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首页 > 最新公告 > 返回前页

中国电影: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下载公告
公告日期:2025-04-19

公司代码:600977 公司简称:中国电影

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 重要提示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www.sse.com.cn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 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经审计,公司202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045.68万元。经董事会审慎考虑,2024年度拟利润分配为2,053.70万元(含税)。公司2024年中期利润分配已于2025年1月实施完毕,派发现金红利6,534.50万元(含税)。如本预案获股东大会批准,2024年公司两次利润分配共计派发现金红利8,588.20万元(含税),占公司当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61.14%。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1. 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股票上市交易所股票简称股票代码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上海证券交易所中国电影600977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任月崔婧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中路77号北京电影制片厂
电话010-88310001
传真010-88310012
电子信箱ir@chinafilm.com

2.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创作、发行、放映、科技、服务、创新六大板块,涵盖电影剧集制片,电影后产品经营;国产与进口电影宣传发行,二级市场发行;影院投资与管理,院线经营;电影科技研发,影视设备生产销售与技术服务;影视制作,票务平台和融资租赁服务等业务领域。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营业务范围和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

(一)创作板块

电影创作是公司的核心业务。公司建有专业化的创作生产管理体系,包括项目开发、制片生产、商务合作、版权经营等业务环节。创作品类包括电影、剧集、动画,以及网络电影、网剧等网生内容。

项目开发主要包括影视项目策划、主创人员遴选、项目风险评估,成本和周期规划等工作。

制片生产主要包括影片预算、周期的制定和审核,制片资金审核及支付,影片拍摄和后期工作的监督及管理,影片素材、物料回收等工作。

商务合作主要是围绕影视项目进行商业开发,包括广告植入、联合推广、落地活动、番外篇拍摄及贴片广告投放等,扩展电影项目商业回报。

版权经营主要围绕电影版权的购销、代理、保护及衍生开发授权,开展中影片库的建设与管理,推进版权资产的实际运用和价值转化。

(二)发行板块

电影发行是公司的基石业务。公司以实现影片价值最优化为目标,融合专业经验与数字技术,充分发挥市场中枢和资源聚合作用。公司拥有强大的国产与进口影片发行能力,建有高效精准的集电影宣发服务、密钥管理、统计结算全功能一体化平台,在国内电影发行领域具有领先优势。

电影宣传主要包括制定宣传计划、映前调研分析、确定投放渠道、对接合作媒体、制作和投放宣传物料、策划并执行各类宣传活动等工作。

电影发行主要包括制定发行方案、选取确定档期、沟通排映场次、分发影片宣传品,制作数字母版并发运拷贝,制作管理分发放映密钥,盗版盗录监测,市场巡视和放映监察,票房统计与结算等工作,以及院线外影片发行服务和影片首轮下映后的二轮发行等服务。

(三)放映板块

电影放映是公司的阵地业务。影院主要为观众提供电影放映服务、餐饮、衍生品销售及其他相关配套增值服务,同时开展银幕广告、场地经营等业务。影院投资业务是对电影院的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公司主要采用全资、控股的影院投资模式,建设了百余家影城,下属影城品牌为“中影国际影城”。

电影院线是以资本或供片为纽带,连接电影发行方和影片放映方,协助所属影院开展排片、经营和管理的发行放映服务主体。公司下属全资、控股院线公司4家,分别为中数院线、中影院线、中影南方和辽宁北方;参股院线公司3家,分别为新影联、四川太平洋和江苏东方。

(四)科技板块

公司围绕电影行业所需,开展电影科技研发,提供影视拍摄、制作、放映所需的各类器材和技术服务,现已形成集生产、研发、销售、服务于一体,国内规模最大、服务内容最丰富的电影

科技产业链。报告期内,公司对科技业务的产品、人才、资源进行内部整合,形成以中影科技为主体,下属5家全资控股子公司及1家参股公司的经营架构,主要业务涵盖高格式电影、国产化影视设备生产、电影器材设备进出口,影院信息化建设等,主要品牌与产品包括CINITY系列、中影巴可放映机、中影综合业务服务平台、影院智慧放映系统等。

此外,公司还开展影视器材展会服务、农村公益电影放映设备销售及人员培训等业务。

(五)服务板块

公司充分发挥在细分领域的专业化优势,为行业上下游合作伙伴提供专业服务,包括影视制作、校园与农村电影、电影票务、融资租赁等业务。影视制作业务主要通过公司旗下的中影制片厂开展。中影制片厂拥有超一流的摄影棚、丰富的服装道具库、先进的摄影器材、完备的后期制作系统以及专业的制作团队,多项业务保持为国内制作领域标杆,每年可为近千部影视作品提供制作服务。

校园、农村电影业务主要通过公司旗下中影创新开展。包括通过自主建设的影视服务平台,为全国中小学提供影视融合教育服务;通过自主建设的中影新农村放映服务平台,为农村放映提供场次监控服务;通过投放影片获取农村市场版权收入;开展“大思政课”电影服务。

票务平台业务主要通过公司旗下的中影云开展。通过符合电影主管部门规范标准的在线票务平台,连接观众(消费者)、影院票务系统和其他平台方,提供影票、卖品、衍生品、卡券等产品的线上购买与结算服务和相关信息统计服务。

融资租赁业务主要通过公司旗下的中影融资开展。面向影投、影院、院线及相关企业,提供融资租赁服务,促进高格式电影技术相关设备的推广和应用。

(六)创新板块

公司坚持面向应用、融合发展、自主创新,根据电影行业发展需求与市场消费趋势,开发新产品、新业务,培育新的盈利增长点。

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3.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 近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2024年2023年本年比上年 增减(%)2022年
调整后调整前调整后调整前
总资产18,855,364,337.1419,083,727,407.8119,014,467,427.83-1.2017,259,091,474.8717,187,123,534.6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1,012,151,021.4611,158,471,410.6411,092,291,256.91-1.3110,883,492,597.5110,816,493,720.90
营业收入4,574,654,199.655,336,875,263.175,333,713,359.90-14.282,926,350,324.072,919,849,196.45
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的营业收入4,571,149,950.645,332,746,971.505,333,108,818.18-14.282,919,268,862.222,919,268,862.22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0,456,825.84262,162,674.26262,981,388.14-46.42-215,398,035.73-214,924,982.60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86,384,417.12111,073,476.91111,881,571.66-177.77-384,800,996.82-384,327,943.69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31,591,682.381,976,306,586.981,979,017,252.51-62.98-99,144,599.10-99,443,697.32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262.382.40减少1.12个百分点-1.95-1.96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0750.1400.141-46.43-0.115-0.115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0750.1400.141-46.43-0.115-0.115

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3.2 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第一季度 (1-3月份)第二季度 (4-6月份)第三季度 (7-9月份)第四季度 (10-12月份)
营业收入1,026,234,586.681,096,037,631.93893,413,089.441,558,968,891.60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6,907,298.59107,346,558.4211,305,937.05-75,102,968.22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81,290,797.4680,409,287.78-19,624,479.30-228,460,023.06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516,612,552.47-2,507,322,307.731,237,077,762.11-514,776,324.47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4. 股东情况

4.1 报告期末及年报披露前一个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和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及前10名股东情况

单位: 股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户)72,429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户)75,815
截至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0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0
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不含通过转融通出借股份)
股东名称 (全称)报告期内增减期末持股数量比例(%)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数量质押、标记或冻结情况股东 性质
股份 状态数量
中国电影集团公司01,257,682,50067.3600国有法人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013,523,5000.7200国有法人
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013,523,5000.7200国有法人
央广传媒集团有限公司013,523,5000.7200国有法人
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013,523,5000.7200国有法人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证5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10,373,4500.5600未知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8,847,40310,070,9120.5400未知
赵一宁2,450,0008,500,0000.4600境内自然人
李世纯500,0007,200,0000.3900境内自然人
杨海燕6,098,5000.3300境内自然人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本公司未知上述股东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也未知其是否属于《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规定的一致行动人。
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及持股数量的说明不适用

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4.2 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3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4 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名股东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第三节 重要事项

一、 主营业务情况

(一)创作板块

报告期内,公司主导或参与出品并投放市场的电影共46部,累计实现票房234.72亿元

,占全国同期国产电影票房总额的70.19%。公司出品影片在国产影片票房前十中占据9位,其中电影《热辣滚烫》《末路狂花钱》《抓娃娃》《志愿军:存亡之战》分别取得春节档、五一档、暑期档、国庆档的票房冠军。公司主导出品的全景式展现抗美援朝伟大历程的史诗电影《志愿军:存亡之战》于国庆上映,以真挚情感塑造英雄群像,以革命文化激扬信仰力量,获口碑票房双丰收;主导出品的电影《只此青绿》以跨媒介融合的艺术手法,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唤醒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被观众誉为“年度最美电影”;庆祝澳门回归25周年献礼影片《多想和你再见一面》《幸运阁》贴近年轻观众,映照了延续不断、血浓于水的同胞亲情。国内外重大电影节中,公司出品影片斩获“五个一工程”奖、金鸡奖等147个国内外奖项。报告期内上映的票房前五位影片情况如下表:

序号片名上映时间出品方式票房(万元)
1热辣滚烫2024年2月10日参投出品341,666.78
2飞驰人生22024年2月10日参投出品336,049.77
3抓娃娃2024年7月16日参投出品332,690.23
4第二十条2024年2月10日参投出品242,877.61
5熊出没·逆转时空2024年2月10日参投出品198,384.88

2025年春节档上映的6部影片中,公司主导或参与出品影片3部。其中,公司主出品电影《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由金庸经典武侠作品改编创作,展现了中华传统侠义精神与家国情怀;《唐探1900》延续喜剧与悬疑的故事主线,取得春节档票房第二名;合家欢电影《熊出没·重启未来》开启末日科幻之旅,以85分获春节档观众满意度调查第二位。截至报告期末,“中影青年电影人计划”已上映影片5部,包括惊悚电影《鸳鸯楼·惊魂》、喜剧爱情电影《“骗骗”喜欢你》等。现有13个电影项目正在摄制中。

(二)发行板块

报告期内,公司共发行影片646部,实现票房336.7亿元

,占全国票房总额的87.52%,保持了较为稳固的市场份额。其中,公司主导或参与发行国产影片533部,累计票房269.6亿元,占同期全国国产影片票房总额的90.86%;发行进口影片113部,累计票房67.11亿元,占全国

票房数据来源于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和拓普电影数据。本部分为截至2024年12月

31日的含服务费全国票房。注

本段所述影片包含上年跨期上映影片的当期数据,全国票房统计不含服务费及二级市场放映收入。

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同期进口影片票房总额的76.24%。全国票房前十影片均为公司主导或参与发行,保持了“中影发行”业务的行业领先优势和市场主导地位。全力保障重点档期、重点国产影片的宣发工作。全年发行国产影片52部,其中春节档发行影片《热辣滚烫》《熊出没·逆转时空》《飞驰人生2》取得档期票房前三;端午档发行影片《走走停停》《谈判专家》分居中国观众满意度调查前两位;暑期档主发影片《孤注一掷》撑起档期下半程票房,《热烈》《巨齿鲨2:深渊》《学爸》《我经过风暴》等多题材、多类型影片丰富市场供给。

创新发行放映业态,丰富市场供给。中影“预约放映”举办19个主题放映、1个联动放映,预约成功超1.3万场。联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开展“2024年巴黎奥运会电视节目影院直播活动”,在全国近800家影院直播放映2,300余场奥运赛事,乒乓球、网球等多项赛事的上座率接近100%。推动“哈利·波特”全系列8部影片大规模复映,取得合计2.7亿元票房,被影迷称赞为“哈迷”大过年。首次尝试开展电竞项目影院直播活动,参与观众5千余人次。

(三)放映板块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旗下控参股院线和控股影院合计覆盖全国24,326块银幕和302.8万席座位,公司银幕市场占有率为26.74%。

报告期内,公司新开业控股影院5家,根据优化经营的安排关停7家影院。公司营业控股影院合计实现总票房7.26亿元,占全国当期票房总额的1.89%;观影人次共1,939万,平均单银幕产出77.34万元,经营指标居于行业领先。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旗下共有营业控股影院125家,银幕939块。

报告期内,公司下属控参股院线合计新加盟影院277家,新增银幕1,960块。控参股院线在报告期内实现总票房112.62亿元,观影人次共2.71亿。在全国票房前十院线中,中影南方、中数院线和中影院线分列第2名、第4名和第6名。院线旗下33家影院跻身全国影院票房百强。

(四)科技板块

报告期内,公司推进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制定《推进电影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工作方案(2024-2026年)》,整合业务、产品、人才、资源,促进“产研用”的有效贯通,实现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

截至报告期末,累计取得电影科技相关知识产权426项(含发明专利143项)。报告期内,公司加快实施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已完成高格式摄影机、后期制作平台、虚拟摄影棚等测试工作。自主知识产权的CINITY放映系统领先国际,新研发推出的中影CINITY LED是全球首款支持4K/120帧高格式产品,已通过DCI认证和国际蓝光检测。截至报告期末,国内已开业CINITY影厅180个,其中CINITY LED影厅18个。海外已开业CINITY影厅10个,德国、沙特阿拉伯、土耳其、西班牙等另有26个CINITY影厅待建。累计制作CINITY版本影片379部,其中高帧率影片58部。继中国科技馆、深圳科技馆之后,上海科技馆启动CINITY science影厅改造。CINITY LED海外制版中心在美国好莱坞建成投产,第一部专属版影片《刺猬索尼克3》已

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上映。

报告期内,中影巴可积极扩大业务范围,不断丰富产品线、拓宽放映解决方案。中影巴可放映机全年新增销售2,395套,在同期全国新增银幕市场占比为74%。截至报告期末,中影巴可放映机已累计销售45,255套。“中影综合业务服务平台”已实现头部院线和影投“全覆盖”,接入影院超8,000家,为中影预约放映、影院直播、影片传输等业务提供了技术服务和运营支持。

报告期内,公司设立人工智能研究院,获批为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启动重点研发项目1个,预研项目4个。其中,“电影AI译制系统”已具备影片译制初步制作的能力,正在应用于《长安三万里》多语言版本的智能译制。预研项目“智能助手”系统已经完成基础研发。

(五)服务板块

报告期内,公司启动电影生产体制改革,打通电影制片、基地制作两大业务体系,推动了人才、项目、管理要素的一体化布局。中影电影数字制作基地有限公司更名为中影制片厂,不断提升制作与服务能力,助力影视项目创作。报告期内,中影制片厂共计为473部影视作品提供了制作服务,包括《志愿军》《只此青绿》等270部电影作品,《灼灼韶华风禾起》《轻年》《欢乐家长群2》等25部电视剧作品,以及178部纪录片、宣传片等。

中影云平台持续优化“中影电影通”APP,协同搭建“预约放映”产品模块,满足用户的多样化观影需求。截至报告期末,中影云票务平台注册用户1,699.9万人,已接入影院11,525家,超过全国可统计票房影院总数85%。中影融资持续推进设备直租、售后回租、融资租赁等业务。截至报告期末,融资合同余额1.27亿元,服务中的影投、影院等客户共148家。

报告期内,公司收购中影创新股权,将农村电影、校园电影纳入产业链体系,培育、开拓增量市场空间。截至报告期末,“中影农村放映服务平台”订购总场次1,282.32万场,中影校园影视公益服务平台覆盖全国183所大中小学校,累计订购影片2,671场。

二、 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后存在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应当披露导致退市风险警示或终

止上市情形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


  附件: ↘公告原文阅读
返回页顶

【返回前页】

股市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