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首页 > 最新公告 > 返回前页

山东钢铁:关于《2024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的年度评估报告下载公告
公告日期:2025-04-30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4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的

年度评估报告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要求,积极响应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开展沪市公司“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的倡议》,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2024年6月26日发布《2024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2024年度,公司聚焦深化改革、降本增效、市场开拓、绿色转型、治理优化等核心任务,扎实推进各项措施,以实际行动提升经营质量与投资价值。现将年度执行情况评估如下:

一、大力降本增效,稳定生产运行

2024年,公司生产生铁1090万吨、粗钢1494万吨、商品坯材1537万吨,实现营业收入820.94亿元,利润总额-25.07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2.58亿元,主要受钢铁行业下行影响,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较上年度下降幅度较大。面对钢铁行业“三高三低”的运行态势,公司围绕“变革求生”管理主题,深化算账经营,全面对标找差,着力构建“两最”生产新秩序,即最优生产组织模式和最佳制造工艺路径,生产运行保持了稳定高效状态。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深度挖潜降本增效。构建实施三级成本管控体系,强化全流程、全体系、全工序成本控制,全年吨钢可比成本降低86.7元。严控各类费用,大力削减固定费用。突出抓好采购降本,大宗原燃料综合采购成本与行业比,较上年改善32.4元/吨。

(二)强化预算体系化管控。构建“预算+监控+评价”体系,强化预算引领,以年度预算为纲,结合市场变化,按月分解制定预算指标,持续提升预算管理的科学性、时效性;强化过程控制,每周对利润情况及全要素重点指标跟踪分析,突出对销售、采购价格对比分析,紧盯购销差价变化,确保预算总体受控;强化预算评价,每月从产量、收入、利润、成本费用、产品结构、现金流量、存货、对标等各维度对运营绩效进行评价,及时揭示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及建议,助力公司提升经营绩效。

(三)持续提升经营效率。钢城基地探索实施集约化生产,合理安排产线负荷,全面释放优势产能,各产线累计日产超纪录64次、月产超纪录6次;日照基地两座高炉生产稳定向好,钢产量创投产以来最高水平,酸洗、镀锌等高效产线极致提产,铁水温降实现历史性突破,热装热送率屡创新高。

(四)深化改革赋能。动态推进“1+6+N”百项变革项目落地,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实现突破;完成公司总部与莱芜分公司两级总部合并,部门设置压减52%,生产单位内设机构压减37.8%;组建制造、设备、投资等部门,推动业务集中、流程一贯;强力推进人事效率提升,实施定员优化,人力资源储备中心实质化运行,全员劳产率明显提升。

(五)加大研发创新力度。公司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实施“人才驱动、协同创新、智赢市场”,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27.0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30%;牵头建立的“山东省先进钢铁材料与流程重点实验室”获批为山东省重点实验室,“济南市数智钢铁技术重点实验室”获批为2024年度济南市重点实验室;组织科技立项112项,申报国家重点研发项目1项,山东省科技研发项目立项1项,申请专利544项,其中发明专利381项、实用新型163项。2024年,公司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

等奖1项,冶金科学技术奖5项;山东省冶金科技进步奖25项,其中一等奖6项。获2024年度山东省职工创新创效竞赛奖5项。日照基地获第十一届淮海科技奖三等奖1项,日照市科技成果一等奖2项。

(六)深化对标提升及协同支撑。聚焦吨钢利润分位值、生铁成本、人工成本等重点指标,持续深化全面对标找差,紧盯钢铁行业、宝武系等行业内优秀企业,寻找差距,快速追赶。积极推进与宝钢股份一体化协同支撑,全面导入集中一贯、价值创造等先进理念方法,全面提升管理运行效率与质量。全年累计对接交流70872人·日,350项协同支撑项目全力推进,协同效益显著。

二、奋力开拓市场,优化产品结构

2024年,公司围绕“双聚焦、双提升”,创新产品经营机制,构建用户地图,组建7大经营体、14个产销研团队,渠道拓宽、终端拓量,累计增效5.1亿元。

(一)优化品种结构。锚定高端化、差异化、细分化、品牌化发展方向,打造一批高端高效的“招牌”产品,涵盖型钢、中厚板、冷热轧、特钢、建材五大系列,实现多元化发展。全年产品结构增效33.1元/吨。

(二)升级服务能力。深入推进“三个一”服务模式,深化QCDVS用户服务,实施大客户经理制,建立工程项目跟踪协同团队,全年走访战略重点用户925次,实施打造金牌交付品牌行动,合同完成率较2023年进步10.5%,客户满意度测评得分90分。

(三)强化产品经营。充分发挥SBU的“尖刀连”作用,产销研团队每月复盘、多目标定位,在靠前服务用户、精准解难答疑上同向发力,“1+1+1>3”的聚合效应有效展现。深化“近地化、终端化”策略,拓展终端渠道比例,近地化比例突破73.1%,终端直供比例较2023年提升25%。

加大海外市场开拓力度,全年出口118.03万吨,比2023年增加31.96万吨,增幅37%。

三、深化绿色发展,推进数智转型

(一)加大环保投入。2024年,公司环保投入近11.72亿元,实施了焦炉烟气脱硫脱硝系统升级改造、烧结机烟气超低排放改造等重点环境治理项目;公司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执行率、环保设施同步运行率、污染物排放达标率、危险废物合规化处置率均达到100%,实现公司环保行政处罚为零,保持环境信用“绿标”。

(二)打造环保标杆。公司继续保持全域环保绩效A级,两基地通过国家级绿色工厂复审。日照基地成为全省钢铁行业首家公示的“双碳最佳实践能效标杆示范企业”,吨钢综合能耗降至479千克标煤;钢城基地吨钢综合能耗创历史最好水平,达到494千克标煤。

(三)加速数智化转型。大力推进产线智能化建设,实施机器代人等智能化项目,机器人应用数量年均增长率超170%,钢铁产业智能制造得分提升率达36.35%;建设完成智慧管控中心、焦化集控中心等项目,建立L2模型研究工作团队,完成AI场景的支撑项目17项。

四、规范公司治理,提升投资回报

(一)完善公司治理架构。年度内,完成董事会、监事会换届选举以及高级管理人员的聘任工作,优化董事会成员结构,新增职工董事席位;修订《公司章程》等多项制度,实现决策流程标准化、风险防控体系化。2024年,公司获得中国上市公司协会“2024年上市公司董事会优秀实践案例”奖项、第二届国新杯·ESG金牛奖治理二十强。

(二)推动股份回购与增持。截至2024年末,公司累计回购股份0.96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8989%,累计支付金额1.2亿元;2025年2月,

公司完成回购,累计回购股份1.54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4348%,累计支付金额2亿元。积极争取大股东增持公司股份,截至2024年末,公司控股股东山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累计增持公司股份3.90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64%,增持金额4.86亿元。

(三)强化ESG治理。2024年,公司制定了《ESG工作管理制度》,公司参与由冶金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牵头制定的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钢铁企业环境、社会和治理(ESG)专项报告指南》《钢铁企业环境、社会和治理(ESG)评价指南》两项团体标准,不断加强对ESG工作的认识和理解,持续提升ESG管理意识。获评2024中国钢铁行业AAA级ESG企业。

(四)加强市值管理。制定市值管理三年行动方案,公司股票价格2024年年度涨幅5.84%,位列纳入对标统计的27家钢铁类上市公司第9位,跑赢钢铁指数(上涨0.16%)。

五、强化互动交流,提升信披质量

(一)强化投资者沟通交流。2024年,公司先后与74家机构、共118人次进行交流,认真回复上证E互动投资者提问104项,受理投资者来电170余次,自愿披露《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5份。以网络互动形式在上证路演中心举办了2023年年度、2024年半年度及2024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公司董事长、独立董事、财务负责人以及董事会秘书出席会议,加强与投资者的互动交流,实现了公司与投资者的双向透明沟通,有效传递公司投资价值。

(二)持续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公司高度重视信息披露工作,严格按照中国证监会及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信息披露的制度要求,遵循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的信息披露原则,认真履行信息披露义务。2024年披露董事会、监事会、股东会决议以及业绩预告等各类公告信息131

项,充分披露了公司主营业务发展、换届选举、股份回购、控股股东增持等投资者关注的信息,有效保障投资者的知情权。

六、增强规范意识,提高履职能力公司高度重视“关键少数”在法人治理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持续强化“关键少数”的履职责任。2024年,公司积极组织“关键少数”人员参加上海证券交易所、山东证监局以及上市公司协会举办的董监高培训等活动,加强“关键少数”对证券市场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了解和掌握最新监管形势、监管规则等要求,并及时传递最新监管动态,持续提升“关键少数”的履职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增强规范运作意识,有效保证公司高质量发展。

七、风险提示本报告所涉及的公司规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敬请投资者注意相关风险。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25年4月28日


  附件: ↘公告原文阅读
返回页顶

【返回前页】

股市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