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家税务总局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通过视频、电话、网络等方式听取代表委员意见建议。记者从税务总局了解到,多位代表委员关注税收对中小微企业的扶持举措,“减税降费”“精准帮扶”成为其中的高频词,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市场主体的期盼。对此,税务总局有关司局第一时间与相关代表委员沟通,及时回应代表委员的关切。
减税降费
真金白银“硬举措”
“政府跑在了我们前面。”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德州扒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崔贵海今年就带来了关于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建议。他建议,建立完善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扶持机制,进一步出台帮扶中小微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
中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是扩大就业、改善民生、促进创业创新的重要力量。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尽力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
“报告中的这段话,为稳定中小微企业发展预期、推动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注入‘强心剂’。”经常与中小微企业“打交道”的全国人大代表、广东中盈盛达融资担保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列进表示,“政府工作报告随后释放的减税降费信号,让很多中小微企业为之振奋。”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大减税降费力度,预计全年为企业新增减负超过2.5万亿元。税务总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这2.5万亿元包括2019年出台的下调增值税税率和企业养老保险费率等政策在2020年继续实施形成的新增减税降费约5000亿元,以及2020年新出台的减税政策、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会保险费政策和减免政府性基金、行政事业收费政策给企业带来的新增减负。
减税降费力度如此之大,无疑给正在“过冬”的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送去了温暖。
“减免政策延长至今年年底真的是太及时了,让广大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全面复工复业更加有信心和希望了。”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商洛市山阳县南宽坪镇供电所员工宁启水告诉记者,“最近几年,国家出台了多项扶持中小微企业的税费优惠政策,尤其是疫情期间,及时、精准的税费支持,让中小微企业在疫情发生的寒冬期感受到了税收春风的温暖。”
据税务总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国家持续加大减税降费力度,除了实施下调增值税税率、降低社保费率等普惠性减税降费政策措施外,还对中小微企业“量体裁衣”推出更优惠的政策。比如,对小微企业税收优惠“加码扩围”,将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税标准由月销售额3万元提高至10万元;放宽小型微利企业认定标准和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适用条件,减半征收所得税的年应纳税所得额上限标准由2012年的6万元提高到目前的300万元等。疫情发生以来,为了帮助中小微企业渡过疫情难关,国家继续突出重点帮扶中小微企业的政策导向,阶段性减免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等等。
全国政协委员、潮州市茶叶行业协会会长、宏伟集团董事长陈伟忠对此感触颇深,得益于去年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在今年继续实施,以及今年新出台的一系列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税费优惠政策,中小微茶业企业税费负担大为减轻。“减和降,让我们的压力轻了,发展信心更足了。”陈伟忠说。
陈伟忠还表示,当前,潮州正在大力推进单丛茶优势产区现代化农业产业园建设,茶企、茶农正好进一步借力税费政策红利,推动产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