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300549 优德精密 更新日期:2025-09-17◇
★本栏包括 【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经营投资】【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1.主营业务】
汽车模具零部件、半导体及计算机模具零部件、家电模具零部件,以及自动化
设备与医疗器材精密组件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2025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精密模具零部件 | 14340.88| 3916.31| 27.31| 86.55|
|自动化设备零部件 | 1837.91| 421.93| 22.96| 11.09|
|制药模具及医疗器材零部件| 286.93| 65.61| 22.87| 1.73|
|其他业务 | 103.51| 79.62| 76.92| 0.62|
├────────────┼─────┼─────┼───┼──────┤
|内销 | 14241.55| 3782.29| 26.56| 85.95|
|外销 | 2224.17| 621.56| 27.95| 13.42|
|其他业务 | 103.51| 79.62| 76.92| 0.62|
└────────────┴─────┴─────┴───┴──────┘
【2024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专用设备制造业 | 33102.66| 8981.34| 27.13| 95.37|
|通用设备制造业 | 1437.08| 354.84| 24.69| 4.14|
|其他业务收入 | 169.04| 150.87| 89.25| 0.49|
├────────────┼─────┼─────┼───┼──────┤
|精密模具零部件 | 29207.86| 7979.25| 27.32| 84.15|
|自动化设备零部件 | 3597.40| 895.04| 24.88| 10.36|
|传动部件和设备部件 | 1437.08| 354.84| 24.69| 4.14|
|制药模具及医疗器材零部件| 297.41| 107.05| 36.00| 0.86|
|其他业务收入 | 169.04| 150.87| 89.25| 0.49|
├────────────┼─────┼─────┼───┼──────┤
|内销 | 30258.16| 8425.58| 27.85| 43.70|
|华东 | 10560.69| 3326.71| 31.50| 15.25|
|华南 | 10180.19| 3023.87| 29.70| 14.70|
|华北 | 4797.75| 940.66| 19.61| 6.93|
|外销 | 4281.58| 910.61| 21.27| 6.18|
|欧洲 | 3061.96| 685.78| 22.40| 4.42|
|华中 | 2165.65| 457.84| 21.14| 3.13|
|西南 | 1311.29| 329.10| 25.10| 1.89|
|内销-其他 | 1242.59| 347.40| 27.96| 1.79|
|亚洲 | 924.65| 137.18| 14.84| 1.34|
|北美 | 252.04| 68.86| 27.32| 0.36|
|其他业务收入 | 169.04| 150.87| 89.25| 0.24|
|外销-其他 | 42.93| 18.79| 43.77| 0.06|
└────────────┴─────┴─────┴───┴──────┘
【2024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精密模具零部件 | 13560.02| 3727.56| 27.49| 87.42|
|自动化设备零部件 | 1297.82| 330.52| 25.47| 8.37|
|铣头及传动部件 | 409.50| 100.99| 24.66| 2.64|
|其他业务 | 149.15| 135.73| 91.00| 0.96|
|制药模具及医疗器材零部件| 94.10| 17.64| 18.75| 0.61|
├────────────┼─────┼─────┼───┼──────┤
|内销 | 13210.52| 3654.98| 27.67| 85.17|
|外销 | 2150.92| 521.74| 24.26| 13.87|
|其他业务 | 149.15| 135.73| 91.00| 0.96|
└────────────┴─────┴─────┴───┴──────┘
【2023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专用设备制造业 | 31617.13| 9233.13| 29.20| 92.51|
|通用设备制造业 | 2432.45| 435.21| 17.89| 7.12|
|其他业务收入 | 126.66| 102.46| 80.90| 0.37|
├────────────┼─────┼─────┼───┼──────┤
|精密模具零部件 | 28591.09| 8301.58| 29.04| 83.66|
|自动化设备零部件 | 2754.51| 809.05| 29.37| 8.06|
|传动部件和设备部件 | 2432.45| 435.21| 17.89| 7.12|
|制药模具及医疗器材零部件| 271.53| 122.51| 45.12| 0.79|
|其他业务收入 | 126.66| 102.46| 80.90| 0.37|
├────────────┼─────┼─────┼───┼──────┤
|内销 | 29562.43| 8323.89| 28.16| 43.33|
|华东 | 10062.02| 2837.86| 28.20| 14.75|
|华南 | 9708.07| 2912.95| 30.01| 14.23|
|华北 | 4752.44| 1199.11| 25.23| 6.97|
|外销 | 4487.15| 1344.46| 29.96| 6.58|
|欧洲 | 2845.60| 911.91| 32.05| 4.17|
|华中 | 2227.09| 530.63| 23.83| 3.26|
|西南 | 1536.55| 412.98| 26.88| 2.25|
|内销-其他 | 1276.27| 430.36| 33.72| 1.87|
|亚洲 | 1233.66| 220.80| 17.90| 1.81|
|北美 | 375.12| 197.70| 52.70| 0.55|
|其他业务 | 126.66| 102.46| 80.90| 0.19|
|外销-其他 | 32.77| 14.05| 42.87| 0.05|
└────────────┴─────┴─────┴───┴──────┘
【3.经营投资】
【2025-06-30】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主要业务
公司专注于精密模具及零部件制造领域,主要产品覆盖汽车模具零部件、半导体及
计算机模具零部件、家电模具零部件,以及自动化设备与医疗器材精密组件的研发
、生产及销售,所属行业为专用设备制造业。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深耕精密制造领
域,主营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
公司依托先进制造工艺与智能化设备体系,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形成了差异
化竞争优势。目前已构建起涵盖定制化开发、精密加工、质量检测的全流程服务能
力,能够满足客户专业化、个性化需求,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电子信息、高
端装备、医疗器械等领域。
公司坚持国内外市场同步拓展策略,通过技术升级和产品结构优化,巩固在精密零
部件领域的市场地位。未来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强化核心技术储备,推进高端制
造能力建设,致力于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精密制造解决方案服务商。
(二)公司的主要产品及用途
(三)公司主要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公司采购模式主要包括订单式采购与计划采购两种类型,通常以订单式采购为核心
模式。计划采购方面,公司参考上年度实际消耗量制定当年安全库存范围,并结合
月度周转率实施动态监控。当库存水平低于安全库存下限阈值时,由资材部门启动
计划采购进行补充。
公司已建立成熟的供应链管理体系,涵盖原材料采购及供应商管理等关键环节。通
过优化采购流程与供应商分级管理制度,确保原材料供应的稳定性与及时性。报告
期内,公司采购体系运行稳定,主要原材料采购价格及供应渠道未发生重大变动。
2.生产模式
公司构建了差异化的生产体系,采用订单驱动与计划生产相结合的双轨制模式,以
满足不同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订单驱动生产主要面向定制化产品,基于客户订单需
求实施精准排产。针对定制产品“少量多样、规格复杂”的特性,公司建立了柔性
化生产机制,确保多品种、小批量订单的快速响应与交付。计划生产模式则适用于
标准化产品,通过需求预测模型分析历史订单数据及市场趋势,制定动态生产计划
,实现规模化生产与库存优化的有机平衡。
公司通过持续优化生产管理体系,构建了涵盖工艺设计、产能调度、质量监控的全
流程数字化管控平台,确保生产过程的高效协同与产品质量的稳定可靠。报告期内
,公司继续优化生产管理系统,确保各生产流程的有效衔接,有效保障公司产品的
品质与交期。
3.销售模式
公司构建了以直销为主、经销为辅的双渠道销售体系。直销模式下,产品直接面向
终端客户销售;经销模式通过与贸易商建立合作关系,拓展区域市场覆盖。国内营
销网络以华东总部为核心,华北、华南、华中、西南区域分公司及办事处为支点,
形成全国性服务布局。国际业务方面,通过行业知名网站、参加国际展会、授权海
外经销商等推广渠道,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强化全球客户服务能力。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优化销售渠道管理,加强重点区域市场开拓,深化与核心客户
的战略合作关系。通过直销模式保障定制化产品的精准交付,依托经销网络提升标
准化产品的市场渗透。未来将进一步整合营销资源,完善全球化服务体系,致力于
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球精密零部件供应商。
(四)报告期内主要业绩驱动因素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小幅增长,在行业环境及公司经营策略调整的积
极作用下,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均同比增长。作为
汽车模具零部件领域的专业供应商,公司经营业绩与汽车产业发展周期高度相关。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2025年1-5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82.6万
辆和1274.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7%和10.9%。2025年5月,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
率进一步提升至54.7%。2024年,汽车制造业利润率为4.3%,低于整体工业企业5.4
%的利润率水平。2025年一季度,该行业利润率进一步下降至3.9%。当前,行业仍
处于深度整合阶段,面临结构性调整压力,需求不足与供需关系调整的矛盾并存。
公司本期经营业绩的提升主要源于三方面因素:一是产品结构优化成效初显,带动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二是受益于汇率环境变化,财务费用同比有所下降;三是本期
获得的政府补助较去年同期增加。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始终坚持“精准、迅捷、创新”的经营理念,提供专业化、系列化的产品和优
质的服务,持续打造和提升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以
下几个方面:
(一)研发技术优势与人才梯队优势
作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持续深化精密模具零部件、自动化设备零
部件及医疗器械相关零部件的技术创新体系构建。基于政府认定的职业技能等级自
主认定资质,公司建立了涵盖技能培训、等级评价、经验传承的全方位人才发展机
制,形成近百人的专业化研发技术团队。通过多年技术积淀,公司已掌握上述领域
产品研发设计及精密加工制造的核心技术,并主导参与多项模具零部件国家标准及
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
公司创新优势的核心驱动力来源于三大支柱:其一,构建了技术人才引育留用的长
效激励机制;其二,依托江苏省精密级汽车冲模零件工程研究中心及市级研发机构
平台,持续强化模具与精密机械制造领域的研发创新能力;其三,建立系统化产品
迭代机制,保持主流产品持续升级与新产品开发能力。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取得授权专利84项,其中发明专利28项、实用新型专利47
项、外观专利9项,三项专利荣获国家专利优秀奖。该等知识产权成果不仅彰显公
司技术研发实力,更为产品创新提供持续的技术保障,有效巩固行业领先地位。
(二)销售通路优势与服务保障优势
公司构建了覆盖全球的立体化营销服务体系。在产能布局方面,依托华东地区集团
总部及核心生产基地,协同东莞、天津、武汉、重庆四大区域制造中心,形成辐射
全国主要工业经济带的战略布局。在渠道建设方面,国内设立十余个省级驻点服务
机构;海外建立多区域分销网络,实现48小时快速响应机制。该体系有效保障了产
品交付效率及售后服务的及时性,显著提升客户服务体验。
公司配备数百台高精度数控加工中心、智能化热处理生产线及全套精密检测仪器,
结合二十余年工艺技术沉淀,具备为高端客户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的全产业链服务
能力。
在服务保障方面,公司构建三级服务响应机制:前端设立专业营销后勤团队,统筹
订单全流程管理;中端配置驻场技术支持工程师,提供安装调试及操作培训服务;
后端组建独立技术服务团队,实施“一对一”售后跟踪服务。同时,建立客户关系
管理长效机制,通过客户满意度调查、需求分析及专属客户服务经理制度,系统化
处理客户诉求,持续优化服务质量。基于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和全周期服务体系,
公司已在业内树立优质品牌形象。
(三)优质的客户资源优势
公司长期致力于汽车模具行业,构建了覆盖全球知名汽车产业链的战略合作伙伴网
络。在模具制造领域与DAYTON集团、天汽模、无锡威唐等行业领军企业建立深度协
同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终端应用领域成功融入一汽大众、北京奔驰、一汽丰田
等国际车企的全球采购体系,并持续深化与特斯拉、比亚迪、小米、理想、蔚来等
新能源头部企业的技术协同。通过多年服务国内外标杆客户的实践积累,公司形成
覆盖客户研发、制造、交付全周期的全流程服务能力,建立严格的质量管控体系并
实现优质交付目标,通过项目共研、数据互通等机制持续提升同步开发能力,同时
形成与国际客户高效对接的工作标准和沟通机制。基于上述核心能力,公司在客户
群体中树立专业可靠的品牌形象,形成"优质服务-品牌认可-持续合作"的良性循环
发展模式。
(四)高效的生产管理经验与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公司依托行业领先的智能制造技术,构建了覆盖订单管理、产品设计、生产制造流
程的数字化管控平台,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通过柔性化生产系统与智能
化排产技术,有效平衡多品种小批量定制需求与规模化生产效率,显著缩短产品交
付周期并降低制造成本,形成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核心竞争力。
在供应链体系方面,持续实施筛癣指导、评估和激励机制,提升公司供应链优势。
在质量管理领域,公司建立贯穿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保障体系,从原材料采购到
售后服务实施严格的过程控制。通过部署先进检测设备与智能化检测流程,实现生
产过程关键参数的实时监控与动态调整,确保产品质量持续稳定。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一)境外股东住所地法律法规发生变化导致的风险
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中国台湾籍自然人。《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
条例》《在大陆地区从事投资或技术合作许可办法》与《在大陆地区从事投资或技
术合作审查原则》针对中国台湾籍自然人、法人到大陆地区投资的范围加以限制,
分为禁止类与一般类。公司所处的模具及模具零部件行业属于一般类项目,不受上
述法规关于投资范围的限制。但两岸经济政治环境的变化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如
果台湾地区在大陆地区投资方面的经贸政策发生变化,对在大陆地区投资范围加以
限制,或者证券期货监管政策发生变化,将会对本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二)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公司主要原材料包括氮气弹簧组件、冷作模具钢、轴承钢、高速工具钢、结构钢等
。原材料成本占主营业务成本的60%以上,所占比重较高。如果公司生产所需的原
材料价格、进口关税出现快速、大幅波动,将直接增加公司的成本管理难度,并最
终影响公司的经营业绩。对此,公司通过多种措施来控制与降低成本,包括与合作
供应商协商锁定价格与用量,在原材料价格低时加大采购量以降低采购成本等。同
时持续优化加工成本,以提升公司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三)供应商集中风险
公司从第一大供应商采购比重较高,约占公司原材料采购的25%-35%。若供应商因
政策变化、自身经营、产品技术以及与本公司合作关系等原因,不能向公司持续供
应合格产品,尽管公司能够找到替代供应商,但短期内转换供应商将会对公司经营
造成不利影响。对此,公司通过开发优质供应商及拓展精密零件产品线,提高综合
解决方案能力,尽量减少因转换供应商所造成的损失。
(四)下游行业及产品波动风险
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制造行业、设备行业、医疗器械行业,这些行业受宏观环
境及产业政策的影响较大。其中,公司汽车模具零部件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
在80%以上,占比较高。如果汽车行业市场环境发生变化,将影响整个汽车行业,
进而给公司生产经营带来一定风险。对此,公司持续跟进相关政策变化,研判趋势
,争取在第一时间采取应对措施;同时,公司将持续拓展精密零件行业范围,加大
自动化与医疗器械行业新产品开发与新客户开发,不断优化公司产品结构,推出有
竞争力的产品,提升新行业收入占比;公司内部将持续开展降本增效活动,降低运
营成本与隐性成本。
(五)税收优惠政策变动风险
2023年11月6日,公司通过了高新技术企业证书有效期满后的重新认定,证书有效
期三年,2023年至2025年企业所得税税率为15%。子公司德系智能于2022年11月18
日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证书有效期三年,2022年至2024年企业所得税税率为15
%,期满后将申请重新认定。如果相关政策发生变动,或高新技术企业后续申请不
能顺利通过审核,公司将面临因不再享受相应税收优惠而导致净利润下降的风险。
(六)汇率变动风险
公司存在境外采购和境外销售业务,境外采购金额占材料采购总金额比例约占35%
;公司境外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12%-15%。公司境外采购货款主要使用美元
进行结算,境外销售货款主要使用欧元和美元进行结算。如果外汇政策发生变化或
汇率波动幅度增大,会影响原材料采购成本、产品销售价格及产生汇兑损益。对此
,公司加强对外汇管理的主动性,通过对全球宏观政策、利率政策等的研究,有效
降低因汇率波动而带来的影响,提高公司的资金收益率。
(七)市场竞争风险
公司涉及的模具相关零部件行业、自动化产业与医疗器械产业市场空间广阔,客户
遍布汽车制造、新能源、机床、家电、半导体、消费电子、医疗器械等众多行业。
在大环境影响下,公司仍然受到同行业及国内新进入者价格竞争压力;公司自动化
产业与医疗器械产业受到国内外企业带来的品牌及渠道等优势竞争压力。如果公司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能及时开发新产品、有效降低成本,或者公司因研发、生产
、销售管理团队出现不稳定等其他不利因素导致市场持续开发能力不足,将会对公
司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对此,公司将在稳固现有客户群体的前提下,积极开发
新行业客户,提升研发能力与扩展产品线,抢占市场份额。
(八)应收账款坏账损失风险
2024年末和2025年上半年,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分别为17,288.43万元和16,810.
84万元。2025年上半年较年初有所降低,但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仍保持在较高水平,
并影响公司的资金周转速度和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若客户财务状况出现恶化或宏
观经济环境变化导致资金回流出现困难,公司将面临一定的坏账风险。对此,公司
将持续完善风险控制政策及约束措施,加大回款力度,严格执行定期对账机制,防
范应收账款风险。
【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截止日期】2025-06-30
┌─────────────┬───────┬──────┬──────┐
|企业名称 |注册资本(万元)|净利润(万元)|总资产(万元)|
├─────────────┼───────┼──────┼──────┤
|昆山德系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3000.00| -| -|
|昆山秉先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 300.00| -| -|
└─────────────┴───────┴──────┴──────┘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