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兴蓉环境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
2023年,成都市兴蓉环境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董事会严格遵循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切实履行股东大会赋予的各项职责,勤勉尽责开展工作,致力于提升公司整体治理水平,促进公司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现将董事会年度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公司全年总体经营情况
2023年,公司深入践行战略发展目标,坚持专业化、产业化、多元化发展道路,不断拓展产业布局和区域布局,持续优化经营质量和品牌形象,可持续发展竞争力和影响力逐步提升,主要财务指标和经营业绩稳健增长。
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80.87亿元,同比增长5.99%;利润总额21.82亿元,同比增长11.15%;归母净利润18.43亿元,同比增长
13.97%。截至2023年末,公司资产总额为435.5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3.47%;归母净资产为166.4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63%。全年公司自来水售水总量为106,833万吨;污水处理总量为126,145万吨;中水售水总量为18,040万吨;垃圾焚烧发电量为96,612万度;垃圾渗滤液处理总量为143万吨;污泥处理总量为69万吨。
(一)聚力市场拓展,完善产业布局
2023年,公司紧紧围绕“市场拓展年”主题,立足主业,整合资源,优化布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一是大力落实“走出去”
战略,摘牌山东东营污水处理项目、陕西西安餐厨垃圾处置项目,中标西藏山南污水处理项目,助力公司在全国范围内拓展水务环保资源,增强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二是持续深耕成都本土市场,中标龙泉驿区污水治理攻坚项目、中心城区厨余(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三期),设立大邑成环水务公司参与大邑县域内供排水项目整合,巩固并提升公司在大成都范围内的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壮大主营业务规模。三是积极拓展服务边界,新设自来水检测公司和排水检测公司专注检测技术服务,落地成都天府第七中学管道直饮水项目推广高品质供水,中标仪陇县供水管网一体化及智慧水务项目实现轻资产投资新突破,持续创造新的竞争优势和品牌价值。
(二)推进项目建设,服务城市发展
2023年,公司扎实开展重点项目建设工作。目前,彭州市工业污水厂一期、成都高新区西区第二污水处理厂、成都市第七再生水厂二期、成都高新区骑龙净水厂投入运行;凤凰河二沟再生水厂工程、成都市排水公司洗瓦堰再生水厂及调蓄池工程、成都万兴环保发电厂(三期)、成都市第一城市污水污泥处理厂(三期)、邛崃市餐厨废弃物处置厂等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上述项目的建设投运,有助于公司提升主业规模、增厚经营业绩,也为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助推城市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三)强化规范运作,提升治理质量
公司以持续推动业务发展为核心,完善制度建设,促进合规管理,着力提升整体治理水平,切实保障全体股东的合法权益。2023年,公
司顺利完成了董事会、监事会换届工作,以及新一届高级管理人员团队聘任工作。公司高标准抓好制度建设,健全以公司章程为核心的上市公司制度体系,为规范运作奠定坚实基础。同时,通过制定董事会审议事项清单、修订各治理主体议事规则等措施,进一步规范权责内容,优化制度衔接,强化会务管理能力,促进公司合规运作。此外,公司提前谋划、主动作为,积极推动合规体系建设和认证工作,将业务发展与合规管理深度融合。公司本部已通过国际标准ISO37301及国标GB/T35770合规认证。
(四)深耕精细管理,赋能改革创新
公司立足产业基础和发展方向,深耕精细管理,向标准化、数智化转型精准发力,积极探索提升公司运营效益和服务质量的有效路径。一方面用“标准化”撬动企业管理变革。系统推进厂级标准化管理升级,多家异地子公司完成提升并顺利验收,生产药剂成本显著降低,污水处理项目管理机制进一步规范,标准化管理经验辐射全国。另一方面用“数智化”激发技术创新活力。积极建设智慧云控中心一体化平台,目前已汇总近70座生产厂站的生产实况,收集并监控200余项指标,以云计算、云存储、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多元融合赋能主营业务一体化管理;通过完善财务共享中心平台,对子(分)公司的财务数据实行动态管理与集中核算,实现财务数字化转型升级;通过投资成都市第六再生水厂二期项目,打造行业领域减污降碳协同和智慧管理的“新概念污水处理厂”,探索面向未来的低碳化、资源化、智慧化的创新发展道路。
(五)强化政治引领,筑牢思想根基
2023年,公司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一是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公司党委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强化顶层设计,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扎实推进主题教育各项任务,保证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二是推动党建与公司治理深度融合。坚决落实“党建入章”“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实施基层党组织“强基固本”标准化2.0工程,扎实开展“五小”行为专项治理,公司目前已成为天府党建示范引领工程首批“党建融入公司治理示范企业”。三是推动企业品牌焕发活力。围绕“市场拓展年”主线,聚焦公司生产建设、市场拓展、技术创新等领域,持续跟踪总结公司经营发展成果,充分借助载体多样、渠道丰富、覆盖广泛的宣传矩阵扩大公司市场声量。
二、2023年董事会运作情况
(一)董事会召开情况
公司董事会全年共召开15次会议,审议通过了52项议案及报告。历次董事会会议的召集、召开及表决程序均符合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的规定。
(二)专门委员会履职情况
公司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战略委员会、提名委员会、薪酬与
考核委员会4个专门委员会,2023年共召开22次会议,审议通过了33项议案及报告,为董事会科学决策及合规运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股东大会召开情况
2023年,董事会共召集召开股东大会4次,其中年度股东大会1次,临时股东大会3次,共审议通过了17项议案及报告。股东大会均采用现场与网络投票相结合的方式,为投资者行使表决权提供了便利。
(四)信息披露及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情况
公司董事会高度重视信息披露和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严格遵守监管规则,全面、客观地向资本市场展示公司的价值亮点。
一是确保信息披露内容及时、真实、准确、完整、公平、简明易懂,并不断加强自愿性披露的规范性、一致性。2023年,公司披露定期报告、临时公告等共计73项,挂网书面材料150余份。
二是遵循“尊重投资者、敬畏市场”的监管要求,公平对待所有股东及潜在投资者,积极听取投资者的意见建议,并不断加强沟通交流,提升资本市场对公司的了解和认同。公司经营层通过多种形式的投资者交流活动,与投资者坦诚沟通,良性互动,让广大投资者更加深入地了解公司的经营情况。2023年,公司举办了2022年度暨2023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并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回复投资者提问近120条,接待投资者调研20次。
三是重视股东的合理投资回报,公司持续提升经营业绩和盈利能力,并通过稳定的利润分配政策为投资者创造收益。2023年,公司董
事会制订了2022年度利润分配预案,经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并于2023年6月实施完成。公司已连续第八年获评深圳证券交易所信息披露考核最高等级A级,并在第二十五届上市公司金牛奖评选活动中荣获“2022年度金信披奖”奖项,代表了资本市场对公司信息披露和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的高度肯定。
三、公司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规模优势及持续的市场拓展能力
公司立足水务环保市场,紧扣省市区域发展战略规划,积极把握行业机遇,加速市场开拓,持续扩大业务版图,提高产业规模,完善产业布局,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发展动能。公司在深耕成都的同时,不断壮大川内业务,积极拓展省外业务,从地方水务平台转型成为全国性水务环保综合服务商。
目前,公司运营、在建和拟建的供排水项目规模约930万吨/日、中水利用项目规模约130万吨/日、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规模14,400吨/日、污泥处置项目规模约3,400吨/日、垃圾渗滤液处理项目规模8,430吨/日,餐厨垃圾处置项目规模2,150吨/日。水务环保业务规模居全国前列。规模的不断扩张有助于公司持续增加收入利润,提升运营管理效率,为打造行业知名品牌、创造稳健投资回报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行业领先的运营能力及品牌优势
公司拥有近80年供水运营经验、30余年污水处理经验,具有行业领先的运营管理能力;建立了完善的水质监督和监测体系,运营国
家级供水、排水水质监测站,拥有行业领先的生产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供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管网水力模型系统;并积极对标国际,通过了ISO9001、ISO14001和ISO45001“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确保产品和服务符合国际和国家标准。公司全面推行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并通过自主创新的技改技革项目着力降低运营成本,总体运营成本在同行业具有优势。公司上市以来在环保板块持续发力,污泥处置厂、垃圾渗滤液处理厂和垃圾焚烧发电厂运行稳定,发挥了良好的生态保护和节能减排效能。公司通过不断加强精细化管理和技术创新等措施,进一步实现降本增效,持续提升市场竞争能力。近年来,公司通过建立“厂级标准化”管理机制和“智慧云控中心”,整合技术和人才优势,以智慧赋能方式实施生产管控,有效克服项目工艺多元化、规模多样化、布局分散化等因素影响,缩小管理半径,进一步加强对异地项目的统一管理和高效调度,为业务扩张提供了可复制的基础条件。公司凭借卓越的运营管理能力和优秀的业绩水平,曾荣获“全国供水突出贡献单位”“全国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先进单位”“水业最具社会责任投资运营企业”“固废最具社会责任投资运营企业”“中国环境企业50强”和“中国上市公司ESG百强”等奖项,树立了优秀的品牌形象,充分体现了行业影响力及投资价值。
(三)特许经营优势
公司目前已在四川、甘肃、宁夏、陕西、海南、广东、江苏、河北、山东、西藏10个省、自治区获得50余个水务环保特许经营项目,
特许经营期主要为25至30年。特许经营权的获得,使公司拥有在相关区域和期限内独家从事水务环保业务并获得收益的权利,有助于公司的生产经营持续稳定。
(四)财务及融资优势
公司资金实力雄厚,财务结构稳健,融资渠道广阔,拥有国内最高AAA主体信用评级,已贯通中国证监会、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等债券主管部门的融资渠道,实现了低成本债务融资的良性循环,有助于持续提升市场竞争能力。公司依托信息化管理手段,促进财务共享,优化财务管控体系;依托全面预算管理,促进成本管控,推进业财融合;依托资金集中管理,实现资金动态监控,有效降低支付风险。公司致力于打造具备高效服务力、风险管控力、财务管理创新引领力和价值创造力的财务管理组织,不断提升企业综合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五)技术及人才优势
公司拥有专业、高效的管理团队和技术团队,多次参与编制国家及行业规范标准。公司鼓励和重视技术创新,与国内多所知名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2023年,公司开展课题研究40项,新增自主专利23项,持续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公司开展“智慧水务”建设,将“互联网+”等新兴技术手段集成应用于水务业务,驱动运营管理模式创新升级,实现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智慧化,不断提升运营效率与服务质量。
公司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对人才引进、培养和储备等进
行战略性规划。坚持市场化选人和“靶向引才”,构筑“人才蓄水池”,通过加强人才培育、畅通交流晋升渠道、完善激励约束机制等措施,不断健全人才“选、用、育、留”全流程,为公司发展夯实人才要素保障。
四、2024年工作计划
2024年,公司将继续深化开展“市场拓展年”工作,把握机遇,乘势而上,全力以赴拓市场、搞建设、促生产、强管理,以更亮眼的工作成效和经营业绩全面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一)多路并进拓展市场
一是深耕成都市场,持续扩展成都二、三圈层区(市)县水务环保市场资源整合,推进供排净治一体化改革,不断提高公司在大成都范围内的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二是在全国范围内积极开拓水务环保业务,通过并购、竞标等方式在全国范围内布局优质资源,持续发挥规模效应,创造增量业绩。三是向产业细分领域不断延伸,大力拓展再生水利用、积极切入二次供水、直饮水、瓶装饮用水领域以及厨余(餐厨)垃圾处置、废弃油脂资源化等环保产业细分市场,不断创造新的竞争优势和品牌价值,推动公司全面做大水务环保产业增量,打造节约集约、高效协同、资源循环、结构优化的产业体系。四是大力发展轻资产业务,以技术和人才为基础,充分发挥运营能力及品牌优势,探索委托运营、专业技术支持/咨询、规划设计、给排水管网探测等轻资产业务,形成技术运营沉淀,从而实现“轻重并举”的业务格局,优化现金流、资源配置和资产结构。
(二)多措并举提质增效
一是大力抓好项目建设,全力推进成都市自来水七厂(三期)、凤凰河二沟再生水厂工程、成都市排水公司洗瓦堰再生水厂及调蓄池工程、成都市第五、六、八再生水厂(二期)、成都万兴环保发电厂(三期)、邛崃市餐厨废弃物处置项目、成都市第一城市污水污泥处理厂(三期)等项目实施。二是充分借力上市平台资源,用好资本市场杠杆,持续拓宽融资渠道,构建产融互动的发展模式,不断增强企业竞争实力。三是理顺公司管理界面,按照“保障、指导、监督、服务”原则,进一步搭建完善财务共享、生产调度、技术应用、采购监管、资本运营“五个中心”,不断提升公司及子公司管理质效。四是深化生产运营标准化建设,系统推进“厂级标准化升级”,持续夯实智慧云控中心平台的建设与应用,有效防控运营风险,进一步推动降本增效。五是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学研合作,不断提升公司技术成果转化能力。六是推进合规改革向纵深挺入,持续健全完善公司及子公司合规管理机制,积极维护公司权益,满足行业强监管和公司稳健发展需要。
(三)多管齐下深化党建
一是做强政治建设,筑牢坚实思想根基。持续巩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工作实践;强化党性教育,以党的宗旨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补足精神之钙。二是做实强基固本,锻造基层战斗堡垒。充分发挥四川天府国企党建示范引领作用,突出党委政治
核心,将党的领导优势转化为企业改革发展的制度优势。聚焦“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提升”,坚持工作重心下移,进一步提升基层党建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三是做亮企业品牌,持续激活市场价值。多维构筑宣传阵地,改版升级公司门户网站,优化宣传报道,凝聚推动公司发展合力;完善全媒体传播矩阵,加强投资者互动响应,进一步扩大公司品牌影响力、美誉度与市场投资价值。
成都市兴蓉环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24年4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