昊华化工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公司代码:600378公司简称:昊华科技
昊华化工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重要提示
1、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http://www.sse.com.cn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经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确认,昊华科技2024年度合并层面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53,796,305.15元,母公司层面截至2024年12月31日累计可供分配利润为250,310,110.71元。根据《公司章程》关于公司分红的规定,为保持分红政策的稳定性并考虑到公司经营资金的需求,公司本年度实施利润分配方案为:以公司2024年12月31日总股本1,290,033,705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86元(含税),共计派发股利368,949,639.63元(含税)。公司2024年度不送股,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如在实施权益分派的股权登记日前公司总股本发生变动的,则公司维持利润分配总额不变,相应调整每股分配比例,并将另行公告具体调整情况。本次利润分配预案将提交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
第二节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 ||||
股票种类 | 股票上市交易所 | 股票简称 | 股票代码 | 变更前股票简称 |
A股 | 上海证券交易所 | 昊华科技 | 600378 | 天科股份 |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 董事会秘书 | 证券事务代表 |
姓名 | 苏静祎 | 吴艺敏 |
联系地址 | 北京市朝阳区小营路19号昊华大厦A座 | 北京市朝阳区小营路19号昊华大厦A座 |
电话 | 010-58650614 | 010-58650614 |
传真 | 010-58650685 | 010-58650685 |
电子信箱 | hhkj@sinochem.com | hhkj@sinochem.com |
2、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业务主要涉及氟化工、电子化学品、高端制造化工材料及工程技术服务等行业。
(一)氟化工
1、氟碳化学品
氟碳化学品主要包括制冷剂、发泡剂、气溶胶的喷射剂、灭火剂、清洗剂。
根据《基加利修正案》的规定,HFCs自2024年1月1日起实行生产配额制,国家生态环境部发布2024年中国HFCs生产配额为74.85万吨,下游行业受“以旧换新”等政策推动同比实现增长,其中中国汽车产量3,128万辆,同比增长3.7%,家用空调产量2亿台,同比增长19.5%,整体供需处于紧平衡状态。随着供需格局、竞争秩序优化,下游需求改善等因素影响,氟碳化学品产品价格回归理性上行通道。
目前第四代制冷剂以化工合成的氢氟烯(HFOs)类物质为主要代表,现有产品包括R-1234ze和R-1234yf,两者都具有零ODP和极低的GWP,被认为是未来可替代HFCs类产品的新一代制冷剂。目前第四代制冷剂在部分发达国家受到广泛推广,但国内受制于专利保护下供给有限,且产品成本高昂,现阶段的替代作用有限。
2、氟聚合物
含氟聚合物主要包括聚四氟乙烯(PTFE)、聚偏氟乙烯(PVDF)、聚全氟乙丙烯(FEP)、氟橡胶(FKM)等。
2024年国内PTFE产能20.66万吨/年,产量约16.40万吨,同比增加8.45%,行业开工率80%左右,PTFE市场整体表现低迷,需求持续疲软,市场价格也在供需矛盾中持续下行。
2024年国内氟橡胶的产能超4.26万吨/年,主要应用在汽车、石化密封等领域,表观消费量在1.7万吨/年左右。通用级氟橡胶最大的下游市场为燃油汽车行业,受新能源汽车对燃油汽车市场形成冲击,以及国六B排放标准实施等因素影响,燃油汽车产销量持续下滑,导致通用级氟橡胶市场需求持续萎缩,叠加国内产能严重过剩,供需矛盾日趋突出,市场竞争加剧,产品价格下行趋势明显。
2024年国内PVDF产能规模已达27万吨/年,产量约11万吨,同比分别增长44.9%和49.5%,
昊华化工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但下游需求增速与PVDF产能扩张速度严重错配,市场供需矛盾突出,竞争激烈;同时,主要原料R142b市场供需关系急速转换,价格跌至低位,难以对PVDF价格形成支撑,产品价格持续下跌。
3、含氟精细化学品含氟精细化学品主要为芳香族、脂肪族、杂环系列等含氟中间体,其广泛作为含氟医药及农药中间体使用。根据氟化工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披露,目前含氟医药中间体的产值预计在200亿元人民币;化学农药的含氟中间体产值处于100-200亿元人民币。2024年受国内农药行业需求回升等带动,三氟乙酸系列产品国内需求从1.05万吨增加至1.65万吨,同比增长57%;行业产能2.65万吨增加至3.15万吨,同比增长19%,行业在成本压力下以低价市场为主,开工率约40-50%,市场价格保持在行业成本线附近。
4、含氟锂电材料2024年全球电解液市场需求保持31%的高增长,达到165万吨,其中储能市场需求增长65%,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增长22%。但由于电池企业对电解液本地化配套要求导致的电解液企业多基地布局,叠加新产能入局,电解液行业始终处于产能过剩阶段,截至2024年底全球电解液产能545万吨,整体开工率仅30%左右。
上游原料方面,2024年溶剂开工率仅38%,主要添加剂开工率均不足50%,厂家亏损严重,溶剂、添加剂价格基本触底。六氟磷酸锂也由于行业扩产带来激烈竞争,价格跌至行业边际水平。原料降价,叠加供需过剩情况下客户集中招标带来的竞争性价格挤压,带动电解液价格持续下滑。基于低开工率和第二梯队行业纷纷进入亏损阶段,国内电解液行业产能扩张告一段落,随着全球能源革命和汽车电动化、智能化进程的持续推进,2025年到2030年间,从下游到上游的产能利用率有望得到逐步提升,下游车企和电池厂的竞争态势终将明朗,带来从下游往上游的利润修复和传导,市场将由短期的唯价格论,回归到基于企业技术实力、产品质量和服务能力的综合竞争格局。
(二)电子化学品
报告期公司主要从事电子化学品中含氟电子特气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显示面板及其它电子产品等领域。
电子气体最大的应用领域是集成电路制造,占电子气体总需求的60%以上,电子气体在制造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集成电路的性能、集成度和成品率都有较大影响。其在晶圆制造过程中占材料成本的14%左右,是仅次于硅片的第二大晶圆制造材料。回顾集成电路行业发展
周期,2020年到2022年中旬,经历了约2年半的增长周期,2022年下半年因芯片库存过高,终端需求下滑,行业进入长达近一年的下行周期;随着产品库存将至合理水平,叠加AI等终端应用爆发,2024年下半年逐渐步入新一轮恢复性增长周期;伴随终端应用市场复苏及AI需求提振,存储芯片预计将于2025年步入新的上涨周期。
显示面板同样是电子气体的重要应用领域,回顾发展周期,2020年到2022年中,行业受益于消费电子复苏、Mini-LED技术突破及相关政策扶持,LCD产能扩张推动全球产值达1,650亿美元,OLED产能占比从15%升至35%。但此后因库存积压、智能手机出货量下滑及价格战,行业进入下行周期。2024年随AI服务器需求激增、车载显示回暖及库存去化,行业步入复苏,预计产值1,720亿美元,OLED渗透率突破40%。2025年,行业受益于XR设备商业化,预计开启新一轮增长周期,产值或达1,900亿美元。伴随着集成电路和显示面板行业进入上涨周期和新能源材料中电子特气应用占比的上升,2024年,电子特气产品也呈现较好的发展态势,市场需求继续上涨,但由于国内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价格总体保持平稳。
需关注的是,随着环保政策的收紧,在用的高GWP值气体越来越受到各国集成电路和面板厂商的关注,未来将会使用高效、环保的电子气体以替代部分现有气体。其中行业生产和使用大国已陆续实施相关政策,日本早几年已开始对HFCs产品进行管制,韩国2024年起对HFC类气体进行配额管制,且没有用途豁免,中国也于2024年起正式对HFC类气体进行配额管制,生产及使用进一步受限。在这一背景下,开发低GWP、高选择性的替代产品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三)高端制造化工材料
报告期公司高端制造化工材料主要包括非轮胎橡胶制品、民用航空轮胎、特种涂料、聚氨酯新材料、化学高性能原料等。
1、非轮胎橡胶制品
非轮胎橡胶制品主要包括胶管类、胶带类、胶辊类、胶布类、橡胶密封制品类等。中国橡胶工业结构经过不断调整,非轮胎橡胶制品行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市场需求相对旺盛,品系种类数量和多种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需求方面,随着近年来下游特种项目、工程机械、轨道交通、油田等领域发展向好,非轮胎橡胶制品市场整体需求稳中有升,特别是在飞机、高铁等新兴产业领域的需求增长迅速。此外,行业内低端产品产能相对过剩,迫于环保及盈利方面的压力,缺乏核心技术的企业生存难度逐年加大;随着下游行业的转型升级,市场需求的产品性能及品质逐渐提升,市场对高端橡胶零部件制品的需求呈现增长的态势。供给方面,非轮胎橡胶行业市场参与
昊华化工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者众多,但鉴于不同细分领域的客户需求、技术要求各异,特别是在高端产品市场,非轮胎橡胶制品企业多进行定制化生产,因此非轮胎橡胶制品市场基本保持供求平衡。
2、民用航空轮胎据CAAC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民航在役客机数量为4,350架(含C919交付量80架),年轮胎需求量约为25万条,但主要由米其林、普利司通和固特异3家国外厂商供应,目前这3家轮胎供应商的市场份额约占87%,其他进口供应商占13%,而国内厂商份额小于2%。
根据《2024-2043年民用飞机中国市场预测年报》的预测,未来我国客机机队规模将达到8,905架,年轮胎需求量将翻番,市场空间广阔。目前公司已在部分机型的航空轮胎上取得突破性进展,2024年11月21日,装配公司轮胎的空客A320飞机严格按照中国民航中南局批准的飞行试验大纲,成功完成试飞,技术性能达到国际标准要求,实现国产航空子午线轮胎零的突破。下一步国产轮胎将通过建立完善数据库、原材料本土化、供应链本土化等方式提升综合竞争力。
3、特种涂料
公司特种涂料主要用于航空、船舶和工业防腐领域。
航空涂料是专门用于飞机及其零部件上的特殊涂料,具有耐高温、耐烧蚀、隔热、耐腐蚀、隐身和防腐蚀等特性,可以在保护航空器免受外界环境侵蚀的同时,满足在极端条件下的运行需求。按使用部位可分为飞机蒙皮涂料、飞机舱室涂料、飞机发动机涂料、飞机零部件涂料以及特殊专用涂料等。全球航空涂料市场主要由波音和空客等飞机制造商主导,同时,随着C919等国产飞机的量产,中国商飞也成为了全球航空涂料的潜在需求商。根据市场研究报告,2024年全球航空涂料市场规模达到16.5亿美元,随着全球航空航天工业和战略需求不断增长,航空涂料预计在2024-2029年复合年增长率为6.9%。中国作为新兴市场,航空涂料消费的增速超过世界平均水平,2025年市场规模有望超过18亿元,显示出航空涂料巨大的市场潜力。
船舶涂料方面,自2023年起,航运市场逐步复苏,世界船舶行业及我国船舶行业发展态势均超出预期。一方面,大型货油轮进入寿命更替周期;另一方面,全球节能环保减排的大趋势促使高端新能源动力船舶的批量建造。在此背景下,全球船舶涂料市场价值同比增长约12%,达到60亿美元,我国船舶涂料市场需求也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从区域分布来看,亚太地区在船舶涂料领域占据了全球约80%的市场份额,其中,中国、韩国、日本的新造船舶产业,成为推动船舶涂料市场发展的关键力量;从市场格局上看,全球船舶涂料市场处于高度垄断状态,是一个发展成熟的细分市场。尽管中国已连续14年稳居全球第一造船大国之位,但至今仍未培育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船舶涂料品牌,国内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自主品牌大多集中在中低端船舶涂料市
场,而且销售规模较小,在与外资主流船舶涂料品牌的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
工业防腐涂料作为防护材料领域的关键产品,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煤化工、化工储运、桥梁、电力设施以及钢结构等众多行业。由于应用场景复杂,这类产品必须具备卓越的耐腐蚀性能、良好的耐候性,以及在高温、高湿、强化学侵蚀等极端环境下的可靠适应性。从需求端来看,2024年化工市场持续低迷,使得相关企业纷纷削减检维修预算,并对新项目投资持谨慎态度,直接导致工业防腐涂料的市场需求出现下滑。在供应方面,国内外工业防腐涂料企业不断扩充在中国的产能,与此同时,房地产市场的不景气促使众多建筑涂料企业转型进入工业涂料领域,造成市场供过于求,竞争愈发激烈;其中,通用型防腐涂料,如普通环氧漆,产能过剩问题突出,价格战激烈,毛利率已降至15%以下,整体市场价格呈现下行趋势,不过,特种防腐涂料,如隔热保温涂料和带温施工涂料,由于技术门槛较高,仍存在一定的溢价空间。
4、聚氨酯新材料
2024年全球聚氨酯产能持续扩张,中国仍是全球最大生产国,占全球总产能的60%以上,头部企业新增产能陆续投产,MDI、TDI等产能有明显增加。聚氨酯价格总体平稳,其中聚醚价格一直处于低位运行,异氰酸酯品类中TDI、液化MDI价格稳定,聚合MDI价格呈上涨趋势。
公司主要销售硬泡、软泡等组合料产品以及聚醚型、聚酯型弹性体产品,广泛用于汽车天窗、座椅、健身器材、电子电力等领域。2024年,受益于全景天幕在汽车上的逐渐推广,聚氨酯玻璃包边组合料市场空间进一步增加;客车行业回暖,玻纤增强聚氨酯材料的市场需求量有所回升。聚氨酯弹性体产品主要应用于生活场景,整体行业竞争激烈,客户忠诚度和稳定性较差。
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逐步提高,轻量化、绿色环保的需求愈发强烈,成为聚氨酯新材料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5、化学高性能原料
我国化学高性能原料技术历经几十年的努力探索和艰苦攻关,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为我国重点特种项目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公司是我国重要的化学高性能原料的研发和生产企业,近年来,随着国内研究条件的明显改善,化学高性能原料技术水平显著提高,某些产品已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为保障我国国家安全和国家建设的顺利进行,国家需要更为先进的高性能原料,这将为化学高性能原料的研究开发和生产制造创造更为广阔的市场基础。
(四)工程技术服务
公司工程技术服务主要为提供碳减排相关的综合性解决方案,业务主要涉及工业排放气综合利用领域、碳一化工领域、制氢、加氢领域、PSA技术应用领域,与煤化工、石油化工、钢铁、
昊华化工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化工新材料等多个行业的发展紧密相关。
2024年,全球经济仍处于调整期,国际贸易摩擦加剧、能源转型加速以及国内产业结构深度调整,为煤化工、石油化工、钢铁、化工新材料等行业带来了多重挑战,整体处于盈利能力降低、产能过剩的情况,新项目投资意愿下降。但当前全球碳减排政策趋严,一些传统碳一化学品生产企业面临减排压力,进行技术改造的意愿不断增强,市场亟需具备碳减排综合性解决方案能力的提供商,碳减排领域市场前景广阔。主营业务及产品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为高端氟材料、电子化学品、高端制造化工材料及碳减排等业务。公司是国内氟化工龙头企业,并在电子化学品、高端制造化工材料和碳减排领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公司氟化工产业链完整,涉及氟碳化学品、氟聚合物、氟精细化学品和含氟锂电材料等,包含制冷剂、灭火剂、氟树脂、氟橡胶、含氟中间体、电解液等多样化产品,整体抗风险能力较强。公司从事电子化学品业务主要是含氟电子特气业务,主要产品包含三氟化氮、六氟化硫、四氟化碳以及氟碳类气体等,产品种类丰富,市场份额行业领先。公司高端制造化工材料业务主要是定制化的橡塑制品,重点产品包括橡胶密封类制品、橡胶板材类制品、民航轮胎、气象气球、聚氨酯新材料等,型号、规格众多,能为客户提供定制化服务。此外,特种涂料、各类催化剂也是高端制造化工材料中的重要产品,在航空、船舶、氯碱化工、煤化工等领域有广泛应用。碳减排业务方面,公司在二氧化碳捕集、碳资源利用、氢能制备和焦炉气综合利用等技术上有显著的优势,具备为客户提供整体一体化解决方案的能力,是全球拥有变压吸附气体分离技术(PSA)三大供应商之一。市场地位
1、氟化工公司深耕氟化工行业,主要从事氟碳化学品、含氟聚合物、含氟精细化学品和含氟锂电材料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汽车、家电、新能源等行业并在下游客户中享有较高知名度。
(1)氟碳化学品公司独立开发了40余个ODS替代品,HFCs配额总量国内领先,多个产品具有领先的全球市场份额,其中R123为全球独家生产,R134a、R125等产品全球市场份额位居前三,覆盖国内大部分汽车、家用/商用空调厂。报告期内,公司凭借创新优势,相关所属企业洁净灭火剂、电子氟化液两类明星产品获得2024年度中国新型储能产业新质生产力新型储能技术创新力新锐奖;荣获多家空调厂商2024年度“优秀战略供应商”奖、“供应链持续稳定”奖。
(2)氟聚合物公司以有机氟材料作为主导产业,从事有机氟开发和生产已达六十年,技术底蕴深厚,科研能力突出,借助领先的科研能力,公司在行业内技术优势领先,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具有从研究开发、工程设计、成果产业化、生产经营一体化的氟化工企业。报告期内,公司承担了国家、省级重大有机氟科技项目10余项,所属企业荣获“2024年四川省首批标志性产品链主企业(氟硅高分子材料方向)”、“四川省科技创新领军企业”等称号。近年公司在高性能氟聚合物领域的聚四氟乙烯树脂和氟橡胶方向布局的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实现
昊华化工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了从跟跑到并跑。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应对PFAS管控风险,完成了非氟表面活性剂在氟橡胶全体系替代研究,在氟聚合物产业链上布局延伸,实现了二氟一氯甲烷、四氟乙烯、六氟丙烯等中间体的自产配套;公司四氟树脂产能达3万吨/年,氟橡胶产能5,500吨/年(含合营公司),此外公司在自贡沿滩基地的2.6万吨/年高性能有机氟材料项目实现机械竣工,将于2025年正式投产,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同时,聚偏氟乙烯树脂(PVDF)也是公司主要氟聚合物产品,广泛应用于锂电、制品、涂料、水膜等核心领域,近年公司PVDF产品应用聚焦锂电池行业,全面覆盖锂电池生产制造的关键应用领域。报告期,公司PVDF产能达2.25万吨/年,依托所属科研院所深厚的技术积淀,造就了卓越的产品性能和稳定的质量,成功跻身国内前三大动力电池客户的供应商行列。随着新增产能逐步释放,公司在市场中的份额将持续攀升,行业地位日益显著。
(3)氟精细化学品公司深耕含氟精细化学品领域30余年,成功开发了二氟、三氟、四氟、五氟、六氟、七氟系列产品,并构建了完整的二氟、三氟、六氟产品谱系。凭借原料自主配套优势和深厚的技术积淀,紧跟行业前沿,充分发挥全产业链优势,为国内外医农药企业提供可靠的原料保障,助力行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产能、产品质量以及市场占有率全球领先,进入国际多家医农药行业龙头企业全球供应链体系。报告期内,公司所属企业连续五年获得中国农药工业协会“优秀农药中间体供应商”称号。
(4)含氟锂电材料2024年,公司自贡沿滩基地一期10万吨/年和长兴基地三期10万吨/年电解液项目项目建成投产,年末电解液总产能达25万吨。产品主要配套优质新能源车企动力电池项目和新一代长循环储能项目,头部客户合作占比在90%以上。此外,公司锂电业务还配套有8,000吨/年的六氟磷酸锂产能,对原料价格波动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有效控制。
2、电子化学品公司是国内电子特气行业技术领先的龙头企业,产品品种丰富,产业链完整,拥有国家重要的特种气体研发生产基地。系列含氟电子气体服务于国际国内集成电路、显示面板头部企业。所属企业荣获多项国家级、省级的荣誉资质,是全国气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河南省含氟电子气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特种气体专业技术创新中心等的依托单位。目前,公司六氟丁二烯产能1200吨/年,全球第一;三氟化氮产能5,000吨/年,市场份额全国前三;四氟化碳产能1,000吨/年,市场份额全国前三;六氟化硫产能1,500吨/年,是国内最大的电子级六氟化硫供应商;公司正在自贡沿滩基地新建6,000吨/年三氟化氮装置,2025年投产后将进一步巩固公司在电子特气行业的市场地位。
3、高端制造化工材料
(1)非轮胎橡胶制品公司非轮胎橡胶制品业务主要集中在西北院、沈橡院、株洲院等,均是原化工部直属科研院所,有着几十年的技术积累,在行业相关细分领域内都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品牌优势,很多产品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技术空白,产品广泛应用于民用航空、电子信息、轨道交通、清洁能源、超算智算等行业。公司是我国特种橡胶密封制品行业龙头单位,为国民经济重大工程提供了大量的产品和服务,对推动行业技术进步、提升我国关键装备自主化保障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公司相关所属企业橡胶密封产品规格超3万种,非标定制化产品占比达到80%以上,制修订国家及行业标准110余项,服务领域广泛,在我国特种橡胶密封制品行业具有重要的影响力;作为我国以橡胶软管及橡胶涂覆织物为专业方向的领先研发单位,是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编号SAC/TC35)的依托单位、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45的国内总对口单位,拥有化工行业胶管胶布质量监督检验国家级检测中心;作为世界水文气象设备行业协会(HMEI)会员、中国气象局气象气球定点研制
昊华化工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生产单位,主导制定了全球气象气球规范国际标准。
(2)民用航空轮胎公司是国内最早从事民用航空轮胎研制的单位,具备独立开发的自有民用航空轮胎技术,拥有国内唯一、世界第五的自主研发子午线航空轮胎技术,是集航空轮胎科研开发与生产经营为一体的科技型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研制开发的多项技术、工艺填补国内空白,处于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行业水平。报告期内,公司所属企业建成了国内首条数字化民航轮胎生产线,通过高度自动化确保质量稳定性,已形成10万条/年生产能力,研制的中国首条民航子午线轮胎在空客A320飞机实现装配,试飞圆满成功,填补了我国民航子午线轮胎适航取证空白。公司建有国内首台套航空轮胎复杂工况全项起降模拟测试评价平台,拥有国家实验室认证认可的化学工业特种轮胎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是全国航空轮胎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所在单位和中国民航局授权的航空器零部件试验委任代表单位,所属企业作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复杂工况高端轮胎技术创新中心和广西航空轮胎结构与材料重点试验室等高等级科技创新平台的依托单位,代表国内航空轮胎研制开发的领先技术水平。
(3)特种涂料公司是国内重要的具有整船涂料配套能力的科技型企业,为我国海洋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拥有基础研究领域国家级重大研发平台,实现从基础理论创新-工程化应用-产业化发展的无缝链接,科研技术水平国内领先。报告期内,所属企业“硅氧烷杂化聚合物功能涂层设计制备新技术及其应用”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此外,公司在航空涂料领域具备传统优势和领先技术,研制开发了新一代飞机蒙皮涂料,形成行业技术规范标准;自主开发的航空涂料产品在国内民航飞机上得到了应用,成功打破外资品牌的垄断。
(4)聚氨酯新材料公司是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理事长单位,报告期内,所属企业聚氨酯组合料产能为15,000吨/年、弹性体产能为3,500吨/年。公司聚氨酯产品多为定制化产品,包括玻璃包边组合料、玻纤增强聚氨酯原液、微孔弹性体、胶黏剂等多种品类,广泛应用于矿业、石油、新能源、印刷、交通运输、海洋及船舶、造纸、电子电力、生活娱乐、机械制造等领域,具有较高的附加价值。其中,双组分聚氨酯膜内反应注射涂料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属国内首创,目前已实现批量化生产。
4、碳减排公司自上世纪70年代开展气体分离技术的工业化开发,经过50余年的技术沉淀,在气体分离回收利用领域,不断取得突破。所属企业以“变压吸附法回收利用工业副产气技术”为基础,在二氧化碳捕集、氢能制备领域,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目前,运用该项技术已建成和在建的CO2捕集装置60余套(其中出口5套)、氢能领域的氢气纯化装置40余套。在焦炉气综合利用领域,凭借深厚的技术沉淀与丰富的项目经验,占据着显著的行业地位。2021年,所属企业“焦炉气制甲醇绿色技术”进入《石化化工行业鼓励推广应用的技术和产品目录》,现已推广40余套工业装置,在行业内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报告期,公司所属企业作为总包单位建成投产的年产55万吨焦炉煤气/电石炉尾气制甲醇综合利用项目,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焦炉煤气制甲醇项目,单位甲醇产品综合能耗达到行业标杆水平,该项目也是多气源调配合成甲醇项目的典范。焦炉气甲烷化制天然气技术,现已推广近40套工业装置,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在荒煤气利用方面,已签订荒煤气制LNG合同并顺利执行,未来将在该领域进一步拓展市场。此外,公司拥有专有技术配套的专用催化剂,报告期在眉山建成的清洁能源催化材料产业化基地项目,是国内领先的镍系催化剂和铜系催化剂生产制造基地。
3、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近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币种:人民币
2024年 | 2023年 | 本年比上年增减(%) | 2022年 | |||
调整后 | 调整前 | 调整后 | 调整前 | |||
总资产 | 30,151,420,225.36 | 25,367,396,580.96 | 15,761,660,575.39 | 18.86 | 27,185,854,953.23 | 15,428,065,766.0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 17,118,862,583.15 | 11,837,825,567.51 | 8,534,529,226.78 | 44.61 | 12,213,801,642.42 | 8,200,264,560.54 |
营业收入 | 13,966,309,043.97 | 14,523,070,402.69 | 7,852,379,380.79 | -3.83 | 19,568,666,355.00 | 9,067,529,684.2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1,053,796,305.15 | 1,183,269,694.44 | 899,813,205.41 | -10.94 | 2,046,139,144.30 | 1,164,978,276.05 |
归属于上市公司 | 645,797,622.04 | 810,914,436.93 | 810,914,436.93 | -20.36 | 963,800,354.21 | 963,800,354.21 |
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738,228,224.85 | 1,062,590,803.27 | 1,092,315,975.42 | -30.53 | 2,707,287,719.74 | 993,840,073.1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 8.66 | 9.86 | 10.81 | 减少1.20个百分点 | 18.07 | 15.16 |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 0.9531 | 1.0674 | 0.9902 | -10.71 | 1.8179 | 1.2873 |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 0.9531 | 1.0674 | 0.9902 | -10.71 | 1.8179 | 1.2873 |
3.2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币种:人民币
第一季度(1-3月份) | 第二季度(4-6月份) | 第三季度(7-9月份) | 第四季度(10-12月份) | |
营业收入 | 2,845,099,846.77 | 3,688,970,231.62 | 3,674,281,571.83 | 3,757,957,393.7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167,134,125.97 | 369,242,247.50 | 315,473,853.21 | 201,946,078.4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135,934,219.97 | 233,025,006.48 | 209,496,495.21 | 67,341,900.3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346,041,501.57 | 425,576,551.29 | 301,163,054.34 | 357,530,120.79 |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不适用
公司本年度同一控制下合并中化蓝天、桂林蓝宇,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需要对历史财务数据追溯重述。
4、股东情况
4.1报告期末及年报披露前一个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和持有特
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及前10名股东情况
单位:股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户) | 14,856 |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户) | 16,303 |
截至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 | 0 |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 | 0 |
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不含通过转融通出借股份) |
股东名称(全称) | 报告期内增减 | 期末持股数量 | 比例(%) | 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数量 | 质押、标记或冻结情况 | 股东性质 | |
股份状态 | 数量 | ||||||
中国昊华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0 | 590,198,123 | 53.24 | 0 | 冻结 | 21,366,612 | 国有法人 |
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 | 104,170,233 | 104,170,233 | 9.40 | 104,170,233 | 未知 | - | 国有法人 |
中化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 93,102,734 | 93,102,734 | 8.40 | 93,102,734 | 未知 | - | 国有法人 |
国新投资有限公司 | 0 | 46,804,110 | 4.22 | 0 | 未知 | - | 国有法人 |
国家产业投资基金有限责任公司 | 0 | 37,267,100 | 3.36 | 0 | 未知 | - | 国有法人 |
盈投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0 | 27,294,800 | 2.46 | 0 | 质押 | 27,200,000 | 境内非国有法人 |
全国社保基金一一三组合 | 10,670,682 | 19,319,834 | 1.74 | 0 | 未知 | - | 未知 |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八零二组合 | 9,085,979 | 17,143,388 | 1.55 | 0 | 未知 | - | 未知 |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大成新锐产业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 | -2,167,200 | 17,114,292 | 1.54 | 0 | 未知 | - | 未知 |
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大成睿景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 | -2,139,704 | 8,180,688 | 0.74 | 0 | 未知 | - | 未知 |
投资基金 | ||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 | 股东中国昊华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中化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受同一实际控制人控制,为一致行动人。除此外其他股东之间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关系未知。 | |
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及持股数量的说明 | 不适用 |
4.2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不适用
4.3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不适用
4.4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名股东情况
□适用√不适用
5、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不适用
第三节重要事项
1、公司应当根据重要性原则,披露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39.66亿元,同比下降3.8%;实现归母净利润10.54亿元,同比下降10.9%。
2、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后存在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应当披露导致退市风险警示或终
止上市情形的原因。
□适用√不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