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信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公司代码:603416公司简称:信捷电气
无锡信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重要提示
1、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http://www.sse.com.cn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根据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的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截至2024年12月31日,无锡信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公司2024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28,551,886.89元,加上上年未分配利润1,554,879,179.73元,减去2023年度对股东利润分配30,631,162.54元,本次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为1,752,799,904.08元。公司拟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扣除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的股份数后的股本为基数分配利润。
本次利润分配方案如下: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87元(含税)。截至2025年4月24日,公司总股本为157,138,633股(其中16,578,633股已获得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的批复且业经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的《验资报告》审验确认到位,该部分股份正在办理发行登记等工作),扣除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的272,443股后的股本为156,866,190股,以此计算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136,473,585.30元(含税),本年度公司现金分红比例为59.71%。公司于2024年2月20日至4月15日期间采用集中竞价方式实施股份回购金额36,400,873.7元,2024年度合计现金分红总额为172,874,459.00元,占本年度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例为75.64%。
如在本公告披露之日起至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期间,因定向增发/可转债转股/回购股份/股权激励授予股份回购注销/重大资产重组股份回购注销等致使公司总股本发生变动的,公司拟维持分配总额不变,相应调整每股分配比例。如后续总股本发生变化,将另行公告具体调整情况。
该分配预案尚需提交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会审议通过后方能实施。
第二节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 ||||
股票种类 | 股票上市交易所 | 股票简称 | 股票代码 | 变更前股票简称 |
A股 | 上海证券交易所 | 信捷电气 | 603416 | 无 |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 董事会秘书 | 证券事务代表 |
姓名 | 温波飞 | 邢璐 |
联系地址 | 无锡市滨湖区建筑西路816号10楼 | 无锡市滨湖区建筑西路816号10楼 |
电话 | 0510-85134136 | 0510-85134136 |
传真 | 0510-85111290 | 0510-85111290 |
电子信箱 | ir@xinje.com | ir@xinje.com |
2、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公司主要从事工业自动化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4754-2017),公司所处行业为“C40仪器仪表制造业”中的“C4011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制造”。
(一)工业自动化行业概况
1、工业自动化行业定义及分类
工业自动化是指将自动化技术运用在机械工业制造环节中,实现自动加工和连续生产,提高机械生产效率和质量,释放生产力的作业手段。工业自动化涉及技术广泛,包括机械、电子、计算机、信息通信、智能控制等多个领域,是技术密集型行业,也是实现智能制造的重要基础。工业自动化产品种类繁多,按功能可分为控制层、驱动层、执行层、传感层,具体情况如下:
产品分类 | 主要功能 | 主要产品 |
控制层 | 理解与下达指令 | PLC、HMI、工控机、CNC系统等 |
驱动层 | 电信号的识别与传导 | 伺服驱动器、步进驱动器、变频器等 |
执行层 | 执行指令 | 伺服电机、阀门、工业机器人等 |
传感层 | 感知反馈信息 | 机器视觉、传感器产品等 |
2、工业自动化行业发展概况工业自动化起步于上世纪40年代,为减轻劳动强度、提升产品质量,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单机自动化加工设备,有效提升了单一环节的加工效率。但随着制造业的发展,市场对自动化需求逐渐从单一环节转变为整条生产线,60年代在单机自动化设备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出各种组合机床和生产线。21世纪以来,工业自动化作为智能制造的重要基础,受到世界各国广泛关注,美国、德国等世界工业强国均把发展智能制造产业作为重点发展方向,提出了先进制造伙伴计划(AMP)、“工业4.0”等一系列国家战略规划,中国也推出了《“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等国家政策,提出深入实施智能制造,重点研制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视频监控系统等工业控制装备,突破高精度伺服驱动系统等智能机器人关键技术,因此工业自动化作为智能制造的重要基础行业之一,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根据FortuneBusinessInsights统计,2022年全球工业自动化市场规模为2,058.6亿美元,预计到2029年将达到3,950.9亿美元,2022-2029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9.8%。
我国工业自动化行业起步于改革开放初期,受益于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工控行业市场需求旺盛,行业规模不断增长。经过多年技术积累,我国出现了一系列内资龙头企业。在部分领域,内资企业产品质量和技术实力已不逊色于外资品牌,但市场整体仍以外资企业为主。2020年以来,受外部环境影响,海外产能受限,国内工控企业迎来国产替代机遇,内资厂商市场份额不断攀升,国产替代进程加速。根据MIR睿工业统计,2023年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影响,我国工业自动化行业市场规模略有回撤,但预计到2026年市场规模将达3058亿。
数据来源:MIR睿工业
3、公司核心产品所属细分市场发展概况
(1)可编程控制器发展概况
可编程控制器(PLC)是工厂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关键部件之一,是种专门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数字运算操作电子系统,其内部可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指令,通过输入输出控制机械设备。按照下游应用场景,PLC产品可分为主要用于石油、化工、冶金等项目型市场的大型PLC和主要用于锂电池、纺织、印刷、包装、光伏等OEM市场的中小型PLC。可编程控制器首次出现于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美国数字化设备公司研制出世界第一台可编程控制器用于通用汽车公司生产线,有效解决了当时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维护困难、故障率高等问题。现如今,PLC下游应用领域更加广泛,并在工业机器人、智能制造设备等新兴产业展现出更大的应用空间。全球PLC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根据IMARC的统计,2023年全球PLC市场规模达135亿美元。随着硬件技术发展,未来PLC将朝着集成化、数字化、信息化等方向重点突破,预计2032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241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4.91%。我国可编程控制器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当时我国市场规模较小、研发实力不足、资本投入有限等因素限制了本土品牌的发展,国外企业凭借多年技术积累和产品布局占据市场主导地位。21世纪以来,中国制造业带动了PLC行业发展,本土人才不断累积,国内资本持续投入,PLC市场规模迅速增长,内资企业技术实力和产品性能已接近外资龙头企业,尽管在稳定性、功能种类等部分领域略有差距,但在利好政策扶持下,国产替代节奏持续加快。根据MIR睿工业统计,2023年我国PLC市场规模为160.44亿元,较2018年的123.76亿元,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33%。随着宏观经济逐渐复苏,下游制造业需求回暖,智能制造产业升级等环境改善,预计未来三年我国PLC市场规模将保持年均5.50%速度增长,到2026年整体市场规模将达188.40亿元。
数据来源:MIR睿工业
(2)伺服系统发展概况伺服系统是一种运动控制部件,由伺服驱动器和伺服电机组成,以物体的位置、方位、速度为控制量组成的能够动态跟踪目标位置变化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是实现工业自动化精密制造和柔性制造的核心产品。伺服系统可分为通用伺服系统和专用伺服系统,其中通用伺服系统可以在光伏设备、包装机械、纺织机械、印刷机械、电子制造设备等不同行业广泛应用,市场规模较大,公司伺服系统产品均属于通用伺服系统。
近代工业兴起以来,伺服系统从最开始的机械、液压逐步发展,直到上世纪出现的现代意义常指的电气伺服,现如今,新技术和新材料的突破使电气伺服进入交流伺服时代,执行电机通常以永磁同步电机为代表,占据当今伺服领域主要市场。相较其他驱动层、执行层产品,伺服系统具有精度高、响应速度快、可靠性强的优势,更具性能优势的伺服系统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快速发展,应用领域不断拓展。根据QYResearch统计,2023年全球伺服系统市场规模为156.11亿美元,预计未来将保持4.73%年均复合增长率,2029年将达到206.04亿美元。
我国伺服系统产业起步较晚,但随着国内中高端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在具体生产制造场景中需要高质量、高精度的伺服系统满足生产厂商需要,因此我国伺服系统市场规模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根据MIR睿工业统计,2017年至2021年,我国伺服系统市场规模从141.18亿元增长至233.27亿元,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3.38%。2022年至2023年,受宏观经济波动影响,伺服系统下游制造业增速放缓,相较同期伺服系统整体市场规模分别下降4.6%和4.1%。但随着宏观经济的逐渐复苏,通用伺服系统市场规模将逐步回暖,预计2026年整体市场规模达247亿元。
数据来源:MIR睿工业
(3)变频器市场发展概况变频器行业正朝着智能化、数字化的方向迈进,未来的变频器将更加智能化、高效化,具备更强大的功能和更广泛的应用领域。在中国变频器市场中,欧美品牌如ABB、西门子等凭借技术实力和品牌影响力占据较大市场份额,而日系品牌如三菱电机、安川电机等也在中国市场上有所布局。近几年,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国产变频器生产厂商积极投身自主创新,不断突破技术壁垒,生产规模持续扩大,产品性能亦得到显著提升,使得国产低压变频器企业能够逐步展现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并逐渐抢占外资品牌市场,市场份额也得到了快速持续提升。随着国内经济结构优化,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智能制造带来产业链升级,下游制造业投资信心有望持续回升,低压变频器市场将逐渐回暖,根据MIRDATABANK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低压变频器市场规模约为280多亿元,同比下降7%。展望未来,预计2025年低压变频器市场规模将继续下滑,但降幅将有所减小。此外,近期中美关税政策的不稳定将导致中国低压变频器出口成本上升、市场竞争加剧,不过这也将推动国产替代加速,并促使企业积极拓展新兴市场。
(4)机器人市场发展概况
机器人产业链主要为核心零部件和软件系统开发,其中核心零部件包括伺服系统、减速器、控制器、AI芯片、传感器等,软件系统包括人工智能、SLAM、操作系统等。近年来,国家不断完善发展智能制造的产业政策,出台了《“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等政策或指引,加快推进传统制造业的智能转型,鼓励支持工业企业向智能化方向发展。2024年,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
无锡信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换新行动方案》,到2027年,工业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超过90%、75%。目前,我国工业机器人企业不断提高生产水平,来提高产能。2023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42.95万台;2024年1-11月,我国工业机器人累计生产48.39万台,累计同比增长11%。根据IFR数据显示,2025年我国制造业机器人密度将达到492台/万人。长远来看,我国制造业机器人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近年来,国家推出一系列政策,促进了工业自动化行业的发展:
发布日期 | 发布单位 | 文件名称 | 主要内容 | 主要产品 |
2024年5月 | 工信部 | 《工业重点行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指南》 | 工业操作系统。按照“成熟可用产品全面推进更新换代、基本可用产品成熟一批更新一批”原则,推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SCADA)、嵌入式软件等工业操作系统产品在基础零部件与基础制造工艺行业更新换代。关键零部件制造设备。聚焦工业机器人高性能减速器、伺服驱动系统、控制器等关键零部件,更新性能仿真分析、控制算法测试验证等研发设备,数控加工中心、高精密磨床、工业机器人、高精度电火花机、超精机、绕组生产设备、铁芯加工设备等生产加工设备,振动测试、电性能测试、热性能测试、磁场分析、关节力矩分析、可靠性分析等检验检测设备,以及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运维服务等软件,嵌入式软件等 | 1、可编程控制器属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2、驱动系统属于关键零部件制造设备中的伺服驱动系统 |
2024年3月 | 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7部门 | 《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 | 推广应用智能制造装备。以生产作业、仓储物流、质量管控等环节改造为重点,推动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增材制造装备、工业机器人、工业控制装备、智能物流装备、传感与检测装备等通用智能制造装备更新。重点推动装备制造业更新面向特定场景的智能成套生产线和柔性生产单元;电子信息制造业推进电子产品专用智能制造装备与自动化装配线集成应用。加快建设智 | 1、可编程控制器和驱动系统属于工业控制装备;2、人机界面和智能 |
能工厂。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全过程、全要素深度融合,推进制造技术突破、工艺创新、精益管理、业务流程再造。 | 装置属于工业机器人和智能物流装备 | |||
2023年12月 | 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8部门 | 《关于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 | 实施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工程,加快设备更新、工艺升级、数字赋能、管理创新,推动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转型,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到2027年,传统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水平明显提升,有效支撑制造业比重保持基本稳定,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进一步巩固增强。 | 可编程控制器、驱动系统、人机界面、智能装置可推动传统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方向转型 |
2023年12月 | 发改委 |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 | 该目录主要分为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三部分,公司的主营产品分类基本属于鼓励类,具体分类如下:1、小型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属于“鼓励类-二十八、信息产业-9.基础软件和工业软件”,中型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属于“鼓励类-四十七、智能制造-7.工业控制系统-中大型可编程逻辑控制器”;2、驱动系统属于“鼓励类-四十九、数控机床-4.高端数控机床用数控装置与工业软件-伺服驱动及电机”及“鼓励类-四十七、智能制造-1.机器人及集成系统-高性能伺服系统”;3、人机界面属于“鼓励类-四十七、智能制造-6.智能产品-智能人机交互系统”;4、智能装置属于“鼓励类-四十七、智能制造-1.机器人及集成系统-工业机器人”、“鼓励类-四十七、智能制造-15.智能制造场景-机器视觉”及“四十七、智能制造-5.智能物流装备”。 |
(二)行业产业链上下游概况
1、所处行业上下游介绍公司主要从事工业自动化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整体属于工业自动化行业中游。工业自动化产业链上游是集成电路行业、电子元器件行业等,其中集成电路行业供应商主要位于海外,采购情况易受国际贸易政策影响。下游行业主要包括OEM型市场和项目型市场。其中OEM型行业主要有印刷包装、数控机械、玻璃机械、木工机械、纺织机械、光伏设备等;项目型行业主要有电力、石化、油气、汽车、建材、冶金等。
2、所处行业下游应用发展情况公司产品下游行业主要涉及印刷包装、数控机械、玻璃机械、木工机械、纺织机械、光伏设备、锂电池设备等OEM型行业,OEM型客户自身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弱,行业整体对宏观经济变化较为敏感。
数据来源:MIR睿工业1)可编程控制器(PLC)下游情况公司可编程控制器以小型PLC为主,小型PLC在OEM行业有着广泛应用,涉及行业众多。根据MIR睿工业统计,2023年小型可编程控制器在OEM行业的市场规模为67.4亿,其中纺织机械、锂电池设备、光伏设备等细分行业市场规模较高,分别为5.7亿、5.68亿和4.25亿,合计比重为23.19%。
数据来源:MIR睿工业2)伺服系统下游情况公司伺服系统均为通用伺服系统,下游涉及数控机床、电子制造设备、锂电池、工业机器人、光伏设备、半导体设备等众多行业,涉及领域广泛。其中2023年伺服系统在光伏设备、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较2022年分别上升30.4%和12.6%。
数据来源:MIR睿工业
(三)行业竞争情况
1、行业竞争格局
(1)国家层面近年来,美国、德国等世界工业强国相继制定了发展本国工业自动化技术的国家战略,美国先进制造伙伴计划(AMP)、德国“工业4.0”等战略规划均将其作为先进制造技术,我国也在《“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等国家政策对工业自动化产品的发展方向做出具体规划。工业自动化技术是目前制造业的研究热点且未来或将持续。
我国工业自动化技术相较世界领先水平目前仍处于追赶地位。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家地区凭借先发优势和技术积累在世界范围内占据优势竞争地位,形成了一大批产品线丰富、产品性能强并在全球范围内享有良好声誉的跨国龙头企业。我国工业自动化企业起步较晚,前期以引进国
无锡信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外企业技术为主,自研产品竞争力较弱,随着技术积累和人才培养在小型PLC、伺服系统等领域逐步替代外资企业市场份额,但在大型PLC等高端领域的产品稳定性、功能丰富度方面仍与外资企业存在一定差距。
(2)企业层面工业自动化行业经过长期发展,技术不断创新,下游应用领域不断拓展,目前已形成较为成熟的行业竞争格局。安川电机、松下电器、三菱集团、西门子等跨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在我国,欧美企业和日韩企业占据主导地位,但本土企业凭借性价比和快速服务能力逐步抢占市场,国产替代趋势明显。
数据来源:MIR睿工业
数据来源:MIR睿工业
2、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可编程控制器、伺服系统、人机界面和智能装置,经过长期技术积累和行业拓展,公司在国内市场占有率排名前列,产品线涵盖控制层、驱动层、执行层、传感层,是国内少数拥有工业自动化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2022年至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33,509.88万元、150,505.08万元和170,827.31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75%、12.73%和13.50%。报告期内,公司在可编程控制器(PLC)、伺服系统市场占有率呈增长趋势,其中,根据睿工业统计,2024年中国小型PLC市场中信捷市占率为9.5%,较2023年市占率7.5%提升了2个百分点,取得了销售额和市占率的双提升,国内品牌排名第二。
(一)主营业务公司是一家研发驱动的工业自动化核心部件及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成立于2008年,长期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工业自动化的全套解决方案,主要从事工业自动化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公司以适用于工厂自动化领域(FA)的可编程控制器和驱动系统为核心,在国内可编程控制器、驱动系统领域具有突出的行业地位,销售规模位居国内前列,是国内少数具有工业自动化全套解决方案的厂商之一。
公司为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被评为江苏省“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公司曾参与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江苏省“产学研前瞻性
无锡信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联合研究项目”、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项目”等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公司获批设立省级、市级“机器视觉与智能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工业自动化智能控制技术工程中心”,并与河海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国内高校联合建立实践基地,共同培养符合行业企业需求的技术人才。截止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参与制定了1项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2项团体标准,拥有发明专利62项,实用新型专利95项、外观设计专利71项、拥有软件著作权52项。
(二)主要产品工业自动化是指将自动化技术运用在机械工业制造环节中,实现自动加工和连续生产,提高机械生产效率和质量,释放生产力的作业手段,是发展智能制造、实现产业升级的重要基础。完整的工业自动化系统主要由控制层、驱动层、执行层、传感层构成。
公司经过多年自主研发,形成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各类工业自动化产品,产品类型涵盖控制层的可编程控制器、人机界面、一体机,驱动层的伺服驱动器、步进驱动器、低压变频器,执行层的伺服电机、工业机器人,传感层的机器视觉等。
公司主要产品为可编程控制器、驱动系统、人机界面和智能装置。
1、可编程控制器
可编程控制器(PLC)是工厂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关键部件之一,是一种专门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数字运算操作电子系统。按照下游应用场景,PLC产品可分为主要用于项目型市场的大型PLC和主要用于OEM市场的中小型PLC。
公司目前可编程控制器产品以小型PLC为主,并通过持续研发拓展至中型PLC和大型PLC,形成了XF系列、XS系列、XA系列、XD系列、XL系列、XG系列六大系列、上百种细分系列的产品布局,完成了对印刷包装、数控机械、玻璃机械、木工机械、纺织机械、光伏设备、锂电池设备等重点下游应用领域的覆盖。
公司自主研发及生产的可编程控制器情况及相关产品如下:
主要产品分类 | 产品系列 | 产品介绍 | 系列照片 |
主要产品分类 | 产品系列 | 产品介绍 | 系列照片 |
可编程控制器 | XS系列 | 符合PLCopen的标准控制器系列,全面支持PLCopen编程规范支持六种编程语言(ST、SFC、FBD、CFC、LD和IL),支持EtherCAT总线,支持多种通讯协议,满足不同场景组网需求。运动控制支持单轴、轴组、电子凸轮、机器人、CNC、追剪、飞剪等 | |
XA系列 | XA系列可集成运动控制、机器视觉、信息化等工业自动化应用,为客户提供一体化、智能化的系统解决方案。适配信捷XDPPro编程平台,平台支持POU编程方式,可显著提高用户编程效率 | ||
XD系列 | XD系列可以满足不同工业现场的控制需求。PLC点数覆盖10~60点,最多可以支持1个ED模块、2个BD模块、16个右扩展模块,支持2~10轴的脉冲控制;XD系列包括XD3系列、XD5E系列、XDH系列等,在经济性、通讯效率、运动控制等方面各具优势 | ||
XL系列 | XL系列是一款薄型的PLC,主要应用于先进制造业场景。PLC点数覆盖10~64点,最多可以支持1个ED模块、16个右扩展模块,支持2~10轴的脉冲控制;XL系列包括XL3系列、XL5E系列、XLH系列等 | ||
一体机 | ZP系列 | 一体机是由PLC与HMI在功能上与体积上的整合体,在达到控制要求的前提下,小巧的外形可节省安装空间,减轻维护成本。ZP系列是以文本OP系列与XD系列整合,功能键多达26个,均可自由指定 | |
ZG系列 | ZG系列是以TG系列与XD系列的整合,前面板防水等级符合IP65,采用简单直观的画面编辑,支持触摸的显示区域,满足客户的使用体验感 | ||
IO模块 | XD系列扩展模块 | 具有丰富的扩展种类,支持左扩展、右扩展、BD扩展,模块种类齐全包含数字量、模拟量、温度、称重、通讯、特殊模块,点数覆盖全面,IO点数最大可扩展512点,通过扩展除传统功能外还可以实现CAN通讯、微距测量、编码器测量等功能,稳定性较高,应用范围辐射XD系列全系列PLC主 |
主要产品分类 | 产品系列 | 产品介绍 | 系列照片 |
机 | |||
XL系列扩展模块 | 具有灵活的连接方式,支持本体和远程IO扩展方式,相比XD系列扩展模块更能满足体积较小的安装场景,分布式扩展方式能够大大简化现场布线方式,提高数据采集的稳定性,模块种类齐全包含数字量、模拟量、温度、称重、通讯等类型,点数覆盖全面,IO点数最大可扩展512点,通过扩展除传统功能外还可以实现CAN通讯 | ||
XF系列扩展模块 | XF系列刀片式扩展模块,支持本体扩展和远程IO扩展两种方式,其中1U模块厚度薄至12mm,数据通讯速度可达到微秒级别响应,结构采用夹片式背板通讯连接器,连接更稳定保证数据的实时通信。丰富的模块类型包含数字量、模拟量、温度、通信、工艺、脉冲等模块,其中IO开断时间100us、模拟量响应速度60us,能够满足不同行业不同场景的相关需求 | ||
数字产线信息化平台 | 信捷云智造平台 | 云智造平台以深耕行业多年及广泛的产品应用为基础,面向远程数据采集分析的工业信息化行业应用平台,功能包括远程监控、设备管理、报警维保、数据存储、报表分析、分权管理等;支持PC端、手机APP、微信小程序多端监控;同时支持物联屏VNC,实现云屏同步监控。平台降低了用户的使用门槛,免编程、免安装软件、无需专业技能,即可快速实现产品与系统平台的联接,利用互联网特性大大提高了客户的人效;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助力客户打造专属物联网平台,先后在智慧农业、暖通环保、畜牧养殖、能源管理、光伏产线、生产制造等行业有了广泛应用 |
2、驱动系统公司的驱动系统主要由伺服系统(伺服电机和伺服驱动器)组成,同时公司亦向客户提供步进驱动器、变频器等其他驱动层、执行层产品。其中,伺服系统是指以位置、速度、转矩为控制量,能够动态跟踪目标变化从而实现自动化控制的系统,是实现工业自动化精密制造和柔性制造的核心产品。
公司的驱动系统产品包括DS5系列伺服驱动器、MS6系列伺服电机、DP3系列步进驱动器以及VH系列变频器等,具体情况如下:
主要产品分类 | 产品系列 | 产品介绍 | 系列照片 |
伺服驱动器 | DS5系列 | 速度环响应带宽最高达到3.5KHz,支持EtherCAT、PROFINET、CANopen等主流通讯协议,机型划分详细,适配17bit/19bit/23bit高精度伺服电机。功能全面、性能稳定、简单易用 | |
DM6系列 | 采用整流+逆变的书本式模块化设计,可灵活搭配,节省安装空间。采用共直流母线技术,可有效减少能量消耗,节省配电工时。配有安全转矩关闭功能,使用安全性高 | ||
DF3系列 | 体积小巧,功能完善,接口丰富,支持24V~70V宽压供电,支持CANopen、MODBUS主流通讯协议,自带24V抱闸输出,满足低压行业客户多种使用需求 | ||
伺服电机 | MS6系列 | MS6系列电机使用全新设计架构,相比于上一代MS5系列电机具有更全功率、更小尺寸、更低温升、更高转速、更大扭矩、更高可靠性等优点 | |
步进驱动器 | DP3系列 | 具有PUL模式静止时电流自动减半功能;IO模式有高低加减速档位调节,拨码可选功能;同时具有过流、过压和短路等保护功能。具有编码器位置反馈功能,可对位置偏差进行实时补偿 | |
低压变频器 | VH1系列 | 小巧机身,紧凑设计。一体多能,同时支持同异步切换。标配IGBT集成模块,实现150%重载输出1分钟。标配制动功能,长期保障设备平稳停机。内置RFI滤波器,可有效降低EMC对外干扰,满足高精度控制需求。电位器式可调旋钮设计,调试更轻松。导轨并排安装,省时又省力。可广泛应用于以木工雕刻、食品罐装、物流输送线等为代表的小型自动化应用机械上 |
3、人机界面人机界面是工业设备中人机交互的产品,具有触摸输入和画面显示功能。人机界面连接PLC、变频器等工业控制设备,利用显示屏反馈系统信息,通过触摸屏、键盘、鼠标等写入工作参数或输入操作命令,进而实现人与机器信息交互。
公司人机界面产品主要包括工业触摸屏、文本显示器。具体情况如下:
主要产品分类 | 产品系列 | 产品介绍 | 系列照片 |
工业触摸屏 | TS系列 | TS5D系列采用整机金属结构,抗干扰性和散热性能较强,采用Cortex-A7双核处理,主频1.2GHz,覆盖主流信息交互协议,支持MQTT、TCP/IP协议;支持流媒体、预设视频播放、支持网络摄像头、支持VNC、VPN实现远程监控以及程序远程下载。 | |
文本显示器 | TG系列 | TG765-XT作为TG系列标杆产品可满足常见使用需求,适用于大部分工业场景,产品成熟度较高、故障率低 |
4、智能装置公司智能装置产品主要包括机器视觉和以机械臂为代表的工业机器人。公司机器视觉系统主要由自主研发的视觉应用开发平台XinjieVisionStudio3.0构成,同时提供高性能工业相机、工业镜头等配套产品,为客户提供完整解决方案。
主要产品分类 | 产品介绍 | 系列照片 |
机器视觉 | 公司机器视觉系统基于Dataflow模型编写的开发平台,可兼容国内主流工业相机、机械臂型号,适用于工厂自动化领域大规模密集型计算需求。同时支持Modbus、TCP/IP等通讯方式 |
主要产品分类 | 产品介绍 | 系列照片 |
机器人 | 公司具有高速、高精、智能、专业的工业机器人,包括SCARA、桌面六轴、工业六轴等,具备优越速度、精度、线性度和垂直度等高性能优势。 |
(三)主要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公司采取“以产定采+安全库存”的采购模式。公司计划部根据生产计划及库存情况制定月度物料采购计划,采购部通常在合格供应商名录范围内下推采购订单并完成采购合同签署,供应商交货后由质量部负责质量检验。公司对外采购主要包括集成电路芯片、电阻电容、液晶屏、电子元器件等工业自动化原材料。
为了规范采购管理,公司制定了《采购管理程序》《供应商管理程序》等相关管理制度,对公司内部部门职责以及供应商开发管理有着严格规定。公司下设计划部、供应商管理部、质量部等部门,并联合参与合格供应商评选,根据供应商资质、技术实力、生产能力、价格、交货周期等因素将综合水平较高的供应商纳入合格供应商名录,并保持稳定的合作关系,确保公司原材料采购的可持续性和安全性。
2、生产模式
公司主要采用“销售预测为主、订单生产为辅”的生产模式。公司产品主要由生产部负责生产,仓储部、培训部等其他部门负责日常原材料和产成品的收发以及生产员工的培训等生产辅助工作。公司生产部与计划部根据历史订单和实际订单情况预测月度物料需求,并结合库存情况制定生产计划,由采购部门提前预备生产所需原材料。对部分定制产品以实际订单为依据,同时保持一定的原材料及产成品库存。
公司主要产品可编程控制器、驱动器、人机界面、伺服电机等具有多型号的特性,且在生产过程中存在共用核心设备的情况。在产品销售旺季,公司通常将共用产线的PCBA等半成品通过委托外协方式进行补充生产,以实现降本增效。
3、销售模式
(1)销售模式公司采用“经销为主、直销为辅”的销售模式,销售产品涵盖可编程控制器、伺服电机、伺服驱动器、步进驱动器、变频器、人机界面和智能装置等。
公司产品下游应用覆盖范围广,涉及众多行业领域,终端客户呈现小而散的特性,因此公司通过经销商扩大公司对客户的覆盖范围、增加客户服务能力。在经销模式下,公司主要通过经销商开拓下游市场,公司与区域资源丰富的经销商签订经销协议,由经销商负责所属区域端客户的开拓和售后。公司销售主要流程如下:(1)获取商机:对于增量客户,公司主要通过行业展会、业内推荐等方式选取合格第三方并签订经销协议;对于存量经销商客户,经销商通常结合自身库存、在手订单等情况定期下单;(2)获取订单:公司建立了高效的在线订单平台,客户可通过平台自行下单;(3)内部审核:公司收到线上订单后审核终端客户区域、价格、行业是否符合经销协议规定,通过后完成订单签署。
在直销模式下,公司基于自身对下游行业理解和方案储备,针对行业型大客户提供工业自动化产品和行业解决方案。
(2)营销体系
公司建立了完善的专业化和本地化兼备的营销体系。从销售区域角度,国内分为华南、华东、华北等销售大区,海外市场则设立当地办事处,各区域配备了常驻销售和技术支持团队,可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公司总部设有战略行业拓展部,针对光伏、新能源等重点行业进行终端拓展,同时与公司研发技术人员、地区销售人员联合组建行业团队,针对行业共性问题共同研究解决方案。
3、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近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币种:人民币
2024年 | 2023年 | 本年比上年增减(%) | 2022年 | |
总资产 | 3,215,802,610.15 | 2,880,365,470.61 | 11.65 | 2,693,761,669.5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 2,296,978,071.07 | 2,135,179,855.32 | 7.58 | 1,961,485,809.16 |
营业收入 | 1,708,273,087.39 | 1,505,050,809.79 | 13.50 | 1,335,098,830.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228,551,886.89 | 199,016,714.22 | 14.84 | 221,992,215.9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 202,857,397.61 | 161,253,825.66 | 25.80 | 193,386,043.9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127,705,927.85 | 197,905,973.05 | -35.47 | 179,368,944.37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 10.36 | 9.72 | 增加0.64个百分点 | 11.88 |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 1.64 | 1.42 | 15.49 | 1.58 |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 1.64 | 1.42 | 15.49 | 1.58 |
3.2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币种:人民币
第一季度(1-3月份) | 第二季度(4-6月份) | 第三季度(7-9月份) | 第四季度(10-12月份) | |
营业收入 | 339,857,856.78 | 457,458,661.44 | 413,174,851.46 | 497,781,717.7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44,471,993.97 | 82,124,590.14 | 47,659,961.51 | 54,295,341.2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37,434,665.87 | 75,084,575.29 | 44,819,699.25 | 45,518,457.2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61,828,414.94 | 51,831,818.04 | 54,866,916.72 | 82,835,608.03 |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不适用
4、股东情况
4.1报告期末及年报披露前一个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和持有特
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及前10名股东情况
单位:股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户) | 12,132 | |||||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户) | 11,054 | |||||
截至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 | 0 | |||||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 | 0 | |||||
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不含通过转融通出借股份) | ||||||
股东名称(全称) | 报告期内增减 | 期末持股数量 | 比例(%) | 持有有限售条 | 质押、标记或冻结情况 | 股东性质 |
件的股份数量 | 股份状态 | 数量 | |||||
李新 | 0 | 32,467,960 | 23.10 | 0 | 无 | 0 | 境内自然人 |
刘婷莉 | 0 | 16,867,200 | 12.00 | 0 | 无 | 0 | 境内自然人 |
邹骏宇 | 0 | 14,920,900 | 10.62 | 0 | 质押 | 10,440,000 | 境内自然人 |
吉峰 | 0 | 4,491,575 | 3.20 | 0 | 质押 | 1,270,000 | 境内自然人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 | 2,466,841 | 3,911,433 | 2.78 | 0 | 无 | 0 | 其他 |
浙江安诚数盈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安诚数盈长盛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 1,603,703 | 3,213,003 | 2.29 | 0 | 无 | 0 | 其他 |
上海思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思勰投资思源1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 0 | 2,810,000 | 2.00 | 0 | 无 | 0 | 其他 |
上海宽投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宽投天王星11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 0 | 2,751,300 | 1.96 | 0 | 无 | 0 | 其他 |
过志强 | 0 | 2,552,600 | 1.82 | 0 | 无 | 0 | 境内自然人 |
上海宽投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宽投如歌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 0 | 2,074,016 | 1.48 | 0 | 无 | 0 | 其他 |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 | 公司内部股东邹骏宇与思勰投资思源1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签署了一致行动人协议。 | ||||||
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及持股数量的说明 | 不适用 |
4.2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不适用
4.3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不适用
4.4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名股东情况
□适用√不适用
5、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不适用
第三节重要事项
1、公司应当根据重要性原则,披露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70,827.31万元,同比增长13.5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855.1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14.84%;公司基本每股收益1.64元。
2、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后存在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应当披露导致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原因。
□适用√不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