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提示☆ ◇002850 科达利 更新日期:2025-08-22◇
★本栏包括【1.最新提醒】【2.最新报道】【3.最新异动】【4.最新运作】
┌─────────┬────┬────┬────┬────┬────┐
|★最新主要指标★ |25-06-30|25-03-31|24-12-31|24-09-30|24-06-30|
|每股收益(元) | 2.8100| 1.4200| 5.4400| 3.7600| 2.4000|
|每股净资产(元) | 43.9513| 44.2693| 42.1378| 40.5340| 39.0483|
|净资产收益率(%) | 6.2200| 3.2500| 13.3900| 9.2100| 5.9900|
|总股本(亿股) | 2.7351| 2.7347| 2.7136| 2.7082| 2.7068|
|实际流通A股(亿股) | 1.9684| 1.9680| 1.9357| 1.9303| 1.9289|
|限售流通A股(亿股) | 0.7667| 0.7667| 0.7779| 0.7779| 0.7779|
├─────────┴────┴────┴────┴────┴────┤
|★最新分红扩股和未来事项: |
|【分红】2025年半年度 |
|【分红】2024年度 股权登记日:2025-05-29 除权除息日:2025-05-30 |
|【分红】2024年半年度 |
|【增发】2022年(预案) |
|【增发】2023年(实施) |
├──────────────────────────────────┤
|★特别提醒: |
| |
├──────────────────────────────────┤
|2025-06-30每股资本公积:24.92 主营收入(万元):664468.28 同比增:22.01% |
|2025-06-30每股未分利润:17.18 净利润(万元):76937.30 同比增:18.72% |
└──────────────────────────────────┘
近五年每股收益对比:
┌──────┬──────┬──────┬──────┬──────┐
| 年度 | 年度 | 三季 | 中期 | 一季 |
├──────┼──────┼──────┼──────┼──────┤
|2025 | --| --| 2.8100| 1.4200|
├──────┼──────┼──────┼──────┼──────┤
|2024 | 5.4400| 3.7600| 2.4000| 1.1400|
├──────┼──────┼──────┼──────┼──────┤
|2023 | 4.8200| 3.2800| 2.1700| 1.0302|
├──────┼──────┼──────┼──────┼──────┤
|2022 | 3.8600| 2.5400| 1.4800| 0.7263|
├──────┼──────┼──────┼──────┼──────┤
|2021 | 2.3300| 1.6100| 0.9400| 0.3757|
└──────┴──────┴──────┴──────┴──────┘
【2.最新报道】
【2025-08-21】深圳锂电材料“四剑客”30年 从技术破壁到全球领跑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林典驰 实习生林绮蓓 深圳报道
深圳今年上半年续为全国“外贸第一城”,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为代
表的“新三样”持续引领深圳外贸增长。
其中,深圳民营企业出口锂电池304.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4%。锂电池出口的
亮眼表现,离不开上游材料的强力支撑。
在全球锂电池产业竞争版图上,深圳悄然崛起了一个独特的“材料天团”。科达利
(002850.SZ)、贝特瑞(835185.BJ)、新宙邦(300037.SZ)、星源材质(30056
8.SZ)——这四家企业分别占据锂电池结构件、负极材料、电解液和隔膜四大关键
材料领域的龙头位置。
广东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认为,这四家企业可称之为深圳锂电材料“四剑客”。它
们在21世纪初国内锂电池材料领域近乎空白之际,潜心钻研,成功打破日韩企业的
垄断壁垒,逐步登上全球产业顶端,被誉为深圳锂电材料“四剑客”。它们不仅是
中国锂电材料行业的领军者,更堪称中国锂电池材料产业崛起历程的生动缩影,也
是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5年来创新精神在科技领域的体现。
从无到有
如今,锂电池早已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和储能等领域。
若将锂电池拆分开,大致可分为四大主材:正极、负极、电解液和隔膜。正极是锂
离子的主要储存和释放场所,决定电池的能量密度、电压和循环寿命;负极材料的
作用是储存和释放锂离子,影响充电速度和循环稳定性;电解液在其中作为锂离子
传输的介质,影响电池低温性能和安全性;隔膜则在正负极间构建起安全的锂离子
通道。此外,结构件(如外壳、顶盖)为电池提供物理支撑、封装保护及电连接,
是同样重要的锂电材料。
20世纪末,锂电池由在日本公司成功商业化,广泛应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由此掀
起了电池技术的革命。据开源证券数据,2000年日企占据全球93%的锂电产业市场
份额,几乎垄断全球锂电池材料市常
以关键的负极材料为例,1993年日企将中间相炭微球(MCMB)作为负极应用于锂离
子电池,其价格几乎是现今负极材料的10倍以上,并且在克容量和倍率性能方面均
相对较差。后期,韩国负极材料企业凭借提升供应链体系本土化率以及扩张产能快
速成长,全球市场份额从2005年的15%提升至2010年的39%。
因此,当时中国所需的大部分锂电池以及材料只能依赖进口,但进口锂电材料高额
的价格、日韩的技术壁垒令国内企业发愁。面对这样的困局,深圳涌现出一批敢为
人先的创业者,在锂电池关键材料领域奋力突围。
1996年,宁波兄弟励建立和励建炬带着2万元南下深圳创业。1999年,比亚迪正被
日企结构件价格高昂、供货周期长而困扰,寻找科达利合作,携手攻克锂电池结构
件工艺难题。经过一年内20次失败尝试,最终将成本降至日本进口产品的三分之一
。
就在科达利奋力解决结构件难题的同时,锂电池的另一核心材料,电解液的国产化
也面临着严峻挑战。2000年,日本企业的电解液市场占有率高达95%。正是这一年
,新宙邦开始涉足锂电池电解液。公司凭借在电容电解液领域积累的丰富经验,逐
步建立起完整的电解液实验线和生产线。经过不懈努力,2014年新宙邦锂电池电解
液销售数量跃居全球第一,在日韩垄断中突围。
同样在2000年前后,锂电池中另一关键内部组件隔膜的制备技术被日美企业垄断,
价格居高不下。2003年,星源材质在深圳华强北成立,初期主要业务是代销锂电池
隔膜。后来,星源材质决定自主研发,倾尽身家攻克技术难关,终于在2008年成功
建成中国第一条干法隔膜生产线,并生产出第一卷国产隔膜。从此拉开隔膜国产化
的序幕,星源材质成为全球第一家同时拥有干、湿法隔膜生产技术的企业。
锂电池负极材料的国产化也有相似之处,2002年,贺雪琴在深圳高交会上被一个负
极材料项目所吸引。彼时,虽然我国拥有丰富的负极材料原材料资源,但其核心加
工技术仍掌握在日本企业手中,高度依赖进口的局面亟待改变。贺雪琴积极推动宝
安集团入股贝特瑞,带领团队采用“笨办法”,反复测试石墨颗粒数万次。终于在
2004年,贝特瑞在业内率先推出天然石墨负极材料818。此后,公司相继推出多款
兼具高比容量与高性价比优势的天然石墨负极材料,逐步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
在日韩巨头的重重技术封锁与高昂价格壁垒下,深圳锂电材料“四剑客”上演了一
场嘲从无到有”的壮丽突围。科达利、新宙邦、星源材质、贝特瑞凭借着敢为人先
的创业精神、不懈的技术攻坚,逐一攻克了锂电池核心材料国产化的难题,陆续进
入各自细分领域的第一梯队,逐步奠定了中国在全球锂电池材料领域的核心地位。
稳居第一
三十年磨一剑,深圳锂电“四剑客”如今已成为全球锂电池材料领域不可忽视的力
量。
当人们聚焦于宁德时代、比亚迪等电池和整车巨头时,这些深藏产业链上游的“隐
形冠军”已悄然构建起技术护城河,成为各自细分市场的龙头,不断发展。
从15平米出租屋起步的科达利,如今已成长为国内领先的电池精密结构件及汽车结
构件研发制造商,市值超300亿元。经过多年持续的研发投入,公司在动力电池精
密结构件领域取得技术突破,研发出电池二次短路防护结构、动力电池顶盖及壳体
一体防爆结构等成果,显著提升了电池整体安全性。除此以外,公司积极开拓新市
场,逐步涉足人形机器人领域,打造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
8月16日,科达利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报告。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6.
45亿元,同比增长22.01%;归母净利润7.69亿元,同比增长18.72%;扣非归母净利
润7.2亿元,同比增长14.61%。
科达利表示,业绩稳健增长主要得益于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攀升,带动动力电池装
机量增加,进而推高精密结构件订单需求;同时,公司降本增效措施成效显著。根
据东吴证券数据,科达利在国内结构件出货份额超过50%,全球份额超过30%,稳居
行业龙头。
新宙邦作为老牌电解液供应商,则凭借技术积累和客户黏性稳居国内电解液供应商
第一梯队。公司在电池化学品业务聚焦高能密、高安全、宽温域技术领域,开发出
钠离子电池电解液、磷酸铁锰锂电池电解液、高电压体系电解液、固态电解质及多
功能添加剂等新产品。
起点研究院SPIR统计,新宙邦中国市场份额超过10%,位列第一梯队。2025年第一
季度,在锂电池关键材料行业竞争激烈的背景下,新宙邦电池化学品出货量同比大
幅增加,营收达20.0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2.14%。新宙邦称,营收增长系销售
规模扩大所致。今年一季度,同行企业天赐材料以34.89亿营收稳居行业第一,净
利润1.5亿元。新宙邦今年一季度净利润达2.3亿元,远超同期同行企业。
受到行业隔膜行业和负极材料行业产能过剩的影响,星源材质和贝特瑞今年一季度
的业绩发生波动,但仍优于行业内其他企业的表现。
今年一季度,星源材质营收8.8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4.44%;归母净利润0.47亿
元,较上年同期减少56.39%。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星源材质在过去连续五年
锂离子电池隔膜出货量位列全球第二名,全球市场占有率由2020年的11.0%增至202
4年的14.4%。而干法隔膜的市占率为25.6%,位列全球第一。
贝特瑞连续十五年负极材料出货量全球第一,在天然石墨负极材料和人造石墨负极
材料方面构建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布局。今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33.92亿元,较上
年同期减少3.88%;归母净利润1.76亿元,较上年同期相比减少19.2%。业绩下降主
要是由于行业面临市场竞争加剧,供给侧过剩及价格低位运行等的挑战。
共同选择
面对全球新能源产业格局重塑浪潮,深圳锂电“四剑客”正加速战略布局,主动押
注于海外市场开拓与固态电池业务拓展。
为满足海外客户的产能需求,科达利已在德国、瑞典和匈牙利三地布局海外生产基
地。今年6月21日,公司宣布追加5000万欧元投资建设匈牙利结构件三期工厂。该
项目年产值可达1亿欧元,将全面切入“圆柱+方壳”电池结构件市场,为宁德时代
、比亚迪、三星SDI等欧洲建厂客户提供配套服务。同时推进美国和马来西亚的基
地建设,进一步拓宽海外市常
新宙邦与全球客户保持紧密联系,积极布局全球市场,公司已在全球设立了20多个
生产基地和办事处。去年投产的波兰新宙邦基地已实现盈利,年产4万吨锂电池电
解液。今年3月,公司基于全球市场需求和产业布局设立了韩国新宙邦有限公司和
诺莱特科技(马来西亚)有限公司,进一步完善新宙邦在东亚和东南亚的产业布局
。除此之外,美国新宙邦电池化学品项目也在稳步推进。在固态电池领域,新宙邦
参股公司已建成固态电解质材料生产平台,目前已实现小批量供货。
星源材质也在积极布局海外市场,今年6月,总投资近50亿元人民币的马来西亚槟
城“超级工厂”一期建成,是全球最大锂离子电池隔膜及固态电池刚性骨架生产基
地,年产20亿平方米湿法及涂覆隔膜。
在固态电池领域,星源材质参股的公司已实现氧化物电解质量产,并推出针对下一
代半固态与固态电池材料应用的多种产品。
贝特瑞是中国负极行业首家出海的企业,公司以印尼、摩洛哥项目为战略指点构建
全球化竞争优势。2024年,公司成功推进印尼年产8万吨新能源锂电池负极材料一
体化项目(一期)投产,并启动印尼二期年产8万吨负极材料产能建设。该项目有
效弥补了印尼乃至整个东盟区域在锂电池负极材料领域的空缺,进一步拓宽贝特瑞
海外市场,增强全球竞争力。同时,贝特瑞在摩洛哥启动了地中海新科技年产5万
吨锂电池正极材料项目和年产6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项目。
此外,贝特瑞公司已在固态电池材料领域展开全面布局,率先建立了年产能突破百
吨级的干法与湿法工艺并行的固态电解质产线,已实现出货;同时开发多款新型固
态电解质材料,其中低成本、高性能的的磷酸钛铝锂材料已实现吨级出货。
从昔日技术受制于人的困境,到今日细分领域的全球龙头,深圳锂电材料“四剑客
”的崛起之路,是中国锂电材料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生动缩影。面对产能波
动与国际竞争的新挑战,依托深厚的技术积淀和对固态电池等前沿领域的战略押注
,她们正加速全球布局,以更开放的姿态参与国际竞合。她们的每一步探索,都在
为中国“新三样”的发展增添新的注脚。
【3.最新异动】
┌──────┬───────────┬───────┬───────┐
| 异动时间 | 2024-02-19 | 成交量(万股) | 1092.018 |
├──────┼───────────┼───────┼───────┤
| 异动类型 | 日跌幅偏离值达7% |成交金额(万元)| 71536.651 |
├──────┴───────────┴───────┴───────┤
| 买入金额排名前5名营业部 |
├──────────────────┬───────┬───────┤
| 营业部名称 |买入金额(万元)|卖出金额(万元)|
├──────────────────┼───────┼───────┤
|深股通专用 | 85726464.48| 19568212.76|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深圳金田路证券营| 25184525.00| 0.00|
|业部 | | |
|机构专用 | 19331251.00| 0.00|
|机构专用 | 17302693.00| 35613545.08|
|机构专用 | 16062214.00| 0.00|
├──────────────────┴───────┴───────┤
| 卖出金额排名前5名营业部 |
├──────────────────┬───────┬───────┤
| 营业部名称 |买入金额(万元)|卖出金额(万元)|
├──────────────────┼───────┼───────┤
|机构专用 | 17302693.00| 35613545.08|
|机构专用 | 8887566.29| 30990833.68|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 8213444.99| 49442955.96|
|机构专用 | 742116.00| 40484292.07|
|机构专用 | 74102.00| 58837319.62|
└──────────────────┴───────┴───────┘
【4.最新运作】
暂无数据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