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提示☆ ◇600019 宝钢股份 更新日期:2025-09-16◇
★本栏包括【1.最新提醒】【2.最新报道】【3.最新异动】【4.最新运作】
┌─────────┬────┬────┬────┬────┬────┐
|★最新主要指标★ |25-06-30|25-03-31|24-12-31|24-09-30|24-06-30|
|每股收益(元) | 0.2300| 0.1100| 0.3400| 0.2700| 0.2100|
|每股净资产(元) | 9.2994| 9.2725| 9.1220| 9.0531| 9.0527|
|净资产收益率(%) | 2.4200| 1.2100| 3.6500| 3.4300| 2.2600|
|总股本(亿股) |219.0864|219.0864|219.8524|219.8524|221.1986|
|实际流通A股(亿股) |217.8208|217.8208|218.5792|218.5792|218.5792|
|限售流通A股(亿股) | 1.2656| 1.2656| 1.2732| 1.2732| 2.6194|
├─────────┴────┴────┴────┴────┴────┤
|★最新分红扩股和未来事项: |
|【分红】2025年半年度 |
|【分红】2024年度 股权登记日:2025-06-10 除权除息日:2025-06-11 |
|【分红】2024年半年度 股权登记日:2024-09-24 除权除息日:2024-09-25 |
|【增发】2017年(实施) |
├──────────────────────────────────┤
|★特别提醒: |
|★限售股上市(2027-06-10): 13.1278万股 |
├──────────────────────────────────┤
|2025-06-30每股资本公积:2.24 主营收入(万元):15137239.93 同比减:-7.28%|
|2025-06-30每股未分利润:4.18 净利润(万元):487889.93 同比增:7.36% |
└──────────────────────────────────┘
近五年每股收益对比:
┌──────┬──────┬──────┬──────┬──────┐
| 年度 | 年度 | 三季 | 中期 | 一季 |
├──────┼──────┼──────┼──────┼──────┤
|2025 | --| --| 0.2300| 0.1100|
├──────┼──────┼──────┼──────┼──────┤
|2024 | 0.3400| 0.2700| 0.2100| 0.0900|
├──────┼──────┼──────┼──────┼──────┤
|2023 | 0.5400| 0.3800| 0.2000| 0.0800|
├──────┼──────┼──────┼──────┼──────┤
|2022 | 0.5500| 0.4200| 0.3500| 0.1700|
├──────┼──────┼──────┼──────┼──────┤
|2021 | 1.0700| 0.9800| 0.6800| 0.2400|
└──────┴──────┴──────┴──────┴──────┘
【2.最新报道】
【2025-09-15】2025冶金科学技术奖简介 | AI驱动的钢铁多基地全流程优化决策
技术与应用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随着钢铁业产能集中,国内众多钢铁企业形成了“一总部多基地”的产业布局,其
总体业务流程如图1所示。公司总部接单后,首先要决策的是订单在哪个基地生产
,这是关乎公司全局性、整体性效益的决策问题。订单分配至生产基地后,由于多
品种小批量需求与规模化生产的矛盾,中间库存除包含正常合同物料外,还包含部
分滞留物料。这些滞留物料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无合同余材,例如,当订单量为
180吨,而炼钢需以300吨为单炉批量生产时,就会产生120吨的余材;另一类是存
在质量问题的物料。这些滞留物料不仅占用库存空间,若处理不当还可能引发重大
经济损失,因此被列为重点管控对象。最后,为满足用户个性化定制需求,企业在
供应链端设立了加工中心,提供剪切套裁等增值服务,将钢卷加工成用户指定规格
后再进行交付,提高了用户粘性与服务水平。
图1 钢铁企业一总部多基地业务流程
因此,在一公司多基地、多品种小批量需求等行业共性背景下,公司总部承担着多
基地资源优化配置的核心职能。然而,在实际运营中,公司面临整体效益难以最大
化、小品种炼钢成本高等痛点问题。以宝钢为例,其每年需处理近百万份合同,业
务覆盖4+生产基地,由于不同基地在制造物流成本方面存在显著差异,通过科学合
理地分配订单,可降低吨钢成本100元。生产基地的职能是保障生产顺畅以及维持
合理的库存水平,但在实际中面临库存积压多、滞留物料处置周期长等痛点问题,
若能将滞留物料处置率提升1%,即可减少100余万元的经济损失。加工中心的核心
职能是满足用户的个性化定制需求,但在实际生产中面临剪切成材率低、劳动负荷
大等痛点问题。以取向硅钢套裁加工为例,若能将成材率提升1%,则可降低吨钢成
本100元。
针对上述各环节存在的痛点问题,该技术制定并实施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在公司
总部,遵循公司整体效益最大化原则进行订单分配,并采用小品种集中炼钢的生产
策略,对应该技术中的多基地订单分配技术与多基地集约炼钢技术;在生产基地,
通过实施余材高效匹配与质量材快速处置等措施,有效解决滞留物料问题,对应该
技术中的余材智能匹配技术与质量材智能处置技术;在加工中心,通过优化剪切方
案提升剪切成材率,对应该技术中的钢卷剪切套裁技术。
二、解决问题思路与技术方案
该技术成果以宝钢股份牵头,联合冶金自动化院、武钢有限、宝信软件、湛江钢铁
、宝钢高强钢加工中心等单位,以多基地协同、AI赋能为核心理念,形成3项创新
点,突破9项关键技术,实现AI驱动钢铁多基地全流程优化决策,既提升公司效益
,又推动工艺知识传承,助力行业智能化升级。
图2 总体思路与技术方案
三、主要创新性成果
1、国际领先开发了多基地协同生产下订单资源优化配置技术,包括多基地订单分
配、多基地集约炼钢等技术,助力公司整体效益最大化
(1)多基地订单分配模型。针对热轧等大类同质化品种,在维持各基地订单总量
不变前提下,以生产与物流总成本最低为目标,基于GA算法、强化学习等技术,解
决了订单在多个基地间最优分配的问题。
(2)多基地炼钢集约模型。针对小品种(指每月订货量≤2炉的品种)炼钢行业痛
点问题,以集约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基于知识库、数学规划模型,将小品种归并到
一个基地生产,实现小品种集中炼钢。
图3 多基地集约炼钢模型技术
(3)质量设计AI推荐模型。运用知识自动化+AI模型,借助 BERT 技术解析非结构
化订单,实现了新品种、新规格产品产线与工艺参数自动推荐,解决了新品种、新
规格产品设计依赖人工,效率低且缺乏科学性的问题。
图4 基于知识+AI的质量设计智能推荐技术
2、国际领先开发了全流程物料智能处置与最优利用技术,有效提升钢铁生产加工
过程中的材料利用率
(1)余材智能匹配技术。独创“规则知识库 + AI 算法” 双核驱动技术,构建超
千条规则的知识库,结合分组降维等大规模跨工序匹配组合优化高效算法,实现余
材与期货合同高效匹配。
图5 余材智能匹配示意图
(2)质量材智能处置技术。基于知识库和数据对齐技术,实现质量材实现放行、
复验、返修(切除头尾长度等)、降级等自动化处置。形成覆盖数十类品种、数百
条规则的知识库,大幅提升处置效率与准确性。
(3)加工中心剪切套裁技术。以切损少、成材率高为目标,将钢卷加工成用户指
定规格。OA 板规格多、订货量小,而硅钢套裁更复杂,需避让缺陷,应用数字钢
卷获取缺陷信息,结合规则解析与AI异形套裁模型,实现了“一键套裁”,提高了
套裁成材率与计划效率。
图6 加工中心剪切套裁示意图
3、国际领先开发了AI+知识融合的模型平台技术,赋能钢铁行业智能决策应用场景
高效研发
(1)知识平台+AI模型对接技术。创新“AI+知识”融合模式。通过规则平台解决
规则多变与复杂约束条件,与AI模型深度集成,增强模型灵活性,适配多场景需求
。
(2)通用工艺规则平台。针对工艺知识传承难题,研发无编程人机交互平台,支
持规则配置、版本管理等功能,覆盖25+应用场景,实现钢铁工艺规则数字化、结
构化,有效解决知识碎片化、传承积累问题。
(3)AI优化算法库。针对工业优化求解难题,开发三层架构(基础层、问题层、
应用层)算法库。提炼工业共性问题,形成100余种标准算法包与代码库,为在线
模型开发提供强大算法支撑。
四、应用情况与效果
AI驱动的多基地全流程优化决策技术在宝钢股份实现大规模应用。
在多基地订单分配方面,该技术已全面覆盖宝钢四大生产基地。截至目前,累计完
成近300万吨小品种钢的集中炼钢生产,小品种炼钢发生次数降低65%;热轧产品订
单分配总量突破6000万吨,近地化销售比例提升4%。该技术已从热轧品种拓展至普
冷、彩涂等品种,逐步向全品种覆盖,在钢铁行业首次实现订单分配的机器自主决
策。
全流程物料智能处置技术已在宝钢四大基地完成大规模部署应用。通过构建智能化
处置体系,累计完成数百万吨余材与质量材的智能匹配与高效处置,其中余材处理
时间从多人2小时缩至模型5分钟,实现24小时全自动值守式运行;质量材自动处置
率达到80%左右,节省了业务人员60%-70%的时间;相关技术正加速向马钢、山钢等
推广应用。硅钢及OA板智能套裁技术已在多个加工中心投入使用,其中取向硅钢累
计完成智能套裁数十万吨,套裁成材率提升4%以上,OA板套裁成材率提升2%以上。
该技术团队还开发了云套裁系统平台,实现了套裁模型的高效复用与智能化运维管
理,后续可向宝钢数十家加工中心推广使用。
该技术申请国内外专利31件,形成了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体系。该技
术成果创建了AI与知识深度融合的技术范式,开创了多基地协同优化新模式,挖掘
了高价值AI应用场景,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相关成果入选 2024年工业和
信息化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典型应用案例,经中国金属学会组织成果鉴定被
一致评价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
【3.最新异动】
┌──────┬───────────┬───────┬───────┐
| 异动时间 | 2014-04-10 | 成交量(万股) | 6243.802 |
├──────┼───────────┼───────┼───────┤
| 异动类型 |当日融资买入数量达到当|成交金额(万元)| 25208.489 |
| | 日该证券总交易量 | | |
├──────┴───────────┴───────┴───────┤
| 买入金额排名前5名营业部 |
├──────────────────┬───────┬───────┤
| 营业部名称 | 买入金额(元) | 卖出金额(元) |
├──────────────────┼───────┼───────┤
|东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58843581.31| 0.00|
|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41240939.64| 0.00|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12388218.95| 0.00|
|南京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3259000.00| 0.00|
|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2723459.00| 0.00|
└──────────────────┴───────┴───────┘
【4.最新运作】
【公告日期】2025-04-26【类别】关联交易
【简介】2024年度,公司预计与关联方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宝钢集团上海梅
山有限公司,宝钢集团上海五钢有限公司等发生购销商品、提供和接受劳务,金融服
务等的日常关联交易20240518:股东大会通过20250426:披露2024年实际发生金额
。
【公告日期】2025-04-26【类别】关联交易
【简介】2025年度,公司预计与关联方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宝钢集团上海梅
山有限公司,宝钢集团上海五钢有限公司等发生购销商品、提供,接受劳务,金融服
务等的日常关联交易。
【公告日期】2025-04-18【类别】关联交易
【简介】2025年4月17日,本公司与马钢股份、马钢有限签订《关于马鞍山钢铁有
限公司之股权转让协议》(以下简称“股权转让协议”)和《关于马鞍山钢铁有限
公司之股东协议》(以下简称“股东协议”),本公司拟以51.39亿元现金收购马
钢股份持有的马钢有限35.42%股权,同步以38.61亿元现金增资马钢有限。上述交易
完成后,本公司将持有马钢有限49%股权。上述投资金额仅为预计金额,最终以经
有权备案机构备案的马钢有限的净资产评估值为基准确定。
【公告日期】2008-08-29【类别】资产交易
【简介】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拟向宝钢集团上海浦东钢铁有限公司收购其罗泾项
目相关资产,包括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不包括相关负债,价格预计在1428000万
元左右人民币。
【公告日期】2005-08-31【类别】资产交易
【简介】2004年8月11日,宝钢股份与集团公司签订了《关于宁波宝新不锈钢有限公
司的股权收购协议》、《关于上海宝钢国际经济贸易有限公司的股权收购协议》、
《关于上海宝钢化工有限公司的股权收购协议》、《关于上海宝钢集团公司所属海
外公司的股权收购协议》、《关于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收购协议》以
及《关于上海宝钢集团公司所属嵊泗马迹山港区的资产收购协议》;宝钢股份与一
钢签订了《关于宝钢集团上海第一钢铁有限公司的资产收购协议》;宝钢股份与五
钢签订了《关于宝钢集团上海五钢有限公司的资产收购协议》;宝钢股份与钢研所
签订了《关于上海钢铁研究所的资产收购协议》;宝钢股份与集团公司、梅山公司
签订了《关于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收购协议》以及与梅山公司签订了
《房地产收购协议》。
【公告日期】2005-03-15【类别】资产交易
【简介】公司将1800 毫米冷轧工程项目在建及相关资产,扣除出资部分实物资产
后,连同相关的债权和债务,以24 亿元转让给汽车板公司,并于2004 年9 月24
日完成目标资产的交割,并收回全部现金。
【公告日期】2007-04-26【类别】资产剥离
【简介】为快速实现钢管产品的规划布局,拓宽宝钢股份钢管产品线,提升产品竞争
力,获得稳定的坯料战略资源,发挥协同效益,公司决定收购宝钢集团上海钢管有限
责任公司(以下称上海钢管)的钢管主业资产及其相关负债(以下称目标资产与负债)
。目标资产与负债采用协议转让方式,以经备案的资产评估报告和土地估价报告确
定的评估总值作为转让价格,预计转让价格为3.62亿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
产的0.44%。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