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度行业观点
★ 我们上两周按照开门红预期的逻辑,推荐的保险板块近期表现较好,与沪深300指数收益率相比,2020/11/25至2020/12/8,保险板块超额收益率为3.47%。
★ 本周看法更加积极的是电子行业,短期继续保持对工业金属、化工、航空、航运、金融等行业的积极看法
——iPhone 12销量火爆,叠加新机备货旺季,四季度苹果链企业订单饱满,低基数效应和新机加单共同作用下,明年一季度苹果链企业业绩增长确定性高。电子行业前期估值有所回调,未来业绩高增长支撑下,股价有可能进一步上涨。
——工业金属价格持续上升,以铜为例,LME 3个月铜价创下7年来新高,目前铜库存仍处低位,美国非农和失业率数据不及预期,欧美刺激政策预期提升,工业金属有望延续高景气度,有助于进一步提升股价上涨空间。
——下游国内外汽车、家电、家居等产品销量大幅增长,带动对上游化工产品需求增加,国内化工行业供给格局优化,化工板块将持续受益。
——海外供需缺口恢复仍需时日,未来国内出口具有一定持续性,集装箱的需求也将继续保持在高位。集装箱运价指数保持上涨趋势,SCFI(欧洲航线)近期加速上升,航运板块股价仍有上涨空间。
——新冠疫苗研制出现重大突破,未来国内外旅客出行数量和频次将加速增长,但国际航线供给目前仍然大幅收缩,利好前期受疫情冲击较大的航空板块。
——本轮银行业绩修复在不良加速暴露的基础上进行,叠加当前较低的估值水平,银行业未来股价提升空间较大。券商受益于资本市场改革,保险受益于开门红,未来股价均有上升空间。
★ 中长期看好经济复苏出口链、信用债冲击下配置低估值价值股两条主线
——1)经济复苏,出口优势的行业主线,关注化工、工业金属、机械及器械、纺织链、家电、轻工、交运等。化工:过去几年低需求下供给结构持续优化,海外需求恢复后行业龙头有望受益于价量齐升。机械:国产厂商在混凝土机械和工程起重机械领域牢牢占据国内市场优势地位,海外市场份额不断提升。国产高端液压件技术日趋成熟,正处于加速渗透全球市场阶段。工业金属:后疫情时代的“十四五元年”或加速经济修复,工业金属需求有望集中释放。铜处于历史性低库存,下游需求恢复叠加全球宽松货币环境,有望带来金融属性+商品属性的双击。电解铝:氧化铝持续供应过剩降低电解铝企业成本,需求回升助推电解铝企业利润持续增长。家电及轻工:海外宽松货币环境叠加投资拉动经济的需求使得海外房地产市场表现强劲,美国地产市场销售规模大幅提升,家电、家居等板块有望迎来需求的快速恢复。例如受囤积食物需求提振的冰箱,出口增速已经开始大幅提升。
——2)短期由于信用债违约冲击和资金面偏紧的因素,公司质地优良、估值与资产质量匹配度高的低估值、高股息、价值股配置机会,中长期继续拥抱权益时代。短期债券违约,流动性冲击,债券资产的配置端和机构行为出现受到流动性冲击,逐步在信用债、利率债端体现出来。对于股票市场而言,短期压制市场风险偏好,对于高风险特征的科技成长方向不太友好。11 月 21 日金稳委召开会议,强调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零容忍”、严处各种“逃废债”等行为,短期缓解市场情绪的担忧。中长期,重塑资本市场风险评价体系。对于权益资产而言,其在大类资产配置中的性价比将得到提升,迎来权益投资最好的年底。我们在 2021 年度策略《权益时代新格局》强调权益时代,而信用市场发生的这些变化,将在2020年的基础上,进一步加速资产配置转向股票市场,增加对于权益资产的配置比例。
——3)经济梯队式复苏,关注 2020 年受损,2021年受益的服务业方向。随着经济进入全面复苏,2021年经济基本进入常态化,可以关注 2020 年“受损”方向,如金融、航空、演艺、酒店、医美等,有可能在 2021 年提升投资者预期,基本面出现较大改善。
★ 近期中观景气表现突出的行业:煤炭、有色金属、化工
——国内焦煤、焦炭、煤炭期货价格普遍上涨。截至12月4日,焦煤期货结算价上涨5.99%,焦炭期货结算价上涨3.66%,动力煤期货结算价上涨6.79%,秦皇岛港山西产动力末煤平仓价较上周上涨1.76%。
——LME有色期货价格涨跌互现,贵金属价格反弹。截至12月4日,LME有色期货中铜、铝、锡较上周分别上涨3.36%、2.18%、0.11%,锌、铅、镍分别下跌2.40%、3.54%、0.46%。贵金属中黄金和白银价格分别上涨3.26%、7.54%。
——主要化工产品价格上涨。受丙烯腈大幅上涨带动,腈纶短纤价格宽幅上涨。截至12月4日,化纤产品中腈纶短纤价格较上周上涨21.09%。PVC价格持续上涨。截至12月4日,PTA期货结算价上涨5.05%,PVC期货价上涨4.03%。
(附按申万一级行业分的行业配置建议表,见下页)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表现与预期不符,政策与预期不符,中美博弈超预期加大等
报告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