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

当前位置: 爱股网 > 财经新闻 > 正文

长城汽车部分生产线将面临停产 生产线或因缺芯停产

时间:2021-04-25 07:35:47

  缺芯潮或将于下半年缓解

  缺芯潮蔓延,对汽车产业利润恢复进程产生了巨大冲击。

  汽车“缺芯”继续发酵,影响上半年汽车产量。自2020年12月初大众因为大陆和博世的ESP芯片短缺停产开始,“缺芯”问题陆续影响全球车企,大众、沃尔沃、通用、福特、丰田、本田、日产等跨国车企陆续表示,因半导体供应紧张而暂停部分工厂的生产计划,涉及到多款热销车型。不久之前,国内新能源车新贵蔚来汽车等产能也因为“缺芯”受到极大限制。

  开源证券分析师邓健全指出,目汽车行业景气度向上,芯片成为制约行业复苏的主要因素。根据中汽协,3月全国汽车销量252.6万辆,同比增长74.9%,其中乘用车销量187.4万辆,同比增长77.4%,商用车销量65.1万辆,同比增长68.1%。2021年第一季度,全国汽车销量648.4万辆,同比增加75.6%,其中乘用车销量507.6万辆,同比增加75.1%,商用车销量140.8万辆,同比增加77.3%,汽车行业景气度持续向上。但与2019年第一季度相比,乘用车销量同比下降3.5%。

  不过,主流芯片大厂积极扩产,缺芯问题预计第三季度可以得到缓解。台积电CEO魏哲家在4月15日的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将提高对汽车芯片客户的优先度,灵活调整产能,预计下季度公司汽车客户芯片短缺情况将明显缓解。此外,英特尔、中芯国际等全球主流芯片大厂都在积极扩产。

  “目前,受芯片产能制约,短期内行业复苏遇到一定的扰动。从长期的角度,此次缺芯事件对汽车行业影响有限,当前行业处于上升通道,复苏趋势不变,汽车行业仍然具备长期配置价值。”邓健全表示。

  芯片产业蕴含机会

  由于芯片供需趋紧,制造商加大产能投入,全球半导体设备出货量维持高增长。

  “考虑到新建产线的建设周期,预计本轮半导体设备的高景气将持续至2022年,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有望突破800亿美元。”银河证券傅楚雄分析师表示,我国为全球半导体设备最大需求国,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仍然较低。

  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供给端呈现垄断特征,美、日企业占据主导地位:美国的应用材料、泛林半导体、科天和泰瑞达均为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合计占有市场份额近50%。国内厂商目前在全球半导体设备领域体量较小,但随着技术的积累,近年来在刻蚀机、去胶机及热处理等细分设备的产线已经实现0至1的突破,中长期发展空间广阔。

  方正证券分析师陈杭表示,每当景气周期来临中,供给周期都会遵循一个规律:

  1、设备先行:上游设备的景气度最敏感,而且最前置,由于设备制备运输安装的周期接近1年,所以中游制造会提前一年开动订单,从而造成设备板块的提前景气;

  2、制造接力:中游制造会在此阶段享受主动补库存的量价齐升;

  3、材料缺货:在中游制造大扩产之后,产能和用料都会大幅增加,导致材料的供不应求,从而形成周期性出现的“硅片危机”。

  与之对应,目前供需剪刀差的扩张刚刚开始,会有几个机会:

  1、产能为王:产能成为这个时期最确定的机会,晶圆厂成为所有下游创新的底盘。

  2、设备先行:涨价的背后是缺货,缺货的背后是扩产大潮将至,设备将迎来一轮强劲增长。

  3、产能本土:与以往基于全球化背景下的产能扩产周期不同,此次产能扩充将会在国产化的大框架下运行。

  以上是爱股网小编整理的“长城汽车部分生产线将面临停产 生产线或因缺芯停产”的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标签阅读:

上一篇:港股五一休市安排2021 2021年港股五一休市安排

下一篇:返回列表

财经新闻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