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大事☆ ◇300716 ST泉为 更新日期:2025-08-25◇
★本栏包括【1.融资融券】【2.公司大事】
【1.融资融券】
暂无数据
【2.公司大事】
【2025-08-21】
ST泉为(截止2025年6月30日)股东人数为6689户 环比减少25.10%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8月21日,ST泉为披露公司股东人数最新情况,截止6月30日,公司股东人数为6689人,较上期(2025-03-31)减少2242户,环比下降25.10%。从持仓来看,ST泉为人均持仓2.39万股,上期人均持仓为1.79万股,环比增长33.51%,户均持股趋向集中。一般而言筹码趋于集中,有利于股价拉升。一般来讲,股东人数、人均持仓和股价没有太直接的关系,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股东人数连续增加,可能是机构退出,把手中的筹码派发给散户,导致个股的筹码比较分散,大资金的离场,容易演变为散户主导行情,不利于股价上涨;若股东人数持续减少,则可能是机构买入散户抛出手中的筹码,方便后续拉升股价。(数据来源:本站iFinD)
【2025-08-19】
ST泉为:子公司中标3.75亿元项目
【出处】本站7x24快讯
ST泉为公告,子公司山东泉为电力工程有限公司近日收到中标通知书,中标普定县白岩镇兴农光伏电站EPC总承包工程。项目中标价为3.75亿元,工期125天,内容包括建设光伏发电装机100MW及集电线路,直流侧安装容量129.4436MWp。本项目如顺利实施,预计将对公司未来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2025-08-18】
ST泉为:公司撤销部分其他风险警示
【出处】本站7x24快讯
ST泉为公告,公司因违规担保事项而触及的风险警示情形已消失。经宿州中级人民法院判决,公司无需承担连带担保责任。公司已向深圳证券交易所申请撤销因违规担保事项而实施的叠加其他风险警示并办理完相关手续。公司股票不停牌,本次撤销叠加其他风险警示后,公司股票将继续实施其他风险警示,股票简称仍为“ST泉为”,股票代码300716。
【2025-08-15】
ST泉为:子公司山东泉为电力工程有限公司中标两个光伏电站EPC总承包工程
【出处】本站7x24快讯
ST泉为公告,子公司山东泉为电力工程有限公司收到中标通知书,中标普定县坪上镇石板光伏电站EPC总承包工程和普定县猫洞乡和谐光伏电站EPC总承包工程。其中,坪上镇石板光伏电站中标价为3.75亿元,猫洞乡和谐光伏电站中标价为3.75亿元。两个项目均建设光伏发电装机100MW及集电线路,工期均为125天。项目如顺利实施,预计将对公司未来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2025-08-15】
2025年08月15日早间个股预警:祥生医疗实控人拟减持不超过3%公司股份;中自科技股东银鞍岭英拟减持不超过3%公司股份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2025年08月15日公司公告、减持和解禁等个股信息预警:祥生医疗实控人拟减持不超过3%公司股份;中自科技股东银鞍岭英拟减持不超过3%公司股份......附表类别个股名称内容详情公告祥生医疗实控人拟减持不超过3%公司股份中自科技股东银鞍岭英拟减持不超过3%公司股份热景生物控股股东林长青拟减持不超过1.08%公司股份科翔股份拟定增募资不超3亿元 用于智恩电子高端服务器用PCB产线升级项目百普赛斯实际控制人之一致行动人及高管计划合计减持不超3.04%股份纬德信息股东询价转让161万股凯尔达股东询价转让5%公司股份西藏旅游股东旅投集团拟减持不超过0.97%公司股份中国重工公司提出终止上市申请臻镭科技询价转让初步定价为53.52元/股减持中岩大地股东拟减持不超过2.96%股份中自科技股东拟减持不超过3%股份翔腾新材股东拟减持不超过3.01%股份海南华铁股东拟减持不超过2.22%股份热景生物股东拟减持不超过1.08%股份美信科技股东拟减持不超过3%股份祥生医疗股东拟减持不超过3%股份博实结股东拟减持不超过3%股份西藏旅游股东拟减持不超过0.97%股份君实生物股东拟减持不超过2%股份盟科药业股东拟减持不超过3%股份麦澜德股东拟减持不超过0.26%股份天地数码股东拟减持不超过0.63%股份百普赛斯股东拟减持不超过3.04%股份祥源新材股东拟减持不超过2.92%股份ST泉为股东拟减持不超过1.43%股份合肥高科股东拟减持不超过0.55%股份解禁乐山电力3992.02万解禁股:8月20日上市流通帝奥微800.00万解禁股:8月25日上市流通新亚电子415.24万解禁股:8月20日上市流通易点天下1.56亿解禁股:8月19日上市流通高新发展15.60万解禁股:8月19日上市流通
【2025-08-14】
ST泉为:股东拟减持不超过1.43%股份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8月14日,ST泉为发布股份减持公告,股东广东国立科技控股有限公司拟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229万股,减持比例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43%。以下是详细的减持信息:股东名称股东类别起始日期截止日期变动数量下限下限占比变动数量上限上限占比(%)价格下限价格上限目的广东国立科技控股有限公司控股股东2025-09-052025-12-04----229.00001.4300----申请执行人梁俊晖与被执行人广东国立科技控股有限公司、邵鉴棠、杨娜民间借贷纠纷一案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人民法院作出的(2025)粤0703执4403号执行裁定书已发生法律效力。因案件执行的需要,将被执行人广东国立科技控股有限公司所持公司2,290,000股强制变现。本站iFind数据显示,该公司近三年累计发布减持计划公告1次,其每次披露拟减持股份数如下表所示,需要注意的是,公告中披露拟减持股份数量不代表最终实际减持股份数。从回测数据来看,该公司近三年拟减持公告发布后,5日内的股价平均跌幅为16.82%,30日内的股价平均跌幅为23.11%。公告日期事件类型拟减持股份数发布公告后5日涨跌幅发布公告后30日涨跌幅2024-07-02减持160万股-0.1682-0.2311(数据来源:本站iFinD)更多个股增减持计划请查看增减持功能>>
【2025-08-06】
ST泉为:光伏组件转化效率因组件型号区别及适用场景差异而不同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站08月06日讯,有投资者向ST泉为提问, 近日全国各地陆续启动“光伏领跑计划”,也就是要求侧重申报光伏领跑计划的项目组件转换效率达到24.2%以上。这对于光伏技术迭代和出清落后产能具有重大里程碑意义。请问,泉为科技目前的泉耀系列和虎鲸系列组件是否符合领跑计划要求,也就是转化效率能否达到24.2%,请回答,谢谢
公司回答表示,光伏组件转化效率因组件型号区别及适用场景差异而不同,感谢关注!点击进入交易所官方互动平台查看更多
【2025-08-06】
ST泉为:山东泉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青岛方舟惠泽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的山东方舟泉为科技有限公司已于2024年5月6日注销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站08月06日讯,有投资者向ST泉为提问, 请问,贵公司近期,在财务紧张的情况下,仍全额出资4000万成立山东泉为电力工程有限公司,与青岛方舟惠泽科技共同出资成立山东方舟泉为科技有限公司,这是出于公司发展的规划变化吗?是否会对光伏板块经营造成不利影响?其中合作方方舟机电是计算机器件制造商,公司是有增加芯片业务板块的计划吗?
公司回答表示,公司成立山东泉为电力工程有限公司是基于日常生产经营管理的需求,山东泉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青岛方舟惠泽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的山东方舟泉为科技有限公司已于2024年5月6日注销,感谢关注!点击进入交易所官方互动平台查看更多
【2025-08-06】
ST泉为投资成立新能源公司
【出处】证券时报网
人民财讯8月6日电,企查查APP显示,近日,深圳市亿米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销售;站用加氢及储氢设施销售;太阳能热发电产品销售;生物质能技术服务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ST泉为全资持股。
【2025-07-03】
ST泉为新设子公司,含AI软件开发业务
【出处】证券时报网
人民财讯7月3日电,企查查APP显示,近日,贵州泉为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高东平,经营范围包含: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标准化服务;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合同能源管理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ST泉为全资持股。
【2025-07-01】
ST泉为子公司部分借款到期 构成债务逾期
【出处】智通财经
ST泉为(300716.SZ)发布公告,2023年3月30日,公司下属控股子公司山东泉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泉为)于枣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市中支行(以下简称枣庄银行)签署《固定资产借款合同》《最高额抵押合同》,约定山东泉为以厂房为抵押物向枣庄银行借款1亿元,期限36个月。
按照《固定资产借款合同》约定,合同期限内,枣庄银行向山东泉为提供1亿元借款,山东泉为分六笔予以偿还。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公司已偿还其中三笔、本金合计2010万元,剩余未偿还本金7990万元。
2025年3月31日为合同约定第四笔借款本金2990万元归还日,经控股子公司山东泉为与债权人枣庄银行积极沟通并补充部分抵押物,枣庄银行同意将第四笔借款本金2990万元原定归还日展期至2025年6月30日。此笔借款已于昨日到期,公司未能再次与债权人枣庄银行达成一致,构成债务逾期。
【2025-06-17】
ST泉为:公司董秘关欣先生已离职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站06月17日讯,有投资者向ST泉为提问, 请问公司的董秘是不是已离职?为什么拒不回答投资者问题?
公司回答表示,公司董秘关欣先生已离职,详见公司于2025年4月3日披露的《关于公司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辞职的公告》(2025-006),感谢关注?
〉慊鹘虢灰姿俜交ザ教ú榭锤?
【2025-06-11】
ST泉为: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股份被司法冻结
【出处】本站7x24快讯
ST泉为公告,公司控股股东泉为绿能投资(海南)有限公司的一致行动人广东国立科技控股有限公司所持公司部分股份被司法冻结。广东国立持有ST泉为1920.24万股,其中533.24万股被司法冻结,占其所持股份的27.77%,占公司总股本的3.33%。此外,广东国立持有的1387万股未被司法冻结,占其所持股份的72.27%,占公司总股本的8.67%。本次司法冻结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变更,但存在被要求补充质押、平仓或被强制过户的风险。
【2025-05-23】
ST泉为:公司股票将被叠加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出处】证券时报网
人民财讯5月23日电,ST泉为(300716)5月23日晚间公告,截至5月23日,公司控股子公司安徽泉为绿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违规担保事项涉及的诉讼处于等待二审开庭前阶段,目前担保余额1001.26万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绝对值5%以上。根据相关规定,自5月26日起,公司股票将被叠加实施其他风险警示,股票简称“ST泉为”保持不变。
【2025-05-19】
大利好!并购重组概念股 批量涨停
【出处】证券时报网
今日早盘,A股整体低开低走小幅调整北证50探底回升涨逾1%。上涨个股略多于下跌个股,成交量有微幅放大的趋势。
盘面上,航运港口、并购重装预案、房地产、林业等板块涨幅居前,人形机器人、消费电子、酿酒、液冷服务器等板块跌幅居前。
并购重组迎政策利好
并购重组概念股早间集体大涨,板块指数逆势大幅高开高走,放量涨逾3%,创近2个月来新高。光智科技开盘20%涨停,综艺股份、天汽模、滨海能源、华夏幸福等也批量一字涨停。
要约收购、ST、壳资源、低价股等与并购重组关联度高的板块也纷纷逆势上扬,华远地产、*ST阳光、*ST恒久、*ST荣控等批量涨停。
上周末,中国证监会正式对外公布实施修改后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明确支持符合商业逻辑的跨界并购、建立重组股份对价分期支付机制、新设重组简易审核程序、吸收合并锁定期差异化设置、鼓励私募基金参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等。
根据证监会披露,今年以来,上市公司筹划资产重组更加积极,已披露超600单,是去年同期的1.4倍;其中重大资产重组约90单,是去年同期的3.3倍;已实施完成的重大资产重组交易金额超2000亿元,是去年同期的11.6倍。
深沪北交易所也同步修订发布《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审核规则》及配套业务指南。新设简易审核程序,对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发股类重组,大幅简化审核流程,缩短审核时限,同时进一步完善了重组股份对价分期支付等相关事项的披露和审核要求。
开源证券认为,在国企改革政策支持、产业转型升级、集团资产证券化与市值管理考核等多重因素的驱动下,央国企有望成为新一轮并购重组浪潮的主导力量。
东吴证券则表示,随着新规落地,并购重组项目有望增加,配套融资业务也有望增长,券商作为并购重组的财务顾问,将有更多机会参与其中,弥补投行收入的下滑,也能带动券商其他业务线的协同发展。
航运量激增 运价暴涨
经过短期调整之后,航运港口概念股再度走强,板块指数一度放量涨逾3%。南京港、连云港、宁波海运均连续第5日涨停,珠海港、厦门港务等亦强势封板。
中美相互调整关税正式实施后,中国至美国的集装箱船预订量激增。贸易追踪机构Vizion数据显示,在美国和中国互降关税之后,美国下单的从中国到美国集装箱运输预订量飙升近300%。
船运追踪系统Port Optimizer提供的数据也显示,洛杉矶当地港口上周(5月11日至17日)和本周(5月18日至24日)的货物进口量将分别环比增长16.1%和21.98%。
需求短期内集中释放迅速推高美线的航运价格。公开信息显示,已有八家船运公司已经针对亚洲到美国的航线宣布了GRI(General Rate Increase,一般费率上调)计划,GRI增幅最高达3000美元/FEU(40英尺集装箱)。
美西航线40英尺标箱运价已从年初2560美元涨至3500美元(截至上周末),而地中海航运、赫伯罗特等公司宣布,后续将再度上调700美元—1500美元。
而且由于5月本就是航运旺季,据亿海蓝数据显示,过去十年,5月份亚洲往北美去的集装箱货量环比平均增5.4%,为1年中的高点。所有现在航运涨价可能只是个开始。
根据达飞轮船向客户发出的费率通知,40英尺柜6月1日—14日,美西运费将调涨至6100美元,美东运费将调涨至7100美元。6月15日起,从亚洲(包括远东)到美国、加拿大卸货港口的旺季附加费将再上涨4000美元,达10000美元以上。
华源证券称,中美之间突然互降关税让船司运力调整措手不及,90天中美关税窗口期引发的集运美线抢运潮或将带来美线量价齐升;此外,亚洲支线集运运价也将受溢出效应带动,有望利好相关公司业绩。
【2025-05-14】
上市公司跨界光伏退潮 产能出清进度成焦点
【出处】证券时报
5月13日收盘,*ST沐邦(603398)股价连续第七个交易日跌停。在行业下行周期,*ST沐邦的遭遇正是跨界光伏企业普遍难逃“裸泳者”命运的一个缩影。时针拨回至三年前,借着行业热潮,一批上市公司纷纷切入光伏赛道,这些公司一度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
记者注意到,2024年年报披露后,已有多家跨界光伏上市公司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或其他风险警示,持续经营能力受到质疑。与此同时,多家跨界企业正筹划将光伏业务打包出售,从亏损泥潭中脱身。
在受访人士看来,跨界光伏上市公司集体退潮有利于行业健康发展轨道,但需要警惕的是,这些企业的光伏资产多数被地方国资或第三方接盘,并没有真正从行业退出。因此,需要有较为强硬的政策来协助行业实现供给侧改革,进一步推动落后产能和企业出清。
样板
对于*ST绿康(002868)而言,4月底的短短10天时间里,公司经历了巨大转折,三年前向光伏胶膜产业跨界的举动,还是如周期律一般带来反噬。
4月21日晚间,*ST绿康公告,为配合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工作进度,原定于4月28日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和《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均调整为4月29日披露。
然而,4月22日早盘,*ST绿康毫无征兆地停牌。当日午间,公司罕见地发布一则公告称,收到控股股东康怡投资、实控人赖潭平通知,其正在筹划股份转让事项,可能涉及公司控制权变更。
4月24日,*ST绿康公告对2024年度业绩预告进行修正,这次修正集中于两方面,一是净利润,二是净资产。公司2023年末的净资产为4.14亿元,这次修正确认2024年末净资产将由正转负。
随后,*ST绿康官宣了两件大事。一是康怡投资及股东义睿投资、长鑫贰号、皓赢投资与纵腾网络签署协议,约定由上述股东向纵腾网络合计转让公司29.99%股份。*ST绿康控股股东将变更为纵腾网络,实控人将变更为王钻。纵腾网络主业是为全球跨境电商商户、出口贸易企业、出海品牌商,提供海外仓储、专线物流、航空运输、定制化物流等一体化物流解决方案。
另一件事涉及资产出售。*ST绿康拟向康怡投资、义睿投资、皓赢投资、长鑫贰号等股东设立的合资公司出售上市公司内与光伏胶膜业务相关的全部资产、负债,包括但不限于绿康玉山、绿康海宁、绿康新能的全部资产、负债。置出完成后,*ST绿康不再从事光伏胶膜业务。
回溯*ST绿康转型过程,2022年7月底,公司宣布购买江西纬科100%股权。*ST绿康原本经营兽药研发、生产和销售,但公司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连续亏损。公司称,看好光伏胶膜行业发展前景及拟置入标的资产在行业内的技术和客户积累,期待收购能贡献新的业绩增长点。
记者注意到,*ST绿康在2022年7月29日的收盘价为12.62元/股,就在宣布收购江西玮科的2022年8月1日,公司股价以涨停报收,并由此掀起了一轮行情。2023年1月12日,公司股价最高触及65.9元/股,区间涨幅422%。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专家组副主任吕锦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由于美股基本丧失融资功能,主要光伏企业结束了在美股上市的历程,陆续回A,获得资本市场追捧并在2023年上半年达到顶峰,这是跨界光伏企业能够兴起并同样获得市场追捧的主要背景。
然而,以*ST绿康为例,除了股价的飙升曾令人印象深刻以外,跨界并没有给公司带来显著的业绩改善。2022年及2023年*ST绿康亏损持续扩大,亏损分别为1.22亿元和2.22亿元。2024年,*ST绿康实现营收6.49亿元,同比增长28%,但净利润亏损4.45亿元。
根据*ST绿康的解释,由于光伏胶膜行业价格内卷严重、毛利率低且因设备产能利用率不足,公司固定资产减值金额较大;此外,光伏胶膜原材料粒子价格持续下跌,库存的原材料跌价准备减值金额较大。2024年,公司光伏胶膜业务毛利率为-38.63%。今年一季度,*ST绿康续亏2941万元。
在吕锦标看来,面临困境的跨界光伏企业,往往是原有主业难以为继,希望借道光伏摆脱困境,但是,在参与者众多的情况下,光伏行业已经出现了“踩踏”。特别是国内资本市场收紧增发,主产业链IPO几近停止,跨界光伏企业也陷入了转型困境。
退潮
在这轮跨界潮中,上市公司多聚焦于光伏主产业链制造环节,如硅片、电池片等。虽然*绿康的跨界方向为光伏胶膜,其属于辅材产业,但其自跨界以来从获得追捧到业绩转向、控制权变更再到出售资产的经历,在跨界企业中十分有代表性。
这轮跨界企业的原有主业五花八门,有养奶牛的,也有从事玩具、游戏、医疗服务等行业的,迟至2024年,多数跨界上市公司在经营及财务上都出现了难以为继的迹象。
去年,*ST沐邦硅片及硅棒业务、玩具业务等营业收入为2.77亿元,同比减少超过八成,净利润亏损11.6亿元。公司解释说,由于光伏行业近两年激进的产能扩张,造成行业周期性产能过剩,导致供需失衡;光伏产业链价格持续下行,价格战不断升级,行业竞争剧烈。由于开工率受限且固定成本较高等,仕净科技(301030)2024年营收下降四成,净利润亏损7.71亿元。
即便是一线光伏企业,2024年也普遍出现巨额亏损。据记者不完全梳理,2024年,包括ST泉为、*ST金刚、皇氏集团、海源复材、麦迪科技、宝馨科技等在内的典型跨界光伏企业,均交上了亏损成绩单。
“最直接的原因是产业链价格下降太多,不具备成本和海外渠道优势的跨界企业快速进入负毛利和亏现金的状态。”在谈到跨界光伏企业集体退潮的情况时,一家一线光伏企业人士认为,跨界光伏企业海外市场布局较弱,技术路线单一且多为TOPCon,因此在行业形势变化阶段,综合竞争力较弱。
不过,在吕锦标看来,这轮跨界企业竞争力并不弱,特别是在电池端跟随主流方向切入N型TOPCon时抢占了先机,但是在所有技术路线都亏损的局面下,跨界企业也不能幸免;相反,在这轮跨界潮中,有些跨界企业因技术路线选择的犹豫不决而放慢了投资,阴差阳错反而减少了损失。
至于海外市场布局薄弱的因素,吕锦标认为,国内市场率先进入价格战后,海外市场受低价竞争影响有一定滞后,的确有利于海外市场开拓领先的企业;但是,也应该关注到,从2024年四季度开始,除了受贸易保护的美国市场,低价竞争已经席卷全球。
还有一个需要考虑的原因,就是前述融资环境的变化,以仕净科技为例,公司在去年8月披露定增预案,计划募资4.2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贷款,目的在于聚焦光伏电池片等主业;不过,今年3月,公司宣布,基于当前市场环境、公司实际情况等因素,决定终止定增事项。
资金储备不足使跨界企业难以进行持续的技术升级。正如中信建投证券指出的,目前电池环节仍存在一定技术迭代,现金紧张的企业后续无法进行TOPCon改造升级或者BC产能建设,无法进行升级的TOPCon产能会逐步难以获取订单,并淘汰出市场,从而实现电池环节的产能出清。
财务指标恶化使跨界光伏企业持续经营能力受到质疑,记者注意到,在2024年年报披露后,多家跨界企业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包括*ST绿康、*ST海源,*ST金刚,*ST沐邦,ST泉为等。
以*ST绿康为例,公司2024年经审计期末净资产为-2453.6万元,同时,公司2022—2024年度经审计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均为负值,且2024年被出具非标审计意见。
在上述一线企业人士看来,跨界光伏企业在行业景气阶段进度,彼时存在绝对的供应瓶颈,但是光伏市场需要企业的沉淀,而这些跨界进入的企业本身并不具备深耕产业的基础与技术。因此,当行业进入下行周期时,跨界企业纷纷退潮也是市场规律运行的必然。
焦点
和*ST绿康一样,在行业低谷期,跨界上市公司又纷纷打起了出售光伏业务、另谋出路的主意。
去年10月底,麦迪科技公告,拟向绵阳市安建投资有限公司出售炘皓新能源100%股权,向苏州炘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出售其持有的麦迪电力100%股权,交易总价达6.34亿元。只不过,回想2022年转型之初,麦迪科技也曾立下“未来3年内重点打造百亿级光伏产业园”的志向。
ST泉为正筹划出售安徽泉为51%股权,安徽泉为是ST泉为主要子公司之一,2024年实现营收3822万元,净利润亏损3886万元。若交易顺利完成,将不再纳入ST泉为合并报表范围。
还有一类出售方式比较特殊,即转让上市公司控制权。*ST海源就是一例,公司控股股东赛维电力拟将其持有的3717.50万股股份作价3.5亿元转让给新余金紫欣,后者将成为*ST海源新控股股东。
记者注意到,在近期调研中,晶科能源公开谈到,一些跨界光伏企业已在逐渐退出市场竞争,行业会逐渐进入从亏损到盈亏平衡,再到逐渐盈利的过程,有规模化优势、品牌溢价、领先技术和成本控制优势的企业,会更具有竞争力。
然而,在上述一线企业人士看来,当前跨界光伏企业的退出还不是很充分,这些企业的光伏资产仍被地方国资或第三方企业接盘。
“虽然部分产能关停了,但鲜有跨界企业破产清算、退市等情况,也就意味着这些产能并没有真正退出行业。”该人士向记者提到,此时需要有较为强硬的政策来协助行业实现供给侧改革,进一步推动落后产能和企业的出清。
在该人士看来,如果跨界企业的光伏产能没有成本优势且没有足够订单的话,这些产能很难被称之为资产,“这些产能应通过资产减值等方式退出或处理掉,从一线企业角度讲,也不太会去接盘这些资产”。
正如其所言,通威股份曾计划收购润阳股份,在双方自身条件均十分优异的背景下,这笔交易仍没能走到最后,更不要奢望一线企业会考虑接盘跨界企业的光伏资产。
根据吕锦标的观察,目前行业内出现了一些国资接手光伏项目的案例,基本上是对所投资企业和团队信心的加码力挺。同时,原先主业实力雄厚的企业跨界光伏,目前仍然有稳定的团队,只是暂停进一步扩张,而不是选择退出。
记者也注意到,还有不少跨界企业在坚守,例如*ST沐邦,公司表示,将以硅片业务为基础,向上下游拓展,构建“设备+硅料+硅片+电池”为一体的光伏产业链。此外,2025年公司将积极推动梧州10GW N型高效电池项目投产,加快推进1万吨硅提纯募投项目落地,超导单晶炉实现对外销售。
跨界企业的命运也取决于光伏行业何时走出低谷,吕锦标认为,本轮竞争的显著特点是优质产能过剩,低价竞争拼现金流已经造成龙头企业持续亏损,负债率上升,现金流吃紧。“主产业链上的二三线企业已经停产多时,在需求快速增长的年头,二三线企业主要为龙头品牌企业代工,在龙头企业都降低开工的情况下,二三线企业即使是技术先进的产能也只能闲置。”
“今年行业扭亏为盈比较难,但有希望见到拐点。”上述一线企业人士告诉记者,总的来看,跨界企业集体退潮有利于行业供需再平衡,也有利于头部企业集中度提升,对行业长期健康发展有好处。
【2025-05-12】
ST泉为:独立董事邹育飞辞职
【出处】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AI快讯,5月12日,ST泉为公告,公司独立董事邹育飞因个人职业规划原因申请辞去第四届董事会独立董事及审计委员会主任委员职务。辞职后,邹育飞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根据相关规定,邹育飞的辞职报告将在公司股东大会选举产生新任独立董事后生效,在此之前,他将继续履行相关职责。
【2025-04-30】
ST泉为04月30日主力大幅流入
【出处】本站AI资讯社【作者】资金大幅流入
ST泉为04月30日主力(dde大单净额)净流入944.00万元,涨跌幅为1.62%,主力净量(dde大单净额/流通股)为1.06%,两市排名100/5146。投顾分析ST泉为今日主力净量为正,且值较大,表明主力大幅流入,主动买入明显多于主动卖出。ST泉为今日收涨1.62%,主力有可能在吸筹建仓。
【2025-04-29】
股东追踪|龚建新等新进ST泉为前十大流通股东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近期ST泉为发布2025一季报,十大流通股东发生了以下变化:2位股东新进,2位股东退出,2位股东增持,3位股东的自持流通股份减少。新进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龚建新本期持有194.3万股,占流通股比例1.21%;黄永飞本期持有97.11万股,占流通股比例0.61%。退出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李樱上期持有108.2万股,占流通股比例0.68%;王媛上期持有97.15万股,占流通股比例0.61%。增持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泉为绿能投资(海南)有限公司本期较上期自持股份增持0.62%至1610万股;盛悦私募基金管理(海南)有限公司-盛悦价值一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本期较上期自持股份增持1.50%至164.2万股。自持流通股份减少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葛旭艳本期较上期自持股份减少6.30%至613万股;陈泽伟本期较上期自持股份减少8.04%至220万股;申芯微(上海)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本期较上期自持股份减少24.77%至124.5万股。机构或基金名称持有数量占流通股比例自持流通股份变动比例股份类型广东国立科技控股有限公司1920万股12%不变流通A股泉为绿能投资(海南)有限公司1610万股10.06%0.62%流通A股葛旭艳613万股3.83%-6.30%流通A股东莞市盛和伟业投资有限公司539.4万股3.37%不变流通A股陈泽伟220万股1.37%-8.04%流通A股龚建新194.3万股1.21%新进流通A股黄凯凯167.7万股1.05%不变流通A股盛悦私募基金管理(海南)有限公司-盛悦价值一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164.2万股1.03%1.50%流通A股申芯微(上海)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124.5万股0.78%-24.77%流通A股黄永飞97.11万股0.61%新进流通A股小科普:证金(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负责证券市场融资融券的业务,是稳定证券市场的重要力量;投资风格偏向稳定性和安全性,通常在市场波动时发挥“国家队”角色,进行市场托底。汇金(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央级别的投资公司,管理国家外汇储备的一部分,进行多元化的国内外投资;投资风格偏向长期稳健投资,注重价值和宏观经济趋势,对国有企业的持股较多。社保基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国家战略储备基金,通过多种渠道实现基金保值增值,以保障社会保险支出的需求。投资风格偏向稳健、长期,注重风险控制和收益平衡,倾向于获得稳定的长期回报。大基金(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专注于推动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基金,支持半导体企业的成长和创新。投资风格偏向产业导向型,更关注科技和战略新兴产业的长期发展,具有较强的前瞻性。险资(保险资金):由保险公司投资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保费收入,规模庞大且流动性要求高。投资风格偏向稳健、保守,偏好低风险、高稳定性的资产,如债券、优质蓝筹股和基础设施项目。信托(信托公司):提供信托服务,以受托人的身份管理和运用财产,为投资者和被投资者提供桥梁。投资风格较为灵活,涵盖了房地产、股权、固定收益类产品等领域,风险偏好和投资期限多样化。外资(外资机构):国外资金进入中国市场的代表,涵盖对冲基金、养老金、主权财富基金等。投资风格偏向多元化和国际化,注重全球资产配置、行业龙头和成长性企业的投资机会,反应灵敏且策略多变。牛散:指的是指盈利能力非常好的散户,选股能力强,具有超强的股市洞察能力,牛散一般都能跑赢市场,并且获得不错的收益。牛散又名大户,散户中成功之后,就成了牛散。
【2025-04-29】
泉为科技(截止2025年3月31日)股东人数为8931户 环比减少0.72%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4月29日,泉为科技披露公司股东人数最新情况,截止3月31日,公司股东人数为8931人,较上期(2024-12-31)减少65户,环比下降0.72%。从持仓来看,泉为科技人均持仓1.79万股,上期人均持仓为1.78万股,环比增长0.73%,户均持股趋向集中。一般而言筹码趋于集中,有利于股价拉升。一般来讲,股东人数、人均持仓和股价没有太直接的关系,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股东人数连续增加,可能是机构退出,把手中的筹码派发给散户,导致个股的筹码比较分散,大资金的离场,容易演变为散户主导行情,不利于股价上涨;若股东人数持续减少,则可能是机构买入散户抛出手中的筹码,方便后续拉升股价。(数据来源:本站iFinD)
【2025-04-28】
泉为科技今日跌19.74%,有1家机构专用席位净卖出2.64万元
【出处】本站7x24快讯
泉为科技今日跌19.74%,成交额1.48亿元,换手率16.22%,盘后龙虎榜数据显示,2家机构专用席位净买入971.64万元,有1家机构专用席位净卖出2.64万元。
【2025-04-28】
泉为科技04月28日主力大幅流出
【出处】本站AI资讯社【作者】资金大幅流出
泉为科技04月28日主力(dde大单净额)净流出1450.75万元,涨跌幅为-19.74%,主力净量(dde大单净额/流通股)为-1.62%,两市排名5116/5150。投顾分析:该股今日主力净量为负,且值较大,表明主力大幅流出,主动卖出明显多于主动买入。与此同时,今日换手率较高,主力抛售的嫌疑较大。投顾建议:投资者短期宜合理控制仓位,谨慎为佳。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根据互联网大数据分析所得,不代表公司立场,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注意投资风险。
【2025-04-25】
又一光伏跨界企业或被ST
【出处】数字新能源DNE【作者】数字新能源DNE
4月24日晚间,广东泉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泉为科技”)发布关于公司股票可能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的提示性公告。
根据公告,泉为科技预计2024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孰低者为负值,且审计机构将出具带持续经营强调事项段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泉为科技于2025年1月22日发布的2024年业绩预告显示,预计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为9,600万元-13,500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则亏损为9,400万元-13,300万元。
根据深交所相关规定,上市公司出现“最近三个会计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孰低者均为负值,且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审计报告显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深交所将对其股票交易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从泉为科技财务数据来看,其2022年、2023年度经审计的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797.20万元、-13,856.07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6,491,62万元、19,523.93万元。
因此,泉为科技在2024年年度报告披露后,可能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与此同时,泉为科技控股子公司安徽泉为存在为第三方提供担保的情况,目前担保余额为1,001.26万元,因未履行相关审议程序,构成违规对外担保。如在本公告披露之日起一个月内,不能解决违规担保问题,公司股票将可能被叠加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4月14日)泉为科技曾发布关于筹划重大资产出售的相关公告,称将与其他股东拟向上海赢古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赢古资产”)出售安徽泉为100%股权,转让价款暂定为人民币2.7亿元。
此外,赢古资产还承诺将按期偿还安徽泉为2亿元的债务。
【2025-04-25】
重要公告速递:中国平安计划发行不超过500亿元人民币的境内债券融资工具
【出处】本站C闻【作者】C闻
投资并购
中国平安:计划发行不超过500亿元人民币的境内债券融资工具。
星网宇达:公司与吉林省仿生机器人创新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业绩
欧菲光:2025年一季度净亏损5894.98万元。
赛隆药业:2024年亏损 退市风险警示。
返利科技:4月28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股票简称变更为*ST返利。
牧原股份: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44.91亿元。
本站: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1.2亿元 同比增长15.91%。
恒瑞医药: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18.74亿元,同比增长36.90%。
卫星化学: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15.68亿元 同比增长53.38%。
航锦科技:2024年净亏损9.79亿元。
两面针:2025年第一季度净亏损1416.95万元。
华工科技: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4.1亿元,同比增长40.88%。
光庭信息: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2403.25万元,同比增长835.28%。
甘李药业: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24.90%。
金沃股份: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1231.09万元,同比增长103.41%。
幸福蓝海: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7053.01万元,同比增长694.06%。
正邦科技:2024年净利润2.16亿元,同比下降97.46%。
中微公司:一季度净利润3.13亿元 同比增长25.67%。
吉鑫科技: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4201.18万元,同比增长240.50%。
中信金属: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5.71亿元 同比增长268.89%。
拉卡拉: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1.01亿元,同比下降51.71%。
公告澄清
亨通光电:暂缓筹划子公司分拆上市。
四连板先达股份:烯草酮产品主要销售季节为每年4-8月份 后续价格具有不确定性。
惠伦晶体:公司及实控人因涉嫌信披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
未名医药:重要子公司被暂停生产 若三个月内无法恢复生产公司可能触发其他风险警示情形。
泉为科技:公司股票可能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健尔康:公司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
生产经营
中毅达:公司生产产能保持稳定,近期无新建计划。
东贝集团:机器人关节电机目前还处于研发测试阶段,尚未对市场供货。
增减持
苏奥传感:控股股东筹划公司控制权变更 股票停牌。
【2025-04-25】
泉为科技:可能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天顺风能: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近76%
【出处】每日经济新闻
丨 2025年4月25日星期五丨
NO.1天顺风能: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75.98%
4月24日,天顺风能公告称,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9.26亿元,同比下降12.1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564.56万元,同比下降75.98%。主要原因是制造板块产能利用率下降,单位产品分摊的固定成本增加。
点评:天顺风能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下滑,主要原因是制造板块产能利用率下降和单位产品固定成本增加。这表明公司在成本控制和产能管理方面存在不足,需要加强内部优化以提升盈利能力。此外,公司还需关注市场变化,调整经营策略,以应对行业挑战。
NO.2云南能投: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38.03%
4月24日,云南能投公告称,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54亿元,同比下降2.12%;实现归母净利润2.21亿元,同比下降38.03%。报告期内公司新能源发电量13.07亿度,较上年同期减少9.24%;售电量12.59亿度,较上年同期减少9.49%,主要因来风情况波动、报告期平均风速同比下降及特定时段限电影响。
点评:云南能投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出现下滑,主要受新能源发电量和售电量减少的影响。这反映出公司在应对市场变化和自然因素影响方面存在挑战,需要加强风险管理以提升盈利能力。同时,公司应关注行业发展趋势,优化业务结构,以应对行业挑战。
NO.3泉为科技:公司股票可能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4月24日,泉为科技公告称,预计2024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孰低者为负值,且审计机构将出具带持续经营强调事项段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公司股票交易可能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此外,审计机构预计对公司2024年度内部控制出具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公司股票交易也可能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同时,公司控股子公司安徽泉为存在为第三方提供担保,目前担保余额1001.26万元,未履行相关审议程序,构成违规对外担保,如在公告披露之日起一个月内不能解决,公司股票将可能被叠加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点评:泉为科技面临严峻的财务和内部控制问题,2024年度预计净利润为负,且可能收到审计机构的否定意见。此外,公司还存在违规对外担保问题。这些情况可能导致公司股票交易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对公司的声誉和市场信心造成负面影响。公司需立即采取行动,解决财务和内部控制问题,同时加强合规管理,以恢复市场信任。
【2025-04-24】
多家公司提示风险警示
【出处】证券时报e公司【作者】证券时报
年度披露进入高峰期,4月24日晚间,多家上市公司披露可能被实施风险警示。
未名医药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天津未名于2025年4月22日被天津市药品监督管理局采取暂停生产、销售风险控制措施。原因是经综合评定、研判,天津未名相关药品生产行为不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要求。
未名医药表示,公司于2025年4月22日收到天津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天津未名采取暂停生产、销售风险控制措施的通知,公司高度重视,已成立专项整改小组,全面排查问题根源,制定整改方案,并积极配合监管部门完成缺陷整改工作,争取尽快恢复生产。
未名医药进一步表示,关于天津未名被采取暂停生产、销售风险控制措施,天津未名需完成整改验收工作,方能恢复生产,暂停销售的产品需要按国家药监局标准检验合格后方能重新销售使用。在此期间,天津未名的销售及回款将受到不利影响。公司将按照相关会计准则进行会计处理,对公司财务状况的影响金额将以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确认后的结果为准。
据了解,天津未名主要从事人干扰素药品的生产与销售,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17亿元、净利润-1400.37万元,分别占同期未名医药营业收入的60.09%、合并报表净利润的9.8%,为公司重要子公司,本次暂停生产、销售事项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重要影响。
未名医药表示,根据规定,公司生产经营活动受到严重影响且预计在三个月内不能恢复正常,公司股票将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公司因天津未名停产导致主营业务受到严重影响。截至公告披露之日,公司仍具有生产经营的能力,且天津未名预计停产时间不超过三个月。如天津未名三个月内无法恢复生产,则公司可能触发其他风险警示的情形。
2024年报显示,未名医药去年实现营收3.6亿元,同比下降16.14%;净亏损1.37亿元。
泉为科技同日公告,预计2024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孰低者为负值,且审计机构将出具带持续经营强调事项段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公司股票交易可能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此外,审计机构预计对公司2024年度内部控制出具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公司股票交易也可能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同时,公司控股子公司安徽泉为存在为第三方提供担保,目前担保余额1001.26万元,未履行相关审议程序,构成违规对外担保,如在公告披露之日起一个月内不能解决,公司股票将可能被叠加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目前泉为科技业绩承压。今年1月该公司披露2024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净利润亏损9600万元至1.35亿元。
泉为科技表示,公司业绩亏损的主要原因:一是结合实际经营情况及战略发展规划,公司在2024年进一步剥离了橡塑板块业务,聚焦光伏新能源板块为主业。2024年光伏行业竞争激烈,致使光伏产业链产品价格持续走低,报告期内公司产能利用率不及预期,主营业务产品光伏组件价格下跌,导致毛利率为负。同时,公司计提了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其次,公司因部分应付账款逾期引起的诉讼,已有部分案件进入庭审阶段等待判决,公司计提了相应的预计负债。
ST天喻同日公告称,根据中兴财光华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沟通函》,公司2024年度财务报表可能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根据相关规定,公司股票交易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主要涉及与某代理商的交易和资金往来、民间借贷纠纷、子公司内部控制缺陷等问题。公司正尽力采取措施消除上述情形,最终审计意见类型以会计师事务所正式出具的审计报告为准。
返利科技同日公告,因公司股票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公司股票将于2025年4月25日停牌一天,并于2025年4月28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变更为*ST返利。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起始日为2025年4月28日。根据上会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报告,公司2024年度净利润为负,且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的营业收入低于3亿元,符合《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规定的财务类强制退市情形。
返利科技同日披露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2024年返利科技实现营收2.44亿元,同比下降19.38%,净亏损1166.89万元,同比下降145.88%。今年一季度,返利科技实现营收5359.66万元,同比下降16.68%,净亏损1398.14万元,同比下降440.9%。
【2025-04-24】
又一A股,或被ST
【出处】中国基金报【作者】李智
【导读】泉为科技可能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又一A股或被ST。
泉为科技或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4月24日晚间,泉为科技发布公告称,预计2024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孰低者为负值,且审计机构将出具带持续经营强调事项段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公司股票交易可能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此外,审计机构预计对公司2024年度内部控制出具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公司股票交易可能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同时,公司控股子公司安徽泉为存在为第三方提供担保情况,目前担保余额为1001.26万元,未履行相关审议程序,构成违规对外担保。如果本次违规担保问题无法在一个月内解决,公司股票将被叠加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针对上述情况,泉为科技表示,公司将持续提高治理水平,完善内部控制工作机制,优化内部控制流程。针对违规担保情形,公司将积极督促相关责任人认真整改,力争尽快消除违规担保情形。此外,公司将认真落实内部控制整改措施,进一步完善印章管理、对外担保等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环节,强化执行力度,杜绝有关违规行为的再次发生,保证上市公司的规范运作,切实维护全体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的利益。
市值跌至14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泉为科技管理层近期变动频繁。4月3日,关欣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职务。3月17日,公司独立董事王秀峰因个人身体原因申请辞去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独立董事及审计委员会职务。辞职后,王秀峰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除此之外,泉为科技还存在公司及控股子公司部分银行账户被冻结的情况。3月25日,泉为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目前被冻结账户数量为47个,占公司及子公司账户总数的55.29%,合计被冻结账户资金余额为610万元。冻结的原因是公司短期资金流紧张,部分买卖合同到期未能清偿,导致相关债权人发起诉讼。
业绩方面,1月22日,泉为科技发布2024年度业绩预告,归母净利润预计亏损9600万元至1.35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亏损9400万元至1.33亿元。
对于亏损的原因,泉为科技表示,主要是因为公司在2024年进一步剥离了橡塑板块业务,聚焦光伏新能源板块。2024年光伏行业竞争激烈,致使光伏产业链产品价格持续走低,报告期内,公司产能利用率不及预期,主营业务产品光伏组件价格下跌,导致毛利率为负。同时,公司计提了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公司因部分应付账款逾期引起的诉讼,已有部分案件进入庭审阶段等待判决,公司计提了相应的预计负债。
公开资料显示,泉为科技一方面深耕光伏领域,专注于异质结(HJT)电池、组件、钙钛矿、EPC总包、电站运维等的技术研发、生产、销售业务;另一方面,公司保持了在高分子材料及其产品相关产业链内的竞争力,为高档运动及休闲鞋材、智能家居、通信通讯、运动器材、电子配套产品等市场领域客户提供各种类型的节能环保材料。
截至4月24日收盘,泉为科技报8.67元/股,总市值为14亿元。
【2025-04-24】
泉为科技:公司股票可能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出处】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AI快讯,4月24日,泉为科技(300716.SZ)公告称,预计2024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孰低者为负值,且审计机构将出具带持续经营强调事项段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公司股票交易可能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此外,审计机构预计对公司2024年度内部控制出具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公司股票交易也可能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同时,公司控股子公司安徽泉为存在为第三方提供担保,目前担保余额1001.26万元,未履行相关审议程序,构成违规对外担保,如在公告披露之日起一个月内不能解决,公司股票将可能被叠加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2025-04-24】
泉为科技(4月24日)出现1笔大宗交易
【出处】本站iNews【作者】大宗探秘
据本站数据中心统计,4月24日泉为科技收盘价为8.67元,出现1笔大宗交易。详情如下:成交量:115.00万股 | 成交价:8.50元 溢价率:-1.96%买方:德邦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台州玉兰路证券营业部卖方: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台州黄岩委羽街证券营业部泉为科技大宗交易信息序号交易日期最新价成交价格成交量(万股)溢价率买方营业部卖方营业部12025-04-248.67008.5000115.0000-0.01960784313725490196德邦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台州玉兰路证券营业部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台州黄岩委羽街证券营业部历史大宗交易详细数据请进入本站数据中心-大宗交易页面查看
【2025-04-17】
现金流吃紧!广东泉为科技“断臂求生”,欲2.7亿元“甩卖”光伏子公司
【出处】华夏时报【作者】李佳佳
华夏时报记者李佳佳李未来北京报道
近期,广东泉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泉为科技”,300716.SZ)宣布,公司及安徽泉为其他股东拟向赢古资产出售合计持有的安徽泉为100%股权,本次股权转让价款暂定为2.7亿元。本次交易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记者关注到,当前泉为科技负债压顶,面临流动性风险。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公司资产负债率攀升至88.13%,流动负债高达8.18亿元,货币资金仅508.64万元。
那么,此次出售安徽泉为的股份,能否从根本上解决公司面临的资金困境?为缓解资金紧张问题,公司及高管已采取或计划采取哪些具体措施?
针对这些疑问,《华夏时报》记者发采访函至公司邮箱,截至记者发稿前,未收到对方回复。
刚投产一年
泉为科技原名国立科技。公司成立于2002年,2017年11月成功上市。此前,公司一直从事低碳环保新材料及其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覆盖EVA/TPR环保改性材料及产品、生物降解材料、环保工程塑料等。
2022年,泉为科技开始转型布局光伏行业,同年9月29日和10月19日,公司先后受让山东泉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山东泉为”)股份合计35%;同年12月2日,公司又设立安徽泉为绿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安徽泉为”)。
2023年,公司自称为“转型发展的关键之年”,先后卖掉了公司一系列原有资产。2023年底,公司出售子公司爱派客鞋业有限公司,同时,将从事汽车配件业务的原控股子公司大江国立出售。
为进一步聚焦新能源光伏主业,2024年上半年,公司又注销了全资子公司东莞市国立橡塑制品有限公司以及两家控股子公司广州国立云塑智慧有限公司、广东国立云天科技有限公司。
在光伏业务推进方面,2023年,山东泉为一期异质结光伏组件生产线实现量产。而彼时,安徽泉为处于建设阶段,并未产生营业收入。直至2024年4月份,安徽泗县基地启动投产,安徽泉为才真正产生营收。
匪夷所思的是,作为泉为科技的第二个新能源光伏制造基地,安徽泉为仅投产一年,公司便计划将持有的安徽泉为51%股份出售。难道公司战略上发生了重大调整?未来,公司在光伏行业方面的聚焦程度和发展方向又将如何规划?
为深入了解公司卖掉安徽泉为原因,《华夏时报》记者发采访函至公司邮箱,截至记者发稿前,未收到对方回复。
现金流吃紧
虽然泉为科技方面并未回复,但从其过往披露的信息里,可见些许端倪。
首先,转型后,公司光伏业务一直在赔钱。2023年,山东泉为营收1.51亿元,净利润为-4663.99万元。进入2024年上半年,山东泉为利润进一步下滑,公司实现营收1.34亿元,净利润亏损额度扩大至6351.96万元。同期,安徽泉为开始创收,实现营业收入2034.5万元,但净利润为-1386.44万元,处于亏损状态,公司资产总计4.67亿元,负债合计2.63亿元。
除此之外,当前,泉为科技负债压顶,面临较高的流动性风险。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公司资产负债率飙升至88.13%,流动负债高达8.18亿元,货币资金仅508.64万元,资金缺口大。
受短期资金流紧张影响,泉为科技及控股子公司山东泉为、安徽泉为部分买卖合同已出现到期未能清偿的情形,相关债权人发起诉讼,导致公司及子公司部分银行账户被冻结。
截至2025年3月24日,公司及子公司被冻结的银行账户数量为47个,占公司及子公司账户总数比例的55.29%,合计被冻结账户资金余额6,100,445.96元。
记者关注到,在本次股权转让框架协议中,双方对安徽泉为债务处理进行了安排。上海赢古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承诺按期偿还目标公司负债合计约2亿元,不过,最终金额以审计结果为准。
谈及本次交易对上市公司的影响,泉为科技方面强调,本次交易是基于公司未来发展的安排,通过出售资产回笼资金,同时进一步优化资产结构,提高资产流动性。
但对于卖掉安徽泉为这一“断腕”之举,能否从根本上解决公司面临的资金困境,公司方面并未透露。
值得关注的是,近期,公司管理层出现动荡,公司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关欣辞职,目前,相关职责暂由年轻的董事长褚一凡女士兼任。褚一凡出生于1995年5月,研究生学历。2023年2月至今,先后任泉为科技董事长兼总经理、董事长,在公司艰难的转型期,她所面临的挑战与压力可想而知。
面临淘汰风险
近年来,泉为科技业绩表现不容乐观,尤其是2020年以来,公司扣非净利润持续处于亏损状态。今年1月份,公司发布的2024年业绩预告显示,公司归母净利润亏损9600万元至1.35亿元。
泉为科技将亏损原因归结于几个方面,公司在2024年进一步剥离了橡塑板块业务,以光伏新能源板块为主业。2024年光伏行业竞争激烈,致使光伏产业链产品价格持续走低,公司产能利用率不及预期,主营业务产品光伏组件价格下跌,导致毛利率为负。同时,公司计提了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
另外,公司因部分应付账款逾期引起的诉讼,已有部分案件进入庭审阶段等待判决,公司计提了相应的预计负债。
根据泉为科技2025年2月披露,除公司已披露的诉讼、仲裁事项外,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新增累计诉讼、仲裁事项涉及金额合计3524.48万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绝对值24.03%。
在技术路线的选择上,泉为科技专注异质结(HJT)光伏组件及电池片。然而,当前异质结技术在市场中的处境却不容乐观。
对于异质结市场,卓创资讯光伏分析师王帅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目前异质结电池片(HJT)处境略显尴尬。效率方面低于BC电池,成本高于TOPCon。只是双面组件发电量稍微高一些,但是现实情况下,增益空间有限。除了东方日升以外,其他企业多数为跨界HJT,竞争优势不明显。上市公司或者国企具备资源优势,可以推进终端项目,维持产销。一些小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
实际上,进入2025年以来,光伏行业的洗牌浪潮愈发汹涌。不少光伏企业深陷资金周转困难、负债压力高企的亏损泥沼之中。2025年3月31日,*ST旭蓝收到终止上市事先告知书。紧接着,4月1日,深圳证券交易所也向*ST嘉寓下发了《事先告知书》,拟决定终止其股票上市交易。目前,两家公司股票均已停牌。
截至4月16日收盘,泉为科技股价报10.08元/股,下跌3.63%,总市值为16.13亿元,年内,公司股价累计跌幅为18.45%。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