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首页 > 最新公告 > 返回前页

京东方A:2025年跟踪评级报告下载公告
公告日期:2025-06-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跟踪评级报告

www.lhratings.com

www.lhratings.com

联合〔2025〕4433号

联合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对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体及其相关债券的信用状况进行跟踪分析和评估,确定维持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体长期信用等级为AAA,维持“25京东方集MTN001(科创票据)”和“25京东方集MTN002(科创债)”信用等级为AAA,评级展望为稳定。

特此公告

联合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二〇二五年六月二十七日

声 明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跟踪评级报告

项 目本次评级结果上次评级结果本次评级时间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AAA/稳定AAA/稳定2025/06/27
25京东方集MTN001(科创票据)AAA/稳定AAA/稳定
25京东方集MTN002(科创债)AAA/稳定AAA/稳定
评级观点2024年,半导体显示行业整体运行情况良好,各产品出货量均呈现不同程度增长,行业景气度逐步回升;面板价格在经历了短暂的价格调整后很快企稳,产品价格维持在相对高位运行。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作为全球半导体显示行业的领先企业,规模优势显著、行业地位稳固、供应链控制能力强,技术水平和技术实力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可持续经营能力强。2024年,公司营业总收入和利润总额呈增长态势,经营业绩稳步向好,经营风险很低,但仍需关注下游消费电子行业周期性波动对公司经营业绩带来的影响。财务方面,公司货币资金充裕,经营获现能力强,债务期限结构合理,偿债指标表现很好,公司财务风险很低。综合评估,公司信用风险极低。 个体调整:无。 外部支持调整:无。
评级展望未来,随着经济结构转型的持续、应用场景的丰富和上下游产业技术创新的带动,半导体显示行业仍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公司在建项目建设有利于公司提升在AMOLED领域的竞争力,丰富显示器件产品结构,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扩大公司生产优势、增强公司综合竞争力。考虑到公司行业地位、业务布局、财务表现、再融资能力等情况,公司整体违约风险将维持极低水平,评级展望为稳定。 可能引致评级上调的敏感性因素:不适用。 可能引致评级下调的敏感性因素:因行业竞争加剧等原因,公司盈利能力明显弱化;债务负担明显加重,导致偿债能力指标大幅下滑;其他对公司经营及财务造成严重不利影响的因素。

优势

? 公司为全球半导体显示行业的领先企业,规模优势显著、行业地位稳固。2024年,公司在LCD整体及五大主流应用领域(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显示器、电视)出货量、出货面积位列全球第一,并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大屏、电竞等产品性能不断提升;柔性OLED领域,公司全年出货约1.4亿片,出货量位居全球第二。公司在全球半导体显示行业占据领先地位。? 公司技术水平和技术实力在全球半导体显示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研发投入方面,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金额为132.05亿元,

占当期营业总收入的比例为6.66%。截至2024年底,公司累计自主专利申请超过10万件,覆盖美、欧、日、韩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涉及柔性OLED、传感、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多个领域;全球持有授权有效专利超4万件,并连续7年位列美国专利授权排行榜TOP20。

? 公司业务结构不断丰富,形成多元化的产业生态。2024年,公司持续拓展物联网创新、传感、MLED、智慧医工业务,上述业

务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均有所提高;显示器件业务中,AMOLED产品所占比重不断扩大,2024年公司AMOLED销售量同比增长22.83%,产销率高达98.96%,增速大幅领先于公司的LCD产品。

? 公司经营活动现金保持大规模净流入,货币资金充裕,债务期限结构合理,偿债指标表现很好。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净

额为477.38亿元。截至2024年底,公司货币资金742.53亿元;短期债务占全部债务的30.81%,现金类资产是短期债务的1.67倍;2024年,公司长期偿债指标和短期偿债指标整体表现很好。

关注

? 公司经营业绩可能受到下游消费电子行业周期性波动的影响。半导体显示行业具有很强的重资产属性,而下游的消费电子行业具有较强的周期性,在下游需求转弱的阶段,较大规模的折旧可能对其经营业绩带来不利影响。

? 公司少数股东损益呈亏损状态。2024年,公司合并口径净利润为41.45亿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53.23亿元,但因部分少数股东持股比例较高的子公司发生亏损,公司少数股东损益为-11.78亿元。? 公司受限资产规模较大。截至2024年底,公司受限资产1423.25亿元(其中固定资产1268.96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为33.10%。

本次评级使用的评级方法、模型、打分表及结果

个体信用状况变动说明:公司指示评级和个体调整情况较上次评级均未发生变动。外部支持变动说明:公司外部支持调整因素和调整幅度较上次评级均未发生变动。评级模型使用说明:评级映射关系矩阵参见联合资信最新披露评级技术文件。主要财务数据

注:1. 公司2025年1-3月财务报表未经审计;2. 本报告中部分合计数与各相加数之和在尾数上存在差异,系四舍五入造成;除特别说明外,均指人民币;3. 2023-2024年底,合并报表长期应付款、长期流动负债中的带息部分计入债务指标核算 资料来源:联合资信根据公司财务报告整理
评级方法 一般工商企业信用评级方法 V4.0.202208
评级模型 一般工商企业信用评级模型(打分表) V4.0.202208
评价内容评价结果风险因素评价要素评价结果
经营风险A经营环境宏观和区域风险2
行业风险3
自身竞争力基础素质1
企业管理2
经营分析2
财务风险F1现金流资产质量3
盈利能力2
现金流量1
资本结构1
偿债能力1
指示评级aaa
个体调整因素:----
个体信用等级aaa
外部支持调整因素:----
评级结果AAA
2024年底公司资产构成 2024年公司收入构成 2023-2024年公司现金流情况 2023-2024年底公司债务情况
7.01%其他
19.61%

跟踪评级债项概况

跟踪评级债项概况
注:上述债券仅包括由联合资信评级且截至评级时点尚处于存续期的债券 资料来源:联合资信根据Wind整理
评级历史
债项简称债项评级结果主体评级结果评级时间项目小组评级方法/模型评级报告
25京东方集MTN001(科创票据)AAA/稳定AAA/稳定2025/04/16孙长征、宁立杰、李成帅一般工商企业信用评级方法(V4.0.202208) 一般工商企业主体信用评级模型(打分表)(V4.0.202208)阅读全文
25京东方集MTN002(科创债)AAA/稳定AAA/稳定2025/05/27宁立杰、丁媛香一般工商企业信用评级方法(V4.0.202208) 一般工商企业主体信用评级模型(打分表)(V4.0.202208)--
注:上述历史评级项目的评级报告通过报告链接可查阅 资料来源:联合资信整理

评级项目组

项目负责人:宁立杰 ninglj@lhratings.com项目组成员:丁媛香 dingyx@lhratings.com

公司邮箱:lianhe@lhratings.com 网址:www.lhratings.com 电话:010-85679696 传真:010-8567922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2号中国人保财险大厦17层(100022)

一、跟踪评级原因

根据有关法规要求,按照联合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合资信”)关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及其相关债券的跟踪评级安排进行本次跟踪评级。

二、企业基本情况

公司原名为北京东方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系由北京电子管厂于1993年4月股份制改革而来,初始注册资本为2.62亿元。1997年5月,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发行境内上市外资股1.15亿股,股票于1997年6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简称:京东方B;股票代码:200725.SZ);2000年12月,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6000万股,股票于2001年1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简称:京东方A;股票代码:000725.SZ);2001年8月,公司变更为现用名。截至2024年底,公司总股本为376.45亿元,北京国有资本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国资”)直接持有公司10.79%的股份,为公司第一大股东;北京电子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北京电控”)为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详情见附件1-1)。北京国资、北京电控所持公司股票无质押情况。

跟踪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按照联合资信行业分类标准划分为电子设备及元件行业(适用一般工商企业信用评级方法)。

截至本报告出具日,公司本部设集团办公室、CTO(首席技术官组织)、CSO(首席战略官组织)、CFO(首席财务官组织)等组织。截至2024年底,公司(含子公司)在职员工合计99100人。

截至2024年底,公司合并资产总额4299.78亿元,所有者权益2045.46亿元(含少数股东权益716.09亿元);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983.81亿元,利润总额50.86亿元。截至2025年3月底,公司合并资产总额4202.13亿元,所有者权益2073.01亿元(含少数股东权益747.56亿元);2025年1-3月,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505.99亿元,利润总额23.48亿元。

公司注册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法定代表人:陈炎顺。

三、债券概况及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截至2025年6月27日,公司由联合资信评级的存续债券见下表,募集资金已按指定用途使用完毕,尚未到第一个付息日。

图表1 ? 截至2025年6月27日公司由联合资信评级的存续债券概况

债券简称发行金额(亿元)债券余额(亿元)起息日期限
25京东方集MTN001(科创票据)20.0020.002025/04/2410年
25京东方集MTN002(科创债)10.0010.002025/05/1410年

资料来源:联合资信根据Wind整理

四、宏观经济和政策环境分析

2025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起步平稳、开局良好,延续回升向好态势。各地区各部门着力打好宏观政策“组合拳”,生产供给较快增长,国内需求不断扩大,股市楼市价格总体稳定。宏观政策认真落实全国两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两重两新”政策,加快专项债发行和使用;创新金融工具,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做好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等九项重点工作。

2025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31875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4%,比上年四季度环比增长1.2%。宏观政策持续发力,一季度经济增长为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奠定坚实基础。信用环境方面,人民银行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存款准备金、公开市场操作、中期借贷便利、再贷款再贴现等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健全市场化的利率调控框架,下调政策利率及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带动存贷款利率下行。推动优化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用好两项资本市场支持工具。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起决定性作用,保持汇率预期平稳。接下来,人民银行或将灵活把握政策实施力度和节奏,保持流动性充裕。

下阶段,保持经济增长速度,维护股市楼市价格稳定,持续推进地方政府债务化解对于完成全年经济增长目标具有重大意义。进入4月之后,全球关税不确定性肆意破坏贸易链。预计财政和货币政策将会适时适度加码,稳住经济增长态势。中国将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同各国开辟全球贸易新格局。完整版宏观经济与政策环境分析详见《宏观经济信用观察(2025年一季度报)》。

五、行业分析

2024年,半导体显示行业整体运行情况良好,各产品出货量均呈现不同程度增长,行业景气度逐步回升。半导体显示行业的景气度与下游消费电子等领域的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周期性波动的特点鲜明。经历了2022年的“行业寒冬”后,2023-2024年,半导体显示行业下行趋势明显减缓,景气度逐步回升。产能方面,根据CINNO Research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TFT-LCD和AMOLED面板产能合计达到4.09亿平方米,同比增长2.5%,其中AMOLED产能占比维持在10%左右的水平。2025年,中国大陆仍有部分新产能陆续释放,部分LCD高世代线和AMOLED-G6产线也有扩产计划,将进一步推动全球面板产能的增长。投产方面,2024年全球面板实际投产面积同比增长6.1%,其中AMOLED面板则受益于智能手机渗透率的提升及中大尺寸OLED产品需求的增长,

2024年投产面积同比大幅增长33%。出货量方面,2024年全球TV面板出货量同比增长3.9%,Monitor面板出货量同比增长7.5%,

NB面板出货量同比增长12.3%,Tablet面板出货量同比增长11.5%,全球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同比增长10.2%,全球车载显示面板出货量同比增长5.2%。2024年,全球液晶电视面板的平均尺寸进一步上升到49.6英寸,较2023年增加了0.6英寸,大尺寸化进程逐步加快。

2024年,面板价格在经历了短暂的价格调整后很快企稳,产品价格维持在相对高位运行。不同尺寸面板中,由于产品标准化

程度相对较高等因素,大尺寸面板的价格波动性更强。在经历了2021年下半年至2022年第三季度的持续下行后,随着半导体显示厂商主动按需生产以及行业内部分低效产能的出清,面板(特别是中大尺寸产品)价格在2022年第四季度至2023年第三季度总体呈上行趋势,2023年第四季度增速下降,部分产品价格略有回落;2024年,全年面板价格维持在相对高位运行,上半年面板价格下跌后企稳反弹,下半年面板价格在经历了短暂的价格调整后很快企稳,厂商产销策略稳定的促进了产品市场价格的稳定。

2024年,下游消费电子行业呈温和复苏状态,终端设备销售量结束了连续下滑的趋势。自2022年开始,受经济复苏不及预期、欧美通胀高企及地缘政治因素影响,消费需求弱化,市场换机动力不足、换机周期拉长,手机、PC等主要终端出货量连续多

个季度同比下滑,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出货量同比分别下降3.2%、13%、10%。2024年,受非洲、拉

丁美洲和亚太地区等新兴市场对消费电子产品需求量的大幅增长、以及电子产品迭代等因素影响,消费电子行业开始复苏。家电方面,2024年全球电视市场出货量2.08亿台,同比增长1.8%,扭转了过去几年全球电视市场出货量下滑的颓势。

半导体显示行业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特点,行业集中度高,但企业仍需面对下游需求周期性波动、产能不能有效释放的风险。经过前期激烈的市场竞争与优胜劣汰,近年来,全球半导体显示行业主要参与者已降至不足10家,主要分布在中国大陆、中国台湾、日本和韩国;行业最大的5家企业全球市场占有率已高达80%左右。2024年,全球面板出货量和出货面积排名前3的企业均为中国大陆企业,分别为京东方、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和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未来,随着经济结构转型的持续、应用场景的丰富和上下游产业技术创新的带动,中国半导体显示行业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近年来,消费电子行业的增长点正从手机、笔记本电脑、电视等传统应用领域向VR/AR、智能手表等新兴细分领域转移,半导体显示技术也在向OLED、Mini LED和Micro LED等转变;随着5G和AIoT技术普及化、混合办公模式兴起,全球显示市场结构性机会不断出现,高规格显示技术市场渗透率持续提升,以新能源车等为代表新应用市场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同时,中国已将“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政府对科技创新的重视不断提高。半导体显示产业透过下游众多应用产品,与中国经济多个

领域的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密切相关,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物联网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随着技术逐步成熟

和融合应用潜力的释放,未来将会有大量物联网技术融入工业、交通、金融、建筑、能源等产业,推动工业互联网、智慧车联、智慧金融、智慧园区、智慧能源等物联网应用行业快速发展。传感器、人工智能、边缘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应用将加速迭代发展。在日渐成熟的技术和日益增长的智能化需求支撑下,智慧屏、工业传感器、汽车电子等产品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

六、跟踪期主要变化

(一)基础素质

作为全球半导体显示行业的领先企业,公司规模优势显著、行业地位稳固、供应链控制能力强,技术水平和技术实力在行业

内处于领先地位。公司为全球半导体显示行业的领先企业,规模优势显著、行业地位稳固。生产线布局方面,公司拥有已投产半导体显示器件生产线16条,包括北京第5代和第8.5代TFT-LCD生产线,成都第4.5代TFT-LCD生产线、第8.6代TFT-LCD生产线及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绵阳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合肥第6代TFT-LCD生产线、第8.5代TFT-LCD生产线及第10.5代TFT-LCD生产线,鄂尔多斯第5.5代LTPS/AMOLED生产线,重庆第8.5代TFT-LCD生产线及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福州第8.5代TFT-LCD生产线,武汉第10.5代TFT-LCD生产线,南京第8.5代TFT-LCD生产线,昆明OLED微显示器件生产线。2024年,公司在LCD整体及五大主流应用领域(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显示器、电视)出货量、出货面积位列全球第一,并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大屏、电竞等产品性能不断提升;柔性OLED领域,公司全年出货约1.4亿片,出货量位居

全球第二;折叠产品整体出货增长约40%,多款高端折叠产品实现客户独供。

其他主营业务方面,公司IoT应用终端在交互白板与拼接屏等细分市场出货量保持全球第一;3D显示业务历经多年布局,已实现从7.9"至110"产品全覆盖;系统方案业务为园区、金融、教育、数字展陈等众多细分场景提供软硬融合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帮助行业智能化转型;MLED业务实现了多领域标杆项目交付,发展成果显著;传感业务,影像领域产品实现头部合作立项,智慧视窗拓展多家车企客户,光幕侧窗产品实现高端客户定点。公司在物联网创新、传感、MLED和系统方案等板块的投入,有利于丰富公司的主营业务。

公司技术水平和技术实力在全球半导体显示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研发投入方面,2024年,公司保持高强度的研发投入,研发投入金额为132.05亿元,占当期营业总收入的比例为6.66%。专利方面,截至2024年底,公司累计自主专利申请超过10万件,2024年新增专利申请中发明专利超90%,海外专利超33%,覆盖美、欧、日、韩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涉及柔性OLED、传感、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多个领域;全球持有授权有效专利超4万件,并连续7年位列美国专利授权排行榜TOP20,连续9年进入WIPO全球PCT专利申请TOP10。标准制定方面,2024年,公司新增外部标准立项14项,新增外部标准发布19项,公司逐步由技术创新引领者向行业标准制定者迈进。产品应用方面,2024年,公司全球首款“Z”字形三折叠MBL产品实现量产交付;UBCell技术迭代推出黑钻、黑晶产品,全球首发高色域及高效能C100,实现公司高端Mini LED TV产品零突破。

公司供应链控制能力强,可以及时应对市场变化,保障关键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供应。公司生产所需的原材料主要包括背光模组、玻璃基板、偏光片、驱动IC等,其中,玻璃基板和偏光片等成本占生产成本的比例较大。对于进口原材料,公司通常维持一定的存货水平,供应商也会根据其生产计划提前准备货源,确保供货稳定。生产所需其他原材料可通过向本地供应商采购等方式获取。产业链延伸方面,公司物联网创新业务为客户提供电视、显示器、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低功耗、3D显示等智慧终端产品,提供软硬融合的产品与服务,提供智慧园区、智慧金融等物联网细分领域的整体解决方案。

根据公司提供的企业信用报告(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1100001011016602),截至2025年5月22日,公司无未结清或已结清的不良类贷款信息记录。根据公司过往在公开市场发行债务融资工具的本息偿付记录,联合资信未发现公司存在逾期或违约记录,履约情况良好。截至本报告出具日,联合资信未发现公司被列入全国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未发现公司在证券期货市场失信记录查询平台、信用中国、重大税收违法失信主体公布栏和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上存在重大不良记录。

(二)管理水平

2024年6月至今,公司主要管理制度未发生重大变化,管理运作正常,部分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发生变动,但对公司经营管理无重大影响。

图表2 ? 跟踪期内公司部分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变动情况

姓名担任的职务变动情形
冯强副董事长、执行委员会主席、首席执行官任职
王锡平董事、执行委员会副主席、首席运营官任职
郭川董事任职
金春燕董事任职
宋立功监事任职
魏双来监事任职
刘志强执行委员会委员、高级副总裁任职
刘竞执行委员会委员、高级副总裁任职
贠向南执行委员会委员、高级副总裁任职
姜幸群执行委员会委员、高级副总裁任职
齐铮执行委员会委员、高级副总裁任职
郭红副总裁、董事会秘书任职
朱保成副董事长离任
刘晓东副董事长、执行委员会委员离任
孙芸董事、执行委员会委员、执行副总裁离任
吴礼顺董事离任
时晓东监事离任
徐婧鹤监事离任
滕蛟职工监事离任
张羽执行委员会委员、执行副总裁离任
刘洪峰副总裁、董事会秘书离任

资料来源:联合资信根据公司年报及公开信息整理

(三)经营方面

1 业务经营分析

2024年,受益于半导体显示行业景气度上升,行业格局持续优化,同时下游市场复苏、供需趋于平衡与半导体显示器件价格回升,公司经营效益持续向好,盈利水平稳步回升。2024年,半导体显示行业景气度上升,行业格局持续优化,公司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3.66%;实现利润总额50.86亿元,同比增长177.45%。从收入构成看,2024年,显示器件业务收入占公司营业总收入的比例维持在83%以上,物联网创新业务收入占比有所下降,传感、MLED和智慧医工业务收入规模依然较小,在营业总收入中占比不高。2024年,公司显示器件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2.55%至1650.04亿元,物联网创新业务收入同比增长0.11%至338.29亿元。

毛利率方面,受益于半导体显示行业景气度上升,行业格局持续优化,同时下游市场复苏、供需趋于平衡与半导体显示器件价格回升,公司业务能力与盈利水平稳步回升,公司经营情况进一步改善,2024年公司综合毛利率同比提升3.7个百分点至15.20%。

图表3 ? 2023-2024年公司营业总收入及毛利率情况(单位:亿元)

业务板块2023年2024年
收入占比毛利率收入占比毛利率
显示器件1466.0383.99%8.14%1650.0483.18%12.76%
物联网创新337.9219.36%8.44%338.2917.05%10.59%
传感4.050.23%18.30%3.860.19%21.23%

MLED

MLED56.653.25%2.69%84.834.28%5.78%
智慧医工16.760.96%-0.28%18.390.93%-3.28%
其他及抵销-135.98-7.79%-37.23%-111.61-5.63%-44.96%
合计1745.43100.00%11.50%1983.81100.00%15.20%

注:2023年和2024年营业总收入数据来自公司2024年度审计报告资料来源:联合资信根据公司年报和所提供资料整理

2025年1-3月,受益于国内“以旧换新”政策延续,海外市场客户备货,部分需求提前释放,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505.99亿元,同比增长10.27%;营业利润率为15.07%,同比增长2.43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23.48亿元,同比增长269.89%。2 显示器件业务运行情况

2024年,公司TFT-LCD产品产量、销量同比均有所增长,产能利用率有所提高;公司AMOLED产能逐步释放,AMOLED产销量呈快速增长态势。

2024年,公司显示器件产品仍划分为TFT-LCD和AMOLED两大类。采购方面,2024年,公司生产所需原料、主要供应商、采购政策及结算方式较上年无重大变化。从采购集中度来看,2024年,公司向前五大供应商采购总额占年度采购总额的比例为

18.05%,较上年(18.11%)略有下降,采购集中度不高,不存在严重依赖个别供应商的风险。

由于生产效率提升,公司2024年TFT-LCD产能较上年有所扩大。产销方面,2024年以来,随着半导体显示行业景气度的上升,以及公司在智能座舱等创新领域的拓展,公司TFT-LCD产量、销量同比均有所增长,产能利用率有所提高;随着公司AMOLED产能的逐步释放,柔性AMOLED等产品大客户市场份额的持续提升,公司AMOLED的生产量和销量均呈快速增长态势,同比分别增长21.76%和22.83%。

图表4 ? 公司显示器件产销总体情况

产品项目2023年2024年
TFT-LCD产能(K㎡)9480197302
生产量(K㎡)7810783328.00
销售量(K㎡)7740083132.00
库存量(K㎡)56905886.00
产能利用率(%)89.3490.49
产销率(%)99.0999.76
AMOLED生产量(K㎡)17372115.00
销售量(K㎡)17042093.00
库存量(K㎡)141163.00
产销率(%)98.1098.96

注:1.生产量为产出量,产能利用率=投入量/产能;2.公司出于信息保密等原因,未提供AMOLED产能和产能利用率的具体数据资料来源:联合资信根据公司年报和所提供资料整理

2024年,公司仍采取直销模式,销售政策及结算方式无重大变化。从销售集中度来看,2024年,公司前五大客户合计销售金额占年度总销售额的比例为37.50%,较上年(35.76%)有所上升。由于下游消费电子行业竞争格局特点,公司前五大客户集中度较高。

3 未来发展

公司发展战略清晰,符合自身实际情况及行业发展趋势的要求。公司主要在建项目有一定资本支出需求,但项目建设有利于公司提升在AMOLED领域的竞争力,丰富显示器件产品结构,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扩大公司生产优势、增强公司综合竞争力。

未来,公司计划通过质的有效提升与量的合理增长,来实现经营效益提升、业务高效运转、公司的高质量发展。公司计划提升显示器件业务经营质量、打造创新业务核心竞争力,强化综合竞争优势,并利用显示领域积累的“屏”及周边核心能力优势,在关键领域有效投入资源,推动公司持续发展。公司计划构建“1+4+N+生态链”的业务发展架构,其中,“1”是指半导体显示;“4”是基于京东方核心能力和价值链延伸所选定的发力方向,是公司在物联网转型过程中布局的物联网创新、传感、MLED及智慧医工四条主战线;“N”是京东方不断拓展的物联网细分应用场景,是公司物联网转型发展的具体着力点;“生态链”是指公司协同众多生态合作伙伴,聚合产业链和生态链资源,构筑的产业生态发展圈层。

截至2024年底,公司主要在建项目规划总额为920.00亿元,已累计投资204.20亿元,未来投资规模较大。公司主要在建项目围绕现有主业展开,项目建设、达产有利于公司扩大AMOLED产能,进一步优化显示器件产品结构,提高在AMOLED领域的竞争力。京东方第6代新型半导体显示器件生产线项目主要聚焦VR显示面板、中小尺寸高附加值IT显示面板、车载显示面板等高端显示产品,并且采用LTPO制程、光配向等新型显示技术,是在国家产业、政策导向下,加速新型战略产业项目的实施步伐、提升显示技术水平的重要举措,对促进平板显示产业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的意义。此项目自2023年开工建设,已于2024年内完成首款产品点亮,预计2025年实现量产。京东方第8.6代AMOLED生产线项目主要定位于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高端触控显示屏,主攻中尺寸OLED IT类产品。此项目作为新型半导体显示器件属于国家鼓励类产业,采用OLED发光器件制备工艺等新型显示技术,京东方提前布局高世代OLED产线,占领战略制高点和技术制高点,完善产线结构,进一步提升京东方半导体显示竞争力。该项目分两期分阶段建设,建设周期预计34个月,已于2024年3月开工,2024年9月完成全面封顶。

图表5 ? 截至2024年底公司重要在建工程项目(单位:亿元)

项目名称规划投资总额资金来源累计投资额
京东方第6代新型半导体显示器件生产线项目290.00自筹及借款121.92
京东方第8.6代AMOLED生产线项目630.00自筹及借款82.28
合计920.00--204.20

资料来源: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四)财务方面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公司2024年度财务报告进行了审计,出具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结论。公司2025年一季度财务报告未经审计。合并范围变化方面,2024年,公司投资设立10家子公司,注销14家子公司。公司合并范围变化较小,财务数据可比性较强。

1 主要财务数据变化

截至2024年底,公司资产规模有所增长,仍以非流动资产为主;非流动资产中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占比高,符合公司所属行业特征;公司货币资金规模大,资金受限占比小,为公司在建工程后续资本支出提供了一定保障;公司应收账款和存货规模较大,对营运资金形成占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资产的流动性;公司资产受限比例较高,主要与公司通过项目贷款进行产能建设存在一定关系。

截至2024年底,公司资产规模有所增长,整体变化不大。公司资产仍以非流动资产为主,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占比较高,符合公司所属行业特征。

图表6 ? 公司主要资产情况(单位:亿元)

科目2023年底2024年底2025年3月底2024年同比增长率
金额占比金额占比金额占比
流动资产1431.9134.16%1433.8733.35%1398.0733.27%0.14%
货币资金724.6750.61%742.5351.78%711.4450.89%2.46%
应收账款333.6523.30%363.3825.34%332.5323.79%8.91%
存货241.2016.84%233.1316.26%253.6218.14%-3.34%
非流动资产2759.9665.84%2865.9166.65%2804.0666.73%3.84%
固定资产2103.7176.22%2049.0471.50%1967.8770.18%-2.60%
在建工程296.7010.75%301.5910.52%350.6512.51%1.65%
其他非流动资产39.661.44%189.916.63%162.235.79%378.86%
资产总额4191.87100.00%4299.78100.00%4202.13100.00%2.57%

资料来源:联合资信根据公司财务报告整理

公司流动资产主要由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和存货构成。截至2024年底,公司货币资金较上年底增长2.46%至742.53亿元,其中有14.42亿元受限资金,占比较小,主要为存放在商业银行的保证金存款和质押用于开立应付票据的资金;公司货币资金规模可

以满足未来在建工程的资本支出需求(需公司筹集部分)。截至2024年底,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较上年底增长8.91%至363.38

亿元,账龄主要为一年以内(占应收账款余额的97.79%),已计提坏账准备2.29亿元,余额前五名的应收账款和合同资产合计

165.71亿元,占应收账款和合同资产年底余额合计数的45.14%,集中度较高。截至2024年底,公司存货较上年下降3.34%至233.13亿元,主要由库存商品(占47.66%)、原材料(占30.92%)和在产品(占20.15%)构成,累计计提跌价准备68.23亿元,计提比例为22.64%。公司非流动资产主要由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和其他非流动资产构成。公司固定资产主要由房屋及建筑物、设备等构成,账面价值基本保持稳定,占总资产比例较高(2024年为47.65%);公司按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房屋及建筑物、设备的使用寿命及年折旧率处于行业正常水平,截至2024年底,公司固定资产累计计提折旧2350.97亿元。公司在建工程小幅增长,整体变化不大。公司其他非流动资产主要包括预付固定资产采购款、产能保证金、预付工程款、增值税留抵税额和缓征进口设备增值税等,截至2024年底,公司其他非流动资产较上年底增加150.25亿元,主要系公司购买大额存单及定期存款所致。

截至2024年底,公司受限资产1423.25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为33.10%。公司受限资产主要为抵押的固定资产,与公司通过项目贷款进行产能建设存在一定关系。

图表7 ? 截至2024年底公司受限资产情况(单位:亿元)

受限资产名称账面价值受限原因
货币资金14.42主要为保证金存款、质押用于开立应付票据
应收票据2.46已背书转让并附追索权、质押用于开立应付票据
固定资产1268.96抵押用于担保
无形资产19.55抵押用于担保
在建工程114.73抵押用于担保
投资性房地产1.55抵押用于担保
其他1.58其他
合计1423.25--

资料来源:联合资信根据公司财务报告整理

截至2025年3月底,公司合并资产总额4202.13亿元,较上年底变化不大。其中,流动资产占33.27%,非流动资产占66.73%。

公司资产仍以非流动资产为主,资产结构较上年底变化不大。

截至2024年底,公司所有者权益小幅增长,所有者权益结构稳定性尚可。

截至2024年底,公司所有者权益2045.46亿元,较上年底增长3.41%。其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占比为64.99%,少数股东权益占比为35.01%。在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中,实收资本、资本公积、其他综合收益和未分配利润分别占28.32%、39.27%、-0.88%和29.65%。公司所有者权益结构稳定性尚可。截至2025年3月底,公司所有者权益2073.01亿元,较上年底增长1.35%,所有者权益的构成较上年底变化小。

截至2024年底,公司负债规模有所增长,债务规模基本稳定,以长期债务为主,整体债务负担可控。

截至2024年底,公司负债总额2254.32亿元,较上年底增长1.83%,较上年底变化不大。

图表8 ? 公司主要负债情况(单位:亿元)

科目2023年底2024年底2025年3月底2024年同比增长率
金额占比金额占比金额占比
流动负债901.6740.73%1152.6151.13%1095.2951.44%27.83%
应付账款329.7836.57%367.1331.85%375.5734.29%11.33%
其他应付款(合计)194.8821.61%208.2818.07%181.3716.56%6.88%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244.3727.10%435.0737.75%412.2137.63%78.04%
非流动负债1312.2259.27%1101.7148.87%1033.8348.56%-16.04%
长期借款1215.4692.63%1009.3291.61%935.9290.53%-16.96%
负债总额2213.88100.00%2254.32100.00%2129.12100.00%1.83%

资料来源:联合资信根据公司财务报告整理

流动负债方面,截至2024年底,公司应付账款较上年底增长11.33%,主要系产销规模扩大所致;公司其他应付款(合计)较

上年底增长6.88%,主要系应付工程设备款增加所致;公司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较上年底增长78.04%,主要系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增加所致。

非流动负债方面,截至2024年底,公司长期借款有所下降。从期限分布看,公司银行借款(含长短期)1453.88亿元,其中1年以内到期的占30.58%、1~3年到期的占9.42%、3~5年到期的10.78%、5年以上到期的占49.22%,公司债务期限结构合理,不存在集中偿付压力。

图表9 ? 公司债务结构(单位:亿元) 图表10 ? 公司财务杠杆水平

资料来源:联合资信根据公司财务报告整理资料来源:联合资信根据公司财务报告整理

债务方面,截至2024年底,公司全部债务1508.03亿元,较上年底下降0.70%。债务结构方面,短期债务占30.81%,长期债务占69.19%,以长期债务为主。从债务指标来看,截至2024年底,公司资产负债率、全部债务资本化比率和长期债务资本化比率分别为52.43%、42.44%和33.78%,较上年底分别下降0.38个百分点、0.99个百分点和4.90个百分点,公司债务负担处于可控水平。融资渠道方面,根据公司披露数据,截至2024年底,公司有息债务余额1503.82亿元,其中银行借款占96.68%,公司融资以银行渠道为主,与公司资产结构相匹配。

截至2025年3月底,公司负债总额2129.12亿元,较上年底下降5.55%,负债结构较上年底变化不大;公司全部债务1382.57亿元,较上年底下降8.32%;公司资产负债率、全部债务资本化比率和长期债务资本化比率分别为50.67%、40.01%和31.25%,较上年底分别下降1.76个百分点、2.43个百分点和2.53个百分点。

2024年,公司营业总收入和利润总额同比实现增长,盈利指标提升;期间费用和资产减值损失对营业利润影响较大,其他收益对公司盈利形成补充,且具备一定可持续性;公司盈利稳定性易受行业供需关系变动影响,但公司为全球半导体显示行业的领先企业,规模优势显著、行业地位稳固,公司具备抵抗行业周期性波动的能力。

2024年,公司营业总收入、利润总额相关分析详见“(三)、经营分析”部分。

从期间费用看,2024年,公司费用总额同比增长11.08%,主要系管理费用和研发费用增加所致。从构成看,公司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和财务费用占比分别为8.84%、27.56%、58.17%和5.43%。2024年,公司期间费用率为11.37%,同比下降0.26个百分点,结合公司营业利润率分析,期间费用对利润存在一定侵蚀,但其中大规模的研发投入有利于公司的长期发展。

图表11 ?公司盈利能力情况(单位:亿元)

项目2023年2024年
营业总收入1745.431983.81
营业成本1544.741682.22
期间费用203.11225.62
资产减值损失24.0636.24
其他收益42.0222.88
投资收益8.11-5.41
利润总额18.3350.86
营业利润率(%)10.8514.55

总资本收益率(%)

总资本收益率(%)1.122.30
净资产收益率(%)0.192.03
EBITDA利润率(%)23.0423.96

资料来源:联合资信根据公司年报整理

2024年,公司确认资产减值损失36.24亿元,同比增长50.62%,主要为公司根据市场情况计提的存货跌价损失,对公司盈利

影响较大;公司实现其他收益22.88亿元,同比下降45.54%,主要为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具有一定可持续性;公司实现投资收益-5.41亿元,投资收益为负主要是对联营公司确认的投资损失,公司投资收益存在一定波动,对利润的贡献存在不确定性。公司经营业绩与半导体显示行业景气度密切相关,易受下游消费电子行业需求波动影响;此外,随着行业内半导体显示器件在建或拟建项目的投产,半导体显示行业可能面临产能过剩的风险。若未来供需关系发生重大变化,或将对公司经营业绩形成一定影响。但公司为全球半导体显示行业的领先企业,规模优势显著、行业地位稳固,公司具备抵抗行业周期性波动的能力。

2024年,公司总资本收益率和净资产收益率同比分别提高1.18个百分点和1.84个百分点。2025年1-3月,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505.99亿元,同比增长10.27%;营业利润率为15.07%,同比增长2.43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23.48亿元,同比增长269.89%。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呈大规模净流入状态,经营获取现金能力强,可以覆盖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额,公司整体资金压力小。从经营活动来看,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净额同比增长,呈大规模净流入状态,并可以覆盖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额,经营获取现金能力强。从投资活动看,2024年,公司保持一定强度的固定资产投资,投资活动现金呈净流出状态,净流出规模有所扩大。考虑到公司在建工程进度,未来公司将会保持一定强度的固定资产投资,部分资金需求会通过项目公司外部融资解决,公司整体债务负担或将有所上升。从筹资活动看,2024年,由于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增加及较上年度偿还永续债减少,2024年公司筹资活动现金净流出规模有所下降。

图表12 ?公司现金流情况(单位:亿元)

项目2023年2024年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974.672192.16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1591.651714.78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83.02477.38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752.80626.30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1045.82952.79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93.02-326.50
筹资活动前现金流量净额90.00150.88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306.33518.46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522.94573.63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16.61-55.17
现金收入比103.67%104.43%

资料来源:联合资信根据公司财务报告整理

2025年1-3月,公司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137.44亿元;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70.54亿元,公司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仍完全覆盖投资活动净流出;筹资活动现金净流出100.25亿元。2 偿债指标变化2024年,公司偿债指标整体表现很好。公司或有负债风险小,融资渠道畅通。

图表13 ? 公司偿债指标

项目指标2023年2024年
短期偿债指标流动比率(%)158.81124.40
速动比率(%)132.06104.18
现金短期债务比(倍)2.971.67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短期债务(倍)6.684.46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流动负债(倍)2.011.80
长期偿债指标EBITDA(亿元)402.09475.41
全部债务/EBITDA(倍)3.783.17
EBITDA利息倍数(倍)9.8210.97

注:经营现金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下同资料来源:联合资信根据公司财务报告整理

从短期偿债指标看,截至2024年底,公司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均有所下降,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保障程度仍较高。公司销

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对短期债务和流动负债的保障能力有所下降,公司现金类资产较为充裕,期末现金类资产对短期债务的保障程度仍很高。截至2024年底,公司从国内各主要银行获得的贸易融资授信额度为690.24亿元,已经使用470.90亿元,尚未使用的授信219.34亿元。综合考虑偿债指标和融资渠道情况,公司短期偿债能力很强。

从长期偿债指标看,2024年,公司EBITDA同比增长18.23%。从构成看,公司EBITDA主要由折旧(占78.15%)、计入财务费用的利息支出(占8.48%)和利润总额(占10.70%)构成。2024年,公司EBITDA对全部债务以及利息支出的保障程度高。截至2024年底,公司无对外担保,无在尚未了结的或可以合理预见的、标的金额超过净资产10%的诉讼(仲裁)案件。3 公司本部主要变化情况公司本部收入在合并口径中占比较小,投资收益和其他收益对利润贡献较大。截至2024年底,公司本部资产主要为长期股权投资,负债以非流动负债为主,债务负担较轻,所有者权益结构稳定性强。

截至2024年底,公司本部资产总额2499.50亿元,较上年底增长6.23%。其中,流动资产占16.18%,非流动资产占83.82%。

从构成看,流动资产主要由货币资金(占11.43%)、应收账款(占8.80%)和其他应收款(占79.32%)构成;非流动资产主要由长期股权投资(占96.98%)构成。截至2024年底,公司本部货币资金为46.22亿元。

截至2024年底,公司本部负债总额1472.36亿元,较上年底增长10.00%。其中,流动负债占11.13%,非流动负债占88.87%。从构成看,非流动负债主要由长期借款(占31.53%)和其他非流动负债(占68.42%)构成。公司本部2024年资产负债率为58.91%,较2023年上升2.02个百分点。

截至2024年底,公司本部全部债务522.87亿元。其中,短期债务占21.09%、长期债务占78.91%,短期偿付压力小。截至2024年底,公司本部全部债务资本化比率33.73%,债务负担较轻。

截至2024年底,公司本部所有者权益为1027.14亿元,较上年底增长1.26%。在所有者权益中,实收资本、资本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分别占36.65%、50.50%和8.53%。

2024年,公司本部营业总收入为55.58亿元,利润总额为31.85亿元。同期,公司本部投资收益为17.08亿元,其他收益9.55亿元。

现金流方面,2024年,公司本部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49.70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为-152.11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为104.04亿元。

截至2024年底,公司本部资产、负债、全部债务和所有者权益分别相当于合并口径的58.13%、58.13%、34.67%和50.22%;2024年,公司本部营业总收入相当于合并口径的2.80%,利润总额相当于合并口径的62.62%。

(五)ESG方面

公司建立了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和内控制度,积极履行环境义务和社会责任,有利于其可持续发展。

环境方面,公司遵守《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响应国家及行业各项环保政策,以ISO 14001为基础建立了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并结合ISO 9001、QC 080000、ISO 14001、ISO 50001等管理体系要求打造绿色环境管理体系。公司所有建设项目均按照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获得环境影响评价批复、申请获得排污许可证等环保行政许可。2024年,公司主要污染物排放符合相关政策要求,且未发生因环境问题受到行政处罚的情况。社会责任方面,公司积极履行纳税义务,2024年度为纳税信用A级纳税人。公司为社会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截至2024年底,公司在职员工(含子公司)99100人,其中女员工占比约31%,女性管理者人数占比约为23%;公司遵守《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等法律法规,为员工提供行业内具有竞争力的薪资,依法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按照自愿、量力的原则设立了面向全体员工的企业年金计划。公司建立了完善的供应商准入、考核体系,并长期开展供应商发展计划项目,致力于提升供应商综合竞争力。公司建立了日常沟通回访、线上实时客服、客户满意度调查、客户服务热线等沟通方式。公司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参与公益事业,截至2024年底,“照亮成长路”公益项目已在全国8大省市地区建成了126间智慧教室,为超过63500名师生提供软硬一体化的智慧教育解决方案及全面的教师赋能计划。治理方面,公司按照《公司法》《证券法》《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建立了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制度。2024年,公司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之间做到人员、资产、财务分开,机构、业务独立;公司董事会、监事会的构成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董事会、监事会成员履职情况正常;公司及时、公平地进行信息披露。

七、债券偿还能力分析

公司现金类资产、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以及EBITDA对“25京东方集MTN001(科创票据)”覆盖程度高。

截至2025年5月底,公司存续债券“25京东方集MTN001(科创票据)”和“25京东方集MTN002(科创债)”债券余额

30.00亿元。截至2024年底,公司现金类资产(777.07亿元)为“25京东方集MTN001(科创票据)”和“25京东方集MTN002(科创债)”(债券余额30.00亿元)的25.90倍;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和EBITDA分别为

2192.16亿元、477.38亿元和475.41亿元,为“25京东方集MTN001(科创票据)”和“25京东方集MTN002(科创债)”(债券余额30.00亿元)的73.07倍、15.91倍和15.85倍。

八、跟踪评级结论

基于对公司经营风险、财务风险及债项条款等方面的综合分析评估,联合资信确定维持公司主体长期信用等级为AAA,维持“25京东方集MTN001(科创票据)”和“25京东方集MTN002(科创债)”的信用等级为AAA,评级展望为稳定。

附件1-1 公司股权结构图(截至2024年底)

注:1. 在公司2014年非公开发行完成后,北京国有资本运营管理有限公司通过《股份管理协议》将其直接持有的70%股份交由北京电子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管理,北京电子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取得该部分股份附带的除处分权及收益权以外的股东权利;北京国有资本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将其直接持有的其余30%股份的表决权通过《表决权行使协议》约定在行使股东表决权时与北京电子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保持一致。

2. 在公司2021年非公开发行中,北京京国瑞国企改革发展基金(有限合伙)与北京电子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签署了《一致行动协议》。资料来源:公司提供附件1-2 公司组织架构图(截至本报告出具日)

注:CASO-首席审计监察官组织;CBMO-品牌与融媒体中心;CBSO-品安与建设中心;CCO首席文化官组织;CFO-首席财务官组织;CHRO-首席人事官组织;CIAO-投资与资产管理中心;CLO-首席法务官组织;CPIO-业绩管理中心;CSCO-首席供应链官组织;CSO-首席战略官组织;CTIO-首席变革与IT管理官组织;BOEU-京东方大学堂;集团CTO-首席技术官组织;AIoT CTO-智能物联首席技术官组织。资料来源:公司提供

附件1-3 公司主要子公司情况(截至2024年底)

子公司名称注册资本金 (万元)主营业务持股比例取得方式
直接间接
重庆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384520.00主要从事半导体显示器件、整机及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货物进出口业务、技术咨询100.00%--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975000.00从事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相关产品及其配套产品投资建设、研发、生产、销售99.97%0.03%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270000.00主要从事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相关产品及其配套产品投资建设、研发、生产、销售100.00%--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资料来源:联合资信根据公司年报整理

附件2-1 主要财务数据及指标(公司合并口径)

项目2023年2024年2025年3月
财务数据
现金类资产(亿元)805.99777.07747.35
应收账款(亿元)333.65363.38332.53
存货(亿元)241.20233.13253.62
长期股权投资(亿元)137.32135.33135.04
固定资产(亿元)2103.712049.041967.87
在建工程(亿元)296.70301.59350.65
资产总额(亿元)4191.874299.784202.13
实收资本(亿元)376.53376.45376.45
少数股东权益(亿元)683.70716.09747.56
所有者权益(亿元)1977.992045.462073.01
短期债务(亿元)271.03464.69440.17
长期债务(亿元)1247.611043.34942.40
全部债务(亿元)1518.631508.031382.57
营业总收入(亿元)1745.431983.81505.99
营业成本(亿元)1544.741682.22426.17
其他收益(亿元)42.0222.884.82
利润总额(亿元)18.3350.8623.48
EBITDA(亿元)402.09475.41--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亿元)1809.482071.78539.32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亿元)1974.672192.16582.29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亿元)383.02477.38137.44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亿元)-293.02-326.50-70.54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亿元)-216.61-55.17-100.25
财务指标
销售债权周转次数(次)5.585.56--
存货周转次数(次)6.597.09--
总资产周转次数(次)0.420.47--
现金收入比(%)103.67104.43106.59
营业利润率(%)10.8514.5515.07
总资本收益率(%)1.122.30--
净资产收益率(%)0.192.03--
长期债务资本化比率(%)38.6833.7831.25
全部债务资本化比率(%)43.4342.4440.01
资产负债率(%)52.8152.4350.67
流动比率(%)158.81124.40127.64
速动比率(%)132.06104.18104.49
经营现金流动负债比(%)42.4841.42--
现金短期债务比(倍)2.971.671.70
EBITDA利息倍数(倍)9.8210.97--
全部债务/EBITDA(倍)3.783.17--

注:1. 公司2025年1-3月财务报表未经审计;2 2023-2024年底,公司长期应付款、长期流动负债中的带息部分计入债务指标核算资料来源:联合资信根据公司财务报告整理

附件2-2 主要财务数据及指标(公司本部口径)

项目2023年2024年2025年3月
财务数据
现金类资产(亿元)42.5646.2231.69
应收账款(亿元)48.7035.5721.80
其他应收款(亿元)283.82320.76261.03
长期股权投资(亿元)1911.092031.922103.54
资产总额(亿元)2352.902499.502483.23
实收资本(亿元)376.53376.45376.45
所有者权益(亿元)1014.371027.141008.25
短期债务(亿元)40.30110.2985.35
长期债务(亿元)440.96412.58386.08
全部债务(亿元)481.25522.87471.42
营业总收入(亿元)47.0855.5811.43
其他收益(亿元)9.519.550.17
利润总额(亿元)37.1131.852.08
EBITDA(亿元)47.1741.52--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亿元)43.1285.7624.12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亿元)49.3590.3525.97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亿元)9.7149.7014.47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亿元)-193.61-152.11-16.99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亿元)154.97104.04-14.10
财务指标
销售债权周转次数(次)0.971.32--
存货周转次数(次)0.730.45--
总资产周转次数(次)0.020.02--
现金收入比(%)91.59154.30211.04
营业利润率(%)98.8199.0498.36
总资本收益率(%)2.582.33--
净资产收益率(%)3.263.00--
长期债务资本化比率(%)30.3028.6627.69
全部债务资本化比率(%)32.1833.7331.86
资产负债率(%)56.8958.9159.40
流动比率(%)428.92246.69233.12
速动比率(%)428.70246.50232.88
经营现金流动负债比(%)11.0630.32--
现金短期债务比(倍)1.060.420.37
EBITDA利息倍数(倍)8.657.85--
全部债务/EBITDA(倍)10.2012.59--

注:1. 公司2025年1-3月财务报表未经审计;2. “--”表示该数据不具备可比性资料来源:联合资信根据公司财务报告整理

附件3 主要财务指标的计算公式

指标名称计算公式
增长指标
资产总额年复合增长率(1)2年数据:增长率=(本期-上期)/上期×100% (2)n年数据:增长率=[(本期/前n年)^(1/(n-1))-1]×100%
净资产年复合增长率
营业总收入年复合增长率
利润总额年复合增长率
经营效率指标
销售债权周转次数营业总收入/(平均应收账款净额+平均应收票据+平均应收款项融资)
存货周转次数营业成本/平均存货净额
总资产周转次数营业总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现金收入比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营业总收入×100%
盈利指标
总资本收益率(净利润+费用化利息支出)/(所有者权益+长期债务+短期债务)×100%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所有者权益×100%
营业利润率(营业总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营业总收入×100%
债务结构指标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计×100%
全部债务资本化比率全部债务/(长期债务+短期债务+所有者权益)×100%
长期债务资本化比率长期债务/(长期债务+所有者权益)×100%
担保比率担保余额/所有者权益×100%
长期偿债能力指标
EBITDA利息倍数EBITDA/利息支出
全部债务/ EBITDA全部债务/ EBITDA
短期偿债能力指标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合计/流动负债合计×100%
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合计-存货)/流动负债合计×100%
经营现金流动负债比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流动负债合计×100%
现金短期债务比现金类资产/短期债务

注:现金类资产=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款项融资中的应收票据短期债务=短期借款+交易性金融负债+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应付票据+其他短期债务长期债务=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租赁负债+其他长期债务全部债务=短期债务+长期债务EBITDA=利润总额+费用化利息支出+固定资产折旧+使用权资产折旧+摊销利息支出=资本化利息支出+费用化利息支出

附件4-1 主体长期信用等级设置及含义

联合资信主体长期信用等级划分为三等九级,符号表示为:AAA、AA、A、BBB、BB、B、CCC、CC、C。除AAA级、CCC级(含)以下等级外,每一个信用等级可用“+”“-”符号进行微调,表示略高或略低于本等级。

各信用等级符号代表了评级对象违约概率的高低和相对排序,信用等级由高到低反映了评级对象违约概率逐步增高,但不排除高信用等级评级对象违约的可能。

具体等级设置和含义如下表。

信用等级含义
AAA偿还债务的能力极强,基本不受不利经济环境的影响,违约概率极低
AA偿还债务的能力很强,受不利经济环境的影响不大,违约概率很低
A偿还债务能力较强,较易受不利经济环境的影响,违约概率较低
BBB偿还债务能力一般,受不利经济环境影响较大,违约概率一般
BB偿还债务能力较弱,受不利经济环境影响很大,违约概率较高
B偿还债务的能力较大地依赖于良好的经济环境,违约概率很高
CCC偿还债务的能力极度依赖于良好的经济环境,违约概率极高
CC在破产或重组时可获得保护较小,基本不能保证偿还债务
C不能偿还债务

附件4-2 中长期债券信用等级设置及含义

联合资信中长期债券信用等级设置及含义同主体长期信用等级。

附件4-3 评级展望设置及含义

评级展望是对信用等级未来一年左右变化方向和可能性的评价。评级展望通常分为正面、负面、稳定、发展中等四种。

评级展望含义
正面存在较多有利因素,未来信用等级调升的可能性较大
稳定信用状况稳定,未来保持信用等级的可能性较大
负面存在较多不利因素,未来信用等级调降的可能性较大
发展中特殊事项的影响因素尚不能明确评估,未来信用等级可能调升、调降或维持

  附件: ↘公告原文阅读
返回页顶

【返回前页】

股市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