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首页 > 最新公告 > 返回前页

中远海科: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下载公告
公告日期:2025-03-29

股票简称:中远海科 股票代码:002401 编号: 2025-009

中远海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公告内容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一、重要提示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证监会指定媒体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非标准审计意见提示

□适用 ?不适用

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适用 □不适用是否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是 ?否

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总股本371,668,440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3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如因回购股份等致使实施利润分配股权登记日时公司总股本发生变化的,维持每股分配比例不变,相应调整分配总额。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优先股利润分配预案

□适用 □不适用

二、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股票简称中远海科股票代码002401
股票上市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
变更前的股票简称(如有)交技发展、中海科技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俞建忠马驰
办公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民生路600号上海市浦东新区民生路600号
传真021-65969396021-65969396
电话021-65969398021-65969398
电子信箱yu.jianzhong@coscoshipping.comma.chi@coscoshipping.com

2、报告期主要业务或产品简介

(一)主要业务

公司主要从事数字航运与供应链、数字城市与交通等业务,持续推进创新转型,通过数智技术和实体产业深度融合,打造面向行业服务的数字化平台和产品,为行业客户提供端到端的数字化、智能化解决方案。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要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

1.数字航运与供应链业务

公司基于多年行业积累的经验,依托中远海运集团内服务实践,逐步构建起覆盖航运物流供应链各领域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可为港航企业提供规划咨询、项目实施、数据管理和系统运维服务等全周期服务。公司在该领域的主要客户包括中远海运集团、行业其他港航企业。公司持续提升航运数字化建设服务能力和自主掌控能力,加快推进高新技术在船舶、港口、航运保障、安全监管以及物流供应链等领域的创新应用。

(1)船视宝平台

船视宝平台是以船舶航行全生命周期行为的智能识别技术为基础推出的数字化平台产品,依托云计算、物联网和大数据算法等先进技术,通过对船舶航行全生命周期的智能行为识别,构建一系列面向船舶、港口、航线的分析、预测和预警模型,已实现对全球主力商船、重要港口、关键海峡/通道的跟踪和趋势预测。船视宝平台面向不同应用场景和使用需求,研发出调度宝、港口宝、航安宝、低碳宝、风控宝、应急宝等10多个PC端SaaS产品,准时宝、查船查港、台风气象、港口日历等40多个小程序,可以通过SaaS、API(应用编程接口)、半定制化等方式提供服务。

(2)航运大模型Hi-Dolphin

Hi-Dolphin是公司基于Transformer模型以及多种国产开源基座模型自主研发的航运领域垂直大模型,构建了航运知识图谱、智能体和智能协调系统,具备对航运相关数据、文本和问题的深度理解和处理能力,目前包括航运知识、航运数据、运力预测、智能应用等功能模块,通过先进的大模型技术革新航运专业知识与数据服务体系,推动航运业数字化转型。

(3)航运管理平台

航运管理平台是围绕航运企业船舶运营管理打造的智能化运营平台,实现船舶信息、航行安全、船舶能效、船员履职、备品物料、船舶修理等全方位全流程数字化管理,通过规范管理标准、船岸间数据流程联动,实现标准化、一体化、精细化、安全性管理效果,建立了从“集团—船公司—船队—单船”的集成化应用体系。

(4)船员管理平台

船员管理平台是完成跨区域、全覆盖、全流程的船员职业生命周期管理的大数据智能平台,围绕船舶派员、船员培训、薪酬核算、船员服务等船员管理核心业务,通过业务端、管理端、移动应用三部分搭建统一、高效的信息化数字化管理平台,以微服务架构技术、SaaS化集中部署的方式满足客户需求。

(5)数据集成平台

数据集成平台通过数据中台架构构建涵盖大数据采集、清洗、转换、存储、计算、应用的数据共享能力中心,打通横向、纵向数据链条,打破内部数据壁垒、整合盘活数据资产,构建综合经营分析系统,提供生产运营、投资、财务、安全和人力资源等多维分析和自助服务。建设决策支持系统,挖掘数据价值,实现智能化决策分析。

(6)物流供应链数字化管控平台

物流供应链数字化解决方案从物流全过程出发,以订单为业务驱动,设计订单、调度、运输、仓储、费用、消息、数据等物流综合管理模块,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仓储出入库、车辆调度、路线规划智能化运作,同时能够定制化实现化工物流、冷链物流、工程物流、综合货运等物流供应链全流程管理数字化平台。

(7)云计算平台

云计算平台是集私有云、公有云和容器云为一体的混合云计算平台,与业界各主流公有云互联互通,可以无缝集中管理跨多个数据中心的云计算资源,实现从传统虚拟化到云计算的无缝过渡,持续提升云计算平台的安全合规水准和运维运营效率。利用服务编排技术,通过纵、横双向的云基础资源弹性伸缩,实现多云、跨云资源的快速自动交付。向客户提供“一体化、服务型、开放式”的云计算服务,包括传统虚拟化资源、微服务容器资源,围绕业务持续交付的DevOps服务、数据中台服务、安全检测服务、网络资源服务和大数据分析服务等。

(8)船舶航行主动安全系统

船舶航行主动安全系统包含态势感知和行为感知功能,基于人工智能和边缘计算技术,融合视频、雷达和船位数据,针对航行态势和危险源实现实时监测与报警功能,有效控制航行和靠离泊风险。其中态势感知系统已形成AR增强瞭望、智能避碰和辅助靠离泊三个核心子系统,行为感知系统功能覆盖驾驶台工班组、现场工班组、防海盗和防偷渡四大模块。

(9)船舶岸电系统

船舶岸电系统是公司自主研发的船舶岸基供电系统,包含岸端配电屏、变压器和船端电缆卷车,可为到港船舶提供岸基电源,避免船舶靠岸期间通过燃油发电,实现节能环保。公司自主研发了岸电PC端和手机端管理系统,可为使用方提供便捷周到的服务。

2.数字城市与交通业务

公司的数字城市与交通业务主要为城市运行管理部门、高速公路运营单位等客户提供数字化综合解决方案。公司是国内较早开展智慧交通业务的企业之一,目前正加速智慧交通业务数字化转型,并形成了一批技术含量高、可规模化、可持续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如高速公路收费综合业务平台、智慧公路云平台、智慧公路管养平台、城市治理数字化运营平台等。同时,积极开拓政府服务业务,公司为公安部门提供视频监控解决方案及设计咨询、系统集成和运营维护等数字安防服务,为建设平安城市提供自主研发产品和服务,通过加强核心技术能力提升用户黏性和市场占有率。布局拓展海事数字化业务,主要客户为海事监管机构。

(1)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综合业务平台

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综合业务平台构建开放式的企业级软件体系架构。平台软件包括ETC发行与客服软件、结算中心级软件、路公司级软件、收费站级软件、车道级软件,形成稽查监控、统计分析、维护管理等统一业务信息管理平台,全面支持国内所有收费模式。

(2)智慧公路云平台

智慧公路云平台以高速公路全生命周期的信息融合和业务协同为基础,综合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为高速公路运营单位提供包括全数字化收费营运管理、一体化土建和机电养护,以及运行检测和应急调度的功能,全层级覆盖的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物联网化综合资产管理、量化式多维度考核等一站式综合业务管理的解决方案。

(3)智慧公路管养平台

智慧公路管养平台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技术与道路管理养护深度融合,提升日常化、特殊化管养场景的智能化应用,构建基于道路管养数据的数据分析及可视化应用,赋能道路管养业务实施和运营决策,推动道路基础设施全要素、全周期数字化,全面提升管理和服务效能。通过物联网、边缘计算、AI等实现路面病害识别、超限治理、路灯管控、积水应急、桥梁健康监测等专业服务能力。

(4)城市治理数字化运营平台

城市治理数字化运营平台主要为城市运营管理部门提供精细化、智慧化管理服务。平台涵盖水务、道路、置业、绿化、河道、农桥、环保等领域,利用数字化运营理念和数据

中台技术,建设数字孪生底座平台,深入挖掘与城市运营相关的内外部数据资产,探索基于数字化的城市运维新模式。

(5)公安智能视频联网平台

公安智能视频联网平台可实现超融合媒体服务、数据全方位汇聚、接口多方式共享、智能化运维管控、故障秒级恢复,适用于在超大型视频网络中构建强壮的视频业务中枢,对各级用户和各类终端应用赋能。

(6)公安图像智能化应用平台

公安图像智能化应用平台专注于警务实战场景,通过沉浸式交互操作对接人像归档等系统,基于警务终端实现业务协同,通过移动随行提供跨部门跨层级多端协同,实现警务实战能力提升。

(7)智能图像运维平台

智能图像运维平台打通图像、网络、无线通信、强弱电、机房环境、光缆等十多个业务系统的技术屏障,实现设备统一管理、故障主动发现、原因智能研判、处置闭环高效、运维反哺建设等智能运维功能。

(8)数字孪生底座平台

数字孪生底座平台以“组件式、中台化”的架构,形成数字孪生的数据对接和集成标准规范,以及数字孪生项目框架协议和集成交付标准,通过服务组件的形式向各类应用场景赋能,目前已初步具备交通和港口的模块化、组件化、数据标准化等支撑能力,逐步形成工程化、流水线式的交付模式。

(二)经营模式

解决方案业务:根据客户需求和实际情况,提出专业解决方案,并集合公司自身的算法、数据、平台、产品、服务能力以及外部资源,为客户进行一体化解决方案交付,提供从需求分析、方案咨询、系统设计、产品配置、软件开发、系统集成、培训、运维的全流程全生命周期服务。

产品业务:根据市场需求结合自身能力做出产品开发决策,组织产品研制定型,之后进行量产和向客户销售,并根据市场反馈情况对已有产品进行持续优化迭代。

软件定制业务:主要包括需求调研和分析、架构设计、编码、调试、测试、现场实施等阶段。公司建立了严密科学的软件开发过程管控体系,引进项目管理、代码管理、自动化部署、自动化测试等工具,有效保证了软件开发工作的规范化、技术水平和质量。

运营维护类业务:主要提供数据中心、云计算、网络通信、网络安全、应用软件等基础设施和平台的运营和维护服务,服务主要以现场、电子邮件、即时通讯工具、电话、传真等多种方式提供。

(三)行业地位

公司是国内最早从事交通和航运科技服务的企业之一,近年来积极推进现有业务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型技术的结合,坚持发展数字航运与供应链、数字城市与交通等业务,在上述领域拥有全方位全链条的软硬件一体化服务能力。

面对航运物流供应链行业数字、智能、低碳的发展趋势,公司统筹人才、资金、组织、数据等创新资源配置,通过打造行业领先的数字新基建、构筑自立自强的数字智能技术创新体系巩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尤其依托全球最大综合航运企业中远海运集团的丰富应用场景,公司沉淀出了满足客户各类个性化需求的信息化、数字化服务能力,支持服务集团级企业客户的数字化转型需求。 公司的数字城市与交通业务以技术领先、质量可靠、服务优质著称,在行业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品牌声誉。公司的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综合业务平台软件市场份额全国领先,

已用于贵州、青海、宁夏、重庆等多个省市,覆盖4个省级清分结算系统、1000多个收费站、10000多条收费车道。

(四)主营业务分析

本报告期,面对困难挑战,公司坚持稳健经营,实现营业收入1,796,525,697.10元,同比增加0.67%。但受行业需求波动、业务结构调整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7,610,562.60元,同比减少32.6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损益的净利润120,932,367.78元,同比减少27.71%。

公司坚持高质量发展,锚定公司主责主业,积极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和新质生产力培育,本报告期内两大主业态势呈现差异化。其中,数字航运与供应链业务把握集团和行业用户数字化转型升级机遇,实现营业收入828,871,928.44元,同比增加22.15%。数字城市与交通业务尤其是高速公路系统集成业务受行业市场需求减弱、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较为明显,报告期内板块实现营业收入944,925,332.77元,同比减少12.74%,根据公司战略要求,目前该板块正在立足自身核心能力和综合优势,进一步拓展交通数字化转型升级、智慧城市、数字政府与城市治理等新领域。

公司持续推进主营业务创新转型,运用人工智能、数字技术等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产品、平台和数据服务,积极在产品和业务结构上寻求突破升级。报告期内,船舶主动安全系统、船视宝、航运管理平台等产品型、平台型和数据服务业务取得较快发展,但短期内业务规模仍相对较小,对整体收入及利润贡献有限。传统的系统集成、软件开发等项目型业务受客户预算管控、审计结算等影响,业务毛利率下降,对公司全年利润产生较大影响。同时由于研发费用增加、资产减值准备转回减少等原因,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减少。

1.业务经营情况

数字航运与供应链板块立足中远海运集团信息化数字化建设,推进基于数字化场景的深入应用,积极通过数字化支撑与赋能集团航运、港口和物流主业,以集团内部服务为依托形成应用示范,进而实现外部市场推广,当年新签合同规模有所增长。着力打造船视宝、低碳宝、船舶主动安全系统、船舶岸电系统等系列航运科技产品矩阵,贴近客户扩大服务规模。打造船视宝数据产品,构建标准化数据输出平台,形成ToB、ToC统一服务能力。截至2024年末,船视宝平台PC端用户超过5万个、较上年末增长300%,移动端用户超过

11.7万个、较上年末增长60%,企业用户超过1600家、较上年末增长160%,服务群体涉及监管、航运、物流、港口、金融、制造等多个领域。船员行为感知系统实现船舶驾驶台行为预警准确率达97%以上,累计部署安装船舶数量超过270艘。

数字城市与交通业务面对激烈的市场环境,努力保持高速公路联网收费软件产品的竞争力,积极巩固传统优势市场,承接宁夏乌玛机电工程、贵州高速联网收费软件服务等项目。积极开拓城市数字化市场,承接浦东新区智慧交通云平台二期,以及上海长宁、奉贤公安分局图像运维、监测服务等项目。2024年,公司中标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海事子平台建设,在布局拓展海事数字化业务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

2.科技创新情况

面对数字、智能、低碳的行业发展趋势,公司加快构筑自立自强的数字智能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在数据、算法、产品、平台等方面攻坚突破。2024年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全年研发投入101,205,612.21元。年内申请受理和授权发明专利102件,获得软件著作权50件,参与编制的4项团体标准已发布,正在参与制定标准有24项。公司被授予2024年度科技部长三角国创中心“长三角创新研发型企业”,入选浦东新区第二批“GID链主企业”,低碳宝——船舶能耗数据管理平台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2023年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

公司持续优化船视宝的大数据服务能力,总应用数已达到92个,满足各类型客户的快速集成需求。在新产品研发方面,围绕海运集装箱运价变化趋势预测需求发布“运价宝”,围绕集装箱全程可视化跟踪需求研发“全链宝”。深化船舶主动安全系统开发,形成初具规模的高质量数据集,不断丰富航运场景和事件预警种类,对现有功能进行优化完善,提高人工智能算法精度,持续提升识别准确率。公司发布国内首个人工智能航运大模型Hi-Dolphin,具备对航运相关数据、文本和问题的深度理解和处理能力,年度积累语料1.2TB。其以深度推理引擎重构航运决策逻辑,实现复杂规则推演与实时风险预判的毫秒级融合,让航运智能既拥有专家级决策支持,又具备全链路自主可控的产业级落地能力。加快数据中台、AI平台、低代码研发平台等点线面能力组合形成数字化赋能的能力大平台,为智能航运关键业务领域的新场景、新模式、新业态研发提供支撑。数字城市与交通板块积极突破,公司与行业合作伙伴携手打造的“云网协同收费解决方案”正式发布,在原有收费系统的基础上推出云收费场景的一系列产品,实现收费机器人销售80余套。发展视频联网云平台、交通数字孪生技术、城市数字化管理等业务能力,全息收费站数字化服务已在重庆石柱西、青海曹家堡等收费站上线运行。打造全方位、一体化安保场景化产品,智慧安保管控平台服务已在上海东方体育中心、黄浦滨江城市公园等上线运行。布局拓展海事数字化业务,开展产业链关键技术研究与攻关,全方位、多维度助力海事科技创新和数字化转型。与上海海事法院合作打造海事人工智能大模型“海事智脑”,为海事司法现代化全方位数字赋能。

公司强化AI算力资源保障,2024年8月董事会审议通过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算力资源及平台建设的相关议案,计划投资金额3,500万元,用于人工智能算力扩容、算力平台建设。2024年,公司获得“企业云管能力成熟度模型”评估卓越级,入选“第二届深度用云之数字交通典型案例”“2024年度多云异构领航者典型案例”。持续提升网络安全保障能力,“船舶网络安全设计方案”获得中国船级社AIP证书,并已实现业务转化。

3.管理提升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推进落实“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行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专项行动”,进一步以市场化为导向,激发改革发展活力,提升核心竞争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完成“十四五”规划中期修编。为公司“十四五”后半程乃至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擘画了蓝图愿景,明确了实施路径,引领“十四五”发展战略目标达成与重点任务完成。

务实推进能力整合、重塑和提升,通过加强基础共性技术和专业人才等资源的复用,实现技术共享、能力共享、服务共享。公司成立营销中心,发布首批11家大客户名录,实施公司高管直接负责制,并分别配备1名大客户经理,初步形成公司高管、事业部负责人、技术骨干、项目经理、销售人员等组成的立体营销结构。围绕公司战略规划和重点领域需要,聚焦人工智能领域智能应用研究、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类产品的创新与研发,培养、引进高层次人才,入选中央企业“百-万-百万”科技人才培养工程顶尖科技人才名单1人。

公司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推进实施成本管控专项行动,加大成本管控力度,

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合计下降611.85万元。持续强化集中采购、竞争性采购、内部资源协同等措施,加大项目成本管控。通过持续完善自身管理数字化建设,提高运营效率。生产安全和网络安全常抓不懈,推动发展和安全良性互动。

3、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1) 近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是 □否追溯调整或重述原因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2024年末2023年末本年末比上年末增减2022年末
调整前调整后调整后调整前调整后
总资产2,879,902,940.653,088,350,103.203,093,481,746.91-6.90%3,134,316,920.463,140,498,928.27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667,825,791.351,599,580,094.031,601,353,455.814.15%1,438,929,969.321,441,860,261.18
2024年2023年本年比上年增减2022年
调整前调整后调整后调整前调整后
营业收入1,796,525,697.101,775,690,415.111,784,604,015.350.67%1,751,584,243.041,756,319,582.9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7,610,562.60188,790,233.54189,344,093.94-32.60%181,987,572.81182,029,904.7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20,932,367.78167,294,189.85167,294,189.85-27.71%160,750,957.68160,750,957.68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1,241,950.69183,764,811.93185,372,676.31-93.94%95,438,923.2695,489,940.59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34380.51120.5127-32.94%0.49540.4955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34390.50950.5110-32.70%0.49460.4947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7.82%12.41%12.43%-4.61%13.38%13.33%

(2) 分季度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
营业收入430,370,895.15445,731,827.45370,107,423.64550,315,550.8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5,094,905.9956,721,265.6730,099,291.63-14,304,900.69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4,676,470.5155,565,296.1225,468,308.30-14,777,707.15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254,142,352.28-48,134,548.49-23,586,408.52337,105,259.98

流量净额

上述财务指标或其加总数是否与公司已披露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相关财务指标存在重大差异

□是 ?否

4、股本及股东情况

(1) 普通股股东和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数量及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股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41,713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一个月末普通股股东总数42,360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0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一个月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0
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不含通过转融通出借股份)
股东名称股东性质持股比例持股数量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数量质押、标记或冻结情况
股份状态数量
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国有法人48.96%181,984,4000不适用0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一六零五二组合其他1.47%5,445,6000不适用0
张敬兵境内自然人0.62%2,296,9000不适用0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境外法人0.52%1,950,5980不适用0
蒋振军境内自然人0.36%1,341,4000不适用0
印处讯境内自然人0.33%1,230,0000不适用0
张雪勇境内自然人0.25%920,0000不适用0
赵志红境内自然人0.24%895,5000不适用0
珠海横琴知本金融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知本天泓三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其他0.20%750,0000不适用0
梁敏境内自然人0.19%710,0000不适用0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公司未知上述股东之间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关系。
参与融资融券业务股东情况说明(如有)公司股东张敬兵通过投资者信用证券账户持有1,946,900股,通过普通证券账户持有350,000股,实际合计持有2,296,900股。公司股东蒋振军通过投资者信用证券账户持有1,341,400股,通过普通证券账户持有0股,实际合计持有1,341,400股。公司股东印处讯通过投资者信用证券账户持有1,230,000股,通过普通证券账户持有0股,实际合计持有1,230,000股。公司股东张雪勇通过投资者信用证券账户持有920,000股,通过普通证券账

户持有0股,实际合计持有920,000股。公司股东赵志红通过投资者信用证券账户持有885,000股,通过普通证券账户持有10,500股,实际合计持有895,500股。公司股东珠海横琴知本金融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知本天泓三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通过投资者信用证券账户持有750,000股,通过普通证券账户持有0股,实际合计持有750,000股。公司股东梁敏通过投资者信用证券账户持有710,000股,通过普通证券账户持有0股,实际合计持有710,000股。

持股5%以上股东、前10名股东及前10名无限售流通股股东参与转融通业务出借股份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前10名股东及前10名无限售流通股股东因转融通出借/归还原因导致较上期发生变化

□适用 ?不适用

(2) 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名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表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无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

(3) 以方框图形式披露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

5、在年度报告批准报出日存续的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三、重要事项

1.完成首次授予股票第三次解锁期解锁

公司于2024年3月18日召开第七届董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2019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股票第三次解锁期解锁条件达成的议案》,同意对首次授予的88名符合解锁条件的激励对象在第三次解锁期解锁,可解锁的限制性股票数量为2,120,800股,公司第七届监事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上述议案。公司已完成解锁部分的上市流通,上市流通日为2024年3月29日。具体内容详见公司分别于2024年3月19日、2024年3月28日在《证券时报》和巨潮资讯网披露的《关于2019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股票第三次解锁期解锁条件达成的公告》(公告编号:2024-006)、

《关于2019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股票第三次解锁期解锁股份上市流通的提示性公告》(公告编号:2024-007)。

2.回购注销部分限制性股票

公司于2024年3月18日召开第七届董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回购注销部分激励对象限制性股票的议案》,同意对5名首次授予的激励对象和1名预留授予的激励对象尚未解锁的总计236,120股限制性股票由公司按照相关规定回购并注销。公司第七届监事会第十七次会议、2023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上述议案。报告期内,公司已向上述激励对象支付回购价款。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公司已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分公司完成回购注销登记。具体内容详见公司于2024年3月19日在《证券时报》和巨潮资讯网披露的《关于回购注销2019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部分限制性股票的公告》(公告编号:2024-005)。

3.变更注册资本并修改公司章程

公司于2024年4月2日召开第七届董事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变更注册资本并修改公司章程的议案》,根据公司部分限制性股票回购安排,结合党建入章程的最新要求及证券监管最新规定,按照《公司法》《证券法》《上市公司章程指引》《国有企业公司章程制定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和《公司章程》的相关规定,变更注册资本并修改《公司章程》。因部分限制性股票回购,公司的总股本变更为371,668,440股,注册资本变更为371,668,440元。公司2023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上述议案。具体内容详见公司于2024年4月3日在《证券时报》和巨潮资讯网披露的《关于变更注册资本并修改公司章程的公告》(公告编号:2024-013)。

中远海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2025年3月29日


  附件: ↘公告原文阅读
返回页顶

【返回前页】

股市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