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导读】
1. 一周通信板块指数下跌,行业应用、智能卡等子板块相关标的表现较好。
2. 智算基建与未来产业双轮驱动,通信行业发展格局清晰。
3.投资建议:看好通信运营商+人工智能+卫星互联网+量子技术等板块。
核心观点
一周通信板块指数下跌,行业应用、智能卡等子板块相关标的表现较好。本周上证指数涨幅为0.11%;深证成指涨幅为0.67%;创业板指数涨幅为0.50%;一级行业指数中,通信板块跌幅为3.59%。根据我们对于通信行业公司划分子板块数据,行业应用、智能卡等子板块相关标的表现较好,板块涨幅分别为4.62%、2.84%。通信板块个股中,上涨、维持和下跌的个股占比分别为44.27%、4.58%和51.15%。
智算基建与未来产业双轮驱动,通信行业发展格局清晰:当前通信产业呈现“当前高景气”与“未来大布局”双重主线:一方面,在人工智能投资热潮推动下,北美科技巨头资本开支集体上调,亚马逊、谷歌、Meta、微软及甲骨文等公司近期均显著提升2025-2026年资本开支指引,主要用于全球数据中心扩建与算力部署,从而带动光模块行业高度景气。中际旭创、新易盛等主流厂商前三季度营收与净利润均实现高速增长,800G等高端产品需求旺盛,技术路径正向1.6T、LPO等持续演进;同时,国内市场亦呈现由400G向800G的明确升级趋势。另一方面,我国“十五五”规划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将量子科技置于首位。作为涵盖量子计算、通信与精密测量三大方向的前沿科技,量子科技凭借其在超强算力、绝对安全通信及超高精度测量方面的颠覆性潜力,被视为重塑未来产业格局的核心驱动力,与当前以光模块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共同构成支撑中长期科技发展的双轮驱动格局。
投资建议:看好通信运营商+人工智能+卫星互联网+量子技术等板块:我们认为运营商作为未来产业6G技术的重要参与者,当前具备较强的盈利能力/现金流资产以及分红水平,“十五五”期间技术成熟度或将进一步提升;人工智能硬件端外在需求持续向好,同时内在持续向高附加值产业链拓展,国产替代自主可控进程喜人,应用端落地行业不断拓展,市场规模持续增加,硬件端与应用端良性循环;太空算力及卫星互联网方面建设蓬勃发展,发展规划清晰且商业化落地前景广阔;量子技术作为未来产业核心方向之一,“十五五”期间内原始创新及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需求及政策支持下将实现较快发展。
风险提示
AIGC应用推广不及预期的风险;国内外政策和技术摩擦的不确定性风险;5G规模化商用推进不及预期的风险等。

正文
一、周市场行情:一周通信板块指数下跌
(一)一周通信板块跌幅为3.59%
周行情:一周(2025年10月27日-2025年11月2日)上证指数涨幅为0.11%;深证成指涨幅为0.67%;创业板指数涨幅为0.50%;一级行业指数中,通信板块跌幅为3.59%。根据我们对于通信行业公司划分子板块数据,行业应用、智能卡等子板块相关标的表现较好,板块涨幅分别为4.62%、2.84%。

(二)一周行业应用、智能卡等子板块相关标的表现较好
通信板块三级子行业包括通信网络设备及器件、通信线缆及配套、通信终端及配件、其他通信设备、通信工程及服务、通信应用增值服务六大板块。其中,通信终端及配件、通信应用增值服务有所上涨。进一步细分子板块方面,行业应用、智能卡等子板块相关标的表现较好,板块涨幅分别为4.62%、2.84%。




一周(2025年10月27日-2025年11月2日)通信板块个股中,上涨、维持和下跌的个股占比分别为44.27%、4.58%和51.15%。

二、行业发展向好及重要事件梳理
(一)北美巨头资本开支上调,光模块行业高景气延续
人工智能的投资热潮仍在持续,资本开支持续上调。根据北美地区最新公布的财报数据显示,亚马逊预计2025年资本开支约为1250亿美元,高于1187.6亿美元的市场预期。谷歌2025年资本开支预期上调至910亿-930亿美元(此前750亿-850亿美元)。Meta上调2025年资本开支指引至700亿-720亿美元(此前660亿-720亿美元),2026年将显著增加。微软在刚结束财季的资本开支为349亿美元,高于300亿美元预期,计划未来两年将数据中心规模扩容一倍。此外,甲骨文预计2026财年资本开支将高达350亿美元,同比增长65%,主要用于扩建全球数据中心网络。甲骨文还与OpenAI签署了一份价值3000亿美元的算力采购合同,这笔交易将于2027年正式生效,为期约为5年。
光模块作为能够充分发挥GPU效能的核心硬件之一,需求持续大幅扩大,相关企业业绩持续增长。根据各公司三季报业绩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中际旭创营收250.05亿元,同比增长44.43%,归母净利润71.32亿元,同比增长90.05%;新易盛营收为165.05亿元,同比增长221.70%,归母净利润63.27亿元,同比增长284.37%;天孚通信营收为39.18亿元,同比增长63.63%,归母净利润14.65亿元,同比增长50.07%。单看第三季度,中际旭创第三季度实现营收102.16亿元,同比增长56.83%;归母净利润31.37亿元,同比增长124.98%。新易盛第三季度实现营收60.68亿元,同比增长152.53%;归母净利润23.85亿元,同比增长205.38%。天孚通信第三季度实现营收14.63亿元,同比增长74.37%;归母净利润5.66亿元,同比增长75.68%。中际旭创表示,预计2026-2027年期间客户在Scale-out场景下的核心需求仍为1.6T和800G。对于Scale-up场景,CSP客户正推进ASIC芯片在Scale-up的应用,同时希望用以太网技术实现柜内芯片和板卡间的光连接,由此产生了对光连接解决方案的需求。目前相对可行的方案包括LPO、XPO和NPO等,预计2027年有望看到应用和部署。
以国内市场为主的部分厂商表现同样优异:2025年前三季度,华工科技的联接业务营收50.89亿元,同比增长52%。光迅科技实现营收85.32亿元,同比增长58.65%;归母净利润7.19亿元,同比增长54.95%;剑桥科技实现营收33.60亿元,同比增长21.57%;归母净利润2.59亿元,同比增长70.88%。面向国内市场,华工科技表示,国内市场的产品需求从400G向800G升级切换。对于明年国内数通光模块的需求量,预计整体有2000万只左右,其中800G光模块约占四成比例。交换机厂商锐捷网络也表示,800G交换机产品的收入明年会翻番,国内头部大厂已启动集采框架。
(二)“十五五”规划,量子科技排在未来产业布局首位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打造新兴支柱产业,加快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将催生数个万亿元级甚至更大规模的市场;《建议》还提出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推动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些产业蓄势发力,未来10年将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量子科技是基于量子力学原理发展起来的前沿科技,涵盖量子计算、量子通信和量子精密测量三大方向,代表着未来科技与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其中,量子计算具备超越传统计算机的超强算力,可在新药研发、材料设计、金融建模等领域实现颠覆性突破。量子通信基于量子不可克隆原理,能提供理论上绝对安全的信息传输,是未来数字经济与国家信息安全的重要保障。量子精密测量则能突破经典测量极限,广泛应用于导航、能源、医疗等高精度需求场景。
自“十四五”规划首次将量子信息列入七大科技前沿领域以来,“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量子精密测量”等方向相继被纳入多地发展规划和重点工程。在量子通信领域,2025年3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多家科研机构在中国与南非相距约1.29万公里的两地间,实现了量子密钥分发与图像数据“一次一密”加密传输,单次卫星过境期间生成安全密钥约100万比特。这是我国首次打通万公里级量子链路,是“十四五”期间我国星地量子网络建设从验证到实用的重要跨越。此外,全国多个区域加速构建量子城域网体系,中国电信依托“QKD+PQC”(量子密钥分发+后量子密码)融合架构,已在北京、上海、合肥等十六个城市建成量子城域网,并陆续接入国家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网,提供抗量子攻击的密钥分发与加密服务。其中,北京量子城域网已在政务、金融、能源、医疗等关键领域开展示范应用,为首都级别的数据传输建立起量子安全屏障。
在量子计算领域,“十四五”期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朱晓波团队研制的“祖冲之三号”超导量子计算机成功实现了105个量子比特的相干操纵,集成105个数据比特和182个耦合比特,成为目前世界上性能最高的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在处理量子随机线路采样任务时,其计算速度比现有最快超级计算机快约15个数量级,比谷歌2024年公布的最新成果仍高出6个数量级。与此同时,光量子计算路线也在同步推进。在“十四五”期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团队研制的“九章三号”光量子计算原型机首次实现了对255个光子的高斯玻色取样能力,将计算复杂度大幅提升。
量子精密测量领域,在“十四五”期间同样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原子钟、量子陀螺仪、量子雷达、弱磁场测量等领域,中国的技术水平已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钻石单自旋传感器、量子磁力仪等关键产品相继问世,打破了国外长期技术垄断。
近日,国盾量子发布2025Q1-Q3财务报告,公司2025Q1-Q3实现营业收入1.9亿/+90.3%,归母净利润-0.26亿,同比大幅减亏,2025Q3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0.68/+126.5%,环比-32.9%,归母净利润-0.03亿,同比与环比均减亏。分业务看,量子计算业务对2025Q1-Q3营业收入同比大幅增长贡献较多,主要系公司向中电信量子集团“天衍”云平台提供的504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机验收全部完成,以及为合肥超量融合计算中心“晁湖明月”提供的200比特超导量子计算设备验收部分完成,量子通信业务同比+30%左右,城域网中QKD技术应用渗透率与融合度提升,积极拓展骨干网沿线城市建设,量子测量业务崭露头角,冷原子重力仪等产品销量可观。2025Q3公司获中电信量子集团与中电信量子科技共计1.66亿订单,其中中电信量子集团包括量子城域网建设用密钥分发软硬件设备等相关产品0.77亿、交换密码终端设备0.12亿、280+比特超导量子计算项目0.63亿,中电信量子科技包括量子密话密信专项技术服务0.14亿。2025Q1-Q3公司实现销售毛利率47.2%/-9.8pct,2025Q3单季度实现销售毛利率44.9%/-4.1pct,量子计算业务较量子通信毛利率稍低但绝对水平仍高。中电信量子集团成为公司控股股东后经营效率有所提升,管理费用率与销售费用率大幅下降,2025Q1-Q3公司研发费用0.84亿/+58.5%,主要研发方向为稀释冷机、量子计算测控系统等高价值产品。


(三)英伟达战略投资诺基亚,开启AI-RAN新纪元
近日,英伟达与诺基亚宣布达成战略合作,英伟达将以每股6.01美元的价格对诺基亚进行10亿美元的战略投资。根据官方信息,英伟达将把其AI-RAN产品整合进诺基亚的无线接入网产品组合中,实现在英伟达平台上推动原生人工智能的5G-Advanced及6G网络发展。
此次合作立足于快速成长的AI-RAN市场。研究机构Omdia预测,至2030年,AI-RAN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000亿美元。该合作旨在协助运营商通过大规模分布式边缘AI推理能力开拓新的业务增长点。英伟达创始人表示,结合英伟达CUDA与AI-RAN技术,本次合作将推动电信行业变革,并有助于美国重获全球技术领导地位。诺基亚总裁指出,与英伟达的合作及投资将加速AI-RAN领域的技术创新,并确认将率先在美国运营商T-Mobile的网络中部署相关技术,以强化美国在先进AI连接领域的竞争力。
除无线接入网融合外,双方还将共同开发人工智能网络解决方案,包括诺基亚SR Linux软件在英伟达Spectrum-X™ 以太网网络平台上的数据中心交换机,以及诺基亚遥测和fabrics管理平台在英伟达AI基础设施中的应用。
诺基亚发布的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公司按固定汇率计算的净销售额同比增长9%,各业务集团均实现增长。其中,光网络业务增长19%,基础网络业务增长11%,云网服务业务增长13%,移动网络业务增长4%。
三、风险提示
1、AIGC应用推广不及预期的风险;
2、国内外政策和技术摩擦的不确定性风险;
3、5G规模化商用推进不及预期的风险等。

如需获取报告全文,请联系您的客户经理,谢谢!

本文摘自:中国银河证券2025年11月5日发布的研究报告《【银河通信】行业周报_光通信景气有望延续,量子科技加速布局》
分析师:赵良毕
研究助理:刘璐



评级标准:
评级标准为报告发布日后的6到12个月行业指数(或公司股价)相对市场表现,其中:A股市场以沪深300指数为基准,新三板市场以三板成指(针对协议转让标的)或三板做市指数(针对做市转让标的)为基准,北交所市场以北证50指数为基准,香港市场以恒生指数为基准。
行业评级
推荐:相对基准指数涨幅10%以上。
中性:相对基准指数涨幅在-5%~10%之间。
回避:相对基准指数跌幅5%以上。
公司评级
推荐:相对基准指数涨幅20%以上。
谨慎推荐:相对基准指数涨幅在5%~20%之间。
中性:相对基准指数涨幅在-5%~5%之间。
回避:相对基准指数跌幅5%以上。
法律申明:
本公众订阅号为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河证券”)研究院依法设立、运营的研究官方订阅号(“中国银河证券研究”“中国银河宏观”“中国银河策略”“中国银河固收”“中国银河科技”“中国银河先进制造”“中国银河消费”“中国银河能源周期”“中国银河证券新发展研究院”)。其他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以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名义注册的,或含有“银河研究”,或含有与银河研究品牌名称等相关信息的其他订阅号均不是银河研究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不是银河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均来自于银河证券研究院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本订阅号所摘录的研究报告内容经相关流程及微信信息发布审核等环节后在本订阅号内转载,本订阅号不承诺在第一时间转载相关内容,如需了解详细、完整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参见银河证券研究院发布的完整报告,任何研究观点以银河证券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
本订阅号旨在交流证券研究经验。本订阅号所载的全部内容只提供给订阅人做参考之用,订阅人须自行确认自己具备理解证券研究报告的专业能力,保持自身的独立判断,不应认为本订阅号的内容可以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并不构成对订阅人的投资建议,并非作为买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邀请或保证,银河证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发布的任何内容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订阅号所提及的任何证券均可能含有重大的风险,订阅人需自行承担依据订阅号发布的任何内容进行投资决策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代表银河证券研究院在相关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结果及预测结论,会根据银河证券研究院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预先通知的情况下做出更改,敬请订阅者密切关注后续研究报告的最新相关结论。
本订阅号所转发的研究报告,均只代表银河证券研究院的观点。本订阅号不保证银河证券其他业务部门或附属机构给出与本微信公众号所发布研报结论不同甚至相反的投资意见,敬请订阅者留意。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订阅号发布的本图文消息仅面向银河证券客户中的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图文消息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并非银河证券客户中的机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的版权归银河证券所有,银河证券对本订阅号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影像等)的复制、转载,均需注明银河研究的出处,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在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投资有风险,入市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