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首页 > 最新公告 > 返回前页

热景生物:2024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评估报告暨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下载公告
公告日期:2025-04-30

北京热景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评估报告

暨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的要求,积极响应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开展沪市公司“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的倡议》,着力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提升公司投资价值,保护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北京热景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热景生物”)于2024年4月30日发布了公司《2024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2024年8月30日发布了公司《2024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的半年度评估报告。为切实维护投资

者利益,进一步提升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公司对《2024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进行了年度评估,并制定了《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此方案于2025年4月28日经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

一、聚焦经营主业,提升原研创新的核心驱动力热景生物是一家以“发展生物科技,造福人类健康”为使命的生物高新技术企业。紧紧围绕创新生物技术,布局从疾病的早期筛查、诊断到治疗的解决方案,相关的体外诊断试剂及仪器是公司的主要产品;生物创新药领域是公司通过孵化并参股公司实施的重要战略布局。

2025年,公司将持续保持较高的研发投入,不断探索和发现世界范围内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研发相应的诊断产品和药物,不断强化核心竞争力。通过优化与完善治理机制和风控措施,降本增效,提升公司整体运营效率,用良好的业绩成长回报广大投资者。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以创新引领生物科技,面向全球未满足的临床需求

公司以坚定的步伐和前瞻性的视角,走在生物医药科技创新的前沿。公司的定位清晰明确,始终聚焦生物医药领域的第一性和唯一性,因为唯有独特的科研视角和坚持不懈的创新精神,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因此,

我们在新产品研发上持续投入,挖掘生物医药的深层次价值,“我们相信在未来,不仅我们体外诊断能够高质量发展,我们的生物创新药也会在全球占据一席之地。”。

公司在做好当前产品和服务的同时,始终关注世界范围内尚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致力于为患者提供更多、更有效的诊疗方案。公司秉持“创新诊断、价值检验”的理念,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研发和应用最前沿的体外诊断技术,聚焦差异化创新,不断推出独家特色品种,其中化学发光法肝癌早诊三联检、细胞因子13项等特色创新项目满足了临床的需求;同时,公司上转发光产品广泛应用于全国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安、消防、军队、口岸、食药监、粮食饲料企业等公共安全领域。公司成立未来技术研究院,探索前沿科技,不断拓展公司战略业务,并通过参股公司舜景医药、智源生物、尧景基因等积极布局抗体药物、核酸药物等生物制药领域前沿创新技术,打造从诊断到治疗的发展战略。践行“发展生物科技,造福人类健康”的企业使命。

2.打造“从诊断到治疗到健康管理”的健康管理战略

公司始终围绕生物医药产业,经过近二十年的研发布局,已经构建起以全场景免疫诊断平台为主,基因检测平台、糖捕获检测平台等创新性诊断平台协同的多组学诊断架构,秉承“创新诊断、价值检验”的理念,不断探索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诊断技术和产品。

公司于2021年即成立未来技术研究院,开始布局治疗药物方向的研发;并于2018年成立北京舜景生物医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舜景医药”),重点布局抗体药物的研发;2021年成立了北京尧景基因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尧景基因”),布局核酸药物等生物创新药的研发。

公司持续深化“诊断+创新药”双轮驱动战略,通过重要战略参股公司舜景医药、尧景基因、深圳智源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源生物”)等创新药企,构建差异化创新药管线,聚焦抗体药物与核酸药物两大核心领域。

(1)全球首款急性心肌梗死(AMI)治疗性抗体药SGC001临床试验进展顺利

舜景医药通过源头创新来开发FIC(First-In-Class,同类首创)、BIC(Best-In-Class,同类最优)的药物或差异化开发有价值的产品管线,基于噬菌体大容量全合成人抗体制备技术的在研治疗性抗体药物10项,包括单抗药物、ADC药物、双抗药物等,其中5项已完成分子发现,1项已经完成分子确认,1项正在开展Ib期临床试验;获得5项发明专利授权。

SGC001临床试验申请(IND)已先后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的临床批准,并于2025年3月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授予的快速通道认证(FastTrackDesignation)。SGC001单抗目前正处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研究中,已完成的健康人临床试验研究表明,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SGC001将显著提高全球心梗治疗的有效性,显著提高AMI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减少心梗后MACE发生率,节约上百万患者的再入院医疗开支及住院费用,大幅降低医疗成本,减轻社会和家庭的经济负担,造福全球心梗患者。

舜景医药在全球医疗行业瞩目的第43届摩根大通医疗健康年会(J.P.MorganHealthcareConference)发布了其双特异性抗体平台处于临床前阶段的抗肿瘤核心管线项目SGT003。双特异性抗体SGT003靶向肿瘤微环境中免疫抑制的Tregs细胞。临床前研究数据显示,SGT003可显著减少Tregs和TAMs的数量。在更低的剂量作用下,SGT003对比已上市抗PD-1单抗和抗CTLA-4单抗的抑制肿瘤效果更显著,且不刺激TNF-α等因子释放,安全性大幅提高,展现出优秀的肿瘤治疗优势。SGT003有潜力成为更有效、更安全的新一代肿瘤免疫治疗一线基石药物。

(2)靶向Aβ治疗阿尔兹海默症(AD)的迭代抗体药AA001进入临床阶段

智源生物刘瑞田教授团队通过十余年的探索,发现了阿尔茨海默病抗体药物介导神经突触过度丢失是导致免疫治疗失败的原因,提出采用无效应片段(Fc段)或无效应功能的β-淀粉样蛋白(Aβ)抗体具有较好前景的AD治疗新策略,可以提高抗体药物的疗效,降低毒副作用。AA001单抗即是基于该策略开发的新一代AD治疗抗体候选药物。AA001能够显著抑制Aβ聚集体细胞毒性,并促进其清除,从而有效改善AD认知障碍和病理变化。目前,深圳智源自主研发

的具有独特抗原表位的治疗阿尔兹海默病(AD)的抗淀粉样蛋白聚集体特异性单抗药AA001已正式获批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临床试验申请(IND),同意开展“阿尔茨海默病(AD)源性轻度认知障碍及轻中度AD”适应症的临床试验,现正开展I期临床试验。AA001有望打破现有治疗格局,为患者提供更多的选择。

(3)创新的肝外靶向小核酸药物递送平台取得突破性进展尧景基因致力于提供一流递送解决方案,研发突破性肝外靶向递送技术平台,已经实现肝外多个部位的递送。平台具有高效、长效、精准、低毒的优势,有望为肝外靶点疾病提供更广泛的治疗策略,具有巨大的市场应用潜力。尧景基因已申请专利20项,递交4项专利优先权,授权专利11项,其中PCT专利1项。尧景基因以创新生物技术为核心,自主创新,坚持做世界一流的国产创新药,为患者提供精准、高效的药物治疗方案。

公司重点围绕心脑血管治疗战略进行布局,已组成了舜景医药处于临床研究中的全球首款心梗急救抗体药SGC001、智源生物处于临床研究中的AD治疗抗体药物AA001,以及尧景基因的肝外靶向小核酸药物递送平台的第一波成果。

3.AI生信发力,赋能生物医药

公司作为一家极具科技创新属性的生物技术企业,始终站在科技前沿,不断探索和应用最新技术以解决医疗健康领域的难题。2024年3月,公司“X-GenAI新药发现与设计研究中心”在生物信息学与计算生物学领域高影响力经典期刊PLOSComputationalBiology上发表了题为“ADualComputationalandExperimentalStrategytoEnhanceTSLPAntibodyAffinityforImprovedAsthmaTreatment”的论文(doi:10.1371/journal.pcbi.1011984)。该研究结果充分展示了计算机辅助技术在加速抗体亲和力成熟方面的潜力,通过将计算方法与实验方法相结合,我们成功地缩短了抗体亲和力成熟的时间,并降低了实验成本。

4.降本增效精益管理,京津冀协同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生物医药领域的技术快速迭代发展,特别是体外诊断行业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降本增效已成为公司持续发展的关键。为了实现公司的高质量发展,提升整体竞争力,公司采取了一系列降本增效的举措,以推动公司的精益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公司将加快廊坊生产基地“年产1,200万人份体外诊断试剂、850台配套仪器生产基地及研发中心项目”和北京“全场景免疫诊断仪器、试剂研发与制造中心项目”的建设运营。前述两个项目投入运营后,公司的产能将有较大幅度提升,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同时新场地的投入运营,可以优化原有场地的生产布局,通过升级改造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增强市场竞争力。未来公司也将统筹协调北京、廊坊两地的生产运营安排,贯彻京冀协同发展战略,实现降本增效的战略布局,增强公司竞争力。

与此同时,廊坊生产基地引入了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提高生产的自动化水平,降低生产成本,实现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2023年成立精益管理部后,持续推动公司实现精益化、高效化和可持续发展。精益管理部在梳理生产业务流程、发现浪费并提出改善措施、提高员工精益管理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和发现精益管理人才、收集和分析精益管理数据等方面持续改进。2024年公司精益管理部推行改善项目80个,完成43个,在进行中的37个,直接降本1661万,间接降本1320万元,合计2981万元。

廊坊生产基地作为公司体外诊断产品重要的生产、转化基地,将发挥生产制造能力,承接和转化公司的科研成果;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品质践行“发展生物科技、造福人类健康”的企业使命;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贡献新的、更大的力量。

二、从长从远从高谋布局,激情激励激活共发展

作为生物医药高科技企业,公司高度重视人力资源工作,始终把人才的培养和激励作为公司发展的重要基石,致力于为员工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工作环境。在公司,优秀的员工是宝贵的财富,是推动公司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因此,公司始终将人才的选拔、培养与激励放在公司战略发展的重要位置。

在人才培养方面,公司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奋斗者为本,以长期奋斗者为本”的人才理念,注重员工的个人成长和职业规划,公司为员工提供了多元化的职业发展通道,同时通过轮岗、竞聘等培养体系,在不同的岗位上发挥所长,实现职业晋升。此外,公司还注重团队合作和企业文化建设,通过举办各类团建活动、文化活动,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为了给人才提供长期激励,公司贯彻“创造效益,致富员工”的企业宗旨,通过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内部创业共同投资等股权激励形式对员工进行长期激励。公司于2020年3月推出2020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简称“激励计划”),向激励对象授予85.00万股限制性股票,约占本激励计划草案公告时公司股本总额的1.37%,并先后完成归属。同时,为进一步健全公司长效激励机制,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公司继续于2024年5月推出“2024年员工持股计划”,将2023年度完成回购的286.1477万股股份,以员工持股计划的方式进行激励,

参与员工达到142人。员工股票激励的持续推进和落地,充分调动了公司核心骨干工作积极性,并向资本市场传递了公司的长期成长预期。

三、优化财务管理,提高经营质量与效率

公司对财务管理一直秉持集中管理和垂直管理的理念,设立集团财务中心负责集团所有财务核算与管理工作。紧密围绕提升资产质量与提高资产效率,持续开展提质增效、盘活呆滞资产、降低资金成本和财务风险,将公司财务管理水平推到一个新高度。

1.加强货币资金管理,提升资金的流动性、安全性和收益水平

2024年,公司流动性较强的资金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在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和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中。2024年,公司通过货币资金、大额存单、理财产品等组合的资金池,公司保持了较高的流动性、安全性和收益性,集团资金的使用效率稳步提升。2025年,公司将继续在保证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的前提下,通过多元的投资组合,提升资金的收益率。

2.重视呆滞资产的管理,提升质量和效率

2024年,公司在应收账款和存货中存在应收账款回收期长和物料周转慢的情况。针对不同的问题,公司采取了一些针对性的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对应收账款管理方面,公司严格控制授信额度,在销售规模增加的同时加大对预期欠款催收力度,对新增信用销售控制风险,设置账期预警机制,采用账期、回款和发货联动策略,不断改善公司的销售现金流入水平。在存货管理方面,为了降低库存,减少资金占用成本,公司从源头优化生产、下单和采购流程,控制采购规模;做好市场预测,精准排产、备货,按订单生产,降低库存;利用市场化手段,加快存货周转和变现。

2025年,公司将全面推进降本增效、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率,将公司的财务管理水平持续推进,实现提质增效的目的。

3.控制运营费率,提升盈利能力

2024年度,公司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研发费用的发生额分别为19,157.08万元、10,389.67万元和11,331.12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7.50%、

20.34%和22.18%,费用占比较高,对公司的盈利能力造成一定影响。

2025年公司将全面推动降本增效,进一步控制运营费用率。在销售费用方面,一方面继续扩大宣传推广力度,加大海外市场的推广力度;另一方面,在国内实施更精准、高效的会议、招商等销售模式,降低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在管理费用方面,一方面进一步优化人员配置效率和管理流程等,提高管理效率;另一方面,统筹公司办公场地资源,盘活相关闲置空间,增加相应收益降低相关折旧费用影响。在研发费用方面,一方面梳理公司战略目标和研发资源,将公司研发资源进一步聚焦到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方面;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强研发项目管理,提高研发的精准立项和后期研发流程的科学管理,进一步降低研发费用率。

四、完善公司治理,保障规范运作

公司根据《公司法》《证券法》《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上海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及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交易所的相关规定、要求,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规范公司运作,加强信息披露工作及内幕信息管理。目前公司已经形成了权责分明、各司其职、有效制衡、协调运作的法人治理结

构。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高效、规范运作,切实维护了广大投资者和公司的利益。公司治理实际状况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2024年,公司共组织召开股东大会两次、董事会十次、监事会六次,认真履职,切实保障公司及中小股东利益。同时,充分发挥了独立董事与董事会专门委员会的参与决策、监督制衡、专业咨询作用,2024年共组织召开了四次审计委员会、三次薪酬与考核委员会、一次提名委员会、四次独立董事专门会议。

2025年,公司将持续完善治理结构,确保股东能够充分行使权利,董事会及各专门委员会、监事会、独立董事、管理层能够认真履职,切实保障公司及中小股东利益。通过建立并不断完善规范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提高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保障中小投资者利益,促进公司持续、稳健发展。

五、提升信披质量,加强投资者交流

公司始终高度重视信息披露质量,严格按照《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及公司《信息披露事务管理制度》等有关规定,认真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真实、准确、完整、规范、及时、充分地披露公司定期报告、临时公告等重大信息。

为加强与投资者的沟通交流,公司多次组织参与分析师会议、现场参观调研、策略会,并定期在上证路演中心召开业绩说明会,通过多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加强与投资者的联系与沟通。2024年,公司机构持股比例大幅提升,股东结构持续优化。

2024年12月,公司获得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上市公司董办优秀实践案例”,这是连续第三年获评此荣誉,亦是对公司长期以来在信息披露管理、公司治理、投资者关系管理、资本运作、社会责任等多方面优秀实践的肯定。

2025年,公司将继续严谨、合规地开展信息披露工作,进一步提高信息披露内容的可读性和有效性,并继续做好内幕信息管理工作,切实维护好投资者获取信息的平等性。同时,公司将进一步优化投资者关系管理的工作机制和内容,丰富宣传途径和交流形式,探索构建多元化双向沟通渠道,深入了解投资者的实际诉求,以实现尊重投资者、回报投资者、保护投资者的目的。

六、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经营理念,积极践行社会责任

公司作为在科创板上市的生物医药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并已连续四年发布社会责任报告,致力于建立完善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将ESG工作融入到日常经营之中,并于2024年12月荣获“2024年度上市公司ESG价值传递奖”。公司高度重视环境责任,积极响应低碳、环保、绿色和效能的使命与号召,以协同管理软件和服务平台,打造出覆盖组织全生命周期的办公运营协同一体化解决方案,助推企业流程优化,推动无纸化办公、自动化办公,减少了企业在生产运营各环节的资源使用,有效降低碳排放。未来,公司董事会将严格履行监管机构加强企业ESG实践的要求,督促、指导企业ESG实践和信息披露工作的展开,为企业、行业可持续发展、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和社会发展持续贡献力量,实现经济责任与社会责任的共赢。

七、实施回购方案,提振资本市场信心

2024年度,基于对公司未来持续发展的信心和对公司价值的认可,为增强投资者对公司的投资信心,同时促进公司稳定健康发展,有效地将股东利益、公司利益和员工利益结合在一起,提振资本市场信心,公司完成了两次回购。

2024年2月,公司制定股份回购方案,以自有资金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A股股份。2024年5月,公司完成回购,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已累计回购股份2,893,01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3.13%,已支付的资金总额为人民币92,016,460.62元(不含印花税、交易佣金等交易费用)。

2024年11月,公司积极响应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于2024年10月发布的《关于设立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有关事宜的通知》的政策,制定了新一轮股份回购方案。为保障方案的顺利实施,有效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经董事会审议公司调高了股份回购价格上限。2025年2月,公司完成回购,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已回购公司股份981,119股,占公司总股本92,474,692股的比例为1.06%,支付的资金总额为人民币71,422,052.61元(不含印花税、交易佣金等交易费用)。

以上两次合计回购股份3,874,129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4.19%,累计支付回购资金人民币163,438,513.23元(不含印花税、交易佣金等交易费用)。

另一方面,公司积极响应“新国九条”增强分红稳定性、持续性和可预期性之要求,完成了2023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应分配股数(总股本扣除公司回购专户的股份余额)为基数分配利润,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2.00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17,344,041元,增强股东回报。未来,公司将继续统筹好公司发展、业绩增长与股东回报的动态平衡,积极探索符合公司发展情况的股东回报方式方法,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的利润分配政策的前提下,兼顾股东的即期利益和长远利益,实现“持续、稳定、科学”的股东回报机制,提升广大投资者的获得感。

八、强化“关键少数”责任

上市以来,公司与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东、持股超过5%以上股东及公司董监高等“关键少数”保持了密切沟通,董事会办公室定期向董监高普及最新法规信息和监管案例,规范“关键少数”成员的权利义务,防止滥用股东权利、管理层优势地位损害中小投资者权益。2025年公司将持续加强与“关键少数”的沟通交流,跟踪上述相关方的承诺履行情况,不断强化相关方的责任意识和履约意识,确保相关方履行承诺。同时,公司将积极组织上述相关方参加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证券交易所、北京上市公司协会等监管机构举办的各种培训,定期传递法规速递和监管动态等讯息,加强“关键少数”对资本市场相关法律法规、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提升其自律意识,共同推动公司实现规范运作。

九、持续评估完善行动方案

公司将持续评估本次“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的具体举措实施进展并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同时继续专注主业和降本增效,努力通过良好的业绩表现、规范的公司治理、稳健的投资者回报,切实履行上市公司的责任和义务,回馈投资者的信任,维护公司市场形象,共同促进科创板市场平稳运行,并在未来持续提出更多合理举措进一步完善、持续优化“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

本报告所涉及的公司规划、发展战略等系非既成事实的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敬请投资者注意相关风险。

北京热景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25年4月28日


  附件: ↘公告原文阅读
返回页顶

【返回前页】

股市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