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疫情趋于稳定,社会经济稳步向前。在经历上半年的降息降准后,央妈再次动用利率工具,对再贷款、再贴现等利率进行下调,对步入正轨的企业再添把力。
虽不是正面降息,但曲线救国也让股市攀升难得一见的3000点。这其中竟然又是房地产板块起了主力拉升作用。
为啥又有房地产的事,这次降息会再次推动房价上涨吗?
央妈曲线降息,给房地产开「后门」
央妈这次有备而来。
7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下调再贷款、再贴现利率25个基点,金融稳定再贷款更是一下子降息50个基点。
这是央行今年第二次下调再贷款利率,同时也是十年后第一次调整再贴现利率。
消息一出,7月1日大盘和房地产股涨疯了。大盘直冲3000点,房地产板块有11支地产股涨停,包括金科股份、绿地控股、中交地产、金地集团等。
万科A、保利地产、沙河股份、中南建设、上实发展等股价涨幅超过7%。
2020年上半年,A股房地产板块整体涨幅仅为0.32%,但仅7月1日房地产板块涨幅就达5.17%。
不仅如此,地产的好搭档白酒也都整体拉升,茅台更是盘中突破1500元,股价已经超过1499元零售指导价。
央妈有备而来,但市场表现完全背离了央妈降息初衷。
本次降息,央妈本意本意是向农业生产企业和小微企业,以及可能出现金融风险的中小银行播撒雨露。
这也是央妈为何动用再贷款、再贴现工具降息,并未使用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原因。
简言之,再贷款、再贴现都是央行与商业银行之间的交易往来。再贷款: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而对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
再贴现:是指央行通过买进商业银行持有的已贴现但尚未到期的商业票据,向商业银行提供融资支持的行为。
金融稳定再贷款是央行专门发放给商业银行,用来防范和处置金融风险的再贷款。
可以说此次央妈是向自己的利润「开刀」,让商业银行以更低的成本从央行那获得资金,再便宜贷款给企业。
可以理解,央妈动用「政策工具」降息,不是普降,而是精准灌溉农业、小微企业。尤其是票据市场,有别于其他货币政策工具,它与实体经济的关联度较高。
相较之下LPR降息不具有定向特征。但是即使采用结构性精准调控,为何本次降息,房地产股又莫名躁动,感觉像是为它专门降息一样呢?
为何地产股再次火了,二级市场大涨回应
房地产是典型的政策市。其实细看下来,每轮降息,地产股都是最火的那个仔。
在「房住不炒」调控下,已经在大A股趴了多时的地产股也就指望分享降息的雨露,来抬升二级市场身价。
例如,2020年3月4日,在美联储降息后,中国降息预期让房地产板块爆发,广宇集团、鲁商发展、云南城投、中交地产、宁波富达和天房发展等触达涨停板。
但后续国内并未跟随海外降息,降息预期落空,房地产企业各个都很难受。为什么房地产喜欢降息?
降息对房企来说意味著钱好了,融资成本低了。更重要的一点是,对需求端的刺激是巨大的,利率降低,购房成本低了,购房者变回蜂拥投资房产。
回到本次事件上,虽然央妈结构性调整并未「照顾」到房地产,为何房地产板块却领涨A股呢?
这里面是有投资者的惯性思维的。一个是降息力度已经超过4月LPR下调20个点的降息力度,后期更有20万亿元、30万亿元的流动性投放预期。
虽然是定向,但长期来看,随著这笔钱流入市场,市场实际利率也将将会随之走低,自然利好房地产板块。
此外,央妈为商业银行准备的这份大礼包,让银行资金更加宽裕。虽然有定向播撒雨露的责任,但最终决定贷款给谁的还是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