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300819 聚杰微纤 更新日期:2025-04-15◇
★本栏包括 【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经营投资】【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1.主营业务】
超细复合纤维面料及制成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业务。
【2.主营构成分析】
【2024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纺织 | 59952.56| 16872.26| 28.14| 100.00|
├────────────┼─────┼─────┼───┼──────┤
|超细纤维制成品 | 30552.14| 9220.83| 30.18| 50.96|
|印染加工 | 10202.81| 1935.55| 18.97| 17.02|
|超细纤维仿皮面料 | 9593.76| 3549.76| 37.00| 16.00|
|超细纤维功能面 | 5145.80| 1466.51| 28.50| 8.58|
|其他 | 2326.14| 200.41| 8.62| 3.88|
|超细纤维无尘洁净制品 | 2131.91| 499.19| 23.42| 3.56|
├────────────┼─────┼─────┼───┼──────┤
|外销 | 31723.74| 10579.35| 33.35| 52.91|
|内销 | 28228.81| 6292.91| 22.29| 47.09|
└────────────┴─────┴─────┴───┴──────┘
【2024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纺织 | 33426.64| 9467.86| 28.32| 99.14|
|其他业务 | 288.35| 64.40| 22.33| 0.86|
├────────────┼─────┼─────┼───┼──────┤
|超细纤维制成品 | 18883.71| 5391.81| 28.55| 56.01|
|印染加工 | 5194.72| 963.96| 18.56| 15.41|
|超细纤维仿皮面料 | 5085.76| 2072.85| 40.76| 15.08|
|超细纤维功能面料 | 2266.71| 698.40| 30.81| 6.72|
|其他 | 1112.98| 124.38| 11.18| 3.30|
|超细纤维无尘洁净制品 | 882.75| 216.46| 24.52| 2.62|
|其他业务 | 288.35| 64.40| 22.33| 0.86|
├────────────┼─────┼─────┼───┼──────┤
|外销 | 19545.83| 6194.77| 31.69| 57.97|
|其他业务 | 14169.15| 3337.49| 23.55| 42.03|
└────────────┴─────┴─────┴───┴──────┘
【2023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纺织 | 68486.09| 16316.40| 23.82| 100.00|
├────────────┼─────┼─────┼───┼──────┤
|超细纤维制成品 | 29994.60| 8529.44| 28.44| 43.80|
|印染加工 | 24715.98| 3407.85| 13.79| 36.09|
|超细纤维仿皮面料 | 7723.60| 2966.42| 38.41| 11.28|
|超细纤维功能面料 | 2960.60| 628.26| 21.22| 4.32|
|超细纤维无尘洁净制品 | 1893.30| 364.22| 19.24| 2.76|
|其他 | 1198.02| 420.20| 35.07| 1.75|
├────────────┼─────┼─────┼───┼──────┤
|内销 | 37281.41| 6294.67| 16.88| 54.44|
|外销 | 31204.69| 10021.72| 32.12| 45.56|
└────────────┴─────┴─────┴───┴──────┘
【2023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纺织 | 39634.26| 9738.56| 24.57| 99.57|
|其他业务 | 171.59| 115.07| 67.06| 0.43|
├────────────┼─────┼─────┼───┼──────┤
|超细纤维制成品 | 20170.82| 5926.68| 29.38| 50.67|
|印染加工 | 14275.57| 2151.60| 15.07| 35.86|
|超细纤维仿皮面料 | 2489.63| 909.55| 36.53| 6.25|
|超细纤维功能面料 | 1609.89| 375.23| 23.31| 4.04|
|超细纤维无尘洁净制品 | 848.12| 195.33| 23.03| 2.13|
|其他 | 240.24| 180.15| 74.99| 0.60|
|其他业务 | 171.59| 115.07| 67.06| 0.43|
├────────────┼─────┼─────┼───┼──────┤
|外销 | 20482.44| 6450.89| 31.49| 51.46|
|内销 | 19151.83| 3287.66| 17.17| 48.11|
|其他业务 | 171.59| 115.07| 67.06| 0.43|
└────────────┴─────┴─────┴───┴──────┘
【3.经营投资】
【2024-12-31】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
的“纺织服装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
1、行业所处发展阶段
2024年,我国纺织行业在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展现了强大的韧性,有效利用了
国家的存量增量政策,确保了经济运行的总体平稳,并实现了主要经济指标的回升
。出口、投资及部分效率指标显示出积极变化,市场信心和预期有所提升。
2024年,纺织行业产能利用水平稳中有升,供给端呈现平稳增长态势。根据国家统
计局数据,2024年我国纺织业、化纤业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8.5%和85.4%,较上年分
别提高2.1和1.1个百分点,均高于同期全国工业75%的产能利用水平。规模以上纺
织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4%,增速较上年回升5.6个百分点。产业链绝大多数
环节全年生产形势良好,化纤、毛纺、长丝织造、产业用纺织品等行业全年工业增
加值同比实现较快增长。在国家统计局统计的15个纺织大类产品中,化学纤维、纱
、印染布、服装等10个主要大类产品产量同比实现正增长。
在生产方面,2024年纺织行业的产能利用率有所提升,供给端呈现平稳增长。规模
以上纺织企业的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4%,化纤、毛纺等行业增长显著。效益方面
,规模以上纺织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均实现增长,各主要环节的营业收入均
呈正增长。
2024年,国际市场需求总体疲弱,贸易环境风险高企,纺织行业外贸形势较为严峻
,但我国纺织行业持续深化外贸转型升级,国际竞争力稳定释放,全年出口实现正
增长。根据中国海关快报数据,2024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为3011亿美元,同
比增长2.8%。其中,纺织品出口额为1419.6亿美元,同比增长5.7%,服装出口额为
1591.4亿美元,同比增长0.3%。我国对主要市场纺织服装出口情况整体良好,但表
现有所分化,对美国、欧盟、东盟等主要贸易伙伴出口增势良好,对日本、土耳其
、俄罗斯等市场出口负增长。
2、行业区域特点
我国化纤纺织行业呈现比较明显的区域性特点:从产业区域分布来看,我国形成了
以江苏、浙江为主的化纤纺织产业集群聚集地区。其中,江苏和浙江两省都具有规
模较大的化纤纺丝、织造及面料印染后整理生产能力,同类产业相对集中,产业集
聚优势明显。
3、行业竞争格局
公司专注于超细复合纤维面料及制成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业务,产品包括超细纤
维制成品、超细纤维仿皮面料、超细纤维功能面料以及超细纤维无尘洁净制品四个
大类。
从世界竞争格局来看,受劳动力成本和制造业竞争激烈等因素的影响,化纤纺织行
业产能已经完成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梯度转移。在产量方面,我国继超越日
本、韩国后,已跃居为第一大生产国,同时在产品品种、质量等方面,正逐步缩小
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从国内竞争格局来看,国内纺织行业市场化竞争较为充分,行业集中度较低,行业
内企业数量众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部分企业在研发创新、技术改造、环保投资
、设备升级等方面逐步加大投入,通过引进新型生产设备,逐步淘汰落后设备和生
产工艺,不断提高纺织产品质量及附加值,树立起良好的口碑及市场影响力。
4、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
公司是国内最早从事超细复合纤维材料加工、应用的企业之一,在超细复合纤维织
造、染整细分领域中具有较强的研发创新能力,是工信部行业标准《超细涤锦纤维
双面绒丝织物》(FZ/T43083-2016)的起草单位,2023年度,公司牵头制定《海岛
丝织物》(GB/T22862-2023)国家标准、《化纤长丝无尘擦试布》(FZ/T44008-20
22)行业标准及《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化纤长丝织造产品》、《海岛型超
细纤维针织仿麂皮面料》、《纺织品抗病毒、抗菌整理剂及功能评价》等团体标准
三项。公司荣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长丝织造协会颁发的“中国超细纤维面
料精品生产基地”、“绿色清洁生产优秀企业”称号。公司在超细复合纤维面料生
产过程中的开纤、染色、起绒工艺及效果,已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生产的超
细纤维功能面料、超细纤维仿皮面料等高端超细复合纤维面料,品质优异、知名度
高,可媲美甚至超过日、韩等传统面料生产强国,在国际、国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
竞争力。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
的“纺织服装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
超细纤维(Microfiber)是一种纤维直径极细的合成纤维,通常指单丝纤度小于0.
3旦尼尔(Denier)的纤维。1旦尼尔表示9000米长的纤维重量为1克,因此超细纤
维的直径比头发丝(约20-50旦尼尔)还要细数十倍。超细纤维通常由聚酯(Polye
ster)和聚酰胺(Polyamide,俗称尼龙)两种材料通过特殊工艺复合而成,具有
极高的比表面积和细腻的纤维结构。
超细纤维的核心优势在于其极细的纤维直径和独特的截面结构,使其具备优异的物
理和化学性能,如高吸附性、柔软性、耐磨性、透气性和易清洁性等。
公司专注于超细纤维面料及制成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业务,系国内最早从事超细
纤维材料加工、应用的企业之一,相关团队具有20多年超细纤维面料研发、生产、
染整等经验。
1、主要业务及产品
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要业务为超细复合纤维面料及制成品的研发、生产、销售。
主要产品包括超细纤维制成品、超细纤维仿皮面料、超细纤维功能面料以及超细纤
维无尘洁净制品四个大类。
(1)超细纤维制成品
超细纤维制成品是以超细复合纤维为原料,通过织造、染色、后整理等工艺制成的
终端产品。公司超细纤维制成品主要包括:
超细纤维浴袍;
超细纤维毛巾:如浴巾、运动毛巾等;
超细纤维服装:如运动服、内衣等;
超细纤维家居用品:如枕套、沙发套等。
超细纤维制成品因其特殊的纤维特性,通过公司独有的开纤工艺,使其产品具备以
下显著优势:
高吸附性:超细纤维的比表面积大,纤维间隙多,能够快速吸附水分、油污和灰尘
。
例如,超细纤维毛巾的吸水量是普通棉质毛巾的7倍以上。
柔软细腻:纤维直径极细,触感柔软顺滑,适合直接接触皮肤,尤其适用于高端家
纺和个人护理产品。
易清洁性:超细纤维的致密结构使其不易藏污纳垢,且易于清洗,可反复使用。
耐磨耐用:超细纤维的强度高,耐磨损,使用寿命长。
透气性好:纤维间隙多,透气性优异,适合制作服装和家居用品。
抗菌防霉:部分超细纤维制成品经过特殊处理,具有抗菌、防霉功能,适合潮湿环
境使用。
环保性:超细纤维制成品可多次重复使用,减少资源浪费,部分产品还可回收利用
。
(2)超细纤维仿皮面料
超细纤维仿皮面料是一种通过特殊工艺制成的类皮革面料,其外观、手感和性能与
天然皮革非常相似,但成本更低且更具环保性。公司的仿皮面料以超细纤维为基材
,通过高密度织造、染色、涂层等工艺制成,具有极高的仿真度和优异的物理性能
。
超细纤维仿皮面料的核心优势在于其结合了超细纤维的高性能和皮革的外观质感,
同时具备环保、耐用、易加工等特点,公司的超细纤维仿皮面料产品线丰富,主要
包括以下几类:
电子用仿皮面料:用于制作二合一笔记本键盘、手机及平板保护壳的包覆面、智能
眼镜及耳机产品的保护套等。
(3)超细纤维功能面料
公司生产的超细纤维功能面料,利用超细复合纤维双组份功能特性,通过先进的加
工工艺,使其具备吸水速干能力强、透气性好、色牢度高、手感柔软细腻、耐摩擦
、不起球、不掉毛、保养维护简单的特点。该面料主要应用于超细纤维运动巾,运
动辅助装备,休闲服装等。
(4)超细纤维无尘洁净制品
超细纤维无尘洁净制品是以超细纤维为基材,通过特殊开纤处理工艺制成的高密度
纤维制品。其核心特点是纤维直径极细(通常小于0.3旦尼尔),纤维密度极高(
每平方厘米可达8万多根纤维),能够有效捕捉微小颗粒和灰尘,产品具备优异的
容尘量、耐磨性和化学稳定性,满足无尘洁净环境的高标准清洁需求,成为光学、
半导体、精密制造等领域的理想清洁材料。
公司的超细纤维无尘洁净制品主要应用于LED液晶、偏光片等光学膜、镀膜光学镜
头、照相机镜头、半导体、集成电路、精密元件、涂层装备的清洁、擦拭领域,产
品包括:
擦拭布:用于光学元件、半导体、精密仪器等的高精度清洁。
擦拭纸:一次性使用,适合对清洁度要求极高的场景。
洁净卷轴布:用于连续清洁作业,适合大规模生产线使用。
2、经营模式
(1)经营模式
公司是国内最早专业从事超细纤维复合面料研发、生产及销售的企业之一,始终坚
持“自主研发、自主品牌”的经营模式。公司拥有核心面料产品及主要加工工艺的
自主知识产权,主要产品包括超细纤维制成品、超细纤维仿皮面料、超细纤维功能
面料及超细纤维无尘洁净制品,均以自主品牌进行销售。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市
场拓展,公司已在超细纤维材料领域建立了显著的竞争优势。
(2)采购模式
公司采用市场化的自主采购模式,设有专职的供应链管理中心,全面负责原辅材料
的采购及供应商的开发与管理。公司建立了完善的合格供应商管理制度,根据订单
需求,通过询比价的方式,从合格供应商中择优采购,确保原材料的高品质和成本
的可控性。
(3)生产模式
公司具备从纺丝、织造、染整、后整理到制成品加工的完整生产工艺链,并设立了
质量管理中心,对产品品质进行严格管控。公司采用“订单驱动、以销定产”的生
产模式,针对长期合作客户的常规订单,基于历史数据分析储备安全库存,确保及
时交付;针对新客户的小批量试制订单,则根据其个性化需求快速响应,组织试制
生产,以满足客户的特殊要求。
(4)销售模式
公司主要产品均以自主品牌进行销售,采用直销模式,客户以国外知名品牌为主。
公司通过参加国内外行业展会、客户推荐、口碑营销及网络推广等多种方式开拓市
常目前,公司已与国际知名品牌迪卡侬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并逐步进入H
&M等全球领先服装及家居品牌的供应链体系。此外,公司新产品含浸面料已成功
进入全球知名手机品牌和部分汽车品牌的供应链,并实现规模化销售。
(5)研发模式
公司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聚焦核心产品与关键技术,持续推动自主研发与创新。通
过紧跟行业趋势,精准布局研发项目,致力于开发高附加值产品,满足市场最新需
求。同时,公司强化技术储备与成果转化,确保在超细纤维材料应用领域保持技术
领先地位。
为应对行业新兴课题,公司与知名院校及科研机构深度合作,通过共建联合实验室
、设立人才基地等方式,整合优质科研资源,提升研发软硬实力,推动技术创新与
产业升级。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行业先发优势
公司是国内最早从事超细复合纤维材料研发、生产和应用的企业之一,核心团队专
注于超细纤维面料领域二十年余年,逐步形成了从纺丝、织造、染整、后整理到制
成品加工的全产业链生产运营模式。公司拥有完整的生产工艺链,在设备先进性、
技术成熟度及产品品质等方面具备显著的比较优势,奠定了公司在行业中的领先地
位。
2、技术工艺优势
开纤工艺是超细复合纤维生产的核心技术,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品质。公司制定了
严苛的生产标准,并通过多年积累的生产数据分析,优化了工艺参数,确保化学开
纤过程中纤维充分剥离,开纤率达到99%以上,使公司面料品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色牢度控制技术:
超细复合纤维产品的色牢度不稳定是行业普遍难题。公司自超细纤维技术引入国内
以来,便致力于自主研发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技术,形成了独特的生产工艺,使产
品色牢度始终保持在行业领先水平。目前,公司已成为国内色牢度控制技术最优秀
的企业之一。
后整理起绒工艺:
后整理起绒是决定产品仿真度、舒适度和蓬松度的关键工序。公司拥有国内最完整
的全套起绒装备,并通过多年的工艺实践,总结出独特的起绒方法,生产的仿麂皮
产品与真麂皮高度相似,成功打破了日韩企业在该领域的垄断格局。
3、服务全球客户的经验与能力优势
公司长期服务于全球知名品牌客户,积累了丰富的国际化经验。公司第一大客户迪
卡侬集团是全球领先的运动品牌零售商,双方合作已持续14年,公司在其供应商体
系中处于关键供应商地位,是其超细纤维产品的全球主要供应商之一。此外,公司
还通过了H&M、上汽乘用车、一汽大众等国际知名品牌的严格认证,并与这些优质
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国际知名客户对供应商的认证标准极为严格,涵盖生产规模、品质管理、研发能力
、全球业务支持、售后服务能力以及劳工保护、生产安全、环保措施等多个方面,
形成了较高的行业壁垒。公司凭借卓越的综合实力成功通过认证,并凭借高质量的
产品和服务赢得了客户的高度忠诚。
4、团队优势
公司核心管理团队保持高度稳定,团队成员均长期深耕于超细纤维行业,对行业发
展趋势和技术创新具有深刻的理解。公司营销团队具备出色的国际沟通能力和丰富
的专业知识,能够准确把握国际市场动态,并与全球优质客户保持高效沟通与合作
。稳定的团队和专业的经验为公司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5、全生产流程优势
公司拥有国内同行业中最完整的生产流程体系,覆盖纺丝、织造、前处理、染色、
后整理、检查、缝制等全流程环节。公司配备了专门针对超细纤维产品生产的先进
设备,并拥有充足的人才和技术储备,确保产品品质的稳定性和成本的可控性。与
国内同行相比,公司在产品品质把控、成本控制和技术完整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6、专利与技术储备
公司高度重视技术创新,拥有27项与超细纤维材料相关的发明专利和28项实用新型
专利,涵盖了从原材料处理到成品加工的各个环节。公司还通过自主研发积累了丰
富的非专利技术,形成了独特的技术壁垒。这些专利和技术储备为公司产品的持续
创新和市场竞争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7、环保与可持续发展优势
公司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采用环保材料和清洁生产工艺,确保产品符合国际环
保标准。公司超细纤维面料可替代传统皮革和其他高污染材料,具有显著的环境友
好特性,符合全球客户对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报告期内,公司核心竞争力未发生重大不利变化。核心管理团队和关键技术人员保
持稳定,生产设备和技术持续升级,专利和技术储备进一步丰富,客户合作关系更
加稳固。未来,公司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优化生产工艺,提升产品附加值,进一
步增强核心竞争力。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24年,我国纺织行业在国内外复杂的形势下表现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积极落实
国家稳经济政策措施,推动行业运行保持基本稳定,主要经济指标逐步回暖。出口
贸易、固定资产投资及部分效益指标呈现向好趋势,市场发展预期得到进一步改善
。
2024年,纺织行业产能利用率稳步提升,生产端保持稳定增长。统计数据显示,全
年纺织业、化纤业产能利用率分别达到78.5%和85.4%,同比上升2.1和1.1个百分点
,均显著高于全国工业75%的平均水平。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速达4.4%
,较上年大幅提高5.6个百分点。
(1)报告期内公司总体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在公司董事会及管理层的带领下,全体员工团结一致,不断突破,在电
子产品用面料及车用面料领域较上年取得可喜的成绩。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9,952.56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2.46%;营业利润7,4
40.77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0.54%;利润总额7,328.06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7.9
9%;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444.95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3.42%;扣非后归母
净利润6,596.0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56.43%。
(2)报告期内核心工作
①深化精益生产管理
报告期内,公司重点改进生产流程工艺。扩大关键技术应用场景,加速在研项目成
果转化,增强产品技术含量,完成品质迭代升级。构建智能化供应链系统,强化精
细化生产管控,巩固企业成本竞争优势。
②重构组织管理体系,升级人才发展机制
报告期内,公司全面强化内控效能,优化子公司治理模式,提高供应链协同效率。
在研发、采供、制造、经营、风控等全流程实施精准管理,推动管理体系现代化转
型。同步推进人才战略布局,吸纳与培育专业精英,定制化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持
续提升团队专业素养。优化绩效评估机制,完善关键指标考核制度,充分释放组织
创新活力,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人才资源池。
③强化技术创新能力
2024年度,公司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4件,研发费用投入3,047.43万元,同时持续加
强研发资源投入,重点扶持含浸面料等战略产品线,全面提升产品耐久性、色彩稳
定性及使用体验。依托超细纤维领域技术积淀,加速生产设备智能化改造,实现降
本增效目标。研发新型高性能材料,持续探索超细纤维在工业制造领域的创新应用
方案。
④推进产品矩阵升级,布局多维度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实施市场战略精进计划。坚持高端市场定位,均衡发展中端业务,
稳定海外销售基本盘,创新客户协作机制,提升国际品牌客户占比,优化客户结构
多样性。同步开拓国内市场,挖掘本土客户需求,夯实行业地位。聚焦电子与汽车
用面料领域,整合优质资源,打造差异化高端产品系列,形成纺织服装与产业用布
双轮驱动的战略布局。
五、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1、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立足于深耕超细纤维面料产业细分市场,坚持“注重质量管理、强化研发创新
、对标国际领先、把握时尚潮流”的竞争策略,不断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公司未
来将紧跟超细纤维面料制造技术发展的步伐,着力提升研发技术实力。在巩固传统
纺织服装面料市场的基础上,大力推进产业用面料的发展,加强汽车、电子用面料
的市场开拓力度,同时布局更多新产业、新业态领域的产品,加速推进公司产品多
元化应用的战略转型,进一步巩固公司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致力于成为世界一流
的超细纤维面料生产企业。
2、2025年经营计划
2025年,聚杰微纤将以"持续改善、提质增效"为核心经营理念,通过优化生产管理
、深化重点领域客户开发、提升智能制造水平等举措,进一步巩固公司在超细纤维
细分市场的领先地位,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1)持续改善与提质增效
公司将建立由生产、研发、品质等部门骨干组成的专项改善小组,重点针对染整工
艺优化、能耗管控、原材料利用率提升等关键环节实施系统化改进。通过引入先进
的智能制造系统和检测设备,实现生产全流程的数字化管控,降低单位生产成本,
提升生产效率。同时设立专项奖励基金,对提出有效改善方案的团队和个人给予物
质激励和晋升机会,营造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企业氛围。
(2)提高整体客户开发及导入能力
公司将继续聚焦高附加值市场,重点拓展运动服饰、电子产品、汽车等领域的高端
客户,提升新客户营收贡献占比。销售团队将按行业细分,加强技术型销售人才的
培养,确保销售人员能够深入理解客户需求并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同时,公司将
建立“客户需求数据库”,缩短样品交付周期,提高客户响应速度。针对战略客户
,采劝一企一策”模式,提供从研发到生产的全程协同支持,增强客户黏性。
车用面料方面,将加强与汽车厂商的合作,开发更多符合汽车内饰要求的产品,力
争进入更多主流车企供应链。电子领域将聚焦高端电子产品生产企业,重点对接消
费电子龙头企业。为支持客户开发,公司将组建行业专家型销售团队,建立快速响
应机制,缩短样品交付周期。
(3)精益生产
公司精益生产实施计划将以系统化推进精益管理为核心,通过三个阶段的有序实施
,全面提升生产运营效率和质量水平。针对管理层重点培训精益理念与战略,中层
干部侧重工具方法,基层员工则聚焦5S与标准化作业。
公司将全面推进5S管理,制定详细的执行标准并建立可视化管理系统,通过每周检
查评比确保落实到位。关键工序将实施标准化作业,并建立完善的变化点管理制度
。设备管理方面将着重提升关键设备综合效率指标,建立自主维护体系。
3、公司可能面对的风险
(1)客户集中度高的风险
公司向全球著名的运动零售品大型连锁超市迪卡侬销售额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较高,
尽管公司与主要客户迪卡侬之间形成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但如果公司与主要客
户的合作发生变化,或主要客户的经营情况发生变化,从而降低对公司产品的采购
,将可能对公司的盈利能力与业务发展造成重大不利影响。针对客户集中度高的风
险,公司在积极拓宽销售渠道的同时加大新品的研发力度,同时加大国内销售力度
,多方向、多角度的实现产品品类,实现公司业务的稳健发展。
(2)财务风险
纺织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以及物价上涨,未来公司员
工工资水平很可能持续提高,进而推动营业成本的上升。随着国际油价的高企,原
材料价格的上涨将会直接影响产品销量以及净利润率。
公司及子公司聚杰无尘属于高新技术企业,适用按15%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的优
惠政策。如公司未来在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到期后,不能被持续认定,或国家相关政
策发生变化,则所得税费用将会上升,进而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针对财务风险,公司将加强技术革新,提升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的制约;同时
公司加大研发方面的投入,通过技术升级改造,确保后续高新技术企业的复审顺利
通过。
(3)技术泄密及人员流失风险
技术人员与工艺技术关乎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公司技术人员包括公司的工程师及从
事一线生产具有丰富生产经验并掌握关键技术的技术骨干。虽然公司已建立了完善
的人才管理体系,采取了一系列吸引和稳定技术人员的措施,包括建立完善薪酬福
利体系、提供多元化福利计划、增加培训机会、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和企业文
化氛围等,但这些措施并不能保证技术人员不流失。若同行业企业采取更为主动的
人才竞争策略,同时公司不能有效控制技术人员的流失并积极培养新的技术力量,
公司将面临技术创新与业务发展受阻的风险,增加公司实现战略目标的难度。
工艺技术包括公司拥有的专利技术及非专利技术,非专利技术主要是在生产实践中
公司积累沉淀的各种生产经验与工艺配方,如精炼、开纤、染色、定型、拉毛等工
艺流程的液碱浓度、液温、工作环境的温度与湿度、工艺保温时间等。目前,公司
对部分核心技术采取了极为严密的保密措施,并严格执行;对关键生产环节实行工
序隔离,各类产品的核心配方构成仅由数名核心技术人员掌握,并与之签订《保密
协议》,将核心技术失密风险加以有效控制。考虑到公司部分技术特别是工艺操作
方法难以通过专利保护,依赖于公司的保密机制来保护,若公司保密机制未能有效
运作,或保密措施未得到严格执行,公司仍将面临技术失密的风险。
针对技术泄密及人员流失风险,公司加强技术泄密的风险管控,确保公司技术得到
保护;公司同时还为员工提供了较为全面的福利保障待遇,设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以实现员工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4)环保风险
公司在多个生产环节中会产生一定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尽管公司针对生产
厂区及生产设备都采取了处理措施,已建立一整套环境保护和治理制度,综合回收
利用废弃物和再生资源,目前已实现生产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的达标排放,倘
若出现处理不当或设备故障时,仍面临着环保污染问题。同时,由于历史原因,公
司厂区周边为后建社区,公司面临较大的环境保护压力。
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我国政府环境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强,江苏盛环太
湖流域可能在未来出台更为严格的环保政策、提出更高的环保要求;若公司不能及
时对生产设施进行升级改造以提高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的处理能力,满足更为
严格的环保标准和环保要求,或者公司环保设施未能有效运作,将给公司生产经营
带来不利影响。
针对环保风险,公司制定了较为完备的环境保护规章制度,相关设备有专人值守,
在设备发生故障时,第一时间响应,将事故影响降至最低。同时,加强生产所产生
的废水废物的循环再利用,提高相关原料的利用率,通过技术改造升级,从源头杜
绝污染事件的发生。
【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截止日期】2024-12-31
┌─────────────┬───────┬──────┬──────┐
|企业名称 |注册资本(万元)|净利润(万元)|总资产(万元)|
├─────────────┼───────┼──────┼──────┤
|JUJIE INVESTMENT PTE. LTD.| 1050.00| -| -|
|吴江市聚杰微纤无尘洁净纺织| 1000.00| -| -|
|品有限公司 | | | |
|吴江市聚杰微纤服装有限公司| 300.00| 575.95| 6285.73|
|吴江市聚杰微纤染整有限公司| 3000.00| 375.93| 9776.64|
|吴江市聚杰微纤进出口有限公| 800.00| -| -|
|司 | | | |
|安徽聚杰微纤新材料科技有限| 11800.00| 1282.59| 26969.19|
|公司 | | | |
|苏州企辉纺织有限公司 | -| 70.63| 20861.92|
|苏州市聚杰特种材料有限公司| 1000.00| -| -|
|苏州市聚萤产业投资有限公司| 5000.00| -| -|
└─────────────┴───────┴──────┴──────┘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