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首页 > 最新公告 > 返回前页

众合科技:5、2024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下载公告
公告日期:2025-04-24

浙江众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

二〇二五年四月二十二日

这是一个蓬勃创新的时代,中国科技在当下多个领域取得显著进展,展现出强劲的创新活力和发展潜力。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对于踏实干事业、积极拥抱创新和变革的企业,将更容易抓住时代的机遇。在新一届董事会的带领下,公司在2024年基本完成了包括战略深化、资本运作、新业务场景开拓在内的一系列工作,为公司“十五五”规划的推出和落地打下了坚实基础;并将在新一年正式展开“空天地立体交通”场景下的宏伟蓝图。公司董事会暨全体董事本着对公司和全体股东负责的态度,依法履行董事会的职责,积极有效地开展董事会各项工作,严格执行股东会各项决议,保障公司规范运营,促进公司规范运作,推动公司健康可持续发展,切实维护公司和全体股东的利益。现将2024年度公司经营及董事会工作情况及未来五年的战略规划和2025年经营重点报告如下:

一、公司十五五战略

2024年,公司将“1+2+N”体系深化为空间信息战略,以“空天地立体交通”为主场景,以核心自主工业软件为核心底座,以关键装备及材料、交通智慧数据运营服务、和整体系统解决方案为主要产品和服务,构筑地下(轨道交通智慧中枢)、地面(车路云协同网络)、低空(空域管理网络和安全控制系统)、低轨卫星(高端装备数字化综合性解决方案和运营服务)四位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实现"空天地"多维度交通网络的空间协同与智能互联。

核心自主工业软件底座是公司依托轨道交通十余年的技术沉淀发展而来的“自主可控的通用高安全可靠计算机平台”,以及基于对行业深度理解的“通行域资源管理、调度算法”。立体交通的协同和智能互联来自公司为地下、地面、低空和低轨各个空间的不同交通形式或交通工具提供以“安全”和“调度”为核心的控制系统、工业软件产品及解决方案能力。

公司作为链主企业,以构建产业的数智化核心能力为目标,除上述核心主营业务外,借力CVC产业基金和滨江、青山湖双产业基地,同步打造"数智能力双螺旋"能力架构——纵向构建覆盖半导体芯片及材料、算力服务及数据资产运营、关键设备技术研发、产业转化、生态协同的全维度数智化基础能力与支撑;横向拓展交通、能源、健康等产业数字化场景的运营和整体解决方案能力,形成"硬

科技突破+软实力赋能"的生态发展格局。

二、2024年公司经营成果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24亿元,净利润2,436.03万元;在2024年中期实现现金分红10,042,522.66元;完成了12,165,000股的股份回购,其中注销3,605,400股,等同实现分红19,985,166.60元。同时公司顺利完成约

6.84亿元定增募资,并完成了立体交通战略的初步布局,为新的五年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空天地立体交通场景

1、轨交交通场景:围绕场景价值深化

公司当前轨道交通业务主要聚焦城市轨道交通,提供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和自动售检票及清分系统两大机电系统产品。同时,公司依托客户资源和市场地位优势,重点围绕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维护和日常管控开展数智化业务,为用户深度挖掘业务场景下的创新改革方向,并实现数据的价值提升。2024年,公司智慧交通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5.30亿元。2024年新增订单实现大幅度增长,信号系统市占率站稳前二。2024 年,公司智慧轨交业务新增订单金额约31.5亿元,刷新智慧轨交业务历史最好业绩,已经连续三年新增订单超过 25 亿元。根据《2024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市场发展报告》,公司信号系统以23.46%的市占率排名第二。

联合申报交通运输部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助力构建“一票制”联程运输新模式。2024年3月,公司与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中路高科交通科技集团就交通强国专项试点任务“综合运输服务‘一票制’信息融合与赋能平台技术研发及示范应用”项目完成签约。该项目将实现公司算力业务与传统的交通业务融合,促进公司在大交通领域的业务拓展,既是公司数智业务的典型产业化落地项目,也是公司深耕交通产业,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信创技术成果获国际国内双重认可。公司自主研发的基于国产信创产品的SIL4安全云平台通过了独立第三方T?V莱茵的安全评估,产品创新性地采用了基于C86和ARM架构的通用国产信创服务器和操作系统作为云基础设施,突破了传统安全计算机平台对于专用硬件的依赖,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可基于商用货架产品构建的通用安全算力平台。子公司众合轨道参与的“城市轨道交通智慧运营的多跨融合底层共性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2023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项目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提升了我国轨道交通行业的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2、车路云协同:填补产品空白

2024年公司车路云协同业务板块推出了基于城市地面交通的云控平台、接入网设施、路测感知设施、新能源网联和车载设备设施等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3、低空领域:重点推进,研发、应用场景、生态齐头并进

公司在2024年推出了低空领域三款产品包括UniTFCC三余度飞控计算机、UniSpace 低空综合服务平台和UniPort 智慧公共起降场管理平台,主要覆盖低空无人飞行器的飞控系统和低空基础设施领域。

UniTFCC三余度飞控计算机

UniSpace 低空综合服务平台

UniPort 智慧公共起降场管理平台示意图低空应用场景上,确定重点打造低空政务综合巡检、应急、医疗运输三大场景,并实现了试点应用。公司“车路云协同+低空+低轨卫星立体化交通解决方案”和“城市低空交通管理”两项项目入选了低空经济场景白皮书典型案例。公司无人机公路智能巡检系统(包括专用公路巡检无人机、巡检设备和任务管理系统和用于数据分析的应用系统)已在连霍高速(G30)新疆境内星星峡至吐峪沟段改扩建项目的科技示范工程中得到应用,通过无人机自动化的巡检作业,有效提高了道路维护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同时,公司与温州市铁投集团合作建设的“低空+轨道”综合应用项目也已投入试运营,开启了无人机对轨道交通的常态化巡检,为城市轨道交通运维和低空资源利用带来新变革。生态布局上,公司战略投资了低空空域管理领军企业、北京市“专精特新”

企业鸢飞科技,成为鸢飞科技第二大股东。2025年2月,鸢飞科技中标湖北省十堰市低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第一期建设项目,完成了投资协议中第二阶段的目标。

4、低轨卫星领域:培育孵化,探索市场机会

低轨卫星在通信保障、精准导航定位及监测感知能力方面对空天地立体交通的具备巨大赋能作用,是公司立体交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公司在交通领域通用高安全可靠计算机平台和通用工业数字平台核心工业软件能力和长期的运营服务能力,公司将主要聚焦低轨卫星场景下高端装备数字化综合性解决方案和运营服务业务。2024年,公司在低轨卫星领域处于探索和布局阶段。2025年初,公司通过老股转让和增资扩股的方式,实现了对辰极数智卫星技术(浙江)有限公司的战略控股。辰极数智卫星技术(浙江)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12月,孵化于浙江大学先进技术产业基地和浙江省微纳卫星研究重点实验室,是浙江省本土近20年培育成长的首个数字卫星科技创新企业,致力于成为Aigc智能时代数字航天系统方案解决商。

(二)数智化其他应用场景

以空天地立体交通数智化体系为根基,公司将数智能力深度赋能能源、健康等产业应用场景,提供基于安全和智能化的控制系统、工业软件产品和解决方案能力,促进更多产业的数智化转型升级。

1、智慧能源:紧抓政策红利,抢占市场先机

智慧能源业务正加快产品和业务能力建设,已经形成初步业务成果。公司智慧煤矿业务平台山西众合智源数能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为客户提供软硬件一体化智能煤矿解决方案,已在山西长治投资建设了4000平米的厂房。2024年,公司智慧煤矿业务实现突破,与山西长治羊头岭煤业有限公司、山西长治县雄山煤炭有限公司等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

2、数智健康:战略布局,打造医疗器械CDMO和创新服务转化双平台

数智健康业务是公司数智化战略下孵化培育的新场景。2024年,公司孙公司煋医科技的医疗器械CDMO工厂已正式启用,并顺利通过浙江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全面审核,获批二三类《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标志着其CDMO的生产流程、

质量管理体系和产品满足国家相关标准,迈上了发展的新台阶。2024年10月,公司与浙江省血液中心战略合作,荣获“血液安全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共建单位”,工程研究中心将紧紧围绕血液“采、供、输”全周期,通过创新技术手段,打造“高效采集”“优质供应”“精准输血”三大技术平台,全力提升血液安全保障水平。此次合作,也是公司低空业务在医疗运输场景的重要探索。

(三)数智化基础能力和支撑板块

1、半导体材料:把握行业周期,迎接市场和产能共振

公司半导体材料主要产品包括3-8英寸半导体级抛光片、研磨片,并提供晶圆再生服务;公司主要产品和服务应用于半导体分立器件、集成电路领域,终端应用场景包括通信、新能源、汽车电子、消费电子、工业电子、家用电器、安防等产品。2024年,半导体行业整体呈现复苏态势,但也面临着行业内部的结构性矛盾。在行业周期性的考验下,实现营业收入4.03亿元,首次突破4亿元大关,同比增长21.06%;归母净利润1,774.58万元,在行业复苏不及预期的考验下仍保持盈利能力。公司高附加值抛光片产品营收占比维持在60%以上,中大尺寸产品收入占比超过40%,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产能即将迈入大规模升级阶段。海纳股份山西基地完成建设,正式启动投产进程,能够年产750吨6-8英寸半导体级单晶硅锭。金华浦江基地主厂房已于2024年6月正式结顶,即将迈入整体竣工与交付阶段,建成后将实现年产432万片6-8英寸抛光片,通线后将正式具备6-8英寸抛光片的规模化生产与供货能力。

2、算力与算力服务:加快产业生态构建,推动业务落地

2024年,公司算力与算力服务业务完成初步战略布局,逐步走向业务落地。智算中心建设方面,公司已与甘肃陇新招融产业发展基金(甘肃省母基金)、北京基流科技等共同投资设立“甘肃合芯绿能智能算网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成功推动智能算力产业投资基金落地。该基金规模达5.02亿元,资金已于2024年底到款。基金下设项目子公司——众芯智能涌现(甘肃)云计算有限公司也顺利设立,负责算力先行业务的具体运营与管理,为算力先行板块提供了稳定持续的资

金流与运营保障。公司投资参股设立的玄度时空云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已正式运营,逐步建设云-边-端协同的全国性时空大数据算力资源服务网格。

三、2024年董事会日常履职情况

公司董事会在报告期内恪尽职守,积极参与并指导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履行真实、准确、完整的信息披露义务。报告期内,公司共完成信息披露公告174份,其中包括临时公告168份、定期公告6份,保证了投资者公平、及时、准确地了解公司经营情况、获悉公司重大事项的权利。

1、本年度董事会换届、增选及召开情况

公司董事会成员共10名,其中独立董事5名。2024年5月,公司董事会完成了换届选举工作,选举了董事会成员共8名,其中独立董事4名;2024年9月,公司完成定增工作后,为加强董事会力量,增补2名董事,其中独立董事1名。

2024年,公司董事会共召开12次会议,董事出席率100%;共审议62项议案,均全票通过。会议的召集与召开程序、出席会议人员的资格、会议决议内容、表决程序和表决结果均符合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

2、董事会对股东会决议的执行情况

2024度,公司董事会共召集并组织了5次股东会,其中年度股东会1次,临时股东会4次,均采用了现场与网络投票相结合的方式,并对中小投资者的表决单独计票,董事会提交股东会审议的28项议案(及相关报告)全部获得通过。公司董事会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董事会议事规则》的规定和要求,对股东会审议通过的各项议案进行认真落实和执行,积极维护公司和全体股东的合法权益。

3、董事会各专门委员会的运行情况

董事会下设投资发展战略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及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四个专业委员会。报告期内,公司董事会专业委员会共召开10次会议,各专门委员会继续认真履职,持续充分发挥了专业优势和职能作用,为董事会决策提供了良好的支持。审计委员会详细了解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情况,审议了公司

的定期报告、内部控制报告,审查了日常关联交易、内部控制建设等情况,并同会计师事务所保持了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实施了有效的指导和监督;提名委员会审议了董事高管候选人的任职资格和条件;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对2024年度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的年度薪酬考核实施方案提出建议。

四、2025年董事会工作计划暨公司经营重点

2025年是国家“十五五”规划启航之年,也是公司践行自己的“十五五”战略,深化空间信息战略、构建空天地立体交通产业的关键之年。2025年,董事会将重点围绕空间信息战略,全面深化研发、业务、组织结构、公司治理等领域的战略举措,为实现公司转型升级制定切实可行的路径。为此,董事会将主动推动以下关键事项:

1、确立战略目标和实施路径

“十五五”期间,公司将致力于打造“地下-地面-低空-低轨”四位一体的空间信息产业生态,成为国内领先的空间信息产业核心国产化软件和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业务模式拟采用“超级乙方”模式(规划设计+金融资本+工程总包+运营),巩固智慧轨交基本盘,并通过“自研+并购+投资+战略合作”快速切入低空、低轨领域,形成立体化业务布局。

2、构建平台化技术基座,驱动场景化创新赋能

以“平台通用化+场景定制化”为核心路径,升级技术与产品架构:依托智慧

轨交领域的技术积累,打造通用高安全可靠计算机平台和通用工业数字平台两大技术基座,结合算力服务与行业模型布局,支撑空天地立体交通领域产品研发,形成“技术标准化-平台模块化-场景敏捷化”协同闭环。聚焦“高可靠安全性技术”“通行域资源管理及调度算法”等核心优势,夯实全栈国产自主可控技术根基;通过标准化接口与模块化配置能力,推动CBTC信号系统、全自动无人驾驶系统、三余度飞控安全计算机等核心装备迭代,实现轨道交通、低空经济及低轨卫星领域的系统级适配。

3、优化产业布局,把握发展节奏

强化资本赋能基石产业,加速空间信息战略落地。智慧轨交业务通过对外融资、并购重组等资本运作强化全产业链能力,重点提升优势区域市场份额,继续推进海外市场,加大维保改造市场跟进力度。半导体材料业务要加快山西单晶硅锭基地与金华抛光片基地产能释放,系统性推进市场拓展策略;同时借助定向增发等手段优化资本结构,打造国产替代标杆。快速推进空间信息产业发展。依托两大基石业务推进空间信息业务发展,低空领域主要实现核心产品的市场订单落地,低轨领域实现首代产品的落地和验证。

深化海外市场布局,构建全球化业务体系。跟随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重点面向中亚、东南亚、中东等地区,建立多层次海外拓展机制。轨交领域以“超级乙方”模式提供设备、产品和整体解决方案,低空领域适时布局日常巡检、救援应急、医疗运输等海外场景,算力与算力服务推动当地交通大数据治理、智慧

城市算力基建等领域的合作。重构资源配置体系,激活战略投资动能。全面收缩非核心业务的投资,加速存量资产盘活与资金回笼;重组CVC产业基金与并购基金体系,重点面向空间信息产业,以“产业投资+战略孵化”机制,为空间信息产业生态构建提供资本保障。

4、加强队伍建设,积极储备人才资源

完善事业合伙人体系,优化资源分配,引入战略人才;建立以经营结果为导向的人才优化机制,强化优胜劣汰与文化凝聚力,精简队伍并补充高精尖人才;推进员工持股计划,共享发展红利;实施内部流动机制,培养多场景复合型人才,支撑核心技术跨场景复用。

5、完善信披、优化内控,促进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持续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强化董事会建设,落实独立董事制度改革,完善内控约束机制;加强信息披露质量,深化ESG实践披露,连续发布社会责任与ESG报告;实施稳健可持续的现金分红策略,结合盈利、现金流及发展规划,保障投资者回报连续性。

特此报告。

浙江众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董 事 会二○二五年四月二十二日


  附件: ↘公告原文阅读
返回页顶

【返回前页】

股市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