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代码:000887 证券简称:中鼎股份 公告编号:2025-024
安徽中鼎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一、重要提示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证监会指定媒体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非标准审计意见提示
□适用 ?不适用
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适用 □不适用是否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是 ?否
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1316489747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5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优先股利润分配预案
□适用 □不适用
二、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股票简称 | 中鼎股份 | 股票代码 | 000887 | |
股票上市交易所 | 深圳证券交易所 | |||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 董事会秘书 | 证券事务代表 | ||
姓名 | 蒋伟坚 | 汪松源 | ||
办公地址 | 安徽省宣城市宁国市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中鼎工业园 | 安徽省宣城市宁国市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中鼎工业园 | ||
传真 | 0563-4181880转6071 | 0563-4181880转6071 | ||
电话 | 0563-4181887 | 0563-4181887 | ||
电子信箱 | jiangwj@zhongdinggroup.com | wangsy@zhongdinggroup.com |
2、报告期主要业务或产品简介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2024年,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产销量分别同比增长3.7%和4.5%。2024年,
乘用车产销量分别为2747.7万辆和2756.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2%和5.8%。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分别完成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数据来源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持续推进海外工厂的成本控制和精细化管理的提升,进一步推进海外原材料生产及模具制造业务建设;通过降低海外企业制造成本,优化费用等一系列举措,增加海外业务恢复的速度及确定性;通过不断的管理提升,国内外业务保持持续向好的成长态势,公司整体利润逐步提升。在与海外企业多年磨合的基础上,公司逐步强化管理输出和文化输出战略,加强海外企业的成本管控,推进业务整合和市场拓展,同时发挥中国工程师红利的优势,进一步加快技术吸收和创新。在汽车领域,公司将继续围绕智能底盘系统战略目标,推动公司业务向智能化迈进,传统业务稳增长,增量业务快速发展。同时,公司将积极推进人形机器人领域、低空经济、AI等新领域赛道的布局,尤其将人形机器人领域将作为公司的核心战略目标。公司继续跻身“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100强”(名列第89位)。
(一)智能底盘系统业务-空气悬挂系统
(1)产品介绍
与传统钢制汽车悬挂系统相比较,空气悬挂具有很多优势,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弹簧的弹性系数也就是弹簧的软硬能根据需要自动调节。根据路况的不同以及距离传感器的信号,行车电脑会判断出车身高度变化,再控制空气压缩机和排气阀门,使弹簧自动压缩或伸长,从而降低或升高底盘离地间隙,以增加高速车身稳定性或复杂路况的通过性。空气悬挂系统使一辆汽车既有轿车的舒适性,又有了兼顾越野车的操纵性能。空气悬架系统包括空气压缩机、控制单元、多系统传感器、空气弹簧、减震器等。
(2)未来市场潜力
随着新能源汽车时代的到来,新能源车智能化的诉求、同时底盘保护空气悬架系统不再是高端车型的专属,由于新能源汽车底盘系统稳定性的要求远高于纯燃油车,空气悬挂系统已经逐步成为新能源汽车平台的主流配置。
领先的语音智能系统、智能空气悬挂系统以及卓越的自动驾驶功能等都是目前汽车智能化的核心。特斯拉和蔚来、理想、小鹏等自主品牌造车新势力也都搭载了空气悬挂系统等这些科技、智能功能。伴随着空气悬挂系统技术的进一步提升以及车主对空悬产品极致体验的认可度的提升,今后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汽车通过配置空气悬挂系统以提升产品的优越性和客户满意度。
另外除了在乘用车上,发达国家绝大多数的中型以上客车、轻型商务车都用了空气悬架系统,重卡除工程车之外的公路运输车几乎全部采用空气悬架。我国2018年起生效的GB7258《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中也要求:“总质量大于等于12000kg的危险货物运输货车的后轴,所有危险货物运输半挂车,以及三轴栏板式、仓栅式半挂车应装备空气悬架。”
空气悬挂系统目前已经逐步从高端走向普及,并最终成为汽车尤其是智能汽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公司行业地位及业务推进
公司旗下德国AMK作为空气悬挂系统的高端供应商,是行业前三的领导者,自九十年代进入空悬系统业务领域以来,不断提升产品总成技术,深耕行业二十多年,为捷豹路虎、沃尔沃、奥迪、奔驰、宝马等世界顶级主机生产商配套。国内空悬市场处于起步阶段,AMK中国一直在加速推进完善中国乘用车市场空气悬架系统性能和成本最优化的供应链体系。AMK将继续围绕“国产化推进、技术迭代升级、产业补强补全”的战略目标稳健发展。AMK中国已取得国内多家造车新势力及传统自主品牌龙头企业订单。 公司旗下子公司鼎瑜科技依托中鼎在橡胶领域的研发、制造等核心优势,专注于空气弹簧的研发、生产,并持续推进技术突破,不断提升产品性能,目前空气弹簧及储气罐产品已获得项目定点,同时公司也在加快布局磁流变减震器项目,目前项目产线建设正在加速推进中。截至目前公司国内空悬业务已获订单总产值约为152亿元,其中总成产品订单总产值约为17亿元,未来有望拿到更多项目定点。
(二)智能底盘系统业务-轻量化底盘系统
(1)产品介绍
汽车金属件广泛应用于汽车底盘系统,包括转向系统、悬架系统、制动系统和行驶系统。汽车轻量化已经在汽车制造业中形成广泛的共识,底盘的轻量化对整车的性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铝合金控制臂总成产品等轻量化底盘产品单车价值高,更是操作稳定性和舒适性的核心部件。
(2)未来市场潜力
由于环保和节能的需要,汽车的轻量化已经成为世界汽车发展的潮流。汽车轻量化不仅适用于传统燃油汽车,对新能源电动汽车来说,减轻车身重量,实现汽车轻量化同样很重要,因为它关系着新能源汽车较主要的续航问题。实验证明,在加速性能方面,加速到 60 公里的时速,1.5 吨的车大概需要 10 秒;如果减重 25%就可以减少到 8 秒。
对底盘实施轻量化,在油耗、操控等方面的收益远超同等程度其他零部件的轻量化。底盘上多数零部件的质量属于簧下质量。相对而言,车身(结构件、加强件和覆盖件)的质量属于簧上质量。一般认为,同等幅度簧下质量轻量化的效用是簧上质量轻量化的5—15 倍。同时,进行簧下质量轻量化提升了簧上质量与簧
下质量的比值,相当于运动员卸下了绑在腿上的沙袋,可以显著提高汽车加速、制动和转向时的响应速度和舒适性。
(3)公司行业地位及业务推进
公司近年来,大力发展底盘轻量化系统总成产品,同时旗下子公司四川望锦公司,其核心技术为球头铰链总成产品,是底盘系统核心安全部件及性能部件,拥有全球领先的技术,具备非常高的技术门槛。随着公司在底盘轻量化系统总成产品业务的不断推进,已经取得奔驰、长安、广汽、比亚迪等多个传统及新势力主机厂订单。公司在保持国内轻量化业务稳步发展的同时也在积极布局海外轻量化市场,目前公司在斯洛伐克及墨西哥的轻量化工厂正在有序建设中。2024年度公司轻量化业务累计获得订单约为142亿元。
(三)热管理系统
(1)产品介绍
公司子公司德国TFH一直推进热管理管路产品的研发与生产。在配套传统热管理管路的基础上,公司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管路系统总成业务,积极拓展新材料在产品上的应用。公司大力发展尼龙管及TPV材料的应用,与较传统内燃机管路相比,新技术的应用可以使产品重量轻,成本低,装配灵活,除此之外还可以保持良好的NVH和灵活性。TFH凭借其创新能力和技术能够迅速的应对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汽车的变化,并与多家OEM客户积极开展先进的开发项目。
同时子公司中鼎智能热系统也在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超算中心三大领域的温控系统总成产品。基于自身在系统集成和算法策略等方面的优势能力,打造智能化、绿色化、模块化的热管理产品。
(2)未来市场潜力
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对于温控的要求远高于传统汽车,同时伴随着公司对TFH管路总成技术的消化吸收,公司流体管路产品的单车价值从传统车上的三百元左右提升到新能源汽车单车价值近千元,增程式新能源汽车更达到一千五百元左右,同时汽车热管理系统总成将达到单车价值5000元左右。伴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发展,AI算力需求的高速增长,以及PUE能效要求的日趋严格,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新型储能及超算中心热管理系统的市场也在不断的迅速扩大。
(3)公司行业地位及业务推进
公司多年来一直推进热管理管路产品的研发与生产,旗下子公司德国TFH则更是发动机及新能源汽车电池热管理管路总成产品优秀供应商,拥有自主专利的独家生产技术creatube工艺以及TPV软管和尼龙管的核心技术,公司在所处细分领域行业全球排名前二。公司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管路系统总成业务,目前已经给宝马、沃尔沃、奥迪、大众、吉利、小鹏和理想等新能源汽车平台配套。
公司子公司中鼎流体及中鼎智能热系统主导热管理系统总成业务的发展,积极布局热管理系统总成及核心零部件产品的研发与生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目前已推出系列化储能液冷机组、超算中心浸没式液冷机组、热管理控制器、温压一体传感器、冷媒流道板等产品。公司也正在积极推动更多新能源汽车热管理产品的落地。2024年年度公司热管理系统业务累计获得订单约为117亿元。
(四)密封系统
公司旗下子公司德国KACO、美国ACUSHNET这些企业拥有国际前三的密封系统技术。KACO为代表密封系统旗下企业积极推进新能源布局,已经开发配套成功高性能新能源电机密封。同时,公司目前已经开发批产新能源电池模组密封系统和电桥总成等产品,为沃尔沃、蔚来、上汽、广汽等新能源汽车平台配套。汽车密封行业属于高技术壁垒行业,可靠性要求极高,动态密封又是密封行业里面技术难度最大的,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电机高速油封,代表了全球密封行业最尖端的技术水平。公司近年不断加大业务拓展速度,尤其在美系车及自主品牌客户上有较大突破,行业市占率稳步提升。
(五)人形机器人业务
人形机器人是公司未来发展的核心战略业务,公司旗下子公司安徽睿思博公司专注于拓展人形机器人部件总成产品相关业务,公司目前技术团队在谐波减速产品领域具备核心竞争优势,相关产线设备正在调试中。同时公司现有密封、橡胶业务及轻量化业务在机器人领域也有运用,人形机器人相关密封产品、橡胶产品及连杆产品也在同步开发中,部分产品已经完成定点配套。公司目前专注生产谐波减速器,后续将逐步拓展到力觉传感器等相关产品领域,最终实现机器人关节总成产品的生产制造。 目前公司及子公司已与浙江五洲新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众擎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埃夫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提升公司在人形机器人部件总成产品领域核心优势,加速推动公司机器人谐波减速器及部件总成产品的生产配套。目前相关业务正在加速推进中。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全球领先技术竞争力、国际化管理能力核心竞争力、持续创新文化竞争力
(1)全球领先技术竞争力
公司自九十年代进入空悬系统业务领域以来,不断提升产品总成技术,深耕行业二十多年,拥有细分行业核心技术。底盘轻量化领域拥有球头铰链总成的核心技术。公司一直推进热管理系统产品的研发与生产,拥有自主专利的独家生产技术creatube工艺以及TPV软管和尼龙管的核心技术,公司在所处细分领域行业全球排名领先。同时公司目前已经进入人形机器人领域,开展相关部件总成产品配套业务,拥有谐波减速器产品的核心技术。2016年,中鼎股份与清华大学合作,建立了以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王玉明为核心研究团队的院士工作站,强化创新合作,解决重大关键技术难题。此外,中鼎股份还与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同济大学、安徽大学等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1281 项,其中国外专利 259 项,中国发明专利 203项,实用新型专利776项,外观设计专利10项,软件著作权33项。制定国家标准28 项,行业标准 12 项。
(2)国际化管理能力核心竞争力
公司自2003年在海外建立物流中心,2008开启海外并购之路,经历海外并购“全球并购”、“中国落地”、“海外管控”三个阶段,积累了丰富的国际化管理经验。现在公司已经步入第三个海外管控阶段,公司按照五大事业部构建全球组织架构体系,进一步推进全球大协同战略,在更高层次实现全球战略协同、平台协同、技术协同、产品协同,从资本输出转向了产业输出、管理输出、文化输出。
(3)持续创新文化竞争力
公司很早就通过了IATF16949、ISO14001、ISO/IEC17025等质量、环境及试验室体系认证。早在2003年就启动“数字中鼎”规划,在公司内部全面实施利玛ERP系统,2016年度,公司正式投资数千万启动SAP信息化项目,近年已经实现了主体企业的全部上线,实现全球SAP信息化平台建设,提升企业运营综合效率。公司通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已建立了一套科学的成本管理方法,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持续改进。公司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学习引入先进的管理经验,为己所用,先后启动推进六西格玛、阿米巴经营,实现管理水平的快速提升。 正是因为公司在持续发展过程中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在国内同行业处于绝对的龙头位置,公司拥有全球同步研发、生产、销售、服务能力,未来公司的品牌价值和核心竞争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24年,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3028.2万辆和3143.6万辆,产销量分别同比增长3.7%和4.5%。2024年,乘用车产销量分别为2747.7万辆和2756.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2%和5.8%。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分别完成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数据来源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公司自2008年以来实现的国际化战略渐渐进入收获期,截止报告期末,亚洲、欧洲、美洲三大区域生产占比分别为65.25%、24.41%、10.34%。通过对全球资源的有效整合,使公司的技术、品牌、盈利水平、客户群体得到了快速提升,实现了内伸和外延的双轮驱动;同时公司集中优势资源加大了对新能源环保汽车、汽车电子、系统总成等领域的开拓力度,为公司未来的持续、快速发展积极做好了项目孵化和储备。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8.54亿元,同比上升9.3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52亿元,同比上升10.63%;公司继续跻身“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100强”(名列第89位)和“全球非轮胎橡胶制品行业50强”(名列第10位,国内第1)。
(一)海外并购项目中国落地业绩展示
公司这几年积极推进海外企业并购业务的国内落地战略,业绩增速也超预期,具体见下表:
单位:万元
2024年 | 2023年 | 2022年 | ||||
营业收入 | 净利润 | 营业收入 | 净利润 | 营业收入 | 净利润 | |
无锡嘉科 安徽嘉科 | 85589 | 14278 | 78526 | 12333 | 62973 | 8689 |
安徽威固 | 31137 | 5119 | 26182 | 3730 | 23706 | 2349 |
安徽特思通 | 85807 | 5166 | 94882 | 6184 | 56635 | 3866 |
(二)OEM主机厂直接及间接配套客户结构
通过海外并购,全球技术与产品整合,品牌优势凸显,产品销售向中高端车型发展,前十大主机厂客户详见下表:
序 | 客户名称 | 序 | 客户名称 |
1 | BYD 比亚迪 | 6 | Daimler 戴姆勒 |
2 | VW 大众 | 7 | Ford 福特 |
3 | GM 通用 | 8 | Geely 吉利 |
4 | LI理想 | 9 | VOLVO 沃尔沃 |
5 | BMW 宝马 | 10 | Chery 奇瑞 |
以上前十大客户直接与间接总销售额98.21亿,占2024年营业收入的52.09%,高端客户集中度较高。
(三)新能源汽车项目
公司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领域,以智能底盘系统为核心,同时在热管理系统、底盘轻量化系统、空气悬挂系统等多个新能源板块处于国际领先水平。2024年新能源领域业务已经达到72.49亿元销售额,占2024年年度汽车业务营业收入比例为40.20%,其中国内2024年新能源领域业务销售额为54.61亿元,占2024年年度国内营业收入比例为56.01%。
2、收入与成本
(1) 营业收入构成
单位:元
2024年 | 2023年 | 同比增减 | |||
金额 | 占营业收入比重 | 金额 | 占营业收入比重 | ||
营业收入合计 | 18,854,034,122.78 | 100% | 17,244,448,266.27 | 100% | 9.33% |
分行业 | |||||
汽车行业 | 18,030,645,523.33 | 95.63% | 16,478,377,566.48 | 95.56% | 9.42% |
非汽车行业 | 823,388,599.45 | 4.37% | 766,070,699.79 | 4.44% | 7.48% |
分产品 | |||||
智能底盘-空悬系统 | 1,065,083,613.54 | 5.65% | 822,342,702.91 | 4.77% | 29.52% |
智能底盘-轻量化 | 2,518,428,307.72 | 13.36% | 1,923,184,052.62 | 11.15% | 30.95% |
智能底盘-橡胶业务 | 4,060,469,198.20 | 21.54% | 3,600,316,111.53 | 20.88% | 12.78% |
冷却系统 | 5,071,943,679.29 | 26.90% | 5,185,863,132.26 | 30.07% | -2.20% |
密封系统 | 3,805,446,431.14 | 20.18% | 3,633,785,995.03 | 21.07% | 4.72% |
其他 | 2,332,662,892.89 | 12.37% | 2,078,956,271.92 | 12.06% | 12.20% |
分地区 | |||||
国内 | 9,750,096,191.31 | 51.71% | 8,141,032,247.42 | 47.21% | 19.76% |
国外 | 9,103,937,931.47 | 48.29% | 9,103,416,018.85 | 52.79% | 0.01% |
分销售模式 | |||||
直销 | 18,854,034,122.78 | 100.00% | 17,244,448,266.27 | 100.00% | 0.00% |
(2) 占公司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10%以上的行业、产品、地区、销售模式的情况?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营业收入 | 营业成本 | 毛利率 | 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增减 | 营业成本比上年同期增减 | 毛利率比上年同期增减 | |
分行业 | ||||||
汽车行业 | 18,030,645,523.33 | 14,052,742,727.49 | 22.06% | 9.42% | 7.85% | 1.14% |
分产品 | ||||||
智能底盘-空悬系统 | 1,065,083,613.54 | 850,888,525.92 | 20.11% | 29.52% | 33.93% | -2.63% |
智能底盘-轻量化 | 2,518,428,307.72 | 2,165,408,470.02 | 14.02% | 30.95% | 24.27% | 4.62% |
智能底盘-橡胶业务 | 4,060,469,198.20 | 3,311,984,571.31 | 18.43% | 12.78% | 13.19% | -0.29% |
冷却系统 | 5,071,943,679.29 | 4,209,004,876.46 | 17.01% | -2.20% | -2.83% | 0.54% |
密封系统 | 3,805,446,431.14 | 2,775,169,617.10 | 27.07% | 4.72% | 3.27% | 1.03% |
其他 | 2,332,662,892.89 | 1,239,808,595.55 | 46.85% | 12.20% | 8.66% | 1.73% |
分地区 | ||||||
国内 | 9,750,096,191.31 | 7,223,637,104.82 | 25.91% | 19.76% | 18.46% | 0.82% |
国外 | 9,103,937,931.47 | 7,328,627,551.54 | 19.50% | 0.01% | -0.51% | 0.42% |
分销售模式 |
直销 | 18,854,034,122.78 | 14,552,264,656.36 | 22.82% | 9.33% | 7.80% | 1.10% |
3、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1) 近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是 □否追溯调整或重述原因会计政策变更
元
2024年末 | 2023年末 | 本年末比上年末增减 | 2022年末 | |||
调整前 | 调整后 | 调整后 | 调整前 | 调整后 | ||
总资产 | 24,124,759,391.49 | 22,844,191,495.69 | 22,844,191,495.69 | 5.61% | 18,469,259,794.25 | 18,469,259,794.2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 12,972,912,198.68 | 12,064,199,955.89 | 12,064,199,955.89 | 7.53% | 9,252,771,947.12 | 9,252,771,947.12 |
2024年 | 2023年 | 本年比上年增减 | 2022年 | |||
调整前 | 调整后 | 调整后 | 调整前 | 调整后 | ||
营业收入 | 18,854,034,122.78 | 17,244,448,266.27 | 17,244,448,266.27 | 9.33% | 14,851,891,400.45 | 14,913,186,714.1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1,251,709,938.68 | 1,131,459,559.10 | 1,131,459,559.10 | 10.63% | 964,245,973.71 | 968,913,403.1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 1,075,249,870.05 | 976,944,969.55 | 976,944,969.55 | 10.06% | 735,114,528.09 | 759,671,614.1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1,726,268,991.31 | 1,444,741,206.72 | 1,444,741,206.72 | 19.49% | 909,504,274.01 | 912,278,099.43 |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 0.95 | 0.86 | 0.86 | 10.47% | 0.74 | 0.74 |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 0.95 | 0.86 | 0.86 | 10.47% | 0.74 | 0.7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 10.02% | 9.76% | 9.76% | 0.26% | 9.47% | 9.43% |
会计政策变更的原因及会计差错更正的情况
①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7号》
2023年10月25日,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7号》(财会[2023]21号,以下简称解释17号),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本公司于2024年1月1日起执行解释17号的规定,执行解释17号的相关规定对本公司报告期内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
②保证类质保费用重分类
财政部于2024年3月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汇编2024》以及2024年12月6日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8号》,规定保证类质保费用应计入营业成本。本公司自2024年度开始执行该规定,将保证类质保费用计入营业成本。执行该项会计处理规定,对列报前期最早期初财务报表留存收益的累计影响数为0
(2) 分季度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第一季度 | 第二季度 | 第三季度 | 第四季度 | |
营业收入 | 4,692,198,237.48 | 4,976,997,217.46 | 4,826,047,064.83 | 4,358,791,603.0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360,935,095.41 | 355,298,118.92 | 335,679,074.25 | 199,797,650.1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 302,014,681.35 | 340,083,683.22 | 306,264,237.52 | 126,887,267.9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322,482,469.62 | 391,421,486.66 | 528,940,046.52 | 483,424,988.51 |
上述财务指标或其加总数是否与公司已披露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相关财务指标存在重大差异
□是 ?否
4、股本及股东情况
(1) 普通股股东和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数量及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股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 | 72,558 |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一个月末普通股股东总数 | 92,846 | 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 | 0 |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一个月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 | 0 | |
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不含通过转融通出借股份) | ||||||||
股东名称 | 股东性质 | 持股比例 | 持股数量 | 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数量 | 质押、标记或冻结情况 | |||
股份状态 | 数量 | |||||||
安徽中鼎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境内非国有法人 | 40.46% | 532,701,321.00 | 0 | 质押 | 142,500,000.00 |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 | 境外法人 | 3.09% | 40,619,649.00 | 0 | 不适用 | 0 |
公司 | ||||||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欧价值发现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 | 其他 | 1.01% | 13,302,593.00 | 0 | 不适用 | 0 |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证5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 | 其他 | 0.84% | 11,014,529.00 | 0 | 不适用 | 0 |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易方达裕祥回报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 | 其他 | 0.77% | 10,118,072.00 | 0 | 不适用 | 0 |
缪甦 | 境内自然人 | 0.75% | 9,808,102.00 | 0 | 不适用 | 0 |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欧潜力价值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 | 其他 | 0.54% | 7,136,292.00 | 0 | 不适用 | 0 |
全国社保基金四一八组合 | 其他 | 0.44% | 5,853,000.00 | 0 | 不适用 | 0 |
赵熙逸 | 境内自然人 | 0.43% | 5,720,666.00 | 0 | 不适用 | 0 |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传统-普通保险产品-005L-CT001沪 | 其他 | 0.41% | 5,420,006.00 | 0 | 不适用 | 0 |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 | 公司未知股东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也不知是否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持股变动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中规定的一致行动人 | |||||
参与融资融券业务股东情况说明(如有) | 截止2024年12月31日,公司前10名股东中股东缪甦通过华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客户信用交易担保证券账户持有公司9807441股股份 |
持股5%以上股东、前10名股东及前10名无限售流通股股东参与转融通业务出借股份情况?适用 □不适用
单位:股
持股5%以上股东、前10名股东及前10名无限售流通股股东参与转融通业务出借股份情况 | ||||
股东名称 | 期初普通账户、信用账 | 期初转融通出借股份且 | 期末普通账户、信用账 | 期末转融通出借股份且 |
(全称) | 户持股 | 尚未归还 | 户持股 | 尚未归还 | ||||
数量合计 | 占总股本的比例 | 数量合计 | 占总股本的比例 | 数量合计 | 占总股本的比例 | 数量合计 | 占总股本的比例 | |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证5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 | 4,058,029.00 | 0.31% | 1,599,000 | 0.12% | 11,014,529.00 | 0.84% | 0 | 0.00% |
前10名股东及前10名无限售流通股股东因转融通出借/归还原因导致较上期发生变化
□适用 ?不适用
(2) 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名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表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无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
(3) 以方框图形式披露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
5、在年度报告批准报出日存续的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三、重要事项
不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