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行业 安徽板块 沪股通 中证500 融资融券 基金重仓 QFII重仓 央国企改革 煤化工
许可项目:煤炭开采;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供电业务;电气安装服务;公共铁路运输;建设工程施工;燃气经营(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一般项目:矿物洗选加工;煤炭及制品销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智能输配电及控制设备销售;新能源汽车换电设施销售;节能管理服务;热力生产和供应;通用设备制造(不含特种设备制造);矿山机械制造;矿山机械销售;通用设备修理;专用设备修理;铁路运输辅助活动;土地整治服务;固体废物治理;雨水、微咸水及矿井水的收集处理及利用;污水处理及其再生利用。(除许可业务外,可自主依法经营法律法规非禁止或限制的项目)
公司主要经营以煤炭开采、煤炭洗选和火力发电为主的能源项目,对外销售煤炭和电力。
1.煤炭稳产增供工作成效显著,全国煤炭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平稳,市场经历了国际能源危机、极端高温干旱气候、需求超预期释放等多重不稳定因素叠加影响,煤炭企业深入落实能源保供责任,加快释放煤炭先进产能,产销量快速增长;煤炭进口降幅收窄,社会存煤水平显著提升,煤炭市场供需基本平衡。2.2022 年,我国电力消费增速实现两位数增长,电力装机结构延续绿色低碳发展态势。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 年全社会用电量 8.64 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3.6%;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电量 8.39 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2.2%。2022 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约25.6 亿千瓦,同比增长 7.8%,全口径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总装机容量比重接近 50%,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淮南新集矿区总体规划的批复》(发改能源[2005]2633 号),公司矿区总面积约 1,092 平方公里,含煤面积 684 平方公里,资源储量 101.6亿吨,资源储量约占安徽省四大煤炭企业总资源量的 40%。截止 2022 年末,公司矿权内资源储量62.50 亿吨,现有矿权向深部延伸资源储量 26.51 亿吨,共计 89.01 亿吨,为公司今后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资源基础。
公司地处安徽省中部,紧邻经济发达但能源缺乏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华东地区经济总量规模及发展对电力能源供给保持长期需求,公司贴近主要客户所在地,运输距离较西北及北方煤炭生产基地相比近 1,000 公里以上,具有供应灵活和运输成本低的优势,所属矿区内铁路运输十分便捷。
公司所产煤种属于气煤和 1/3 焦煤,质量稳定,具有中低灰,特低硫、特低磷和中高发热量的本质特征,是深受客户青睐的环保型煤炭商品。全硫含量低于 0.4%,这一特征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大气污染,具有燃煤热效率较高且节省环保费用优势,特别是可以降低脱硫装置巨额投资。
2016年7月25日公告称,公司收到第一大股东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关于国投新集股票复牌的通知》,为促进中央企业产业优化整合,提质增效,根据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国务院国资委”)的部署,拟将其持有公司的股份无偿划转至国务院国资委下属其他企业,划转对象与划转路径在进一步协商中。截至2016年一季度末,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持有*ST新集91222.8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5.21%,为公司第一大股东;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国务院国资委。
2016年7月7日公告称,根据中国证监会网站公告,公司参股的安徽省天然气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皖天然气”)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请获得中国证监会主板发审委2016年第105次会议审核通过。公司持有皖天然气1411.2万股,占其发行前总股本的5.60%。该部分股权自皖天然气上市之日起12个月内不得转让。
2015年,公司共生产原煤1857.90万吨,商品煤1480.85万吨;商品煤销量1486.03万吨,实现营业收入47.79亿元,实现利润总额-23.97亿元,实现净利润-25.63亿元。截至2015年末,公司共有5对生产矿井、2对在建矿井,生产矿井核定生产能力分别为:新集一矿(390万吨/年),新集二矿(290万吨/年),新集三矿(75万吨/年),刘庄煤矿(1140万吨/年),口孜东矿(500万吨/年),生产矿井合计产能2395万吨/年;在建矿井核定生产能力分别为:板集煤矿(300万吨/年),杨村煤矿(500万吨/年)。
公司初始投资5247.1万元持有交通银行505.4万股,截至2015年末,该股权期末账面值为3254.9万元。截止2016年12月31日其最后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格为5.77元,公司按收盘价确认其公允价值为29,162,560.90元。该交易性金融资产变现不存在重大限制。
公司以自有资金1.25亿元受让国电安徽电力持有的国投宣城25%股权,由此公司合计持有国投宣城发电49%股权。
根据国家对煤矿衍生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要求以及安徽省“皖电东送”的“十一五”发展规划,公司计划在“十一五”至“十二五”期间建设并投入运行板集坑口电厂和刘庄坑口电厂,公司正在进行相关筹备和报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