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大事☆ ◇002459 晶澳科技 更新日期:2025-04-05◇
★本栏包括【1.融资融券】【2.公司大事】
【1.融资融券】
┌────┬────┬────┬────┬────┬────┬────┐
| 交易日 |融资余额|融资买入|融资偿还|融券余量|融券卖出|融券偿还|
| | (万元) |额(万元)|额(万元)| (万股) |量(万股)|量(万股)|
├────┼────┼────┼────┼────┼────┼────┤
|2025-04-|79568.32| 3278.00| 2297.17| 18.05| 0.65| 2.86|
| 02 | | | | | | |
├────┼────┼────┼────┼────┼────┼────┤
|2025-04-|78587.48| 4055.71| 3644.85| 20.26| 1.71| 1.77|
| 01 | | | | | | |
├────┼────┼────┼────┼────┼────┼────┤
|2025-03-|78176.61| 6648.31| 5867.97| 20.32| 2.00| 8.50|
| 31 | | | | | | |
└────┴────┴────┴────┴────┴────┴────┘
【2.公司大事】
【2025-04-03】
晶澳科技:4月2日获融资买入3278.00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晶澳科技4月2日获融资买入3278.00万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26.39%,当前融资余额7.96亿元,占流通市值的2.11%,超过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4-0232780031.0022971665.00795683150.002025-04-0140557118.0036448455.00785874784.002025-03-3166483075.0058679667.00781766121.002025-03-2864711198.0057785504.00773962713.002025-03-2793697461.0056407267.00767037019.00融券方面,晶澳科技4月2日融券偿还2.86万股,融券卖出650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7.43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04%,融券余额206.31万,低于历史2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4-0274295.00326898.002063115.002025-04-01196992.00203904.002333952.002025-03-31230600.00980050.002342896.002025-03-28769230.00183150.003274722.002025-03-27156972.00728004.002721672.00综上,晶澳科技当前两融余额7.98亿元,较昨日上升1.21%,两融余额低于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4-02晶澳科技9537529.00797746265.002025-04-01晶澳科技4099719.00788208736.002025-03-31晶澳科技6871582.00784109017.002025-03-28晶澳科技7478744.00777237435.002025-03-27晶澳科技36577970.00769758691.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04-02】
晶澳科技:2025年第一季度可转债转股结果,累计转股数26904股
【出处】本站7x24快讯
晶澳科技公告,2025年第一季度,共计有人民币21200元“晶澳转债”转换为公司股票,共计转股数量为550股。截至2025年3月31日,累计已有人民币104.33万元“晶澳转债”转换为公司股票,累计转股数26904股,占“晶澳转债”转股前公司已发行普通股股份总额的0.0008%。尚未转股的“晶澳转债”金额为人民币89.59亿元,占“晶澳转债”发行总量的99.9884%。
【2025-04-02】
晶澳科技:4月1日获融资买入4055.71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晶澳科技4月1日获融资买入4055.71万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17.35%,当前融资余额7.86亿元,占流通市值的2.06%,超过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4-0140557118.0036448455.00785874784.002025-03-3166483075.0058679667.00781766121.002025-03-2864711198.0057785504.00773962713.002025-03-2793697461.0056407267.00767037019.002025-03-2680950247.0093543273.00729746825.00融券方面,晶澳科技4月1日融券偿还1.77万股,融券卖出1.71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19.70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07%,融券余额233.40万,低于历史2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4-01196992.00203904.002333952.002025-03-31230600.00980050.002342896.002025-03-28769230.00183150.003274722.002025-03-27156972.00728004.002721672.002025-03-26745042.001020888.003433896.00综上,晶澳科技当前两融余额7.88亿元,较昨日上升0.52%,两融余额低于历史4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4-01晶澳科技4099719.00788208736.002025-03-31晶澳科技6871582.00784109017.002025-03-28晶澳科技7478744.00777237435.002025-03-27晶澳科技36577970.00769758691.002025-03-26晶澳科技-12727850.00733180721.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2025-04-01】
晶澳科技大宗交易成交126.30万股 成交额1454.98万元
【出处】证券时报网
晶澳科技4月1日大宗交易平台出现一笔成交,成交量126.30万股,成交金额1454.98万元,大宗交易成交价为11.52元。该笔交易的买卖双方均为机构专用席位。
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显示,晶澳科技今日收盘价为11.52元,下跌0.09%,日换手率为1.34%,成交额为5.11亿元,全天主力资金净流出5874.73万元,近5日该股累计下跌7.10%,近5日资金合计净流出1.48亿元。
两融数据显示,该股最新融资余额为7.82亿元,近5日增加4129.49万元,增幅为5.58%。(数据宝)
4月1日晶澳科技大宗交易一览成交量(万股)成交金额(万元)成交价格(元)相对当日收盘折溢价(%)买方营业部卖方营业部126.301454.9811.520.00机构专用机构专用
注:本文系新闻报道,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主力资金
超级复盘、主力资金大宗交易、大宗成交、折溢价、折价、溢价
【2025-04-01】
晶澳科技产品部部长:质量是电站长期稳定运行的根基|2025华夏双碳能源发展大会
【出处】华夏时报【作者】李佳佳
华夏时报记者李佳佳李未来北京报道
3月27日,2025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分论坛——2025华夏双碳能源发展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圆满举办。本次大会以“双碳时代绿动未来”为主题,由华夏时报社、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CISTDS)主办,华夏双碳能源研究院、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能源与产业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
会上,晶澳科技产品部部长进行了“产品场景化助力电站增值”的主题演讲,他表示,在电站投资领域,质量是电站长期稳定运行的根基,就像"1"和"0"的关系——如果代表质量的"1"不稳固,后面再多的收益"0"都将失去意义。假设收益率是10%,单纯依靠降低材料成本来降低初始投资,将投资回报率从10%提高到11%的做法是没有考虑到增加的风险性。应当提供质量可靠的产品,确保10%的基础回报率,再通过技术创新和系统优化实现可持续的价值提升,而非追求降低初始投资带来的短期收益。晶澳科技方面认为,建立在质量基础上的收益,才是真正可靠的投资回报。
行业研究从局部向整体转移
整个光伏技术的发展是非常快的,基本上三个月会有一个小变化,半年会有一个大变化,甚至两年会有技术平台的革命。在这种发展速度下,会产生一个问题,电站的使用寿命通常长达30年,然而技术更新换代的频率却极快,三个月、六个月或者两年,这使得无法有效验证一个技术在应用端的可靠性,因此,晶澳科技认为需要大量的研究,去观察和检测一个新技术,确保其在30年电站运营期间能够稳定可靠。
现在整个中国光伏行业已经走在世界前列,对于整体系统适配性的研究也需要中国企业投入更大的资源,去保障光伏行业更好更快地发展,而不是简简单单更快发展而已。在晶澳科技产品部部长看来,需要从技术驱动和产品场景化两个维度加大资源投入,来保证产品健康发展。
随着光伏行业的蓬勃发展,装机量不断攀升,应用场景已不再局限于广袤的大平原。如今,光伏电站已扩展至冰雹区、台风区,以及众多工厂和居民的屋顶,甚至机场、北方漠河等极寒地区,还有沙戈荒和海域等复杂环境。这些环境带来的严苛挑战,远远超过了以往在平原地区建设电站的难度。
晶澳科技产品部部长认为,“当前行业供大于求,大家仅通过技术提升,和牺牲产品的安全阈值进行降本。这与我们应用场景的发展方向是背道而驰的。我们的应用场景发展是要求产品质量越来越高,能够满足各种严苛的挑战。然而,供大于求导致的价格战,却使得产品越来越标准化,性价比虽然越来越高,但安全阈值却越来越低。这两者之间出现了明显的两极分化。”
因此,行业应该进一步优化产品在各种场景下的可靠性及发电能力,不局限于提升功率。虽然功率的提升确实能够降低成本,带来收益率从10%到11%,甚至12%的增长,但如果连10%的基准都保不住,那就得不偿失了。因此,要更注重产品在实际场景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深挖细分场景
公开信息显示,晶澳科技成立于2005年5月,2007年在美股上市,2019年的时候退市重新在国内A股上市。目前,公司打造了硅片、电池、组件、光伏电站的垂直一体化全产业链,产品销售和服务网络遍布全球178个国家和地区,组件出货量连续多年位于世界前列。
记者了解到,海上复杂的环境给光伏组件带来多重考验,如高盐雾、高紫外、电气绝缘、高载荷、高湿热、热斑等系列问题。
据介绍,针对这些问题,晶澳科技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一是前板玻璃会做双镀膜,使表层吸光膜更致密,在盐碱环境下,这种膜能够耐受更长时间的酸碱腐蚀,从而确保产品对光的吸收持续时间长达25年。不同于一些简单的膜层,腐蚀完了,发电效率会大幅下降。二是高阻水胶膜,在海面的高湿环境下,增强组件内部防渗透能力。通常,组件边框会使用一些绝缘阻水的胶,但这类胶并非完全密封。因此需要进一步提升胶膜的阻水性,以确保在严苛环境下,如飓风导致组件抖动或高低温循环时,组件边缘不会形成空隙,从而防止水汽渗入。三是连接器,这种电器设备在高温高湿环境下,会面临比较大的挑战,需要进一步提升。第四点是边框,当前行业普遍采用铝边框,但其在酸碱腐蚀环境下的抗腐蚀能力相对较弱。因此需要在铝边框上施加更可靠的氧化层,以确保其在这种环境中的使用可靠性。同时,晶澳也在积极评估更优质的有机材料,其耐酸碱程度远超金属化材料,有望进一步提升边框的耐腐蚀性能。漂浮式光伏在海上面临的挑战远大于沿岸装机式场景,因此,晶澳对材料细化,保障产品不是一味堆性能,而是在合适的场景中,用合适的材料形成有价值和有性价比的产品。
据了解,在严苛的实证测试环境下,晶澳DeepBlue4.0Pro组件实际发电量比预期值,高约9.3%左右。另外,记者注意到,除了海上场景外,晶澳科技在沙漠光伏、极寒场景、高冰雹场景下也都提出了改善方案,经过测试,这些改善后的组件发电量也都更高。同时,晶澳科技还拓展了轻质组件、防眩光组件和防火组件,其中,防眩光组件主要应用于机场、高速公路等场景。防火组件主要应用于中石油、中石化等加油站,这些场景对防火要求极高,同样,居民屋顶和工商业屋顶也存在普遍的防火担忧。
【2025-04-01】
晶澳科技(4月1日)出现1笔大宗交易
【出处】本站iNews【作者】大宗探秘
据本站数据中心统计,4月1日晶澳科技收盘价为11.52元,出现1笔大宗交易。详情如下:成交量:126.30万股 | 成交价:11.52元 溢价率:0.00%买方:机构专用卖方:机构专用晶澳科技大宗交易信息序号交易日期最新价成交价格成交量(万股)溢价率买方营业部卖方营业部12025-04-0111.520011.5200126.30000.00000000000000000000机构专用机构专用历史大宗交易详细数据请进入本站数据中心-大宗交易页面查看
【2025-04-01】
概念动态|晶澳科技新增“绿色电力”概念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2025年4月1日,晶澳科技新增“绿色电力”概念。据本站数据显示,入选理由是:2024年12月20日互动易:公司光伏电站投资秉持“开发、持有、转让”的模式滚动开展业务,截至2024年半年度,公司持有的光伏电站规模约3GW。发电量受自然条件及电网调度等因素影响。该公司常规概念还有:光伏概念、融资融券、一带一路、深股通、雄安新区、HJT电池、硅能源、BC电池、TOPCON电池、风电、储能、比亚迪概念、京津冀一体化、人民币贬值受益。
【2025-04-01】
晶澳科技:3月31日获融资买入6648.31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晶澳科技3月31日获融资买入6648.31万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24.96%,当前融资余额7.82亿元,占流通市值的2.05%,超过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3-3166483075.0058679667.00781766121.002025-03-2864711198.0057785504.00773962713.002025-03-2793697461.0056407267.00767037019.002025-03-2680950247.0093543273.00729746825.002025-03-2536443068.0034574423.00742339851.00融券方面,晶澳科技3月31日融券偿还8.50万股,融券卖出2.00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23.06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05%,融券余额234.29万,低于历史2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3-31230600.00980050.002342896.002025-03-28769230.00183150.003274722.002025-03-27156972.00728004.002721672.002025-03-26745042.001020888.003433896.002025-03-2564480.004960.003568720.00综上,晶澳科技当前两融余额7.84亿元,较昨日上升0.88%,两融余额低于历史4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3-31晶澳科技6871582.00784109017.002025-03-28晶澳科技7478744.00777237435.002025-03-27晶澳科技36577970.00769758691.002025-03-26晶澳科技-12727850.00733180721.002025-03-25晶澳科技1916845.00745908571.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2025-03-31】
实探清洁能源博览会!一线光伏大厂推出TOPCon2.0技术,组件下半年还得“卷价格”
【出处】华夏时报【作者】李佳佳
华夏时报记者 李佳佳 李未来 北京报道
在能源转型的背景下,清洁能源发展备受关注。近期,《华夏时报》记者进行了实地探访了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记者注意到,本届博览会共设有两大展馆。其中一个为氢能展馆,另一个展馆内则集中了光储氢三个行业。
不过,该馆内以光伏企业居多,通威股份、晶澳科技、天合光能、钧达股份、爱旭股份、阳光电源、一道新能等行业头部大厂扎堆亮相,相比之下,储能领域的大型企业仅有比亚迪储能和海辰储能等少数几家参展。历年来,清洁能源博览会是展示先进产品和技术的重要平台,亦是行业发展趋势的风向标。
开始卷TOPCon2.0技术
在今年展会上,记者发现有一些新的看点和变化。第一大看点就是TOPCon在1.0的基础上,逐渐升级成2.0。
近两年,光伏技术从P型过渡到了N型技术,据CPIA的数据统计,2024年N 型 TOPCon 电池片市场占比达到 71.1%,成为占比最高的电池技术路线。但技术更新的速度还在加快。记者注意到,天合光能和通威股份在展会上均推出了TOPCon2.0技术。
天合光能工作人员李杨(化名)表示,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组件厂商掀起提效的趋势,在目前基础采取措施来提升组件的最大功率和转换效率。天合的TOPCon2.0技术是Ultra技术,在电池端或组件端均有一些提效措施。
据了解,这项2.0产品叠加了四项新的技术,分别是0BB无主栅技术,钢板印刷技术,EPT边缘钝化技术,Poly finger技术。
记者注意到,展示的TOPCon2.0组件转换效率为24.1%,最大功率为650W。不过,李扬告诉记者,这款产品目前还没有量产,明年年初才能达到650W。李扬提到,目前主流都没有量产TOPCon2.0技术,基本是今年投入,二季度开始逐步叠加技术量产,功率慢慢地往上提。
“今年展会的亮点是TOPCon2.0技术。”通威股份公司人员王振(化名)表示。他向记者透露,这次主要展示了四种产品三个技术,分别是两款TOPCon2.0产品,一款BC产品和一款异质结技术产品,目前,BC和异质结技术是储备,主流推出的还是TOPCon技术产品。
目前,通威股份的TOPCon2.0产品已经量产了,但这两款组件量产的功率还没达到最大功率,670W和765W仍是实验室数据。量产的规模也不是很大,目前产能正在逐步释放,2.0技术产品计划在今年6月达到每月500兆瓦的产能。
“垂直组件”吸睛
展会第二大看点是垂直组件,华晟新能源公司人员杨莉(化名)向记者介绍,该组件采用垂直安装方式,与常规带倾角的安装方式不同。具体安装方式是将组件离地并保持一定距离,通过装机和支架支撑起来。杨莉告诉记者,这种安装方式适用于各省的峰谷电价政策和市场化交易,其发电曲线与峰谷电价曲线吻合,从而提升了项目收益。
例如,当组件东西向安装时,早上东边发电达到高峰,正好与电价高峰时段相匹配,傍晚西边发电也与发电高峰相吻合,组件双面率比较高,背面发电能力能达到正面95%,正背面发电能力基本相当。
“其实立式安装大家都可以做,但唯一区别这款是采用异质结技术的组件,天然的双面率高,其他技术背面率可能只能达到80%多,双面率没那么高,所以没有那么适用于立式场景。”杨莉表示。
杨莉进一步表示,“531”政策之后,新能源电价要市场化交易,现在来咨询和对接这类组件的人很多,即使发电量可能不如带倾角的组件,中午受光面积小,基于峰谷电价,收益可能反而会更高。
记者获悉,该垂直组件今年已经量产了,因为成本高一点,该组件价格上会有一定溢价。基本每瓦8毛左右。通常,异质结组件要比TOPCon组件贵一些,杨莉告诉记者,今年将0BB技术全面导入,加上封装优化,基本上能做到成本持平。这类组件主要适用于地面的集中式电站,特别是在有坡度的山地,同时也可用于农光互补。
展会第三大看点是组件功率越来越高,记者全程逛下来,一二线厂家组件最大功率基本上能达700多瓦,值得一提的是,上面文中提及通威股份携带了一款异质结组件,记者发现,这款组件在展馆中功率最高,可达790.8W,转化效率突破25.46%。据了解,这款组件是目前第三方测试的全面积效率最高值,刷新了纪录。
下半年还得“卷价格”
记者现场了解获悉,抢装潮下,有欢喜也有忧愁,当前,无论是一线大厂通威股份、天合光能、晶澳科技、爱旭股份,还是二三线组件企业一道新能、高景太阳能,基本上都是满产的状态,但也有不少人对抢装潮后的组件价格不乐观。有销售人员告诉《华夏时报》记者,下半年还得一块“卷价格”。
“组件在市场上同质化了,产品大家其实都一样,没有要求特别高的规格,现在还是看成本,大环境不好,最关注的还是价格。”高景太阳能公司人员李颖(化名)告诉记者。
对于光伏行业的发展现状,浙江一光伏企业工作人员段延(化名)对记者表示,现在基本不好做,利润非常低,产能过剩,因为中国各厂商都比较内卷,主要还是“卷价格”“卷功率”。
在某一线大厂员工王昱(化名)看来,光伏技术门槛并不是特别高,同质化现象很严重,下半年还得一块“卷价格”,客户也说一线厂家中,谁的价格低就用谁的产品。至于各个技术产品增益情况,很多客户根本不听,认为都差不多。
不过,记者了解到,也有企业迎来机遇。国能日新公司人员赵阳(化名)对记者表示,今年136号文件发布后,未来电站收益问题备受关注,新能源已经进入规模化后运营阶段,“430”和“531”两个政策出来后,对于他们这种新能源大数据服务商来讲,机会更多了。
【2025-03-31】
券商观点|太阳能行业周报:缅甸地震对硅片开工造成影响,产业链中下游价格持续结构性上涨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2025年3月31日,山西证券发布了一篇太阳能行业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缅甸地震对硅片开工造成影响,产业链中下游价格持续结构性上涨。
报告具体内容如下:
投资要点 缅甸地震:对光伏硅片拉棒产开工产生影响:缅甸发生7.9级地震,云南震感强烈。综合各方消息来看,此次地震对我国光伏硅片拉棒核心的西部产区产生重要影响。甚至已经影响到银川、内蒙部分产区。目前对较远地区影响主要以断线为主,预计短期即可恢复。但云南、宜宾地区影响较重,部分厂家甚至出现焖锅、炸棒、炸炉等情况或将对后续较长期开工造成影响。 国家能源局:2月核发太阳能发电绿证1327万个:3月28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国家能源局发布2025年2月全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核发及交易数据。数据显示,2月,国家能源局核发绿证25637万个,其中风电9834万个,太阳能发电4397万个,生物质发电1591万个。2月绿证交易2840万个,其中风电1412万个,太阳能发电1327万个,生物质发电29万个。 IRENA:2024年全球太阳能光伏装机容量新增451.9GW:3月27日,据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IRENA)最新发布的《2025年可再生能源容量统计数据》,全球可再生能源容量将在2024年增加585GW,总计达到4448GW,创下年增长率15.1%的历史新高。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量为3863GW。通威股份:子公司永祥股份引入100亿战投:3月29日,通威股份发布公告宣布,永祥股份拟引入战略投资者并实施增资扩股。本次拟以增资扩股前永祥股份股权估值270亿元,引入战略投资者,向永祥股份合计增资不超过100亿元,预计合计取得永祥股份增资后的股权比例不超过27.03%,增资款项主要用于永祥股份偿还金融机构负债、补充流动资金等。价格追踪多晶硅价格:根据Infolink数据,本周致密料均价为40.0元/kg,较上周持平;颗粒硅均价为38.0元/kg,较上周持平。本周N型多晶硅有5家企业成交,部分多晶硅企业开始签订下月签单,但成交量较少。根据企业反馈,3月整体成交量低于预期,下游企业去库意愿较强。整体来看,硅料行业库存继续呈现下降趋势,但从结构上来看,下游硅片端持有的原料库存量大幅下降,而多晶硅企业持有的库存增加。3月硅料供应基本稳定,预计4月份供应有所增加,预期短期内价格以平稳为主。硅片价格:根据InfoLink数据,本周150um的182mm单晶硅片均价1.15元/片,较上周持平;130um的183mmN型硅片均价1.2元/片,较上周持平;130um的182*210mm型硅片均价1.45元/片,较上周上涨3.6%。下游430和531抢装节点临近,电池片和组件企业加大采购,推动硅片需求短期集中释放。3月28日,缅甸发生7.9级地震,云南震感强烈,根据SMM,部分厂家甚至出现焖锅、炸棒、炸炉等情况,对产能造成一定影响,预期短期内价格持续上涨。电池片价格:根据InfoLink数据,本周M10电池片(转换效率23.1%)均价为0.31/W,较上周持平;TOPCon电池片均价为0.305元/W(转换效率25.0%+),较上周上涨1.7%;182*210mmN型电池品价格为0.34元/W(转换效率25.0%+),较上周上涨3.0%。在终端行情催化下,电池片环节出现阶段性库存紧缺。3-4月份电池企业排产持续提升,4月电池增量或主要来自一体化厂家,由于上游硅片环节供给能力或难以支撑电池扩产节奏,预计短期内高效电池片价格持续呈上涨趋势。组件价格:根据InfoLink数据,本周182mm双面PERC组件均价0.65元/W,较上周持平;182mmTOPCon双玻组件价格0.74元/W,较上周上涨1.4%。受下游抢装潮持续发酵影响,组件中标价格与实际供货价格攀升,分布式项目价格上涨速度快于集中式项目。短期终端市场供需矛盾突出,预计价格持续上升。玻璃价格:根据百川盈孚数据,本周3.2mm镀膜光伏玻璃价格为22.0元/㎡,较上周持平;2.0mm镀膜光伏玻璃价格为14.0元/㎡,较上周持平。投资建议重点推荐:BC新技术方向:爱旭股份、隆基绿能;供给侧改善方向:福莱特;海外布局方向:横店东磁、阳光电源、阿特斯、德业股份。建议积极关注:信义光能、协鑫科技、通威股份、大全能源、TCL中环、新特能源、帝尔激光、福斯特、海优新材、晶澳科技、天合光能、晶科能源、中信博、迈为股份、晶盛机电、捷佳伟创、奥特维、时创能源、京山轻机、上海艾录、宇邦新材、广信材料。风险提示光伏新增装机量不及预期;产业链价格波动风险;海外地区政策风险等。
声明:本文引用第三方机构发布报告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2025-03-31】
广发高端制造股票A重仓股晶澳科技跌5.57%
【出处】本站iNews【作者】AI基金
3月31日收盘,晶澳科技跌5.57%,报收11.53元,换手率1.94,成交量6427.78万股,成交额7.55亿元。根据iFind相关数据,重仓该股的基金共有10只,其中持仓数量最多的基金为广发高端制造股票A,该基金最新(2024-12-31)披露规模为61.43亿元,3月28日净值报收1.2624,较上一交易日跌0.82%,近一月跌1.13%,近一年跌11.97%。持仓晶澳科技的基金如下表所示:基金名称基金代码持仓变动Q3持有数量(股)Q4持有数量(股)广发高端制造股票A004997增持4628098649642567广发科技先锋混合008903不变4020858340208583广发小盘成长混合(LOF)A162703新进--26983353广发双擎升级混合A005911不变2220339322203393汇丰晋信低碳先锋股票A540008增持1591622519220725光伏ETF515790增持1852590718572810天弘中证光伏A011102减仓1681378014558880广发创新升级混合002939不变1376967113769671广发兴诚混合A011121新进--10616505汇丰晋信动态策略混合A540003新进--9274300注:表中数据截止至2024年12月31日。从机构对该股的关注度来看,近6个月以来,累计共15家机构对晶澳科技作出评级。其中,7家机构“买入”,8家机构“增持”。目标价格最高预测25.80元,最低预测14.58元,平均为19.00元。(数据来源:本站iFinD)
【2025-03-31】
光伏概念股震荡走低
【出处】本站7x24快讯
光伏概念股震荡走低,钧达股份、亿晶光电跌超8%,金刚光伏、帝科股份、锦浪科技、晶澳科技等跌幅居前。
【2025-03-31】
晶澳科技:3月28日获融资买入6471.12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晶澳科技3月28日获融资买入6471.12万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23.13%,当前融资余额7.74亿元,占流通市值的1.92%,超过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3-2864711198.0057785504.00773962713.002025-03-2793697461.0056407267.00767037019.002025-03-2680950247.0093543273.00729746825.002025-03-2536443068.0034574423.00742339851.002025-03-2447998736.0058060829.00740471206.00融券方面,晶澳科技3月28日融券偿还1.50万股,融券卖出6.30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76.92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17%,融券余额327.47万,低于历史3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3-28769230.00183150.003274722.002025-03-27156972.00728004.002721672.002025-03-26745042.001020888.003433896.002025-03-2564480.004960.003568720.002025-03-2449760.00755108.003520520.00综上,晶澳科技当前两融余额7.77亿元,较昨日上升0.97%,两融余额低于历史4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3-28晶澳科技7478744.00777237435.002025-03-27晶澳科技36577970.00769758691.002025-03-26晶澳科技-12727850.00733180721.002025-03-25晶澳科技1916845.00745908571.002025-03-24晶澳科技-10896527.00743991726.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2025-03-30】
行业追踪|光伏市场(3月24日-3月30日):多晶硅料(致密料)价格环比没有变动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从产业链来看,多晶硅环节重资产属性明显,折旧成本占总成本比重超过20%,同时,多晶硅环节生产柔性差,停产后复产成本较高。电池环节70%左右为外购硅片成本, 非硅成本中40-50%左右为银浆成本。组件生产壁垒低,具有一定的期货属性。 本周,光伏市场价格/数量变动情况如下所示:硅料、电池、组件价格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多晶硅料(致密料)0.002.562025-3-2640.00元/千克多晶硅0.000.002025-3-2862000.00元/吨
光伏玻璃重资产同质化,成本为厂商的核心竞争力。而逆变器环节资产相对较轻,主要采用以销定产的模式。国内逆变器企业源于元器件国产化、人工低、迭代快成本低于海外,企业同款产品成本差异不大。 本周光伏玻璃、逆变器价格追踪异动情况如下:光伏玻璃、逆变器价格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2.0mm光伏玻璃0.00--2025-1-2212.00元/平方米3.2mm光伏玻璃0.00--2025-1-2219.50元/平方米 本周光伏下游数据追踪异动情况如下:光伏下游数据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光伏装机量-85.80-85.802025-2-283947.00万千瓦光伏组件出口数量-25.57-13.102025-2-28713345909.00个单晶硅片出口数量0.1918.172025-2-284611.40吨受光伏市场价格/数量变化影响的公司一览表股票名净利润(亿元)机构预测年度净利润(亿元)截止日期产品名称产品收入占比(%)产品毛利率(%)隆基绿能---85.00--光伏行业10020.19通威股份---49.56--光伏业务60.1439.81TCL中环---65.93--光伏硅片77.3622.73弘元绿能------单晶硅98.5219.73京运通------硅片48.9526.83爱旭股份---52.92--单晶PERC太阳能电池片99.015.43晶科能源--1.02--光伏组件92.8413.40晶澳科技---50.23--光伏组件95.5414.15天合光能--41.41--光伏行业98.0813.80东方日升------太阳能电池及组件74.261.13福莱特--21.20--光伏玻璃81.7335.70(注:财务数据截止到该公司最新披露的财务报告日期)
光伏产业链
光伏产业链包括硅料、铸锭(拉棒)、切片、电池片、电池组件、应用系统等6个环节。上游为硅料、硅片环节;中游为电池片、电池组件环节;下游为应用系统环节。产业链盈利能力自上游向下游依次递减,硅料位于光伏价值链顶端,具有较强话语权。风险须知:本数据引用第三方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2025-03-29】
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关成华:能源转型已进入深水区|2025华夏双碳能源发展大会
【出处】华夏时报【作者】李佳佳
华夏时报记者 李佳佳 李未来 北京报道
3月27日,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分论坛——2025华夏双碳能源发展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圆满举办。本次大会以“双碳时代 绿动未来”为主题,由华夏时报社、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CISTDS)主办,华夏双碳能源研究院、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能源与产业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运达股份、通威股份、正泰新能源、晶澳科技、晶科能源、隆基绿能等众多龙头企业提供支持。
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关成华在大会上做致辞演讲,他表示,“能源是经济发展的血脉,更是绿色未来的根基。自‘双碳’战略实施以来,我国以制度创新引领产业变革,构建起“1+N”政策体系,推动能源转型驶入快车道。特别是2024年《能源法》的颁布,在法律层面进一步确立支持优先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
过去一年,能源行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可再生能源发电新增装机3.73亿千瓦,不断实现新突破,占电力新增装机的86%。2024年,全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7982万千瓦,海上和陆上项目齐头并进;光伏新增装机再次突破2亿千瓦,超预期达到2.78亿千瓦,新型储能装机突破7000万千瓦大关。风光储氢协同发展,催生出万亿级产业集群,“沙戈荒”大基地建设正在有序推进。与此同时,各细分行业技术创新日新月异,持续突破“不可能三角”。
步入2025年,我国新能源行业呈现多点开花,各领域协同共振局面。光伏市场受政策影响,掀起抢装机潮,带动组件价格连续上涨;锂电产业链排产回升,储能系统与电池出货量再创新高;同时,氢能规划进一步落地,绿氢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站在‘双碳’战略五周年的历史节点,我们还要清醒认识到,能源转型已进入深水区。”关成华说。他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能源转型与双碳变革既是技术攻关的持久战,更是治理能力的升级战。”
【2025-03-29】
“A+H”上市阵营持续壮大 集中三大热门领域
【出处】证券日报
2025年以来,国内资本市场“A+H”上市模式扩张态势显著,不少企业相继披露赴港上市计划,涉及多个领域,“A+H”上市阵营亦持续壮大。
3月27日,苏州纳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纳芯微”)宣布,公司计划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交所”)主板上市。
中国金融智库特邀研究员余丰慧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纳芯微通过H股上市,能够接触更广泛的投资者群体,有利于筹资、优化治理结构、提高运营透明度,增强市场对其长期发展信心,助力企业在全球半导体领域发展。
聚焦三大热门领域
经梳理,“A+H”上市案例多集中在新能源、半导体、高端制造三大热门领域。
新能源行业在“A+H”上市趋势中表现突出。晶澳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月22日宣布,计划在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目前,公司已聘请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作为港股IPO的审计机构,正筹备相关资料。
全球锂电龙头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在积极筹备赴港上市事宜。3月25日,公司取得了中国证监会出具的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从备案受理到获批仅用时25天,展现出高效的审批效率。根据公告,公司计划发行不超过2.2亿股H股并在港交所主板上市,有望成为近年来港股市场规模较大的IPO之一。
半导体领域的企业也在积极布局“A+H”上市。自2013年成立以来,纳芯微发展迅速,在模拟芯片领域取得一定成果,并于2022年成功上市。此次筹划赴港上市,公司意在拓宽融资途径,推进国际化战略,提升全球半导体市场竞争力。此外,杰华特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等半导体企业也在积极筹备,期望借助“A+H”上市在全球半导体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
高端制造领域的领军企业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也在今年开启了“A+H”上市进程。
萨摩耶云科技集团首席经济学家郑磊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未来“A+H”上市企业的数量在上述三大领域中有望保持增长。政策方面,相关政策出台为企业跨境上市提供良好环境;行业需求方面,这些领域前景广阔、资金需求大,“A+H”上市能够提供更多融资渠道;国际化需求方面,“A+H”上市有助于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提升知名度和竞争力;市场优势方面,A股估值高、流动性强,港股市场拥有国际化的投资者基础和成熟的资本市场环境,企业“A+H”上市可实现两地市场的优势互补。
呈现四大特点
记者在梳理近年来“A+H”上市案例后发现,其呈现出四大特点:头部企业引领、融资与国际化并重、政策支持推动、上市方式多元化。
市值较大的头部企业在“A+H”上市中起引领作用。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的集团”)2024年成功在港交所上市,募资超300亿港元,截至3月28日收盘,公司A股总市值5888亿元,H股总市值5848亿港元。同样,顺丰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顺丰控股”)作为快递物流行业的龙头,成为行业首家“A+H”上市企业。
中国城市专家智库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林先平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这些头部企业凭借行业地位、品牌影响力和盈利能力,带动行业发展,吸引更多企业效仿,为资本市场增添活力。”
余丰慧认为,头部企业“A+H”上市后借助资本市场优势加快发展,对中小企业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头部企业上市,一方面,提升行业关注度,吸引资源,为中小企业创造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加剧市场竞争,促使中小企业寻求差异化竞争或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融资需求与国际化战略是企业“A+H”上市重要动力。郑磊表示,从融资角度看,企业通过“A+H”上市,能够吸引内地和国际投资者的资金。港股市场资金来源多样,再融资制度灵活,审批流程相对简便、耗时较短,企业可根据自身需求和市场情况,在两个市场选择融资方式与时机。在国际化战略方面,香港资本市场连接全球,企业上市后,可以借助这一平台对接国际资源,提升国际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
记者了解到,“A+H”上市进程中,企业可选择“先A后H”“先H后A”“A+H同步”三种模式。“先A后H”常见,企业先在A股上市积累成果和影响力后赴港上市,如美的集团、顺丰控股等;“先H后A”较少;“A+H同步”对企业实力和筹备要求较高,未来或有更多企业尝试,丰富资本市场生态。
郑磊认为,“A+H”上市企业需应对汇率波动和两地法律监管差异挑战。企业可运用套期保值工具管理汇率风险,建立符合两地法规的内部合规体系,加强与两地监管机构沟通,及时了解政策变化,保障运营稳定。
“总体而言,‘A+H’上市持续扩容,为企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林先平表示,未来,随着更多企业加入“A+H”上市行列,A股和港股市场的联动性将进一步增强,推动资本市场迈向更高水平的开放与发展。
【2025-03-28】
晶澳科技:3月27日获融资买入9369.75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晶澳科技3月27日获融资买入9369.75万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23.68%,当前融资余额7.67亿元,占流通市值的1.88%,超过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3-2793697461.0056407267.00767037019.002025-03-2680950247.0093543273.00729746825.002025-03-2536443068.0034574423.00742339851.002025-03-2447998736.0058060829.00740471206.002025-03-2153458106.0064141232.00750533299.00融券方面,晶澳科技3月27日融券偿还5.89万股,融券卖出1.27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15.70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02%,融券余额272.17万,低于历史3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3-27156972.00728004.002721672.002025-03-26745042.001020888.003433896.002025-03-2564480.004960.003568720.002025-03-2449760.00755108.003520520.002025-03-211785826.0097432.004354954.00综上,晶澳科技当前两融余额7.70亿元,较昨日上升4.99%,两融余额低于历史4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3-27晶澳科技36577970.00769758691.002025-03-26晶澳科技-12727850.00733180721.002025-03-25晶澳科技1916845.00745908571.002025-03-24晶澳科技-10896527.00743991726.002025-03-21晶澳科技-8961452.00754888253.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2025-03-27】
券商观点|光伏行业月度报告:2025年1-2月光伏新增装机同比增长7.5%,组件出口额同比下降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2025年3月27日,山西证券发布了一篇光伏行业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2025年1-2月光伏新增装机同比增长7.5%,组件出口额同比下降。
报告具体内容如下:
投资要点: 国内光伏新增装机:1-2月新增装机同比增长,环比有所下滑。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5年1-2月国内光伏新增装机约39.47GW,同比增长7.5%,环比2024年12月下降44.2%。 组件出口: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25年1、2月组件出口额分别为164.6亿元、119.6亿元,同比分别-24.1%、-39.8%,环比分别+17.1%、-27.4%。 1-2月累计出口额284.2亿元,同比-31.6%。根据Infolink,2024年12月国内光伏组件出口量16.63GW,同比+3%,环比+9%。12月全球前五大单一出口市场依序为巴西、荷兰、印度、沙特与西班牙,单月合计出口量约占全球市场的42%。2024年1-12月国内组件累计出口235.93GW,同比+13%。 逆变器出口:1、2月逆变器出口额同比持续增长;环比增速转负。根据海关总署数据,1、2月逆变器出口额分别为44.1亿元、32.6亿元,同比分别+9.7%、+2.5%,环比分别-7.6%、-26.2%。2025年1-2月累计出口额76.7亿元,同比+6.5%。分大洲看,1、2月国内逆变器对欧洲分别出口13.7亿元、10.8亿元,同比分别-11.3%、-11.6%,环比分别-14.8%、-21.1%;对亚洲分别出口16.8、12.0亿元,同比分别+35.0%、+25.1%,环比分别-7.9%、28.8%; 对拉丁美洲分别出口5.8亿元、4.5亿元,同比分别+1.6%、-7.6%,环比分别+9.9%、-22.9%;对非洲分别出口3.3亿元、3.3亿元,同比分别+3.2%、+61.1%,环比分别-8.6%、-0.9%;对北美洲分别出口2.4亿元、0.9亿元,同比分别+34.3%、-50.3%,环比分别-13.8%、-62.8%;对大洋洲分别出口2.1亿元、1.2亿元,同比分别+29.0%、-14.2%,环比分别+18.4%、-45.7%。 太阳能发电量:1-2月太阳能发电量同比增长27.4%。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5年1-2月我国规上太阳能发电量724.1亿千瓦时,同比+27.4%,在全国规上工业总发电量占比为4.85%,环比+1.13pct。我国1-2月总发电量14921.0亿千瓦时,同比-1.3%,火电/水电/核电/风电发电量分别同比-5.8%/+4.5%/+7.7%/+10.4%。 重点推荐:BC新技术方向:爱旭股份、隆基绿能;供给侧改善方向:福莱特;海外布局方向:横店东磁、阳光电源、阿特斯、德业股份。建议积极关注:信义光能、协鑫科技、通威股份、大全能源、TCL中环、新特能源、帝尔激光、福斯特、海优新材、晶澳科技、天合光能、晶科能源、中信博、迈为股份、晶盛机电、捷佳伟创、奥特维、时创能源、京山轻机、上海艾录、宇邦新材、广信材料。 风险提示:光伏新增装机量不及预期;产业链价格波动风险;海外地区政策风险等。
声明:本文引用第三方机构发布报告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2025-03-27】
晶澳科技:3月26日获融资买入8095.02万元,占当日流入资金比例为10.89%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晶澳科技3月26日获融资买入8095.02万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10.89%,当前融资余额7.30亿元,占流通市值的1.71%,低于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3-2680950247.0093543273.00729746825.002025-03-2536443068.0034574423.00742339851.002025-03-2447998736.0058060829.00740471206.002025-03-2153458106.0064141232.00750533299.002025-03-2026997224.0024667577.00761216425.00融券方面,晶澳科技3月26日融券偿还7.92万股,融券卖出5.78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74.50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17%,融券余额343.39万,低于历史3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3-26745042.001020888.003433896.002025-03-2564480.004960.003568720.002025-03-2449760.00755108.003520520.002025-03-211785826.0097432.004354954.002025-03-2053172.0094950.002633280.00综上,晶澳科技当前两融余额7.33亿元,较昨日下滑1.71%,两融余额低于历史4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3-26晶澳科技-12727850.00733180721.002025-03-25晶澳科技1916845.00745908571.002025-03-24晶澳科技-10896527.00743991726.002025-03-21晶澳科技-8961452.00754888253.002025-03-20晶澳科技2256174.00763849705.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2025-03-26】
0.8元/W昙花一现?晶澳、阿特斯、正泰、一道等小幅领涨
【出处】数字新能源DNE【作者】数字新能源DNE
前半周,光伏组件市场成交价较为混乱,不同渠道报价差异高达0.01-0.04元/W。同时,现货量大幅增加,部分型号组件价格甚至逆势下滑,数字新能源DataBM.com已观察到有0.68-0.72元/W价格区间合同成交。
具体而言:
TOPCon组件价格小幅攀升,价格区间在0.67-0.79元/W。晶澳科技、阿特斯、正泰新能、一道新能等多家主流品牌报价普遍上调0.01-0.03元/W。
值得关注的是,前半周TOPCon组件在0.80元/W价位的实际成交并不活跃。据部分头部厂商向数字新能源DataBM.com透露,主流成交价格尚未达到0.80元/W以上,但存在部分急需交付的现货订单以该价格成交的特殊情况。
BC组件价格保持稳定,价格区间维持在0.70-0.85元/W。目前BC组件价格变动较小,部分高功率组件(>630W)成交价维持在0.81-0.84元/W。虽然这部分现货有所增加,但由于整体产能规模有限,仅支持小批量采购。
HJT组件价格整体保持稳定,多数厂商报价高度集中在0.76-0.79元/W,分布式市场的询单量出现显著上升。据部分厂商透露,当前常见交付期需要7天左右,新订单保守预估在4月初出库。
前半周,数字新能源DataBM.com调研了解价格信息如下:
TOPCon 组件:价格区间为0.67-0.79元/W。
HJT组件:价格区间为0.76-0.79元/W。
BC组件:价格区间为0.70-0.85元/W。
以上调研价格均为含税不含运价格。
【2025-03-26】
晶澳科技与欧冠球队多特蒙德开启合作
【出处】证券时报网
人民财讯3月26日电,近日,晶澳科技与欧冠球队多特蒙德俱乐部签署合作协议,共建全球最大规模的体育场屋顶光伏项目。该球场光伏项目将于2025年夏季启动施工,并于夏末竣工。
【2025-03-26】
晶澳科技:目前公司现有电池产能基本为Topcon技术,同时积极布局BC、HJT等不同技术的研发创新,持续关注其综合竞争力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站03月26日讯,有投资者向晶澳科技提问, 贵司的BC电池产能现在有30GW吗?预计25年BC组件销售额多少亿元?
公司回答表示,您好,目前公司现有电池产能基本为Topcon技术,同时积极布局BC、HJT等不同技术的研发创新,持续关注其综合竞争力。感谢关注。
点击进入交易所官方互动平台查看更多
【2025-03-26】
晶澳科技:公司排产计划根据订单需求及市场情况灵活调整,确保生产经营高效、有序进行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站03月26日讯,有投资者向晶澳科技提问, 公司有无增持计划,还有公司开工率如何?
公司回答表示,您好,若有相关计划,将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履行信息披露义务,请关注公司公告。公司排产计划根据订单需求及市场情况灵活调整,确保生产经营高效、有序进行。感谢关注。点击进入交易所官方互动平台查看更多
【2025-03-26】
今年以来,A股公司赴港双重上市已达21家
【出处】国际金融报
2025年以来,内地推进赴港上市的A股上市公司已有21家,其中包括万亿市值的宁德时代(300750.SZ),千亿市值的海天味业(603288.SH)、恒瑞医药(600276.SH)、三一重工(600031.SH)等。
这一数据远超去年同期。2024年前三个月,明确推进赴港上市且处于实质性进展的A股上市公司较少,有康乐卫士、迈威生物等。
具体来说,宁德时代是全球知名的新能源创新科技公司,已递交招股书。赴港上市主要是为了进一步推进公司全球化战略布局,其港股 IPO 募集资金用于推进匈牙利项目等。
海天味业是千亿市值的调味品行业龙头企业,在推进赴港上市事宜以拓展国际市场,提升品牌的国际影响力。
恒瑞医药是千亿市值的医药生物领域巨头,拟赴港上市以加强国际业务布局,提升公司在全球医药市场的竞争力。
晶澳科技是全球光伏一体化组件龙头之一,2025年2月21日晚间公告计划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 股)股票并申请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旨在进一步推动公司全球化发展战略。
三一重工是千亿市值的工程机械行业龙头企业,2025年2月18日晚间公告称正在筹划境外发行股份(H 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事项,以深入推进公司的全球化战略,加强与境外资本市场对接。
杰华特是以虚拟 IDM (垂直整合制造)为主要经营模式的模拟集成电路设计企业,2025年2月17日晚间公告授权管理层启动境外发行股份(H 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相关筹备工作,以加快公司国际化战略及海外业务布局。
中伟股份是锂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领域的重要企业,2025年2月11日宣布拟筹划在境外发行股份(H 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启动 H 股上市有助于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助力公司全球产业布局。
先导智能在锂电设备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2025年2月,公司递交了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的申请,募资将用于其德国研发中心及无锡制造基地建设,强化在固态电池等前沿领域布局。
紫光股份是在 ICT (信息与通信技术)领域深耕多年的企业。2025年3月7日,其董事会审议通过了授权公司管理层启动公司境外发行股份(H 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相关筹备工作的议案,以深化公司全球化战略布局,加快海外业务发展。
天岳先进是专注于碳化硅单晶衬底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的科技型上市公司,已递交港股IPO申请书。天岳先进拟将募资净额用于扩张8英寸或更大尺寸碳化硅衬底的产能、持续加强研发能力以及营运资金和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南华期货是非银金融领域公司,启动 H 股上市工作以深化公司全球化战略布局,加快海外业务发展。
江波龙在 2025 年 3 月 21 日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联席保荐人为花旗和中信证券。
此外,还有和辉光电、峰岹科技、迈威生物、均胜电子、安井食品、三花智控、格林美、赤峰黄金、歌尔股份控股子公司歌尔微电子等多家 A 股上市公司也在推进赴港上市事宜。
除了数量上猛增,2025年赴港双重上市的千亿级上市公司更多。2024年,两家内地行业龙头公司在香港市场双重上市备受关注。美的集团(000333.SZ)及顺丰控股(002352.SZ)分别于2024年9月及11月底成功登陆港交所。
那么,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有多重因素吸引这些A股公司赴港二次上市。
一是监管层面的支持和鼓励。
2024年4月19日,中国证监会专门发布了五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其中一项便是支持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香港上市,推进与香港方面的深化合作,进一步拓展优化沪深港通机制,进一步保持境外融资渠道的畅通,进一步提升境外上市备案效率,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境内企业赴境外上市,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二是赴港上市吸引力提高。
业内人士接受IPO日报采访表示,两地的股价没有以前那么大的差距,且港股上市相对A股上市更为灵活,而且审核效率较高。A股公司数据透明、治理规范,赴港上市的前期准备环节会相对简单。三是拓宽融资渠道。
很多内地企业正在纷纷寻求走向国际化,再融资的需求增加,所以即使港股存在估值低、维护成本高的问题,也仍然有企业想在香港双重上市。
比如A股上市公司、锂电设备龙头先导智能受行业低迷影响,有较大的资金需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到香港上市是一个不错的渠道。
【2025-03-26】
光伏概念股震荡反弹
【出处】本站7x24快讯
光伏概念股震荡反弹,艾罗能源涨超9%,TCL中环、固德威、晶澳科技、赛伍技术等跟涨。基金开户全天不打烊,当天开当天买,抢占时机快人一步>>>
【2025-03-26】
晶澳科技:3月25日获融资买入3644.31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晶澳科技3月25日获融资买入3644.31万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14.86%,当前融资余额7.42亿元,占流通市值的1.81%,低于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3-2536443068.0034574423.00742339851.002025-03-2447998736.0058060829.00740471206.002025-03-2153458106.0064141232.00750533299.002025-03-2026997224.0024667577.00761216425.002025-03-1930216227.0051575638.00758886778.00融券方面,晶澳科技3月25日融券偿还400股,融券卖出520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6.45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02%,融券余额356.87万,低于历史3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3-2564480.004960.003568720.002025-03-2449760.00755108.003520520.002025-03-211785826.0097432.004354954.002025-03-2053172.0094950.002633280.002025-03-19240828.0052521.002706753.00综上,晶澳科技当前两融余额7.46亿元,较昨日上升0.26%,两融余额低于历史4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3-25晶澳科技1916845.00745908571.002025-03-24晶澳科技-10896527.00743991726.002025-03-21晶澳科技-8961452.00754888253.002025-03-20晶澳科技2256174.00763849705.002025-03-19晶澳科技-21192730.00761593531.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2025-03-25】
晶澳科技:3月24日获融资买入4799.87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晶澳科技3月24日获融资买入4799.87万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17.13%,当前融资余额7.40亿元,占流通市值的1.80%,低于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3-2447998736.0058060829.00740471206.002025-03-2153458106.0064141232.00750533299.002025-03-2026997224.0024667577.00761216425.002025-03-1930216227.0051575638.00758886778.002025-03-1847147976.0050802171.00780246189.00融券方面,晶澳科技3月24日融券偿还6.07万股,融券卖出400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4.98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01%,融券余额352.05万,低于历史3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3-2449760.00755108.003520520.002025-03-211785826.0097432.004354954.002025-03-2053172.0094950.002633280.002025-03-19240828.0052521.002706753.002025-03-18418608.00220932.002540072.00综上,晶澳科技当前两融余额7.44亿元,较昨日下滑1.44%,两融余额低于历史4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3-24晶澳科技-10896527.00743991726.002025-03-21晶澳科技-8961452.00754888253.002025-03-20晶澳科技2256174.00763849705.002025-03-19晶澳科技-21192730.00761593531.002025-03-18晶澳科技-3429324.00782786261.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2025-03-25】
晶澳科技:“晶澳转债”预计触发转股价格修正条件
【出处】本站7x24快讯
晶澳科技公告,自2025年3月11日至2025年3月24日,公司股票已有十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晶澳转债”当期转股价格的85%,若未来二十个交易日内有五个交易日公司股票收盘价格继续低于当期转股价格的85%,将可能触发“晶澳转债”的转股价格修正条件。若触发转股价格修正条件,公司将按照《晶澳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的约定及时履行审议程序和信息披露义务。
【2025-03-25】
中国光伏:用科技创新消灭“内卷式”竞争
【出处】证券日报
2024年,光伏行业面临巨大挑战,同时“反内卷”的力度也达到了空前水平。一方面,光伏产业链各环节,包括硅料、硅片、电池片及组件的价格持续下滑,组件价格更是下探至每瓦0.6元水平,供需错配矛盾突出,企业盈利空间压缩。
令人欣慰的是,行业内部积极寻求自我规范,“反内卷”的呼声日益高涨,对于遏制组件以低于成本价中标的行为的反对声愈发强烈。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等机构纷纷发表声明,并采取了有力措施,例如确立了组件的最低限价标准,以规范市场竞争秩序。与此同时,光伏产品的技术进步日新月异,各项性能指标不断取得新突破,TOPCon(N型硅衬底太阳能电池)、BC(背接触电池)、HJT(异质结电池)等技术路线竞相发展,共同推动了整个产业的进步。
“当前(光伏)行业发展面临着‘内卷式’竞争加剧与全球化壁垒高筑的双重挑战,需要引起足够重视。”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处长李婷表示。
展望2025年,光伏产品的价格是否会继续下降?产能的拐点何时出现?光伏行业自律协议与配额制度的约束力将维持多久?这些问题仍待解答。
“内卷”根源:
供需错配与产品同质化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浪潮下,中国光伏产业曾凭借技术革新和成本优势,成为中国制造业的典范。然而,自2020年起,光伏产业迅猛发展,各路资本蜂拥而入,千行百业跨界而来,导致大量参差不齐的产能迅速涌现。
据《证券日报》记者梳理,从2020年至2023年7月底,光伏行业一级市场共发生融资事件164起,涉及IDG资本、中金资本、高瓴、红杉中国等知名投资机构。此外,根据中国光伏协会的数据,2020年至2023年上半年,光伏企业通过IPO、定向增发、可转换债券、配股等方式,分别募集资金714亿元、1058亿元、1662亿元以及近2000亿元。在此背景下,我国光伏名义产能迅速突破了1000吉瓦。
有业内人士就此比喻称:“1000吉瓦的产能足以将现有的所有风电和光伏项目拆除后重建。”在企业方面,2023年出货排名靠前的七家光伏企业——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隆基绿能”)、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合光能”)、晶澳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晶澳科技”)、正泰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泰新能”)、晶科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晶科能源”)、通威股份有限公司、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的出货目标合计约在497吉瓦至552吉瓦之间,而仅是这一数字,就已达到了业界预判的2024年全球组件需求(469吉瓦至533吉瓦)。
从2023年中期开始,光伏行业愈发关注产能问题。当时,光伏技术路线正从P型向N型迭代,以TOPCon为代表的N型产能还未实现大规模供应。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向《证券日报》记者透露:“2024年的新增装机量达到了277吉瓦,这相当于2010年至2020年11年累计装机量的总和。”截至2024年底,我国光伏累计装机量已超过880吉瓦。
除了产能扩张,技术路线的趋同进一步加剧了“内卷”现象。尽管TOPCon、HJT等新技术不断涌现,但大多数企业仍集中在PERC(钝化发射极和背接触电池)等成熟技术上。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PERC电池市场占有率高达75%,而新兴技术由于研发投入高、风险大,主要由头部企业主导,中小企业的模仿式创新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以价换量成为唯一手段。
有光伏企业高管向《证券日报》记者透露,许多中小企业从同一供应商采购设备,仅对参数进行微调便声称是自主研发,但实际产品性能并无显著差异。同质化竞争的直接后果是企业不得不牺牲利润以换取市场份额。2024年,光伏组件价格跌破0.6元/瓦,部分企业毛利率甚至跌破盈亏平衡点。
谈及“量增价减”“行业普损”等情况,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公开表示:“行业的发展增量和前两年速度相比有明显下降,但是生产的规模仍然有明显上升,所以在这个时候出现了供需的错配,价格自然而然就下去了。下去之后由于内卷程度加剧,每一个环节基本上都亏损,所以销得越多,亏得越多,产业链越长也亏得越多,就成了今天这样的局面。”
绝地求生:
以自律破解困境
低价竞争的直接后果是行业利润的全面缩水。截至记者发稿,有33家光伏上市公司均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超过1亿元,累计亏损额高达637亿元。其中,13家公司预计亏损超过10亿元,这些公司大多处在硅料、组件、电池、硅片等光伏产业关键环节。
从2024年年中起,部分光伏业界人士、相关机构开始呼吁主管部门出台相关政策,通过自律与监管相结合的方式“反内卷”。在此背景下,光伏行业打响了“反内卷”第一枪。
2024年10月14日,中国光伏行业协会联合16家光伏头部企业召开“防止恶性竞争”座谈会,达成共识强化行业自律,并发布光伏组件最低成本价0.68元/瓦,明确低于成本投标中标涉嫌违法;10月16日,12家风电整机商签订《中国风电行业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环境自律公约》,并在一个月后,40家风电企业又提出“依法依规制定低价竞争行为的认定标准及处罚办法”。
然而,“自律”只能是第一道防火墙。业内普遍认为,倘若企业涉及生死存亡或现金流问题时,大概率会放弃约束性行为准则。因此,产业界需要采取更为实质性的措施。为此,配额制度应运而生。
2024年12月5日,在2024光伏行业年度大会期间,业内数家光伏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在联合签署自律公约的基础上,就控产相关内容进行了商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与会人士告诉《证券日报》记者,行业内占据至少80%产能的厂商依据2024年各家企业的出货量,以及产能决议从2025年起执行配额制度,核心目标是通过稳定价格,实现2025年硅料、硅片、电池片和组件等产业链主要环节的供需平衡。
“光伏制造业是一个参与者众多、竞争充分、高度市场化的行业。”一位光伏企业高管对《证券日报》表示,目前看来,基于市场规律的企业自救,特别是龙头企业策略的调整,是缓解光伏制造业当前困境的主要途径。
配额维系:
欲促进产能整合
配额制度另一方面的作用是,在该规则下,光伏企业的市场份额被量化分配,如果龙头企业想要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通过兼并收购其他企业来获取其配额,这在一定程度上将赋予行业兼并重组的内在利益驱动力,减少光伏企业数量,使得资源更加集中。
然而,从低价公约到产能配额,强计划性控价也被质疑“堵不如疏”。某地方国有光伏企业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通过配额制来调节供应,虽然短期可以稳定市场价格,但效果或难长久体现。“光伏产业链较长,实行产能配额协议可能会打破产业链原有的供需平衡和协同关系,如果分配不合理,不仅可能引发股价和融资环境的变数,甚至对整体供应造成短缺风险。”
该负责人认为,有实力的企业更倾向于通过提高产能和开工率,利用充足且具有价格竞争力的订单来实现合理的生产安排,并在开工率与出货量之间进行动态调整。从长远来看,这些企业可能难以严格遵守配额制。此外,配额制的分配和执行,以及执行过程中的监管,每一个环节都充满挑战。
相比“雨露均沾”的配额制度,通过兼并重组实现产能退出也有着广泛的民意基础。对此,协鑫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席CEO兰天石的观点一针见血:“在当前非理性的供需关系下,一定要有人离开‘牌桌’才是反转的信号。”
2024年上半年,在工信部电子信息司指导下,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召开了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鼓励行业兼并重组,畅通市场退出机制。
“中国光伏行业风险在当前体量下影响远胜以往,行业调整‘长痛不如短痛’。”王勃华表示,从历史维度看,光伏行业调整时间与调整深度成反比,因此行业调整宜重宜快;从现实维度看,鼓励企业兼并重组,行业需要轻装上阵,整合时间不宜过长。
曙光已现:
技术创新开新局
业内人士认为,当前行业陷入“内卷”困境的核心问题在于存量博弈与创新不足,因此,企业应转变竞争策略,从争夺存量转向创造增量。通过政策引导、技术创新和“出海”多条路径走出“内卷”。
实际上,“内卷”已经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2024年11月20日,工信部发布《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要求新建单晶硅光伏电池、组件项目平均效率指标分别由23%、20%提升至P型电池、组件效率不低于23.7%、21.8%,N型电池、组件效率不低于26%、23.1%……旨在通过市场的引导、政策的建立,鼓励集约化与集群化发展,让降本增效、技术创新成为企业生存的通行证。
纵观全球,无论是应对国际市场的竞争还是解决国内市场的同质化竞争,技术创新始终是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和必然选择。
今年1月2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的《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要求新能源电量全部入市,并引入机制电价。这意味着,光伏项目若要获得稳定的收益,就必须着力提升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倒逼上游制造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推出高效产品。
“从历史维度看,技术创新引领的提效、降本,贯穿了我国光伏产业的完整发展历程。未来光伏行业增长动能必将来自关键技术突破,推动生产效率的提升、产品性能的升级和生产成本的进一步下降。”李婷表示,光伏行业“内卷式”竞争问题,既有行业技术、装备快速更新迭代的内在因素,也包括新能源产业高度关注下,社会资本竞相涌入,更有行业主流产业对产业发展形势的一些战略性的误判。要遏制低水平重复建设,进一步引导地方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光伏项目,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的光伏制造项目。
此外,“出海”也是破除“内卷式”竞争的有效手段之一。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学专家、中国企业财务管理协会会长张连起认为,科技创新是整治“内卷式”竞争的“牛鼻子”。支持企业有序“出海”,构建国际利益共同体。一方面要引导链主型龙头企业组织上下游配套企业。另一方面,通过税收等政策为产业链集群出海保驾护航,推动中国产业从“单点出海”向“全链共赢”升级。
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光伏行业已显现出积极的复苏迹象,产业链价格开始逐步回归理性,一些机构也给出了较为乐观的预测。中金公司认为,光伏行业在未来二至三个季度会实现部分尾部企业市场化出清;国联证券也认为,2025年行业供需格局有望迎来底部反转。
“光伏行业的‘内卷’,本质上是粗放式发展模式与高质量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当政策红利消退、市场机制失灵时,唯有通过技术革命和制度创新,才能打破扩张、错配、亏损的恶性循环。”英利能源相关负责人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光伏行业仍然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然而,行业内的企业需要深刻反思,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合理优化产能布局,以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
展望未来五年,全球光伏产业将进入下一个技术迭代的关键窗口期。业内认为,国内光伏企业应保持技术路线的多样性和前瞻性,在巩固现有产业优势的同时,抢占下一代光伏技术的战略高地。
若干年后回望,这场“内卷”大战与破局突围,或许正是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转折点。正如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所言:“中国光伏人从来没有浪费任何一次危机,转危为机,突破发展,是我们光伏人的基因,也是我们的信念。”
【2025-03-24】
晶澳科技:3月21日获融资买入5345.81万元,占当日流入资金比例为10.85%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晶澳科技3月21日获融资买入5345.81万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10.85%,当前融资余额7.51亿元,占流通市值的1.77%,低于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3-2153458106.0064141232.00750533299.002025-03-2026997224.0024667577.00761216425.002025-03-1930216227.0051575638.00758886778.002025-03-1847147976.0050802171.00780246189.002025-03-1775048738.0090863620.00783900384.00融券方面,晶澳科技3月21日融券偿还7600股,融券卖出13.93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178.58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56%,融券余额435.50万,低于历史3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3-211785826.0097432.004354954.002025-03-2053172.0094950.002633280.002025-03-19240828.0052521.002706753.002025-03-18418608.00220932.002540072.002025-03-1740864.00178780.002315201.00综上,晶澳科技当前两融余额7.55亿元,较昨日下滑1.17%,两融余额低于历史4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3-21晶澳科技-8961452.00754888253.002025-03-20晶澳科技2256174.00763849705.002025-03-19晶澳科技-21192730.00761593531.002025-03-18晶澳科技-3429324.00782786261.002025-03-17晶澳科技-15906694.00786215585.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