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首页 > 最新公告 > 返回前页

重庆银行:公开发行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2025年跟踪评级报告下载公告
公告日期:2025-05-21

重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2025年跟踪评级报告www.lhratings.com

www.lhratings.com

联合〔2025〕3273号

联合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对重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信用状况进行跟踪分析和评估,确定维持重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主体长期信用等级为AAA,维持“重银转债”信用等级为AAA,评级展望为稳定。

特此公告

联合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

评级总监:

二〇二五年五月二十日

声 明

重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2025年跟踪评级报告

项目本次评级结果上次评级结果评级时间
重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AAA/稳定AAA/稳定2025/05/20
重银转债AAA/稳定AAA/稳定
评级观点跟踪期内,重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银行”)深耕重庆市,重庆市作为我国四大直辖市之一,区位优势突出,同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新时代西部大开发、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战略的实施为重庆市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及发展契机,亦为重庆银行业务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作为成渝地区唯一“A+H”股上市城商行,重庆银行在中西部银行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当地建立了良好的品牌知名度和客户基础,且通过异地分行延伸展业范围,主营业务发展态势良好,资产增速位于城商行前列,同业竞争力较强。管理与发展方面,重庆银行公司治理机制运行良好,内部控制体系持续完善,股权对外质押比例不高,关联交易规模较小,规范有效的公司治理体系为其业务发展创造了高效保障机制。经营方面,重庆银行在重庆市的业务开展上拥有地缘和人缘优势,同时通过异地分行延伸展业范围,2024年,重庆银行存贷款业务规模增速提升,信贷资源向“五篇大文章”领域倾斜,持续加大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重点项目信贷投放,普惠、绿色金融业务规模增长较快,并压降低效贴息资产,公司贷款业务实现快速增长且贷款结构有所优化;同时积极推动零售业务高质量发展,储蓄存款规模实现较快增长;投资结构有所优化,整体投资风险偏好趋稳。财务方面,2024年,重庆银行信贷资产中关注类贷款占比、不良贷款率及逾期贷款占比均有所下降,信贷资产质量进一步提升且处于同业较好水平,贷款拨备水平充足,但面临一定贷款行业集中风险;储蓄存款占比进一步提升,但对市场融入资金依赖度仍处于较高水平,负债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中收业务转型加速,但受市场利率持续下行、化债政策实施以及同业竞争加剧等外部因素影响,其净利差有所收窄,盈利能力有所弱化;得益于资本使用效率的提升叠加利润留存以及二级资本债券的发行对资本的较好补充,重庆银行资本充足性指标有所提升,未来仍需关注业务的持续发展对其核心一级资本的消耗情况。 个体调整:无。 外部支持调整:重庆市财政具备一定的支持能力,当出现经营困难时,重庆银行获得地方政府直接或间接支持的可能性较大,通过政府支持上调1个子级。
评级展望未来,重庆银行将坚持“地方的银行、市民的银行、小微企业的银行”发展定位,聚焦重大战略和重要产业,积极服务实体经济,加大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普惠金融、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的信贷投放,不断提升客户服务能力和综合实力。另一方面,随着未来业务的持续发展,重庆银行仍面临一定核心资本补充压力,同时在当前宏观经济低位运行背景下,需关注其未来信贷资产质量及盈利能力变动情况。 可能引致评级上调的敏感性因素:不适用。 可能引致评级下调的敏感性因素:行业竞争加剧导致市场地位下降;财务状况恶化,如资产质量恶化、盈利大幅下降、拨备及资本严重不足等。

优势

? 经营区位优势明显。重庆银行深耕重庆市,并通过异地分行将业务辐射于四川、陕西、贵州。重庆市作为我国四大直辖市之一,

具备良好的区位竞争优势,同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新时代西部大开发、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战略的实施为重庆市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及发展契机,亦为重庆银行业务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 金融战略地位突出,业务发展态势良好。作为成渝地区唯一“A+H”股上市城商行,重庆银行在中西部银行业中占据重要地位,

在客户资源、财政存款等方面获得地方政府有力支持,同时其营业网点已实现对重庆市38个区县的全覆盖,在当地建立起良

好的品牌知名度和社会关系网络,且通过异地分行延伸展业范围,主营业务发展态势良好,资产增速位于城商行前列,行业地位及影响力不断提升,同业竞争力较强。

? 公司治理规范有效。重庆银行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上市规则并结合自身公司治理实践不断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完善公司治理制度,公司治理机制运行良好,为业务发展创造高效的保障机制。? 信贷资产质量进一步提升且处于同业较好水平,拨备充足。重庆银行通过完善风险管理架构、巩固风险管理成果以及推动金融科技应用等方式不断提升风险管控能力,2024年其信贷资产中关注类贷款占比、不良贷款率及逾期贷款占比均有所下降,且公司客户资质较好,信贷资产质量处于同业较好水平,拨备充足。? 信贷结构优化,发展效率不断提升。重庆银行积极发挥在绿色、普惠等领域的优势,数字科技赋能绿色及普惠金融业务发展力度持续加强,信贷资源向“五篇大文章”领域倾斜,同时压降低效贴息资产,信贷结构不断优化;此外,储蓄存款占比持续提升,资本精细化管理成效明显,发展效率更加高效。? 获得地方政府支持的可能性较大。作为区域性商业银行,重庆银行在支持当地经济发展、维护当地金融稳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当地金融体系中具有较为重要的地位,当出现经营困难时,获得地方政府直接或间接支持的可能性较大。关注

? 需关注业务集中风险。重庆银行信贷资产及投资资产集中于重庆市,同时受业务发展策略及区域经济结构的影响,其前五大行

业贷款余额占公司贷款的比重较高,信贷业务面临一定行业集中风险,需关注地方经济发展及财政压力变化对其资产质量及业务开展的影响。

? 负债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重庆银行储蓄存款占比持续提升且定期存款占客户存款余额的比重高,存款稳定性较好,但其负债

来源对市场融入资金的依赖度仍较高,负债结构仍面临一定调整压力。

? 关注未来盈利能力变化情况。在市场利率持续下行、化债政策实施以及同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重庆银行净利差有所收窄,其

盈利指标有所下滑,需关注其未来盈利能力变化情况。? 核心一级资本面临一定补充压力。重庆银行资本补充渠道较为丰富,2024年其资本充足性指标有所回升,但较大力度的分红对其资本积累形成一定压力,同时业务规模的较快增长对其资本形成较大消耗,未来仍需关注业务的持续发展对其核心一级资本的消耗情况。

本次评级使用的评级方法、模型、打分表及结果

个体信用状况变动说明:无。外部支持变动说明:无。评级模型使用说明:评级映射关系矩阵参见联合资信最新披露评级技术文件。主要财务数据

资料来源:联合资信根据重庆银行年度报告整理
评级方法 商业银行信用评级方法 V4.0.202208
评级模型 商业银行主体信用评级模型(打分表) V4.0.202208
评价内容评价结果风险因素评价要素评价结果
经营风险A经营环境宏观和区域风险2
行业风险2
自身竞争力公司治理2
未来发展2
业务经营分析1
风险管理水平2
财务风险F2偿付能力资本充足性2
资产质量1
盈利能力4
流动性2
指示评级aa+
个体调整因素:----
个体信用等级aa+
外部支持调整因素:政府支持+1
评级结果AAA
2024年末重庆银行资产构成 重庆银行资产质量情况 重庆银行盈利情况

跟踪评级债项概况

跟踪评级债项概况
债券简称发行规模期限兑付日特殊条款
重银转债130亿元6年2028/03/23--
注:上述债券仅包括由联合资信评级且截至评级时点尚处于存续期的债券 资料来源:联合资信根据公开信息整理
评级历史
注:上述历史评级项目的评级报告通过报告链接可查阅 资料来源:联合资信整理
债项简称债项评级结果主体评级结果评级时间项目小组评级方法/模型评级报告
重银转债AAAAAA2024/05/31张哲铭 李胤贤商业银行信用评级方法 V4.0.202208 商业银行信用主体评级模型(打分表) V4.0.202208阅读全文
重银转债AAAAAA2021/09/27谢冰姝 袁宇豪商业银行信用评级方法v3.1.202011 商业银行主体信用评级模型(打分表)V3.1.202011阅读全文

评级项目组

项目负责人:张哲铭 zhangzm@lhratings.com项目组成员:李胤贤 liyx@lhratings.com

公司邮箱:lianhe@lhratings.com 网址:www.lhratings.com 电话:010-85679696 传真:010-8567922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2号中国人保财险大厦17层(100022)

一、跟踪评级原因

根据有关法规要求,按照联合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合资信”)关于重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银行”)及其相关债券的跟踪评级安排进行本次跟踪评级。

二、主体概况

重庆银行的前身是1996年9月成立的重庆城市合作银行。重庆城市合作银行是在原重庆市37家城市合作信用社和1家城市信用合作社联合社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的地方性商业银行;1998年3月,经中国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批准,重庆城市合作银行更名为重庆市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8月,经原中国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重庆市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现名。2013年11月,重庆银行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首次公开发行H股6.85亿股,募集资金总额32.57亿元。2021年2月,重庆银行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首次公开发行A股3.47亿股,募集资金折合人民币37.63亿元。目前,重庆银行是成渝地区唯一“A+H”股上市城商行,在中西部银行业中占据重要地位,资产增速位于全国城商行前列,行业地位及影响力不断提升。2022年9月,重庆银行发行的可转债进入转股期,2022-2024年期间累计转股数分别为3.45万股、2.23万股和0.75万股。截至2024年末,重庆银行股本为34.75亿元,无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前五大股东及持股比例见图表1。

图表1 ? 2024年末前五大股东及持股情况

序号股东名称持股比例
1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33.75%
2重庆渝富资本运营集团有限公司14.28%
3大新银行有限公司13.20%
4重庆市水利投资(集团)有限公司8.50%
5重庆千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8.49%
合计78.22%

注:本报告中部分合计数与各相加数之和在尾数上存在差异,系四舍五入造成,下同资料来源:联合资信根据重庆银行年度报告整理

重庆银行主要业务为: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提供融资租赁服务等。重庆银行按照联合资信行业分类标准划分为银行业。

截至2024年末,重庆银行下设199家分支机构,网点覆盖了重庆市所有38个区县,并在四川省、陕西省及贵州省设立了33家异地分支行;发起设立了重庆鈊渝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51.00%;持有兴义万丰村镇银行有限责任公司69.09%的股权。

重庆银行注册地址:重庆市江北区永平门街6号;法定代表人:杨秀明。

三、存续可转债概况

2022年3月,重庆银行发行了“重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规模130.00亿元,期限6年,并于2022年4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证券简称“重银转债”,证券代码“113056.SH”。“重银转债”每年的付息日为发行首日起每满一年的当日,如该日为法定节假日或休息日,则顺延至下一个交易日,顺延期间不另付息;每相邻的两个付息日之间为一个计息年度。在期满后五个交易日内,重庆银行将以票面面值的110%(含最后一期年度利息)的价格向投资者赎回全部未转股的可转债。“重银转债”募集的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全部用于支持重庆银行未来各项业务健康发展,在可转债转股后按照相关监管要求用于补充重庆银行核心一级资本。“重银转债”转股的起止日期为自2022年9月30日至2028年3月22日(如遇节假日,向后顺延)。2022年9月30日起“重银转债”进入转股期,截至2024年末,累计已有面值696000元重银转债转为重庆银行A股普通股,累计转股股数为64242股,尚未转股的可转换公司债券金额12999304000元。

四、宏观经济和政策环境分析

2025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起步平稳、开局良好,延续回升向好态势。各地区各部门着力打好宏观政策“组合拳”,生产供给较快增长,国内需求不断扩大,股市楼市价格总体稳定。宏观政策认真落实全国两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两重两新”政策,加快专项债发行和使用;创新金融工具,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做好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等九项重点工作。2025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31875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4%,比上年四季度环比增长1.2%。宏观政策持续发力,一季度经济增长为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奠定坚实基础。信用环境方面,人民银行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存款准备金、公开市场操作、中期借贷便利、再贷款再贴现等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健全市场化的利率调控框架,下调政策利率及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带动存贷款利率下行。推动优化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用好两项资本市场支持工具。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起决定性作用,保持汇率预期平稳。接下来,人民银行或将灵活把握政策实施力度和节奏,保持流动性充裕。

下阶段,保持经济增长速度,维护股市楼市价格稳定,持续推进地方政府债务化解对于完成全年经济增长目标具有重大意义。进入4月之后,全球关税不确定性肆意破坏贸易链。预计财政和货币政策将会适时适度加码,稳住经济增长态势。中国将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同各国开辟全球贸易新格局。完整版宏观经济与政策环境分析详见《宏观经济信用观察(2025年一季度报)》。

五、行业及区域环境分析

1 行业分析

2024年,商业银行信贷资产增长放缓,资产规模增速下滑,信贷资源进一步向“五篇大文章”“两重”“两新”等重点领域及重点区域倾斜,资产结构趋于优化,金融服务质效进一步提升。截至2024年末,我国商业银行资产总额380.5万亿元,同比增长

7.2%,增速较上年下滑3.7个百分点。资产质量方面,得益于各项支持政策的执行以及风险处置力度的加大,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保持下降趋势,拨备水平有所提升,2024年末不良贷款率为1.50%;但零售贷款风险暴露上升,且信贷资产质量区域分化仍较为明显,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商业银行实际资产质量依然承压。负债及流动性方面,商业银行公司存款增长承压,但储蓄存款稳定增长带动核心负债稳定性提升,整体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盈利方面,2024年,商业银行净息差收窄至1.52%,投资收益增加及信用成本的下降未能抵消息差收窄、信贷增速放缓以及中收承压等因素对盈利实现带来的负面影响,商业银行净利润有所下降,整体盈利水平延续下滑态势,未来随着存款到期重定价及期限结构改善带来负债成本优化,净息差降幅或将趋缓。资本充足性方面,得益于外源性资本补充力度加大及资本新规的实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水平提升且具有充足的安全边际,2024年末资本充足率为15.74%。

未来,随着各项支持政策的逐步落实以及我国经济运行持续稳定恢复,银行业整体将保持稳健的发展态势,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以及抗风险能力将得到进一步增强;同时,考虑到银行业在我国经济及金融体系内具有重要地位,系统重要性显著,在发生风险或流动性困境时,政府通常会为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而给予必要的支持。综上所述,联合资信认为商业银行行业整体信用风险展望为稳定。完整版行业分析详见《2025年商业银行行业分析》。

作为服务地方经济的中坚力量,城市商业银行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建设,得益于多年的发展与整合,城市商业银行整体抗风险能力和竞争力有所提升。截至2024年末,我国共有城市商业银行124家,总资产60.1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0%,占商业银行总资产的15.81%;总负债55.6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9%,占商业银行总负债的15.87%。资产质量方面,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保持稳定,拨备水平有所下降但仍相对充足,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化解、房地产支持政策等措施的逐步落实有助于稳定城市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但实质信用风险管控压力仍存。截至2024年末,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76%,高于商业银行平均水平;拨备覆盖率为188.08%。盈利方面,2024年以来,城市商业银行净息差持续收窄,盈利能力持续弱化,盈利能力有待提升;但随着存款付息成本压降效果的逐步显现,未来净息差收窄幅度或将趋缓,盈利能力下行压力或将得到缓解。资本充足性方面,得益于外源性资本补充、资产结构调整带来的风险资产系数下降以及资本新规的实施,城市商业银行资本充足性指标回升,且有相对充足的安全边际,但仍低于商业银行平均水平。此外,多地政府及地方国有企业通过注资或受让股权的方式进一步提高对城市商业银行的持股比例,地方政府对城市商业银行的控制力也随之增强,国有股占比的提升亦有助于优化其股权结构,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增强抗风险能力。整体看,考虑到我国经济运行持续稳定恢复、人民银行支持性的货币政策、以及各项关于房地产和地方政府债务化解措施的落实,城市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将保持在稳定水平,抗风险能力将逐步提升。完整版城市商业银行行业分析详见《2025年城

市商业银行行业分析》。

2 区域环境分析2024年,重庆市依托区位战略优势,以制造业升级与新兴业态为引擎,协同金融创新与绿色转型,推动经济持续发展;另一方面,重庆地区同业竞争较为激烈,对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和经营管理带来一定挑战。此外,重庆市债务压力较重,重庆银行等地方法人银行为区域化债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化债取得阶段性成果,长期看为当地银行业发展创造更为稳健的经营环境。重庆银行业务范围主要集中于重庆市。重庆市是我国四大直辖市之一,地处长江经济带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核心区域,凭借“一带一路”与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枢纽地位,交通网络辐射能力持续增强,大工业、大农业、大流通和大交通的城市特点突出,其工业基础雄厚,是中国老工业基地之一,拥有汽车、机械、电力、化工、轻纺等综合性工业基地,经济体量较大且民营经济较为活跃。此外,重庆市作为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和西部唯一的直辖市,依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新时代西部大开发、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战略,使其形成多重核心优势。此外,受城市建设、产业转型发展需求旺盛等因素影响,重庆市地方政府债务以及城投企业债务规模不断增长,区域债务负担较重,同时部分区县城投企业债务短期化,部分区域对债券融资较为依赖。在一揽子化债政策逐步实施背景下,重庆地区加强债务管理,通过金融工具创新、资产盘活和国企改革等多种措施稳步推动债务化解,其中金融资源支持突出,重庆银行等地方法人银行为区域化债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投公司融资成本以及流动性压力等。得益于上述措施,重庆市债务新增得到一定遏制,部分区县债务期限结构优化,融资成本有所下降,化债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未来仍需对债务化解成效保持观察。重庆地区化债政策的逐步落实,短期内对域内银行业资产收益带来一定压力,但长期来看,区域债务风险的缓释以及经济活力的提升,为域内银行业创造了更稳健的经营环境。截至2024年末,重庆市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14425.36亿元。

2024年,重庆市依托区位战略优势,以制造业升级与新兴业态为引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193.15亿元,比上年增长5.7%。按产业分,第一产业增加值2135.82亿元,增长2.4%;第二产业增加值11690.68亿元,增长4.6%;第三产业增加值18366.65亿元,增长6.8%。三次产业结构比为6.6:36.3:57.1。民营经济增加值19822.61亿元,增长6.2%,占全市经济总量的61.6%。2024年,重庆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95.4亿元,比上年增长6.3%。其中,税收收入1521.3亿元,增长3.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621.3亿元,增长6.0%。

重庆市地区经济发展区位优势明显,给当地金融机构提供了较好的外部发展环境,但当地金融机构数量众多,同业竞争较为激烈。截至2024年末,重庆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56327.6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5.2%,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55740.15亿元,增长5.9%。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60118.95亿元,比上年末增长6.0%,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59559.73亿元,增长6.5%。

六、跟踪期主要变化

(一)管理与发展

作为“A+H”股上市城商行,重庆银行公司治理机制运行良好,内部控制体系持续完善;股权对外质押比例不高,关联交易规模较小,相关风险可控。

重庆银行严格按照中国公司法、商业银行法、证券法等法律法规及上市地交易所上市规则的规定,结合公司治理实践,不断优化公司治理架构,持续完善公司治理制度,通过优化战略规划管理、股东股权管理、关联交易管理、信息披露透明度、投资者关系等不断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公司治理机制运行良好,为业务发展创造高效的保障机制。内部控制方面,重庆银行依据相关规章制度构建渗透全行各项业务过程和各个操作环节、覆盖全行各部门和岗位的内部控制体系;明确了包含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内部监督在内的五个内部控制体系构成要素,重点对授信、资金、存款、银行卡业务以及会计管理、财务活动、信息系统的控制作了内控要求,持续推动内部控制建设。根据重庆银行于2024年1月11日出具的公告,林军女士因到龄退休辞任董事长,辞任后不再担任重庆银行任何职务;重庆银行现任董事长为杨秀明先生,杨秀明先生曾任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市分行党委副书记、副行长等职务,杨秀明先生董事长任职资格已于2024年3月获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重庆监管局核准。重庆银行行长为高嵩先生,高嵩先生曾任重庆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资产保全部副总经理、渠道管理部总经理、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党委委员及副行长等职务。截至2024年末,重庆银行董事会由11名董事构成,其中执行董事3名,非执行董事3名,独立董事5名;高级管理层成员6名,其中行长1名,副行长5名。

从股权结构来看,重庆银行无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截至2024年末,重庆银行普通股股份总数为34.75亿股,其中A股为

18.96亿股,H股为15.79亿股,前十大股东中国有法人持股比例为37.17%;重庆渝富资本运营集团有限公司(曾用名为重庆渝富资产经营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渝富资本”)直接持有重庆银行A股4.22亿股,通过子公司和关联方持股1.16亿股,合计持股比例为15.49%;渝富资本实际控制人为重庆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2007年,重庆银行引入战略投资者大新银行有限公司,截至2024年末,大新银行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13.20%。从股权质押方面来看,截至2024年末,重庆银行被质押股份占全行总股本的3.76%,被冻结股份占总股本的0.01%,整体质押比例不高。

关联交易方面,重庆银行与不存在控制关系的关联方之间存在若干关联交易;交易均以市场价格为定价基础,按正常业务程序进行,或按交易双方协商的合同约定进行处理,并视交易类型及交易内容由相应决策机构审批。截至2024年末,重庆银行与关联方存款余额为101.41亿元,占同类交易的余额比例为2.14%;关联方贷款余额为80.49亿元,占同类交易的余额比例为1.88%;关联方金融投资余额28.60亿元,占同类交易的余额比例为0.82%;关联交易整体规模较小,相关风险可控。

(二)经营分析

作为成渝地区唯一“A+H”股上市城商行,重庆银行在当地金融战略地位突出,与当地政府的合作关系密切,并建立了良好的品牌知名度和社会关系网络,同时通过异地分行延伸展业范围,同业竞争力较强;2024年,重庆银行聚焦重大战略和重要产业,积极服务实体经济,存贷款业务规模增速提升,但同业竞争加剧等外部环境变化对其业务发展形成一定挑战。

重庆银行的业务经营区域主要集中于重庆市,并对四川省、陕西省和贵州省三个西部省份形成辐射,异地分行的设立为其业务提供新的发展空间,同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新时代西部大开发、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战略的实施为其业务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及发展契机,且作为成渝地区唯一“A+H”股上市城商行,重庆银行在当地金融战略地位突出,其与当地政府的合作关系密切,营业网点已实现对重庆市38个区县的全覆盖,加之经营历史长、决策链条较短、本土化程度高等优势,使其在当地建立起良好的品牌知名度和社会关系网络;此外,重庆银行积极推进网点转型,加强数字化建设,不断提升网点的服务能力。2024年,重庆银行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重大战略和现代制造、普惠金融及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加强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力度,存贷款业务规模增速提升。但另一方面,重庆市域内金融机构数量众多,同业竞争加剧等外部环境变化对其业务发展形成一定挑战。

图表2 ? 存贷款业务结构

业务板块金额(亿元)占比(%)较上年末增长率(%)
2022年末2023年末2024年末2022年末2023年末2024年末2023年末2024年末
客户存款
公司存款1933.881938.151860.0750.5546.7239.230.22-4.03
储蓄存款1672.232009.652495.5843.7148.4552.6420.1824.18
其他存款164.92114.72254.054.312.775.36-30.44121.45
应付存款利息54.9185.61131.471.442.062.7755.9053.57
合计3825.944148.134741.17100.00100.00100.008.4214.30
贷款及垫款
公司贷款和贷款2560.232952.503406.7872.6275.1477.3215.3215.39
其中:票据贴现472.85448.52276.7413.4111.416.28-5.15-38.30
个人贷款945.28949.50976.1826.8124.1622.150.452.81
应收贷款利息20.2227.3523.210.570.700.5335.22-15.13
合计3525.733929.354406.16100.00100.00100.0011.4512.13

注:其他存款主要为公司和个人保证金存款资料来源:联合资信根据重庆银行年度报告整理

图表3 ? 存款结构 图表4 ? 贷款结构

资料来源:联合资信根据重庆银行年度报告整理资料来源:联合资信根据重庆银行年度报告整理

1 公司银行业务重庆银行公司银行业务市场定位明确,2024年以来,重庆银行积极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加快对重点行业及产业的信贷投放,公司贷款业务实现快速增长且贷款结构有所优化;同时良好的银政关系为公司存款业务发展提供有利支撑,但受存款结构调整及部分企业现金流收缩影响,重庆银行公司存款业务发展面临一定挑战。

公司存款方面,重庆银行聚焦重点领域,通过产品创新、渠道拓展等方式加强公司存款营销,同时强加与贷款业务的联动,通过服务重大项目强化公司客户粘性,增加企业存款沉淀;此外,重庆银行与当地政府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并持续巩固银政合作通道,同时其紧跟央国企司库建设战略规划,打造优质客户数字化管理工具“重银司库”,推动公司存款业务发展。另一方面,重庆银行不断优化公司存款结构,适度压降付息率较高的中长期公司存款,加之部分企业现金流有所收缩,重庆银行公司存款业务发展面临一定压力,同时在储蓄存款规模增幅较大的背景下,公司存款占存款总额的比重持续下降。截至2024年末,重庆银行公司存款(不含保证金等其他存款)余额1860.07亿元,占存款总额的39.23%,公司存款中定期存款占比为71.03%。公司贷款方面,重庆银行深度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国家战略,积极支持成渝中线高铁、轨道交通15号线等重大项目,加强对“五篇大文章”、现代制造等实体经济重点领域的信贷投放,同时通过强化客户分层管理,建设数字化产品体系等方式提升客户服务能力;在制造业方面,重庆银行通过专班机制推动制造业贷款投放,出台《关于加快服务制造业的实施方案》,响应国家要求金融机构向制造业让利的号召,精准投放于制造业企业,同时加大产品创新,推广“智融技改贷”“设备更新贷”等产品,打造融资、结算等“金融服务超市”,满足企业多样化的金融需求。此外,重庆银行进一步压降效益较低的贴现资产,增加实体信贷投放。得益于以上措施,2024年,公司贷款业务实现快速增长且贷款结构有所优化。从贷款主体性质来看,重庆银行企业类贷款主体以国有控股企业为主,截至2024年末,重庆银行国有控股类企业贷款占企业类贷款总额的比重为78.17%。此外,重庆银行作为地方法人银行,积极参与区域化债工作,通过优化债务结构、压降企业融资成本等方式为区域化债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截至2024年末,重庆银行公司贷款及垫款余额3406.78亿元,其中票据贴现余额276.74亿元。小微贷款业务方面,重庆银行一方面强化机制保障,在总行设立普惠金融部,并成立普惠金融、乡村振兴、科技金融工作专班,同时细化考核激励机制,加强资源倾斜;另一方面,通过优化产品体系、深化数字化赋能等方式提升服务小微客户的金融服务能力。2024年,重庆银行聚焦科技创新、现代制造、乡村振兴及商贸行业等领域,创新研发“普惠科企贷”产品,并升级“专精特新信用贷”“渝贸贷”等产品,不断丰富普惠金融产品体系;同时健全数字化渠道,强化数字化赋能,不断提升服务效率。截至2024年末,重庆银行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及以下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610.6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8.22亿元。绿色金融业务方面,重庆银行落实“双碳”战略,依托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与西部陆海新通道等重点政策,聚焦绿色制造、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绿色能源、绿色农林等重点领域,不断提升绿色金融服务的专业化、综合化及集团化能力。2024年,重庆银行积极加强绿色信贷创新,打造“节能、降碳、减污、扩绿”四大专项产品体系,并不断改进制度体系、优化绿色金融管理系统,推动绿色金融实现快速发展。截至2024年末,重庆银行绿色金融规模580亿元,较年初增长40%。

2 个人银行业务

2024年,重庆银行积极推动零售业务高质量发展,储蓄存款规模实现较快增长,定期储蓄存款占比高,储蓄存款稳定性好的同时对负债端成本控制带来一定压力;得益于自营消费贷款的较好发展,重庆银行个人贷款规模增速有所回升。重庆银行在当地经营时间较长、营业网点覆盖面广,拥有明显的渠道优势,个人客户基础较好。2024年,重庆银行深耕以重庆市、四川省、陕西省和贵州省为主的零售市场,不断提升零售客户服务水平。一方面,重庆银行开展对幸福存、大额存单等特色储蓄产品的宣传营销,优化产品体系,同时通过差异化定价、精细化额度管理等方式控制存款成本,优化存款结构;另一方面,推进“老年客群”“代发客群”等重点客群特色化经营和“贵宾客群”线下专营,进一步夯实客户基础。财富管理方面,重庆银行发布“重银财富”品牌,并不断优化升级财务管理价值、产品及服务体系,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通过精细化管理、精准化营销等方式不断提升客户满意度。截至2024年末,重庆银行储蓄存款余额2495.5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4.18%,占存款总额的比重进一步提升;从期限结构来看,个人定期存款占储蓄存款的90.51%,较上年末有所提升,储蓄存款稳定性好的同时对负债端成本控制带来一定压力。

个人贷款业务方面,2024年重庆银行扩容产品序列,打造捷e贷、焕新贷等拳头产品,深耕优质客群,拓展普通客群,同时加强自营品牌宣传,加大对自营消费贷款的投放力度,自营消费贷款呈现较快发展态势,带动整体个人贷款增速有所回升。信用卡方面,重庆银行上线量化风控模型,平衡风险收益,并通过丰富业务类型等方式推动信用卡业务发展,但受产品承接影响信用卡业务透支余额有所收缩。按揭贷款为重庆银行个人贷款的基本盘,2024年重庆银行提升住房贷款办理效率,重点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稳步发展住房贷款。但另一方面,个人住房贷款及经营性贷款需求仍较为低迷,叠加同业竞争日益激烈,重庆银行个人贷款业务拓展面临一定压力。截至2024年末,重庆银行个人贷款余额976.18亿元;其中个人经营贷款、个人消费贷款、个人按揭贷款及信用卡透支余额占个人贷款总额的比重分别为22.19%、15.08%、40.24%和22.49%。

3 金融市场业务

重庆银行根据全行流动性需求及市场形势灵活开展金融市场业务,其在西部金融市场中具有一定市场地位,同业融资能力较强,2024年,重庆银行主动负债力度较大,同业资产规模及占比有所下降;投资资产中标准化债券投资占比持续提升,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强,整体投资风险偏好趋稳。

重庆银行根据全行流动性需求及市场形势灵活开展金融市场业务,2024年重庆银行资产配置向投资资产倾斜,同业资产规模及占比有所下降,同业资产以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及拆出资金为主,另有部分存放同业和其它金融机构款项,同业交易对手以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及外部信用评级较高的城商行和农商行为主。同业负债方面,重庆银行在西部金融市场中具有一定市场地位,同业融资能力较强,重庆银行对市场融入资金依赖性较高,同业存单发行规模较大。截至2024年末,重庆银行同业资产净额344.68亿元,市场融入资金规模2565.15亿元,其中同业存单余额1484.81亿元。

投资业务方面,重庆银行在保证资金安全性和流动性管理的基础上配置投资资产,并根据市场形势变化灵活调整投资策略。2024年,重庆银行坚持稳健的投资策略,国债、企业债及同业存单等标准化债券投资规模有所增长,同时进一步压降信托投资、资产管理计划的投资规模,投资结构不断优化。重庆银行债券投资主要包括国债、地方政府债、政策性银行债、商业银行债以及企业债;截至2024年末,重庆银行标准化债券投资2895.8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7.13%,其中利率债余额1800.94亿元,企业债余额812.19亿元,其余主要为商业银行债及同业存单。重庆银行所持有企业债的发行人主要为重庆银行分支机构所在地的国企、城投类企业,外部评级以AA

+及以上为主,2024年重庆银行加大了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重大项目的支持力度,企业债规模有所增长。重庆银行所投资产管理计划底层资产以债券及债券公募基金为主,另含部分信贷类投资,信托投资及债权融资计划底层均为信贷类投资,资产管理计划、信托投资及债权融资计划底层资产投资主体以分支机构所在地城投公司为主,行业主要分布于基础设施建设,重庆银行逐步压降此类资产投资规模,截至2024年末,上述类型投资资产合计余额268.95亿元,占投资资产的比重为7.73%。重庆银行基金投资主要为债券型基金,债券类型包括利率债及信用债,信用债以AA

+

及以上分支机构所在地区或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的城投债及产业债为主,产业债发行主体主要为国企;其他类投资主要为权益性投资及长期股权投资,整体规模较小。投资收益方面,2024年,得益于债券投资规模的增长以及灵活主动的交易策略,重庆银行投资收益有所增长,但在利率持续下行背景下,证券投资平均收益率有所下降,证券投资利息收入亦有所减少,全年实现投资收益23.62亿元,证券投资利息收入86.30亿元,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08亿元。

图表5 ? 投资资产结构

项目金额(亿元)占比(%)
2022年末2023年末2024年末2022年末2023年末2024年末
标准化债券投资1819.222277.932895.8274.2881.2583.25
信托投资112.9285.8165.454.613.061.88
资产管理计划348.61309.22182.3014.2311.035.24
理财产品----10.09----0.29
债权融资计划86.6446.8021.203.541.670.61
基金投资50.5443.03247.532.061.547.12
其他类31.1040.7356.101.271.451.61
投资资产总额2449.022803.523478.48100.00100.00100.00
加:应付利息42.2046.8442.37------
减:减值准备7.8613.899.17------
投资资产净额2483.362836.473511.68------

资料来源:联合资信根据重庆银行年度报告整理

(三)财务分析

重庆银行提供了2024年合并财务报表,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2024年财务报表进行了审计,并均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重庆银行财务报表合并范围包括重庆银行及其控股的重庆鈊渝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和兴义万丰村镇银行有限责任公司,2024年重庆银行财务报表合并范围无变化,财务数据的可比性较高。

1 资产质量

2024年,重庆银行资产规模保持较快增长,资产结构以贷款及投资资产为主。

图表6 ? 资产结构

项目金额(亿元)占比(%)较上年末增长率(%)
2022年末2023年末2024年末2022年末2023年末2024年末2023年末2024年末
现金类资产410.26400.26345.105.995.274.03-2.44-13.78
同业资产433.86462.86344.686.346.094.026.68-25.53
贷款及垫款净额3424.463807.964272.6450.0150.1149.8811.2012.20
投资资产2483.362836.473511.6836.2737.3340.9914.2223.80
其他类资产95.1991.2992.311.391.201.08-4.091.12
资产合计6847.137598.848566.42100.00100.00100.0010.9812.73

资料来源:联合资信根据重庆银行年度报告整理

(1)贷款

2024年,重庆银行加大对实体经济信贷投放力度,信贷资产规模实现较快增长;贷款客户集中风险可控,但面临一定贷款行业集中风险;不良贷款率进一步下降,信贷资产质量处于同业较好水平,贷款拨备水平充足且风险抵补能力进一步提升。

2024年,重庆银行不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投放力度,贷款业务增速提升。截至2024年末,重庆银行贷款及垫款净额4272.6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20%。贷款行业分布方面,重庆银行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重大战略和“五篇大文章”、现代制造、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同时根据国家宏观政策导向及市场变动,动态调整房地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压缩退出类行业等重点领域信贷策略;截至2024年末,重庆银行贷款主要集中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以及建筑业,上述前五大贷款行业占公司贷款的比重分别为30.72%、23.15%、9.20%、8.88%以及7.31%,合计占比为79.26%,较上年末有所提升,前五大行业贷款余额占公司贷款的比重处于较高水平,面临一定行业集中风险。房地产

贷款方面,重庆银行根据国家政策导向审慎投放贷款,截至2024年末,房地产业贷款合计101.13亿元,占公司贷款总额的比重下降至2.97%。

贷款客户集中度方面,重庆银行贷款客户集中度保持在较低水平,贷款客户集中风险不显著。截至2024年末,重庆银行单一最大客户贷款和最大十家客户贷款占资本净额的比例分别为2.49%和21.36%,较上年末略有下降且均符合监管要求,前十大贷款客户以重庆市城投企业为主,行业分布主要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以及建筑业,贷款五级分类均为正常类。大额风险暴露管理方面,重庆银行根据《商业银行大额风险暴露管理办法》相关要求,建立了大额风险暴露管理体系以及管理系统,并持续监测大额风险暴露情况与变动情况,大额风险暴露相关指标均符合监管要求。信贷资产质量方面,2024年,重庆银行精准管控重点领域信用风险,进一步加强全面风险管理,强化风险排查、预警跟踪与贷后管理,同时推进不良贷款化解清收工作。得益于上述措施,截至2024年末,重庆银行关注类贷款占比、不良贷款率及逾期贷款占比较上年末均有所下降,信贷资产质量保持在同业较好水平。2024年,重庆银行针对阶段三的公司及零售贷款收回8.14亿元,核销30.40亿元,终止确认6.82亿元,2024年末不良贷款率为1.25%。重组贷款方面,2024年重庆银行根据监管规定调整了重组贷款计算口径,截至2024年末,重庆银行重组贷款余额13.79亿元,占比贷款总额的比重为0.31%。从不良贷款地区分布来看,截至2024年末,重庆市和其他地区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39%和0.79%,较上年末均有所下降。从产品类型上看,2024年重庆银行公司贷款不良率有所下降,但零售信用风险逐步暴露,截至2024年末,公司不良贷款率为0.90%,个人不良贷款率为2.71%,未来需关注个人经营性贷款及信用卡透支信用风险变化对其信贷资产质量的影响。从行业分布来看,重庆银行公司类不良贷款主要集中于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以及房地产业,上述行业不良贷款率分别为2.19%、2.24%和5.63%,均高于全行平均水平。重庆银行对逾期贷款采取审慎的分类标准,2024年末逾期90天以上贷款/不良贷款比例为87.32%。从贷款拨备情况来看,2024年重庆银行加大拨备计提力度,拨备覆盖率有所提升,截至2024年末,重庆银行拨备覆盖率为245.08%,贷款拨备保持充足水平。

图表7 ? 贷款质量

项目金额(亿元)占比(%)
2022年末2023年末2024年末2022年末2023年末2024年末
正常3345.003718.584212.6495.4295.3096.11
关注112.16131.30115.683.203.362.64
次级27.1523.7619.510.770.610.45
可疑17.487.1912.720.500.180.29
损失3.7321.1722.400.110.540.51
贷款合计3505.513902.004382.95100.00100.00100.00
不良贷款48.3552.1254.631.381.341.25
逾期贷款104.2176.2376.022.971.951.73
贷款拨备率------2.913.133.05
拨备覆盖率------211.19234.18245.08
逾期90天以上贷款/不良贷款------69.8384.0487.32

资料来源:联合资信根据重庆银行年度报告整理

(2)同业及投资类资产

2024年,重庆银行非信贷类资产进一步向投资资产倾斜,同业资产占资产总额的比重较小;同业资产风险可控且投资资产质量有所改善,减值计提较为充分,整体风险敞口较小。

2024年,重庆银行非信贷类资产进一步向投资资产倾斜,同业资产占资产总额的比重较小,截至2024年末,重庆银行同业资产净额344.68亿元,占资产总额的比重为4.02%,同业资产主要由买入返售金融资产、拆出资金以及存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构成,整体同业资产风险可控。截至2024年末,重庆银行纳入第三阶段拆出资金本金余额为1.99亿元,已计提预期信用减值准备1.54亿元,其余同业资产均处于第一阶段。

2024年,重庆银行投资资产配置力度有所加强,截至2024年末,重庆银行投资资产净额3511.68亿元,占资产总额的比重提升至40.99亿元。从会计科目来看,重庆银行投资资产主要由交易性金融资产、债权投资和其他债权投资构成;将债券计入交易性金融资产、债权投资和其他债权投资科目;将信托及资管计划、理财产品、基金投资及债权融资计划计入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及债权投资科目。截至2024年末,重庆银行交易性金融资产、债权投资和其他债权投资分别占投资资产净额的18.42%、48.25%和32.37%。

从投资资产质量来看,2024年,重庆银行投资资产未新增违约事件,同时加大了对存量风险投资资产的清收处置力度,投资资产质量有所改善,整体风险敞口较小。截至2024年末,重庆银行债权投资中纳入第二阶段账面总额14.59亿元,第三阶段账面总额

7.58亿元,对债权投资计提减值准备余额9.17亿元;重庆银行纳入第三阶段其他债权投资本金余额7.00亿元,累计确认6.64亿元减值准备,其余其他债权投资均划分至第一阶段。

(3)表外业务

重庆银行表外业务规模较大,需关注其表外业务面临的信用风险。重庆银行的表外业务主要为银行承兑汇票、开出信用证以及未使用的信用卡额度。截至2024年末,重庆银行信用承诺及财务担保合计余额769.33亿元,其中开出银行承兑汇票余额591.49亿元;开出信用证余额98.75亿元,未使用的信用卡额度54.96亿元。重庆银行对表外授信业务采取与表内授信业务相同的信用风险控制流程,同时维持适当比例的保证金,以防范表外业务风险。

2 负债结构及流动性

2024年,重庆银行负债规模稳步增长,储蓄存款占比有所提升,但对市场融入资金依赖度仍处于较高水平,负债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流动性风险整体可控,但需关注较高的存贷比对其长期流动性管理带来的压力。

图表8 ? 负债结构

项目金额(亿元)占比(%)较上年末增长率(%)
2022年末2023年末2024年末2022年末2023年末2024年末2023年末2024年末
市场融入资金2064.512175.752565.1532.6031.0632.355.3917.90
客户存款3825.944148.134741.1760.4259.2159.808.4214.30
其中:储蓄存款1672.232009.652495.5826.4128.6931.4720.1824.18
其他负债441.72681.97622.466.989.737.8554.39-8.73
负债合计6332.177005.847928.78100.00100.00100.0010.6413.17

资料来源:联合资信根据重庆银行年度报告整理

2024年,重庆银行主动负债力度有所加大,市场融入资金占负债总额的比重处于较高水平。截至2024年末,重庆银行市场融入资金余额2565.1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7.90%;其中,拆入资金550.74亿元;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余额88.98亿元;应付债券余额1915.60亿元,主要为应付同业存单;其余为境内银行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

客户存款是重庆银行最主要的负债来源,客户存款占负债总额的比重较为稳定。2024年,重庆银行储蓄存款规模增长较快,带动客户存款规模增速提升。从客户存款结构来看,截至2024年末,重庆银行储蓄存款占客户存款余额的52.64%,占比持续提升;从存款期限来看,定期存款(不含其他存款及应付存款利息)占客户存款余额的75.10%,较上年末有所提升,存款稳定性较好,但对负债端成本控制带来一定压力。

截至2024年末,重庆银行流动性比例、净稳定资金比例以及流动性覆盖率均有所提升且处于合理水平,存贷比有所下降但仍处于较高水平。考虑到重庆银行非标投资资产规模持续下降,同时持有较大规模流动性较强的债券类资产,重庆银行流动性风险整体可控,但需关注较高的存贷比对其长期流动性管理带来的压力。

图表9 ? 流动性指标

项目2022年末2023年末2024年末
流动性比例(%)128.95154.89212.07
净稳定资金比例(%)117.38121.54123.90
流动性覆盖率(%)242.19277.49553.64
存贷比(%)92.1594.7392.93

资料来源:联合资信根据重庆银行年度报告整理

3 经营效率与盈利能力

2024年,得益于中间业务收入及投资收益的较快增长,重庆银行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均实现同比增长;受市场利率持续下行叠加化债政策实施等因素影响,重庆银行净利差收窄,盈利水平有所下滑但仍优于行业平均水平,未来需关注其盈利能力变化情况。

图表10 ? 盈利情况

项目2022年2023年2024年
营业收入(亿元)134.65132.11136.79
其中:利息净收入(亿元)108.08104.47101.76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亿元)7.614.118.88
投资收益(亿元)18.4420.1123.62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亿元)-5.561.161.08
营业支出(亿元)71.5970.4972.77
其中:业务及管理费(亿元)33.9935.9738.86
信用减值损失(亿元)35.5932.4331.89
拨备前利润总额(亿元)98.4793.2895.86
净利润(亿元)51.1752.2955.21
净利差(%)1.591.391.22
成本收入比(%)25.2527.2328.41
拨备前资产收益率(%)1.511.291.19
平均资产收益率(%)0.780.720.68
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0.169.448.97

资料来源:联合资信根据重庆银行年度报告整理

重庆银行利息收入以贷款利息收入和投资类资产持有期间的利息收入为主,利息支出主要由存款利息支出和市场融入资金利息支出构成,利息净收入为重庆银行最主要的收入来源。2024年,在市场利率持续下行背景下,叠加化债政策的实施,重庆银行贷款及投资资产收益率均有所下降,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降至3.80%,得益于生息资产规模的扩张,其利息收入有所增长;另一方面,重庆银行积极调整存款结构,压降高息存款,客户存款付息率有所下降,计息负债平均付息率降至2.58%,但降幅较小;受上述因素共同影响,重庆银行利息净收入同比略有下滑。2024年,重庆银行实现利息净收入101.76亿元,同比减少2.59%,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74.39%。投资收益方面,2024年,得益于处置债券产生的投资收益增加,重庆银行投资收益有所提升,全年实现投资收益23.62亿元,同比增长17.50%,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17.27%,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规模较小。中间业务方面,2024年重庆银行持续推进理财管理策略转型,代理理财业务收入同比大幅增长,带动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明显提升,全年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8.88亿元,对营业收入的贡献度提升至6.49%。

重庆银行营业支出以业务及管理费与信用减值损失为主。2024年,随着业务规模的持续扩大,重庆银行人工成本同比增长,受此影响,其业务及管理费有所增长,成本收入比亦有所上升。重庆银行根据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对资产预期损失进行计量并计提减值准备,2024年,重庆银行保持较大减值计提力度,全年计提信用减值损失31.89亿元,其中贷款减值损失36.00亿元,受部分债权投资及其他债权投资价值回升等因素影响,其金融投资信用减值转回3.74亿元。

从盈利水平来看,2024年,重庆银行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均实现同比增长,在市场利率持续下行、化债政策实施以及同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重庆银行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降幅高于计息负债平均付息率降幅,其净利差下降17个基点至1.22%,盈利指标有所下滑但仍优于行业平均水平,未来需关注其盈利能力变化情况。

4 资本充足性

作为“A+H”股上市银行,重庆银行资本补充渠道较为丰富,2024年,得益于资本使用效率的提升叠加利润留存以及二级资本债券的发行对资本的较好补充,重庆银行资本充足性指标有所提升,未来仍需关注业务的持续发展对其核心一级资本的消耗情况。

作为“A+H”股上市银行,重庆银行资本补充渠道较为丰富。2024年,重庆银行主要通过利润留存及发行二级资本债券等方式补充资本,当年发行二级资本债规模为60.00亿元,但较大规模的分红对其资本积累形成一定压力。根据重庆银行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拟以每股人民币0.248元(含税)向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A股和H股登记在册的全体股东派发现金股息,以截至2024年末的普通股总股本为基数计算,合计拟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8.62亿元(含税),2024年度现金分红金额(含2024 年三季度预分配金额)合计14.38亿元(含税),占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30.01%。截至2024年末,重庆银行股东权益合计637.64亿元,其中股本34.75亿元,未分配利润253.63亿元。2024年,重庆银行业务持续发展推动其风险加权资产规模持续增长;为提高资本的风险抵御能力及资本回报,重庆银行统筹实施资本管理,通过绩效考核、资产配置等方式引导经营机构重点发展节约资本业务以及资本回报高业务。此外,在化债背景下,非标规模的压降以及政府债券配置的增长亦带来一定的资本节约,叠加资本新规的实施,其风险资产系数进一步下降;同时利润留存以及二级资本债券的发行对资本形成较好补充,重庆银行资本充足性指标有所提升,未来仍需关注业务的持续发展对其核心一级资本的消耗情况。截至2024年末,重庆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4.46%,一级资本充足率及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1.20%和9.88%。

图表11 ? 资本充足情况

项目2022年末2023年末2024年末
资本净额(亿元)610.33697.09794.71
一级资本净额(亿元)503.76582.08615.51
核心一级资本净额(亿元)456.94510.03543.26
风险加权资产余额(亿元)4797.565215.785497.40
风险资产系数(%)70.0768.6464.17
股东权益/资产总额(%)7.527.807.44
资本充足率(%)12.7213.3714.46
一级资本充足率(%)10.5011.1611.20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529.789.88

资料来源:联合资信根据重庆银行年度报告整理

七、外部支持

重庆市是我国四大直辖市之一,地处长江经济带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核心区域,其工业基础雄厚,经济体量较大且民营经济较为活跃。2024年,重庆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193.15亿元,比上年增长5.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95.4亿元,比上年增长6.3%,政府财政具备一定的支持能力。

重庆银行存贷款市场份额在重庆市排名较为靠前,且在四川省、贵州省及陕西省设立了33家异地分支行,作为区域性商业银行,重庆银行在支持当地经济发展、维护当地金融稳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重庆市金融体系中具有较为重要的地位,当出现经营困难时,获得地方政府直接或间接支持的可能性较大。

八、已发行可转债赎回能力分析

截至本报告出具日,重庆银行已发行且尚未转股的可转换公司债券金额129.99亿元。以2024年末财务数据为基础,重庆银行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净利润和股东权益对尚未转股的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保障倍数见图表12,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和股东权益对尚未转股的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保障程度较好。

图表12 ? 债券保障情况

项 目2024年末
尚未转股的可转换公司债券金额(亿元)129.99
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尚未转股的可转换公司债券金额(倍)11.78
股东权益/尚未转股的可转换公司债券金额(倍)4.91
净利润/尚未转股的可转换公司债券金额(倍)0.42

资料来源:联合资信根据重庆银行年度报告整理

从资产端来看,重庆银行不良贷款率和逾期投资资产占比均保持在可控水平,资产出现大幅减值的可能性不大,流动性较好的债券类资产占比较高,资产端流动性风险可控。从负债端来看,重庆银行储蓄存款占客户存款的比重上升,核心负债稳定性有所提升。整体看,重庆银行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和股东权益对存续债券的保障能力较好;联合资信认为重庆银行未来业务经营能够保持较为稳定,综合考虑其资本实力、业务经营及流动性等情况,其能够为尚未转股的可转换公司债券提供足额本金和利息,尚未转股的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违约概率极低。

九、跟踪评级结论

基于对重庆银行经营风险、财务风险、外部支持及债券偿还能力等方面的综合分析评估,联合资信确定维持重庆银行主体长期信用等级为AAA,维持“重银转债”信用等级为AAA,评级展望为稳定。

附件1 重庆银行前十大普通股股东持股情况表(截至2024年末)

序号股东名称股东性质占总股本比例股份类别
1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境外法人33.75%H股
2重庆渝富资本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国有法人14.28%A股+H股
3大新银行有限公司境外法人13.20%H股
4重庆市水利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国有法人8.50%A股
5重庆千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民营法人8.49%A股+H股
6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有法人6.92%H股
7富德生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民营法人6.26%H股
8重庆市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国有法人5.03%A股
9重庆路桥股份有限公司民营法人4.93%A股
10重庆北恒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国有法人2.44%H股

资料来源:联合资信根据重庆银行年度报告整理

附件2 重庆银行组织架构图(截至2024年末)

资料来源:联合资信根据重庆银行年度报告整理

附件3 主要财务指标的计算公式

指标名称计算公式
现金类资产现金+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同业资产存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拆出资金+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市场融入资金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拆入资金+卖出回购金融资产+同业存单+发行的债券
投资资产衍生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债权投资+其他债权投资+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投资性房地产+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未按上述科目分类的投资资产
单一最大客户贷款比例最大单一客户贷款余额/资本净额×100%
最大十家客户贷款比例最大十家客户贷款余额/资本净额×100%
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余额/贷款余额×100%
贷款拨备率贷款损失准备金余额/贷款余额×100%
拨备覆盖率贷款损失准备金余额/不良贷款余额×100%
流动性比例流动性资产/流动性负债×100%
净稳定资金比例可用的稳定资金/业务所需的稳定资金×100%
流动性覆盖率(流动性资产/未来30日内资金净流出)×100%
流动性匹配率加权资金来源/加权资金运用×100%
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优质流动性资产/短期现金净流出×100%
存贷比贷款余额/存款余额×100%
风险资产系数风险加权资产余额/资产总额×100%
资本充足率资本净额/各项风险加权资产×100%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净额/各项风险加权资产×100%
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净额/各项风险加权资产×100%
净利差(利息收入/生息资产-利息支出/付息负债)×100%
净息差(银行全部利息收入-银行全部利息支出)/全部生息资产
成本收入比业务及管理费用/营业收入×100%
拨备前资产收益率拨备前利润总额/[(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2] ×100%
平均资产收益率净利润/[(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2] ×100%
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期初净资产总额+期末净资产总额)/2] ×100%

附件4-1 主体长期信用等级设置及含义

联合资信主体长期信用等级划分为三等九级,符号表示为:AAA、AA、A、BBB、BB、B、CCC、CC、C。除AAA级、CCC级(含)以下等级外,每一个信用等级可用“+”“-”符号进行微调,表示略高或略低于本等级。

各信用等级符号代表了评级对象违约概率的高低和相对排序,信用等级由高到低反映了评级对象违约概率逐步增高,但不排除高信用等级评级对象违约的可能。

具体等级设置和含义如下表。

信用等级含义
AAA偿还债务的能力极强,基本不受不利经济环境的影响,违约概率极低
AA偿还债务的能力很强,受不利经济环境的影响不大,违约概率很低
A偿还债务能力较强,较易受不利经济环境的影响,违约概率较低
BBB偿还债务能力一般,受不利经济环境影响较大,违约概率一般
BB偿还债务能力较弱,受不利经济环境影响很大,违约概率较高
B偿还债务的能力较大地依赖于良好的经济环境,违约概率很高
CCC偿还债务的能力极度依赖于良好的经济环境,违约概率极高
CC在破产或重组时可获得保护较小,基本不能保证偿还债务
C不能偿还债务

附件4-2 中长期债券信用等级设置及含义

联合资信中长期债券信用等级设置及含义同主体长期信用等级。

附件4-3 评级展望设置及含义

评级展望是对信用等级未来一年左右变化方向和可能性的评价。评级展望通常分为正面、负面、稳定、发展中等四种。

评级展望含义
正面存在较多有利因素,未来信用等级调升的可能性较大
稳定信用状况稳定,未来保持信用等级的可能性较大
负面存在较多不利因素,未来信用等级调降的可能性较大
发展中特殊事项的影响因素尚不能明确评估,未来信用等级可能调升、调降或维持

  附件: ↘公告原文阅读
返回页顶

【返回前页】

股市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