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润达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公司代码:603108公司简称:润达医疗转债代码:113588转债简称:润达转债
上海润达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重要提示
1、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www.sse.com.cn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众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2025年4月24日,公司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的议案》。同意公司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的总股本为基数分配利润,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30元(含税)。
第二节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 ||||
股票种类 | 股票上市交易所 | 股票简称 | 股票代码 | 变更前股票简称 |
A股 | 上海证券交易所 | 润达医疗 | 603108 | 无 |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 董事会秘书 | 证券事务代表 |
姓名 | 张诚栩 | 杨琪 |
联系地址 | 上海市虹口区乍浦路89号星荟中心1座8楼 | 上海市虹口区乍浦路89号星荟中心1座8楼 |
电话 | 021-68406213 | 021-68406213 |
传真 | 021-68406213 | 021-68406213 |
电子信箱 | board@rundamedical.com | board@rundamedical.com |
2、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公司所处的行业为IVD流通与服务行业,IVD流通服务商是连接上游IVD生产企业和下游医疗机构的重要环节,是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和体外诊断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检验工作主要通过检验系统完
上海润达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成,检验系统除了检验设备、试剂、标准品、质控品等生产资料和检验人员等构成生产要素外,还需要配合全面的质量管理、实验室环境、标本采集输送、技术维修服务等工作最终产出检验结果。医学实验室的本质为通过各种仪器、试剂,将人体样本(血液、体液、组织等)生产成为检验数据与结果的“工厂”。
作为服务于公立医疗机构检验科的中间渠道服务商,公司一方面需要承担起实验室诊断试剂/设备等生产资料供应链服务,同时为提高医学实验室检验系统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在设备产品选择、技术应用培训、流程操作规范、质量控制措施、试剂耗材管理存储、设备维修养护等方面还需提供专业化的技术支持服务和管理服务。在为客户提供服务过程中,企业获取的毛利来自于试剂冷链运输配送、仪器设备售后维修、技术支持、实验室运营管理服务、新项目推广教育培训服务等。未来随着医保控费、集中采购等政策推进,将推动医疗机构更加注重开源节流,同时对服务商的综合服务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帮助实验室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1、需求端:市场规模持续扩张,结构性机遇凸显
根据2023年发布的《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2022年国内公立医院检验收入为4520亿元,同比增长10.4%。对应于中间渠道检测服务商市场规模约1,500-1,800亿元,总体上IVD中间渠道服务行业市场规模保持持续稳定增长。国内检验行业的高速增长一方面受益于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患者基数增大,60岁以上人口占比达19.8%(2023年),慢性病与早筛需求激增;另一方面受益于我国医保体系不断健全、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医疗消费理念得到提升,新的检验需求持续增加,院内检验项目不断扩容。目前我国纳入医保目录的检测项目约1,800项,普通的大型三甲医院开展检测项目约800-1000项,而欧美等医疗体系较成熟的发达国家大型医院检测项目在3,000-4,000项,国内检验费用支出占医保整体支出比例较国外成熟医疗体系国家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借鉴国外体外诊断产品成熟的流通与服务模式基础上,结合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现状,国内的专业综合服务商将在体外诊断市场快速增长的背景下,迎来了良好的市场发展环境。
2、供给端:政策重塑格局,集中化与专业化并行
目前我国IVD流通服务市场呈现出整体分散的竞争格局,IVD中小代理商多达2万余家,行业集中度较低。随着两票制、阳光平台采购、医保控费、集中采购、医疗反腐等政策的深入推进,供给格局会发生明显变化,中小经销商代理模式将逐步淘汰消失,行业集中度显著提升(CR10占比从2021年15%升至2023年28%)。未来拥有强大的市场覆盖能力、供应链能力、信息化服务能力、技术服务及综合管理服务能力的规模型IVD综合服务平台型企业将受益于医改政策的执行。
3、降本增效刚性需求,驱动服务模式创新
根据2021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及2021年8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多部门联合印发的《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方案》,都
上海润达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提到了要加强公立医院主体地位,公立医院发展方式要从规模扩张转向提质增效,运行模式要从粗放管理转向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提升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效能。医保控费、按病种付费(DRGs)等医保支付制度改革,医院药品及高低值耗材加成逐步取消,进一步驱动医疗机构从粗放管理到精细化管理的转变。目前医疗机构主要收入利润来自于检验、影像、手术等医技服务领域,医院对于检验科室的盈利和成本控制更重视,需要具备专业化的技术支持服务和精细化管理服务能力的第三方服务企业来帮助科室和医院提升实验室自身诊断服务能力和运营效率,降低综合管理成本最终实现精细化管理和降本增效的目的。例如通过规模化的集约化检测降低单检成本;通过AI辅助试剂耗材库存预测、设备预防性维护等智能化管理减少浪费;通过LIS系统与自动化流水线整合精益化流程提升检测效率。
4、服务属性升维,价值向全生态延伸IVD流通服务从“产品分销”向“数据+服务+解决方案”转型。在技术赋能上能提供LDT项目开发支持、POCT场景定制方案等新技术支持;在数据增值方面能依托检验大数据反哺临床科研与公共卫生决策;在生态协同上与AI企业合作开发智能诊断模型,如辅助检验检查报告解读,自动生成电子病历报告等。未来,拥有专业化综合服务优势及综合资源整合能力的平台型企业将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形成更强的客户粘性。
5、区域医疗一体化加速,检验中心建设进入快车道区域检验中心的建设推广,是结合我国医疗体制情况开拓的一条发展新路径。近年来我国有关推动区域医学检验中心建设的政策频发,2023年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发改委等六部门发布《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同年6月,六部门发布《关于印发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试点城市名单的通知》,确定了81个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城市。区域检验中心建设是落实国家医疗卫生改革、实现分级诊疗、推动医改建设的重要环节,在提升区域医学检验质量、推动医疗资源下沉、降低医疗机构运营成本、减少政府财政重复投入、实现区域医学检验结果互认及区域医学检验资源共享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紧密型医联体、医共体的建设,实现区域内医疗资源共享和信息整合,大幅度提高区域内医学检验资源的利用水平和效率,通过规模化检测实现成本控制,同时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整体诊断能力和水平。
公司作为国内规模领先的医学实验室综合服务商,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为各类实验室(主要为医院的检验科,又称临床实验室,还包括第三方医学实验室、体检中心、疾控中心和血站等其他医疗单位所属的医学实验室)提供体外诊断产品、技术服务支持、实验室运营管理等全方位的综合服务。同时以体外诊断产品研发生产、数字化信息系统开发、第三方实验室检测等产业链延伸业务为补充,构建覆盖医学实验室全场景的智慧化服务体系。依托公司强大的数据资源平台,以AI与大模型技术为引擎,深度重构医学实验室服务模式,发展新质医疗服务,实现数智化转型,形成"服务+制造+数字生态"协同发展的创新格局。
(一)主营业务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两大板块:综合服务板块(IVD传统供应链业务、集约化业务/区域检验中心业务、第三方实验室检测业务)和工业板块(IVD产品研发生产业务、数字化信息系统业务)。作为一家IVD平台型综合服务商,公司两大板块业务互为补充,有效地满足了各级实验室的综合服务需求。
1、检测综合服务平台业务
检测综合服务平台业务系公司基于下游医疗机构客户的检测服务需求,为客户提供系列全方位综合服务,通过服务为客户创造价值,帮助客户实现精细化管理,降低综合运营成本,提升医疗效率和诊断服务水平,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按照为客户提供的不同服务内容,检测综合服务平台业务分为:传统的供应链服务业务,创新集约化业务及区域检验中心服务业务,院外第三方实验室检测服务业务。
?传统供应链服务业务作为公司传统的业务类型,主要以IVD产品的流通配送及售后维修技术支持为基础,为各类医学实验室提供包括丰富的多品牌产品组合服务、先进的冷链仓储物流、仪器定期维护保养及属地化快速响应维修服务在内的全产业供应链服务。?创新的集约化业务及区域检验中心服务业务针对较大型的院内医学实验室对成本管控,效率提升的需求不断增强,公司顺应国家医改及产业发展趋势,不断升级服务内容,开创新的商业模式—集约化服务模式,该创新业务模式是在传统的供应链服务基础上,一方面通过试剂等生产资料的集中采购降低物料成本,另一方面根据各医疗机构的运营现况和发展规划,结合科技化管理理念,从构建实验室整体检验系统和提升运营管理综合服务入手,综合提升实验室诊断能力和服务水平,同时降低实验室运营管理、质量控制等综合成本,从而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针对实验室精细化管理,实现实验流程优化、设备选择合理化、试剂管理信息化、运营成本精细化、检测标准化,提供包括仪器设备维修等基础技术支持、实验室过程管理、质量控制管理等服务。针对实验室检测能力和水平提升,提供了包括临床教育培训、实验报告解读服务、既有检测项目临床推广、新产品新技术临床培训服务、学术交流及提供学科建设支持等系列增值服务。同时公司还为各级医疗机构提供特色专科建设整体化服务,如为微生物、病理、分子诊断、影像、透析等专科领域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公司通过提供以上综合服务,提升大型IVD渠道综合服务商的服务价值属性,帮助医院实现降本增效的目的。
为进一步推动分级诊疗制度落地,加快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医共体的建设,实现区域内医疗资源共享和信息整合,公司顺应国家相关医疗政策,不断提高自身服务能力,将集约化业务进行升级,将现有成熟的服务经验和模式由单体医院延伸到区域医联体所有医院,将区域医联体医院标本集中在中心实验室检测,实现规模化检测。
一方面,通过中心实验室升级、区域样本物流平台及区域信息平台搭建、健全区域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提升中心实验室整体诊断能力及服务水平;另一方面,组织专家建立标准,依据标准提供线上与线下的基层医生临床培训教育,依据病种及临床路径制订对应检测项目,提升基层医院服务能力,增加基层标本外送,实现中心实验室良性循环;通过患者宣教,提高区域影响力,助力各地医联体的成功落地,助推分级诊疗的成功实现。
?第三方实验室检测服务业务作为院内实验室集约化业务及区域检验中心业务的补充,为满足部分核心客户特检项目需求,公司借助自身资源优势,也积极布局了院外第三方实验室检测业务。公司建立以精准检验为主导、创新模式为特色,学术交流为平台的综合性医学检验实验室,引进国内外一流的高端检测设备,大力推进产学研的发展,完成了基因芯片技术、质谱色谱、细胞成像、蛋白指纹图谱、液态芯片、药敏测试等多个检验技术平台的搭建,范围覆盖了从常规到高端的主流技术领域,检验项目超过2000项,其中包括分子诊断、远程病理诊断、冰冻病理、CTC循环肿瘤细胞检测、染色体检测等高端检测项目,较好的满足公司集约化客户及区域检验中心客户对部分高端诊断项目的外包服务需求。
2、工业板块?IVD产品研发生产制造业务基于公司对下游客户市场需求的洞察力,以满足临床需求为导向,公司积极布局上游IVD生产制造业务,围绕技术创新搭建多样化技术平台,产品管线突出“多元化”和“特色化”,自主产品涵盖糖化、质谱、生化、POCT等多个技术领域,其中糖化类产品为公司核心特色品牌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国内行业前列。公司重视自产产品的研发,不断推出满足临床检测需求新产品,报告期内进一步丰富糖化检测产品线,推出糖化血球流水线及三联流水线;推出全新五分类血球分析仪MH-60/MH-120系列,支持与自有糖化设备无缝对接,构建"采血-分析-报告"全自动化闭环,实现从血液学检测到糖化血红蛋白分析的全方位集成检测方案。在精准检测领域,推出临床质谱一站式解决方案,包括自主研发的ARP-6465MD三重四极杆质谱仪、谱易快萃取柱和全自动前处理系统,进一步满足客户的产品需求;在细胞学检测方向,推出CytoPro流式细胞前处理仪与CytoSelect细胞分选仪,助力免疫表型鉴定与细胞功能研究。
?数字信息化业务公司以“AI+数据”双轮驱动,构建覆盖实验室管理、临床辅助决策、健康管理服务的全域数字化解决方案。在实验室智慧化管理系统方面,公司开发了系列数字化信息产品,如SIMS系统(实验室试剂库存管理系统)、Mai47系统(医疗供应链协同云平台)、POCT智慧管理平台、PCR数字化管理平台、ISP系统(仪器服务平台)、CCLS(冷链物流系统)、DAP(数据融合平台)等;在实验室质量控制管理方面,开发了实验室质量控制管理软件,质量云及检验结果互认平台等。针对临床检验数据信息管理环节,开发了LIS系统(医学实验室信息系统)、BIS系统(临床输血质量管理系统)、区域信息平台等。
(二)经营模式公司商业模式类同连锁医疗服务经营模式,通过服务为客户创造价值,增强客户粘性。公司通过可标准化、可复制化的服务体系,将服务的客户不断拓展至全国范围的公立医疗机构,不断提升公司的市场平台规模。在为客户提供服务过程中,公司获取的毛利来自于试剂冷链运输配送、仪器设备售后维修/技术支持、实验室精细化管理服务、实验室质量控制管理服务、新项目新产品临床推广教育培训服务等综合服务,服务的价值通过试剂的差价变现。通过搭建服务平台之后,公司在上游部分特色细分领域进行产品的研发生产布局,进一步满足下游医疗机构客户对部分特色检测产品的市场需求。
(三)业绩驱动因素公司始终秉承通过服务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经营理念,主营业务立足于院内检测市场。受益于行业市场规模增长、院内检测项目不断扩容、人口老龄化加深、患者基数增加等因素,公司在不断争取市场份额;另一方面,目前行业竞争格局较分散,集中度较低,随着医保控费等政策推进,具有较强的综合服务能力优势的企业将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作为服务平台型企业,公司获取的毛利来自为客户提供的综合服务,毛利率水平相对合理且稳定,公司抗风险能力较强。公司整体业绩与某个单一品牌或单一检测技术的关联度不高,而是与下游医疗机构对多品牌、全产品种类市场整体检测需求相关。随着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检验项目的种类持续增加,国内临床检测需求还远未被满足,下游医疗机构客户的整体检测市场需求不断扩大,为公司未来业绩稳定增长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公司发挥自身在医疗垂直领域的深厚积累、AI应用等领先优势,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与医疗场景的深度融合,积极与医疗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及医疗机构开展深度合作,实现医疗全场景应用的开发与落地,为医疗机构及合作伙伴提供高效、精准、安全的AI解决方案,同时覆盖智慧医疗健康多类场景应用,包括诊疗服务、患者管理、体检,药店,保险,智慧检验等领域,为公司创造新的盈利点和发展新格局。
3、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近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币种:人民币
2024年 | 2023年 | 本年比上年增减(%) | 2022年 | |
总资产 | 14,305,542,661.54 | 14,309,993,279.77 | -0.03 | 14,554,416,197.0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 4,354,582,007.41 | 4,280,104,992.13 | 1.74 | 3,888,247,501.52 |
营业收入 | 8,311,780,357.39 | 9,147,372,720.28 | -9.13 | 10,494,418,694.5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55,280,607.97 | 273,296,495.22 | -79.77 | 419,681,995.4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 31,456,499.30 | 149,396,387.51 | -78.94 | 394,861,894.2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646,947,379.71 | 729,722,791.55 | -11.34 | -428,860,158.88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 1.29 | 6.84 | 减少5.55个百分点 | 11.42 |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 0.09 | 0.47 | -80.85 | 0.72 |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 0.09 | 0.47 | -80.85 | 0.71 |
3.2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币种:人民币
第一季度(1-3月份) | 第二季度(4-6月份) | 第三季度(7-9月份) | 第四季度(10-12月份) | |
营业收入 | 2,072,478,429.77 | 2,062,789,588.15 | 2,041,018,306.44 | 2,135,494,033.0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22,603,808.03 | 68,702,270.55 | -40,881,167.66 | 4,855,697.0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18,602,634.96 | 60,588,833.06 | -46,647,683.84 | -1,087,284.8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40,845,966.27 | 127,740,095.16 | 121,593,478.25 | 438,459,772.57 |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不适用
4、股东情况
4.1报告期末及年报披露前一个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和持有特别
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及前10名股东情况
单位:股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户) | 52,051 | ||||||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户) | 75,979 | ||||||
截至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 | 不适用 | ||||||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 | 不适用 | ||||||
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不含通过转融通出借股份) | |||||||
股东名称(全称) | 报告期内增减 | 期末持股数量 | 比例(%) | 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数量 | 质押、标记或冻结情况 | 股东性质 | |
股份状态 | 数量 | ||||||
杭州市拱墅区国有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0 | 116,000,000 | 19.22 | 0 | 无 | 国有法人 | |
刘辉 | -5,500,000 | 31,528,771 | 5.22 | 0 | 冻结 | 2,904,000 | 境内自然人 |
质押 | 11,630,000 | ||||||
朱文怡 | -1,450,000 | 31,518,408 | 5.22 | 0 | 质押 | 10,540,000 | 境内自然人 |
卫明 | -5,105,456 | 16,376,328 | 2.71 | 0 | 无 | 境内自然人 | |
太平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传统-普通保险产品-022L-CT001沪 | 13,652,502 | 13,652,502 | 2.26 | 0 | 无 | 其他 | |
九江昊诚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 | -900,000 | 8,185,349 | 1.36 | 0 | 质押 | 8,185,349 | 境内非国有法人 |
韩靖雅 | 6,428,044 | 7,628,044 | 1.26 | 0 | 无 | 境内自然人 |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 | -6,088,371 | 4,621,163 | 0.77 | 0 | 无 | 其他 | |
东营东创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 -3,510,000 | 4,212,449 | 0.70 | 0 | 质押 | 4,212,449 | 境内非国有法人 |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 | 3,423,671 | 3,945,551 | 0.65 | 0 | 无 | 其他 |
司-南方中证10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 | ||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 | 1、朱文怡及刘辉为母子关系。2、未知其他前十名无限售条件流通股股东之间存在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 | |
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及持股数量的说明 | 不适用 |
4.2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不适用
4.3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不适用
4.4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名股东情况
□适用√不适用
5、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不适用
5.1公司所有在年度报告批准报出日存续的债券情况
单位:元币种:人民币
债券名称 | 简称 | 代码 | 到期日 | 债券余额 | 利率(%) |
上海润达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 | 23润达医疗MTN001 | 102381746 | 2025-07-20 | 300,000,000 | 6.48 |
5.2报告期内债券的付息兑付情况
债券名称 | 付息兑付情况的说明 |
上海润达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 | 23润达医疗MTN001于2023年7月20日正式起息,首次付息日为2024年7月20日。公司于2024年7月20日完成兑息,兑付利息金额为1,944万元。 |
5.3报告期内信用评级机构对公司或债券作出的信用评级结果调整情况
□适用√不适用
5.4公司近2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适用□不适用
单位:元币种:人民币
主要指标 | 2024年 | 2023年 | 本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
资产负债率(%) | 60.83 | 61.93 | -1.78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 | 31,456,499.30 | 149,396,387.51 | -78.94 |
EBITDA全部债务比 | 0.12 | 0.16 | -25.00 |
利息保障倍数 | 2.10 | 2.96 | -29.05 |
第三节重要事项
1、公司应当根据重要性原则,披露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31,178.04万元,同比下降9.13%;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528.06万元,同比下降79.77%;归属于母公司净资产为435,458.20万元,基本每股收益0.09元。
2、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后存在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应当披露导致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原因。
□适用√不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