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宏气体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公司代码:688106 公司简称:金宏气体
金宏气体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 重要提示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www.sse.com.cn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 重大风险提示
公司已在本报告中详细阐述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及应对措施,敬请查阅本报告“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四、风险因素”。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3、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4、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5、 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6、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尚未实现盈利
□是 √否
7、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经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公司2024年度拟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扣减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股份为基数分配利润,本次利润分配预案如下: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0元(含税)。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7号——回购股份》等有关规定,上市公司回购专用账户中的股份,不享有利润分配的权利。因此,本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的股份将不参与公司本次利润分配。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股本481,977,235股,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股份总数为4,653,584股,以此计算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47,732,365.10元(含税)。本年度公司现金分红(包括中期已分配的现金红利人民币71,941,266.45元)占本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59.47%;本年度公司无资本公积转增方案。在实施权
金宏气体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益分派的股权登记日前公司总股本发生变动的,公司拟维持每股分配比例不变,相应调整分配总额。本次利润分配方案尚需经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实施。
8、 是否存在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项
□适用 √不适用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1、 公司简介
1.1 公司股票简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股票简况 | ||||
股票种类 | 股票上市交易所及板块 | 股票简称 | 股票代码 | 变更前股票简称 |
人民币普通股(A股) | 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 | 金宏气体 | 688106 | / |
1.2 公司存托凭证简况
□适用 √不适用
1.3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 | 证券事务代表 | |
姓名 | 陈莹 | 卞海丽 |
联系地址 | 苏州市相城区黄埭镇潘阳工业园安民路 | 苏州市相城区黄埭镇潘阳工业园安民路 |
电话 | 0512-65789892 | 0512-65789892 |
传真 | 0512-65789126 | 0512-65789126 |
电子信箱 | dongmi@jinhonggroup.com | dongmi@jinhonggroup.com |
2、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2.1 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金宏气体股份有限公司为一家专业从事气体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环保集约型综合气体服务商。公司的产品线较广,既生产超纯氨、高纯氧化亚氮、正硅酸乙酯、高纯二氧化碳、高纯氢等特种气体,又供应应用于半导体行业的电子大宗载气,以及应用于其他工业领域的大宗气体和燃气。其中超纯氨、高纯氧化亚氮、电子级正硅酸乙酯、八氟环丁烷、高纯二氧化碳、高纯氢、硅烷混合气等特种气体以及电子级氧、氮是电子半导体行业不可或缺的关键原材料。
1.主要产品简介
公司通过空气分离、化学合成、物理提纯、充装等工艺为客户提供特种气体、大宗气体和燃气三大类百余种气体,品类较为齐全。公司主要产品包括:(1)超纯氨、高纯氧化亚氮、电子级
金宏气体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正硅酸乙酯、高纯二氧化碳、高纯氢等特种气体;(2)氧气、氮气、氩气、二氧化碳、乙炔等大宗气体;(3)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等燃气。
产品名称 | 供应模式 | 简介 |
特种气体 | ||
超纯氨 | 储槽、钢瓶 | 超纯氨主要应用于新型光电子材料领域,是MOCVD技术制备GaN的重要基础材料。此外,液氨广泛地应用于半导体工业、冶金工业,以及需要保护气氛的其他工业和科学研究。 |
高纯氧化亚氮 | 钢瓶、鱼雷车 |
高纯氧化亚氮作为电子气体,主要用于半导体光电器件研制生产的介质膜工艺。氧化亚氮还广泛应用在医用麻醉剂、食品悬浮剂、制药、化妆品等领域。
正硅酸乙酯 | 钢瓶 | 正硅酸乙酯主要用于化学气相沉积法(简称LPCVD)构建半导体衬底表面的二氧化硅绝缘层,是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和新兴半导体产业中重要的前驱体材料之一。 |
高纯二氧化碳 | 钢瓶、槽车 | 高纯二氧化碳在半导体制造中主要用于氧化、扩散、化学气相淀积,还可用于支持先进的浸没光刻、专用低温清洗应用以及DI(去离子水)处理。 |
氢气 | 钢瓶、鱼雷车 | 氢气是重要的工业气体和还原剂,在石油化工、电子工业、冶金工业、食品加工、浮法玻璃、精细有机合成、航空航天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氢具有高燃料性以及清洁性,航天工业常使用液氢作为燃料,汽车工业中也加大了对于使用氢气的新能源汽车的研发。 |
氟碳气体 | 钢瓶 | 包含六氟乙烷、八氟环丁烷、四氟化碳等。六氟乙烷也称全氟乙烷,可用作电子工业中的蚀刻气、制冷空调业中的冷媒、化学工业中的添氟剂、电力工业中的绝缘剂及高介强度冷却剂等;八氟环丁烷也称全氟环丁烷,可用作稳定无毒的食品气体喷射剂、介质气体,此外可作为制冷剂应用,作为一种蚀刻气在半导体行业也有重要应用;四氟化碳是微电子工业中用量最大的等离子体蚀刻气体之一,其高纯气及与高纯氧气的混合气,可广泛用于硅、二氧化硅、氮化硅、磷硅玻璃及钨等薄膜材料的蚀刻,并且在低温制冷、电子器件表面清洗和气相绝缘等方面也被广泛应用。 |
氦气 | 钢瓶、鱼雷车 | 氦气在超导领域有广泛应用,主要用于航天、医疗、泛半导体行业。在光学领域,氦气可用作气相色谱法中的载色剂、温度计的填充气,并用于盖革计数器和气泡室等辐射测量设备中。 |
硅烷 | 钢瓶、鱼雷车 | 硅烷作为一种提供硅组分的气体源,广泛应用于微电子、光电子工业,用于制造太阳电池、平板显示器、玻璃和钢铁镀层,并且是迄今世界上唯一的大规模生产粒状高纯度硅的中间产物。硅烷的高科技应用还在不断出现,包括用于制造先进陶瓷、复合材料、功能材料、生物材料、高能材料等,成为许多新技术、新材料、新器件的基础。 |
干冰 | 干冰箱 | 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可用于清洗以及冷藏保鲜运输。 |
混合气 | 钢瓶 | 混合气是指标准气或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有效组份的气体。对于现实生活、生产中的一些特殊要求,单一组份气体难以满足,可通过对不同组份气体的混合来解决。 |
医用气体 | 钢瓶、储槽 | 医用气体是指用于医学诊断和生命救助的气体,应用领域包括血液气体检测、肺功能试验、心肺试验、外科激光器、麻醉监测、呼吸监测、医学研究、放射性示踪等。常用的医用气体有医用氧、医用二氧化碳,医用氧化亚氮以及部分稀有气体等。 |
大宗气体 | ||
氧气 | 钢瓶、储槽、 现场制气 | 氧气是最重要的氧化剂,也是很好的助燃剂。同时,氧气作为维持生命必不可少的要素,在医疗、救援以及高海拔等特殊领域和地域也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应用。 在半导体行业中,氧气可作为芯片制造工艺中重要步骤热氧化过程的原料,与硅晶圆片反应生成二氧化硅膜,形成热氧化层中重要的闸极氧化层与场氧化层。 |
氮气 | 钢瓶、储槽、现场制气 | 液氮可用作深度冷冻剂。常温下的氮气则在工业中被广泛应用于保护气体,也可用作食品的保鲜保质。而在高温下,氮气可用于合成氨原料,是化学工业中最为重要的原料之一。 超纯氮气等载气对于高科技半导体行业至关重要,其直接应用于芯片与显示器制造工艺,用来吹扫真空泵、排放系统等,营造超净的气体环境以保护制造工具。 |
氩气 | 钢瓶、储槽 | 氩气广泛应用于保护气,例如活泼金属的焊接、半导体晶体管的制造、灯泡中的填充气等,也可用在光学领域。同时由于其稳定的特点,也被用作气相色谱仪等仪器的载气、标准气、平衡气、零点气等。 在半导体行业,氩气被用于等离子沉积和蚀刻工艺,还可用于深紫外光刻激光器中半导体芯片的最小特征的图案上。液态氩气的液滴还被越来越多地用于清洗最小、最脆弱的芯片结构中的碎屑。 |
二氧化碳 | 钢瓶、储槽 | 二氧化碳可用于核磁共振,青霉素制造,鱼类、奶油、奶酪、冰糕等的保存及蔬菜保鲜,低温输送,灭火剂,冷却剂;液体二氧化碳可用于冷却剂、焊接、铸造工业、清凉饮料、碳酸盐类的制造、杀虫剂、氧化防止剂、植物生长促进剂、发酵工业、药品(局部麻醉)、制糖工业、胶及动物胶制造等。二氧化碳还可用于某些反应的惰性介质、石墨反应器的热载体、输送易燃液体的压入气体、标准气、校正气、在线仪表标准气、特种混合气等。 |
乙炔 | 钢瓶 | 乙炔化学性质活泼,能与很多试剂发生加成反应,是有机合成的重要原料。此外,其在金属的焊接和切割、原子吸收光谱、标准气、校正气、合成橡胶、照明等领域也有应用。 |
燃气 | ||
天然气 | 钢瓶、储槽 |
天然气主要用作燃料,被广泛使用于生活、生产燃料以及工业发电等领域。同时天然气也是制造氮肥的原料之一,具有投资少、成本低、污染少的特点。
液化石油气 | 钢瓶 | 液化石油气作为一种化工基本原料和新型燃料,主要用作石油化工原料,并可作为工业、民用、内燃机燃料。 |
2.供气模式简介
公司目前的主要供气模式分为瓶装供气、储槽供气和现场制气,供气模式的简介如下:
供气模式 | 图片 | 简介 |
瓶装供气 | 瓶装供气主要用于需求量小或者有机动性要求的气体供应,是应用场景最广泛的供气方式。 产品以气态或液态储存在钢瓶中,通过危险品车辆运送至客户端。 采用瓶装供气的产品包含超纯氨、高纯氧化亚氮等特种气体,氧气、氮气等大宗气体,以及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燃气。 | |
储槽供气 | 储槽供气是对气体有较大需求量、且达不到现场制气标准的客户,提供比瓶装供气效率更高的一种供气方式。 储槽供气是在客户端放置储存设施,产品通过液体槽车运送至客户端,注入客户端储存设施后气化使用。 采用储槽供气的产品包含超纯氨等特种气体,氧气、氮气等大宗气体,以及天然气等可燃气。 |
现场制气 | 现场制气是供给量最大、供给效率最高的供气方式。 现场制气是在客户现场建立气体生产装置,直接向单一客户供应或者通过管道向工业园区内的数个客户供应工业气体。 采用现场制气的产品包含氧气、氮气等。 |
2.2 主要经营模式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订单驱动”的经营模式,以销售为核心驱动采购和生产活动。通过自建生产设施与外部采购相结合的方式获取气体资源,并采用瓶装、储槽及现场制气等多元化供应模式服务客户。公司已构建起涵盖采购、生产、质检、销售及研发的完整运营体系,实现了全流程的自主可控。
1、采购模式
(1)气体原材料
公司采购的原材料主要为各类气体原料和电力。经化学反应或物理提纯生产的产品,原材料主要供应商为大型国有企业、化工企业或贸易商,采购原材料包括工业氨、工业级八氟环丁烷、天然气等原料以及氧化亚氮、二氧化碳、氢气等尾气。经空分设备生产的产品,原材料主要供应商为国家电网,外购原材料为电力。直接外购的产品,原材料主要供应商为各类气体产品的生产企业或贸易商,采购产品包含液氧、液氮、液氩、液氦等。
(2)生产和经营设备
生产和经营设备的采购主要为包装容器、精密仪器、生产及检测设备、运输车辆、辅料等,供应商主要为相应产品的国内外一线生产企业。
(3)采购制度
公司构建了以《集团采购管理办法》为核心,《采购招投标管理流程》《外部供方管理程序》《采购条线管理要求》为支撑的制度框架。制度体系涵盖供应商准入、采购计划审批、招投标管理、合同履约等关键环节,通过SAP、SRM、OA等信息系统实现流程固化与数字化管控,确保采购业务全周期合规运作。
集团采购中心通过综合评估外部供应商的实力,建立了实力雄厚、质量可靠、价格合理的“合格供应商”名录。通过询价比价或招投标等方式,筛选出最符合公司利益的供应商,并与其签订采购合同。目前,公司已构建了稳定的原材料供应体系。
2、生产模式
公司主要采用“以销定产、订单驱动”的方式,即先签订框架合同,根据订单制订生产计划,组织生产。同时,生产部门根据营销部门订单预测和实际销售情况确定合理库存,实现产销平衡。公司目前生产方式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为外购原材料,经公司生产设备发生化学反应或物理提纯并充装至钢瓶、储罐等容器后销售;另一类为利用空分设备分离空气或外购液态气体,利用钢瓶、储槽、现场制气的管道销售给客户。第一类方式生产的气体主要有超纯氨、氢气、氧化亚氮、二氧化碳、乙炔等,第二类方式生产的气体主要有氧气、氮气、氩气等。
3、销售模式
公司下游客户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为终端客户,该类客户从公司采购气体后在自身生产制造过程中使用;另一类为气体公司,该类客户从公司采购气体后充装至钢瓶中或直接对外销售。公司主要采用直销模式,服务于终端客户。
公司与客户一般签订框架合同,合同主要对销售期限、产品规格、数量和单价确认方法、结算方式和期限、送货和运输方式、产品验收方式等进行约定,后续根据市场行情变化,再与客户签订价格确认函或销售确认书,约定产品品种、价格等。
近年来,随着客户对气体品种需求的增多及专业化服务需求的提升,公司在供应工业气体的基础上,作为专业服务商为半导体等制造商提供包括气体质量管理、日常作业、现场管理等在内的综合运维管理服务。
4、研发模式
公司建立了独立的研发部门和人员体系,拥有完善的研发业务流程和管理制度。公司紧密跟随市场的变化,将行业发展趋势与客户需求转化为自身的研发战略和目标,据此转化为一系列的研发项目,以实现新产品开发和产品性能提升。
公司研发活动紧密围绕“纵向开发”战略,立足现有产业平台和核心技术,重点研发我国半导体行业发展急需的相关材料,包括应用于半导体领域的电子级一氧化氮、电子级溴化氢、电子级四甲基硅烷、高纯乙硅烷、高纯三甲硅烷基胺等特种气体和电子化学品项目,由内而外丰富金宏自身产品线的同时,力争破除国外资本的四大气体公司对于国内半导体电子气体和电子化学品领域的垄断局面,为我国半导体产业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除新产品研发外,公司还根据客户工艺优化和定制要求,配合客户新品研发需求,提供与气体相关的设备和技术服务,提高客户生产工艺的稳定性,提升工作效率和产品的优良率,与客户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
2.3 所处行业情况
(1). 行业的发展阶段、基本特点、主要技术门槛
(1)工业气体行业的发展阶段
工业气体是现代工业的基础原材料,在国民经济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液晶面板、LED、光纤通信、光伏、医疗健康、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食品、冶金、化工、机械制造等新兴行业及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战略性的支持作用,被喻为“工业的血液”。电子半导体器件的性能优劣与电子气体的质量息息相关。随着电子工业的快速发展,电子气体在半导体行业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在电子专用材料制造的重点产品部分将电子气体分为了电子特种气体和电子大宗载气气体。电子气体在电子产品制程工艺中广泛应用于离子注入、刻蚀、气相沉积、掺杂、清洗等工艺,被称为集成电路、液晶面板、LED及光伏等材料的“粮食”和“源”。
① 全球工业气体行业的情况
近年来,全球工业气体市场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预测,2024年全球工业气体市场规模约为11,817亿元,2026年将达到13,299亿元。
数据来源: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
② 我国工业气体行业的情况
我国工业气体行业在80年代末期已初具规模,到90年代后期开始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国工业气体行业发展迅速,市场规模由2019年的1,469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2,129亿元,2019年至2023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9.72%。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钢铁、石油化工等传统行业及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下游应用领域的稳定增长推动我国大宗气体市场规模由2021年的1,456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1,664亿元,2021年至2023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90%;特种气体的应用领域主要为战略新兴产业,随着我国集成电路、液晶面板、光伏等泛半导体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我国特种气体市场规模由2017年的175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496亿元,2017年至2023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8.96%。
(2)国内工业气体行业基本特点
① 重视技术研发,不断丰富特种气体品种
特种气体已成为高科技应用领域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不可缺少的基础原材料。近年来,随着下游应用领域及新工艺路线的逐步扩展,特种气体的品种与日俱增。据不完全统计,现有单元特种气体达260余种。随着非低温气体分离技术(吸附、膜分离)、混配技术和提纯技术的发展,更多的特种气体产品将逐步走向市场。国际气体巨头企业利用自身的资本优势和百余年气体行业发展的积累,在工业气体行业相关技术和应用上,处于世界领先水平。随着国内经济的持续稳步发展,国内气体企业在快速发展中,对技术研发日益重视,技术研发实力也有了长足进步,生产、检测、提纯和容器处理等方面的部分技术已经达到国际标准。
② 亟待突破高端特气瓶颈
电子气体(含电子大宗载气和电子特种气体)作为集成电路、液晶面板、LED、光纤通信、光伏等电子工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基础性原材料之一,被广泛应用于薄膜、刻蚀、掺杂、气相沉积、扩散、清洗等工艺,没有这些基本原材料,其下游的IC、LCD/LED、光伏太阳能产品就无法制造。
根据TECHCET及观研天下数据,预计2025年全球电子特气市场规模将达到60.23亿美元,2022-2025年CAGR达到6.39%;同时预计2024年国内电子特气市场规模将达到230亿元,
金宏气体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2022-2024年CAGR达到10.31%,但国内自给率非常低,近八成产品依赖进口。结合近几年国内晶圆厂较大的资本开支,以及半导体特气较低的国产化率,未来几年半导体特气可能出现下游需求快速提升及国产化率快速提升的双击。然而电子气体生产的瓶颈很多,从原材料纯度,到合成工艺、对温度和压力的控制,再到提纯方法和分析方法,以及产品充装过程中对杂质的控制,每个环节都会影响整个产品的质量。尽管在大宗气体及中低端产品方面,我国已经形成了规模优势,但在高端气体尤其是特种气体方面,我国的差距还是比较明显,很多产品几乎都被外资企业所垄断。因此,未来我国气体行业亟需通过自主创新,丰富产品种类,提高电子特气等高端气体的国产化率,早日解决缺“气”的瓶颈和制约。
③ 专业化外包占比将进一步提高
传统上我国大型钢铁冶炼、化工企业自行建造空气分离装置,以满足自身气体需求。随着专业化分工合作的快速发展,外包气体供应商可以满足客户对气体种类、纯度和压力等不同需求,为其提供综合气体解决方案,有利于减少客户在设备、技术、研发上的巨额投入。工业气体逐步实现社会化供应,气体企业间实现资源相互利用、相互调剂,防止和杜绝产品过剩浪费。据共研网预测,2022年中国工业气体外包率预计达68%,相较于2017年55%的外包率已有较大提升,但相比发达国家80%的外包率仍有较大差距和提升的空间。工业气体外包率逐步提高的趋势将给专业气体生产企业带来良好增长机遇和广阔市场空间。
④ 尾气回收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占比扩大
据《2024年全球碳预算》报告详细披露,2024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将达到416亿吨,高于2023年的406亿吨。二氧化碳减排和利用被称为“永远做不完的产业”。自国家提出“双碳”战略目标以来,我国能源结构面临新一轮科技革命,促进节能环保、能源循环以及新能源产业的政策不断推出。
2021年10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中指出,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发展理念的逐步落地为二氧化碳回收业务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机遇。
2024年5月,国务院发布了《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提出了2024年单位国内生
金宏气体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2.5%左右、3.9%左右等目标。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20%左右,重点领域和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形成节能量约5,0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1.3亿吨。方案还包含化石能源消费减量替代行动、非化石能源消费提升行动、钢铁行业节能降碳行动、石化化工行业节能降碳行动等重点任务。
除二氧化碳回收外,还有氢气、天然气、氯化氢、氯气、氨气、氧化亚氮、氦气等回收。因此,未来尾气回收模式将会加快速度发展,占工业气体产量的比重将逐年提升。
⑤ 国内气体企业整合提速
2021年我国工业气体市场规模约为1,798亿元,据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4年工业气体市场规模约2,295亿元,市场空间还将持续扩大。国内气体企业虽然数量众多,但普遍规模较小、产品品种和服务模式单一,大多为年营业额在千万级别的区域性企业,受制于管理、设备、技术、资金、物流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该等企业发展存在较大瓶颈。在这一背景下,国内工业气体优势企业亟需进行行业整合,加快发展步伐,缩小与国际龙头企业之间的差距。
⑥ 行业竞争将逐步趋向于综合服务能力的竞争
气体的产品种类丰富,而多数客户在其生产过程中对气体产品亦存在多样化需求,例如集成电路制造需经过硅片制造、氧化、光刻、气相沉积、蚀刻、离子注入等工艺环节,需要的特种气体种类超过50种。出于成本控制、仓储管理、供应稳定等多方面考虑,客户更希望能在一家供应商完成多种产品的“一站式采购”,从而对气体公司所覆盖的产品种类提出了更全面的要求。
同时,随着下游行业产品精细化程度不断提高,客户所需的产品定制化特点愈发明显,对气体供应商的技术工艺水平和产品开发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此外,由于气体产品的特殊性,其使用过程中的包装物、管道以及供气系统的处理均会对最终使用的产品性能产生影响,因此客户更希望气体供应商能够提供气体包装物的处理、检测、维修,供气系统、洁净管道的建设、维护等全面的专业性增值服务,气体行业竞争将逐步趋向于综合服务能力的竞争。
因此,为客户尤其是半导体客户提供整套气体及化学品综合服务,包括产品管理、设备管理、工程和技术支持服务、分析服务、信息管理服务以及废物管理的TGCM(Total Gas and ChemicalManagement,全面气体及化学品运维管理服务)业务模式未来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3)工业气体主要技术门槛
半导体行业对于气源及其供应系统有着苛刻的要求。电子气体的深度提纯难度大,而纯度是气体质量最重要的指标。在芯片加工过程中,微小的气体纯净度差异将导致整个产品性能的降低
金宏气体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甚至报废。电子气体纯度往往要求5N以上级别,还要将金属元素净化到10
-9级至10
-12级。气体纯度每提高一个层次对纯化技术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技术难度也将显著上升。
高纯、超纯气体的生产制备要对上游原料工业气进行全方位分析,根据杂质成分的复杂程度来设计生产工艺和设备。生产过程中,须采用分析设备实时在线、高精度分析和自动监控。在充装方面,气体充装工艺过程包括分析、置换、清洁、清洗等。首先要对储存设备中的余气进行纯度检测分析,检验其是否达到标准要求,若未达须先置换合格后再进行充装,以防产品交叉污染。在充装完毕并分析合格后,须进行防尘和施封后方可交付客户使用。在配送方面,工业气体属于危险化学品,必须借助专业存储运输设备,并严格按照安全生产、安全运输等规程操作。从事专业气体生产的企业,须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积累丰富的气体纯化、容器内壁处理、气体充装、气体分析检测等技术,并拥有大批经验丰富的技术团队和工程力量。而其他行业的公司若想转型升级为气体行业或者特种气体行业,都要付出高昂的转型成本。转型成本包括购置新的生产装置、新的辅助设备、产品再设计成本、职工再培训的成本、产品及客户再认证成本等。
(2). 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分析及其变化情况
公司是国内重要的特种气体和大宗气体供应商,根据中国工业气体工业协会的统计,公司销售额连续多年在协会民营气体企业统计中位列首位。公司作为专业从事气体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综合性气体服务商,主要为客户提供各种特种气体、大宗气体和燃气的供应和服务。经过20余年的稳步发展,具备了多品种气体管理优势,并与集成电路、液晶面板、LED、光纤通信、光伏、医疗健康、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食品、冶金、化工、机械制造等行业的众多下游优质客户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成为环保集约型综合气体供应商。
公司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半导体材料关键卡脖子技术,在电子特种气体、电子大宗载气、TGCM多维度更全面地为泛半导体客户提供综合性气体解决方案。始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把应用于电子半导体领域的特种气体作为重点研发方向。公司自主创新研发的超纯氨、高纯氧化亚氮、正硅酸乙酯、高纯二氧化碳、八氟环丁烷、六氟丁二烯、一氟甲烷、硅烷混合气等各类电子级超高纯气体品质和技术已达到替代进口的水平,能够满足国内半导体产业的使用需求。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取得各项专利366项,其中发明专利104项。
在大宗气体零售领域,公司作为从大宗气体发展而来的综合性气体公司,具备区域市场全盘整合经验。在整合经验上,公司早在2009年成功整合苏州大宗气体零售市场,并持续优化区域管理。在团队和管理上,持续开展“三把手”培训,编制《气站标准化宝典》《销售宝典》等,进行
金宏气体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人才和制度的储备。在公司整体战略上,公司坚定横向战略,持续开展跨区域市场整合。自上市至今,公司控股的下属公司已经由26家上升到79家,布局的区域从6个增加到21个。在现场制气领域,公司凭借自身的技术特点、工程能力及配套运维服务质量,呈现出稳健发展且不断突破创新的良好态势,在该业务模式中既稳固了在中小型现场制气市场的地位,又逐步在中大型项目领域崭露头角,是行业中具备较强综合实力和发展潜力的企业,通过强化协同效益,提升服务水平,展现出较强的业务拓展与优化能力,有望在未来持续提升行业中的影响力和市场份额。
(3). 报告期内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1)新技术
工业气体品种繁多,不同气体需要不同的生产工艺,涉及的技术体系包括气体分离与提纯、气体合成、气体混配、容器处理、气体充装、气体检测和气体配送等技术。其中,仅气体分离与提纯技术就包括吸附法、精馏法、催化转化等多种工艺路线。不同工艺路线的生产效率、产品纯度、生产成本、设备投资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此外,随着新兴行业对工业气体纯度要求的日益提升,对气体中杂质含量的检测分析技术也更为严格,从早期的常量级逐渐发展到目前的10
-6(ppm)级、10
-9(ppb)级甚至达到10
-12
(ppt)级。
(2)新产业
特种气体是工业气体中的一个新兴门类,是随着近年来集成电路、液晶面板、LED、光纤通信、光伏、高端装备制造、医疗健康等国家重点发展的新兴行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近年来,随着下游应用领域及新工艺路线的逐步扩展,特种气体的品种也与日俱增,已成为高科技应用领域不可缺少的核心原材料。随着气体分离与提纯技术和混配技术的不断发展,更多的特种气体产品将逐步走向市场,特种气体品种也将得到进一步的丰富。
(3)新业态
近年来,全球工业气体市场集中度高度集中,寡头垄断情况日趋明显。根据SAI公司的统计数据:2013年全球工业气体市场上,前四大生产厂商——法国液化空气集团(AL)、德国林德集团(Linde)、美国普莱克斯集团(PRAXAIR)和美国空气化工产品集团(Air Products)共占据75%的市场份额,市场高度集中。2018年10月23日,德国林德集团官方宣布与美国普莱克斯集团完成对等合并,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气体业务供应商,合并后三大气体巨头(林德集团、液化空气、空气化工)占据全球工业气体外包市场76.71%的份额。根据中研网分析,现阶段在全球工业气体市场上,前三大生产厂商德国林德集团、法国液化空气集团和美国空气化工产品集团约占70%的
金宏气体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市场份额。
国内工业气体企业规模较小,产品品种单一,一般为年营业额在千万级别的区域性企业,并受制于设备、技术、资金、物流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企业发展存在较大瓶颈。在这一背景下,国内工业气体企业亟须整合行业内资源,与国外气体公司展开竞争,提升特种气体的国产化比例。随着对气体需求的多样性、特殊性、复杂性要求不断提高,部分国内企业将通过研发、投放新产品和兼并收购逐步占领更多市场份额,提高企业竞争力。
(4)新模式
工业气体市场具有多种分类维度。可大致分为大宗集中用气市场和新兴分散用气市场:其中大宗集中用气市场主要是一些传统行业,包括冶金和化工等,对气体需求品种较为单一但使用量巨大;新兴分散用气市场主要是高新技术产业,包括集成电路、液晶面板、LED、光纤通信、光伏、高端装备制造、医疗健康等,对气体需求品种多样化。近年来,随着国内集成电路、液晶面板、LED、光纤通信、光伏、高端装备制造、医疗健康等产业的快速发展,新兴分散用气市场用气数量和种类在工业气体应用中占比越来越高,消费格局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不断改变。
3、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 近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2024年 | 2023年 | 本年比上年 增减(%) | 2022年 | |
总资产 | 6,767,227,436.76 | 6,239,659,323.01 | 8.46 | 4,734,516,416.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 3,063,745,351.88 | 3,171,121,542.48 | -3.39 | 2,812,332,884.42 |
营业收入 | 2,525,277,683.91 | 2,427,353,257.03 | 4.03 | 1,967,053,719.2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201,225,096.11 | 315,001,415.32 | -36.12 | 229,123,029.7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 155,613,866.21 | 286,562,436.72 | -45.70 | 191,172,343.7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579,830,446.53 | 462,453,058.21 | 25.38 | 385,390,745.46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 6.42 | 10.48 | 减少4.06个百分点 | 8.39 |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 0.42 | 0.65 | -35.38 | 0.47 |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 0.38 | 0.63 | -39.68 | 0.47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 | 3.99 | 3.56 | 增加0.43个百分点 | 4.30 |
3.2 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第一季度 (1-3月份) | 第二季度 (4-6月份) | 第三季度 (7-9月份) | 第四季度 (10-12月份) | |
营业收入 | 589,385,657.72 | 642,595,908.77 | 625,725,425.40 | 667,570,692.0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76,482,616.23 | 83,589,645.70 | 50,394,636.89 | -9,241,802.7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50,175,892.97 | 72,280,835.28 | 46,347,965.32 | -13,190,827.3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78,880,498.69 | 125,616,483.96 | 93,592,736.12 | 281,740,727.76 |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4、 股东情况
4.1 普通股股东总数、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和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及前 10名股东情况
单位: 股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户) | 17,315 |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户) | 17,071 |
截至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 | 0 |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 | 0 |
截至报告期末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户) | 0 |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户) | 0 |
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不含通过转融通出借股份) |
股东名称 (全称) | 报告期内增减 | 期末持股数量 | 比例(%) | 持有有限售条件股份数量 | 质押、标记或冻结情况 | 股东 性质 | |
股份 状态 | 数量 | ||||||
金向华 | 82,700 | 124,577,113 | 25.85 | 0 | 无 | 0 | 境内自然人 |
朱根林 | 569,165 | 50,947,750 | 10.57 | 0 | 无 | 0 | 境内自然人 |
金建萍 | 0 | 36,060,000 | 7.48 | 0 | 无 | 0 | 境内自然人 |
苏州市相城埭溪创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 0 | 8,915,164 | 1.85 | 0 | 无 | 0 | 国有法人 |
苏州金宏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 0 | 8,694,900 | 1.80 | 0 | 无 | 0 | 境内非国有法人 |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嘉实上证科创板芯片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 | 3,762,115 | 6,226,796 | 1.29 | 0 | 无 | 0 | 境内非国有法人 |
全国社保基金一零二组合 | -8,734,323 | 5,898,855 | 1.22 | 0 | 无 | 0 | 境内非国有法人 |
金福生 | 1,910,000 | 4,760,000 | 0.99 | 0 | 无 | 0 | 境内自然人 |
孔连官 | 0 | 3,980,000 | 0.83 | 0 | 无 | 0 | 境内自然人 |
戈惠芳 | 0 | 3,900,000 | 0.81 | 0 | 无 | 0 | 境内自然人 |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 | 截至本报告披露日,股东金向华、朱根林和金建萍为一致行动人,朱根林与金向华为叔侄关系,金建萍与金向华为母子关系,金宏投资为金向华控制的公司。 | ||||||
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及持股数量的说明 | 不适用 |
存托凭证持有人情况
□适用 √不适用
截至报告期末表决权数量前十名股东情况表
□适用 √不适用
4.2 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3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4 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名股东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重要事项
1、 公司应当根据重要性原则,披露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2,527.7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03%;归属于上市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0,122.51万元;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为676,722.74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的所有者权益为306,374.54万元。
详见2024年年度报告“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相关表述。
2、 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后存在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应当披露导致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