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000591 太阳能 更新日期:2025-08-26◇
★本栏包括 【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经营投资】【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1.主营业务】
光伏电站的投资运营,光伏电池、组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2024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太阳能发电 | 433316.58| 264234.98| 60.98| 71.75|
|太阳能产品制造 | 168184.55| 13111.58| 7.80| 27.85|
|其他 | 2408.80| -419.66|-17.42| 0.40|
├────────────┼─────┼─────┼───┼──────┤
|太阳能发电 | 433316.58| 264234.98| 60.98| 71.75|
|太阳能产品制造 | 168184.55| 13111.58| 7.80| 27.85|
|其他 | 2408.80| -419.66|-17.42| 0.40|
├────────────┼─────┼─────┼───┼──────┤
|镇江 | 156442.01| 18468.55| 11.81| 25.90|
|华东区 | 130651.54| 83262.36| 63.73| 21.63|
|西北区 | 76031.43| 45826.19| 60.27| 12.59|
|西中区 | 72503.27| 39822.73| 54.93| 12.01|
|新疆区 | 61193.15| 36094.77| 58.98| 10.13|
|华北区 | 45358.22| 25022.03| 55.17| 7.51|
|华中区 | 35696.78| 23748.53| 66.53| 5.91|
|华南区 | 14176.62| 9922.50| 69.99| 2.35|
|海外 | 11856.92| -5240.75|-44.20| 1.96|
├────────────┼─────┼─────┼───┼──────┤
|直销模式 | 603909.94| 276926.91| 45.86| 100.00|
└────────────┴─────┴─────┴───┴──────┘
【2024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太阳能发电 | 217595.74| 138084.16| 63.46| 67.09|
|太阳能产品制造 | 106053.80| 9341.37| 8.81| 32.70|
|其他 | 668.52| -542.65|-81.17| 0.21|
├────────────┼─────┼─────┼───┼──────┤
|太阳能电力销售 | 217595.74| 138084.16| 63.46| 67.09|
|太阳能产品销售 | 106053.80| 9341.37| 8.81| 32.70|
|其他 | 668.52| -542.65|-81.17| 0.21|
├────────────┼─────┼─────┼───┼──────┤
|镇江 | 97216.40| 9973.64| 10.26| 29.98|
|华东区 | 64414.29| 41305.09| 64.12| 19.86|
|西北区 | 39274.95| 24639.91| 62.74| 12.11|
|西中区 | 38397.24| 22951.60| 59.77| 11.84|
|新疆区 | 31132.37| 20620.81| 66.24| 9.60|
|华北区 | 22802.31| --| -| 7.03|
|华中区 | 17486.59| --| -| 5.39|
|海外 | 8883.85| --| -| 2.74|
|华南区 | 4710.05| --| -| 1.45|
└────────────┴─────┴─────┴───┴──────┘
【2023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太阳能产品制造 | 497354.91| 35302.76| 7.10| 52.13|
|太阳能发电 | 454836.61| 294270.08| 64.70| 47.67|
|其他 | 1848.91| -1188.01|-64.25| 0.19|
├────────────┼─────┼─────┼───┼──────┤
|太阳能产品制造 | 497354.91| 35302.76| 7.10| 52.13|
|太阳能发电 | 454836.61| 294270.08| 64.70| 47.67|
|其他 | 1848.91| -1188.01|-64.25| 0.19|
├────────────┼─────┼─────┼───┼──────┤
|镇江 | 503142.07| 38966.91| 7.74| 52.74|
|华东区 | 133953.19| 86417.99| 64.51| 14.04|
|西北区 | 92241.30| 62920.34| 68.21| 9.67|
|西中区 | 74401.00| 44279.79| 59.52| 7.80|
|新疆区 | 64553.39| 42553.21| 65.92| 6.77|
|华北区 | 45885.23| --| -| 4.81|
|华中区 | 35110.43| --| -| 3.68|
|华南区 | 4753.82| --| -| 0.50|
├────────────┼─────┼─────┼───┼──────┤
|直销模式 | 954040.42| 328384.83| 34.42| 100.00|
└────────────┴─────┴─────┴───┴──────┘
【2023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太阳能发电 | 225778.05| 148279.54| 65.67| 55.99|
|太阳能产品制造 | 176938.59| 16042.02| 9.07| 43.88|
|其他 | 496.17| -816.23|-164.5| 0.12|
| | | | 0| |
├────────────┼─────┼─────┼───┼──────┤
|太阳能发电 | 225778.05| 148279.54| 65.67| 55.99|
|太阳能产品制造 | 176938.59| 16042.02| 9.07| 43.88|
|其他 | 496.17| -816.23|-164.5| 0.12|
| | | | 0| |
├────────────┼─────┼─────┼───┼──────┤
|镇江 | 179847.91| 17945.67| 9.98| 44.60|
|华东区 | 65906.74| 42490.33| 64.47| 16.35|
|西北区 | 45206.29| 31542.98| 69.78| 11.21|
|西中区 | 36686.27| 22513.19| 61.37| 9.10|
|新疆区 | 28667.53| 19648.12| 68.54| 7.11|
|华北区 | 27343.84| --| -| 6.78|
|华中区 | 17487.06| --| -| 4.34|
|华南区 | 2067.19| --| -| 0.51|
└────────────┴─────┴─────┴───┴──────┘
【3.经营投资】
【2024-12-31】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我国光伏行业发展情况
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2024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277.57GW,同比增长28%
,其中集中式光伏159.39GW,分布式光伏118.18GW。截至2024年12月末,我国光伏
装机容量达到885.68GW,同比增长45%,占我国发电装机容量的26.48%,其中集中
式光伏510.89GW,分布式光伏374.78GW。
2024年用电需求保持强劲增长态势。全社会用电量为9.85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
8%。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2024年可再生能源并网运行情况,2024年,我国可再生
能源发电量3.46万亿千瓦时,同比增19%,占全部发电量35%。风电和光伏发电量合
计1.83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7%,占全社会用电量18.6%。全国光伏发电量8341亿
千瓦时,同比增长44%。光伏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约8.4%。
产业链制造端,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产量同比增长均超 10%。据中国光伏
行业协会数据,2024年,我国多晶硅产量182万吨,同比增长23.6%;硅片产量达到
753GW,同比增长12.7%;电池产量654GW,同比增长10.6%;组件产量588GW,同比
增长13.5%。
太阳能电池片累计出口量为57.5GW,较上年增长46.3%;光伏组件累计出口量约238
.8GW,较上年增长12.8%。
行业发展体现为:一是新增光伏装机持续增长。虽面临土地资源、电价、消纳、限
电等挑战,但2024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277.57GW,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8%。二
是产业链价格下跌,制造端出现产值下降。2024年由于产能扩张和市场供过于求,
光伏产业链价格出现显著下降,多晶硅价格下跌超35%,硅片价格下跌超45%,电池
片和组件均下跌超25%;光伏制造端(不含逆变器)产值同比下降,毛利率水平下
降。终端采购价格下降有利于降低光伏电站成本。三是在市场修正、行业自律共识
、技术进步下,供需格局有望改善,光伏产业链价格有望回归正常。在光伏行业自
律的共识下,相关产业链头部企业带头调整产量,有利于修正产能,改善供需格局
,加速价格回正。
(二)报告期内的行业重点政策
报告期内,中共中央、国务院以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等部委发布
多项政策:
2024年3月22日,国家能源局印发《202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文件指出,持续
夯实能源保障基础,大力推进非化石能源高质量发展。巩固扩大风电光伏良好发展
态势。稳步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有序推动项目建成投产。因地制宜加快推
动分散式风电、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在条件具备地区组织实施“千乡万村驭风行
动”和“千家万户沐光行动”。
2024年5月14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电力市场运行基本规则》。
根据文件,电力市场成员中,新纳入了储能企业、虚拟电厂、负荷聚合商等在内的
新型经营主体,市场注册管理制度大范围推广。容量交易也首次囊括进电力交易范
畴,成为与电能量交易、电力辅助服务交易并行的三大交易类型之一。
2024年5月17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印发《关于有序推
进光伏治沙项目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推进荒漠化防治与风电光伏一体
化工程建设,促进光伏产业和防沙治沙融合发展,因地制宜、科学有序实施光伏治
沙项目。
2024年5月29日,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文件提出,202
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20%左右,重点领域和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形成节能量
约5,0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1.3亿吨。非化石能源消费提升行动中提到,
加大非化石能源开发力度,加快建设以沙漠、戈壁、荒漠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
地。
2024年6月4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做好新能源消纳工作 保障新能源高质量发
展的通知》。文件指出,科学确定各地新能源利用率目标,部分资源条件较好的地
区可适当放宽新能源利用率目标,原则上不低于 90%,并根据消纳形势开展年度动
态评估。
2024年6月5日,生态环境部会同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部、住建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国资委、海关总署、市
场监管总局、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数据局制定并印发《关于建立碳足
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到2027年,碳足迹管理体系初步建立。制定
发布与国际接轨的国家产品碳足迹核算通则标准,制定出台100个左右重点产品碳
足迹核算规则标准,产品碳足迹因子数据库初步构建,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和分级
管理制度初步建立,重点产品碳足迹规则国际衔接取得积极进展。
2024年6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中国气
象局、国家林草局发布《关于开展风电和光伏发电资源普查试点工作的通知》。根
据文件,将选择河北、内蒙古、上海、浙江、西藏、青海等 6个省(自治区、直辖
市)作为试点地区,以县域为单元,开展风电和光伏发电资源普查试点工作;摸排
重点是各地区开发现状,包括发电能力、用地类型、光伏板下种植、生态环境敏感
性等,同时评估各试点地区的风能、太阳能等资源禀赋以及发电能力。
2024年6月26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启用国家绿证核发交易系统的公告》,定
于2024年6月30日正式启用国家绿证核发交易系统。文件指出,国家绿证核发交易
系统每月以电网企业、电力交易机构提供的数据为基础,对已建档立卡项目的上月
发电量核发绿证,尚未建档立卡的需尽快完成,避免影响绿证正常核发。
2024年7月24日,国家能源局印发《电力中长期交易基本规则—绿色电力交易专章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加强对各地绿色电力交易工作指导。国家能源局
负责推动绿证核发全覆盖,拓展绿证应用场景,国家能源局及派出机构加强对绿色
电力交易监管。地方政府主管部门要积极推动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指导经营主体
积极参与绿色电力交易,按照“省内为主、跨省区为辅”的原则,推动绿色电力交
易有序开展,满足电力用户绿色电力购买需求。
2024年 8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国家数据局联合印发《加快构建
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的通知,就加快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提出有关要求。文件指出,将聚焦新型电力系统亟待突破的关键领域,提升电网对
清洁能源的接纳、配置、调控能力,从而实施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外送攻坚等 9项
行动。文件提出,开展新增输电通道先进技术应用,要打造一批系统友好型新能源
电站。
2024年8月1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
意见》。这是中央层面首次对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进行系统部署。《意
见》指出要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到2030年,节能环保产业规模达到15万亿元左
右。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 25%左右。加快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到 2030年,抽水蓄能装机容量超过1.2亿千瓦。
2024年 8月2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能源重点领域大规模设
备更新实施方案》。《方案》提出:推进光伏设备更新和循环利用,支持光伏电站
构网型改造,推动老旧光伏电站光伏设备残余寿命评估技术研发,推进光伏组件回
收处理与再利用技术发展。
2024年 8月26日,国家能源局印发《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核发和交易规则》的
通知(国能发新能规〔2024〕67号)。《规则》明确了职责分工、账户管理、绿证
核发、绿证交易及划转、绿证核销、信息管理及监管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有助于充分体现可再生能源项目绿色环境价值,更好地培育绿证绿电交易市场,进
一步在全社会营造绿色电力消费环境,对推动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支撑能源清
洁低碳转型、助力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24年8月2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的能源转型》白皮书。白皮书指出
,中国能源转型为全球能源转型、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作出重要贡献。2023年中国能
源转型投资达 6760亿美元,是全球能源转型投资最多的国家。白皮书提出,推动
风电、光伏发电跃升发展,有序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绿色能源技
术。
2024年9月4日,工信部等十一部门发布《关于推动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协调发展有关
事项的通知》。通知指出,支持数据中心集群与新能源基地协同建设,推动算力基
础设施与能源、水资源协调发展;各地要出台鼓励企业使用绿电的政策,支持企业
利用自有场所建设绿色能源设施。
2024年10月17日,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关于加强陆域风电、光伏
发电建设项目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函件中提到,
在严格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鼓励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集中布局大型风电、
光伏发电基地在油田、气田、采煤沉陷区等受损非耕地区,可因地制宜布局风电、
光伏发电。
2024年10月30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工信部、住建部、交通部、国家数据
局六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拟推动形成
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文件要求,推动
工业、交通、建筑、农业、林业等与可再生能源跨行业融合,推进光伏治沙、光伏
廊道和海洋牧场等深层次立体化发展,形成深度融合、持续替代的创新替代发展局
面。
2024年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
能源法》,填补了我国能源领域立法空白。首先,确立了能耗管控和碳排放管控的
双控体系,国家支持优先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明确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最低比重
目标。其次,国家推进太阳能等开发利用,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加快风光大
基地建设,支持分布式光伏发电就近开发利用。最重要的是,要提高电网对可再生
能源的接纳、配置和调控能力。
2024年 11月 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继续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
第十九次峰会,习近平发表题为《携手构建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的重要讲话
。讲话中提到,完善全球生态治理,建设生态友好型世界经济。能源转型和能源安
全是篇大文章,要坚持先立后破,使清洁能源平稳有序替代传统能源,加快世界经
济绿色低碳转型。中方愿同各方持续深化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矿产、绿色交
通等领域国际合作,在力所能及范围内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支持。
2024年11月20日,工信部发布公告,对《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和《光伏制造行
业规范公告管理暂行办法》进行了修订。引导地方依据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合理布
局光伏制造项目,鼓励集约化、集群化发展。引导光伏企业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的光
伏制造项目,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新建和改扩建光伏制
造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由原20%提升至30%。修订后的《规范条件》《管理办法》
顺应了行业发展需要和技术发展最新情况。
2024年11月2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强电力安全治理 以高水平安全保障新
型电力系统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其中指出,电力企业和各类并网主体依法承担电
力安全主体责任,按照谁投资、谁负责,谁运营、谁负责的原则,履行电力安全风
险管控责任,保障自身设备安全可靠运行。各责任主体应通过夯实物理基储强化安
全管理、加强科技创新等方式,按照技术规定提升系统友好能力,承担涉网安全义
务,协同打造共同而有区别的新型电力系统安全责任体系。
2024年12月15日,2025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认为,坚持锚定双碳目
标任务,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新成效。坚定不移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推动可再生
能源替代,风电光伏跃升发展。会议强调,大力推进风电光伏开发利用,统筹水电
开发和生态保护,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统筹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2025年1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优化专项行
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着力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和调用水平,有效支
撑新能源消纳利用。《方案》指出,通过调节能力的建设优化,支撑2025—2027年
年均新增2亿千瓦以上新能源的合理消纳利用,全国新能源利用率不低于90%。
2025年1月23日,国家能源局正式印发《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就
分布式光伏在备案、并网等方面给出新的要求。大型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原则上选择
全部自发自用模式;在电力现货市场连续运行地区,大型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可采用
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参与现货市常一般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可选择全部自发自用或
者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2025年2月9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
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
5〕136号],标志着新能源“固定电价”时代的结束,全面进入电价市场化的发展
周期。改革主要内容有三方面。一是推动新能源上网电价全面由市场形成。二是建
立支持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价格结算机制。三是区分存量和增量项目分类施策。深
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标志着以市场化方式建设新型电力系统迈出关键步伐
,将对电力行业带来深远影响:一是有利于推动新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二是有利
于促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三是有利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常改革后,新能源
与煤电等一样进入电力市尝上网电价均由市场形成,电力市场化交易进一步扩围,
同时各地电力市场规则将按照国家要求相应完善,能够极大促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
建设。
综上所述,中共中央、国务院以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工信部等
部委就电力市尝绿色电力交易、光伏治沙、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新能源消纳、新型
电力系统、全面绿色转型、可再生能源替代、光伏制造行业规范、分布式光伏、深
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等方面全面规范光伏行业发展。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
市场化改革,对光伏行业来讲是一个重大转变,标志着新能源“固定电价”时代的
结束,全面进入电价市场化的发展周期;尽管短期内由于各省对于机制电价等执行
政策尚未出台,给行业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但长期来看将有利于促进新型电力系
统建设,推动新能源行业健康发展。136号文出台后,亦有利于推动光伏行业不断
通过技术进步来促进光伏发电度电成本的进一步下降。工信部出台光伏制造行业规
范政策引导光伏企业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的光伏制造项目,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
质量,有利于光伏制造行业高质量发展。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主要业务及经营模式简述
1.公司主要业务。
公司业务以光伏电站的投资运营为主,主要产品为电力,该产品主要出售给国家电
网、南方电网;同时,公司还从事光伏电池、组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主要
用于国内外市场,海外主要销往欧洲、亚太市场等地区。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
没有发生变化。报告期内,公司下属子公司中节能甘肃武威太阳能发电有限公司和
中节能湖北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已完成售电公司资质注册,暂未实质开展售电业务
。2024年度公司主要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
公司专注于太阳能综合应用,致力于光伏电站的投资、建设和运营,以及光伏产品
的生产销售两大主营业务,通过新技术、高效能的信息化数字化建设,有效促进主
营业务全面提升。
光伏发电方面,公司致力于持续增加光伏电站规模,在自建项目的同时,开展优质
项目收购工作,截至2024年12月底,公司运营电站、在建电站、拟建设及已签署预
收购协议的电站规模合计约12.114吉瓦。公司在光资源较好、上网条件好、政策条
件好的地区已累计锁定了约17吉瓦的光伏发电优质自建或收购项目规模,为可持续
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后续公司将充分研究行业政策及电力交易市场情况,稳健
推动光伏电站开发建设工作,促进光伏电站业务健康发展,装机规模持续提升。
公司存量电站已接入智能运维平台,实现发电数据自动采集,可进行运维数据自动
采集与分析;同时公司持续开发智能运维管理及故障诊断系统,已完成主要算法开
发,进行批量化部署测试;持续开展无人机智能巡检,优化巡检算法逻辑;推广智
能清洗机器人应用,提高发电效率。在增量电站方面,在具备条件的项目中导入光
伏除尘导流器进行提效;积极推进新型组件,如 HJT、钢边框组件的应用;大力推
动高强度耐候钢支架技术在新建项目中的应用,降低初始投资;推动柔性支架的应
用,增强电站场景的多样化;加强新型先进储能如全钒液流电池等新技术应用,加
强安全防控。
太阳能产品制造方面,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太阳能产品产能合计5吉瓦,其中光伏
高效电池年产能1.5吉瓦,光伏高效组件(兼容P型和N型生产能力)年产能3.5吉瓦
。制造业务一是落实轻资产运营,寻找条件较好的企业进行代工或合作生产;二是
持续推广“光伏产品+解决方案”的商业模式,逐步从单一光伏组件产品研发制造
向节能光伏一体化解决方案服务商发展,提升差异化竞争力;三是加快培育新质生
产力,锻造差异化产品,柔性组件、阳台光伏组件,并形成海外出货;四是密切关
注市场与技术动向,灵活调整策略,以利润为导向,追求高毛利订单;五是加强核
心技术攻关,建立钙钛矿等光伏先进技术孵化平台,首块TOPCON 0BB组件(对比普
通TOPCON组件取消了主栅,仅保留副栅,并优化了副栅的宽度和间距,提高了功率
)研发成功下线。公司下属子公司中节能太阳能科技(临沂)有限公司正在规划中
节能太阳能平邑高效电池组件智能制造项目,项目建成实施后远期最终可实现年产
高性能太阳能电池片3GW和高性能太阳能组件2GW的智能化生产能力,目前正在实施
建设一期1.4GW TOPCON电池智能制造项目。
公司的主业光伏电站业务始终保持在行业第一梯队。光伏发电行业发展无明显的周
期性,自然条件原因会使光伏发电效率每季度存在差异。太阳能组件产品处于行业
主流技术水平。
2.公司业务亮点。
报告期内,公司成立了海外业务部,负责开发海外光伏电站项目,已挖掘东南亚和
中亚等地潜在海外项目;已与斯里兰卡能源部、印度尼西亚工商总会以及乌兹别克
斯坦能源公司建立合作联系。
报告期内,公司组件回收业务取得进展。公司联合设备厂家研发的万吨级移动式集
装箱式智能组件回收设备在湖北监利电站项目示范成功落地。该示范线为国内第一
套具备万吨级处理能力的可移动集装箱式组件回收设备,移动式设计简便运输,现
场拆解处理可有效降低废旧组件运输成本。拆解回收的主要产物铝边框和玻璃的纯
度均大于 99%,技术工艺先进性处于行业领先水平。该示范线的落地标志着公司实
现从太阳能组件的生产、使用到回收再利用的闭环链条布局,也是公司开拓新质生
产力的重要一步。
公司下属镇江公司不断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建立钙钛矿等先进技术孵化平台,并在
宽带隙钙钛矿电池领域的转换效率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高效钙钛矿/晶硅叠层电
池关键技术协同攻关项目被评为 2024年省制造强省建设重点产业技术创新项目。
公司持续推进“数字化中节能”的战略,集合光伏产品、数字产品、光伏生态,深
入拓展户用家庭、工商业、园区、农业、智慧能源等应用场景,构建了数字化、全
渠道的生态网络。目前已建立以产品研发、生产、销售、服务,项目开发、设计、
施工、运维,产品链与服务链合二为一的一体化供应链,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清洁
能源解决方案。
公司已在江苏镇江云网中心机房部署了DeepSeek-R1 大模型,后续将探索搭建智能
知识库、智能客服等业务场景赋能办公效率提升。
(二)2024年度公司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由于光伏产品制造板块受光伏行业技术迭代及市场行情影响,本期销量
、单价均较上年同期下降,同时电力交易市场化规模扩大、平均电价下降,公司实
现营业收入60.39亿元,同比下降36.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25亿元
,同比下降22.38%;截至2024年12月底,公司总资产为489.84亿元。
2024年度,公司光伏电站板块销售收入43.33亿元,占公司总收入的71.75%,较去
年同期减少4.73%;太阳能产品销售收入16.82亿元,占公司总收入的27.85%,较去
年同期减少66.18%。
公司持续推进光伏电站投资建设与收购,截至2024年12月底,公司运营电站约6.07
6吉瓦、在建电站约2.081吉瓦、拟建设项目电站约2.278吉瓦、已签署预收购协议
的电站规模约1.679吉瓦,合计约12.114吉瓦。公司太阳能产品产能合计5吉瓦,其
中光伏高效电池年产能1.5吉瓦,光伏高效组件(兼容P型和N型生产能力)年产能3
.5吉瓦。
公司的光伏电站业务分布于全国24个盛直辖市、自治区(河北盛山西盛吉林盛江苏
盛浙江盛安徽盛江西盛山东盛湖北盛贵州盛陕西盛甘肃盛青海盛云南盛辽宁盛福建
盛黑龙江盛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
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分别由7个大区和 1个公司进行运维管理。公司装
机规模区域分布情况为:西中区运营电站731.80兆瓦,在建电站500.00兆瓦;华东
区运营电站1,289.29兆瓦,在建电站153.00兆瓦;华北区运营电站870.09兆瓦,在
建电站450.34兆瓦;西北区运营电站984.17兆瓦;华中区运营电站647.20兆瓦,在
建电站368.00兆瓦;新疆区运营电站910.00兆瓦,在建电站287.14兆瓦;华南区运
营电站577.08兆瓦,在建电站322.92兆瓦;镇江公司运营电站66.43兆瓦。
公司2024年全部销售电量约69.66亿千瓦时,同比增加约4.45亿千瓦时,增幅约为6
.83%。全年平均售电含税均价为0.703元/千瓦时。公司各大区及镇江公司销售电量
情况如下:华东区约14.99亿千瓦时,西中区约10.39亿千瓦时,西北区约14.16亿
千瓦时,华北区约6.47亿千瓦时,新疆区约13.11亿千瓦时,华中区约5.97亿千瓦
时,华南区约3.82亿千瓦时,镇江公司约0.75亿千瓦时。未来公司将不断深挖提升
各电站运行效率的措施,加强对光伏电站技术改造,提高电站发电量。
报告期内,公司华北区、华中区、西北区、西中区、新疆区、镇江公司参与电力市
场化交易。2024年公司市场化交易总电量32.83亿千瓦时,同比增加8.58亿千瓦时
,约占公司全年总销售电量的约47.07%;公司参与市场化交易的平均电价约0.2172
元/度(该电价不含补贴,公司参加市场化交易的含补贴电站仍享有补贴,按补贴
政策执行)。2024年公司参与绿电交易电量约为4.62955亿千瓦时;公司累计销售
绿证共190.9万张,绿证平均销售价格约为2.9元/张。2024年全年平均限电率为7.8
1%。2024年全年电池片生产量为90.07MW,组件生产量为1,485.35MW。
2024年,公司共计收到电费补贴13.66亿元,其中国补12.33亿元。期末尚未结算的
电费补贴金额121.93亿元,其中国补117.80亿元。
2024年,公司持续推进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项目,并于2025年01月16
日获得证监会批复(批复日期为2025年1月8日)。发行方案经深交所审核通过、公
司第十一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后,于2025年3月28日正式发行,募集资
金总额29.5亿元。
同时,公司为保障项目建设资金,开展公开发行公司债券项目,拟向符合《公司债
券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规定的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不超过人民币20亿元
(含),项目已获得证监会批复(批复日期为2024年12月31日),公司将根据经营
实际以及市场情况择机发行。
公司售电业务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下属子公司中节能甘肃武威太阳能发电有限公司和中节能湖北太阳
能科技有限公司已完成售电公司资质注册,暂未实质开展售电业务。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经营核心竞争力
1.具有中央企业品牌优势及资源。
公司的控股股东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务院国资委直属的以节能减排、
环境保护为主业的中央企业。主营业务涵盖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大健康等
以及相关服务。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独特的专业优势,在固废处理、水污染
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土壤修复、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健康产业、工业节能、建筑
节能等领域处于行业前列,业务覆盖国内各省市、自治区及境外110余个国家和地
区。公司作为中国节能太阳能业务的唯一平台,充分借助控股股东产业资源优势,
有效提供“光伏+”解决方案,将自身太阳能发电专业经验与控股股东产业优势有
机结合,促进资源获娶推进公司主业快速发展。
2.深耕光伏电站领域,产业经验有优势。
作为最早进入光伏电站领域的企业,公司在项目开发团队、开发模式、项目类型上
具备优势。项目开发团队分布在全国各个省级行政区,积极拓展市场,与地方政府
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在新项目开发中,公司灵活应对区域政策,精细化布局,优先
聚焦高消纳地区,采取灵活投资策略,持续获取高质量项目资源,推动公司迈向更
高的发展台阶。
3.项目储备充足,增长潜力巨大。
公司根据光伏发电行业的政策、市场环境变化,梳理储备项目情况,对不符合公司
需求的储备项目进行剔除,并新纳入符合公司需求的项目。公司在光资源较好、上
网条件好、政策条件好的地区已累计锁定了约17吉瓦的优质自建太阳能光伏发电项
目和收购项目规模,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4.管理规范,信誉良好。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完善,规章制度健全,内部控制规范,公司定期对治理合规情况
、重大事项决策、规章制度建设、合同签署与执行、内部控制、风险防控管理等进
行检查,不断完善公司治理,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不断加强风险防控。公司一直以
来守法经营,注重保护股东和债权人利益,在产业市场和资本市场具有良好信誉。
5.光伏运维经验丰富。
公司实施本部、电站大区和电站项目公司的多层级运维管理框架,通过规范各级权
责形成了上下贯通的管理制度和体系,建立了运维人员的培训体系和规范标准化,
实现光伏电站管理模式的可复制性,通过多平台、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展运维人员
培训及工作经验的交流,充分发挥公司区域运维管理的优势,促进运维人员取长补
短、共同提高。同时结合公司区域制管理模式,推进区域运维团队建设工作,将区
域内优秀的电站运维人才集中配置实现专业人才资源共享,因地制宜,不断总结优
秀的运维方法和经验,发挥区域运维管理优势,持续推进公司运维工作标准化、专
业化和职业化。
公司光伏电站智能运维平台,将进一步提升公司光伏电站管理和生产效率。同时,
着力打造自有效能检测团队,从而实现电站运营状态的深度把控;持续吸收、引进
、推广各项运维新技术,实现大规模光伏电站运维的提质增效。
公司不断强化电力交易团队和系统建设,提升交易能力与技术水平,优化存量项目
管理,实施能效提升方案,全面提高运营效率和收益水平。
6.重视数字化建设,打造智慧型企业。
公司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促进数字技术与企业管理运营深度融合,以数字化、智
能化的经营管理,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企业运营管理效率,通过推进智慧管理、智
能运维和智能制造 3个板块的数字化建设,探索利用 DeepSeek、通过DeepSeek的
强大技术能力,加速建成管理高效、运营稳舰风险严控、信息快速的智慧型企业。
7.筹融资能力强。
近年来,公司经营业绩持续增长,与各金融机构保持稳定的合作关系,信用状况良
好,融资渠道和方式多样,资金成本较低,具有较强的融资能力。
(二)科技核心竞争力
1.技术创新优势。
公司坚持科技创新战略行动。2024年印发《中节能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创新工
作行动方案(2024版)》,明确科技创新目标、路径和保障措施。公司在认真分析
光伏行业技术发展趋势和市场走势基础上,2024年开展90余项科技创新项目。公司
围绕数字化信息化应用、晶硅太阳能电池及组件效率提升、光伏电站度电成本下降
、退役组件回收等技术需求,积极持续开展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和光伏组件、智能
运维设备、数字化信息化等方面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开展钙钛
矿太阳电池、海上光伏组件、无主栅组件、矩形电池组件等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开
发智能运维平台故障诊断,确定“物理+湿法”的组件回收技术路线进行开发并成
功落地万吨级集装箱式退役组件拆解设备,推广智能组件清洗机器人在光伏电站上
的应用,全面开展光伏电站无人机巡检工作等。公司开展多项效能提升工作,包括
汇流箱修复、光伏电站智能运维平台接入、PR检测等多项措施,效能提升效果显著
。公司完成多项新技术导入,完成康平6MW柔性支架导入落地,完成高强度耐候钢
支架的设计方案并推动后期应用,在5个新建光伏项目中导入组件导流器。公司与
多家业内知名厂商进行技术交流,完成光伏行业、储能行业和氢能行业3份行业分
析报告;调研完成工商业储能、构网型储能、组件回收等新技术研究分析报告3份
,深入研究光伏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的现状和分析风险对策及售电业务的可行性发展
,加快了对新业务的探索。
2.科技成果丰富。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有效专利授权506项,其中有效发明85项,实用新
型411项,外观10项,共获得授权软件著作权62项,共发表科技论文91篇(SCI/EI
共29篇)。公司主持或参与国家标准编、修订共24项,其中已经印发14项;主持或
参与行业标准编写14项,其中已经印发8项;主持或参与团体标准47项,其中已经
印发19项;目前正在参与编制、修订的地方标准4项。
3.科技人才聚力。
公司核心管理团队、技术研发团队、生产制造团队人员拥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和多年
的行业从业和管理经验,能够全面洞悉行业态势、把握行业发展方向,熟悉行业的
生产模式和管理模式,汇聚了一批新能源专业科技人才和综合管理人才。2024年,
柔性引进7名科技人才。此外,公司还拥有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江苏省研究
生工作站等平台。截至2024年末,公司拥有研发人员370人,公司将持续完善科技
人才梯队和科研平台建设,为今后人才队伍培养奠定坚实基矗
4.科技平台赋能。
公司持续关注行业发展动态,不断适应新发展趋势,建立较为成熟的科技管理机制
和研发平台体系,公司全系统共获批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江苏省(中节能)晶硅太
阳能电池及组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
镇江市晶硅太阳能电池及组件技术研究院、镇江市企业技术中心、镇江市晶硅太阳
能电池及组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15个研发平台,其中盐城市中节能射阳太阳能发
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2024年上半年新增获批,公司研发能力进一步巩固;拥有国
家级CNAS实验室、TUV莱茵目击实验室资质两个检测平台称号;6家高新技术企业(
均在有效期),1家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6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家科技型
中小企业,5家创新型中小企业,镇江市重点实验室资质。
四、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行业格局与趋势
在全球能源绿色转型的大背景下,全球光伏装机规模将持续增长。根据国际能源署
IEA预测,为了实现“1.5℃目标”,2024年-2030年,全球每年光伏新增装机不少
于500GW-700GW;根据光伏行业协会预测,2025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为531-583GW,
国内新增光伏装机为215-255GW。
在国家全面绿色转型、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等多项
重磅政策下,尽管面临土地、电价、消纳、限电等挑战,但2025年我国光伏新增装
机将仍旧保持高位。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
能源局将推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光基地建设,2025年风光大基
地二三期项目进程有望继续落地。此外,分布式光伏新政、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
改革政策有利于推动光伏行业健康发展,促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全球市场多元化
发展。东南亚、拉美、中东等新兴市场表现亮眼,将为全球光伏装机增长注入新动
力。东南亚地区在能源转型及工业用电需求增长下,光伏装机需求呈高增态势;美
洲主流国家集中式光伏主要依靠 PPA项目来推动,分布式光伏依赖补贴推动装机;
中东和非洲地区,装机需求主要由沙特、阿联酋和南非贡献,埃及、阿曼等新兴增
量市场有待开发。
产业链方面,供需格局改善后,光伏产业链价格有望回归正常。在光伏企业行业自
律的共识下,有利于修正产能,改善供需格局,加速价格回正。各环节有望通过产
量配额的方式自发实现行业产量调整,预计后续会有更加严格的供给侧改革措施发
布,例如产能配额或能耗限制方案,供给侧出清有望加速。
技术进步方面,N型各项技术不断进步并融合发展。从N型技术路线市占率来看,20
24年TOPCon已占据70%左右的市场份额,按照InfoLink Consulting预测,到2025年
TOPCon市占率将提升至80%;2024年央企关于BC、HJT集采标段陆续出现,2025年这
部分占比预计将有所提升。
(二)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专注于太阳能综合应用,致力于光伏电站、光伏制造两大主营业务的投资、建
设、运营、生产,通过能效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的综合应用和科技服务,有效促进主
营业务全面提升。坚持应用和制造并举,以技术研发为支撑,提供优质产品和科技
服务,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成为国内一流的新能源综合利用的领军企业。
公司将聚焦国家重大战略,以加快推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大型光伏基地建设为
契机,抢抓一批国家重点重大重要项目资源;持续探索新模式新方案,丰富和创新
“光伏+”开发模式,挖掘深层次的资源综合利用,拓宽项目资源获取渠道。为增
加市场占有率,扩大影响力,公司将坚持规模和质量兼顾,按照自主开发和收购两
头抓的策略发展,重点开发优质区域项目,进一步加大收购力度。公司将积极把握
全球能源结构转型机遇,坚定“走出去”战略,聚焦海外新兴市场可再生能源项目
,重点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尤其是“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区域的项
目开发和收购工作。
(三)经营计划
2025年,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收入52.6亿元、利润总额16.51亿元、净利润不低于13.
18亿元,分别较2024年实际完成值降低12.91%、增长5.51%、增长7.42%,投运、在
建、拟建电站及签署预收购协议的电站总规模力争超过13.6吉瓦。
2023年度报告中预计2024年的主要经营指标与实际完成情况:公司预计2024年实现
营业收入80.03亿元、利润总额19.35亿元、净利润16.03亿元。2024年,公司实际
实现营业收入60.39亿元、利润总额15.65亿元、净利润12.27亿元,2024年度完成
值分别低于计划目标约24.54%、19.13%、23.41%。
公司2024年主要经营指标未达预期的主要原因:(1)光伏发电板块电力消纳压力加
剧、市场化交易电价下降;(2)光伏制造板块受行业波动冲击,产品销量与价格同
步下降。两个主要业务板块的市场环境变化共同导致经营业绩承压。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1.竞争风险。
光伏电站业务,面临各大发电集团和跨界者的市场竞争。需要公司规模持续保持较
高增长速度,并努力进一步提升光伏电站生产效率,积极跟进行业及技术发展,研
判新技术发展情况,进一步提升“光伏+”综合解决方案供给能力。
光伏制造业务,面临头部企业一体化竞争优势和行业整体形势的双重竞争压力,及
新型电池技术迭代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公司将加强产线精细化管理,推进产数融合
,积极筹划技术项目扩产,制订可行、有竞争力的长远规划。
2.非技术成本上升。
2023年以来光伏组件产品价格大幅下降,但以新能源配储、投资配套、土地租金等
非技术成本有不断提高的趋势,给公司项目收益率水平带来挑战。公司将强化项目
投资管控,加强项目成本控制、条件审核与风险评估,保证投资项目质量,另一方
面,持续提升项目基建管控能力,加快先进技术导入,努力实现低度电成本、高发
电效率的建设目标。
3.市场化交易扩大。
随着全国电力市场建设全面提速,光伏参与市场化交易规模不断扩大,市场交易电
价的浮动对光伏电站运营管理水平提出更高要求。公司将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研究
、应对不同条件、不同区域市场的交易机制,做好前期预判、过程中管理、后期总
结分析,充分归纳分析数据,强化交易团队建设及能力提升,不断优化交易策略,
提升公司整体交易能力。
4.并网消纳风险。
2024年以来,全国多地存在限电情况。公司在项目开发时将评估项目地的消纳、外
送和配套保障能力,确保项目建成后的发电利用率。
5.资本市场政策及环境波动风险。
公司股价受多种因素影响。公司持续稳健经营,努力提升公司经营业绩水平,保持
基本面向好。同时,持续优化利润分配策略,以积极的姿态实施利润分配回馈股东
。持续保持高质量信息披露,不断提高投资者关系活动水平与质量。公司将持续研
究资本市场政策,紧跟监管要求,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研究其他改善公司投资价
值的相关举措。
【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截止日期】2024-12-31
┌─────────────┬───────┬──────┬──────┐
|企业名称 |注册资本(万元)|净利润(万元)|总资产(万元)|
├─────────────┼───────┼──────┼──────┤
|中节能(汾阳)光伏农业科技有| 9900.00| -| -|
|限公司 | | | |
|中节能(石嘴山)光伏农业科技| 4300.00| -| -|
|有限公司 | | | |
|中节能福泉太阳能科技有限公| 73515.00| -| -|
|司 | | | |
|中节能太阳能(酒泉)发电有限| 25029.00| -| -|
|公司 | | | |
|中节能繁峙太阳能科技有限公| 100.00| -| -|
|司 | | | |
|中节能(新疆)太阳能科技有限| 100.00| -| 19953.00|
|公司 | | | |
|慈溪舒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22500.00| -| -|
|中节能(新泰)太阳能科技有限| 19600.00| -| -|
|公司 | | | |
|中节能湖北太阳能科技有限公| 5000.00| -| -|
|司 | | | |
|中节能太阳能鄯善有限公司 | 14760.00| -| -|
|慈溪百益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16500.00| -| -|
|阿克苏融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20000.00| -| -|
|中节能腾格里太阳能科技有限| 20962.00| -| -|
|公司 | | | |
|中节能(荔波)太阳能科技有限| 74295.00| -| 75232.29|
|公司 | | | |
|中节能太阳能科技霍尔果斯有| 20800.00| -| -|
|限公司 | | | |
|中节能太阳能科技(镇赉)有限| 3989.00| -| -|
|公司 | | | |
|中节能莲花太阳能科技有限公| 7400.00| -| -|
|司 | | | |
|中节能(漳州)太阳能科技有限| 25000.00| -| 70561.43|
|公司 | | | |
|中节能(怀来)光伏农业科技有| 9200.00| -| -|
|限公司 | | | |
|中节能贵溪太阳能科技有限公| 52994.00| -| -|
|司 | | | |
|慈溪协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16500.00| -| -|
|中节能平罗光伏农业科技有限| 4354.00| -| -|
|公司 | | | |
|中节能(平原)太阳能科技有限| 13024.00| -| -|
|公司 | | | |
|中节能(崇阳)太阳能科技有限| 44869.00| -| -|
|公司 | | | |
|中节能太阳能科技(镇江)有限| 50569.00| -11532.92| 271315.01|
|公司 | | | |
|中节能达拉特旗太阳能科技有| 45156.00| -| 66674.53|
|限公司 | | | |
|张家口合垣智慧能源有限公司| 13150.00| -| 52055.38|
|宁波镇海岚能新能源科技有限| 23870.00| -| -|
|公司 | | | |
|宁波镇海凌光新能源科技有限| 15784.00| -| -|
|公司 | | | |
|中节能太阳能科技(通榆)有限| 25650.00| -| -|
|公司 | | | |
|中节能太阳能科技(辽宁)有限| 100.00| -| -|
|公司 | | | |
|中节能太阳能科技轮台有限公| 19600.00| -| -|
|司 | | | |
|中节能太阳能科技(贵州)有限| 100.00| -| -|
|公司 | | | |
|中节能太阳能科技(西山)有限| 100.00| -| 4167.55|
|公司 | | | |
|中节能太阳能科技(瓦房店)有| 100.00| -| -|
|限公司 | | | |
|中节能太阳能科技(湖州)有限| 100.00| -| -|
|公司 | | | |
|中节能太阳能科技(泰安)有限| 14700.00| -| -|
|公司 | | | |
|阿克苏舒奇蒙光伏发电有限公| 19000.00| -| -|
|司 | | | |
|中节能太阳能科技(河北)有限| 7624.00| -| -|
|公司 | | | |
|宁夏盐池光大新能源有限公司| 2550.00| -| -|
|中节能太阳能科技柯坪有限公| 3500.00| -| -|
|司 | | | |
|中节能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 1256262.57| -| -|
|中节能(汉川)光伏农业科技有| 3650.00| -| -|
|限公司 | | | |
|中节能太阳能科技(抚顺)有限| 1104.77| -| -|
|公司 | | | |
|中节能(山东)太阳能科技有限| 17140.00| -| -|
|公司 | | | |
|中节能太阳能科技扬州有限公| 3300.00| -| -|
|司 | | | |
|宁夏盐池兆亿新能源有限公司| 2550.00| -| -|
|中节能太阳能科技德令哈有限| 2700.00| -| -|
|公司 | | | |
|中节能太阳能科技康平有限公| 1477.00| -| -|
|司 | | | |
|中节能太阳能科技库尔勒有限| 6000.00| -| -|
|公司 | | | |
|莱德宝太阳能科技(德令哈)有| 100.00| -| -|
|限公司 | | | |
|中节能太阳能科技(庄河)有限| 100.00| -| -|
|公司 | | | |
|中节能太阳能科技巢湖有限公| 18580.00| -| -|
|司 | | | |
|中节能太阳能科技寿县有限公| 14200.00| -| -|
|司 | | | |
|中节能太阳能科技(安徽)有限| 27700.00| -| -|
|公司 | | | |
|中节能(烟台)太阳能科技有限| 1489.80| -| -|
|公司 | | | |
|宁夏江山新能源有限公司 | 1700.00| -| -|
|中节能太阳能科技哈尔滨有限| 100.00| -| -|
|公司 | | | |
|中节能太阳能科技哈密有限公| 29911.00| -| -|
|司 | | | |
|中节能尚德石嘴山太阳能发电| 4900.00| -| -|
|有限责任公司 | | | |
|中节能太阳能科技吉木萨尔有| 32929.00| -| -|
|限公司 | | | |
|宁夏中卫长河新能源有限公司| 3500.00| -| -|
|中节能太阳能科技南京有限公| 5099.00| -| -|
|司 | | | |
|淄博中阳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5000.00| -| -|
|中节能太阳能科技(临沂)有限| 62437.11| -| 116617.15|
|公司 | | | |
|中节能太阳能(甘肃)科技有限| 6239.00| -| -|
|公司 | | | |
|宁夏中利牧晖新能源有限公司| 13490.00| -| -|
|中节能太阳能(敦煌)科技有限| 19594.00| -| -|
|公司 | | | |
|中节能太阳能射阳发电有限公| 7000.00| -| -|
|司 | | | |
|中节能甘肃武威太阳能发电有| 85018.02| -| -|
|限公司 | | | |
|中节能(察布查尔)太阳能科技| 34166.54| 1163.07| 150215.77|
|有限公司 | | | |
|中节能宁夏太阳能发电有限公| 5318.00| -| -|
|司 | | | |
|中节能太阳能发电淮安有限公| 2400.00| -| -|
|司 | | | |
|奎屯绿能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4000.00| -| -|
|固原中能振发光伏发电有限公| 9980.00| -| -|
|司 | | | |
|中节能太阳能发电江阴有限公| 1017.00| -| -|
|司 | | | |
|海原县振原光伏发电有限公司| 9000.00| -| -|
|中节能太阳能关岭科技有限公| 17219.00| -| 69601.24|
|司 | | | |
|中节能(天津)太阳能科技有限| 100510.00| -| -|
|公司 | | | |
|中节能大荔光伏农业科技有限| 4526.00| -| -|
|公司 | | | |
|中节能(大同)太阳能科技有限| 8000.00| -| -|
|公司 | | | |
|嘉善风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16000.00| -| -|
|中节能吴忠太阳山光伏发电有| 35200.00| -| -|
|限责任公司 | | | |
|中节能(永新)太阳能科技有限| 42258.00| -| -|
|公司 | | | |
|杭州舒能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24000.00| -| -|
|中节能(南昌)湾里太阳能科技| 720.00| -| -|
|有限公司 | | | |
|中节能(北京)太阳能科技有限| 100.00| -| -|
|公司 | | | |
|中节能册亨太阳能科技有限公| 17283.00| -| 66863.85|
|司 | | | |
|中节能兴化太阳能发电有限公| 2680.00| -| -|
|司 | | | |
|中节能光伏农业科技(招远)有| 3188.20| -| -|
|限公司 | | | |
|中节能宁城太阳能科技有限公| 3500.00| -| -|
|司 | | | |
|中节能(乐平)光伏农业科技有| 9000.00| -| -|
|限公司 | | | |
|嘉善舒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18000.00| -| -|
|中节能(临沂)光伏农业科技有| 8900.00| -| -|
|限公司 | | | |
|中节能(运城)太阳能科技有限| 7100.00| -| -|
|公司 | | | |
|中节能丰镇光伏农业科技有限| 5800.00| -| -|
|公司 | | | |
|叶城枫霖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5200.00| -| -|
|中节能中卫太阳能发电有限公| 8994.00| -| -|
|司 | | | |
|中节能鄂尔多斯市太阳能科技| 500.00| -| -|
|有限公司 | | | |
|中节能榆林太阳能科技有限公| 10.00| -| -|
|司 | | | |
|中节能浙江太阳能科技有限公| 11100.00| -| -|
|司 | | | |
|中节能(长兴)太阳能科技有限| 11500.00| -| -|
|公司 | | | |
|中节能(杭州)光伏发电有限公| 2236.79| -| -|
|司 | | | |
|中节能东台太阳能发电有限公| 33400.00| -| -|
|司 | | | |
|南皮新拓太阳能发电有限公司| 5000.00| -| -|
|中节能(上海)太阳能发电有限| 5780.00| -| -|
|公司 | | | |
|中节能万年太阳能科技有限公| 15100.00| -| -|
|司 | | | |
|内蒙古香岛宇能农业有限公司| 18001.00| -| -|
|敦煌力诺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 15800.00| -| -|
|中节能(阳泉)太阳能科技有限| 7040.00| -| -|
|公司 | | | |
|中节能(监利)太阳能科技有限| 50187.00| -| -|
|公司 | | | |
|兰溪绿能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11340.00| -| -|
|中节能阿拉善盟太阳能发电有| 19319.00| -| -|
|限公司 | | | |
|中节能太阳能香港有限公司 | 19743.46| -| 40584.19|
|乌什风凌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10220.00| -| -|
|中节能青海大柴旦太阳能发电| 25543.00| -| -|
|有限公司 | | | |
|青海瑞德兴阳新能源有限公司| 15500.00| -| -|
|扬州江都中节能太阳能发电有| 24293.67| -| 20359.55|
|限公司 | | | |
|扬州仪征中节能太阳能发电有| 22421.00| -| 16481.55|
|限公司 | | | |
|慈溪风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22500.00| -| -|
└─────────────┴───────┴──────┴──────┘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