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实时统计,截至北京时间5月26日下午,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550万,死亡34.6万例。尽管海外多地的疫情仍在持续,但部分国家已在按计划重启经济,这也成为影响全球金融市场的重要因素。
据海外媒体报道,英国首相约翰逊宣布了重新开放零售业的计划,以便相关行业提前做好准备。约翰逊表示,英国政府计划从6月1日起开放户外市场和汽车展示厅,并补充称从6月15日起,政府打算允许所有其他非必需零售店重新开放,包括出售衣服、鞋子、玩具、家具、书籍、电子产品的商店,以及裁缝店、拍卖行、摄影摄像店等室内商店。约翰逊强调,所有计划重新开放的场所必须符合政府制定的确保安全的新指南,政府拥有“需要在必要时强制执行规则的权力”。
与此同时,德国政府有意在6月15日取消欧洲31个国家的旅游警告,解除消费者的消费阻碍。此外,西班牙宣布将在7月重新开放受到重创的旅游业。而在日本,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宣布正式解除包括东京都在内的首都圈4都县和北海道的“紧急事态宣言”。至此,日本全国实现解封,并将逐步恢复社会经济活动。
有分析人士表示,市场焦点从紧张的国际关系转向各国放宽封锁和经济复苏。目前,越来越多的经济体重新开放经济活动,且不断有迹象显示最糟糕的时期可能已经过去,经济重启也将提振市场信心。在26日欧洲股市交易阶段,欧洲股市继续上涨,英国和法国股市盘中涨幅超过1%,泛欧斯托克600指数上涨0.96%,创下近11周以来的最高水平,旅游和休闲板块跳涨近6%。此外,美国股指期货全线大涨。日本股市日经225指数26日收涨2.55%,报收21271.17点,创下自3月5日以来的新高,几乎所有板块上涨,航空运输、房地产、海运板块领涨。韩国股市连续两日上涨超过1%,澳大利亚股市大涨近3%。
不过,公开信息显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亚太部主任李昌镛和欧洲部主任汤姆森发表文章指出,一些亚洲和欧洲国家及地区的新冠肺炎疫情似乎已经达到峰顶,目前正在逐步重启经济。在没有疫苗或有效疗法的情况下,政策制定者将在恢复经济活动与感染率再次上升的潜在成本之间作出权衡。文章指出,各国政府正在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重启经济,同时继续采取防控措施。尽管一些亚洲国家和地区已经沿着这条路径取得了一定成功,但风险依然存在,欧洲面临的风险可能更大。意大利总理孔特则表示,该国熬过了新冠疫情最严重的阶段,但比起抗击疫情,重启经济将是更艰巨的任务。
高盛本周发布的报告则指出,随着企业倒闭和失业人数迅速增加,人们越来越担心借款人偿还债务的能力,以及由此带来的金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