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行业 江苏板块 低价股 内贸流通 沪股通 参股新三板 抗菌面料 跨境电商 垃圾分类 冷链物流 乡村振兴 一带一路 央国企改革 长江三角 参股银行 创投
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国内贸易,国内外投资,纺织原料及制成品的研发、制造、仓储,电子设备研发、安装、租赁,计算机软硬件、电子产品及网络工程设计、安装、咨询与技术服务,房地产开发,房屋租赁,物业管理服务、仓储。危险化学品批发(按许可证所列范围经营);预包装食品兼散装食品、乳制品(含婴幼儿配方乳粉)的批发,燃料油销售,粮食收购与销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公司为江苏省省属国有控股大型企业集团,系中国企业 500 强、中国服务业 200 强、中国对外贸易 100 强企业。作为商务部等八部委确定的首批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企业,公司紧紧围绕建设全国供应链运营领先企业的战略目标,不断加快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步伐,全力打造“供应链运营”“以融促产的金融投资”两大业务板块,推进重点供应链建设,加强产业链延伸,促进资源有效整合,提升经营质量效益。
2022年,国际环境风高浪急,中美关系变化、俄乌冲突对世界经济造成了严重冲击,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正在加速重构。当前,中国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提升的历史交汇期,国家把产业链现代化和供应链安全问题放在重要的战略位置。2022年 4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明确提出推动第三方物流产业科技和商业模式创新,培育一批有全球影响力的数字化平台企业和供应链企业,促进全社会物流降本增效。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面对新变局、新挑战,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形成具有自主可控、稳定畅通、安全可靠、抗击能力的产业链供应链,是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根本路径。
公司结合“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和“对标一流管理提升行动”,不断加强董事会建设,提升公司规范治理能力和水平,形成权责法定、权责透明、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报告期内,公司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重大事项决策履行党委会研究审议前置程序,形成党组织领导下相互制衡的“三会一层”治理体系。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营层权责明确、相互制衡,有效防范决策风险,提高决策水平和效率,充分保障股东权益。“投资控股上市公司+各级专业子公司”的组织架构推动供应链运营和以融促产的金融投资业务相互协作,促进高质量发展。
公司进一步聚焦供应链运营和以融促产的金融投资两大主业,制定《汇鸿集团主业管理办法》,明确主业的内涵及外延,优化调整管控流程。针对经营同质化、内部资源分散等问题,公司积极推动内部资源整合,优化资源配置,清理压减低质低效业务,进一步优化国有资本结构,提升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报告期内,公司深入推进食品生鲜业务、以融促产的金融投资业务的资源整合和管理优化,顺利完成相关子公司的整合工作,有效减少业务同质的子公司数量,进一步做优做强做大专业子公司,节约综合管理成本。
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引擎,是支撑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内生动力,公司坚持在传统外贸业务的基础上打造新产品、培育新业态、创造新模式、加速新布局,推动主营业务持续焕发出新的活力。通过“自主设计、自有品牌、自建海外仓+专业团队”模式大力发展跨境电商、海外仓等外贸新业态,建立外贸出口新的竞争优势。整合省内优质资源,以“信银企企”创新模式支持“一带一路”重大项目建设。公司依托传统供应链的资源和优势,以数字化的手段,打通设计、研发和制造的各个环节,提高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公司《打造纺织服装数字化供应链管理运营平台》成为入选商务部《2021-2022 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案例集》的 31 个企业案例之一;汇鸿亚森和汇鸿冷链双双入选《长三角供应链创新与应用优秀案例集(2022)》,充分体现出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企业的价值和引领作用。
2015年12月1日晚间公告称,公司与国开发展基金有限公司(简称“国开发展基金”)合作,共同对公司子公司江苏汇鸿冷链物流有限公司(简称“汇鸿冷链”)进行增资,其中国开发展基金以现金增资7000万元,用于汇鸿冷链物流基地项目建设和经营发展,投资期限8年。据介绍,汇鸿冷链是公司的控股子公司,现注册资本为2亿元。经各方同意,采用账面价值估值法计算增资后各方股东的持股比例。其中,国开发展基金以7000万元增资,投资期限8年;汇鸿集团以募集资金3000万元增资。此次增资完成后,汇鸿冷链的注册资本由2亿元增加到3亿元。在投资期限内,汇鸿冷链每年向国开发展基金支付平均年化收益率最高不超过1.2%的投资收益,通过现金分红等方式实现。投资期限届满后,国开发展基金有权要求汇鸿集团回购其持有的汇鸿冷链股权。公司表示,此次国开发展基金投资汇鸿冷链,有利于汇鸿集团推进项目建设,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资金成本,有利于加快项目公司生产经营和企业发展。2015年,汇鸿冷链实现净利润606.56万元。
2015年1月22日发布重组预案,公司拟通过向苏汇资管(持有汇鸿集团100%股权)发行股份的方式吸收合并汇鸿集团。吸收合并完成后,汇鸿集团全部资产、负债、业务并入汇鸿股份,汇鸿集团予以注销。同时公司拟以定增方式引入战略投资者。据方案,标的资产的预估值为77.416亿元,按照发行价格4.11元/股计算,吸收合并汇鸿集团发行的股份数量约为18.84亿股。同时,公司拟采用锁价发行方式,即4.11元/股向战略投资者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总金额不超过20亿元。公告称,汇鸿集团以2014年5月31日为基准日,以产权变更的方式剥离了汇鸿集团母公司低效资产、非经营性资产、产权不明晰资产等不适宜上市的资产。截至2014年12月31日,本次交易拟注入资产的资产总计335.25亿元,净资产为56.23亿元;2013年度和2014年度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55.47亿元、397.9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7.75亿元和10.98亿元。汇鸿股份表示,本次吸收合并完成后,将实现汇鸿集团贸易、地产、投资等主要业务整体上市。同时重组后的上市公司将充分借助战略投资者产业、资本运作、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的优秀经验,对汇聚汇鸿集团核心资源的贸易、地产、投资业务进行全面整合,实现采购、销售、融资、产业布局等多方面的统一管控、协同经营、优势互补等。
公司持有汇鸿资管55%股权,后者主要业务为证券期货及衍生品投资、固定收益类投资、信托计划及基金投资、PE投资等。2015年,汇鸿资管实现营业收入1.21亿元,净利润2.75亿元。公司参股设立的伊犁苏新投资基金,增资利安人寿、中泰证券等金融机构,参股的国泰君安、井神股份在上交所上市,弘业期货在港交所上市,江苏银行已经过会。
2015年,公司主动调整业务结构,稳定出口规模,压缩大宗商品进口和内贸,全年自营出口业务销售同比增加12.37%,自营进口业务销售同比下降16.23%,内贸业务销售同比下降13.90%,房产销售收入同比下降10.15%。2015年年报披露集团“一个目标+两个平台+五大板块”战略:向供应链集成运营企业转型,打造供应链运营平台和资本运营平台,重点培育冷链物流、医疗健康两大产业,升级纺织服装、浆纸板材、机电船舶三大传统优势业务。
2017年11月14日公告,2017年8月29日至2017年11月13日收盘期间,公司累计减持华泰证券309.0023万股,累计减持江苏银行1100万股。公司控股子公司汇鸿中鼎累计减持华泰证券2万股;公司控股子公司汇鸿中天累计减持江苏银行309.9986万股。经测算,上述减持公司可获得投资收益共计约11762万元。
2018年1月9日公告,2017年1-12月,公司及其下属子公司累计收到各类政府补助资金共计人民币211,655,740.37元。
2019年1月6日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汇鸿中锦、汇鸿中鼎参股的紫金银行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已于2019年1月3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并开始上市交易,每股发行价格为3.14元/股。本次发行后,公司合计所持股份占其发行后总股本3,660,888,889股的1.54%。汇鸿中锦、汇鸿中鼎所持的该部分紫金银行股份股票自其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之日起三十六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