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中的大股东很多都是公司的董事,对公司拥有一定的决策权,董事也可以减持自己手中的股票。那么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下董事减持对股票影响,看一看都有哪方面的影响。
大股东、董事长减持在资本市场是常见的现象。他们会时不时地发个减持公告调节股市气氛。对股市投资者来说,这种现象是否一定是危险信号呢?还真不一定。有时候,大股东减持之后股价还涨了,有时候紧接着就曝出财务造假的地雷,股市的心思太难猜,股民也不知道股票怎么玩了。
董事减持对股票有哪些影响?
1、稀释了市场中的资金总量,加入董事减持1%,也会带来数千万元乃至数亿元的资金流出证券商场。
2、董事的减持都是在未对外公布之前开始减持的,如果上市公司有问题,他们是第一个知道的。自然的,投资者也只能跟随他们的脚步,但如果并不是因为上市公司有问题,那么投资者也就有可能跟错脚步。
3、从产业资本的视点提示金融资本,如果连董事都开始减持,那么,作为金融资本的中小投资者为何还要苦苦支撑呢?所以,董事的减持相当于供给了一个估值新标尺。
4、盘活了股市商场的筹码,提升了股市商场的筹码流动性。如果董事的减持并非是由于上市公司的问题提,而是因为自身的财政问题而做出的减持的话,那么自然会有接手的人。
5、董事的减持筹码一旦被市场所纳入,且股价再度活跃走高,那么极有或许强化股市的牛市气氛,在继续减持声中一路上涨。
下面以尔康制药为例,来探讨一下为什么减持股票这个问题。
2017年5月9日,媒体发文称:“尔康制药有比较严重的虚构利润和资产的嫌疑。”受消息影响,5月9日午后,尔康制药放量跌停。5月10日,尔康制药开始了长达半年的停牌,11月23日尔康制药复牌,连续四个跌停,广大投资者损失惨重。
现在回顾起来,尔康制药的造假似乎是显而易见的。但在当时,并非如此。有大量的公募基金扎堆在里面,损失惨重。当媒体曝出财务造假的质疑之后,重仓尔康制药中邮基金某经理甚至发朋友圈称:清者自清,时间证明一切。当然,时间也证明了很多基金经理的幼稚。
那么对中小投资者来说,有没有比较简单粗暴、不烧脑的方法可以提前发现尔康制药的问题,从而规避风险呢?有的!从生活常识角度加以分析还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