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公司代码:600774公司简称:汉商集团
汉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重要提示
1、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http://www.sse.com.cn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结合公司战略发展规划并综合考虑公司经营情况和未来发展资金需求等因素,公司拟定2024年度不进行现金分红,不送红股,也不以资本公积转增股本。
第二节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 ||||
股票种类 | 股票上市交易所 | 股票简称 | 股票代码 | 变更前股票简称 |
A股 | 上海证券交易所 | 汉商集团 | 600774 |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 董事会秘书 | 证券事务代表 |
姓名 | 张镇涛 | 曾宪钢 |
联系地址 | 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大道134号 | 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大道134号 |
电话 | 027-68849191 | 027-84843197 |
传真 | 027-84842384 | 027-84842384 |
电子信箱 | hsjt600774@126.com | hshsd@126.com |
2、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一)医药业务
医药制造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经济发展的战略性产业。近年来,我国加大力度推进医药工业发展,不断完善政策体系,推动医药工业一批龙头企业规模壮大、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水平和创
汉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新能力不断提升。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2024年规模以上医药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5,298.5亿元,同比持平;实现利润3,420.7亿元,同比下降1.1%;医药制造业营收增速低于整体工业企业,但利润增速高于后者。
在人口结构老龄化趋势愈发明显的社会背景下,国内化学药品与中成药需求市场总体较为稳定。中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供应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在医药产业中的占比超过五分之一,已成为我国医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随着行业格局优化与产业升级,同时医药制造行业需求刚性特征突出,不存在明显的周期性特征,因此医药制造行业发展的长期向好趋势不变。
2024年是“十四五”发展时期的第四年,工信部数据显示,“十四五”以来,我国医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速为9.3%,利润总额年均增速为11.3%,发展基础更加坚实、产业体系进一步优化,医药工业不断提质增效。国家发布多份规划性文件,对今后带量采购、挂网准入等工作的开展作出顶层规划,保障了药企发展所需的良好外部环境。同时推动医药产业转型升级,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医疗卫生需求,为医药行业长期稳健发展提供沃土。
(二)医疗器械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近十年呈现跨越式发展态势,市场规模从2015年6,300亿元跃升至2025年预计1.88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速11.5%,显著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这一增长由三大核心驱动力支撑:人口老龄化催生持续医疗需求,居民健康消费持续升级,以及国家战略层面的政策赋能。特别是"十四五"期间《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等政策的实施,推动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加速转型。
在政策引导与市场竞争的双重作用下,国产替代进程全面提速。国家集采政策已覆盖冠脉支架、人工关节等核心高值耗材领域,2024年第五批国采数据显示,国产品牌在主流品种市占率持续攀升。以人工关节领域为例,国产报量份额从首次集采反超进口到2024续约时再增19个百分点,头部企业市场集中度显著提升。据《中国医疗器械蓝皮书2024》统计,骨科耗材国产CR3/CR5较2021年分别提升5.3和9个百分点,产业集群化发展和产业链协同效应日益显现。当前行业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向价值创造的深刻变革,技术创新与政策红利共同构筑起头部企业的竞争护城河,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三)商业运营业务
2024年,中国经济继续保持总体稳定增长,增速虽较2023年有所放缓,但消费市场逐步回暖,服务消费和商品零售均呈现增长态势,全国商业市场经济进一步巩固了2023年的复苏势头。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87,895亿元,同比增长3.5%。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超5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约3.1%,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升至69.7%,显示出内需驱动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消费市场在2024年继续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全年最终消费支出拉动经济增长2.2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4.5%。消费的基础性作用更加显著,消费品质和内涵得到进一步提升,消费增长更加可持续。
2024年,政府继续出台一系列政策以促进消费和商业发展。先后印发《国务院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发布《关于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措施》、《零售业创新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等,持续发力促消费,一系列举措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既利企业、更惠民生。着重优化消费环境、提升消费品质、促进新型消费等,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
另一方面,国内大循环的畅通和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也为商业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新兴消费模式和技术的应用为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点。
(四)会展运营业务
2024年,国内会展行业在政策支持、市场需求和技术创新的多重驱动下,实现了全面复苏和高质量发展。根据《中国展览经济发展报告2024》,2024年中国境内共举办经贸类展会3844场,展览总面积达1.55亿平方米,展览面积同比增长10.1%,其中,工业与科技类展会数量占比达
27.7%,共1064项,同比增长63.4%,成为拉动行业增长的核心动力。此外近60%的会展主办机构从数字化服务中获益,数字化收入成为行业新的增长点。未来三年,会展行业将进一步从“单点突破”转向“系统重构”,实现数据、场景、商业闭环,显示出行业的创新动力及强劲恢复态势。
随着国内消费市场的复苏和外贸需求的增长,会展业成为企业拓展市场、展示创新成果、链接外贸供应链和国内消费市场的重要平台,有效推动了经济高质量发展。2024年,国务院办公厅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相继转发《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明确提出促进文娱体育会展消费,推动会展消费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支持重点展会如进博会、广交会、服贸会等,地方政府亦将展会作为招商引资载体,进一步推动了会展业的复苏。截至2024年底,中国已有265个展会项目通过国际展览业协会(UFI)认证,比上年增长超过20%。
2024年中国会展业在政策、技术与市场的协同驱动下,已形成“量质齐升”的复苏态势。工业科技类展会的崛起、数字化服务的盈利化、国际合作的深化,共同构建了行业新生态。我国展览业将继续保持稳步发展的良好态势,在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国际合作与对外开放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医药业务
1.主营业务及产品
公司医药业务主要为药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医药产品在售药品92种,主要围绕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抗感染等领域布局。主要产品包括雷贝拉唑钠肠溶片、通窍鼻炎颗粒、阿莫西林胶囊、盐酸吡格列酮片、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氨咖黄敏胶囊等。其中,雷贝拉唑钠肠溶片为新一代质子泵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良性活动性胃溃疡、食管反流症及幽门螺旋杆菌症状等多种消化道系统症状;通窍鼻炎颗粒是一种用于治疗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及鼻塞的现代中成药颗粒;阿莫西林胶囊是一种关键化合物为阿莫西林的胶囊化学药品,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因敏感菌株引发的感染。
2.经营模式
公司医药产品以自产自销为主。采购方面整体执行“以产定购”的采购模式,通过建立严格的供应商筛选和管理体系,对供应商进行筛选检查,确保其符合相关监管要求,同时严格遵循GMP管理规范下的质量标准,确保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生产方面整体执行“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根据市场需求和产品库存情况制定生产计划并根据GMP标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相关质量标准建立公司质量控制政策,严格按照操作规范组织生产,严格执行产品生产各环节的质量控制,保证药品生产各阶段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销售方面,根据产品类别和特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销售模式,以完成专业化药品销售。近年来,公司持续加强自有零售渠道销售团队建设,以自有的OTC销售团队为核心,开发拓展终端市场,在全国各省大力推广OTC药品,扩大市场份额。
3.公司市场地位
公司全资子公司迪康药业是集研发、制造和营销于一体的医药高新技术企业。迪康药业产品包括大量医保目录内药品,涵盖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抗感染等众多领域。核心产品通窍鼻炎颗粒、赖氨肌醇维B12口服溶液在细分领域市场占有率位居行业前列。
根据米内网数据显示,2023年公司在全国医院渠道已上市的通窍鼻炎颗粒企业中,以销售规模1.2亿元、市场占有率83.6%排名第一。根据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及中国药店公布的相关数据,通窍鼻炎颗粒连续多年荣登非处方药物综合统计排名-年度耳鼻科中成药第二名,也连续多年获得中国药店店员推荐率最高耳鼻喉类药品品牌。
(二)医疗器械业务
1.主营业务及产品
公司医疗器械业务主要为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业务,拥有以可吸收生物医学材料为主,生物活性创面修复、微创及介入治疗器械为补充的产品体系。主要包括以聚乳酸材料制备的
可吸收医用膜、可吸收骨折内固定螺钉,该等产品适用于骨科、妇科、产科、普外、生殖、心胸外科等手术治疗过程,可在手术后随身体恢复过程自然代谢,不对患者进行二次手术伤害,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此外公司还拥有包括医用冷敷贴、一次性止血夹、功能性敷料(贴敷剂)、功能性敷料(凝胶剂)在内的多种医疗器械产品,以及聚乳酸材料(PDLLA及PLLA)和生物活性玻璃等原材料销售。
2.经营模式公司医疗器械业务采用“以研助产”、“以销定产”的经营模式。在研发方面,公司以自有研发团队为核心,以技术突破和专利储备为目标,围绕着可吸收材料进行多种填充类产品研发,不断强化公司医疗器械产品管线。在销售方面,公司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需求为依据,通过广泛的学术推广,辅以直销模式进行产品销售。其中,公司主要通过学术推广,将产品精准推广至目标群体,再由配送商提供配送服务,建立起一套专业、规范、有序的销售体系。当前医疗器械销售业务主要覆盖骨科、妇科、产科、普外、生殖、心胸外科、泌尿、不孕不育、肛肠科等细分领域。
3.公司市场地位公司医疗器械业务主要由下属公司迪康中科经营,迪康中科是国家生物医学材料、新型医疗器械、药物控制释放等研发、产业化基地及学术推广中心,致力于可吸收医用材料的产品研发、生产制备和工艺优化,为国内可规模化生产医用级聚乳酸材料的龙头生产商。
随着骨科金属材料不断集采、可吸收材料得到临床青睐,可吸收骨折内固定螺钉近三年来实现持续增长。可吸收医用膜在妇科、产科、普外、骨科领域不断拓展,随着止血防粘连材料逐渐进入省级集采,公司可吸收医用膜在河南、云南、江苏徐州等省市均顺利中选,后续该产品将成为公司持续增长点。
(三)商业运营业务
1.主营业务及产品
公司商业板块主要从事购物中心及专业市场的商业运营管理业务,即在集合了众多零售店铺和服务设施的建筑物内或区域内,向品牌商、租赁商户、消费者等多类客户提供综合服务。目前公司主要运营项目包括21世纪购物中心、武展购物中心、汉商银座购物中心、武汉婚纱照材城。
2.经营模式
公司商业运营业务以购物中心业态为主,经营模式包括联营、租赁、品牌代理等。门店位置均集中在城市或区域商业中心,经营品类包括时尚类商品、各种专业店、专卖店、食品店、杂品店以及各种文化教育和服务娱乐设施等。此外,公司基于医疗产业基础和商业物业区位优势,逐步将传统商业转型为与医疗产业相关的经营性物业,充分利用和挖掘潜在商业物业价值,将医疗产业价值赋能商业运营业务。
3.公司市场地位
公司是湖北省内规模较大的百货零售商业运营商,在武汉市核心地段拥有21世纪购物中心、武展购物中心、汉商银座购物中心及武汉婚纱照材城等多处优质商业物业资产。报告期内,各购物中心积极应对数字化营销时代商业模式革新和消费升级现状,结合实际,启动调改升级,满足新的商业需求。各大卖场环境、商品、营销、服务焕新升级。
(四)会展运营业务
1.主要业务及产品
公司会展运营业务主要依托于自持的武汉国际会展中心,向客户提供会展运营及配套服务,包括会展活动的组织、策划、宣传推广和招商,以及展位搭建、展场广告宣传、广场活动组织、会议服务、展具租赁、停车等服务。武汉国际会展中心围绕“增效益”“促发展”两条主线,全力实施经营创新和转型升级。公司依托会展中心品牌优势、区位优势,助力全国首家“比亚迪品牌体验中心”于2023年5月20日在武汉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业,成为公司会展业务打造新能源产业矩阵,突围发展瓶颈的成功尝试。此外,联手武汉客厅中国(武汉)文化博览中心,充分发挥双馆联动
汉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和错位经营优势,努力构建武汉市高端商贸会展集聚地和室外广场活动的第一高地。
2.经营模式公司是会展运营商和会展配套服务提供商,主要作为展会活动的主办方或承办方,向客户提供展览工程服务、管理咨询等会展配套服务,通过收取展厅使用费、配套服务费等费用取得收入。公司还推进自办展业务,通过自招、自管实现高于其他业务形式的利润,未来计划进一步扩大自办展规模提高会展业务毛利率。公司继续受托管理中国(武汉)文化博览中心,与武汉国际会展中心双馆联动。
3.公司市场地位公司是湖北地区具有展会活动主办、承办能力的区域型专业会展运营商。旗下会展场馆武汉国际会展中心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展览馆协会副理事长单位、武汉市会展行业协会创会会长。武汉国际会展中心兴建于新中国最早四家展馆之一的武汉展览馆原址,是一家坐落于武汉繁华的航空路商圈中心点的现代化专业展览场馆,周边配套服务设施齐全。作为武汉市标志性建筑之一、武汉市举办各类展会的重要场所之一,武汉国际会展中心被称为武汉的名片和“城市会客厅”。
3、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近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币种:人民币
2024年 | 2023年 | 本年比上年增减(%) | 2022年 | |
总资产 | 3,524,394,269.57 | 3,694,821,482.47 | -4.61 | 3,518,929,925.5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 1,660,506,874.47 | 1,675,094,041.05 | -0.87 | 1,666,741,386.04 |
营业收入 | 1,175,401,780.87 | 1,389,601,286.62 | -15.41 | 1,386,976,174.51 |
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的营业收入 | 1,175,401,780.87 | 1,389,601,286.62 | -15.41 | 1,386,976,174.5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14,587,166.58 | 61,206,384.07 | 不适用 | 90,333,223.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 -38,089,846.38 | 37,693,074.00 | 不适用 | 44,699,593.4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192,778,247.22 | 247,182,519.46 | -22.01 | 242,346,281.77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 -0.87 | 3.67 | 不适用 | 5.48 |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 -0.0494 | 0.2075 | 不适用 | 0.3062 |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 -0.0494 | 0.2075 | 不适用 | 0.3062 |
3.2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币种:人民币
第一季度(1-3月份) | 第二季度(4-6月份) | 第三季度(7-9月份) | 第四季度(10-12月份) | |
营业收入 | 336,558,236.01 | 289,396,690.07 | 277,831,777.39 | 271,615,077.4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12,671,739.22 | -4,160,896.51 | -6,017,872.09 | -17,080,137.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11,539,174.30 | -15,623,510.62 | -7,591,919.36 | -27,373,544.0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54,745,928.03 | 31,271,014.00 | 49,967,645.77 | 56,793,659.42 |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不适用
4、股东情况
4.1报告期末及年报披露前一个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和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及前10名股东情况
单位:股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户) | 16,728 | ||||||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户) | 16,547 | ||||||
截至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 | 0 | ||||||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 | 0 | ||||||
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不含通过转融通出借股份) | |||||||
股东名称(全称) | 报告期内增减 | 期末持股数量 | 比例(%) | 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数量 | 质押、标记或冻结情况 | 股东性质 | |
股份状态 | 数量 | ||||||
武汉市汉阳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 0 | 79,444,603 | 26.93 | 无 | 国有法人 | ||
卓尔控股有限公司 | 2,950,400 | 48,339,995 | 16.38 | 质押 | 30,540,000 | 境内非国有法人 | |
阎志 | 0 | 44,254,715 | 15.00 | 质押 | 24,960,000 | 境内自然人 | |
费占军 | -1,930,000 | 3,350,000 | 1.14 | 无 | 境内自然人 | ||
新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90,000 | 3,060,000 | 1.04 | 无 | 境内非国有法 |
人 | |||||||
青岛市科技风险投资有限公司-青岛华资汇金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 0 | 2,230,483 | 0.76 | 无 | 境内非国有法人 | ||
南昌腾邦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 0 | 2,180,483 | 0.74 | 无 | 境内非国有法人 | ||
柯荣卿 | 357,500 | 2,044,700 | 0.69 | 无 | 境内自然人 | ||
周升俊 | -1,692,500 | 1,440,900 | 0.49 | 无 | 境内自然人 | ||
徐铭 | 73,000 | 1,270,000 | 0.43 | 无 | 境内自然人 | ||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 | 卓尔控股有限公司和阎志为一致行动人,其他股东未知。 | ||||||
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及持股数量的说明 | 不适用 |
4.2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不适用
4.3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不适用
4.4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名股东情况
□适用√不适用
5、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不适用
第三节重要事项
1、公司应当根据重要性原则,披露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75,401,780.87元,同比减少15.41%。药品类业务实现营业收入790,630,187.56元,同比下降20.54%,医疗器械业务实现营业收入82,574,608.46元,同比增长14.57%,主要是医疗器械销售模式变更,直销业务逐步转变为经销业务。商业运营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88,341,918.76元,同比下降12.94%;会展业务实现营业收入70,245,750.09元,同比增长3.81%。
2、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后存在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应当披露导致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原因。
□适用√不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