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代码:300093 证券简称:金刚光伏 公告编号:2025-030
甘肃金刚光伏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4年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公告
本公司及其董事会全体人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一、本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概述
1、本次计提减值损失的原因
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等相关规定及甘肃金刚光伏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会计政策的相关规定,公司基于谨慎性原则,经过对公司资产情况进行仔细核查和认真分析,公司对合并报表范围内的2024年度末各类应收款项、其他应收款、存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等资产进行了全面的清查,对可能发生减值损失的相关资产计提了减值损失。
2、本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范围和金额
公司对合并报表范围内截至2024年末存在可能发生减值迹象的资产进行全面清查和减值测试后,公司2024年度计提各项资产减值损失共计220,697,456.51元,详情如下表:
单位:元
类型 | 期初 | 本期计提/转回 | 本期核销/转销/收回 | 其他 | 期末 |
应收票据坏账准备 | 69,196.59 | 15,417.69 | 84,614.28 | ||
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 5,827,022.72 | 14,789,546.85 | 1,084,189.09 | 19,532,380.48 | |
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 | 1,796,058.35 | 958,099.71 | 2,754,158.06 | ||
合同资产坏账准备 | 1,263,536.65 | 833,524.92 | -2,085,462.05 | 11,599.52 |
类型 | 期初 | 本期计提/转回 | 本期核销/转销/收回 | 其他 | 期末 |
其他非流动资产减值准备(合同资产重分类) | 6,597,708.730 | 2,085,462.05 | 8,683,170.780 | ||
存货跌价准备 | 103,197,211.88 | 55,259,308.75 | 26,713,230.43 | 131,743,290.20 | |
投资性房地产 | 226,621.57 | 450,126.31 | 25,376,666.54 | 26,053,414.42 | |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 42,263,864.54 | 143,163,067.01 | 18,831,192.17 | -14,413,243.57 | 152,182,495.81 |
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 25,102,163.58 | 5,207,181.86 | 4,202,426.32 | -10,963,422.97 | 15,143,496.15 |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 21,183.41 | 21,183.41 | |||
合计 | 186,343,384.61 | 220,697,456.51 | 50,831,038.01 | 356,209,803.11 |
二、本次计提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标准及计提方法
本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为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应收票据坏账准备、合同资产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一) 2024年度,公司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金额14,789,546.85元,核销应收账款坏账准备1,084,189.09元;计提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958,099.71元;计提应收票据坏账准备15,417.69元;计提合同资产坏账准备金额833,524.92元。以上坏账准备的确认标准计及计提方法:
本公司需确认减值损失的金融工具系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含应收款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债务工具投资、租赁应收款,主要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应收款项融资、合同资产、其他应收款、债权投资、其他债权投资、长期应收款等。此外,对部分财务担保合同,也应按照本部分所述会计政策计提减值准备和确认信用减值损失。
(1)减值准备的确认方法
本公司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对上述各项目按照其适用的预期信用损失计
量方法计提减值准备并确认信用减值损失。预期信用损失,是指以发生违约的风险为权重的金融工具信用损失的加权平均值。信用损失,是指本公司按照原实际利率折现的、根据合同应收的所有合同现金流量与预期收取的所有现金流量之间的差额,即全部现金短缺的现值。其中,对于本公司购买或源生的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应按照该金融资产经信用调整的实际利率折现。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是指因金融工具整个预计存续期内所有可能发生的违约事件而导致的预期信用损失。未来12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是指因资产负债表日后12个月内(若金融工具的预计存续期少于12个月,则为预计存续期)可能发生的金融工具违约事件而导致的预期信用损失,是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的一部分。预期信用损失计量的一般方法是指,本公司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评估金融资产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是否已经显著增加,如果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已显著增加,本公司按照相当于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损失准备;如果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未显著增加,本公司按照相当于未来12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损失准备。本公司在评估预期信用损失时,考虑所有合理且有依据的信息,包括前瞻性信息。
对于在资产负债表日具有较低信用风险的金融工具,本公司假设其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并未显著增加,选择按照未来12个月内的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
(2)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是否显著增加的判断标准
如果某项金融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确定的预计存续期内的违约概率显著高于在初始确认时确定的预计存续期内的违约概率,则表明该项金融资产的信用风险显著增加。除特殊情况外,本公司采用未来12个月内发生的违约风险的变化作为整个存续期内发生违约风险变化的合理估计,来确定自初始确认后信用风险是否显著增加。
(3)以组合为基础评估预期信用风险
本公司对于信用风险显著不同且具备以下特征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应收款项融资、合同资产和其他应收款单项评价信用风险。如:与对方存在争议或涉及诉讼、仲裁的应收款项;已有明显迹象表明债务人很可能无法履行还款义务的应收票据和应收款项等。除了单项评估信用风险的金融资产外,本公司基于共同风险特征将金融资产划分为不同的组别,在组合的基础上评估信用风险。
(4)金融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方法
期末,本公司计算各类金融资产的预计信用损失,如果该预计信用损失大于其当前减值准备的账面金额,将其差额确认为减值损失;如果小于当前减值准备的账面金额,则将差额确认为减值利得。
(5)金融资产信用损失的确定方法
单项评估信用风险的金融资产,本公司选择始终按照相当于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损失准备。
本公司对单项评估未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基于其信用风险特征,将其划分为不同组合,确定其信用损失。
①应收票据
本公司对于应收票据按照相当于整个存续期内的预期信用损失金额计量损失准备。基于应收票据的信用风险特征,将其划分为不同组合:
组合名称 | 确定组合的依据 | 计提方法 |
银行承兑票据组合 | 承兑人具有较高的信用评级,历史上未发生票据违约,信用损失风险极低,预期信用损失率为0,在短期内履行其支付合同现金流量义务的能力很强 | 按照预期信用损失率0计提坏账准备 |
商业承兑汇票组合 | 结合承兑人、背书人、出票人以及其他债务人的信用风险确定组合 | 参照应收账款预期信用损失的会计估计政策计提坏账准备 |
②应收账款及合同资产
对于不含重大融资成分的应收账款和合同资产,本公司按照相当于整个存续
期内的预期信用损失金额计量损失准备。对于包含重大融资成分的应收账款、合同资产和租赁应收款,本公司选择始终按照相当于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损失准备。
除了单项评估信用风险的应收账款外,基于其信用风险特征,将其划分为不同组合:
组合名称 | 确定组合的依据 | 计提方法 |
应收账款 | ||
账龄组合 | 本组合以除单独计量损失准备外的应收账款账龄作为信用风险特征划分。 | 本公司根据以前年度与之相同或相类似的、按账龄段划分的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应收账款组合的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考虑前瞻性信息,确定预期信用损失。 |
无风险组合 | 结合历史违约损失经验及目前经济状况、考虑前瞻性信息,预期信用损失率为0及合并范围内关联方。 | 按照预期信用损失率0计提坏账准备。 |
合同资产: | ||
账龄组合 | 本组合以除单独计量损失准备外的合同资产账龄作为信用风险特征划分。 | 本公司根据以前年度与之相同或相类似的、按账龄段划分的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合同资产组合的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考虑前瞻性信息,确定预期信用损失。 |
无风险组合 | 结合历史违约损失经验及目前经济状况、考虑前瞻性信息,预期信用损失率为0及合并范围内关联方。 | 按照预期信用损失率0计提坏账准备。 |
③应收款项融资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自初始确认日起到期期限在一年内(含一年)的,列报为应收款项融资。本集团采用整个存续期的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减值损失。
除了单项评估信用风险的应收款项融资外,基于其信用风险特征,将其划分为不同组合:
组合名称 | 确定组合的依据 | 计提方法 |
账龄组合 | 本组合以除单独计量损失准备外的应收款项融资账龄作为信用风险特征划分。 | 本公司根据以前年度与之相同或相类似的、按账龄段划分的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应收款项融资组合的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考虑前瞻性信息,确定预期信用损失。 |
无风险组合 | 结合历史违约损失经验及目前经济状况、考虑前瞻性信息,预期信用损失率为0及合并范围内关联方。 | 按照预期信用损失率0计提坏账准备。 |
④其他应收款
本公司依据其他应收款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是否已经显著增加,采用相当于未来12个月内、或整个存续期的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减值损失。除了单项评估信用风险的其他应收款外,基于其信用风险特征,将其划分为不同组合:
组合名称 | 确定组合的依据 | 计提方法 |
账龄组合 | 本组合以除单独计量损失准备外的其他应收款账龄作为信用风险特征划分。 | 本公司根据以前年度与之相同或相类似的、按账龄段划分的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其他应收款组合的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考虑前瞻性信息,确定预期信用损失。 |
无风险组合 | 结合历史违约损失经验及目前经济状况、考虑前瞻性信息,预期信用损失率为0及合并范围内关联方。 | 按照预期信用损失率0计提坏账准备。 |
(二) 2024年度,公司计提存货跌价准备55,259,308.75元,转销跌价准备26,713,230.43元,对存货计提跌价准备的确认标准及计提方法:
资产负债表日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
在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时,以取得的可靠证据为基础,并且考虑持有存货的目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影响等因素。
①产成品、商品和用于出售的材料等直接用于出售的存货,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该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确定其可变现净值。为执行销售合同或者劳务合同而持有的存货,以合同价格作为其可变现净值的计量基础;如果持有存货的数量多于销售合同订购数量,超出部分的存货可变现净值以一般销售价格为计量基础。用于出售的材料等,以市场价格作为其可变现净值的计量基础。
②需要经过加工的材料存货,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所生产的产成品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确定其可变现净值。如果用其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则该材料按成本计量;如果材料价格的下降表明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则该材料按可变现净值计量,按其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③本公司一般按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对于数量繁多、单价较低的存货,按存货类别计提。
④资产负债表日如果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则减记的金额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的金额内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三) 2024年度,公司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143,163,067.01元,计提在建工程减值准备5,207,181.86元,计提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450,126.31元,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21,183.41元。以上减值准备的确认标准及计提方法:
本公司在资产负债表日对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工程物资、在建工程、使用权资产、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生产性生物资产、油气资产、无形资产(使用寿命不确定的除外)、商誉等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的各项资产进行判断,当存在减值迹象时对其进行减值测试-估计其可收回金额。可收回金额以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将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
有迹象表明一项资产可能发生减值的,本公司通常以单项资产为基础估计其可收回金额。当难以对单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进行估计的,以该资产所属的资产组为基础确定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
资产组是本公司可以认定的最小资产组合,其产生的现金流入基本上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者资产组。资产组由创造现金流入相关的资产组成。资产组的认定,以资产组产生的主要现金流入是否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者资产组的现金流入为依据。
本公司对因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和使用寿命不确定及尚未达到可使用状态的无形资产,无论是否存在减值迹象,每年都进行减值测试。商誉的减值测试结合与其相关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
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予转回。
三、本次计提资产减值对公司的影响
本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将减少公司2024年度利润总额220,697,456.51元,减少公司2024年度净资产220,697,456.51元,本次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已经永
拓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确认。
本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事项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和公司相关会计政策,依据充分,体现了会计谨慎性原则。本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后能够更加公允地反映公司2024年度资产及经营状况,不存在损害公司和股东利益的情形。特此公告。
甘肃金刚光伏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会二〇二五年四月二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