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000906 浙商中拓 更新日期:2025-07-01◇
★本栏包括 【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经营投资】【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1.主营业务】
供应链集成服务。
【2.主营构成分析】
【2024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供应链集成服务 |20057900.6| 220481.40| 1.10| 99.35|
| | 0| | | |
|其他行业 | 132198.98| 6617.61| 5.01| 0.65|
├────────────┼─────┼─────┼───┼──────┤
|大宗-黑色供应链 |13791367.8| 95579.76| 0.69| 68.31|
| | 7| | | |
|大宗-能源化工供应链 |3298982.62| 69107.30| 2.09| 16.34|
|再生资源供应链 |1411609.73| 24308.57| 1.72| 6.99|
|新能源供应链 |1211769.41| 20643.49| 1.70| 6.00|
|其他 | 308414.05| 12994.11| 4.21| 1.53|
|大宗-有色供应链 | 167955.90| 4465.79| 2.66| 0.83|
├────────────┼─────┼─────┼───┼──────┤
|境内 |16874441.7| 164931.80| 0.98| 83.58|
| | 7| | | |
|境外 |4243957.74| 62167.21| 1.46| 21.02|
|分部间抵销 |-928299.94| 0.00| 0.00| -4.60|
└────────────┴─────┴─────┴───┴──────┘
【2024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供应链集成服务 |9808682.34| 118159.93| 1.20| 99.32|
|其他行业 | 72750.75| 6943.51| 9.54| 0.74|
|分部间抵销 | -5371.74| -1118.26| 20.82| -0.05|
├────────────┼─────┼─────┼───┼──────┤
|大宗-黑色供应链 |7194234.28| 62013.23| 0.86| 72.85|
|再生资源供应链 |1001696.53| 17875.41| 1.78| 10.14|
|大宗-能源化工供应链 | 949834.65| 24091.10| 2.54| 9.62|
|新能源供应链 | 533604.25| 11426.68| 2.14| 5.40|
|其他 | 144080.48| 7846.49| 5.45| 1.46|
|大宗-有色供应链 | 57982.91| 1850.52| 3.19| 0.59|
|分部间抵销 | -5371.74| -1118.26| 20.82| -0.05|
├────────────┼─────┼─────┼───┼──────┤
|境内 |8510358.15| 94036.95| 1.10| 86.17|
|境外 |1996812.14| 29948.22| 1.50| 20.22|
|分部间抵销 |-631108.94| 0.00| 0.00| -6.39|
└────────────┴─────┴─────┴───┴──────┘
【2023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供应链集成服务 |20132026.5| 307955.50| 1.53| 99.14|
| | 5| | | |
|其他行业 | 194560.61| 18037.08| 9.27| 0.96|
|分部间抵销 | -20136.95| -2388.36| 11.86| -0.10|
├────────────┼─────┼─────┼───┼──────┤
|工业用材 |6458509.91| 97045.42| 1.50| 31.81|
|建筑用材 |3257173.82| 57370.72| 1.76| 16.04|
|矿石 |1986103.49| 47906.65| 2.41| 9.78|
|煤炭 |1578701.07| 14315.38| 0.91| 7.77|
|废钢 |1537944.45| 17244.38| 1.12| 7.57|
|钢坯 |1280886.83| 44923.13| 3.51| 6.31|
|化工 |1246502.00| 5082.96| 0.41| 6.14|
|铁合金 |1041664.32| 183.47| 0.02| 5.13|
|机电产品 | 767438.42| 15761.62| 2.05| 3.78|
|油品 | 466604.62| -4652.02| -1.00| 2.30|
|有色金属 | 229784.94| 3574.69| 1.56| 1.13|
|仓储及物流 | 117902.71| 10678.48| 9.06| 0.58|
|水泥 | 112366.71| 4097.36| 3.65| 0.55|
|其他 | 107145.30| 6294.54| 5.87| 0.53|
|生铁 | 64630.12| 161.43| 0.25| 0.32|
|整车 | 56727.98| -2174.03| -3.83| 0.28|
|汽车后服务 | 10580.84| 3738.69| 35.33| 0.05|
|其他业务 | 2687.37| 1457.04| 54.22| 0.01|
|汽车租赁 | 2352.01| --| -| 0.01|
|不同产品间抵消 | -19256.71| -1757.69| 9.13| -0.09|
├────────────┼─────┼─────┼───┼──────┤
|境内 |18231990.7| 292233.30| 1.60| 89.78|
| | 2| | | |
|境外 |2936625.77| 31370.93| 1.07| 14.46|
|分部间抵销 |-862166.28| 0.00| 0.00| -4.25|
├────────────┼─────┼─────┼───┼──────┤
|内贸 |16243435.1| 272050.30| 1.67| 79.99|
| | 3| | | |
|国际 |2554705.33| 28187.09| 1.10| 12.58|
|进口 |1988555.59| 20183.00| 1.01| 9.79|
|出口 | 381920.44| 3183.84| 0.83| 1.88|
|分部间抵销 |-862166.28| 0.00| 0.00| -4.25|
└────────────┴─────┴─────┴───┴──────┘
【2023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供应链集成服务 |9700322.27| 150917.12| 1.56| 99.11|
|其他行业 | 96693.93| 10110.92| 10.46| 0.99|
|分部间抵销 | -10063.47| -1139.38| 11.32| -0.10|
├────────────┼─────┼─────┼───┼──────┤
|大宗-黑色供应链 |7941290.20| 127523.85| 1.61| 81.14|
|再生资源供应链 | 775560.15| 9296.68| 1.20| 7.92|
|新能源供应链 | 517515.57| 6901.27| 1.33| 5.29|
|大宗-能源化工供应链 | 385504.29| 4451.46| 1.15| 3.94|
|其他 | 140389.08| 11657.05| 8.30| 1.43|
|大宗-有色供应链 | 36756.91| 1197.72| 3.26| 0.38|
|分部间抵销 | -10063.47| -1139.38| 11.32| -0.10|
├────────────┼─────┼─────┼───┼──────┤
|境内 |8448931.37| 139181.16| 1.65| 86.33|
|境外 |1996685.55| 20707.48| 1.04| 20.40|
|分部间抵销 |-658664.19| 0.00| 0.00| -6.73|
└────────────┴─────┴─────┴───┴──────┘
【3.经营投资】
【2024-12-31】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1、大宗商品供应链行业
(1)行业重要性愈加突出,政策红利释放进一步助推行业发展
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支撑供应链服务行业发展的相关政策。2021年3月,国家发
展改革委等13部门印发《关于加快推动制造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发改产业
〔2021〕372号),提出要聚焦重点环节和领域,从推动制造业供应链创新应用等
六个方面加快推动制造服务业发展。2022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
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出台,提出优化商贸流通基础设施布局,培养一批有全球
影响力的供应链企业。2024年11月,《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大宗商品资源
配置枢纽建设方案》正式发布,提出建设国际大宗商品储运基地、加工基地、贸易
中心、交易中心和深化国际海事服务基地,助力提升大宗商品资源配置能力。同年
12月,浙江省政府发布《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专项
实施方案》,进一步落实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路径及目标。政策红利不断释
放助推行业进一步发展。
(2)大宗商品供应链企业市场空间广阔,战略价值凸显
我国大宗商品供应链行业整体呈现市场空间大、参与者多、集中度低的特点。2024
年我国大宗商品供应链市场规模超56万亿元1,但行业CR52市占率不足5%,为具备
竞争优势的头部企业打开广阔渗透空间。深耕行业多年的头部企业依托成熟的运营
体系、强大的资源配置能力、完善的风控机制以及专业化人才队伍,持续强化集成
服务能力,市场占有率有望进一步提升。与此同时,全球地缘政治格局震荡与大宗
商品市场波动加剧的复杂环境,进一步凸显供应链安全的价值。在此背景下,亟需
发挥大宗商品供应链企业价值,强化资源保障能力,高效整合各类资源要素,降低
产业链供应链成本,提升供应链安全和效率,赋能实体经济。
此处以大宗商品工业企业营收口径统计市场规模。同时,由于我国为重要的大宗商
品进口国,故将大宗商品进口额也计入市场规模。大宗商品供应链行业市场规模=
大宗商品相关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大宗商品进口额。
2 CR5为物产中大、建发股份、厦门国贸、厦门象屿、浙商中拓(上市公司,排名
不分先后)。
(3)国内企业加速出海,“走出去”迎来重要机遇
近年来,我国企业出海趋势明显,叠加全球供应链重构,深度参与全球产业链供应
链、开展全球化布局成为行业企业的重要发展举措。国内大宗商品供应链头部企业
在深耕国内市场的基础上,坚定不移实施“走出去”战略。同时,中央以及地方均
高度重视进出口促稳提质,因地制宜出台配套支持政策,支持外贸发展。此外,随
着“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深化,我国对沿线国家贸易和投资持续增长,为国内供应
链企业“走出去”带来发展机遇。
(4)智慧供应链浪潮澎湃,人工智能赋能行业数字化转型
我国正处于数字经济转向深化应用、规范发展、普惠共享的新阶段,数字化及人工
智能的发展推动能源、金属等行业的需求变革,催生制造加工领域的科技创新,并
进一步对生产性服务业的生态格局、运营模式、组织架构产生重大影响。同时,随
着数字化技术在供应链企业的渗透不断加深,将进一步推动物流、商流、信息流、
资金流的协同,提高产业链、供应链效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5)发展新兴绿色业务,提供低碳流通服务
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渗透以及“双碳”目标的引领下,大宗商品供应链企业正
通过绿色业务创新链与低碳服务价值链的协同延伸推动行业绿色化变革。一方面,
企业积极探索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培育新兴低碳业务,布局光伏、储能、再生资源
等领域。另一方面,企业立足大宗商品供应链,为产业链提供全方位、一体化的低
碳商贸流通服务,实现供应链各环节的节能减排,加速全球产业链绿色、低碳、可
持续发展。
2、新能源行业
随着气候、生态等问题愈演愈烈,能源清洁低碳发展已成共识。2024年11月发布的
二十国集团(G20)《里约热内卢峰会宣言》提出核心目标,到2030年将全球可再
生能源装机容量增至三倍。
作为清洁能源的主要发展方向,光伏行业已成为实现全球能源转型与绿色发展的重
要保障。2024年在产能结构性过剩与技术迭代压力交织下,增速有所放缓,但新增
装机体量仍再创历史新高。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新增光伏装
机量达277.57GW,同比增长28.3%,累计装机突破880GW,同比增幅达55.13%。
储能系统现阶段有利于解决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存在的波动性、间歇性、随机
性等问题,增强电力系统调峰调频、平衡发电与用电能力。在储能技术不断创新发
展、成本补偿机制逐步明确、电力清洁化加速背景下,储能需求向好。据国家能源
局数据显示,2024年新型储能新增装机规模达43.7GW/109.8GWh,同比分别增长103
%和136%,累计装机突破
78GW/184GWh。
新能源行业的持续扩张孕育出较大的供应链服务空间,产业扩张周期带来的库存、
保供和价格管理需求等亟需供应链企业提供支持。行业具备鲜明的工业品市场特点
,非标属性强,对于供应链企业的要求较高,综合服务能力强的龙头企业更具竞争
优势。
3、再生资源行业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作为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资源高效循环与环境可持续发
展为目标,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在 “碳中和”“碳达峰”绿色发展背景
下,发展再生资源行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近年来,我国强化顶层设计,持续出台系列政策,再生资源行业在国家“十四五”
规划《纲要》及《“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
2-2035)》等重要政策的引领下,发展总体向好。2024年3月国务院出台《推动大规
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实施回收循环利用行动,有助
于构建和完善再生资源产业链,提升其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助力实现循环经济和
低碳经济的发展目标。2024年10月,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成立,其成立是建立健全绿
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重大部署行动,有利于加快构建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推
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据中国物资再生协会数据,2024年我国再生资源回
收总量达到4.01亿吨,同比增长6.5%,产业规模稳步增长。
整体来看,目前我国废钢铁、废塑料、废电器电子产品等再生资源利用率仍较低,
“双碳”背景及循环经济概念下再生资源社会效应突出,有望进一步激发行业需求
。叠加相关领域的税收减免及价格形成机制的出台完善,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未来
市场空间广阔。根据国家发改委出台的《“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2025年
末我国主要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量和产值分别将达到4.5亿吨、5万亿元,其中废有
色金属产量将达到2000万吨,废钢铁利用量达到3.2亿吨。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所属行业为现代服务业中的生产性服务业,核心主业为面向产业客户的供应链
集成服务。公司聚焦于各类基建和制造业客户的供应链需求痛点,融合公司全国线
下网络和数智化运营平台,协同整合社会仓储、运输及加工等资源,为供应链客户
提供端到端的产销衔接、库存管理、物流配送、生产加工、产业金融、价格管理、
生产管理和咨询、数字化等全链条集成化和一站式服务,致力于成为“世界一流的
产业链组织者和供应链管理者”。
公司已连续五年获深交所信息披露最高评级“A”级,主体长期信用评级为AA+;入
寻第一批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企业”、 中企联“AAA级信用企业”、“全国
物流行业先进集体”、“国家5A级物流企业”、“中国物流企业50强”、“2024中
国数字供应链金融生态-先进产业供应链平台”、“浙江省重点进口平台”、“浙
江拾雄鹰行动”企业”、“浙江省服务业旗舰企业”。
(一)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及模式
公司以“让产业链更集约、更绿色、更智能”为使命,根据产业链上下游的产业形
态,聚焦客户在采销、仓储、运输、加工、产业金融、价格管理等方面的需求痛点
,为其提供全方位、多层次、个性化集成服务,帮助客户降本增效,优化产业链整
体资源配置。
目前,公司经营品类已涵盖黑色、有色、能源化工、新能源等产业链上几十个细分
品种,经营网络遍布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中西部等全国主要区域,共设立58
家全资/控股子公司,并在中国香港、新加坡、印尼、泰国拥有5家国际化平台子公
司,业务覆盖东盟、南美、非洲等83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一带一路”国家58个,
东盟国家9个。
公司主要业务模式如下:
1、配供配送模式
公司依托自身资源渠道优势,发挥采销衔接、仓储、运输、加工等服务能力,为客
户提供“门到门”的一站式集成服务,该模式分为工程配供配送和工业配供配送两
种类型。
工程配供配送模式主要服务于基本建设客户,围绕工程项目施工企业存在的物资采
购难、项目资金量大、配送时效性高、保供保质保量要求高等特点,发挥自身在钢
材、水泥等建筑材料方面的资源优势,为行业客户提供成熟完备的工程物资配送集
成服务解决方案。
工业配供配送主要服务于制造业客户,针对客户生产过程中的原料需求,充分利用
自身专业优势以及行业沉淀的上游资源网络提供供应链服务,降低供应链管理成本
,满足制造企业多样性个性化的供应链管理需求。
2、库供分销模式
充分利用上游资源和资金实力,自行购置批量库存后向下游分销,助力客户降低供
应链成本,包括两种模式:一是收集客户采购意向,集中采购后定向销售给下游客
户;二是基于自身仓储网点开展库存分销,严格管理头寸,通过衍生品市场进行套
期保值,防范价格风险,以获取稳定收益。
3、产业链一体化服务模式
以满足产业核心客户需求的供应链服务为基础,持续向客户的上下游环节企业延伸
,在此过程中通过股权合作强化与产业链企业黏性,依托业务和投资的双轮驱动获
得稳定的供应链服务收益和产业链增值收益。目前,该模式主要应用于公司的新能
源业务,已在光伏、储能产业链为多家头部企业提供供应链服务,并以此为中心往
上下游产业链延伸。
以光伏产业链为例,公司已完成从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支架到光伏电站自
上而下的业务布局。为产业链上的生产型企业提供原材料采购、库存管理、物流配
送、加工服务、产业金融、行情信息等供应链服务,且为客户提供光伏EPC及运维
服务。
4、“贸易+基地+平台”模式
该模式主要应用于再生资源产业链,在交易业务平稳推进的同时,充分整合上游资
源,深度绑定终端客户,投资实体基地汇聚流量,构建集收购、金融、加工、配送
、销售为一体的模式。公司已在再生钢铁原料、再生不锈钢等品种开展布局。
5、物流金融模式
物流金融是公司基于供应链集成服务和风险管控能力,发挥公司数字天网和物流地
网优势,通过提供货物质押监管、价格盯市、市场渠道等服务,担当银行等金融机
构与制造类企业间的风控中介,为制造类企业盘活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等存货
价值,助力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普惠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融资
烦问题。
6、虚拟工厂模式
虚拟工厂是公司“贸工一体”的升级版,公司凭借品牌、资金、渠道等优势,锁定
制造企业所有或部分产能,掌握原材料及产成品货权,实现供应链服务与生产制造
的融合发展,增强供应链集成服务能力。该模式有效提升了资源利用效率,以相对
较低成本满足客户加工需求,提升产业链整体竞争力。在此模式下,公司通过与制
造企业合作,强化客户合作粘性,同时获取加工利润。目前虚拟工厂已应用于黑色
、化工、新能源领域。
(二)主要盈利来源
基于行业特性以及自身资源和优势,在提供供应链集成服务过程中,公司盈利来源
主要为四种:基差贸易、产业金融、增值服务、产业投资。
基差贸易:依托集研究、风控、情报、交易为一体的系统化能力,发挥金融市场价
格发现功能,通过期现结合平抑价格风险;风险可控前提下,深入挖掘时间差、区
域差、品种差和期现差,获取价格管理收益。
产业金融:一是发挥公司“风控中介”作用,以供应链服务及风控能力为基础,以
数字化技术为支撑,为客户提供物流金融服务,获取中介服务收益;二是基于信用
环境及行业资金密集特性,依托公司品牌及平台优势,为上下游客户提供供应链金
融服务获取收益。
增值服务:为客户提供仓储、运输、加工、生产管理、信息管理、管理咨询等服务
,获取增值服务收益。
产业投资:为产业链上下游客户提供供应链服务过程中,挖掘有价值的投资机会,
通过股权强化商权,实现“股权”和“商权”的良性互动,并获取适当的投资收益
。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作为国内大宗商品生产资料供应链头部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供应
链集成服务能力、风险管控体系、价格管理能力、数字化建设、人才团队管理、品
牌形象等方面。
(1)一流的供应链集成服务能力
公司多年来专注于生产资料供应链行业,从全产业链各主体、各环节、各要素入手
搭建集成服务平台,为客户提供端到端的产销衔接、库存管理、物流配送、生产加
工、产业金融、价格管理、管理咨询等全链条集成化和一站式服务。同时,根据行
业发展变化并结合自身资源能力,持续优化创新商业模式,深入推进产融一体、贸
工一体、内外一体,为客户提供全方位、多层次、个性化的解决方案,客户黏性不
断增强。
(2)健全的全流程风险管控体系
风险管控能力是公司重点打造的核心竞争能力之一。“经营企业就是经营风险”,
公司始终坚持“风控第一,效益第二,规模第三”的经营理念和“全员、全面、全
程、全体系”的指导思想,持续优化和完善风控体系。
公司对业务全过程进行360度审视,事前严格执行客户资信准入及评级制度,把关
合作客户质量;事中强化货权管控、加强单据管理,注重检查核实客户实际生产情
况,并开展持续的动态跟踪;事后及时处置以及进行内部培训教育,将防范风险嵌
入业务发展和管理全过程。同时,公司积极探索智能风控,通过嵌入物联网、人工
智能等新技术提升风控水平。
(3)持续强化的价格管理能力
基于大宗商品生产资料的金融属性和价格波动频繁等特点,公司配备专业化团队对
黑色、有色、能源化工、新能源等产业链上品种的行情变化进行追踪研究;建立体
系化、差异化、精准化的交易管理制度;自主研发价格风险管理系统(PRM),辅
助决策能力提升,有效平抑现货品种价格波动风险,强化供应链经营稳定性,保障
公司业务快速稳健发展。
(4)数字化赋能的服务运营生态
公司高度重视以数字科技赋能业务发展创新、促进管理提质增效,积极推动全方位
、上下贯通的数字化转型。以信息化手段为支撑,通过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
等技术,围绕客户需求和业务发展需要,构建智慧仓储系统(WMS)、物流金融系
统(FMS)、物流运输管理(TMS)、电子商务系统(EC)等平台系统,为客户定制
输出个性化的供应链解决方案,助力公司完成从信息化支撑业务到数字化赋能业务
的转变,增强供应链服务能力,为产业链合作伙伴带来全新的价值提升。
公司已研发并持续优化以数字化供应链运营平台(DSCM)、浙商中拓司库管理系统
(ATS)、客户关系管理(CRM)、价格风险管理(PRM)、智能合约系统(IC)、
人力资源系统(HR)等为核心的管理信息化体系,实现对公司日常经营管理的全覆
盖,有效实现业务流程线上化、数据分析可视化、交易下单自助化、期现结合数字
化、客户评估全景化,增强系统间互联互通,实现运营降本增效。
公司推进人工智能专项工作,围绕算力、模型等工具与上下游客户、生态商加强合
作,推进智能翻译、智能知识库、合同审查等AI项目落地和应用,探索核心管理场
景智能化管控。
(5)市场化的人才激励机制
公司以开放包容的企业文化结合市场化制度作为保障,持续整合并优化有利于创业
成功的各种要素资源,深入实施平台化战略,致力于成为创业者的平台、创业家的
乐园;始终坚持市场化的绩效体制,深化“人员能进能出、职位能上能下、薪酬能
多能少”的用人机制,“强人”“能人”一人一策的个性化激励机制;实行优化淘
汰机制,激发组织内部活力;公司在浙江省属国有上市公司中率先实施管理团队参
与定向增发、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和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持续推动子公司实施管理
团队持股,不断完善经营管理团队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中长期激励约束机制,形成
了长期稳定的优秀核心团队。
(6)良好的企业品牌形象
公司作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已连续五年获深交所信息披露最高评级“A”级,主
体长期信用评级为AA+,荣获“浙江省模范集体称号”、“‘金质量’公司治理奖
”、 中企联“AAA级信用企业”;入寻第一批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企业”“
全国物流行业先进集体”“中国物流企业50强”“2024中国数字供应链金融生态-
先进产业供应链平台”“浙江省物流创新发展试点名单”“中国上市公司数字化转
型典型案例”,参与编写《数字化仓库基本要求》《数字化仓库评估规范》等2项
推荐性物流行业标准,入选浙江拾雄鹰行动”企业、浙江省服务业旗舰企业,在行
业经验、管理机制及专业化人才等方面拥有明显的系统性综合优势。公司长期积累
的良好品牌形象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矗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24年,公司积极克服行业下行影响,全力拓市尝促改革、抓管理、化风险、强能
力,推动企业稳健发展。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19.01亿元,利润总额8.
02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69亿元。
全年经营实物量1.1亿吨,同比增长13%。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经营亮点如下:
1、能源化工业务增长迅速
作为公司重点拓展的板块,能源化工业务在报告期内取得较好成绩,经营品类已涵
盖煤炭、橡胶、原油、燃料油、成品油、PTA、LPG等30余种大宗商品,成功培育出
3个营收超百亿的业务团队。报告期内,煤炭实物量达2,643万吨,同比增长91%;
油品实物量达362万吨,同比增长285%;化工品实物量290万吨,同比增长108%;橡
胶实物量69万吨,同比增长47%。
2、绿色低碳产业高质量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深耕光伏、锂电两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围绕上游矿产资源
保供、中游新质生产力、下游应用场景构建全产业链发展体系。光伏领域,报告期
内新增光伏装机容量1190.4MW,实现并网发电923.4MW,业务辐射江苏、山东、广
东等20个省份;中拓光伏组件产品通过TUV、CQC、CE等国际国内权威认证,210R系
列产品成功获得市场准入,累计出货量0.62GW。锂电领域,碳酸锂贸易月均实物量
超6,000吨,位于行业头部位置;大力推进的“两轮换电”业务已在全国23个城市
落地实施。再生资源业务方面,依托“贸易+基地+平台”模式,继续做专做精废钢
业务,全年实物量550万吨,同比下降0.33%。
3、黑色有色相对稳健
公司持续深化金属及矿产品类拓展,在黑色及有色产业链中持续夯实客户基础,依
托价格管理能力有效应对大宗商品市场波动,行业周期下行的大背景下,公司经营
实物量保持相
报告期内,钢材业务实物量2,587万吨,同比下降8.7%;铁矿业务实物量3,189万吨
,同比下降3.4%;镍矿业务实物量44万吨,同比增长133%。
4、内外一体加速深化
报告期内,公司完成全球化战略顶层设计,确立“4+X”3全球化产业布局及“2+10
+150全球化区域布局,国际业务快速发展。报告期内,公司国际业务收入达621亿
元,同比增长53%,占公司营收比重突破30%,业务网络覆盖全球六大洲83个国家和
地区,并顺利通过海关AEO高级认证资质审核。
5、贸工一体扎实推进
报告期内,中拓新材料工厂成功入选2024年度嘉兴市首批绿色工厂示范单位,精线
成品产量达25.6万吨,同比增长12%。丰南工业服务体完成货物吞吐量449万吨,同
比增长200%,加工量28万吨,同比增长270%。公司参股子公司青岛邦拓完成选矿50
2万吨、球团加工339万吨,长协业务已辐射山东、山西、河南等省份30余家重点客
户。
6、基础配套设施日益夯实
“天网”建设方面,重点构建数字化平台生态系统,成功搭建供应链运营平台、创
新个性化服务平台和数据运营平台三大核心载体,为业务发展提供智能化支撑;深
入开展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探索,与多家头部科技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完成高价值场
景识别并制定推广应
3 “4+X”:“4”为黑色、有色、能源化工、新能源4大板块,“X”为未来拟拓
展的其他品种板块。
4 “2+10+150”:夯实香港和新加坡2大境外投融资平台建设,在东南亚、中东、
东欧、澳洲、东亚、非洲、南美七大经贸往来繁荣、政治环境稳定的区域设立10+
个境外业务平台或办事处,全球化业务覆盖150+个国家。
用方案,智能翻译等创新应用项目已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持续推进ERP、HR、CRM
等管理系统迭代升级,通过数字化手段有效提升集成服务能力和风控水平。
“地网”建设方面,坚持以质量效益为导向优化网点布局,报告期内,仓储网络覆
盖154个节点,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1.9亿吨;打造的TMS物流平台已整合车船运力
资源近4万辆;交割库方面,已获得铝、锌、螺纹钢、热轧卷板、工业硅等交割库
资质。
7、风险管控体系不断强化
报告期内,公司系统推进全面风险管理能力建设,重点强化几个方面工作举措。一
是健全战略决策支撑体系,组织宏观与行业研究团队累计开展外部调研超100次,
组织条线专题会议270余场,为公司战略规划及业务发展提供前瞻性决策依据。二
是加强客户准入把关,持续完善上下游客户准入标准和评价维度,优先选择经营水
平高、抗周期能力强的优质客户,从源头上防范风险。三是强化客户授信和用信管
理,制定更加精细化的授信标准,完善“客户总额授信+合同用信+项目用信”的模
式。四是加强全球风控体系建设,梳理优化全球化风险清单,守牢关务合规底线,
建立和完善与公司全球化发展相适配的关务合规管理制度体系。
五、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公司经营计划
2025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目标的收官之年,公司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以全球化战略为引领,统筹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管理体系
提质增效、国际业务拓展攻坚等重点工作,努力开创公司高质量发展新局面。2025
年重点工作如下:
1、聚焦“4+X”全球产业布局。全面深化“4+X”产业布局,聚焦黑色、有色、能
源化工、新能源四大核心板块,积极培育战略资源储备、绿色发展、科技智能方向
新业务,将资源向优势产业链和具备战略价值的品种倾斜。
2、深入推进国内外区域发展。国外优先与“一带一路”和自贸协定国家开展国际
业务,巩固并发展东南亚、中东的业务布局,探索在非洲、南美、东欧等地设立办
事处,条件成熟后推进子公司设立。国内全力拓展“两江一海”(长江、珠江、沿
海)市场,稳固京津冀晋协同发展地区市场的同时,加快拓展长三角、长江经济带
、粤港澳大湾区、沿海发达地区市常积极参与浙江自贸试验区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
纽建设,发挥公司资源优势,服务国家战略发展。
3、深化贸工一体战略部署。一是聚焦存量资产提质增效,做好中拓新材料、德清
及丰南工业服务综合体等重点项目管理,打造行业示范标杆工厂。二是谋划战略资
源布局,择机布局具有区位优势的物流枢纽、港口码头及加工基地等基础设施,提
升公司整体竞争力。
4、加快创新驱动发展。一是聚焦业务创新中心能力建设,完善跨行业、跨领域、
跨部门、跨层级的协同创新机制,鼓励员工开展多维度创新实践。二是优化“四新
”5管理,健全“引进、培育、整合、裂变、退出”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推动
资源向战略新兴产业集
5 四新:新区域、新业态、新品种、新团队
三是联合科技创新生态合作伙伴共同推动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创新。四是推动公司
数智治理,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整合提升公司数据运营平台、数据主干道,实现公
司流程优化和决策精准。
5、持续完善组织体系。一是完善“授权-制度-流程-监管”体系,优化组织架构、
决策机制和考核机制,精简非核心审批环节。二是深化事业部实体化与业务板块化
改革,推动专业化分工与集约化运营。三是强化混改子公司治理效能,更好发挥团
队激励作用。
6、持续夯实内部管控。一是完善“全员、全面、全程、全体系”的风险管理体系
,推动全员树立“抓早抓斜“抓大抓难”的风控理念。动态修订管理制度流程,全
面提升风险识别、监测、处置效能。二是严格落实客户风险适配性原则,优化客户
资信评估动态调整机制,健全行业客户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切实防范合作风险。三
是强化货权全流程监管,严格落实仓库“四不两直”突击检查制度,规范单证管理
、仓储监管、库存盘点等关键控制节点,建立异常情况即时响应机制,切实保障货
权安全可控。
(二)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公司在日常经营中面临的宏观及行业风险、价格风险、汇率风险、合作商信用风险
是公司主要风险。
1、宏观及行业风险
公司所处行业受国内外宏观经济与政治形势、市场供需变化、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等
多重因素影响,经营风险呈现高度复杂性和传导性特征。
对策:一是健全宏观经济监测预警机制,动态跟踪国家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及行业
调控政策变化,完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二是建立“政策研判-市场分析-风险
预警-应急处置”全链条管理体系,做好突发事件的研究分析,重点防范库存和资
金风险。三是把握高质量发展机遇,聚焦产业升级、消费转型等政策导向,创新商
业模式和业务场景。
2、价格风险
由于大宗商品的价格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如市场环境、政策变化、供求关系等,
形成机制复杂,价格波动不可避免,使得公司在日常经营中可能面临一定的风险。
对策:一是健全头寸管理制度体系,严格依据行业特性、业务单位经营实力及团队
能力核准自营头寸规模,确保价格波动造成的影响控制在合理范围。二是建立响应
机制,实施动态库存管理策略,有效控制库存规模,缩短周转周期,降低市场波动
风险敞口。三是合理运用金融衍生品工具,建立风险对冲效果评估机制,减少大宗
商品价格波动产生的损失。
3、汇率风险
公司充分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国际业务布局范围不断扩大,业务规模
持续提升,汇率变化可能给公司带来风险损失。
对策:一是建立业务合同汇率风险转移机制,通过定价调整、货币结算方式优化等
方式实现风险转移;二是健全外汇衍生品管理体系,动态监测汇率波动趋势,运用
外汇远期合约等金融衍生工具开展套期保值业务,确保汇率波动对公司经营的影响
可控在合理区间;三是完善内控管理制度,将外汇风险管理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定期开展压力测试和专项审计,切实防范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
4、信用风险
大宗商品行业存在预付和赊销交易,且交易金额较大,在行业和市场环境不断变化
的情况下,部分上下游企业履约能力弱化,如合作商选择不慎,将给公司带来信用
风险。
对策:一是健全合作商资信管理体系,建立多维度资信评估模型,从经营状况、财
务实力、历史信用等维度实施分级管理,严格执行“准入-分级-授信-动态调整”
全流程管理体系;二是强化担保措施落实,严格限定合作商资质条件,优先选择优
质客户开展业务,对符合条件客户依法依规采用资产抵押、连带责任保证等担保方
式,有效控制信用风险敞口;三是强化合同履行动态监测机制,及时跟踪并调整合
作商授信策略;四是借助保险等避险工具,对可能出现的信用风险和货权损失进行
保险覆盖,降低企业损失。
【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截止日期】2024-12-31
┌─────────────┬───────┬──────┬──────┐
|企业名称 |注册资本(万元)|净利润(万元)|总资产(万元)|
├─────────────┼───────┼──────┼──────┤
|BEAMPLUS INTERNATIONAL PTE| 1000.00| 15755.83| 423579.63|
|. LTD | | | |
|SHARPMAX INTERNATIONAL(HON| 3000.00| 27446.81| 184919.00|
|GKONG)CO.,LIMITED | | | |
|SINO CROWN INTERNATIONAL P| 300.00| 3169.55| 47558.80|
|TE.LTD | | | |
|中拓和信资源(浙江)有限公司| -| -| -|
|四川中拓钢铁有限公司 | -| -| -|
|天津中拓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 -| -| -|
|宁波中拓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 -| -|
|宁波大江开拓供应链管理有限| -| -| -|
|公司 | | | |
|宁波弥链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 -| -| -|
|安庆港航中拓供应链有限公司| -| -| -|
|安徽港航中拓供应链有限公司| -| -| -|
|山东新金拓再生资源有限公司| -| -| -|
|岳阳中拓五菱汽车销售服务有| -| -| -|
|限公司 | | | |
|德清交运中拓再生资源有限公| -| -| -|
|司 | | | |
|德清联拓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 -|
|杭州富浙国证合创企业管理咨| -| -| -|
|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 | | |
|杭州金开实业有限公司 | -| -| -|
|江苏拓嘉供应链有限公司 | -| -| -|
|江苏新拓供应链有限公司 | -| -| -|
|江西嘉拓再生资源有限公司 | -| -| -|
|江西易汇拓供应链管理有限公| -| -| -|
|司 | | | |
|河北中拓津城供应链有限公司| -| -| -|
|浙商中拓佳联储(浙江)物流科| -| -| -|
|技有限公司 | | | |
|浙商中拓光盈(杭州)新能源科| -| -| -|
|技有限公司 | | | |
|浙商中拓(北京)国际供应链管| 20000.00| -13739.74| 30350.02|
|理有限公司 | | | |
|浙商中拓华盛纳(浙江)五金科| -| -| -|
|技有限公司 | | | |
|浙商中拓协能(浙江)储能科技| -| -| -|
|有限公司 | | | |
|浙商中拓印尼金属矿产资源有| -| -| -|
|限公司 | | | |
|浙商中拓嘉航(浙江)有限公司| 30000.00| 1371.04| 33138.37|
|浙商中拓天道(河北)供应链有| 5000.00| 4405.26| 28767.05|
|限公司 | | | |
|浙商中拓建邦(浙江)矿业有限| 9000.00| -11345.18| 74003.90|
|公司 | | | |
|浙商中拓德天(海南)贸易有限| -| -| -|
|公司 | | | |
|浙商中拓(德清)制造有限公司| -| -| -|
|浙商中拓星链物流科技(河北)| -| -| -|
|有限公司 | | | |
|浙商中拓晋南(山西)工业综合| -| -| -|
|服务有限公司 | | | |
|浙商中拓(景宁)科技有限公司| -| -| -|
|浙商中拓(江苏)金属材料科技| -| -| -|
|有限公司 | | | |
|浙商中拓(泰国)有限公司 | -| -| -|
|浙商中拓浙期供应链管理(浙 | -| -| -|
|江)有限公司 | | | |
|浙商中拓(浙江)新能源科技有| 84405.64| 10155.70| 379328.09|
|限公司 | | | |
|浙商中拓益光(海南)供应链科| -| -| -|
|技有限公司 | | | |
|浙商中拓益城(海南)供应链管| 40000.00| -6145.29| 92790.04|
|理有限公司 | | | |
|浙商中拓鑫益(海南)供应链管| 50000.00| 7488.17| 166303.31|
|理有限公司 | | | |
|浙商中拓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30000.00| 2592.54| 90426.77|
|浙商中拓集团(云南)有限公司| -| -| -|
|浙商中拓集团(四川)有限公司| -| -| -|
|浙商中拓集团(安徽)有限公司| 5000.00| 1611.84| 12854.37|
|浙商中拓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 -| -|
|浙商中拓集团(广西)有限公司| -| -| -|
|浙商中拓集团(江苏)有限公司| -| -| -|
|浙商中拓集团江西再生资源有| -| -| -|
|限公司 | | | |
|浙商中拓集团(河北)工业综合| -| -| -|
|服务有限公司 | | | |
|浙商中拓集团(浙江)弘远能源| 7000.00| 3767.11| 25250.56|
|化工有限公司 | | | |
|浙商中拓集团(浙江)新材料科| 10000.00| 4802.68| 58488.25|
|技有限公司 | | | |
|浙商中拓集团(海南)有限公司| 77316.56| 7843.58| 208325.81|
|浙商中拓集团(湖北)有限公司| -| -| -|
|浙商中拓集团(湖南)有限公司| 92713.41| 6018.41| 457041.03|
|浙商中拓集团物流科技有限公| 30000.00| 1335.63| 49142.26|
|司 | | | |
|浙商中拓集团(甘肃)有限公司| -| -| -|
|浙商中拓集团(贵州)有限公司| -| -| -|
|浙商中拓集团(重庆)有限公司| 8000.00| 2057.08| 40651.56|
|浙商中拓集团(陕西)有限公司| -| -| -|
|浙商中拓高义(海南)矿产资源| -| -| -|
|有限公司 | | | |
|浙江中拓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92656.93| 8642.42| 384315.98|
|浙江交投金属新材料科技有限| -| -| -|
|公司 | | | |
|湖南中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3000.00| 2921.35| 8323.06|
|湖南中拓建工物流有限公司 | -| -| -|
|湖南中拓瑞恒汽车销售服务有| -| -| -|
|限公司 | | | |
|湖南中拓瑞晟汽车销售服务有| -| -| -|
|限公司 | | | |
|湖南中拓瑞诚汽车销售服务有| -| -| -|
|限公司 | | | |
|湖南省湘南物流有限公司 | -| -| -|
|锋睿国际(香港)有限公司 | -| -| -|
|青岛邦拓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
└─────────────┴───────┴──────┴──────┘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