理层积累了丰富的
行业经验和企业管理经验,同时也练就了良好的执行力和敏锐的市场反应力,使公
司能够较好地应对市场变化,把握行业发展机遇,在复杂、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
较高的运营效率,取得了快速发展。
近年来公司通过持续性的全面管理质量提升,结合公司战略发展需求,把能力提升
和打造学习型企业作为支撑企业稳健发展的重要保障,按照“提高培训的针对性、
实用性和有效性”的总要求,通过校企合作、项目培训、专项培训、培训体系建设
、人才培养机制优化、强化培训效果评价、推进学以致用等,培养了一大批技术研
发、企业合规管理、信息化、能源管理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
(三)原材料优势
公司地处豫东平原,位于我国黄淮海夏播玉米主产区内,乳酸生产所需主要原材料
玉米资源丰富,有着难以复制的地域优势。此外,公司近些年积极向上游玉米种植
领域延伸,利用现代农业技术及合作种植模式,进一步稳定原材料供应,降低价格
波动风险。玉米供应的原材料优势,可以使得公司生产就近取材,节省可观的运输
成本。
公司制定了成熟、有效的采购模式,搭建了多元化的玉米收购渠道,强化市场行情
分析、抢抓采购有利时机、适时调整收储和价格策略、优化采购招议标和竞价策略
、推进集中采购、长协订单、预算外物料挖潜、供应商协同开发等措施,充分发挥
了原材料采购的区位比较优势。
(四)客户资源优势
公司在国内各个盛自治区、直辖市(除西藏外)均建立了自己的销售网络,并在行
业内树立了良好的市场形象。在国际市场上,公司产品销往欧洲、日本、韩国、南
亚、东南亚、美洲、大洋洲等 90多个国家和地区。凭借可靠的产品质量及良好的
服务,公司在客户群中口碑良好并积累了丰富的客户资源,如海正、双汇、伊利、
蒙牛、DUPONT(杜邦)、德国UDC、俄罗斯MCD、澳大利亚REDOX等相关行业知名企
业,使公司在乳酸系列产品领域享有客户资源优势。
(五)产业一体化优势
作为国内乳酸生产龙头企业,公司目前具备年产 18.3万吨乳酸及其衍生产品的生
产能力,未来随着公司年产5万吨乳酸扩产改造项目的投产运营,公司整体生产能
力将进一步提升。
为充分发挥资源禀赋优势,发展循环经济,公司近些年通过积极向乳酸产业上下游
延伸,构建了“玉米-淀粉/副产品-乳酸/乳酸盐/酯-丙交酯-聚乳酸/PBAT-生物可
降解材料共混改性”的纵向一体化循环产业链。随着公司年产7.5万吨聚乳酸生物
降解新材料项目开工建设和生物可降解材料混合改性的逐步开发,将逐步补全公司
产业链上的产品链条,产业链一体化布局不仅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还进一步降
低了生产成本,从而增强了公司产业链各环节的协同效用并提升了企业综合竞争力
。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24年是公司向生物新材料行业发展的转型之年,也是全面建设实施生物新材料产
业的关键一年;2024年公司坚持创新引领,促进协同增效,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着
力打造产业、市尝技术、管理、能力和文化六大核心竞争优势;结合公司内外部实
际情况,制定全面落实“增销量、保规模、提质增效”的经营要求,确保完成2024
年度公司经营目标。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0,536.10万元,同比增加了6.15%;总资产达346,125
.65万元,同比增长1.75%;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3,749.12万元,同比减
少56.01%。
2024年度公司主要业务开展情况如下:
(1)增销量、保规模
2024年市场需求增长乏力,行业面临一定市场压力,竞争进一步加剧。面对以上不
利局面,公司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产业链优势,提升规模效益,围绕“增
销量、保价格、抓替代、攻盐类、促副产”的营销方针,狠抓“紧盯市尝快速反应
、及时决策”以及营销策略的落地执行。通过深入分析市场与客户需求,制定针对
性和差异化的产品替代策略,加大优势产品和盐类产品的市场推广力度,成功实现
2024年产品销量再创新高。
(2)加快产业布局、推动重点项目建设
①年产 7.5万吨聚乳酸生物降解新材料项目重点围绕项目设计、图纸审查、工程招
标施工、设备招标、安装等事项,进行细致规划、审慎把关、严格管控,同时以目
标计划管理为抓手,整合公司资源,确保项目进度和工程质量;截至本报告期末项
目设计工作、土建工程、设备及电仪招标完成90%以上,设备安装已经完成与施工
单位现场沟通交流。
②年产6万吨生物降解聚酯及其制品项目2024年进一步优化改进,以更好的适应市
场需求。
③截至2024年年底公司全资子公司金丹农业开展工业化种植高淀粉玉米土地承包面
积17,000余亩。④郸城县产业集聚区供热中心二期项目2024年下半年已经建设完毕
并试车顺利,项目运行稳定。⑤年产5万吨乳酸扩产改造项目截至2024年底现场施
工完毕,下一步按计划进行试车。
(3)关键核心技术有序推进
公司围绕菌种、发酵、提娶聚合、改性、应用等关键技术,通过深入推进产学研用
合作,集聚创新资源,提升人员素质能力,打造技术创新联合体,实现核心技术的
引进、消化、吸收、转化应用,提高技术引领性和创新性,其中低pH菌种研发项目
、无中和剂生产乳酸项目、新型萃取装备研究项目、菌种优化培育筛选项目、丁二
酸项目、改性材料研发等取得显著的阶段性成果。
(4)持续提升运营管理质量
①结合年度工作目标和工作方案,以目标计划管理和四项体系落地为抓手,全面推
进质量管理项目、信息化项目、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项目等,持续改进提升,确保
了全年整体高效平稳运行。
②围绕年度效益目标,以规模效益、资源整合、协同增效、系统平衡为重点,通过
规模优势发挥、产销结构匹配优化、跨系统资源整合与协同增效、强化全产业链系
统平衡等措施,有力保证了年度效益目标的超额达成,其中:采购系统、国际贸易
与合作系统、生产系统、淀粉生产车间等运行良好,经济效益显著,有力保证了年
度效益目标的达成。
③以“全面推进标准化管理,抓实四项体系落地”为原则,重点推进工艺标准化、
安健环标准化、质量安全标准化、内部控制与风险管控、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健全
管理标准、优化落地机制、全面推动管理提升。
(5)持续打造学习型组织
结合公司战略发展需求,把能力提升和打造学习型企业作为支撑企业稳健发展的重
要保障,按照“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的总要求,通过校企合作、
项目培训、专项培训、培训体系建设、人才培养机制优化、强化培训效果评价、推
进学以致用等,丰富招才引智渠道,搭建多样的学习平台,促进人才培养、职称技
能评定与晋升、岗位价值评估、胜任素质模型、绩效和薪酬的有机结合,激发全员
学习的积极性,全年通过与江南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河南大学、郑州大学等6所
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培养全面质量、信息化、能源管理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122
人,为管理质效提升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6)坚持企业文化导向作用,提升企业凝聚力
公司始终坚持 “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将企业文化理念深度融入管理实践,通
过强化制度建设、加强宣传培训等方式,推动企业文化理念全面落地。同时,聚焦
员工关切,积极构建全方位的员工关怀体系:报告期内,公司对职工薪资进行普遍
上调,涨幅在 200-1000元不等;持续开展“困难职工补助”“金秋助学”等暖心
活动,并在节日期间为职工发放慰问品及各类款物。这些举措有效提升了职工的幸
福感与企业归属感,公司也凭借优异的员工关怀成效,成功斩获 “全国五一劳动
奖”,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社会形象与品牌影响力。
五、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未来展望
乳酸作为一种历史悠久且重要的有机酸,其本身及其盐类等衍生物目前已广泛应用
于食品、医药、饲料、化工等传统应用领域,可作为防腐保鲜剂、酸味剂、PH值调
节剂、抑菌剂、保湿剂、清洁剂、生长促进剂、补钙剂等使用。虽然乳酸在传统应
用领域增长缓慢,但是在我国乳酸及其衍生品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乳酸以其独特
的性质且可以被人体完全吸收利用,在食品添加领域的应用已经根深蒂固。因此随
着人们的饮食文化和消费观念不断改变,对于乳酸制品的消费需求也在缓慢增加,
乳酸也将不断开发出更广的应用领域。
当前可降解行业是处于风险与机遇并存的时刻,未来随着化石资源日益枯竭、生态
环境恶化问题日渐突出,生物基和可降解材料因可再生和环境友好会受到广泛关注
。在碳中和目标下,生物基材料得益于优秀的碳减排能力,将成为替代和补充石化
基材料的有益选择。
未来的可降解行业在政策的驱动下并伴随技术的不断更新将会持续发挥对传统塑料
的替代,社会的接受度也将不断提高,下游市场需求有望在更多的下游领域实现渗
透,从而带动更大的市场需求,其中快递包装、外卖餐具领域、塑料购物袋、农用
地膜等将成为重点关注的应用领域。
综上,未来发展过程中是需要企业提前预估风险做好应对措施,积极调研并结合自
身优势合理布局产业规划、精准把握可降解红利的历史机遇,才能最终保证企业的
可持续发展。
(二)公司发展战略
2025年是公司向生物新材料行业转型发展、全面布局产业的关键攻坚之年。公司将
以创新为引领,夯实发展根基,加速推进产业链规划落地,促进各环节协同增效,
为中长期转型升级筑牢基矗同时,聚焦市场开拓、技术研发、管理优化、质量管控
、服务提升及文化塑造六大维度,全方位打造核心竞争优势,确保公司实现可持续
高质量发展。
(三)下一年度重点工作
2025年将围绕公司制定的战略发展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坚定不移高质量完成聚乳酸项目建设
年产7.5万吨聚乳酸工程项目为公司2025年第一发展要务,公司将制定施工计划,
细化分工,责任到人,做到高质量高水平施工,确保如期完成项目建设。
2.坚持高质量发展,持续突破技术瓶颈
公司将重点围绕菌种、发酵、提取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大重点研发项目投入积
极推进无中和剂生产乳酸项目、菌种提升项目、秸秆发酵制糖生产乳酸项目、新型
提取工艺项目等早日实现重大突破。
3.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强化国内外市场开发
销售系统细分国内外市场,坚持内外统筹,突出规模效益,在稳定当前市尝销量、
客户、价格的情况下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紧跟国家食品安全提升的大趋势
,利用乳酸的自身优势积极开展同类产品的替代,重点关注乳酸盐类产品市场,将
乳酸盐产品打造为公司明星产品;完善机构和人员配置,加快可降解市场的开发和
布局,快速提升企业在可降解行业的影响力。
4.围绕重点研发领域,加强人才引进和定向培养
明确人才引进目标和标准,制定针对性的薪酬和激励措施,引进高素质专业人才,
加快产品应用和研发成果转化;积极开展校企联合定向培养内部人才,提升研发整
体实力。
5.强化服务意识,提升企业竞争力
全面贯彻“客户第一,服务至上”的核心价值观,加强跨系统、跨部门协同,建立
健全客户需求和反馈事项清单及销号制度,突出结果和成效导向,与绩效相结合,
提高市场和客户响应质量与时效,增强客户满意度,提升市场竞争力。
6.全面推进运营管理提档升级
(1)持续深化工艺标准化和全面质量管理落地,做到过程标准化,逐步实现控制
智能化和产品定制化。
(2)坚持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理念,规划ESG战略,识别ESG风险,并围绕水
、汽、渣,做好节能减排、节水减碳、环境治理、综合利用的规划与实施,确保实
现减碳降碳和节能降耗预期目标,提升运营质量,降低运行风险。
(3)深化供应链协同,关注市场动态,及时调整采购策略,适时收储;拓展采购
渠道,推行集采竞价机制,降低采购成本;利用信息化平台,加强采购、仓储、生
产、物流信息共享,优化运行方式,提升协同效能。
(4)深化信息化业务融合,以数据分析、数据共享、风险预警为重点,深挖业务
需求,提高协同效能,改善管理质效,降低运营风险;做好MES系统和信息安全体
系建设,为生产智能化改造奠定基矗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玉米价格波动风险
玉米是公司生产所用主要原材料。玉米成本占公司乳酸及乳酸盐类产品生产成本的
比例较高,系乳酸及其系列产品生产成本的主要来源,因此玉米的价格波动会对公
司主要产品的生产成本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玉米价格除受气候、种植面积、农药化肥价格等因素的影响外,还受国际市场玉米
行情、燃料乙醇行业的发展、国际油价等复杂因素的影响。公司的玉米主要来源为
周边地区的农户种植所出,收购价格主要受周边地区玉米产量及需求影响。2024年
初至上半年国内玉米价格在高位震荡后回落,全国玉米均价徘徊在2400元/吨,202
4年下半年国内玉米价格受新季玉米及小麦大面积上市影响持续下跌并创年内新低
。因此若公司玉米收购不能提前精准预测而建仓,亦或不能通过持续技术进步降低
产品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则公司主要产品的竞争力将会有所降低。
应对措施:公司将保持对周边主产区玉米种植及市场交易情况的密切关注,同时拓
展玉米采购渠道,在细致调研、分析的基础上,作出科学、合理的采购决策,必要
时采取相关期货、期权等工具规避价格上涨风险,以便降低玉米价格波动对公司盈
利能力造成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公司通过成立子公司积极探索工业化种植高淀粉
玉米的现代农业,从源头控制玉米采购成本;在工艺方面,持续改良菌种,提高发
酵水平和发酵效率,优化工艺过程和提升装备自动化水平,提高产能利用效率,降
低能耗,也能够对冲部分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影响;在销售端,公司通过持续的
技术进步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提高高附加值产品的销售占比,减少玉米价格波动对
公司盈利的影响。
2.新产品开发的风险
为了开发新产品,更好地满足及适应市场的变化,以及根据公司完善循环经济产业
链的发展规划,公司将持续加大对乳酸上下游新产品、新工艺的技术及研发投入。
目前,公司已和郑州大学、南京大学、江南大学、清华大学等高等院校的科研机构
建立了合作关系,利用彼此优势,共同推动乳酸产业链上下游的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应用等工作。由于新产品开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且前期投入金额较大,如果
信息收集分析、研发方向确立、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市场投放等某个环节出现失
误,都可能导致新产品开发项目不能达到预期效益,从而对公司的利润产生一定的
影响。
应对措施:在研发立项及将新技术、新产品转化为规模化生产前,公司将依据决策
程序进行科学分析及可行性论证,充分收集市场信息、制定市场投放政策,以便将
新产品开发风险降为最低。
3.食品安全风险
若行业内出现食品安全等突发事件导致市场需求出现大幅波动,则公司将面临产品
销售价格下跌的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将积极开展产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完善诚信与责任体系建设,严
抓生产过程管理和质量检测;定期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将食品安全风险
清晰呈现,并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4.汇率波动风险
公司产品出口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35%左右,产品外销比重占比较大。目前
,公司出口业务采用美元及欧元结算,因此受人民币汇率波动影响较为明显。未来
若人民币兑美元或欧元汇率出现大幅波动,而公司又未能采取有效措施规避上述风
险,则一方面将导致公司产品出口价格的较大变动,不利于出口业务的开展;另一
方面,公司对境外客户以外币计价的应收账款亦将面临一定程度的汇率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将密切关注、分析汇率变动信息,随行就市调整出口产品价格等,
必要时采取相关工具规避汇率风险,将汇率锁定在一定范围内,锁定未来收入和成
本。同时,不断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以及加强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的定价权。
5.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公司目前乳酸及系列产品的产能位居行业领先的地位,公司乳酸及其盐类产能及生
产技术水平具有较大优势,市场份额多年位居行业领先位置。近年来,随着可降解
材料聚乳酸的推广及应用,相应带动了产业链中乳酸及聚乳酸生产企业的产能扩张
。未来若聚乳酸新材料的推广应用进度不及预期,则可能导致行业新增乳酸及聚乳
酸产能释放压力加剧,市场竞争进一步激烈,同时面临主要竞争对手以及行业新进
入者的市场竞争压力。
应对措施:面对市场供需关系的动态变化,公司积极探索对内优化工艺与技术创新
,实现提质增效;对外加大市场开发力度和深度,扩宽销售渠道,探索新型销售合
作模式,提高售后服务质量,增强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同时,公司积极打造从乳
酸到丙交酯再到聚乳酸的可降解循环产业链,延伸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推动
企业转型升级,增强综合竞争力。
6.贸易壁垒及贸易摩擦风险
一些贸易大国强化贸易保护,提升贸易关税加大对国内产业的保护力度。未来若公
司产品出口市场的管理部门设置贸易、技术等壁垒,提高进口标准,将对公司乳酸
及系列产品的出口带来影响,并进而影响公司经营业绩。
应对措施:公司外销产品占公司整体销售收入的比例较高,公司出口产品严格遵循
国外的产品质量标准,且已通过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ISO22000)、SGS食品安
全全球标准认证等针对食品药品安全的认证,也取得了AEO、FDA、REACH、KOSHER
、BRC、GMP+B3、MUIHALAL、HFCIHALAL、ARAHALAL、Fami-QS等专业机构颁发的认
证证书。

【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截止日期】2024-12-31
┌─────────────┬───────┬──────┬──────┐
|企业名称                  |注册资本(万元)|净利润(万元)|总资产(万元)|
├─────────────┼───────┼──────┼──────┤
|金丹生物新材料有限公司    |      10000.00|    -9803.04|    63698.93|
|金丹欧洲有限公司          |        211.81|      132.06|     2992.99|
|河南金丹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       5000.00|           -|           -|
|司                        |              |            |            |
|河南金丹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      10000.00|      704.92|    10969.06|
|河南省聚乳酸可降解材料产业|       3000.00|           -|           -|
|研究院有限公司            |              |            |            |
|周口伏羲实验室有限公司    |       1000.00|           -|           -|
└─────────────┴───────┴──────┴──────┘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
			
操作说明:手指可上下、左右滑动,查看整篇文章。
    金丹科技(300829)F10资料:主要是指该股的基本公开信息,包括股本、股东、财务数据、公司概况和沿革、公司公告、媒体信息等等,都可快速查到。爱股网提供的个股F10资料,每日及时同步更新,方便用户查询相关个股的详细信息。“F10”是键盘上的一个按键,股票软件默认用作股票详情的快捷键,就是你按F10键,就可以跳到该股的详细资料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