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代码:000591 证券简称:太阳能 公告编号:2025-46债券代码:127108 债券简称:太能转债债券代码:149812 债券简称:22太阳G1债券代码:148296 债券简称:23太阳GK02
中节能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一、重要提示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证监会指定媒体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非标准审计意见提示
□适用 ?不适用
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适用 □不适用是否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是 ?否
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总股本3,917,797,839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56元(含税),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优先股利润分配预案
□适用 ?不适用
二、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股票简称 | 太阳能 | 股票代码 | 000591 |
股票上市交易所 | 深圳证券交易所 | ||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 董事会秘书 | 证券事务代表 | |
姓名 | 郭毅 | / | |
办公地址 | 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北大街42号节能大厦7层 | / | |
传真 | 010-83052459 | / | |
电话 | 010-83052461 | / |
电子信箱 | cecsec@cecep.cn | / |
2、报告期主要业务或产品简介
(一)主要业务及经营模式简述
1.公司主要业务。
公司业务以光伏电站的投资运营为主,主要产品为电力,该产品主要出售给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同时,公司还从事光伏电池、组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主要用于国内外市场,海外主要销往欧洲、亚太市场等地区。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没有发生变化。报告期内,公司下属子公司中节能甘肃武威太阳能发电有限公司和中节能湖北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已完成售电公司资质注册,暂未实质开展售电业务。2024年度公司主要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公司专注于太阳能综合应用,致力于光伏电站的投资、建设和运营,以及光伏产品的生产销售两大主营业务,通过新技术、高效能的信息化数字化建设,有效促进主营业务全面提升。
光伏发电方面,公司致力于持续增加光伏电站规模,在自建项目的同时,开展优质项目收购工作,截至2024年12月底,公司运营电站、在建电站、拟建设及已签署预收购协议的电站规模合计约12.114吉瓦。公司在光资源较好、上网条件好、政策条件好的地区已累计锁定了约17吉瓦的光伏发电优质自建或收购项目规模,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后续公司将充分研究行业政策及电力交易市场情况,稳健推动光伏电站开发建设工作,促进光伏电站业务健康发展,装机规模持续提升。
公司存量电站已接入智能运维平台,实现发电数据自动采集,可进行运维数据自动采集与分析;同时公司持续开发智能运维管理及故障诊断系统,已完成主要算法开发,进行批量化部署测试;持续开展无人机智能巡检,优化巡检算法逻辑;推广智能清洗机器人应用,提高发电效率。在增量电站方面,在具备条件的项目中导入光伏除尘导流器进行提效;积极推进新型组件,如HJT、钢边框组件的应用;大力推动高强度耐候钢支架技术在新建项目中的应用,降低初始投资;推动柔性支架的应用,增强电站场景的多样化;加强新型先进储能如全钒液流电池等新技术应用,加强安全防控。
太阳能产品制造方面,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太阳能产品产能合计5吉瓦,其中光伏高效电池年产能1.5吉瓦,光伏高效组件(兼容P型和N型生产能力)年产能3.5吉瓦。制造业务一是落实轻资产运营,寻找条件较好的企业进行代工或合作生产;二是持续推广“光伏产品+解决方案”的商业模式,逐步从单一光伏组件产品研发制造向节能光伏一体化解决方案服务商发展,提升差异化竞争力;三是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锻造差异化产品,柔性组件、阳台光伏组件,并形成海外出货;四是密切关注市场与技术动向,灵活调整策略,以利润为导向,追求高毛利订单;五是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建立钙钛矿等光伏先进技术孵化平台,首块TOPCON 0BB组件(对比普通TOPCON组件取消了主栅,仅保留副栅,并优化了副栅的宽度和间距,提高了功率)研发成功下线。公司下属子公司中节能太阳能科技(临沂)有限公司正在规划中节能太阳能平邑高效电池组件智能制造项目,项目建成实施后远期最终可实现年产高性能太阳能电池片3GW和高性能太阳能组件2GW的智能化生产能力,目前正在实施建设一期1.4GW TOPCON电池智能制造项目。
公司的主业光伏电站业务始终保持在行业第一梯队。光伏发电行业发展无明显的周期性,自然条件原因会使光伏发电效率每季度存在差异。太阳能组件产品处于行业主流技术水平。
2.公司业务亮点。
报告期内,公司成立了海外业务部,负责开发海外光伏电站项目,已挖掘东南亚和中亚等地潜在海外项目;已与斯里兰卡能源部、印度尼西亚工商总会以及乌兹别克斯坦能源公司建立合作联系。
报告期内,公司组件回收业务取得进展。公司联合设备厂家研发的万吨级移动式集装箱式智能组件回收设备在湖北监利电站项目示范成功落地。该示范线为国内第一套具备万吨级处理能力的可移动集装箱式组件回收设备,移动式设计简便运输,现场拆解处理可有效降低废旧组件运输成本。拆解回收的主要产物铝边框和玻璃的纯度均大于99%,技术工艺先进性处于行业领先水平。该示范线的落地标志着公司实现从太阳能组件的生产、使用到回收再利用的闭环链条布局,也是公司开拓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一步。
公司下属镇江公司不断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建立钙钛矿等先进技术孵化平台,并在宽带隙钙钛矿电池领域的转换效率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高效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关键技术协同攻关项目被评为2024年省制造强省建设重点产业技术创新项目。
公司持续推进“数字化中节能”的战略,集合光伏产品、数字产品、光伏生态,深入拓展户用家庭、工商业、园区、农业、智慧能源等应用场景,构建了数字化、全渠道的生态网络。目前已建立以产品研发、生产、销售、服务,项目开发、设计、施工、运维,产品链与服务链合二为一的一体化供应链,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清洁能源解决方案。
公司已在江苏镇江云网中心机房部署了DeepSeek-R1 大模型,后续将探索搭建智能知识库、智能客服等业务场景赋能办公效率提升。
(二)2024年度公司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由于光伏产品制造板块受光伏行业技术迭代及市场行情影响,本期销量、单价均较上年同期下降,同时电力交易市场化规模扩大、平均电价下降,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0.39亿元,同比下降36.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25亿元,同比下降22.38%;截至2024年12月底,公司总资产为489.84亿元。
2024年度,公司光伏电站板块销售收入43.33亿元,占公司总收入的71.75%,较去年同期减少4.73%;太阳能产品销售收入16.82亿元,占公司总收入的27.85%,较去年同期减少66.18%。
公司持续推进光伏电站投资建设与收购,截至2024年12月底,公司运营电站约6.076吉瓦、在建电站约2.081吉瓦、拟建设项目电站约2.278吉瓦、已签署预收购协议的电站规模约1.679吉瓦,合计约12.114吉瓦。公司太阳能产品产能合计5吉瓦,其中光伏高效电池年产能1.5吉瓦,光伏高效组件(兼容P型和N型生产能力)年产能3.5吉瓦。
公司的光伏电站业务分布于全国2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河北省、山西省、吉林省、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山东省、湖北省、贵州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云南省、辽宁省、福建省、黑龙江省、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分别由7个大区和1个公司进行运维管理。公司装机规模区域分布情况为:西中区运营电站731.80兆瓦,在建电站500.00兆瓦;华东区运营电站1,289.29兆瓦,在建电站153.00兆瓦;华北区运营电站870.09兆瓦,在建电站450.34兆瓦;西北区运营电站984.17兆瓦;华中区运营电站647.20兆瓦,在建电站368.00兆瓦;新疆区运营电站910.00兆瓦,在建电站287.14兆瓦;华南区运营电站577.08兆瓦,在建电站322.92兆瓦;镇江公司运营电站66.43兆瓦。
公司2024年全部销售电量约69.66亿千瓦时,同比增加约4.45亿千瓦时,增幅约为6.83%。全年平均售电含税均价为0.703元/千瓦时。公司各大区及镇江公司销售电量情况如下:华东区约14.99亿千瓦时,西中区约10.39亿千瓦时,西北区约14.16亿千瓦时,华北区约6.47亿千瓦时,新疆区约13.11亿千瓦时,华中区约5.97亿千瓦时,华南区约
3.82亿千瓦时,镇江公司约0.75亿千瓦时。未来公司将不断深挖提升各电站运行效率的措施,加强对光伏电站技术改造,提高电站发电量。
报告期内,公司华北区、华中区、西北区、西中区、新疆区、镇江公司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2024年公司市场化交易总电量32.83亿千瓦时,同比增加8.58亿千瓦时,约占公司全年总销售电量的约47.07%;公司参与市场化交易的平均电价约0.2172元/度(该电价不含补贴,公司参加市场化交易的含补贴电站仍享有补贴,按补贴政策执行)。2024年公司参与绿电交易电量约为4.62955亿千瓦时;公司累计销售绿证共190.9万张,绿证平均销售价格约为2.9元/张。2024年全年平均限电率为7.81%。2024年全年电池片生产量为90.07MW,组件生产量为1,485.35MW。
2024年,公司共计收到电费补贴13.66亿元,其中国补12.33亿元。期末尚未结算的电费补贴金额121.93亿元,其中国补117.80亿元。
2024年,公司持续推进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项目,并于2025年01月16日获得证监会批复(批复日期为2025年1月8日)。发行方案经深交所审核通过、公司第十一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后,于2025年3月28日正式发行,募集资金总额29.5亿元。
同时,公司为保障项目建设资金,开展公开发行公司债券项目,拟向符合《公司债券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规定的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不超过人民币20亿元(含),项目已获得证监会批复(批复日期为2024年12月31日),公司将根据经营实际以及市场情况择机发行。
3、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1) 近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是 □否追溯调整或重述原因会计政策变更
元
2024年末 | 2023年末 | 本年末比上年末增减 | 2022年末 | |||
调整前 | 调整后 | 调整后 | 调整前 | 调整后 | ||
总资产 | 48,983,866,679.56 | 47,203,767,303.29 | 47,203,767,303.29 | 3.77% | 46,506,101,308.35 | 46,506,101,308.3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 23,451,708,087.13 | 22,957,388,696.47 | 22,957,388,696.47 | 2.15% | 21,824,964,565.61 | 21,829,136,708.61 |
2024年 | 2023年 | 本年比上年增减 | 2022年 | |||
调整前 | 调整后 | 调整后 | 调整前 | 调整后 | ||
营业收入 | 6,039,099,376.15 | 9,540,404,214.99 | 9,540,404,214.99 | -36.70% | 9,236,384,665.74 | 9,236,384,665.74 |
归属于上市公司 | 1,225,388,31 | 1,578,655,96 | 1,578,655,96 | -22.38% | 1,387,791,88 | 1,387,791,88 |
股东的净利润 | 1.95 | 6.45 | 6.45 | 5.67 | 5.67 |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 1,161,848,377.78 | 1,495,413,639.91 | 1,495,413,639.91 | -22.31% | 1,295,205,838.14 | 1,295,205,838.1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1,889,826,590.65 | 2,377,404,680.45 | 2,377,404,680.45 | -20.51% | 5,098,525,321.83 | 5,098,525,321.83 |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 0.3132 | 0.4038 | 0.4038 | -22.44% | 0.4102 | 0.4102 |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 0.3130 | 0.4031 | 0.4031 | -22.35% | 0.4087 | 0.4087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 5.27% | 7.07% | 7.07% | -1.80% | 7.72% | 7.72% |
会计政策变更的原因及会计差错更正的情况
2024年12月31日,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8号》(财会〔2024〕24号,以下简称“解释18号”),解释18号会计处理中:“关于不属于单项履约义务的保证类质量保证的会计处理”,本公司自解释18号印发之日起执行该规定,并进行追溯调整。
(2) 分季度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第一季度 | 第二季度 | 第三季度 | 第四季度 | |
营业收入 | 1,410,503,282.93 | 1,832,677,339.26 | 1,529,979,558.23 | 1,265,939,195.7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350,698,365.27 | 463,627,282.07 | 476,511,735.22 | -65,449,070.6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 332,194,886.09 | 462,959,873.62 | 466,836,826.64 | -100,143,208.5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69,390,412.93 | 253,823,679.49 | 1,141,583,910.69 | 563,809,413.40 |
上述财务指标或其加总数是否与公司已披露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相关财务指标存在重大差异
□是 ?否
4、股本及股东情况
(1) 普通股股东和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数量及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股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 | 170,981 |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一个月末普通股股东总数 | 167,857 | 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 | 不适用 |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一个月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 | 不适用 | ||
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不含通过转融通出借股份) | |||||||||
股东名称 | 股东性质 | 持股比例 | 持股数量 | 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数量 | 质押、标记或冻结情况 | ||||
股份状态 | 数量 | ||||||||
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 国有法人 | 31.23% | 1,223,169,548 | 282,986,425 | 不适用 | 0 | |||
中节能资本控股有限公司 | 国有法人 | 3.43% | 134,165,987 | 31,040,723 | 不适用 | 0 | |||
重庆市涪陵国有资产投资经营集团有限公司 | 国有法人 | 2.30% | 90,200,000 | 0 | 不适用 | 0 | |||
#苏运江 | 境内自然人 | 1.58% | 61,778,808 | 0 | 不适用 | 0 | |||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证500交易型开放式指 | 其他 | 1.00% | 39,014,400 | 0 | 不适用 | 0 |
数证券投资基金 |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 | 境外法人 | 0.90% | 35,317,704 | 0 | 不适用 | 0 |
重庆太极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国有法人 | 0.76% | 29,725,000 | 0 | 不适用 | 0 |
常州东方锦鸿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 境内非国有法人 | 0.76% | 29,607,343 | 0 | 不适用 | 0 |
中新互联互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重庆吉曜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 其他 | 0.69% | 27,076,698 | 0 | 不适用 | 0 |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国有法人 | 0.69% | 26,909,296 | 0 | 不适用 | 0 |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 | 上述股东中,已知中节能资本控股有限公司为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除此之外,公司未知其他上述股东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人关系。 | |||||
参与融资融券业务股东情况说明(如有) | 股东苏运江参与融资融券业务持有公司61,778,808股股票。 |
持股5%以上股东、前10名股东及前10名无限售流通股股东参与转融通业务出借股份情况?适用 □不适用
单位:股
持股5%以上股东、前10名股东及前10名无限售流通股股东参与转融通业务出借股份情况 | ||||||||
股东名称(全称) | 期初普通账户、信用账户持股 | 期初转融通出借股份且尚未归还 | 期末普通账户、信用账户持股 | 期末转融通出借股份且尚未归还 | ||||
数量合计 | 占总股本的比例 | 数量合计 | 占总股本的比例 | 数量合计 | 占总股本的比例 | 数量合计 | 占总股本的比例 | |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证5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 | 15,195,900 | 0.39% | 4,434,400 | 0.11% | 39,014,400 | 1.00% | 0 | 0.00% |
前10名股东及前10名无限售流通股股东因转融通出借/归还原因导致较上期发生变化
□适用 ?不适用
(2) 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名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表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无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
(3) 以方框图形式披露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
注:中国节能股权结构情况来源于《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公司债券中期报告(2024年)》;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注册信息变更手续正在办理中。
5、在年度报告批准报出日存续的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1) 债券基本信息
债券名称 | 债券简称 | 债券代码 | 发行日 | 到期日 | 债券余额(万元) | 利率 |
中节能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绿色乡村振兴公司债券(专项用于碳中和)第一期 | 22太阳G1 | 149812.SZ | 2022年02月23日 | 2027年02月25日 | 83,100 | 2.07% |
中节能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绿色科技创新公司债券(专项用于碳中和)第一期(品种二) | 23太阳GK02 | 148296.SZ | 2023年05月18日 | 2028年05月22日 | 80,000 | 3.13% |
报告期内公司债券的付息兑付情况 | 2024年2月26日公司兑付了“22太阳G1”2023年2月25日至2024年2月24日期间的利息。详见公司2024年2月21日披露的《中节能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绿色乡村振兴公司债券(专项用于碳中和)(第一期)2024年付息公告》(公告编号:2024-20)。 2024年3月18日公司兑付了“19太阳G1”2023年3月18日至2024年3月17日期间的利息及本期债券的本金。详见公司2024年3月14日披露的《中节能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面向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绿色公司债券(第一期)(品种一)2024年兑付兑息及摘牌公告》(公告编号:2024-22)。 2024年5月22日公司兑付了“23太阳GK01”“23太阳GK02”2023年5月22日至2024年5月21日期间的利息及“23太阳GK01”的本金。详见公司2024年5月20日披露的《中节能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绿色科技创新公司债券(专项用于碳中和)(第一期)(品种一)2024年付息公告》(公告编号:2024-61)、《中节能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绿色科技创新公司债券(专项用于碳中和)(第一期)(品种二)2024年付息公告》(公告编号:2024-60)。 |
(2) 公司债券最新跟踪评级及评级变化情况
根据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金诚”)2024年6月11日出具的《中节能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主体及相关债项2024年度跟踪评级报告》,东方金诚维持公司的主体信用等级为AA+,评级展望为稳定,维持“22太阳G1”信用等级为AA+。根据监管部门和东方金诚对跟踪评级的有关要求,东方金诚将在公司债券存续期内,在每年公司年报公告后的两个月内进行一次定期跟踪评级,并在债券存续期内根据有关情况进行不定期跟踪评级。相关评级报告将在东方金诚公司网站和交易所网站公告。公司在中国境内发行的其他债券、债务融资工具的主体评级不存在评级差异。
(3)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近2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万元
项目 | 2024年 | 2023年 | 本年比上年增减 |
资产负债率 | 51.99% | 51.28% | 0.7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 | 116,391.61 | 149,619.86 | -22.21% |
EBITDA全部债务比 | 14.03% | 16.25% | -2.22% |
利息保障倍数 | 3.270000 | 3.720000 | -12.10% |
三、重要事项
(一)主业发展有成效,扎实发展根基
持续深耕光伏电站业务,运营项目规模加速提升:本报告期,公司继续把握“双碳”目标下的发展红利,持续加大光伏发电优质项目的市场开拓和资源储备,坚持数量和质量并重,持续贯彻开发和收购两头抓,多元化开展国内市场拓展;加快在建项目建设,公司运营电站规模较2023年度增加1.402GW。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运营电站约6.076GW、在建电站约2.081GW、拟建设电站或正在进行收购电站规模约3.957GW,合计约12.114GW。持续遴选优质储备项目,对储备项目库动态调整,储备项目规模保持17GW。
大力开展海外市场拓展,全力争取海外高收益电站项目。设立海外业务部,已与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以及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地区相关部门或公司进行了洽谈,为公司国际化进程开辟了发展空间和机遇;积极促进潜在海外项目,海外市场涵盖东南亚和中亚等地,海外项目资源得到扩充。
拓宽制造业务新赛道:创新光伏制造营销模式和管控机制,提升光伏制造生存能力。持续推广“光伏产品+解决方案”的商业模式,逐步从单一光伏组件产品研发制造向节能光伏一体化解决方案服务商发展,实现光伏产品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密切关注市场与技术动向,灵活调整策略,以利润为导向,获取高毛利订单。产品目标市场方面坚持国外与国内市场开拓并行,锻造差异化产品优势,柔性光伏组件销往欧洲多个国家,阳台光伏组件进入德国市场,欧洲户用一体化解决方案示范项目成功落地,开展非洲加纳等地光伏市场的深度调研,光伏产品即将进入加纳和科特迪瓦等市场。
新业务实现突破:售电业务探索迈出关键、实质性一步,公司下属西北电站大区武威公司及华中电站大区湖北公司获得售电资质,为公司后续开展售电业务以及进一步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获得优质发电收益奠定坚实基础;光伏组件回收业务联合设备厂家共同开发完成国内第一台万吨级移动式集装箱式组件回收设备并示范应用;重点开展工商业储能业务行业深度调研及可行性分析,推进上海、天津等地区工商业储能项目。
(二)科技创新多元赋能,谱写数字化云平台发展新篇
聚焦核心技术攻关,取得阶段性成果。智能故障诊断系统已在39个电站成功运行,并将继续推广;钙钛矿技术小面积电池实验室效率为20%以上;依托钒液流省重点研发课题建立了百兆瓦时级储能电站(全钒液流/锂)与新型电力系统模型;智能组件清洗机器人开发升级后可有效提升发电量1%-2%;首块TOPCON 0BB组件研发成功下线;数字化课题功能不断优化,持续提升管理效率。公司不断加强外部科技创新项目申报,2024年获得政府科技补贴超800万元。
强化科技人才激励措施,成功申报并获批2项国资委“国有企业职务科技成果赋权”的人才激励项目;开展高级人才认定,推荐科技人员参评国务院国资委企业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加强研发平台能力建设。公司申报的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成功通过国家发改委认定;新增2项市级研发平台;建立钙钛矿等光伏先进技术孵化平台,完成钙钛矿实验室建设;对检测中心进行升级改造,实现莱茵目击实验室、CNAS认可测试项目资质的双提升,测试认可项目分别较2023年提升24项、64项,为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提升持续赋能。
推动智维智造能力建设。2024年公司全部存量电站接入自主开发的智能运维平台,实现数据全监控全采集。“光伏智造智维5G工厂”项目入选工信部《2024年 5G工厂名录》,“基于5G工业互联网的数字化碳中和‘五侧一体’应用解决方案项目”获得“2024未来城市大奖”,“基于5G工业互联网的数字化碳中和绿色光伏智造与智维行业应用示范”
荣获“2024年度“新绿杯”信息通信行业赋能碳达峰碳中和创新大赛全围总决赛三等奖及东部区域赛一等奖”,在CNDS2024中国新能源产业数智峰会中荣获“2024年度新能源数智化转型卓越产品奖”;获批国务院国资委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企业。此外,公司先后加入“中央企业电力工控软件联盟”和“电力工业软件焕新行动计划”,行业影响力和话语权进一步提升。
(三)筹集发展资金,巩固主业发展动力
积极推进29.5亿元可转债发行工作,顺利通过深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审核,取得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批复,现已发行完成并上市。完成科技创新公司债20亿元的注册,为公司发展储备资金来源。盘活存量资产进行融资,补充约20亿元公司发展资金。推动财务费用降本增效,全年平均融资成本率下降约40基点,财务费用同比下降超7,000万元。
(四)企业文化铸就底蕴,行业影响逐渐攀升
加强“阳光文化”体系建设,不断提升以“创新、发展、诚信、共赢”为内核的公司价值观;进一步明确“提供优质产品、奉献清洁能源、造福人类社会”的公司定位;丰富发展“拼搏奉献、求实创新、雷厉风行、团结协作”的阳光精神,大力营造“一路向阳、众心向上、继往开来、更上层楼”的浓厚氛围。
以落实“双碳”目标为引领,积极探索“光伏+”电站项目模式,打造一批行业标杆项目,开展明星电站评选活动,挖掘和推广光伏电站项目建设、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先进经验、创新模式、显著成效,吸引各类媒体、行业、政府采访报道宣传,提升品牌辨识度和知名度。
积极争取在行业内广泛发声,展示公司行业思想,提升行业影响力。以国家政策为导向结合本年度行业热点及相关技术突破方向,积极参与行业论坛、研讨会等活动。参加第四届澳门国际科技创新博览会,与澳门特首及特区政府司长、特派员、中联办领导一行,探讨清洁能源解决方案,赋能澳门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受邀出席2024年第十七届全球绿色能源领袖对话,与来自全球各地行业领袖、学术权威、企业家代表以及媒体精英共话能源新未来,携手推进产业发展。
(五)深化风险管控,内控监督有序加强
不断加强风控管理,进一步落实各大区、子公司法律主体责任。拓展法审系统功能,贯通管理审核流程。完善合规管理体系建设,合规审查纳入法律审核之中,全系统对企业规章制度、经济合同、重大决策、重要文件等事项进行法律合规审查。开展合规排查,识别管理风险,研究共性问题,全面自查、整改,力求闭环管理。持续普法教育,创新举办“企业刑事合规主题沙龙”,构建良好法治文化氛围。
强化内控审计监督,更新《内控管理手册》,推动公司内控体系建设系统化、规范化。坚持“应审尽审、凡审必严”原则,加强对重点领域的监督力度:深化经责审计检查、落实专项审计工作、加强项目后评价管理,每年度审计监督覆盖率超过30%。
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在全系统开展安全风险再辨识深管控,重点关注建设项目的自然灾害防灾减灾工作,提升风险监测预警能力。制定标准化班组评选办法和标准,安全工作细化到最基层。发布消防安全管理标准化手册,重大安全专项有了标准依据。
中节能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张会学2025年4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