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000998 隆平高科 更新日期:2025-08-28◇
★本栏包括 【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经营投资】【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1.主营业务】
杂交水稻、玉米和小麦三大主粮作物种业。
【2.主营构成分析】
【2025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农业 | 216597.30| 78611.72| 36.29| 100.00|
├────────────┼─────┼─────┼───┼──────┤
|玉米种子 | 90735.54| 23143.03| 25.51| 41.89|
|水稻种子 | 77890.80| 32872.56| 42.20| 35.96|
|农化、棉花、油菜及其他 | 23001.31| 7008.74| 30.47| 10.62|
|向日葵种子 | 15087.68| 10747.32| 71.23| 6.97|
|蔬菜瓜果种子 | 7558.54| 3433.79| 45.43| 3.49|
|杂谷种子 | 2323.43| 1406.29| 60.53| 1.07|
├────────────┼─────┼─────┼───┼──────┤
|国外 | 109724.16| 30189.57| 27.51| 50.66|
|华中地区 | 46689.82| 20372.08| 43.63| 21.56|
|华北地区 | 18481.87| --| -| 8.53|
|华东地区 | 17089.64| --| -| 7.89|
|西北地区 | 9233.59| --| -| 4.26|
|华南地区 | 8100.22| --| -| 3.74|
|西南地区 | 5629.87| --| -| 2.60|
|东北地区 | 1648.13| --| -| 0.76|
└────────────┴─────┴─────┴───┴──────┘
【2024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农业 | 856555.29| 313351.89| 36.58| 100.00|
├────────────┼─────┼─────┼───┼──────┤
|玉米种子 | 502089.65| 173884.12| 34.63| 58.62|
|水稻种子 | 200778.75| 75496.08| 37.60| 23.44|
|农化、棉花、油菜及其他 | 84760.25| 19120.74| 22.56| 9.90|
|蔬菜瓜果种子 | 32079.03| 19707.37| 61.43| 3.75|
|杂谷种子 | 20998.20| 13636.26| 64.94| 2.45|
|向日葵种子 | 15849.41| 11507.32| 72.60| 1.85|
├────────────┼─────┼─────┼───┼──────┤
|国外 | 353594.09| 97921.07| 27.69| 41.28|
|华中地区 | 165610.57| 62663.24| 37.84| 19.33|
|华东地区 | 133143.25| 52941.79| 39.76| 15.54|
|华北地区 | 98322.00| 51574.59| 52.45| 11.48|
|东北地区 | 34522.67| --| -| 4.03|
|西南地区 | 28749.87| --| -| 3.36|
|西北地区 | 22917.24| --| -| 2.68|
|华南地区 | 19695.61| --| -| 2.30|
├────────────┼─────┼─────┼───┼──────┤
|某一时点确认 | 855162.78| 312226.78| 36.51| 99.84|
|某一时段内确认 | 1392.51| 1125.10| 80.80| 0.16|
└────────────┴─────┴─────┴───┴──────┘
【2024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农业 | 258189.94| 81944.17| 31.74| 100.00|
├────────────┼─────┼─────┼───┼──────┤
|玉米种子 | 122844.68| 22271.14| 18.13| 47.58|
|水稻种子 | 83735.85| 33119.40| 39.55| 32.43|
|农化、棉花、油菜及其他 | 19797.57| 6085.49| 30.74| 7.67|
|向日葵种子 | 14028.29| 10166.44| 72.47| 5.43|
|杂谷种子 | 9103.71| 5915.07| 64.97| 3.53|
|蔬菜瓜果种子 | 8679.85| 4386.61| 50.54| 3.36|
├────────────┼─────┼─────┼───┼──────┤
|国外 | 111269.38| 12796.96| 11.50| 43.10|
|华中地区 | 51606.47| 21682.42| 42.01| 19.99|
|华北地区 | 35429.28| 21018.75| 59.33| 13.72|
|华东地区 | 24273.54| 9177.37| 37.81| 9.40|
|西南地区 | 12216.02| 5883.78| 48.16| 4.73|
|华南地区 | 9872.11| 4286.55| 43.42| 3.82|
|西北地区 | 7225.50| 4035.29| 55.85| 2.80|
|东北地区 | 6297.64| 3063.05| 48.64| 2.44|
└────────────┴─────┴─────┴───┴──────┘
【2023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农业 | 922321.67| 366749.70| 39.76| 100.00|
├────────────┼─────┼─────┼───┼──────┤
|玉米种子 | 603008.40| 241301.65| 40.02| 65.38|
|水稻种子 | 177733.63| 64639.33| 36.37| 19.27|
|农化、棉花、油菜及其他 | 76726.27| 20644.57| 26.91| 8.32|
|蔬菜瓜果种子 | 31859.36| 19052.16| 59.80| 3.45|
|杂谷种子 | 19352.71| 12682.49| 65.53| 2.10|
|向日葵种子 | 13641.30| 8429.51| 61.79| 1.48|
├────────────┼─────┼─────┼───┼──────┤
|国外 | 412773.31| 162382.16| 39.34| 44.75|
|华中地区 | 156253.99| 60621.40| 38.80| 16.94|
|其他业务 | 141579.64| 60808.73| 42.95| 15.35|
|华东地区 | 113122.86| 42208.98| 37.31| 12.27|
|华北地区 | 43037.92| 18477.06| 42.93| 4.67|
|东北地区 | 18347.76| 8137.11| 44.35| 1.99|
|西南地区 | 14850.44| 6146.88| 41.39| 1.61|
|华南地区 | 11846.05| 4217.82| 35.61| 1.28|
|西北地区 | 10509.71| 3749.55| 35.68| 1.14|
└────────────┴─────┴─────┴───┴──────┘
【3.经营投资】
【2025-06-30】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2025年上半年,种子行业面临全球粮价低迷、库存压力高企、市场竞争白热化的挑
战,但政策扶持、生物育种技术突破、行业整合等因素也在推动结构性变革。公司
始终做有韧劲、抗逆能力强的“好种子”,聚焦主业,秉承稳健经营的发展理念。
一方面以科研创新为驱动,培育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另一方面以公司治理为抓手
,高效落实资本运作、瘦身健体,并大力推行降本增效、精益降费等管理举措,推
动公司高质量发展,实现管理效能与经营韧性双提升。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
入21.6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4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
润-1.57亿元,较上年同期减亏39.13%。
(一)聚焦主业,推动各项业务高质量发展
1.水稻种子
水稻产业面对气候复杂多变、需求多元化、市场竞争激烈的新常态,坚持锻长板、
补短板,做好品种资源储备布局、产业运作能力提升及内外部竞争环境研判应对,
采劝稳存量、谋增量”措施,创新系统性营销模式,强化市场协同与精细化运营,
实现产业健康发展。报告期内,公司坚持高质量运作高产稳产、优质高产杂交水稻
大单品,充分把握低镉绿色品种运作战略机遇,持续稳固行业领先优势;同时,依
托“飓两优”、“琮两优”、“晨锋优”等优势新品系,强化新时期产品竞争系统
布局。水稻产业成功实现从战略调整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报告期内,水稻种
子收入保持平稳,实现营业收入7.79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6.98%,净利润较上年
同期增长4%。下半年将加大高质量营销与服务力度,抓住低镉品种运作战略机遇,
稳定核心存量品种销量,拓展“飓两优系列”等新品种推广机遇;深化产业一体化
运作,强化协调营销优势,抓好重点新品系快速上量。同时,进一步拓宽出口业务
渠道,推动优势品种的海外渗透,夯实水稻产业的领先地位。
2.玉米种子
面对境内外玉米种子市场供大于求、行业去库存压力增大等行业周期性挑战,玉米
产业坚持以主动应变破局,通过多维举措筑牢发展根基。
上半年国内玉米实现营业收入1.25亿元,因2024-2025业务年度发货节奏提前导致
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但全业务年度整体相对保持平稳。一是夯实龙头大品种
销量,布局主产区潜力新品种实现全覆盖;二是优化品种结构,聚焦抗倒、耐密、
抗并抗逆等核心优势大单品推广,隆创310、嘉禧136、巡天196、隆昇2025等密植
型品种销售畅销;三是抓住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化推广机遇,公司已有10个次转基因
玉米品种通过国家审定、9个次公示完成,其中裕丰303D等品种市场表现突出,产
业化示范面积全国领先。下半年将继续把握转基因市场并加大开拓力度、践行SAVE
营销模式,提高兑现率、降低退货率,提升优势核心大单品渗透率,确保完成年度
目标。
巴西玉米业务方面,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8.6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11%(按
去年同期汇率计算,营业收入增长14%),净利润实现同比减亏59.13%。主要是上
半年通过优化组织结构、调整经营班子,强化市场研判、优化营销政策与市场运作
;推进降本增效和精益降费等系列措施;受汇率变动影响,汇兑损益较去年同期增
加,通过持续提升产业运营能力及经营业绩,隆平发展实现大幅减亏。下半年将通
过强化运营能力、营销运作及持续性降本增效,力争显著改善经营业绩。
3.小麦种子
小麦种子业务具有季节性特征,销售和推广主要集中在下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
,公司统筹全年节奏,紧抓生产、加工、审定推广等环节,通过品种创新、渠道管
控应对市场波动,稳步提升销售业绩。
4.专精特新种子
报告期内,食葵种子受需求持续增长、消费升级等多重利好,以三瑞9号等高产抗
列当品种为核心,在主产区加速替代进口,进一步巩固领跑地位;但谷子种子因终
端粮价持续低迷,种植户及粮商积极性受挫;同时黄瓜、甜瓜等经济作物受主产区
病毒病影响导致销售下降,使得专精特新种子业务实现营收2.50亿元,同比减少21
.51%。下半年将积极调整销售政策,抢占薄弱市场,持续开拓增量市场,保持业务
健康发展。
(二)科研引领创新,打造种业核心竞争力
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农业现代化和种业创新的号召,通过建立种业科学研究院和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全基因组选择等先进技术,不断推进种业领域的创新平台
建设和重点品种的前沿性研究。水稻板块,公司上半年培育出抗飞虱高产水稻新品
种扬籼优4278,并推广应用;“飓两优系列”等战略大品系正加速成长为新时代水
稻种业大单品,为产业发展新阶段提供关键支撑。玉米板块,在国内,生物育种产
业化领跑,并实现优质种源引进创制与突破性品种选育双突破。基因编辑与全基因
组选择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成功挖掘抗穗腐、耐高温、耐密植等七大关键性状,破
解“卡脖子”难题。国外,隆平巴西新登记11个玉米品种和5个高粱品种,玉米品
种因抗病抗逆、高产及优异抗病毒病特性获市场认可,种植面积快速增长,丰富了
作物品类。报告期内,公司水稻晶两优534、玉米裕丰303D、小麦中麦578、谷子张
杂谷13号等9个品种入选农业农村部2025年度农业主导品种;水稻品种“悦两优钰
占”、“伍两优钰占”获得安徽省优质稻金奖。
(三)定增高效落地,资本结构优化激活发展动能
2025年上半年,在中信集团、中信农业的支持下,公司通过资本运作、精益降费、
降本增效与瘦身健体协同发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一是资本运作方面,完
成向大股东中信农业定增募资12亿元,有息负债规模较年初下降7.26亿元,资产负
债率较年初下降6.46%,资本结构显著优化。二是精益降费、降本增效方面,持续
做好精细化资金管理与全面预算管控,财务费用因有息负债规模降低及优惠贷款利
率获得,较上年同期减少0.46亿元,降幅约17.33%;同时,2025年上半年由于汇率
变动,使得公司实现汇兑收益1.48亿元。三是上半年通过控制制种规模、扩大销量
、加强资金管理、减少销售退回等举措,使得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显著改
善,同比增长52.66%。四是瘦身健体工作,公司按照“主业清晰、核心突出、行业
领先、治理先进、管理高效”的总要求,使得公司更加聚焦主业,资产质量继续提
升。
(四)完善治理体系,夯实稳健发展基石
报告期内,公司优化治理机制,夯实董事会规范运作基矗一是持续深化子公司治理
改革,在科研整合、产业发展、财务规范与品牌规范、内控合规等方面强化管控并
赋能协同,通过流程优化加强委派董监事履职,对隆平发展强化董事会核心管控,
进一步完善高管职责体系;同步制定授权管理方案,明确重大事项决策权限与流程
,结合专项审计保障战略落地与风险可控,筑牢合规经营防线。二是强化信息披露
与合规管理,实施分红并扎实开展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构筑良好的投资者沟通纽
带,为股东创造长期价值,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五)强化品牌文化建设,塑造“中信大隆平”形象
在品牌文化建设上,公司以“党建质量提升年”为主要工作基调,强化融合赋能,
突出党建引领和创新驱动,持续强化党组织建设,加强作风建设,通过开展主题教
育活动、“凝‘芯’聚力”党建品牌行动等,激发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凝聚
起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合力。同时,公司作为第一协办单位积极参与举办“2025中
国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系统呈现全球布局、生物育种等硬核成果,全方位
展示“中信大隆平”的国际化战略视野及种业振兴行动主力军形象。
下半年,公司将坚定信心、咬定目标、持续聚焦主业,强化科研创新,提质增效,
积极开拓市场和资源整合、加快国际化发展进程,并优化资产结构、做好精益降费
等管理举措,稳步提升管理效益,不断增强发展的韧性,实现公司高质量发展,加
快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一流现代种业企业。
(一)主营业务及主营产品
公司构建起以水稻、玉米、小麦三大主粮作物,辣椒、黄瓜、谷子、食葵、甜瓜等
专精特新作物为主业,大豆、油菜等油料作物为拓展,种粮一体、农民培训、农业
援外等农业服务为配套,覆盖“研、育、繁、推、服、管”全业务链条的产业体系
,实现主粮、蔬菜、杂粮多品类作物的覆盖,不断为民族种业的崛起和先进农业技
术的全球传播贡献力量。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
(二)行业基本情况、周期性特点
根据全球农业市场调研公司Kynetec数据显示,当前全球种业市场规模约527亿美元
,2030年将超900亿美元,拜耳、科迪华、先正达、巴斯夫、利马格兰等五大跨国
巨头凭借领先的研发能力、高额的研发投入及完善的专利保护机制构建强大竞争壁
垒,占60%份额;随着人口增长、极端气候及消费升级持续推高对农作物抗逆性、
产品品质提升等多方面需求,基因编辑、转基因等生物技术迭代与政策开放将加速
种业产业创新升级。
从国内市场来看,种业作为保障粮食安全的核心,国家把种业安全上升为“农业芯
片”战略,自2021年《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开启,中央一号文件持续聚焦,品种审
定收紧、产权保护升级、生物育种产业化全面提速等系列政策持续加码。目前种业
行业正处于周期性低迷阶段,受短期粮价、供需结构失衡等因素影响明显,种业公
司经营承压。长期来看,种业行业将保持稳健增长态势,在政策推动下使得行业集
中度提升,加速落后产能出清,优胜劣汰进程加快,市场份额快速向具备资金、研
发创新和品牌优势的龙头企业集中。
从巴西市场来看,巴西是全球第三大玉米生产国和重要出口国,2022-2024年间,
巴西玉米种子市场规模从28亿美元增长至34亿美元,其中夏玉米规模保持相对稳定
,冬玉米规模持续增长。巴西种业企业集中度较高,前3大巨头占据了超70%市场份
额。根据巴西国家食品供应公司(Conab)第十次调查数据显示,2024/2025年度巴
西玉米总种植面积达到2,155.9万公顷,同比增长2.4%。上半年受巴西二茬玉米收
成表现及美国收成不确定性影响,巴西玉米价格呈现上涨态势。然而随着巴西冬玉
米创纪录产量得到确认,叠加美国玉米丰产预期强化,第二季度价格走势出现逆转
并有所下跌。但展望下半年,受乙醇产业带动国内消费增长及出口需求推动,玉米
价格预计将恢复上涨趋势。巴西是全球最具潜力的主要农业生产国,光热水资源非
常丰富且农业用地成本较低,随着物流设施日趋健全,农业经营效率有望大幅提升
,同时随着中国农产品进口来源多元化战略推进,巴西作为我国大豆、玉米等作物
的核心供应国地位进一步巩固,有望推动巴西种植面积提升,种子和粮食实现销量
和价格上涨。
(三)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
在种业振兴行动中,公司充分发挥“种业国家队”的主力军、排头兵作用,按照中
信集团“主业清晰、核心突出、行业领先、治理先进、管理高效”的总要求,通过
内生增长和外延并购,已成长为一家聚焦种业主业、统筹国内国际,拥有现代治理
体系,具备国际经营能力的综合性跨国种业集团,构建起新的“中信大隆平”格局
,并跻身世界种业企业前八强。
公司是国内首批“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先后被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
“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中国种子行业十年AA
A信用企业”。在推进落实国家种业振兴行动中,公司被认定为农业农村部“国家
农作物种从业阵型”领军企业。公司还连续五届蝉联“中国种业信用明星企业”榜
首,并荣获第五届中国质量奖,成为中国农业领域首家获得此项殊荣的企业。
(四)主要生产采购模式
公司种子生产和采购一般采劝公司+代制商(大户)”的委托代制模式和“公司+基
地+农户”的自制模式以及公司流转/租赁土地自办基地模式,其中委托代制模式和
自制模式为公司目前主要的生产采购模式。
委托代制模式,即订单模式。公司与代制商(大户)、种植户签署种子委托生产合
同,代制商、种植户负责组织进行种子生产,公司提供亲本材料,提供生产技术方
案参考意见,并安排生产技术人员对田间质量关键环节进行监督和检查。待种子收
获后,代制商、种植户将合格种子交付公司,经公司检验合格后按合同约定的价格
将种子款支付给代制商、种植户。在委托代制模式下,如出现自然灾害、技术方案
不当等情况影响制种产量,主要风险由代制商、种植户承担,公司会根据实际情况
给予一定的生产成本补偿。
自制模式,即公司与村/镇基层组织、农场主签订三方生产合同,由其负责当年生
产面积落实、田间生产除杂、种子收购等关键技术与环节的协调与组织,组织农户
负责田间操作,公司委派技术人员驻制种基地进行全过程技术指导与管理。种子收
获后,农户将合格种子交付公司,并经公司检验合格后按合同约定的价格将种子款
支付给农户,同时支付基层组织、农场主一定的管理费用。在自制模式下,如出现
灾害性天气造成的损失,风险主要由农户承担,公司会酌情进行补偿;如因技术方
案偏差造成的减产,风险由公司承担。
自办基地模式,即公司流转/租赁一定的土地,派出管理人员自主组织生产及管理
工作,自办基地模式下的生产风险由公司承担。
(五)销售模式
国内销售方面,除少数区域或品种实行直销或省级代理外,公司主要采用“县级经
销商—乡镇零售商—农户”的分销模式,即公司与经销商以每个业务年度为单位签
订经销协议,规定各级经销商在某一区域(乡镇、县、市)内代理销售的品种范围
。随着种植结构调整与大户化趋势的加速,公司积极拓展新兴渠道,着力发展育秧
工厂和直播带货电商平台等方式以适应市场变化。目前公司国内业务主要采用收取
预收款的方式来执行“先款后货”的销售政策,所有销售均以销售协议确定各方权
利义务,并按照销售协议约定的销售内容和发货时间向经销商发货,对于少数合作
时间长、信用等级高的经销商,公司会适度给予一定的授信赊销。对于部分品种或
区域,公司按照约定的退货标准接收退回的种子,并及时进行拆包等处理,确保种
子质量不受影响,超过协议约定退货比例的,经销商须承担一定的退货费用。
国外销售方面,东南亚、南亚主要市场的水稻种子也采取代理模式,支持所在国合
作伙伴拓展业务。隆平发展主要在巴西等南美国家开展转基因玉米种子业务,下游
客户主要包括各地经销商、农业合作社以及终端种植户,其根据巴西当地的业务习
惯和行业惯例,通过其合作的400多家代理商在巴西进行产品推广,代理商主要负
责召集、举办各类市场营销活动,通过品种展示、种植后技术服务,以推广公司产
品。每年根据客户的财务状况和信用历史制定相关客户的信用额度并定期更新,同
时根据订单规模及商业谈判情况给予客户差异化的信用账期,部分资金周转较好的
客户也会提前支付货款。
(六)研发模式
公司坚持打造自主创新核心竞争力,研发体系、平台设施及团队实力均居行业领先
地位。公司以水稻、玉米和专精特新作物为研发重点,在国内外建有60多个育种试
验站,合计试验基地面积约1.6万亩,拥有10多家生物技术实验室。公司以“规模
化、机械化、标准化、集约化、智能化”为目标,持续优化“工厂化、分段式”的
育种创新模式,强化国内外研发协同,通过种质资源共享与国际化穿梭育种,突破
国内玉米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瓶颈。依托隆平巴西10余年的生物育种经验,公司进
一步完善成熟、可复制的生物育种技术产业化应用体系和标准化操作流程,建立了
高效、低成本的玉米生物育种研发体系,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推动公司业绩持
续稳定增长。
1.研发布局
生物育种技术板块,公司紧密围绕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化战略,持续完善全球研发体
系,形成“前端技术突破+后端品种转育”双轮驱动的生物技术全链条布局。前端
布局瑞丰生物、国丰生物、杰美奥生物等5个生物技术平台,强化性状研发与合作
能力;后端以玉米种业科学院、联创种业为主体,推进品种转育及产业化应用,构
建“性状开发-品种适配-市场推广”闭环。在转基因创新方面,国内以分子育种为
核心,依托种业科学研究院生物技术实验室、玉米生物技术中心、天津德瑞特蔬菜
研发中心,以及内蒙古三瑞农科实验室,深度融合分子标记、基因编辑等生物技术
与传统育种体系,显著提升种质资源创制效率。同时,公司以南美规模最大、最先
进的巴西生物育种分子实验室为枢纽,开展基因测序、分子标记、基因挖掘及生物
育种技术攻关,同步整合国际种质资源与本地化育种需求,加速技术成果向商业化
品种转化。
水稻作物板块,公司构建了覆盖国内外市场的水稻全产业链商业化育种体系,种业
科学研究院以国内籼稻研发为核心,深度布局长江流域、华南及武陵山稻区,通过
全基因组选择模型与分子标记技术的应用,持续推出适应不同生态区的高产、多抗
品种,推动杂交中籼水稻品种迭代升级,同时加大籼粳杂交稻研发投入,挖掘提高
水稻单产潜力。南方粳稻研究院立足江苏,聚焦南方粳稻区域品种改良,通过精准
定向育种与抗逆性提升,满足优质食味与机械化生产需求。隆平高科(海南)海外
种业研发有限公司以国际水稻研发为重点,立足海南,辐射菲律宾、孟加拉、越南
及巴基斯坦等东南亚水稻主产国,结合本地化品种选育与种质资源创新,加速优势
品种在海外的适应性推广。
玉米作物板块,公司以联创种业与玉米种业科学院为玉米核心科研载体,持续强化
生物育种技术攻关与品种适应性研究。通过增设区域性定位试验基地及配套制种技
术平台,推动黄淮海高产耐密植品种迭代升级,加速东华北早熟抗逆品种选育,完
成西南湿热区品种适应性改良,加大西南中低中高区品种选育,实现全国玉米主产
区品种全覆盖。公司整合科研院校及区域种企优势资源,有效补齐区域品种抗逆性
与适应性短板,显著提升品种商业化推广效率。公司依托隆平发展的热带及亚热带
玉米种质资源库,与巴西、墨西哥等海外研发团队开展种质资源互换、穿梭育种合
作,突破国内玉米种质遗传多样性不足的瓶颈,为商业化品种开发奠定基矗
专精特新作物板块,公司以主要推广区域为重点,各作物研发团队不断推出广受市
场好评的新品种。黄瓜、甜瓜、番茄和南瓜种子以天津、山东为核心市场,辣椒种
子以湖南、海南为核心市场,同时将黄瓜、辣椒等优势作物布局到海外市场,积极
抢抓对外合作良机,并引进国外优秀蔬菜品种,丰富国内生产线。在河北、内蒙古
等作物资源优势地区,建立健全的行业领先的谷子、食葵商业化育种自主创新体系
和流程。
2.团队建设
公司构建以“自主培养+高端引进”相结合的人才发展体系,通过定制化激励政策
与战略性人才引进计划,打造一支覆盖水稻、玉米、蔬菜瓜果、谷子、食葵等作物
的国际化科研团队。公司拥有包括“中国种业十大杰出人物”“全国劳动模范”“
中信集团首席科学家”水稻首席专家杨远柱,“中国种业十大杰出人物”玉米育种
专家王义波、巴西玉米育种专家埃迪米尔森-利纳雷斯(EdimilsonLinares),蔬
菜产业领军人物马德华、刘荣云等科研骨干。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国内外水稻、玉
米等专职研发及研发服务人员达732人,占公司总人数17.52%。
报告期内,依托中国农业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高校资源,构建“基础
研究-应用开发产业化”全链条人才培养生态,联合培养10余名博士、硕士人才参
与研发。公司荣获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
3.新品种的测试评价与审定(登记)
国内,公司构建了覆盖南方稻区、黄淮海玉米带、西北制种基地等核心农业区的多
维度生态测试网络,形成杂交水稻、玉米、专精特新作物品种适应性评价体系,建
立“预试-区试-生产试验”评价机制,实现水稻4年、玉米5年、专精特新3年的测
试周期,测试质量领跑国内种业行业。2025年上半年,公司在湖南水稻绿色通道试
验渠道增设了再生稻试验熟组,应对市场需求与变化。通过自主选育、科企协同以
及聚合全球种质资源,公司同步开展国内主产区与东南亚、南美等国际目标市场的
适应性测试,确保符合市场需求的品种持续稳定地投放市常
隆平巴西的玉米品种,必须在经过多年多点田间测试后,经巴西农业、畜牧业部登
记后上市销售。
4.科企合作
公司秉承市场和产业导向,积极携手优势科研院校,通过独家技术授权与产学研深
度合作,加速核心作物种质资源创新与商业化应用,有效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
金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打通技术到产品的快速通道,为探索有效的产学研合作
机制奠定了坚实基矗
报告期内,公司与万建民、曹晓风、柏连阳等院士团队在内的20余家科研院校建立
深度合作,联合攻关水稻、玉米育种关键技术。与“杂交谷子之父”全国人大代表
赵治海合作,加速推进耐旱谷子研发及技术成果转化。公司聚合的业内系列优秀水
稻内源抗螟虫基因和种质,已开展抗虫鉴定;与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协同
开展耐盐碱攻关任务;与华中农业大学、崖州湾国家实验室等建立战略合作。建立
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玉米创新机制,利用引进QD001等优势自交系组配一批玉米新品
种参加试验,与西南区优势研发企业合作,引进优势品种补齐区域短板;聚合多抗
高产小麦新品种中麦801,丰富高产品种类型。同时,加强集团系统内的科研协同
,与华智生物公司建立生物技术与数字技术融合战略合作。此外,公司和中国科学
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曹晓风团队合作,在具有高水平的前沿研究报告、学术
评论、学科回顾及前瞻学术论文报道和出版的PNAS周刊上,发表题为“tRNAselect
ivityduringribosome-associatedqualitycontrolregulatescriticalsterility-i
nducingtemperatureintwo-linehybridrice”的研究论文,揭示核糖体相关质量控
制(RQC)关键成员OsRqc2通过选择性结合tRNA调控tms5依赖型温敏不育系转育起
点温度(CSIT)的分子机制。
5.品种权归属
水稻、玉米、蔬菜等品种基本上为自主选育,所有权归公司所有。部分与科研院校
合作选育的品种,公司与合作方共有所有权,各自权属比例通过合同约定。
(七)公司获得的品种权、专利情况
1.获得的品种权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申请植物新品种权92件,其中水稻64件,玉米23件,辣椒等5件。
获得授权植物新品种权107件,其中水稻68件,玉米37件,辣椒2件。截至报告期末
,公司累计有效植物新品种权1,075件。
2.专利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申请国家专利4件,获得授权专利6件,完成4项软件著作权登记。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拥有有效专利128件,其中发明专利74件,实用新型专利44
件,外观专利10件。
(八)公司制种产量及变化、销售退回情况
1.制种产量及变化
2025年上半年,公司制种产量为8,978.84万公斤,相比2024年上半年增加100.80%
。主要原因:一是2024年部分制种于2025年上半年完成入库;二是公司为保障2025
年下半年销售季的供应,提前做好生产储备。
2.销售退回情况
水稻退货金额排名前十的品种的销售退回总金额为5,643.14万元;玉米退货金额排
名前十的品种的销售退回总金额为4,700.01万元。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品牌与文化优势
公司是以袁隆平院士的名字命名、中信集团实控管理的民族种业领军企业。近年来
,公司通过内生增长和外延并购,持续打造和汇聚了一批种业行业的优秀品牌,构
建了以“隆平高科”品牌为“领头雁”,“隆平、亚华、联创、湘研、德瑞特、巡
天、三瑞”等为专精特新“小巨人”的“大隆平”雁阵格局。其中,杂交水稻领域
的隆平、亚华,玉米领域的联创,辣椒领域的湘研,黄瓜领域的德瑞特,谷子领域
的巡天,食葵领域的三瑞农科,均是各作物细分领域的领军品牌。其中“隆平高科
”“湘研”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巴西玉米品牌Morgan和Forseed在巴西玉
米市场中占据龙头地位。公司连续五届蝉联“中国种业信用明星企业”榜首,子公
司天津德瑞特、湘研种业入寻中国蔬菜种业信用骨干企业”。同时,公司及旗下主
要产业子公司分别入选国家种业阵型企业名单,种业振兴主力军形象突出。
公司“内生外延”发展的动力源自文化和情怀的传承与激励,公司自成立26年以来
始终传承袁隆平院士“推进种业进步、造福世界人民”的情怀,与“遵纪守法、作
风正派、实事求是、开拓创新、谦虚谨慎、团结互助、勤勉奋发、雷厉风行”的中
信风格有机融合,增强了“大隆平”的发展自信,建立起服务“国之大者”光荣使
命感,努力将愿景变为实景,推动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种质资源和研发优势
1.育种技术优势
公司构建了从种质资源创新到品种选育的商业化育种体系。报告期内,公司在水稻
、玉米、小麦等核心作物板块的育种技术实现多项重要突破,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
产品升级。
(1)水稻板块。公司水稻亲本创制进展突出,为培育新一代大品种打下坚实基矗
镉低积累、抗稻瘟并穗期耐高温晶康S等7个新不育系已申请2025年现场评议;自主
培育的恢复系类型逐步丰富,参试组合中,双抗恢复系占47.8%,抗病长粒优质恢
复系占33.3%,低镉恢复系占17.0%。
(2)玉米板块。生物育种核心技术集成应用成果突出。上半年抗病精准鉴定设施
及工程化DH育种设施专家评议为行业内领先。利用基因编辑创制玉米抗并抗倒伏、
抗逆和耐密等性状的优异基因型及遗传材料,建立任意玉米自交系遗传转化体系,
提高HI-Edit技术的单倍体基因编辑效率,以加速玉米基因编辑育种。巡天农业于
晟佳玻璃温室内首次开展了大棚温室玉米亲本种植实践,成功突破传统种植局限,
以温室环境精准调控为核心,在隔离防护、环境稳定性、资源集约化等方面实现创
新突破,为高产优质玉米品种选育筑牢种源根基。同时,隆平发展拥有全球领先、
分布广泛的生物育种研发体系,本年持续推进两隆融合,将其全基因组选择预测育
种模型、大数据抗病鉴定及品种选育技术、产品开发流程等核心技术体系引入国内
,实现国内外育种资源高效穿梭利用。
(3)小麦板块。实现育种技术从传统表型筛选向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跨越,有助
于选育品种集高产、多抗、抗逆、耐旱、优质等优良性状于一体。
(4)专精特新作物板块。依托10K黄瓜基因PANEL技术,种质创新过程中首次将前
景选择、背景选择和回交转育技术相结合进行种质改良和创新,显著提升了黄瓜种
质创新与品种创新的效率。自主研发的首款辣椒50K-5K液相育种芯片继续开发及应
用,对核心资源进行分析,建设完成辣椒抗炭疽病表型鉴定室,有效提高辣椒新品
种选育效率。联合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内蒙古农大牵头成立
了国内首个向日葵种业创新联合体,加快了向日葵商业育种步伐。谷子依托赵治海
团队,成功研发出了粮饲两用型谷子。
2.种质资源优势
公司拥有水稻、玉米、蔬菜等作物种质资源10余万份,常年开展种质资源收集、筛
癣鉴定、评价、保护、利用与创新攻关,年组配数量超30万份,通过审定及登记的
品种数量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公司创新积累了大量符合市场需求的种质资源品系
,可组织开展覆盖我国水稻、玉米大部分生态区域,以及东南亚、南亚等水稻主要
种植国家的品种测试评价;组织小麦品种国家级联合体试验,参加省级小麦筛选试
验。依托主产区产业优势,稳定开展蔬菜、谷子等新品种测试。一大批黄瓜、南瓜
、辣椒、食葵、谷子等作物完成品比初选试验、区域试验评价和示范试验。隆平巴
西拥有丰富的热带及亚热带区域为主的玉米种质资源,与国内温带玉米种质资源之
间远缘杂交优势突出,进一步丰富了公司种质资源库,为公司的全球玉米研发布局
奠定了坚实基矗一批巴西进口资源完成10K芯片和近红外检测,筛选出多份在综合
抗性和品质性状表现突出的材料,丰富了优异育种资源。制定《玉米种质资源管理
办法(试行)》,建立资源的合作共享交流及知识产权权益分配机制。
3.研发成果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以农业新质生产力为发展方向,坚持创新引领和市场导向,不
断推进先进育种技术、优势育种资源等的创新应用。2025年度国家级水稻绿色通道
及国家级统一试验渠道共报审品种45个次,湖南省级绿色通道报审品种29个次。20
25年度玉米绿色通道等国家级报审品种26个次。9个次玉米转基因品种审定公示完
成。
2025年,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发布的农业主导品种中,公司水稻品种晶两优534、晶
两优华占、宁香粳9号、臻两优8612,玉米品种裕丰303D、中科玉505、中玉303,
小麦品种中麦578,谷子品种张杂谷13号共9个品种入眩
在海外,隆平巴西新开发登记11个玉米新品种,其品种凭借抗并抗逆、高产等多种
优良性状以及优异的抗病毒病特性,获得市场高度认可,种植面积呈现快速增长态
势;新开发登记5个高粱新品种,不断丰富作物品类。同时,公司在菲律宾、巴基
斯坦等重点国外市场年推广种植面积和销售量大幅提升,杂交水稻种子市占率位居
当地国前列。
(三)生物育种技术优势
公司投资布局的生物技术平台已获得瑞丰125、浙大瑞丰8、nCX-1、BFL4-2等14个
转基因性状的安全证书,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获得转基因大豆SHZD3201全国性安全
证书。通过科企合作,对自有市场优势主导品种完成转基因版本开发及审定测试。
报告期内,积极开展生物育种技术方面研发、合作,储备品种资源。截至报告期末
,公司已有10个次转基因玉米品种通过审定、9个次审定公示完成,其中裕丰303D
等品种市场表现突出,示范推广面积全国领先。作为国内首批获得审定的转基因玉
米品种占比较高的企业,公司正根据国家相关部门的指导和要求,稳步推进转基因
玉米的产业化示范与推广工作。
同时,通过生物信息团队与传统育种团队的协同,公司建立了全基因组选择技术与
单双倍体联动创新的DH-GS玉米技术创新体系。公司推进水稻、玉米全基因组选择
的育种大数据、大模型更新及优化,水稻、玉米GS模型均可提升育种效率40%-60%
。12个农业农村部超级中稻在预测产量中的排名均进入前50%,其中6个进入前10%
,预测准确度较高。
此外,巴西是全球第二大转基因作物种植国家,隆平巴西拥有超过15年的转基因产
业化应用经验,在载体构建、性状导入、转化体评估、转基因种子亲本生产等多个
关键环节具有丰富的成功经验,公司持续加强了两隆融合策略,促进国内外转基因
育种交流与联动,充分发挥隆平发展转基因玉米技术产业化应用经验,赋能国内转
基因产业应用升级。
(四)质量及数字化管理优势
公司建立严格的种子质量企业标准体系,在国内,拥有90万余亩涵盖水稻、玉米、
蔬菜、谷子、食葵、小麦等作物的高标准制种基地,以及多个现代化加工生产园区
。公司大力推进全程机械化制种和全产业链数字化管控,自主研发的制种田间生产
管理系统可实现90万余亩制种基地的精细化管理,有效解决“公司+农户”分散式
制种模式下的管理难题。同时,公司实现种子加工全过程(原料-加工-包装-仓储-
出厂)的机械化和智能化,并通过WMS、NCC系统数据可视化,实时监控每笔发货数
据,确保种子品质。目前公司的种子质量标准均高于国家标准。公司先后通过ISO9
001质量管理体系等,创建了符合中国特色现代种业企业的“双全双零”质量管理
模式(以“全生命周期、全业务流程”管理实现“产品质量零缺陷,服务过程零遗
憾”的目标)。公司入选中国质量领域最高荣誉——第五届中国质量奖,成为中国
农业领域首家获得此项殊荣的企业。
在巴西,各生产基地均设有质控部门对种子产品质量进行检测,除执行巴西政府规
定的必要质检程序外,均采取更为严格的检测方法进行质量控制。此外,克拉维纽
斯工厂设有专业的高端质控实验室,可对成品种子样品进行全面质量检测并对抽样
产品进行17-20道质检程序,以进一步提高产品品质。同时,隆平巴西凭借规模化
和机械化的田间管理流程、专业化和精细化的管理模式以及信息化管理技术,在扩
繁、制种过程中保障生产效率的同时能够显著降低生产成本。
(五)营销创新优势
公司凭借强大的研发和产品优势,持续优化品牌与区域整合,强化协同管理;加强
品种投前测试,精准把控新品投放;发挥各品种优势,深化产业链合作;深化示范
营销、会议营销等营销组合,持续创新营销模式并建立跨产业营销经验共享机制,
各品类产品营销成效显著。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深化全系列产品创新推广战略,推动业务高质量增长。一是进
一步加强水稻产业融合,全面形成统一战略设计、统一资源配置、分类运作管理的
产业发展局面,有效加强资源统筹和运营协同;同时面对玉米产业当前激烈的市场
竞争和低迷的粮价,公司利用优势品种,根据市场变化灵活调整营销策略,实施的
五大品牌、五大渠道独立运作模式成效显著。二是加强资源统筹和优化配置,秉承
“全覆盖产品线”理念,形成“自主研发与外部合作”驱动的产品体系策略。三是
强化生产经营计划及健康经营指标管控,有效管理库存,聚焦大单品运作,丰富新
品种梯队,升级品牌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四是改进营销服务模式,持续完善“种
+粮”一体化,实现多主体收益并促进销售增长;并通过多元化引入粮食收购主体
,促进订单稻谷快速流通。五是加强营销创新运作,在各产业领域加大新媒体运营
力度,实现新媒体营销场观和在线人数达到新高。
国外,公司在巴西拥有超530家具备多年种业及农化产品推广经验的特许销售服务
商,已全面覆盖巴西玉米主产区,在玉米核心种植带的渗透率较高;同时定期举办
市场营销活动,通过各类渠道与客户进行沟通交流,及时响应客户需求并提供综合
种植方案。目前公司已建立起成熟的销售体系、完善的销售网络,并不断的扩展业
务区域,有助于公司产品全面开拓国际市场,进一步提升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品牌
知名度。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产业政策变化风险
种子行业是国家战略性产业,一直受到国家产业政策大力支持。2004年以来,中央
一号文件多次强调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市场化育种新机制,优化种子企业布
局,加大良种补贴和推广力度,培育一批“育繁推一体化”大型骨干企业等。国务
院及相关部委也相继颁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种业基地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农
作物种质资源共享利用办法(试行)》等政策法规,明确提出要积极扶持种业发展
。同时,公司作为杂交水稻、杂交玉米主要生产企业,也会受到国家粮食收储、种
业转基因政策变化带来的重要影响。中国及巴西对农业大力支持且产业政策呈现出
一定的连续性,但如果相关政策或未来新出台政策出现重大不利变化,可能在一定
程度上影响公司的业务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
应对措施:公司将加强产业政策、行业发展形势的监测与分析,及时调整公司产业
规划以适应政策环境变化,并通过市场多元化和国际合作减少对单一政策环境的依
赖。同时,公司将顺应国家行业政策和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加大研发投入、优化生
产管理、强化营销服务,以促进种业科技创新,增强产品竞争力,减少政策调整带
来的影响。
2.市场竞争风险
我国种子行业市场集中度低、投入少、缺乏科技创新能力,相对于欧美发达国家,
我国种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具备“育繁推一体化”经营能力和较强研发创新
能力的综合性种业公司较少,与国外跨国种业公司仍有较大差距;在全球化浪潮的
经济形势下,我国种业公司不可避免地受到国外大型跨国种业公司的强大冲击。同
时,由于我国种子行业仍较为分散,尚未形成少数企业占据较大市场份额或绝对优
势的局面,行业竞争较为激烈。若在技术创新、品种研发、市场营销等方面不能持
续投入、适应市场变化、保持竞争优势,则公司面临的市场竞争风险将会加大,从
而会对公司未来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将持续增加科研投入,加强技术创新和自主研发,巩固公司的核心
技术体系;强化品种研发流程,培育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竞争力种子品种。通过生物
育种创新,实现玉米转基因品种示范和推广面积稳步增长。此外,公司水稻、玉米
等主营作物坚持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市场响应速度和服务质量
,以增强客户忠诚度和市场份额。
3.自然灾害和病虫害风险
农业生产具有周期性和季节性的特征,大田农业及种子生产均属于露天作业,以雨
养农业为主,季节性强,如在制种关键时期出现极端气候现象或严重自然灾害,以
及重大突发性病虫害,将对公司制种生产计划、产量或生产成本、种子价格、销售
规模产生不利影响,可能会影响农户的种植积极性或错过播种期,从而加大产品销
售后的退货压力。同时,若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公司巴西生产基地或产品销售地
出现气候异常,也可能对公司玉米种子价格及销售规模产生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持续优化种子生产计划并加强大田生产过程的管理,加强制种高产
栽培技术攻关,提升制种技术;加强自主研发及科企合作力度,培育出抗病虫害、
耐高温、干旱、渍害、适应性更强的品种,增强作物的稳定性和提升产量。此外,
加强与农户的紧密合作,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风险管理指导,保障农户利益,以
减少极端气候和病虫灾害对公司种子生产的影响。
4.新品种研发和推广风险
农作物新品种及其父本、母本必须具有一致性、特异性和稳定性,种业转基因性状
及品种研发需经复杂的试验测试分析过程,培育一个新品种研发投入大、研发周期
较长;而新产品能否具有推广价值,能否充分满足各种环境条件的要求,必须经国
家或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区域适应性试验和生产试验,并且达到审定标准
、通过审定后,才能进行推广种植,因此若选育的新品种不能有效契合市场快速变
化需求,将存在不能实现投资回报的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确保科研团队对品种选育方向或变化趋势
具有前瞻性,且持续跟踪品种审定试验的多元化发展和品种管理制度改革,确保新
品种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优化育种流程,缩短研发周期,提高研发效率;同时
,做好新品种布局规划,加强营销推广力度,提供种植技术指导和病虫害防治等全
面服务,确保优良品种与先进种植技术的有机结合。
5.种子质量风险
种子作为农业生产的源头,其质量要求较高。国家对种子的纯度、发芽率、水分、
净度等多个质量指标制定了严格的强制性标准。同时,制种是技术性要求很高的工
作,在种子的生产过程中人为因素、管理因素、技术因素和气候因素等都直接影响
到种子生产的质量;种子筛癣包衣、包装和运输过程的不规范操作也会对种子质量
产生不利影响。如公司发生因种子质量问题引发的重大纠纷,将影响公司品牌形象
,并对公司未来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严格遵循并加强对种子标签的规范管理,坚持践行高于国标的种子
质量标准的理念,不断健全、完善质量管理及检验监督等质量控制技术体系,并修
订《农作物种子质量管理制度》《种子转商管理办法》等制度,从种子的生产、收
购、加工、储存到发运等环节都制定了较为严格的工作标准和操作规程,保障质量
目标实现。
6.种子生产成本风险
受粮食价格等多重因素影响,同时面对基地供需关系、化肥农资、劳动力、地租等
生产资料大幅提升等问题,种子生产成本大幅上涨,对种子企业经营产生压力,对
种子的生产和供应均产生一定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目前不断优化生产制种基地的布局,推进甘肃、新疆“玉米双基地
”建设规划、水稻核心生产基地规划,加强产业主体间的制种基地、生产价格与配
套政策等协同。同时,公司将密切关注市场动态,灵活调整生产计划,以满足市场
需求的变化。
7.收购整合风险
公司整合优化并购企业、内部组织的资源,逐步落地了亚华水稻事业部、隆平水稻
事业部等管理体系,并通过外延并购方式收购了多家国内外优质企业。未来如果公
司不能有效完成对下属企业的管控服务融合,可能会导致协同效应和规模效应、业
绩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其次国外子公司在适用法律法规、会计税收制度、商业经营
模式、地区文化等方面与国内存在差异,均可能对公司业务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强化子公司管控,向子公司委派董监事及管理团队,加强子公司与总部
之间的业务协同和管理一致性,确保业务流程和管理体系的有效对接,实现资源共
享与优势互补,降低并购整合后的潜在风险,确保公司整体战略目标的高效实现,
推动公司长期稳定发展。
8.国际政治经济形势风险
2021年以来,全球极端天气多发强发,部分粮食主产国农业生产受到严重损害;俄
乌冲突等地缘冲突影响持续外溢,使国际农产品、化肥、农药等流通不畅,国际市
场可及性下降,价格出现大幅波动。宏观经济环境和国际地缘政治形势的复杂性和
不确定性对种业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影响较大。
应对措施:公司灵活调整生产计划与销售策略,应对粮价波动风险。针对地缘政治
冲突可能导致的复杂局面,加强市场研判、风险评估与管理,降低对业务发展的影
响。此外,公司加大创新力度,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提升市场适应性。
9.汇率波动风险
公司在海外拥有多家子公司,其中子公司隆平发展主要在巴西开展,同时在坦桑尼
亚、菲律宾、巴基斯坦、中国香港等国家或地区开展,涉及雷亚尔、美元等结算货
币,公司境外销售产品及提供服务所得收入多以外币结算,且拥有一定规模的境外
资产。近年来,我国政府一直在推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方面的改革,增强人民币
汇率弹性,若部分区域当地货币汇率出现重大波动,可能对公司短期业务开展和盈
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及时研判、分析汇率变化趋势,并采取合适的汇率管控措施,以降
低汇率波动对公司业务和盈利能力的影响。
【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截止日期】2024-12-31
┌─────────────┬───────┬──────┬──────┐
|企业名称 |注册资本(万元)|净利润(万元)|总资产(万元)|
├─────────────┼───────┼──────┼──────┤
|隆平高科菲律宾研发中心 | 4095.51| -| -|
|隆平高科信息技术(北京)有限| 2000.00| 3082.53| 15978.52|
|公司 | | | |
|隆平高科(三亚)海外种业研发| 3000.00| -| -|
|有限公司 | | | |
|隆平越南研发公司 | 710.57| -| -|
|隆平越南产业有限公司 | 718.70| -| -|
|隆平米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00.00| -| -|
|隆平生物技术(海南)有限公司| -| -| -|
|隆平现代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 18900.00| -3224.96| 11566.56|
|司 | | | |
|隆平国际种业有限公司 | 10000.00| -| -|
|隆平国际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 5000.00| -| -|
|隆平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100000.00| -86242.20| 1071451.44|
|长沙高新开发区思源小额贷款| -| -| -|
|有限公司 | | | |
|长沙盛谷绿色供应链管理有限| -| -| -|
|公司 | | | |
|长沙杰美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5500.00| -| -|
|长沙冠西教育咨询有限责任公| -| -| -|
|司 | | | |
|福建科力种业有限公司 | 6000.00| -| -|
|甘肃隆平高科种业有限公司 | 13000.00| -| -|
|湖南非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 -| -|
|湖南隆平高科食品有限公司 | -| -| -|
|湖南隆平高科种粮专业合作联| 97.97| -| -|
|社 | | | |
|湖南隆平高科种业科学研究院| 10000.00| -2148.89| 10403.49|
|有限公司 | | | |
|湖南隆平高科农业开发有限公| 10800.00| -| -|
|司 | | | |
|湖南隆平茶业高科技有限公司| -| -| -|
|湖南隆平种业有限公司 | 10000.00| -4851.32| 99342.99|
|湖南隆平油料种业有限公司 | -| -| -|
|湖南隆平好粮科技有限公司 | -| -| -|
|湖南省隆平培训中心 | 50.00| -| -|
|湖南甜高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 -|
|湖南湘研种业有限公司 | 3000.00| 2184.09| 13905.63|
|湖南民升种业科学研究院有限| 5000.00| -| -|
|公司 | | | |
|湖南兴隆种业有限公司 | -| -| -|
|湖南优至种业有限公司 | 3000.00| 1297.46| 22781.71|
|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 | 200.00| -2455.67| 19177.26|
|湖南亚华种业有限公司 | 6000.00| 11593.08| 79493.49|
|湖北惠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13851.25| 1873.31| 33519.42|
|深圳金谷隆种业有限公司 | -| -| -|
|海南绿谷生物育种有限公司 | -| -| -|
|海南农垦南繁生产服务有限公| 5000.00| -| -|
|司 | | | |
|河北巡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10408.00| 10547.78| 104774.58|
|江西隆平有机农业有限公司 | -| -| -|
|杭州瑞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 -|
|新疆隆平红安生物科技有限责| 19000.00| -| -|
|任公司 | | | |
|张掖市天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3000.00| -| -|
|广西恒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10016.00| 6997.57| 38973.15|
|安徽隆平高科种业有限公司 | 10000.00| -10354.75| 55670.70|
|安徽隆平高科(新桥)种业有限| 6000.00| 1368.98| 35225.70|
|公司 | | | |
|安徽华皖种业有限公司 | 3000.00| -| -|
|天津德瑞特种业有限公司 | 500.00| 8163.95| 28049.17|
|天津市绿丰园艺新技术开发有| 500.00| -| -|
|限公司 | | | |
|四川隆鼎金穗农业有限公司 | 3000.00| -| -|
|四川天宇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 -| -| -|
|南方粳稻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 6300.00| -| -|
|华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 -| -|
|北京隆平高科特种玉米有限公| 1000.00| -| -|
|司 | | | |
|北京联创种业有限公司 | 10625.00| 40832.10| 271613.30|
|北京国丰生科生物科技有限公| -| -| -|
|司 | | | |
|北京农本先科种业科技有限公| -| -| -|
|司 | | | |
|云南宣晟种业有限公司 | 1000.00| 3544.70| 23851.01|
|云南三盛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 -| -| -|
|司 | | | |
|中农产教(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 -|
|中信农业产业基金管理有限公| -| -| -|
|司 | | | |
|世纪瑞晨教育投资管理有限责| -| -| -|
|任公司 | | | |
|上海隆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1000.00| -| -|
|三瑞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10557.00| 7171.16| 52292.48|
|PT. LONGPING HIGH-TECH IND| 1369.98| -| -|
|ONESIA | | | |
|LONGPING SOUTH ASIA SEED R| 345.75| -| -|
|&D PVT LTD | | | |
|LONGPING INDIA SEED R&D CE| 1176.19| -| -|
|NTRE PVT LTD | | | |
|LONGPING HIGH-TECH SEEDS L| 15376.00| -2246.59| 8674.83|
|LC | | | |
|LONGPING HIGH-TECH INDIA S| 519.17| -| -|
|EED PVT LTD | | | |
|LONGPING AGRICULTURE DEVEL| -| -| -|
|OPMENT,LDA | | | |
└─────────────┴───────┴──────┴──────┘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