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首页 > 最新公告 > 返回前页

国联民生: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下载公告
公告日期:2025-03-27

国联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公司代码:601456 公司简称:国联民生

国联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 重要提示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上交所网站:http://www.sse.com.cn 香港交易所披露易网站:

http://www.hkexnews.hk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 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及信永中和(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公司拟采用现金分红方式,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0.56元(含税)。该预案尚需提交本公司股东大会审议批准。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1、 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股票上市交易所股票简称股票代码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上交所国联民生601456国联证券
H股香港联交所国联民生01456国联证券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王捷张辉
联系地址江苏省无锡市金融一街8号12层江苏省无锡市金融一街8号12层
电话0510-828332090510-82833209
传真0510-828331240510-82833124
电子信箱glsc-ir@glsc.com.cnglsc-ir@glsc.com.cn

2、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本集团所属行业为证券行业,主要业务分为经纪及财富管理业务、投资银行业务、资产管理及投资业务、信用交易业务及证券投资业务五大板块。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未发生改变。

(一)经纪及财富管理业务

1、经纪及财富管理业务

市场环境

2024年,国内证券市场整体活跃度较去年同期有明显上升,根据沪深北交易所数据,全年沪深北市场股票基金成交额295.84万亿元,日均股基成交额12,224.75亿元,同比上涨22.90%。

经营举措及业绩

2024年,在财富管理组织架构调整的基础上,公司围绕零售、机构、企业三类客群,搭建买方视角的服务体系,建立了以资产配置为核心、账户管理为基础的零售业务体系,以综合化经营为核心的机构客户服务体系,以企业家办公室为轴心的企业客户服务体系。同时,加强线上业务布局,进一步完善“好医生”服务体系,初步形成业务模式和盈利模式。报告期内,客户基础持续增长,新增客户数21.86万户,累计总客户数195.50万户,同比增长12.59%;公司金融产品销售规模(除现金管理产品“现金添利”外)402.78亿元,同比增长118.87%,期末金融产品保有量

209.56亿元,同比增长8.41%。

保持基金投顾行业领先,基金投顾规模快速增长,成为公司买方投顾的重要基础,初具现代财富管理模式雏形。To B To C业务模式多元创新,规模稳步攀升。截至报告期末,基金投顾保有规模92.38亿元,同比增长40.10%。策略团队发挥专业优势,在复杂市场环境中展现出卓越的回撤控制能力,远超市场偏股基金平均收益率。2025年展望推动买方投顾向广义财富管理转型,建立不同客户类别的服务体系和业务模式。针对零售客户,发挥分布式投顾和工具化策略的差异化优势,进一步提高基金投顾业务的渗透率和投入占比,同时持续完善系统,加大核心导流平台投入,利用新的交易模式和工具做大交易流量入口;针对机构客户,以机构理财平台为依托,以渠道业务综合化和机构理财为抓手,深化机构客户的买方服务体系,提升基金投顾、账内投顾及产品定制化等买方业务规模和收入;通过更多元的策略改善客户的风险收益水平并满足不同类别客户的需求。加强管理干部能力评价体系和培养体系建设。全力推进线上业务布局,持续优化以“好医生”为代表的服务体系,在优化基础技术系统的同时,尝试AI技术的应用。加快底层数据治理和应用,推进全面数字化建设。

2、研究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研究业务持续完善研究服务体系,充分发挥研究价值,不断深化业务协同效能,投研产品和服务能力全面提升。通过加强多行业研究联动、深入研究价值挖掘,着力发挥研究业务协同作用,积极开展研究服务活动,满足内外部客户专业化的研究业务需求。持续升级迭代数字化平台,夯实投研底座,沉淀投研数据资产,不断深化平台协同,优化完善产品生产和管理流程,着力提升平台生产效率和数字化运营能力,有效拓展研究成果触达范围和深度。机构销售业务以客户为中心,持续推进机构投资者工作平台和服务平台的建设和功能迭代,构建优化分类分层、全业务链一体化的业务体系,健全完善客户驱动和产品驱动的机构销售交易服务矩阵,深入对接机构投资者多样化需求,提供一站式交易及服务解决方案。

展望2025年,公司研究业务将进一步扩大研究影响力,巩固领先优势。进一步扩大上市公司的研究覆盖和机构客户的服务覆盖,继续提高市场份额。研究业务力争进入头部序列,注重投研赋能,做好价值推介。同时,依托产业专家型研究特色,做好产业链深耕,进一步加强对公司各项业务的研究支持,以及对政府部门的产业研究赋能。

(二)投资银行业务

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华英证券从事投资银行业务。具体主要包括股权融资业务、债券融资业务和财务顾问业务。

1、股权融资业务

国联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市场环境2024年,A股股权融资市场发行节奏延续趋缓态势。4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新“国九条”)提出,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进一步完善发行上市制度,强化发行上市全链条责任,加大发行承销监管力度。根据Wind数据统计显示,2024年,A股市场完成股权融资项目272单,同比减少505单,实现募集资金3,123.55亿元,同比下降69.75%。

经营举措及业绩2024年,在IPO和再融资规模均有较大幅度下降的市场形势下,华英证券秉承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多措并举为实体企业提供多元化、长链条金融服务,不断提升执业质量,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报告期内完成股权项目6单,其中IPO项目1单,再融资项目5单,合计承销金额26.50亿元。IPO业务方面,华英证券完成科创板项目1单,成功助力达梦数据成为“国产数据库第一股”。此外,联合主承销的兴福电子科创板IPO项目获得批文,助推半导体材料国产化进程。再融资业务方面,华英证券完成项目5单,合计承销金额26.33亿元,其中成功完成岳阳兴长定增项目,助力企业解决技术瓶颈,推进我国高端新材料产业发展;恒铭达定增项目,支持企业深入通信和新能源两大新兴行业战略布局;海目星科创板定增分销项目,赋能企业战略新兴产业变革,助力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可转债方面,豫光金铅可转债项目,以专业实力助力企业走绿色发展之路;华康医疗可转债项目,切实助力企业达成现代医疗净化系统综合服务商,可转债承销家数和承销金额居于行业前列。2024年股权承销保荐业务详细情况如下表所示:

币种:人民币

项目2024年2023年
承销金额 (亿元)发行数量 (单)承销金额 (亿元)发行数量 (单)
首次公开发行0.17123.684
再融资发行26.33515.882
其他0.0000.000
合计26.50639.566

注:上述股权项目包括主承销、联合主承销和分销。

2025年展望2025年,华英证券将持续做大优质IPO和再融资项目储备,着重增加科创板和创业板项目储备,并持续开拓优质上市公司再融资项目;加大并购重组业务布局,延续研究系统培训,使业务人员具备充分的产业并购重组的基础行业研究能力,发掘企业价值,抢占并购业务蓝海;持续将北交所IPO业务作为重点发展方向,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专注于打造一批精品、特色项目。

2、债券融资业务

国联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市场环境2024年国内债券发行形势总体保持强劲,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79.62万亿元,同比增长21.33%,其中金融债券发行42.42万亿元,信用类债券发行14.77万亿元,其他品种发行22.43万亿元。经营举措及业绩2024年,华英证券债券业务在严控风险的基础上专注产品、求新突破,努力运用债券产品融资专业能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全年完成债券承销项目137单,政府债分销37单,合计承销金额

402.68亿元,债券承销家数同比上涨1.48%。另有已取得批文待发行债券项目42单,在审债券项目31单,待发行规模超千亿。其中完成了多单市场影响力突出的标杆项目,如“24锡产K1”为全国首单专项用于航空领域的债券,“24锡产K2”为全国首单专项用于集成电路的长三角一体化债券,“24新YK1”是全国首单AA主体科技创新可续期公司债券。同时,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支持民营企业债券融资的政策,成功发行“24瑞茂01”、“24瑞茂02”两单民企债券,合计融资5亿元。2024年债券承销业务详细情况如下表所示:

币种:人民币

项目2024年2023年
承销金额 (亿元)发行数量 (单)承销金额 (亿元)发行数量 (单)
企业债0.30115.703
公司债356.07130492.71131
金融债9.9360.000
可交换债0.0000.000
地方政府债36.38377.4019
其他0.0000.001
合计402.68174515.81154

注:上述债券项目包括主承销、联合主承销和分销。

2025年展望2025年,华英证券将持续加大债券项目储备,提升债券服务专业能力;在合规和保质的前提下,做好已获批文的重点债券项目完成发行;同时,积极提升创新能力,积极参与承销科技创新债、绿色公司债等国家重点鼓励品种,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3、财务顾问业务

市场环境根据Wind数据统计,2024年我国并购重组市场(不含境外并购)公告的交易数量为8,545个,同比减少580个,交易金额为20,505.15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49%;完成的交易数量为3,519个,同比减少1,191个,交易金额为4,577.77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54.44%。2024年,中

国联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国证监会密集出台多项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政策措施,鼓励上市公司围绕主业进行并购重组提高资产质量,特别是产业并购重组,并购重组业务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经营举措及业绩报告期内,华英证券完成财务顾问项目156单,其中并购重组项目10单,推荐新三板挂牌4单,新三板定增1单,新三板并购重组1单,另有新三板持续督导95家,其中创新层28家。

并购重组业务方面,随着新“国九条”和《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简称“并购六条”)发布,华英证券紧抓并购重组政策机遇,提前在人员和项目上布局,完成并购重组财务顾问项目10单,逐步形成新业务增长点。其中作为湖北国贸财务顾问完成对上海雅仕的收购,助力双方通过“一带一路”跨境产业协同的供应链业务模式,拓宽双方发展边界;作为上市公司苏奥传感独立财务顾问,完成对博耐尔公司的股权收购,拓宽上市公司产业链战略发展布局;作为财务顾问,助力湖北农发集团完成对润农节水的股权收购,为“并购六条”发布后北交所首单上市公司控制权转让项目。2025年展望2025年,华英证券将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紧抓并购重组市场回暖窗口,持续进行并购重组项目和人员布局,深入产业和行业研究分析,落地并购业务;持续重视新三板业务,力争成为投行收入的有力补充;坚持服务实体经济,进一步提升财务顾问综合服务能力。

(三)资产管理及投资业务

1、证券资产管理业务

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国联资管从事证券资产管理业务。

市场环境

2024年随着金融改革全面深化,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不断完善,资产管理业务配套制度和体系的逐步健全,数字化变革加速业务升级与生态重塑,资产管理行业向精细化、规范化高质量发展转型。推进差异化发展战略,增强主动投资管理能力,为客户提供专业化、多策略综合配置方案,深度竞合、提质增效,对资产管理机构而言尤为重要。

经营举措及业绩

2024年5月,国联资管正式揭牌运营,人员、业务、系统实现平稳过渡。公司把握财富管理转型的发展机遇,秉承“专业创造价值,陪伴铸就成长”的经营理念,以客户需求为核心,贯彻“全流程、专业化、有温度”的客户陪伴理念,打造和强化具有行业竞争力的投研能力,搭建覆盖全生命周期匹配不同风险偏好的产品体系,通过专业化的资产配置和多元化的策略输出,满足

投资者持续多样化、深度化的财富管理需求,固收、多元配置、权益与衍生品、ABS等多项业务实现了协同发展,稳步跻身中型及以上资管机构行列,在行业及客户端形成良好的品牌效应。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受托资金1,425.33亿元,同比增长21.52%。管理的资产管理计划共计323个,其中公募基金(含大集合)产品4个,资产规模110.84亿元;集合资产管理计划112个,资产规模491.25亿元;单一资产管理计划126个,资产规模402.40亿元;专项资产管理计划81个,资产规模420.84亿元。

币种:人民币

类别资产管理规模(亿元)业务收入1 (万元)
2024年末2023年末2024年2023年
公募基金(含大集合)110.8487.735,514.463,636.90
集合资产管理计划491.25209.577,718.855,290.62
单一资产管理计划402.40491.543,377.144,338.62
专项资产管理计划420.84384.086,307.735,710.55
合计1,425.331,172.9322,918.1818,976.69

注1:按中证协口径统计。

2025年展望

2025年,国联资管将继续坚守专业价值,履行社会责任,服务国家经济发展大局。在新的市场环境下,继续内外兼修,做好动态资产配置工作,强化客户服务能力,以思变的心态,从投资者真实需求出发,创设完善的产品工具体系,培育精准的、伴随式的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券商资管特色资源优势,投研协同、把控风险、树立品牌,深入打造差异化优势,推进业务数字化建设,统筹合规内控、机构服务、投研一体化等系统平台体系化,谋求综合实力的增强和经营模式的创新变革,推动业务发展迈向高质量转型的新高度。

2、公募基金管理业务

公司持有国联基金75.5%股权。国联基金业务范围为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基金销售、特定客户资产管理。

市场环境

2024年,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等培育长期投资市场生态发展的多项政策举措出台,为资本市场的长远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随着新“国九条”及配套政策持续出台和稳步落地,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路线更为清晰明确,行业持续正本清源,管理规模突破32万亿元。公募基金市场结构发

国联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生了历史性变化,被动指数基金规模超越主动权益类基金,指数基金成为长线资金入市的重要工具,债券型基金规模实现了进一步地增长。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改革稳步推进,证券交易费用的管理更为规范,行业综合费率水平整体下移,进一步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经营举措及业绩2024年,国联基金积极践行“金融为民”的初心使命,聚焦公司主业,着力发挥社会财富“管理者”的功能性,强化提升投研实力和客户服务水平,全面推进业务高质量发展。截至2024年末,国联基金资产管理总规模1,961.96亿元,较去年末增长31.88%。其中,非货币公募基金管理规模1,323.36亿元,较去年末增长30.29%,管理公募基金87只。根据中国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国联基金近四年主动股票管理能力在106家公司中排名第16,近三年主动股票管理能力在113家公司中排名第48,近四年主动债券管理能力在107家公司中排名第45,近三年主动债券管理能力在119家机构中排名第42。

2025年展望2025年,随着各项纲领性文件和政策落地,资管行业和公募基金行业将进一步回归本源。国联基金将充分依托自身业务优势和专业优势,以满足客户理财需求为出发点,继续提升投研核心竞争力和客户服务水平,坚守长期价值投资理念,持续打造符合投资者理财需求的产品体系,严守合规底线,积极践行普惠金融的使命和社会责任,推动业务进一步高质量发展。

3、私募股权投资业务

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国联通宝下设的股权投资基金开展股权投资业务。市场环境2024年,中国私募股权市场募投两端均持续降温。募资端受长期资本供给不足、市场资金错配等因素影响,新设基金数量及规模持续降温;基金募资难、退出难迫使投资机构减少出手次数和降低投资规模。从资金提供方看,国资LP发力作为市场资金的主要构成,结合银行、保险资金的加速进入以及并购方式的同步进行有望为市场带来生机。根据投中数据显示,2024年私募股权市场新设基金数量4,834支,同比下降41.9%;新成立基金认缴规模24,521.9亿元,同比下降

43.3%。从投资领域来看,2024年电子信息行业持续领跑,投资数量及规模双双夺魁;先进制造行业涨势迅猛,投资数量上涨53%。

经营举措及业绩2024年,国联通宝积极探索市场化渠道,通过外部拜访、市场化渠道、内外协同等方式发掘项目资源,探讨业务合作机会。聚焦优势专业领域的同时,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形势、政策导向及

国联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产业前沿动态,及时调整投资策略。报告期内,国联通宝新设国联锡洲通瑞医疗投资(无锡)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沪苏国联策源(盐城)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2支基金,新增管理规模4.40亿元。截至报告期末,国联通宝存续备案基金22支,存续备案规模65.90亿元,存续备案基金累计投资27.87亿元。

2025年展望2025年,国联通宝将持续加强与政府性引导基金及市场化专业机构的合作,深耕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以重大项目招引落地和产业基金合作等多种形式拓展地方政府合作机会;加强与险资、银行等外部渠道及上市公司的资源合作,寻找深度业务合作契机,持续挖掘基金设立等业务的潜在合作;围绕能源环保、医疗健康、装备制造、高科技、大消费等专注领域进行投资,适时调整投资预期和策略,以有效应对持续波动且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与长期价值创造的战略目标。

(四)信用交易业务

1、融资融券业务

市场环境报告期内,监管机构进一步强化了对融资融券业务的监管,政策环境不断完善,为融资融券市场提供更加完备的制度保障,更注重风险管控。截至报告期末,全市场融资融券余额达到18,645.83亿元,其中融资余额为18,541.45亿元,融券余额为104.38亿元,与2023年末全市场融资融券余额16,508.96亿元相比,上涨12.94%。经营举措及业绩报告期内,公司融资融券业务不断优化客户分类分层,完善价值体系,稳固存量客户,强化新客开发竞争优势及能力;持续加强基础投教工作,结合业务内训师打造业务赋能课程体系,支持分支机构开展融资融券业务,并紧抓市场行情,制作系列业务宣传文案,推动业务的发展;积极研究监管新规,梳理流程、持续压测、总分联动,在业务层面构建较为完备的风险管控体系,确保了融资融券业务的零风险、零穿仓。报告期内,公司融资融券余额屡创新高。2024年末公司融资融券余额为115.27亿元,较2023年末上涨12.84%。

2025年展望2025年,公司融资融券业务将不断完善营销体系建设,借助金融科技赋能,整合内外部资源,充分挖掘客户需求,进一步提升业务竞争力; 扩充融资融券业务应用场景,将业务深度融入整个客户服务体系中,以形成差异化、特色化的竞争优势。

2、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

市场环境2024年,市场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规模保持平缓下降趋势,在新“国九条”、股票回购增持、市值管理等系列金融政策下,市场风险进一步出清,整体市场风险下降。随着货币金融环境宽松,股质利率普遍下行,业务竞争激烈。

经营举措及业绩报告期内,公司根据市场情况在稳健、审慎原则下展业。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本金余额15.21亿元,较2023年底规模23.94亿元下降了8.73亿元。其中,投资类(表内)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余额13.30亿元,较 2023年底规模13.29亿元上升了0.01亿元,平均履约保障比例325.42%;管理类(表外)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余额1.91亿元,较 2023年底规模10.65亿元下降8.74亿元 ,平均履约保障比例318.32% 。

2025年展望2025年,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的开展仍以审慎为原则,加强合规风险把控,促进股票质押业务稳健发展。将紧跟市场及政策环境,通过股权质押、行权融资等融资工具助力市值管理建设,加强与内部业务协同,为上市公司提供综合化全方位金融服务方案,提升市场竞争力。

(五)证券投资业务

市场环境2024年,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但仍面临外部不确定性增加和国内需求相对不足等困难和挑战。同时,货币政策持续发力,一揽子增量政策也从9月下旬开始密集出台。在此背景下,A股市场在春节前出现大幅快速调整,节后在一系列政策优化后出现快速回升。年报季后,投资者对小市值个股的退市风险担忧大幅提升,再加上市场之前预期的扩张性财政和货币政策在五月后连续落空,导致市场再次出现持续下跌走势,指数也跌至年初最低点位附近,近一半公司更是创出今年以来的新低。三季度末,市场受政策大力支持股票市场发展的影响出现一轮快速的上涨。与此同时,2024年债市总体走牛,10年期国债收益率震荡下行;信用品种波动相对较大,1-8月,“资产荒”行情助推信用品种快速下行,信用利差不断压缩。8月下旬开始,信用品种调整加大,利差走阔。全年来看,10年国债收益率由年初的2.56%下行至年末的1.68%、下行88BP,1年AA+中票收益率由年初的2.63%下行至年末的1.78%、下行85BP。经营举措及业绩

国联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权益类证券投资业务方面,公司始终以绝对收益为目标,坚持价值投资理念,以基本面研究为抓手,在兼顾风险和收益的同时稳健开展业务。2024年,证券投资业务以红利价值股配置为盾,精选成长股为矛,并及时优化调整持仓品种,充分抓住三季度末的市场上涨行情,整体实现了较高收益,主动投资收益率大幅跑赢沪深300指数。

固定收益业务方面,公司始终秉承稳健投资和以客户需求为核心的“卖方”固收业务理念。投资交易方面,不断拓展投资品种、丰富投资策略、严控信用风险,实现稳健的收益;自2024年3月1日公司正式获得银行间现券做市商资格以来,依托于优秀的做市报价能力,交易量大幅增长,创设“国联证券3-7年江苏债篮子”,积极支持区域发展。资本中介业务方面,公司不断丰富产品线、拓宽客户渠道,持续服务于客户多样化的需求。2024年公司固定收益业务斩获多项行业荣誉。

股权衍生品业务方面,公司践行科技金融,持续建设数字化运营以及智能化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践行绿色金融,引导投资者配置绿色主题。衍生品业务以客户风险管理需求为导向,持续提升交易定价能力,深化产品创新,深度挖掘和服务客户在境内市场的投资及配置需求。量化投资方面,积极应对市场波动,加强投研能力建设。做市业务(筹)聚焦践行社会责任,积极申请股票期权做市业务资格、上市证券做市交易业务资格。

2025年展望

权益类证券投资业务方面,公司将继续加强宏观及市场研判,提升基本面研究深度和广度,强化投研和风控体系建设,稳健开展股票投资业务。2025年,从政策触发、估值水平、情绪改善及外部环境影响等方面来看,A股市场的下行趋势已经得到扭转,未来在中长期流动性宽松的前提下,政策的持续发力与宏观经济形成正反馈,市场有望在震荡中上行。2025年,公司权益投资业务将进一步优化杠铃策略,更着眼于中长期机会的布局,进一步精选成长个股,并辅以定增、可转债等多策略投资模式来实现风险与收益的平衡,稳健开展股票投资业务。

固定收益业务方面,公司将继续深化“卖方”固收特性,不断拓展业务资质,全方位提升客户服务能力,满足客户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公司将持续提升投研能力、丰富投资品种和策略类型,强化信用风险筛查,不断提升盈利能力及盈利稳定性;公司将持续提升做市报价能力,积极为市场提供流动性。

股权衍生品业务方面,公司将继续围绕金融“五篇大文章”,优化产品和服务,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强化风险管理能力,防范控制持仓风险;优化金融供给,与财富管理结合

国联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助力投资者实现跨品种配置、风险对冲、收益增强等多元化的投资和配置目标;支持国家战略,继续推动细分领域牌照申请。

3、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 近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2024年2023年本年比上年 增减(%)2022年
总资产97,208,143,600.7687,128,874,813.8911.5774,381,996,357.05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8,584,332,873.1817,768,689,592.774.5916,760,552,710.73
营业收入2,683,134,475.632,955,461,374.61-9.212,622,939,104.0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7,419,308.25671,319,142.04-40.80767,284,571.89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80,523,994.09593,688,750.71-35.91729,699,788.11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4,057,010,089.16-713,982,446.86不适用883,367,422.66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193.89减少1.70个百分点4.62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140.24-41.670.27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140.24-41.670.27

3.2 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第一季度 (1-3月份)第二季度 (4-6月份)第三季度 (7-9月份)第四季度 (10-12月份)
营业收入173,420,445.95912,456,674.05919,015,751.86678,241,603.77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8,754,276.47306,463,605.04308,143,123.631,566,856.05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226,728,574.83303,727,426.42306,956,913.22-3,431,770.72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018,886,181.067,386,510,003.086,609,669,404.301,079,716,862.84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4、 股东情况

4.1 报告期末及年报披露前一个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和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及前 10 名股东情况

单位: 股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户)129,988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户)104,074
截至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
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不含通过转融通出借股份)
股东名称 (全称)报告期内增减期末持股数量比例(%)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数量质押、标记或冻结情况股东 性质
股份 状态数量
无锡市国联发展(集团)有限公司0543,901,32919.2100国有法人
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11,280442,505,57015.630未知0境外法人
国联信托股份有限公司0390,137,55213.7800国有法人
无锡市国联地方电力有限公司0266,899,4459.4300国有法人
无锡民生投资有限公司073,500,0002.6000国有法人
无锡一棉纺织集团有限公司072,784,1412.5700国有法人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4,846,74629,202,1941.0300境外法人
无锡华光环保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29,113,6561.0300国有法人
江苏新纺实业股份有限公司022,500,0000.7900境内非国有法人
无锡金鸿通信集团有限公司-1,000,00020,000,0000.7100境内非国有法人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控股股东无锡市国联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直接持有本公司19.21%股份,并通过其控制的国联信托股份有限公司、无锡市国联地方电力有限公司、无锡民生投资有限公司、无锡一棉纺织集团有限公司、无锡华光环保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间接持有本公司29.40%股份,合计
持有本公司48.60%股份。除上述外,公司未知其他关联关系或者一致行动安排。
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及持股数量的说明不适用

注1: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中,A股股东129,899户,H股登记股东89户,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中,A股股东103,986户,H股登记股东88户。注2: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所持股份为公司H股非登记股东所有;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所持股份为公司沪股通投资者持有的公司A股。

4.2 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3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4 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 名股东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1 公司所有在年度报告批准报出日存续的债券情况

单位:亿元 币种:人民币

债券名称简称代码到期日债券余额利率(%)
国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三期)22国联04185847.SH2025-06-07112.99
国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次级债券(第二期)22国联C2137629.SH2025-08-11153.10
国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四期)22国联05138567.SH2025-11-11102.70
国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二期)23国联02115309.SH2026-03-18133.15
国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次级债券(第一期)23国联C1115183.SH2026-04-17103.65
国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次级债券(第二期)23国联C2115666.SH2026-07-21103.28
国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面向专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一期)23国联F1252085.SH2026-08-25202.89
国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面向专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二期)23国联F2252781.SH2026-10-20303.14
国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一期)24国联01240499.SH2027-01-22152.80
国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面向专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次级债券(第一期)24国联C1253907.SH2027-02-23152.84
国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一期)22国联02185591.SH2027-03-23103.80
国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二期)22国联03185741.SH2027-04-28103.60
国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次级债券(第一期)24国联C2242068.SH2027-10-13152.14
国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三期)24国联03241877.SH2027-11-13202.20
国联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一期)25国民01242448.SH2028-03-06152.13
国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二期)24国联02240712.SH2031-04-01202.79

5.2 报告期内债券的付息兑付情况

债券名称付息兑付情况的说明
国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一期)已于2024年3月15日按时足额兑付兑息
国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二期)已于2024年5月12日按时足额兑付兑息
国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四期)已于2024年6月28日按时足额兑付兑息
国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五期)已于2024年8月30日按时足额兑付兑息
国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面向专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二期)已于2024年11月22日按时足额兑付兑息
国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面向专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一期)已于2024年1月24日按时足额付息
国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次级债券(第一期)已于2024年2月24日按时足额付息
国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一期)已于2024年3月23日按时足额付息
国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二期)已于2024年4月28日按时足额付息
国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三期)已于2024年6月7日按时足额付息
国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次级债券(第二期)已于2024年8月11日按时足额付息
国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四期)已于2024年11月11日按时足额付息
国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一期)已于2024年2月9日按时足额付息已于2024年12月9日按时足额兑付兑息
国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次级债券(第一期)已于2024年4月17日按时足额付息
国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二期)已于2024年4月25日按时足额付息
国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次级债券(第二期)已于2024年7月21日按时足额付息
国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面向专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一期)已于2024年8月25日按时足额付息
国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面向专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二期)已于2024年10月20日按时足额付息

5.3 报告期内信用评级机构对公司或债券作出的信用评级结果调整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4 公司近2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主要指标2024年2023年本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资产负债率(%)77.0776.79增加0.28个百分点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380,523,994.09593,688,750.71-35.91
EBITDA全部债务比0.040.05-20.00
利息保障倍数1.291.67-22.75

第三节 重要事项

1、 公司应当根据重要性原则,披露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截至报告期末,本集团总资产972.0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57%;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权益

185.8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59%;报告期内,本集团营业收入26.83亿元,同比下降9.21%;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7亿元,同比下降40.80%。

经纪及财富管理业务实现收入9.82亿元,同比增长31.21%;投资银行业务实现收入3.40亿元,同比下降34.18%;资产管理及投资业务实现收入7.07亿元,同比增长51.36%;信用交易业务实现收入2.55亿元,同比下降23.14%;证券投资业务实现收入2.17亿元,同比下降67.78%。详情请参阅公司年度报告“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2、 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后存在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应当披露导致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


  附件: ↘公告原文阅读
返回页顶

【返回前页】

股市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