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服装 海南板块 预盈预增 机构重仓 军民融合 病毒防治 医疗器械概念 婴童概念 中药概念
研制和销售各种非织造材料及其深加工产品;道地中药材的规模化养植和维护、中药饮片和中成药中间体的提取加工、中成药的研发和生产经营;功能性保健品的研发和生产经营;医药产品和医疗器械产品的批发、零售;医疗机构的经营管理;健康养生养老房地产开发;生物技术产品的研发和生产经营;精细磷化工产品及高端全养份全水溶肥料的研制和生产经营;进出口业务;技术咨询服务;热带高效农业开发;建筑材料、通讯器材、有色金属、黑色金属、文化用品、纸张、化工原料、农资产品、装饰材料、机电设备及配件的批发业务;健康、医疗、文化项目的开发投资;其他对外投资业务。
公司主要业务主要包括三个领域:1、非织造新材料业务,主要研发、生产和销售水刺、熔纺等非织造材料;2、医药健康及消费品业务,目前主要包括药品代理、分销及配送服务以及面向医疗卫生防护、家居清洁、个人护理等领域的无纺深加工终端制品;3、投资与贸易业务,是紧密围绕公司主业的适度延伸,目前主要包括对围绕公司战略定位的相关领域的股权投资,以及天然橡胶、石油等产品的贸易业务。
1.2022 年,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负重承压,非织造产业供需严重失衡,整体消费低迷导致下游需求不足,加之出口形势日益紧张,非织造行业整体调整的格局仍在延续。根据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原材料价格波动、需求支撑不足、市场竞争激烈等因素使行业的盈利能力仍然面临挑战;2022 年,纺织行业工业增加值增速为-1.9%,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增速-0.86%,营业成本增速 0.75%,利润总额增速-8.89%;而非织造布行业形势更为严峻,非织造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速-0.74%,营业成本增速1.08%,利润总额增速为-24.87%。非织造布出口额同比下降 12.06%。无纺终端制品市场方面,市场对口罩、卫生湿巾和消毒湿巾等产品的需求有所萎缩,日常消费类无纺终端产品市场需求恢复较为缓慢。2.公司医药健康板块当前主要业务是药品代理、分销、配送销售。2022 年,持续受到集采、渠道扁平等多重不利因素影响,医药流通行业的竞争环境更加激烈。医药流通行业未来集中化的程度会日益提高,传统配送业务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规模化企业将逐步转向提供更加高质量和全方位的平台式供应链服务,打造平台价值;对于小型医药流通企业,需要利用自身灵活和贴身专业服务的差异化优势,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与价值。3.公司的贸易业务主要包括天然橡胶和油品业务。2022 年,油品行业受地缘政治、通货膨胀、货币政策等因素影响,增速有所下降。国际原油市场原油价格保持高位震荡,国内成品油市场需求疲弱。2022 年,天然橡胶价格呈弱势振荡格局,供应量小幅增加,需求量阶段性走弱。
公司是国内最先引进水刺无纺材料制造技术的企业,是中国无纺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具有行业先发优势。公司迄今已建成投产的有水刺、复合水刺、SMS、SSS、熔喷、后整理以及无纺深加工等十多条生产线,生产规模在国内非织造材料高端市场领域达到领先水平。经过二十多年积累和发展,公司产品逐步树立起了优质、高端的品牌形象, 长期为金佰利、麦朗、贝里国际、澳洲 CL 等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供应产品,并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多年来,公司培养了一批拥有丰富生产管理经验、技术研发能力和市场销售能力的优秀人才队伍,结构相对稳定。近两年,公司在保持原有核心管理团队稳定的基础上,从北京、杭州等地引进多名具有丰富经验的管理人才,使得现有管理团队不仅具有完备的生产运营、先进的质量管控和较强的产品市场开拓能力,并且增强了在产业和资产运营、投融资、风险管理等方面的能力,整个管理团队工作能力更加全面,决策更加科学、高效。公司在自身拥有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专业技术团队的同时,还聘请了国内外相关院校及亚洲非织造材料协会(ANFA)和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等行业专家组成的专家顾问团队,保证了公司能及时地掌握国际非织造材料前沿技术和行业发展动态,并及时作出应对。公司的专业营销队伍,时刻关注国际国内市场的行情变化,深入了解客户需求,掌握细分市场需求的差异化,以市场变动信息及时反馈生产环节,从而最大程度确保公司产品与市场需求相匹配。
公司拥有国内非织造行业唯一的“国家非织造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亚洲非织造材料工程技术中心”,海南基地被认定为“国家非织造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公司具备较强的持续研发创新能力和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先后承担完成了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并且获得了多项奖励。报告期内,产品研发全年围绕差别化、融合创新、基础理论等研究路线开展了针对性的新产品研发工作。实现了高强高抗拒水木浆布等 6 个新产品的批量化生产,联合客户持续攻关开发了航空工业精密擦拭布、电子烟芯体棉、超细旦纤维面膜布等产品。2022 年,公司共获得 15 项发明专利和 19 项实用新型授权。
2017年8月3日公告,子公司广州市欣龙卫生用品有限公司与上海阜甲贸易有限公司签订了《特约经销商产品经销协议》,合同总价约为16,150万元,占公司2016年度营业收入的33.18%。
公司先后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国际认证联盟(IQNET)质量认证并通过了水刺等产品的ISO9001质量认证,具有较为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实施了标准化战略,通过了“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国家AAAA级认证。
2017年4月18日公告,公司日前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队、北京汉麻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汉麻集团)就联合申报“汉麻纤维水刺非织造材料的开发与应用”技术专项,并在军、民用无纺产品与技术方面开展军民融合式科研合作,推动科研成果实现产业化等有关事宜签署合作协议。
2016年4月23日公告,公司拟于深圳市红棉资本管理有限公司、陈华娜、陈志茂签署《深圳前海红棉欣龙健康产业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合伙协议》,以共同出资设立“深圳前海红棉欣龙健康产业投资中心(有限合伙)”(简称 “本合伙企业”或 “本基金”)。本基金重点围绕国内大健康领域内细分市场产业发展方向,在大健康领域的投资额原则上不低于基金总额的70%。投资于成长期、扩张期和成熟期等各发展阶段的医疗、医药、健康养老、卫生消费品等行业的优质企业。基金存续期为4年。本基金的首期规模为1亿元,公司认缴3000万元。本企业可根据实际投资进度和资金需求进行增资,增资后本合伙企业的实缴出资上限为10亿元。本基金规模在2亿元(含)以内时,欣龙控股的出资上限为3000万元;本基金规模超过2亿元时,欣龙控股按照基金规模的15%进行出资。
2016年4月5日晚间公告称,根据中国证监会海南监管局的要求,公司实际控制人郭开铸将尽快实施整改,目前相关整改工作正在进行中。整改完成后,郭开铸将不再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海南永昌和投资有限公司间接持有公司股份6937.59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2.88%,郭开铸持有海南永昌和95%的股权,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公司表示,由于上述整改工作将涉及公司实际控制权的转移,敬请广大投资者关注后续公告,并注意投资风险。
2016年8月10日公告,针对深交所重组问询函中提及的事项,公司与相关中介机构准备相关答复内容,并对本次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相关的信息披露文件进行了补充和修订。华卫药业主要从事心脑血管类中成药红花注射液、红花口服液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2016年至2019年承诺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不低于2800万元、5500万元、8000万元和1亿元。德昌药业为一家集中药材种植、生产、加工、科研、销售为一体的生产型企业,主营业务为中药饮片的生产和销售,其2016年至2018年承诺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不低于3520万元、3950万元和4420万元。通过此次交易,公司将聚焦发展中医药产品,初步形成涵盖中药材种植、饮片加工、中成药研发、生产及销售一体化的中医药产业链。同时,公司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获得标的公司的优势产品和技术,打造自有健康医疗产业链,不断提升标的公司的产品创新能力、加强标的公司的品牌建设,扩大标的公司经营规模和盈利水平。此次交易是实现上市公司“大健康、大医疗”发展定位的重要布局。
2016年7月7日发布收购资产预案,公司拟以发行股份和支付现金相结合的方式购买王江泉、范冰合计持有的华卫药业100%股权及葛德州、孙伟合计持有的德昌药业70%股权。交易总金额为8.32亿元,其中,发行价格为6.91元/股,拟发行8849.86万股 ;而现金对价为2.2亿元。华卫药业在红花注射液领域具有较强的品牌影响力,而德昌药业在中药饮片领域形成一定的规模,具有品牌优势。财务数据显示,华卫药业2015年营业收入为8728.70万元,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50.63万元;德昌药业2015年营业收入为2.59亿元,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310.73万元。(上述财务数据未经审计)华卫药业和德昌药业将成为公司子公司,公司将新增中成药和中药饮片相关种植、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业务,有利于公司产业链向大医疗、大健康领域延伸,实现转型和产业升级。
公司目前从事多种非织造材料及其深加工产品的生产销售,已形成非织造行业的资源优势,品质优势,规模优势,技术优势,是中国非织造材料行业的龙头企业,2010年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非织造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公司重点研究项目包括水刺,纺粘,熔喷及其复合非织造等先进工艺技术,主要生产高附加值的功能性水刺非织造材料及“三抗”手术衣,手术洞巾,细菌屏蔽布等医疗用材料,如木浆水刺非织造材料,纯棉水刺非织造材料,医疗卫生防护服,复合弹性绷带,印花水刺非织造擦布等。近年来因SARS,甲流等公共疫情频发,使人们提高了卫生意识,市场对防护材料,“三抗”手术衣,手术洞巾等医疗用非织造材料需求大幅增长,以水刺,熔纺为代表的非织造材料需求呈现良好增长态势。
2015年12月4日晚间公告称,海南永昌和投资有限公司(简称“海南永昌和”)拟收购公司控股股东海南筑华77%股权,从而间接持有上市公司12.88%股权,交易完成后,自然人郭开铸将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资料显示,海南永昌和成立于2015年10月8日,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主要股东为郭开铸(95%)和曾裕超(5%)。对于此次入主原因,海南永昌和表示,其将利用自身及其相关的有效资源,改善上市公司经营情况,争取将欣龙控股做大做强,但目前尚无在未来12月内改变上市公司已确定的经营方向或作出重大调整的计划。
公司在2015年4月通过了《欣龙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员工持股计划(草案)及其摘要》、《关于股东变更承诺的议案》等相关议案(有关公告具体详见2015年3月13日、4月8日、7月15日、8月1日在《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证券日报》及巨潮资讯网(http://www.cninfo.com.cn/)刊载的公告),并于2015年8月已完成股票购买和股份过户,具体情况详见2015年8月28日在《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证券日报》及巨潮资讯网(http://www.cninfo.com.cn/)刊载的《关于公司员工持股计划完成股票购买及股份过户的公告》。2016年8月26日,公司员工持股计划所持70%的股票解除锁定。
2014年4月19日公司公布股东回报规划 ,公司可以采取现金、股票或者现金与股票相结合等方式分配利润。在公司盈利状态良好且现金流比较充裕的条件下,公司优先采用现金分红的利润分配方式。公司在当年实现盈利且累计可分配利润为正值,在保证公司正常经营和长远发展的前提下,可采取现金方式分配股利。现金分红不少于当年实现的可分配利润(即公司弥补亏损、提取公积金后所余的税后利润)的 10%。
2019年6月14日公告,由于 2018 年下半年至今国内外市场环境、金融环境和融资政策等客观情况发生了较大变化,整体市场资金收紧,融资渠道受限,海南永昌和实施增持计划遇到困难。间接控股股东海南永昌和决定延期实施增持股份计划,延长期限至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之日起6个月。海南永昌和于2018年6月发出通知,拟12个月内增持公司股票,增持金额2000万元至1亿元。
2010年9月股东大会同意定增项目,年产1万吨水刺非织造材料生产线计划建设年产10000吨水刺非织造材料生产线。形成年产复合木浆布材料3000吨,美容材料2000吨,汽车内饰材料1500吨,窗帘布材料1500吨,纯棉卫生材料500吨和高档印花擦拭布1500吨的生产规模。该项目总投资为18978万元,投资周期15年,其中建设期1年(含试产期),生产经营期14年,投产当年生产负荷为15%,第二年为80%,以后各年生产负荷达到100%设计能力。项目建成投产后,年平均销售收入达到2.36亿元,税后年均净利润5202万元,投资利润率27.41%,盈亏平衡点为16.27%。
公司进入无纺产业已经十多年,技术研发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准,现有产品质量属上乘,并受到国内外客户的一致好评,同时,公司已研发储备了一批技术含量高,产品市场潜力大的优秀项目。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下达了年度“科技兴贸行动”计划项目,公司承担的“功能性无纺布卷材后整理生产线”项目获得该项目计划支持,这是海南省首次获得项目计划经费支持的“科技兴贸行动”计划项目。该生产线是公司自主设计开发的可满足多种无纺布卷材后整理工艺生产线,技术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熔喷布以聚丙烯为主要原料,纤维直径可以达到0.5-10微米,这些具有独特的毛细结构的超细纤维增加了单位面积纤维的数量和表面积,从而使熔喷布具有很好空气过滤性,是较为良好的口罩材料,在大中小医疗机构,在地震,洪水侵袭的受灾地区,在非典,禽流感和H1N1病毒的高发季节,熔喷滤纸以它强劲的过滤性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公司依靠自身技术力量购置建设了熔喷生产实验线,并己开发出高屏蔽熔喷无纺布,离线SMS无纺复合新产品,并投资新建了二条高屏蔽熔喷生产实验线及其配套厂房设施。生产线分别安装在海南基地和宜昌欣龙熔纺新材料有限公司。
2018年6月22日公告,公司今日接到控股股东海南筑华之控股股东海南永昌通知,拟在未来12个月内择机增持公司股票,增持金额不低于2000万元人民币,不高于1亿元人民币。另外,包括公司总裁在内的6名高级管理人员也拟计划在六个月内增持公司股份,增持资金规模合计不低于 440万元。
2018年7月19日公告,18日,公司与石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就双方结成长期、全面的战略伙伴关系,共享各自的优势资源,并为以后在具体项目的合作上建立坚实的基础,双方达成共识并签署本协议。双方拟对欣龙控股土地资源进行合作开发,开发方向为高度符合目前海南发展整体规划的优质项目,并争取获得海南省重点项目审批;双方拟以各占50%股份的方式合作开展上市公司医疗健康板块业务。石药控股同意将其大健康领域优质资源装入欣龙控股上市公司体系内,增持欣龙控股股票,即双方在上市公司层面展开更深层次的合作。
2019年2月18日公告,公司与孕婴联、炫萌科技股东签署《重组框架协议》,公司(或指定机构)拟以债转股的方式向孕婴联提供借款人民币2592万元、向炫萌科技提供借款人民币1008万元。在满足先决条件下,公司拟以现金及非公开发行股份方式获得孕婴联合计60%股权,交易总价款拟定为2.16亿元。目标公司及原股东承诺:孕婴联在2019、2020、2021、2022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500万元、1770万元、2770万元和3770万元。欣龙控股拟以现金及非公开发行股份方式获得炫萌科技合计51%股权,交易总价款拟定为0.714亿元。炫萌科技公司及原股东承诺:在2019、2020、2021年平台成交金额分别不低于人民币90000万元、人民币120000万元、人民币150000万元、人民币200000万元。孕婴联、炫萌科技拥有经验丰富的母婴产品销售的专业团队,该团队具备良好的产品渠道建设与品牌推广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