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大事☆ ◇002864 盘龙药业 更新日期:2025-07-10◇
★本栏包括【1.融资融券】【2.公司大事】
【1.融资融券】
暂无数据
【2.公司大事】
【2025-07-09】
盘龙药业密集接受机构调研,详述发展战略与产品布局,深化市场价值认同
【出处】证券时报网
5月以来,盘龙药业(证券代码:002864)密集接受机构调研,通过业绩说明会、路演活动及现场参观等形式,向投资者详细介绍了公司战略布局、核心产品竞争力及未来发展规划。从披露的投资者关系记录表中可以看出,盘龙药业正通过“一体两翼三纵深”战略,持续强化主业优势,同时积极拓展中药配方颗粒、大健康等新兴业务,推动业绩稳健增长。
中药配方颗粒与大健康业务成为新增长点
盘龙药业的主导产品盘龙七片是公司业绩增长的重要引擎。该产品作为全国独家专利中成药和医保甲类产品,已入选七部国家级临床诊疗指南、三个专家共识及多本权威教材,并被推荐为临床用药。2024年上半年,盘龙七片在我国城市及县级公立医院骨骼肌肉系统风湿性疾病领域中成药市场中的份额达8.05%,排名第一。此外,公司围绕风湿骨伤领域构建了丰富的产品集群,包括盘龙七药酒、骨松宝片、痛风舒片等,形成了差异化竞争优势。
面对市场竞争,公司持续深化循证医学研究,拓展新适应症(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并布局改良型新药研发,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同时,公司积极开发县级空白市场,推动多品增销和“临床+零售”双轮驱动战略,以应对集采等政策带来的潜在影响。
2024年,盘龙药业的中药饮片业务实现历史性突破,营收同比增长292.84%;中药配方颗粒业务也取得显著进展,已完成211个品种的上市备案,并启动多省挂网准入工作。公司表示,未来将通过科技创新进一步扩大备案品种数量,目标累计达400个以上,同时加快市场拓展,推动中药配方颗粒成为第二增长曲线。
在大健康领域,公司依托中医药产业优势,布局“药食同源”产品,构建“治疗+调理+预防”的全生命周期产品体系。目前,公司已研发多款保健品和功能性食品,部分产品即将上市。营销方面,公司计划通过线上线下协同、场景化营销及电商合作提升品牌影响力,探索新的业绩增长空间。
研发与并购双轮驱动,强化长期竞争力
尽管2024年公司整体营收微降0.71%(主要因剥离低毛利医药配送业务),但自产中成药收入同比增长10.2%,凸显主业盈利能力。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进成果转化,力争为公司带来新的业绩增长点。
2024年研发费用为0.38亿元,同比增长85.31%。截至2024年末,公司及子公司共拥有65项有效专利,其中授权发明专利31项,授权外观设计专利39项。公司自主研发的1.1类中药创新药PLZY-001临床探索加速,3类化学仿制药PLJT-002、PLJT-003和4类化学仿制药PLJT-001顺利完成中试。此外,公司新获批5个省级科研平台,进一步夯实创新基础。
在并购方面,公司明确聚焦中药产业链上下游,围绕“骨科慢病管理专家”定位,寻找具有协同效应的优质标的,通过“先参后控”模式强化产业整合。未来,公司将通过内生增长与外延扩张相结合的方式,提升核心竞争力。
针对投资者关注的市值管理问题,盘龙药业表示将通过三方面措施提升市场认可度:一是强化主业盈利能力,保持业绩稳健增长;二是通过现金分红(2024年分红比例26.42%)和股份回购回报投资者;三是加强沟通,深化市场对公司价值的认知。公司还制定了未来三年分红规划,平衡短期回报与长期发展需求。
【2025-07-07】
党建赋能 盘龙药业解锁高质量发展密码
【出处】中国证券报【作者】何昱璞
● 本报记者 何昱璞
在秦岭腹地柞水县,盘龙药业正腾跃而起。27年前,一家濒临破产的小药厂如今已成长为年产值近百亿元的中医药上市企业。近年来,公司积极布局“一体两翼三纵深”大健康战略,在做强原有医药工业主体的同时,积极发展大健康产业,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盘龙药业党委书记、董事长谢晓林向中国证券报记者道出公司高质量发展真谛:“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盘龙药业正以党建与治理深度融合的实践,为资本市场提供特色样本。
党建锻造现代企业治理新范式
从1997年成立党支部的第一天起,红色基因便融入盘龙药业的发展血脉。
当大多数民营企业还在探索党建路径时,谢晓林已超前布局“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治理架构:党委委员全部进入董事会、监事会,董事会成员100%为党委委员,实现党组织与公司治理的深度嵌合。
“交叉任职不是简单挂名,而是让党组织在战略决策中握有实权。”谢晓林介绍,在投资建设产能基地等重大决策中,党组织通过前置研究程序牢牢把握发展方向。这种制度设计催生出独具特色的“12345”党建模式:百年梦想引领,双作用驱动,三活力激发,四争先示范,五工程支撑。在战略委员会中,党员技术骨干提出的智能化改造方案,使片剂生产线效率提升40%,年节约成本超千万元。
红色引擎释放澎湃动能。公司数据显示,近五年主营业务收入增长45.28%,净利润增长47.89%。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连续五年超6%,23条智能化生产线良品率达99.8%,主导产品盘龙七片市场份额稳居风湿骨痛领域前三,被载入7部国家指南,成为风湿骨痛领域领军产品。
构建秦药产业崛起新生态
走进盘龙药业数字化展厅,药材溯源平台正实时显示着千里之外种植基地的状况。谢晓林点开五味子种植区的监控画面:“实现中药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关键在上游种植端。”谢晓林告诉记者,公司投资数亿元建成万亩GAP种植基地,搭建道地药材溯源体系,让63项专利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
在“党建引领、科技创新”发展理念下,企业构建起横跨陕西柞水、西安、北京、粤港澳的研发网络。在研发中心,党员攻关小组带头突破“冠状病毒3CL蛋白酶抑制剂”研发瓶颈,斩获全球首批抗冠状病毒PROTACs专利,让党旗在科技攻坚一线高高飘扬。今年6月,公司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实验室认可证书,标志着公司检测中心的管理水平和检测能力获得国家及国际的认可。目前,公司主导制定的10项国家标准、15项行业标准,重新定义秦药品质标杆。
近年来,盘龙药业深入布局“一体两翼三纵深”发展战略,以骨科慢病为主体,品牌化一体化商业为左翼,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为右翼。
2024年,公司自产中成药实现营收6.45亿元,同比增长10.20%,营收占比由上年的59.67%提升至66.22%;中药饮片营收9127.39万元,同比增幅高达292.84%,占比从2.37%提升至9.37%;医药商业配送实现营收2.31亿元,占比为23.75%。公司布局的第二增长曲线已逐渐明晰。
谢晓林告诉记者,中药配方颗粒业务值得关注,公司现阶段目标是完成400个以上产品的生产、销售备案,致力成为全国第二梯队、陕西第一梯队的中药配方颗粒商业化企业,塑造有影响力的秦药头部品牌。
持续反哺社会与家乡
柞水县下梁镇村民王友田的账本记录着温暖变化:“土地租金年入万元,基地务工月挣三千,合作社分红再加五千。”这得益于谢晓林创新的“五金扶贫模式”:薪金、现金、租金、税金、基金五重保障,让7520户农民年均增收2.4万元。当盘龙药业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时,万亩药材基地也成了绿水青山间的“金山银山”。
从秦岭走出的企业家,始终铭记少年时因贫失母的伤痛。成立27年以来,盘龙药业生产基地依托秦岭的“天然药库”,扎根柞水当地,持续反哺家乡。
在陕西省慈善协会,1亿元“盘龙爱心慈善基金”建立永续公益机制;在地震灾区,72小时调配150万元物资的“盘龙速度”赢得赞誉。更富远见的是“双百”人才培养计划——斥资超百万元资助寒门学子,通过“资助+就业”闭环实现人才反哺。
记者了解到,盘龙药业在陕甘滇建设的万亩种植基地,引入“企业+合作社+金融”模式,带动12个县域发展中药材初加工。这种共享价值创造,使企业连续三年位列陕西医药行业ESG评级榜首。
“产业报国不是口号,是融入血脉的信仰。”谢晓林表示,当企业在“万企兴万村”行动中再担重任时,三万亩陕甘滇种植基地已绘就“产强、民富、景美”的共富画卷。
盘龙药业的实践样本证明了当党建与战略决策共振、与科技创新同频、与责任担当共生,便激活了乘数效应。谢晓林表示,2025年,公司将继续深化“一体两翼三纵深”发展战略,以骨科慢病为主体,打造以品牌化一体化商业为左翼,以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协同创新升级为右翼,聚焦风湿骨伤、慢病疼痛等核心领域,构建“口服+外用、院内+院外、传统制剂+高端制剂”的立体化产品矩阵。
【2025-07-06】
行业追踪|中医药市场(6月30日-7月6日):综合200中药材价格指数环比略有下跌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周,中医药市场变动情况如下所示:产业链相关材料价格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综合200中药材价格指数-1.02-1.932025-7-42887.99-- 本周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追踪异动情况如下: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全草类0.720.262025-7-61430.52--中药材价格指数(总指数)-0.310.222025-7-61759.69--动物类-0.11-1.922025-7-63268.78--茎木类0.00-2.472025-7-61667.12--矿物类0.00-1.302025-7-63683.79--
中医药产业链
中药产业链中,上游产业主要包括中药种植业,下游产业包括医药流通和居民健康等行业,主要是中药消费市场,有医院、药店、部分超市和商店。从中药成本构成中,占据首位的是销售费用,成本占比50%左右,其次为中药原材料,成本占比30%左右。风险须知:本数据引用第三方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2025-07-02】
盘龙药业获10家机构调研:公司目前已经完成了福建、云南、广西、北京等8省市第一批品种限价挂网准入工作,并制定了包括政策宣讲、渠道拓展以及品牌建设在内的一系列措施(附调研问答)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盘龙药业7月1日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于2025年6月25日接受10家机构调研,机构类型为其他、基金公司、证券公司。 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介绍: 投资者提出的问题及公司回复情况 公司就投资者在本次现场参观中提出的问题进行了回复:
问:公司2025年战略布局
答:2025年,公司将继续深化“一体两翼三纵深”发展战略,以骨科慢病为主体,以品牌化一体化商业为左翼,以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协同创新升级为右翼;推进营销组织的专业化、合规化、扁平化整合,搭建“一中心四平台”研发体系,强化生产质量数智话管控,从“前中后”三端纵向提升公司治理水平,聚焦风湿骨伤、慢病疼痛等核心领域,构建“口服+外用、院内+院外、传统制剂+高端制剂”的立体化产品矩阵。同时,公司将加速“1+N”开放式研发体系建设,强化创新驱动,并持续优化“六力工程”(市场力、产品力、创新力、品牌力、保障力、价值力),提升智能制造水平与供应链保障能力。此外,公司将在内生增长的基础上,积极寻求产业链优质并购机会,推动产业与资本协同发展,持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与投资价值。未来,公司将继续坚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理念,以高质量发展回馈广大投资者。感谢您的关注?
∥剩汗?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财务指标
答:公司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973,864,163.02元,同比微降0.7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0,271,592.81元,同比增长8.91%。公司2025年一季度实现主营收入250,212,341.68元,同比上升19.0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249,274.14元,同比增长0.33%。感谢您的关注?
∥剩汗疚蠢炊源蠼】挡返挠苹?
答:公司高度重视大健康产品的市场拓展,将积极拓展“互联网+医药”新渠道,深化与主流电商平台的战略合作,通过数字化营销手段强化品牌建设;同时持续优化供应链体系,创新营销渠道布局,并积极探索智能仓储管理模式,加快推进数字仓储平台建设,以全面提升大健康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感谢您的关注?
∥剩汗?024年在中药配方颗粒业务上有什么进展?对往后一到两年是什么看法?
答:公司在2024年完成了中药配方颗粒板块智能化生产线的建设,涵盖了中药提取、颗粒制剂到产品包装的完整流程。得益于省级标准互认政策的支持,公司在中药配方颗粒业务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截至2024年年末,公司已成功完成211个中药配方颗粒品种的上市备案,并获得了相应的备案凭证。展望未来,公司将通过科技创新研发引领,实现中药配方颗粒备案品种数量累计达400个以上。在销售端,公司目前已经完成了福建、云南、广西、北京等8省市第一批品种限价挂网准入工作,并制定了包括政策宣讲、渠道拓展以及品牌建设在内的一系列措施,旨在进一步扩大销售规模,使其成为推动公司业绩增长的新动力。感谢您的关注?
∥剩汗局鞯疾放塘咂?024年的市场表现如何?
答:依据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的数据显示,盘龙七片已入选“家庭常备风湿骨病药”品牌榜单、“区域特色中草药”和“秦药优势中成药”、“中医药市场消费推荐品牌”产品、“品牌影响力匠心产品”、“西湖奖·最受药店喜欢的明星单品”等荣誉。同时因其治疗风湿骨伤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盘龙七片被七部国家级临床诊疗指南、三个专家共识、三本国家权威教材、一个临床路径释义收载并分别列为推荐用药。2024年H1在我国城市及县级公立医院骨骼肌肉系统风湿性疾病领域中成药市场中,公司主导产品盘龙七片市场份额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8.05%。感谢您的关注?
∥剩汗径杂兰跋鄣淖橹芄故窃跹桓鲎龇ǎ?
答:公司建立了科学完善的营销管理体系,针对不同产品采取差异化的营销策略。对于核心产品(如盘龙七片、骨松宝片等),采用“专业化学术推广模式”,由特药事业部负责终端市场开发及精准营销策略制定,市场部统筹医学研究规划及学术活动策划,通过临床研究支持、专家共识推广等专业化学术推广方式提升产品认知度。对于非核心产品,则由零售事业部通过经销商管理模式进行销售管理,持续优化经销商网络建设。公司坚持“商务与终端两分离”原则,构建了“产品+学术+终端+品牌”的立体营销模式,已在国内30个省市建立了覆盖等级医院4800余家、零售终端7000余家、基层医疗机构6000余家的完善营销网络。同时,公司积极拥抱“互联网+医药”赛道,高举电商战略旗帜,依托盘龙云康科技为平台,精心构建了一支以数字技术为核心,营销、推广科普专业化医药数字化营销服务电商团队,积极强化与头部健康电商平台合作,构建线上线下协同发展的营销新格局。未来,公司将持续优化营销组织架构,强化团队建设,推动营销业绩的持续稳定增长。感谢您的关注;
调研参与机构详情如下:参与单位名称参与单位类别参与人员姓名万家基金基金公司杨梦朝招商基金基金公司夏帅长城基金基金公司龙宇飞鹏扬基金基金公司曹敏东方财富证券证券公司何玮银河证券证券公司宋丽莹长城证券证券公司刘鹏、蔡航标普全球市场财智其他孔冰逸深圳市同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其他裘伯元荣疆投资其他彭卫
点击进入交易所官方公告平台下载原文>>>
【2025-06-29】
行业追踪|中医药市场(6月23日-6月29日):综合200中药材价格指数环比略有下跌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周,中医药市场变动情况如下所示:产业链相关材料价格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综合200中药材价格指数-0.09-1.252025-6-262925.55-- 本周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追踪异动情况如下: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动物类-1.24-2.522025-6-293272.53--中药材价格指数(总指数)-0.130.502025-6-291765.14--茎木类-0.12-2.262025-6-291667.12--矿物类0.11-1.192025-6-293683.79--全草类0.04-0.932025-6-291420.29--
中医药产业链
中药产业链中,上游产业主要包括中药种植业,下游产业包括医药流通和居民健康等行业,主要是中药消费市场,有医院、药店、部分超市和商店。从中药成本构成中,占据首位的是销售费用,成本占比50%左右,其次为中药原材料,成本占比30%左右。风险须知:本数据引用第三方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2025-06-22】
行业追踪|中医药市场(6月16日-6月22日):综合200中药材价格指数环比略有下跌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周,中医药市场变动情况如下所示:产业链相关材料价格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综合200中药材价格指数-0.31-2.312025-6-202927.81-- 本周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追踪异动情况如下: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矿物类-1.70-2.652025-6-213679.86--茎木类-1.54-5.952025-6-211669.07--动物类-0.57-2.352025-6-213313.50--中药材价格指数(总指数)0.51-0.292025-6-211767.52--全草类-0.25-1.302025-6-211419.66--
中医药产业链
中药产业链中,上游产业主要包括中药种植业,下游产业包括医药流通和居民健康等行业,主要是中药消费市场,有医院、药店、部分超市和商店。从中药成本构成中,占据首位的是销售费用,成本占比50%左右,其次为中药原材料,成本占比30%左右。风险须知:本数据引用第三方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2025-06-20】
盘龙药业:公司在保健品板块已自主研发多款新产品
【出处】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张问之)6月20日,盘龙药业披露,公司近日接待了中泰证券、深圳滨利投资、时代伯乐等机构现场参观调研,就公司研发战略、成本优势、未来发展计划等进行了深入交流。
谈及公司研发战略与产品布局,盘龙药业表示,公司始终聚焦骨科慢病创新管理领域,构建了“自主创新+产业协同”双轮驱动研发体系。在自主创新方面,公司重点推进中药创新药、院内制剂、中药配方颗粒研发,同时开展化药仿制药(内服+外用)研发,并探索小分子化药和生物药的研发路径,形成差异化产品矩阵;通过产业基金双向布局,既关注前沿技术领域,又整合成熟骨科慢病资源,以先参后控模式强化产业协同;同时积极开展院企合作,加速优质院内制剂向新药转化。公司将持续完善创新体系,推动管线梯度发展。
当被问及公司成本优势与中药配方颗粒业务发展时,盘龙药业表示,公司在中药配方颗粒业务领域已建立起显著的产业链协同优势,形成了独特的成本竞争力。
公司依托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陕西商洛盘龙植物药业有限公司的产业协同,实现了中药配方颗粒核心原料的稳定供应与成本优化,目前正积极推进原料供应体系的深度整合,通过规模化采购和垂直整合进一步强化这一优势。同时,公司正在构建从原料种植、生产加工到终端销售的完整产业链闭环,通过整合集团内优质资源,不仅保障了产品质量,更实现了各环节的效益最大化。
此外,对于公司未来是否有结合场景营销打造爆款产品的计划,盘龙药业回应称,公司高度重视大健康产业的创新发展,并积极布局场景化营销策略,以提升品牌影响力及产品竞争力。
据介绍,目前公司在保健品板块已自主研发多款新产品,包括已备案的保健品、功能性食品及特殊膳食等,部分产品已进入生产准备阶段,即将上市。在营销推广方面,公司结合线上线下双渠道协同发力,同时积极探索多元化营销模式,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以精准触达目标消费群体,打造更具市场影响力的产品。
【2025-06-20】
盘龙药业获CNAS国家实验室认证 质量管控体系达行业最高标准
【出处】证券时报网
6月19日,盘龙药业(002864)正式宣布,公司检验检测中心成功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英文简称:CNAS)严格评审,获得实验室认可证书(注册号:CNAS L23337)。该认证自2025年6月9日生效,有效期至2031年6月8日,标志着盘龙药业质量管控体系达到国际通用最高标准,成为中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标杆?
?CNAS作为我国唯一法定的国家实验室认可机构,经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CNCA)授权,负责实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制度。其认证依据国际通行的ISO/IEC17025:2017检测标准(等同采用CNAS-CL01准则),代表实验室技术能力与管理水平的最高认可。
此次认证通过,意味着公司检测数据获全球100余个经济体互认(ILAC/APAC国际互认协议成员),检验结果具备法律权威性与国际公信力,同时药品全流程质控达国家药监体系顶级要求。
作为陕西省中药龙头企业,盘龙药业始终将“质量先行”作为生命线。此次认证不仅是对企业现有能力的肯定,更将驱动公司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升级。研发方面,创新提速,高标准检测平台加速中药新药有效性验证;生产方面,精益化生产流程保障公司从原料到成品的全链条数据可追溯体系完善;市场方面,强化了客户信任,为“盘龙”品牌注入国际认可的专业背书。
公司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CNAS认可是对盘龙药业“以质量树品牌”战略的验证,同时强调,将以此为契机,将现代检测技术与传统中医药智慧深度融合,让每一味药材、每一粒药品都经得起全球标准的检验。(秦声)
【2025-06-19】
盘龙药业:检测中心获CNAS实验室认可证书
【出处】本站7x24快讯
盘龙药业公告,公司于近日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实验室认可证书。证书注册号为CNAS L23337,生效日期为2025年6月9日,截止日期为2031年6月8日。检验检测中心符合ISO/IEC17025:2017《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具备承担本证书附件所列服务能力,予以认可。CNAS是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ILAC)和亚太认可合作组织(APAC)的互认协议成员。此次获得CNAS实验室认可证书,标志着公司检测中心的管理水平和检测能力获得国家及国际的认可,具备了按照国家标准开展检测的能力,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综合竞争力,推动公司实现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
【2025-06-16】
盘龙药业:荣膺天马奖优秀团队奖 卓越投关沟通赢得市场信任
【出处】证券时报网
6月13日,在证券时报主办的“第十六届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天马奖星辉之夜”评选活动中,盘龙药业(002864.SZ)在超过2100家参选上市公司中脱颖而出,凭借在投资者关系管理领域的专业表现和卓越团队协作,荣膺“投资者关系管理优秀团队奖”。这一权威奖项的获得,是资本市场对盘龙药业持续完善治理结构、重视投资者关系管理以及提升投资者关系管理水平的高度认可与褒奖。
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盘龙药业展现出强劲的发展韧性。2024年,公司克服行业挑战,实现了利润稳步增长。实现利润1.37亿元,同比增长5.96%;归母净利润1.20亿元,同比增长8.91%。更为可贵的是,2025年一季度延续了良好的增长势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了19.08%;利润同比增长18.14%,凸显了公司经营的稳定性。上市八年来,盘龙药业利润保持连续增长,这份持续兑现的业绩承诺,是赢得投资者长期信任的基石。
作为“秦药”的代表性企业,盘龙药业深谙“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之道。公司主导产品盘龙七片正是秦药优势中成药,曾入选中药保护品种,也是陕西省名牌产品,连续多年被评为“中国家庭常备风湿骨病用药上榜品牌”产品、“中医药市场消费推荐品牌”产品、“品牌影响力匠心产品”等荣誉。
盘龙药业坚持“把握前沿、仿创结合”的研发思路,以市场为导向,依托“四个三创新平台(三中心、三平台、三基地、三团队)”优势,聚焦公司“风湿骨病,慢病疼痛”的优势特色领域,加速布局1+N模式的大研发体系,加快PLJT-001、PLJT-002、PLJT-003、PLJT-004等新产品的开发,形成“口服+外用”、“院内+院外”、“传统制剂+高端制剂”产品管线布局,助力公司产品的协同增效。
同时,通过设立粤港澳大湾区新药研发平台,与博济医药合资搭建研发平台,以及与多所顶尖高校、科研院所深化“产学研”合作,持续引进高端人才,公司体系化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全力打造“风湿骨病,慢病疼痛”领域特色新品种,努力实现新药研发新突破,以科技创新赋能助推公司高质量发展。
此次荣获“投资者关系管理优秀团队奖”,是资本市场对盘龙药业在投资者关系管理领域深耕细作、追求卓越的高度肯定。公司致力于构建长期、稳定、互信的投资者关系,稳定的现金分红政策更是其回馈股东、践行承诺的重要体现。自2017年上市以来,公司8年时间累计现金分红金额达1.33亿元。这不仅体现了公司注重股东利益的治理理念,更以切实行动与投资者共享发展成果,彰显了负责任上市公司的担当。
在投资者沟通渠道建设上,盘龙药业高度重视与投资者的双向沟通。2024年及2025年初,公司密集举办了多场业绩说明会、年度股东大会等投资者关系活动,深度对话的机会。同时,公司积极拓展线上沟通阵地,积极利用深交所互动易平台等线上渠道,确保投资者的关切能够得到及时详尽的回应。
荣膺第十六届天马奖“投资者关系管理优秀团队奖”,是盘龙药业综合实力与资本市场形象提升的重要里程碑。公司将以此次获奖为契机,持续深化投资者关系管理体系建设,不断拓展多元化沟通渠道,提升信息披露质量与互动效率,积极传递公司价值与成长潜力,致力于构建长期、稳定、互信的投资者关系。(CIS)
【2025-06-15】
行业追踪|中医药市场(6月9日-6月15日):综合200中药材价格指数环比略有下跌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周,中医药市场变动情况如下所示:产业链相关材料价格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综合200中药材价格指数-0.06-0.332025-6-122936.90-- 本周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追踪异动情况如下: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茎木类-0.831.352025-6-151695.15--全草类-0.26-1.502025-6-151423.16--矿物类0.17-1.002025-6-153743.61--中药材价格指数(总指数)0.15-0.822025-6-151758.57--动物类-0.03-4.182025-6-153331.87--
中医药产业链
中药产业链中,上游产业主要包括中药种植业,下游产业包括医药流通和居民健康等行业,主要是中药消费市场,有医院、药店、部分超市和商店。从中药成本构成中,占据首位的是销售费用,成本占比50%左右,其次为中药原材料,成本占比30%左右。风险须知:本数据引用第三方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2025-06-08】
行业追踪|中医药市场(6月2日-6月8日):综合200中药材价格指数环比略有下跌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周,中医药市场变动情况如下所示:产业链相关材料价格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综合200中药材价格指数-0.66-0.762025-6-62935.76-- 本周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追踪异动情况如下: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矿物类0.38-1.162025-6-83737.42--动物类-0.37-4.412025-6-83332.73--中药材价格指数(总指数)0.09-1.132025-6-81755.93--全草类0.00-1.452025-6-81426.88--茎木类0.002.192025-6-81709.33--
中医药产业链
中药产业链中,上游产业主要包括中药种植业,下游产业包括医药流通和居民健康等行业,主要是中药消费市场,有医院、药店、部分超市和商店。从中药成本构成中,占据首位的是销售费用,成本占比50%左右,其次为中药原材料,成本占比30%左右。风险须知:本数据引用第三方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2025-06-03】
盘龙药业06月03日主力大幅流入
【出处】本站AI资讯社【作者】资金大幅流入
盘龙药业06月03日主力(dde大单净额)净流入2065.57万元,涨跌幅为1.19%,主力净量(dde大单净额/流通股)为0.94%,两市排名82/5147。投顾分析盘龙药业今日主力净量为正,且值较大,表明主力大幅流入,主动买入明显多于主动卖出。盘龙药业今日收涨1.19%,主力有可能在吸筹建仓。
【2025-06-01】
行业追踪|中医药市场(5月26日-6月1日):综合200中药材价格指数环比略有下跌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周,中医药市场变动情况如下所示:产业链相关材料价格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综合200中药材价格指数-1.081.452025-5-292961.12-- 本周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追踪异动情况如下: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全草类-1.81-1.782025-6-11426.88--茎木类-1.362.192025-6-11709.33--动物类-1.34-4.092025-6-13345.06--中药材价格指数(总指数)-0.89-1.392025-6-11754.30--矿物类-0.59-1.532025-6-13723.30--
中医药产业链
中药产业链中,上游产业主要包括中药种植业,下游产业包括医药流通和居民健康等行业,主要是中药消费市场,有医院、药店、部分超市和商店。从中药成本构成中,占据首位的是销售费用,成本占比50%左右,其次为中药原材料,成本占比30%左右。风险须知:本数据引用第三方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2025-05-27】
医药股异动拉升 华森制药、誉衡药业涨停
【出处】本站7x24快讯
医药股异动拉升,华森制药、誉衡药业涨停,维康药业、海翔药业、一品红、盘龙药业等跟涨。"聪明钱"流向曝光!暗盘资金破解主力操盘密码>>
【2025-05-26】
盘龙药业:公司自主研发的1.1类中药创新药PLZY-001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3类化学仿制药PLJT-002、PLJT-003及4类化学仿制药PLJT-001用于骨科疼痛疾病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站05月26日讯,有投资者向盘龙药业提问, 今天看了投资者活动记录,请问在研的新药用于那些方面?大概什么时候能完成?
公司回答表示,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非常重视研发创新工作,近年来公司一直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同时积极探索新药研发机会。公司自主研发的1.1类中药创新药PLZY-001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3类化学仿制药PLJT-002、PLJT-003及4类化学仿制药PLJT-001用于骨科疼痛疾病。感谢您的关注?
〉慊鹘虢灰姿俜交ザ教ú榭锤?
【2025-05-25】
行业追踪|中医药市场(5月19日-5月25日):综合200中药材价格指数环比略有下跌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周,中医药市场变动情况如下所示:产业链相关材料价格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综合200中药材价格指数-0.002.922025-5-232993.36-- 本周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追踪异动情况如下: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茎木类3.603.252025-5-251732.88--动物类-2.50-2.772025-5-253390.35--矿物类-0.95-0.952025-5-253745.40--全草类0.580.042025-5-251453.24--中药材价格指数(总指数)-0.19-1.132025-5-251770.13--
中医药产业链
中药产业链中,上游产业主要包括中药种植业,下游产业包括医药流通和居民健康等行业,主要是中药消费市场,有医院、药店、部分超市和商店。从中药成本构成中,占据首位的是销售费用,成本占比50%左右,其次为中药原材料,成本占比30%左右。风险须知:本数据引用第三方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2025-05-22】
盘龙药业精彩亮相第90届全国药品交易会 以创新实力赋能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出处】盘龙药业官微【作者】企业文化建设小组
· PHARMCHINA·
2025年5月21日至23日,备受瞩目的全国药品交易会(PHARMCHINA)在中国-广州- 广交会展馆-广州琶洲馆。作为中国医药行业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专业盛会,本届交易会以“创新驱动·合作共赢”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2000余家医药企业参展,预计参观人数将突破10万人次。盘龙药业携旗下多款黄金产品亮相8.1馆J28展位,以卓越品质与创新实力彰显中医药领军企业的责任担当,与您共赴一场药行业的技术交流与商贸合作的盛宴。
本届交易会由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国药励展展览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主办,旨在搭建医药行业全产业链交流平台,推动医药创新成果转化,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实施。展会现场设置了化学药、中成药、生物制药、医疗器械、医药包装等十大展区,全面展示医药行业最新产品、技术和服务。
01
全国药品交易会
展会现场,展位前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精心设计的展位布局,将传统中医药文化元素与现代科技感完美融合,吸引着众多参观者的目光。盘龙药业此次展出的多款黄金产品,涵盖了黄金药品、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大健康产品等多个领域,每一款产品都凝聚着盘龙药业在中医药领域的深厚底蕴与创新智慧。参观者们纷纷驻足,仔细了解产品的功效、适用人群等信息,不少专业买家还与盘龙药业的工作人员进行深入洽谈,表达合作意向。
除了产品展示,盘龙药业还在展会期间通过线上直播的形式,向无法亲临现场的广大客户及合作伙伴实时传递展会盛况。直播内容不仅涵盖了展会的精彩瞬间、产品的详细介绍,还特别设置了互动环节,让观众们能够在线上提问,与盘龙药业的工作人员进行实时交流。这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不仅拓宽了展会的传播渠道,也进一步提升了盘龙药业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未来,盘龙药业将秉持“树立盘龙品牌,关爱人类健康”的宗旨,以创新为引擎,以品质为基石,携手行业伙伴共筑医药健康产业生态圈,让传统中医药焕发时代生机?
?2
关于我们
陕西盘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2864)成立于1997 年,是集药材GAP种植,药品生产研发、销售和医药物流为核心产业的现代高新技术企业,2017年在深交所A股挂牌上市,连续多年蝉联中国中药百强榜。公司现拥有通过新版国家GMP认证的片剂、胶囊剂等23条生产线及配套的检验、科研设备,有12大功能类别的100多个品规的强大产品阵容,已形成年产能达50多亿元的生产经营规模,产品营销网络覆盖全国,深受广大医生专家及患者的信赖和好评。近年来,公司锚定“一体两翼”战略目标,积极布局中药配方颗粒产业,发展形成企业第二增长曲线,致力打造西部引领陕西独家的秦药盘龙配方颗粒产业品牌。
【2025-05-22】
盘龙药业2024年全年每10股派2.5元 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5月28日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站财经讯 盘龙药业发布公告,公司2024年全年权益分配实施方案内容如下:以总股本10590.75万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2.50元,合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 2647.69万元,占同期归母净利润的比例为22.01%,不送红股,不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本次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为5月28日,除权除息日为5月29日。据盘龙药业发布2024年全年业绩报告称,公司营业收入9.74亿元,同比下降-0.7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20亿元,同比增长8.91%基本每股收益盈利1.15元,去年同期为1.15元。陕西盘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是药材规范化种植、药品生产、研发、销售及医药物流。公司的主要产品是盘龙七片。公司报告期内再度蝉联“2023年度中国中药企业百强榜”,并荣获 2024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和“未来健康产业之星上市公司奖”。(数据来源:本站iFinD)
【2025-05-21】
盘龙药业:5月23日将召开2024年年度业绩说明会
【出处】证券日报网
证券日报网讯5月21日晚间,盘龙药业发布公告称,公司将于2025年5月23日召开2024年年度业绩说明会。
【2025-05-21】
盘龙药业与投资者交流,股价长期低于2023年增发价、研发费用率远低于行业均值被问询
【出处】深圳商报
深圳商报 读创客户端记者 李薇
据盘龙药业(002864)最新公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该公司于5月20日下午召开了业绩说明会,与投资者在网上展开交流。活动中该公司透露:未来,盘龙药业将坚持“一体两翼三纵深”发展战略,以高质量发展为抓手,不断提升公司生产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助推公司投资价值的提升。研发费用的投入对当期的净利润影响虽然很大,但公司不会仅顾及当前的业绩指标而减少投入,始终着眼公司的未来和长远发展,仍将持续加大研发费用的投入。
4月24日,盘龙药业公布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去年公司营业收入为9.74亿元,同比下降0.7%;归母净利润为1.2亿元,同比上升8.9%;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13亿元,同比上升3.0%;经营现金流净额为1.57亿元,同比增长50.5%。今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2.5亿元,同比上升19.1%;归母净利润为3125万元,同比上升0.3%;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875万元,同比上升18.6%;经营现金流净额为2596万元,同比下降59.1%。
该公司主要业务集中在中药饮片的生产和销售。
年报显示,在经营模式方面,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动科研创新,加速中药新药、化药仿制药及医疗机构制剂的研发。特别是在风湿骨伤及慢病疼痛领域,公司的研发成果显著,产品管线布局形成了“口服+外用”,“院内+院外”,“传统制剂+高端制剂”的多元化发展。
图源:盘龙药业年报截图。
该公司年报显示,公司2024年研发投入资金总额为3754万元,较2023年上升85.31%,研发投入占营收的比例由2023年的2.07%上升到2024年的3.85%,上涨1.78%。
在业绩说明会上,有投资者提问:请问国家医药集采对公司未来业绩影响大吗,有什么具体举措来应对?另外,公司业绩连续八年增长,但股价长期低于2023年增发价,影响广大投资者利益,公司有什么市值管理措施?
该公司针对提问回答称:公司主导产品盘龙七片为独家专利中成药、医保甲类产品,入选七部国家级临床诊疗指南、三个专家共识、三本国家级重点教材和一本临床路径释义,同时被推荐为临床用药。报告期内公司主导产品盘龙七片荣获“家庭常备风湿骨病药”品牌榜上榜品牌、“西湖奖 最受药店喜欢的明星单品”、“品牌影响力匠心产品”等奖项。据米内网发布资料显示,2024年H1在我国城市及县级公立医院骨骼肌肉系统风湿性疾病领域中成药市场中,盘龙七片市场份额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8.05%。公司现已形成盘龙七片、盘龙七药酒、骨松宝片、痛风舒片、抗骨增生片、腰痛片、骨筋丸胶囊、接骨续筋片、三七伤药片等风湿骨病产品的强大集群,极大地适应了不同人群的治疗,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成为风湿骨伤领域的排头兵。面对市场环境变化,公司将持续深化盘龙七片产品循证研究,提升产品自身优势特性,调整终端市场竞争策略,积极开发县级空白市场,加快小儿咽扁颗粒、骨松宝片等未来过亿元潜力产品的市场发展培育,实现多品增销和临床、零售双轮销售驱动新格局。此外,利用公司拥有的全产业链的优势,加强药源基地建设,同时加快中成药(院内制剂)等创新研发及成果的转化。
关于市值管理,该公司称,公司高度重视股东回报:一是持续强化主营业务盈利能力,保持业绩稳健增长;二是通过现金分红、股份回购等方式积极回报投资者;三是加强投资者沟通,深化市场对公司价值的认知。
还有投资者针对公司研发投入提出疑问:2024年研发投入同比增长85.31%,但研发费用率仅为3.85%,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公司如何看待研发投入与短期利润之间的矛盾?未来是否有明确的研发费用占比提升目标?
该公司回答:公司非常重视研发创新工作,近年来公司一直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目前公司正在推进1类中药创新药PLZY-001、改良型中药PLJT-004和化药仿制药PLJT-001、PLJT-002、PLJT-003的临床前研究相关工作;未来,盘龙药业将坚持“一体两翼三纵深”发展战略,以高质量发展为抓手,不断提升公司生产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助推公司投资价值的提升。公司将持续秉承“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理念,聚焦风湿骨伤,慢病疼痛等优势特色领域,紧抓“21355”产品培育目标,推进“市场力、产品力、创新力、品牌力、保障力、价值力”六力工程建设,加速布局1+N模式的研发体系,形成口服+外用、院内+院外,传统制剂+高端制剂的产品管线布局,形成产品梯队化、创新化,实现公司产品的协同增效。公司将聚焦主业,稳健经营,持续创新,以资本赋能实体经营,统筹创新发展+并购扩张+一体化产业链整合协调发展,发挥科技创新“引领力”,强化生产质量“管控力”,完善后台服务“保障力”,做优做精产品,做大做强规模,系统集成协同配合,全力打造有效新质生产力,为持续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研发费用的投入对当期的净利润影响虽然很大,但公司不会仅顾及当前的业绩指标而减少投入,始终着眼公司的未来和长远发展,仍将持续加大研发费用的投入。
有投资者提问:公司研发实力情况如何?
该公司回答:公司拥有通过新版国家GMP认证的片剂、胶囊剂等25条生产线及配套的检验、科研设备,现已形成以全国独家专利、医保甲类品种盘龙七片为主导,涵盖风湿骨伤类、心脑血管类、消化类、补益类、清热解毒类、儿科类、妇科类、肝胆类等12大功能类别、100多个品规的强大产品阵容。公司当前生产范围包含19个剂型、74个药品生产批准文号,1个保健食品和1个保健用品,以“盘龙七片”为主导,拥有4个独家品种:盘龙七片、盘龙七药酒、金茵利胆胶囊和克比热提片,以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复方醋酸棉酚片、醋酸棉酚原料药,用于“增加骨密度”的功能性保健食品骨胶归珍片和保健用品盘龙七贴。公司报告期内再度蝉联“2023年度中国中药企业百强榜”,并荣获2024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和“未来健康产业之星上市公司奖”。
有投资者提问:2024年公司新增5个省级科研平台,但研发人员数量、专利转化率等核心指标未披露。公司如何评估研发平台对创新药研发的实际推动作用?是否有量化目标?
该公司回答:科研平台主要是集中某一研发方向的人力、物力、技术等攻克技术难题,取得科研成果,对创新药的研发有较大的推动作用;科研平台每年都会按照相关管理制度运行成果进行评价。公司搭建和完善专业的科研平台,是为缩短药物研发周期,提高研发成功率。
【2025-05-21】
盘龙药业: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强研发打造中药领导品牌
【出处】证券时报网
继盘龙药业(002864.SZ)4月下旬披露2024年年报后,5月12日及20日,公司先后开展两轮年度业绩说明会。在中药行业整体表现不佳的背景下,盘龙药业以其2024年全年及2025年一季度相对稳定的业绩,以及上市8年来保持稳步增长的利润表现,吸引了众多投资者关注。值得关注的是,在两轮说明会交流过程中,公司在研发创新层面的投入与进展,成为投资者最为关注的话题。
5月16日,公司也召开了年度股东会,由董事长谢晓林主持,全体董事、监事和董秘出席,高管列席本次会议,线上线下表决通过了2024年年报等一系列文件,为公司后续稳步发展提供支撑。
研发投入增长85%,新药研发稳步推进
3月,“完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机制,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被写入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医药传承创新”这一表述近年来已成为中央重要文件及产业政策中的“常客”。盘龙药业作为秦药的代表,近年来紧跟政策导向,以“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理念,推动着公司在中医药传承创新方面的持续投入。
据公司披露,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支出占自产中成药收入5.05%,报告期内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增长1728.14万元,增长率达到85.31%,充分体现了公司对于研发创新工作的重视程度。
传承精华,公司主导产品盘龙七片正是秦药优势中成药,曾入选中药保护品种,也是陕西省名牌产品。公司指出,2024年上半年,在我国城市及县级公立医院骨骼肌肉系统风湿性疾病领域中成药市场中,盘龙七片市场份额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8.05%。而面对未来市场竞争态势,公司表示已制定了系统化应对策略,一方面持续强化循证医学研究,深化产品学术价值;另一方面优化营销网络布局,提升终端覆盖深度。
据了解,围绕盘龙七片二次开发,公司联合西安交通大学、陕西科技大学、中国药科大学等,近两年完成盘龙七片治疗骨折的真实世界研究及药物经济学、质量标准提升、药效机制等一系列研究,累计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3篇,包括SCI文章4篇,以产品临床价值筑牢市场地位。
优势中成药品种作用机制研究、工艺优化、质量标准升级以及新剂型、新适应症的开发,正是公司四大研发方向之一。更进一步,公司现已形成盘龙七片、盘龙七药酒、骨松宝片、痛风舒片、抗骨增生片、腰痛片、骨筋丸胶囊、接骨续筋片、三七伤药片等风湿骨病产品的强大集群,市场份额不断提升,成为风湿骨伤领域的排头兵。
不仅“守正”,更要“创新”。聚焦风湿骨伤,慢病疼痛等优势特色领域,公司加速布局 “1+N”立体化研发矩阵,加快PLZY-001、PLJT-001、PLJT002、PLJT-003、PLJT-004等新产品的开发,形成“口服+外用”“院内+院外”“传统制剂+高端制剂”产品管线布局。据公司披露,在研管线除中药创新药外,还包括改良新药、化药3类及4类仿制药等。报告期内,公司自研1.1类中药创新药PLZY-001临床探索加速,3类化学仿制药PLJT-002、PLJT-003和4类化学仿制药PLJT-001顺利完成中试,创新研发正稳步推动。
扎实体系化创新能力,筑牢商业化实力基?
∨塘┮怠笆卣葱隆彼纬傻难蟹⒐芟撸恰爸矫婀Ψ颉保浔澈笥凶殴窘昀唇ㄉ栊纬傻脑档难蟹⑻逑涤氪葱履芰Α9径鲁ぴ谀瓯癊SG报告致辞中提到,以创新为火,点燃产业变革的引擎,面对行业剧变,盘龙人以“敢为天下先”的魄力,在改革深水区选择用“硬科技”蹚出一条突围之路。
正如董事长所言,依托“四个三创新平台(三中心、三平台、三基地、三团队)”优势,盘龙药业形成了以生产基地研发中心为根本,以西安总部研发中心为抓手,以北京研发中心为龙头的研发创新体系。2024年,公司在原有的“四个三”基础上,新获批陕西省中医药制剂及新药研发中试基地、中药健康产品技术联合攻关研发转化与产业协同发展国际研究基地、陕西省创新药物研究中心等5个科研平台,助力公司在研发创新层面持续深耕。
其中,中医药制剂及新药研发中试基地为企业、高校、机构提供CRO、CDMO等研发服务,尤其通过中试服务,推动了多项科技成果落地转化,逐步成为各方认可的技术中心建设典范。
值得一提的是,据年报披露,公司还搭建起了粤港澳大湾区新药研发平台,锚定1类中药创新药,构建良性创新产品梯队,并在2024年与博济医药共同出资设立合资公司,搭建新药研发平台实施一系列中药创新药物研发项目,涵盖中药创新药、中药改良型新药(包括已上市中药的二次深度开发)及同名同方药等多个领域。
与此同时,盘龙药业还与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等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不断丰富和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引进国内双一流高校硕博士研究生和医药行业高端人才充实到公司“科学家+工程师”高端产品及制剂科研队伍。
内生构建系统化科研平台,外延推动企业间与产学研合作,盘龙药业体系化创新能力正加速形成。
此外,交流中公司也指出将围绕现有产品优化营销网络布局,提升终端覆盖深度。年报披露,公司已在30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完备的营销网络,主导产品覆盖等级医院4800余家,药店7000余家,社区医院、卫生院、诊所达6000余家。与此同时,公司还在积极开发县级空白市场,并依托盘龙云康科技为平台坚定拥抱“互联网+医药”赛道,强化与电商平台合作,直接触达C端。完善的营销网络,不仅筑牢了盘龙七片细分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更为后续在研产品上市商业化提供有力的支撑。
着眼未来,对于后续增长点,公司表示,将紧密围绕“聚焦主业,苦练内功,科技创新,国际化视野”的发展方针,以“打造中华风湿骨伤药物领导品牌,慢病疼痛管理专家”的发展愿景,持续扩大核心主打品种份额,推动中药饮片业绩放量,锚定“陕西第一梯队,全国第二梯队”目标加快配方颗粒市场突破,并推动潜在核心大品种的市场开发和品牌协同放量。(CIS)
【2025-05-21】
问得直、答得实 陕西辖区上市公司积极回应投资者关切
【出处】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5月20日,2025年陕西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集体接待日暨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在西安举办。隆基绿能、陕建股份、陕西煤业等陕西辖区75家上市公司高管与全国各地的投资者展开互动交流,以透明化沟通回应投资者关切。
记者注意到,“产能布局”“市值管理”“业绩增长点”“发展战略”“并购计划”等话题成为投资者关注焦点。数据显示,本场活动投资者共提出问题2295个,上市公司代表在线回答提问1985个,答复率达86.49%,实现了上市公司与投资者的良好互动。
业务布局、扩产引热议
上市公司业绩作为反映其经营状况的核心指标,始终是投资者关注的焦点。透过财务数据,投资者聚焦公司战略布局的关键环节,对公司扩产计划、研发进展、市场占有率、订单情况等进行详细追问,多家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对此作出积极回应。
“公司目前已有15GW BC二代电池产能。”当投资者问及公司BC电池产能规划时,隆基绿能董事兼总经理李振国表示,总体趋势上公司将继续扩大先进BC技术产能。
再看隐身材料龙头华秦科技。投资者对其上海瑞华晟生产线、安徽汉正建设进展颇为关注。公司称,上海瑞华晟陶瓷基复合材料产品目前跟研进展顺利,并已向客户交付部分零部件开展验证,项目一期已建设完成,并于2024年年底实现了部分产线的试生产;目前正在开展二期改造和扩建工作。
投资者高度关注相关公司核心业务的市占率及未来发展前景。“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深入实施,公司对行业未来市场需求保持积极乐观态度。”谈及如何看待2025年特高压检测市场发展时,西高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晋波直言,公司将持续关注行业需求变化和发展趋势,积极把握市场机遇,加大技术研发和市场开拓力度,推动公司内在价值不断提升。
作为特高压电气检测龙头,2024年,西高院着力稳住优势业务基本盘、积极拓展新兴业务,实现在超/特高压检测市场占有率上占据绝对优势,高压检测市场占有率均保持在35%以上。
在中医药领域,盘龙药业董事会秘书吴杰就公司中药配方颗粒业务发展计划作出说明:“公司中药配方颗粒今年上半年主要工作是依托已备案品种办理各省的挂网准入工作,预计下半年该板块的销售业务开始发力逐步扩大销售规模,以推动公司业绩增长目标。”据悉,2024年,盘龙药业完成211个中药配方颗粒上市备案,并取得备案凭证。
市值管理、并购受关注
多家上市公司就市值管理战略作出明确表态。中航西飞董事长吴志鹏明确表示,公司聚焦主责主业,努力提升经营效益,不断推动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并从“价值创造、价值实现、价值经营”三个维度制订并开展市值管理工作计划,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向资本市场传递公司投资价值,以增进市场的了解和认同。
派瑞股份董事会秘书岳宁透露,公司正在筹划酝酿(市值管理)相关事宜,并将择机开展市值管理工作,释放出主动作为的信号。同力股份董事会秘书杨鹏称,公司将积极开展市值管理工作,也希望公司在二级市场表现更好,给支持公司的全体股东创造更好的回报。
此外,诺瓦星云、西高院、同力股份、盘龙药业等对并购规划有所回应。“公司始终聚焦主业、发展主业,近期也关注到相关并购政策,公司将主动了解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关注上下游企业、聚力协同发展。”杨鹏表示。
“盘龙药业的并购方向一直紧密围绕公司主业,即医药制造业。围绕‘骨科慢病管理专家’的定位,公司一直在积极寻找优质的可产生协同价值的医药制造业标的,通过并购补短板,增协同,扩市场。”吴杰称。
西高院董事会秘书、总会计师、总法律顾问王辉亦表示,公司会将外延式并购作为重要发展方式,对具有强专业能力和技术优势的企业进行考量,通过资源整合与优势互补提升核心竞争力。
【2025-05-18】
行业追踪|中医药市场(5月12日-5月18日):综合200中药材价格指数环比小幅上涨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周,中医药市场变动情况如下所示:产业链相关材料价格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综合200中药材价格指数1.533.462025-5-153001.61-- 本周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追踪异动情况如下: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动物类-0.23-0.322025-5-183477.29--全草类-0.21-0.832025-5-181444.81--中药材价格指数(总指数)-0.09-1.662025-5-181773.45--茎木类-0.01-1.342025-5-181672.60--矿物类0.000.002025-5-183781.30--
中医药产业链
中药产业链中,上游产业主要包括中药种植业,下游产业包括医药流通和居民健康等行业,主要是中药消费市场,有医院、药店、部分超市和商店。从中药成本构成中,占据首位的是销售费用,成本占比50%左右,其次为中药原材料,成本占比30%左右。风险须知:本数据引用第三方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2025-05-16】
利润8连涨!盘龙药业何以稳坐风湿性疾病中成药领域头把交椅
【出处】全景网
从秦岭草医王家成老先生献方“盘龙七”的仁心济世,到今日盘龙人深耕风湿骨伤的传承,盘龙人的坚守,让盘龙药业(002864)的业绩答卷再传捷报。2024年,公司整体经营稳中有进,主导品种稳步增长,产品矩阵稳健提质,盈利能力进一步增强;子公司盘龙植物药业似破土新章,业绩增幅达三位数;配方颗粒业务从零突破至211个备案品种,“第二增长曲线”锋芒初露。
盘龙七片细分市场份额第一,龙头地位巩固
盘龙药业成立于1997年,于2017年11月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公司是集药材规范化种植、药品生产、研发、销售和医药物流为核心产业的现代高新技术企业。2024年,公司再度蝉联“2023年度中国中药企业百强榜”,并荣获2024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和“未来健康产业之星上市公司奖”。
作为风湿领域排头兵,公司现已形成盘龙七片、盘龙七药酒、骨松宝片、痛风舒片、抗骨增生片、腰痛片、骨筋丸胶囊、接骨续筋片、三七伤药片等风湿骨病产品的强大集群。
公司主导品种盘龙七片是周恩来总理曾两次亲切接见的我国著名骨伤科专家王家成老先生所献祖传秘方,由盘龙七、竹根七、白毛七、过山龙、羊角七等29味药材组成,经科学研制而成,盘龙七片为全国独家专利、医保甲类品种、陕西省名牌产品、秦药优势中成药,曾入选中药保护品种。盘龙七片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腰肌劳损、骨折及软组织损伤等疾病所表现的疼痛、肿胀、麻木、活动受限症状的改善,均具有显著疗效。2024年,盘龙七片荣获“家庭常备风湿骨病药”品牌榜上榜品牌、“西湖奖·最受药店喜欢的明星单品”、“品牌影响力匠心产品”奖。据米内网发布资料显示,2024年H1在我国城市及县级公立医院骨骼肌肉系统风湿性疾病领域中成药市场中,公司主导产品盘龙七片市场份额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8.05%,细分龙头地位稳固。
并除盘龙七片之外,公司目前拥有通过新版国家GMP认证的片剂、胶囊剂等25条生产线及配套的检验、科研设备,涵盖风湿骨伤类、心脑血管类、消化类、补益类、清热解毒类、儿科类、妇科类、肝胆类等12大功能类别、100多个品规的强大产品阵容。
一体稳固两翼渐成,利润8连涨,现金流持续稳?
?024年,是中医药振兴发展的“攻坚之年”,亦是盘龙药业在时代激流中稳舵前行、破局开新的关键一年。
这一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74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具体到业务结构,2024年公司自产中成药业务稳步增长,收入规模6.45亿元,同比增长10.20%,收入占比达到66.22%,自产中成药一体基本盘稳固。
同时,作为两翼之一的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协同创新升级,收入规模成长至0.91亿元,增幅高达292.84%,收入占比也提升至9.37%。2024年,公司完成了从0突破至211个中药配方颗粒的上市备案,为后续的业务持续发力储备了动能。2025年一季度,在中药饮片销售规模增长的带动下,公司收入2.50亿元,实现了19.08%的增长。公司预计2025年下半年中药配方颗粒将逐步扩大在重点市场的品牌力与销售规模,实现公司第二增长曲线目标。
作为公司另一翼的医药商业配送业务,2024年收入规模2.31亿元,收入占比23.75%。两翼收入占比合计在30%以上。“一体两翼”的发展战略稳步推进。
公司自产中成药收入增长的同时,业务的盈利能力也得到了提升,业务毛利率提升至87.52%的高水平,最终带动公司2024年整体的毛利率水平达到60.82%,较上一年提升了近2.9个百分点。
传导至利润端,公司2024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91%,这是公司自2017年上市以来的连续第8年利润增长。并且,公司2025年一季报数据显示,公司业绩增长势头仍在延续。2025年一季度,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24.93万元,同比增长0.3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875.29万元,同比涨幅18.60%。
更值得关注的是,伴随着公司持续增长的利润表现,公司的经营现金流表现也持续稳健。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到1.5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0.50%。
图表:盘龙药业上市以来的利润与经营净现金流表现(亿元)
资料来源:公司定期报告
稳健的现金流给公司带来了充足的货币资金储备,截止2025年一季度,公司货币资金占公司总资产的比重在50%以上。充足资金为公司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不断研发与扩产打下夯实基础,也为公司持续分红回报股东提供了底气。
统计数据表明,公司自上市以来保持年年现金分红,累计已经分配现金红利金额超1亿元。且公司披露的2024年年度分红计划显示,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5元,预计分红金额超2600万元。
科技创新引领,“三纵深”战略逐渐落地
业绩与业务表现的稳舵前行、破局开新,当然离不开公司的持续创新与研发投入。
2024年,公司在科研创新上按下“加速键”,研发投入金额3753.78万元,相较于2023年增加85.31%,研发投入占当年自产中成药收入的5.05%。
在创新药研发方面,2024年公司在原有的“四个三”科研平台的基础上,新获批陕西省中医药制剂及新药研发中试基地等5个科研平台,盘龙杏林(广东)新药研究转化基地落子粤港澳大湾区,专注于一系列中药创新药的立项研发,创新基础进一步夯实。目前,公司自主研发的1.1类中药创新药PLZY-001临床探索加速,3类化学仿制药PLJT-002、PLJT-003和4类化学仿制药PLJT-001顺利完成中试,院内制剂项目蹄疾步稳,各类特色产品不断涌现,特色产品集群初具规模。
持续加大的研发投入,让公司的创新硕果颇丰。2024年,公司获得国家绿色工厂、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三新三小创新竞赛二等奖、2024年度科技创新先进企业、陕西好商标、等10项奖励及荣誉。截止2024年底,公司及子公司共拥有65项有效专利,其中授权发明专利31项,授权外观设计专利39项。
同时,公司还在不断探索科技创新的中药智能制造之路,以现代中药的“精准制造”来推动中药制造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公司新建成的5万平方米的现代化生产线,全部应用ERP、MES、LIMS、QMS信息化管理系统,对生产全过程的质量监督管理,将产品质量控制体系内化至每一个生产单元,实现了生产过程的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全面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未来,公司将不断推进“质改数转”信息化转型升级能力培育,持续强化信息化赋能生产质量创新发展需求,稳步提升核心竞争力。
营销方面,公司目前打造了一支有竞争力、学习型、创新型以及执行力强的专业化营销团队。当前,公司已在国内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完备的营销网络,已与国内630余家医药商业公司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业务关系,通过上述医药商业公司将主导产品覆盖到国内等级医院4800余家,OTC连锁药店和单体药店7000余家,社区医院、卫生院、诊所达6000余家。公司同时还在积极开发县级空白市场,进一步加快了小儿咽扁颗粒、骨松宝片、痛风舒片等未来过亿元潜力产品的市场发展培育,实现多品增销和医疗、零售双轮销售驱动新格局。同时,公司坚定拥抱“互联网+医药”赛道,开启盘龙药业天猫/京东官方旗舰店,与美团自营大药房的强强联合。
政策+需求+技术驱动行业广阔空间,战略定力锚定发展愿景
展望未来,中药行业处于“政策+需求+技术”三轮驱动的黄金期,前景依然广阔。盘龙药业作为风湿领域排头兵企业,凭借自身传统+高端制剂+中药创新药的产品布局,有望持续受益。
政策端,中国“十四五”规划明确将中医药发展纳入国家战略,《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提出到2030年中医药全覆盖;国家医保与基药目录扩容,中药饮片、配方颗粒、中药创新药更多的将纳入医保。需求端,中药在治疗、调理和预防老年病与慢性病等领域优势明显;以及大健康产品的消费热潮即社会群体对“药食同源”产品的需求逐年增加,带动中药大健康产品市场快速增长。此外,中药产品的国际市场增长,“一带一路”推动中医药出海,多个国家将中药产品纳入医疗体系。
未来,公司将锚定战略定力,践行“打造风湿骨伤药物领导品牌,做慢病疼痛管理专家”的愿景,深入布局“一体两翼三纵深”发展战略,以高质量发展为抓手,不断提升公司生产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助推公司投资价值的提升。
【2025-05-13】
盘龙药业:5月16日将召开2024年年度股东会
【出处】证券日报网
证券日报网讯5月13日晚间,盘龙药业发布公告称,公司将于2025年5月16日召开2024年年度股东会。本次股东大会将审议《关于及其摘要的议案》等。
【2025-05-13】
盘龙药业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 聚焦主业稳增长 创新驱动谋未来
【出处】中国上市公司网
5月12日下午,盘龙药业(股票代码:002864)通过线上形式召开了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就公司经营成果、战略布局及行业前景与投资者展开深入交流。在医药行业变革深化的背景下,盘龙药业交出了一份“利润增速高于营收”的答卷:全年归母净利润1.20亿元,同比增长8.91%,连续八年实现正增长;销售净利率提升至12.35%,同比增长1.09个百分点。这份成绩单的背后,是公司“聚焦主业、优化结构、创新驱动”战略的持续落地。
风湿骨病领域龙头地位巩固
作为国内风湿骨伤药物领域的领军企业,盘龙药业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其产品集群的市场占有力与临床价值。2024年上半年,公司主导产品盘龙七片在我国城市及县级公立医院骨骼肌肉系统风湿性疾病中成药市场中,以8.05%的份额蝉联第一。这一独家专利中成药已入选七部国家级临床诊疗指南、三个专家共识、三本国家权威教材、一个临床路径释义收载并分别列为推荐用药,并获评“家庭常备风湿骨病药”“西湖奖·最受药店欢迎明星单品”等荣誉。围绕风湿骨病与慢病疼痛管理,公司已形成盘龙七片、骨松宝片、痛风舒片等产品矩阵,覆盖口服、外用等多种剂型,满足差异化治疗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通过剥离低毛利医药商业板块子公司博华医药,进一步强化高毛利自产业务。2024年自产中成药收入同比增长10.20%,推动净利润逆势提升。董事会提出的“一体两翼”战略中,“一体”主业基本盘持续夯实,而中药饮片与配方颗粒则成为“两翼”增长极——中药饮片收入同比激增292.84%,配方颗粒完成各省挂网准入后将于下半年放量,有望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研发投入增85% 布局“1+N”产品梯队
面对行业“政策+需求+技术”三轮驱动的黄金期,盘龙药业将科技创新视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能。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同比大增85.31%,占自产中成药收入的5.05%,重点投向四大方向:
中药创新药:1类中药创新药PLZY-001及改良型中药PLJT-004进入临床前研究;
化药仿制药:PLJT-001/002/003等透皮给药产品研发稳步推进;
配方颗粒:加速国标及省标品种开发,完善全产业链追溯体系;
产学研平台:新增5个省级科研基地,包括陕西省首家中药高端制剂中试平台,与博济医药合资设立创新药研发公司,聚焦慢病领域。
公司构建的“四个三”创新体系(三中心、三平台、三基地、三团队)已形成“口服+外用”、“院内+院外”、“传统制剂+高端制剂”的管线布局。公司在说明会上强调深入布局“一体两翼三纵深”发展战略,坚持“专、精、特、新”研发思路,锚定“聚焦主业,苦练内功,科技创新,国际化视野”的战略路径,未来将通过‘21355’产品梯队目标,实现从单一爆品到多品类协同的跨越。”
政策红利与市场扩容双轮驱动
国家“十四五”规划将中医药纳入战略支柱产业,《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明确2030年全覆盖目标。医保目录扩容、老龄化加速及慢性病需求增长,为中药企业打开增量空间。尤其在风湿骨病领域,盘龙七片等产品凭借循证医学基础与医保甲类优势,有望进一步渗透县级空白市场。
中药配方颗粒则是另一大潜力赛道。随着省标备案推进,公司已完成挂网准入工作,下半年将依托政策宣讲与品牌营销加速放量。此外,国际化与“药食同源”大健康产品也被列为长期方向,公司正探索“一带一路”沿线市场及中药衍生消费品。
可持续发展 迈向“慢病疼痛管理专家”
作为国家级绿色工厂,盘龙药业将环保理念贯穿全产业链——从秦岭药源基地的林下种植,到生产环节的碳减排、水循环利用,构建了“中药材-饮片-成药”全程可追溯体系。这种绿色生产力不仅降低监管风险,更成为品质背书。
针对投资者关心的“高分红是否影响研发投入”,管理层回应称:“2024年分红占净利润26.42%,但公司货币资金占总资产51.29%,储备充足。”充足的现金流支撑了公司在研发与扩产上的双重投入,而“一体化投融资战略”则确保资源聚焦主业,避免非必要扩张。
2024年被盘龙药业定义为“内部改革创新年”。通过职业经理人引入、管理制度升级,公司正推动组织年轻化与专业化。同时,公司产品结构优化与创新成果逐步兑现,为中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随着中药饮片和配方颗粒业务的快速成长,以及研发创新的持续推进,盘龙药业正朝着成为中药行业标杆企业的目标稳步迈进。通过本次业绩说明会,盘龙药业向市场传递了清晰的发展战略和坚定的执行信心。在医药行业变革与机遇并存的新时代,盘龙药业以“守正创新”为舵,正驶向更广阔的蓝海。
【2025-05-13】
盘龙药业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成功举办 秦药智慧与前沿科技碰撞火花,特色产品集群初具规模
【出处】全景网
5月12日下午,盘龙药业(002864.SZ)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在全景网成功举办。盘龙药业董事长谢晓林、副总裁张德柱、董事会秘书吴杰、财务总监祝凤鸣、独立董事任海云、独立董事牛晓峰、保荐代表人杨圣志等领导嘉宾出席活动并与投资者进行实时在线交流。
盘龙药业是集药材规范化种植、药品生产、研发、销售和医药物流为核心产业的现代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拥有通过新版国家 GMP 认证的片剂、胶囊剂等 25条生产线及配套的检验、科研设备,现已形成以全国独家专利、医保甲类品种盘龙七片为主导,涵盖风湿骨伤类、心脑血管类、消化类、补益类、清热解毒类、儿科类、妇科类、肝胆类等 12 大功能类别、100 多个品规的强大产品阵容。
盘龙药业董事长谢晓林在致辞时表示,2024年,盘龙人以“传承”为舟、“创新”为浆、“担当”为锚,深入践行“一体两翼”战略部署,持续夯实中医药传承根基,不断激发创新发展活力,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担当,在传承与变革的双螺旋中,书写了属于盘龙人的“硬核故事”。
2024年,盘龙药业实现营业收入9.74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20亿元,同比增长8.91%。公司整体经营稳中有进,主导品种销售收入双位数增长,产品矩阵稳健提质;植物药业业绩创下三位数增幅;配方颗粒业务从零突破至211个备案品种,“第二增长曲线”锋芒初露;各大榜单强势入眼,品牌价值进一步展现。公司内在价值快速提升,行业细分市场龙头地位持续巩固。
在科研创新方面,公司按下“加速键”,在中药新药研发、化药研发、中药配方颗粒、医疗机构制剂开发、大健康产品开发上取得新突破,重点创新科研项目高质量推进。公司自主研发的1.1类中药创新药PLZY-001临床探索加速,3类化学仿制药PLJT-002、PLJT-003和4类化学仿制药PLJT-001顺利完成中试,院内制剂项目蹄疾步稳,各类特色产品不断涌现,特色产品集群初具规模。盘龙杏林(广东)新药研究转化基地落子粤港澳大湾区,让秦药智慧与前沿科技碰撞火花,创新基础进一步夯实,“口服+外用”,“院内+院外”,“传统制剂+高端制剂”的产品管线布局已然形成,“打造中华风湿骨伤药物领导品牌”的战略定位更加清晰。
2024年,公司加大力度回馈股东,通过提高现金分红金额,提升上市公司价值。公司2024年度拟派发现金股利3177万元,占净利润26.42%,
对于今后发展,董事长谢晓林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将践行“打造风湿骨伤药物领导品牌,做慢病疼痛管理专家”的愿景,深入布局“一体两翼三纵深”发展战略:打造以骨科慢病为主体,以品牌化一体化商业为左翼,以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协同创新升级为右翼;推进营销组织的专业化、合规化、扁平化整合,搭建“一中心四平台”研发体系,强化生产质量数智化管控,从“前中后”三端纵向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他表示,公司还将秉承“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理念,聚焦风湿骨伤,慢病疼痛等优势特色领域,以“21355”产品培育目标为引擎,推进“六力工程”建设,构建“1+N”立体化研发矩阵,让每一项核心技术都成为市场竞争的“硬核铠甲”,让创新成果在临床需求的土壤中精准落地。
【2025-05-11】
行业追踪|中医药市场(5月5日-5月11日):综合200中药材价格指数环比小幅上涨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周,中医药市场变动情况如下所示:产业链相关材料价格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综合200中药材价格指数1.240.542025-5-92954.31-- 本周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追踪异动情况如下: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全草类-0.33-0.622025-5-111447.88--中药材价格指数(总指数)-0.23-1.982025-5-111774.98--动物类-0.07-0.132025-5-113485.32--茎木类0.00-2.182025-5-111672.71--矿物类0.000.002025-5-113781.30--
中医药产业链
中药产业链中,上游产业主要包括中药种植业,下游产业包括医药流通和居民健康等行业,主要是中药消费市场,有医院、药店、部分超市和商店。从中药成本构成中,占据首位的是销售费用,成本占比50%左右,其次为中药原材料,成本占比30%左右。风险须知:本数据引用第三方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2025-05-09】
中药饮片产销合作落地 盘龙药业与黔川药企签约
【出处】盘龙药业官微【作者】企业文化建设小组
5月7日,贵州省医疗物资控股集团、贵州省药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及四川天都药业有限公司一行莅临盘龙药业柞水生产基地参观座谈交流。集团董事张志红,监事会主席、法务部总监罗庆水、集团副总裁兼植物药业总经理孟重等领导参加会议。会议由孟重主持。
会前,来访嘉宾系统参观了智能化生产车间、国家认证实验室及企业展厅,对盘龙药业"全产业链质量追溯系统"和"道地药材标准化体系"给予高度评价。
在战略洽谈会上,盘龙植物药业副总经理陈斌介绍了盘龙植物药业基本情况,贵州省医疗物资控股集团副总经理夏猛介绍了贵州药业发展公司基本情况。随后,双方代表就当前中药饮片市场的行情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在洽谈的过程中,双方都表达了对医药产业链协同发展的高度重视,并且在多个关键点上达成了重要的共识,为未来双方在医药领域的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最后,双方达成合作协议,共同签订了中药饮片采购和中药饮片销售合同。
此次战略合作的达成,不仅为盘龙药业拓展西南市场打开新局面,更通过产业链深度协同,为中医药现代化发展和区域经济联动注入新动能。随着合作协议的落地实施,一个横跨西北、西南的医药产业生态圈正加速成型。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