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从多位消息人士处获悉,王川正代表小米集团摸底汽车行业,寻求人才、技术和工厂制造等各种资源。
在人才方面,王川已经在和一些汽车行业的优质高管接触,寻求汽车公司CEO人选。但消息人士同时透露,这个计划尚未确定,不排除最后是小米自己人担任CEO。
技术方面,王川也在接触行业项目,接近小米高层的资本人士告诉小编,小米希望通过投资对汽车产业链进行了解,投资动作很可能先于造车项目浮出水面。目前,小米重点关注的是智能驾驶相关的硬件技术,包括芯片和激光雷达等。
而在工厂制造方面,小米也有多处行动。消息人士对小编透露,小米与宝沃汽车和定位于城配物流的开云汽车等都有接触,但是与宝沃汽车的洽谈已经停止。“小米也想过找比亚迪等车企代工,但比较担心后者的资源投入度和可控性。”消息人士告诉小编,“因此倾向于寻找有生产资源,便于通过重组进行控制的合作方。”
小编就上述造车事宜求证小米官方,小米回复称:本集团一直关注电动汽车生态的发展,并就相关行业态势进行持续评估及研究。
从业务逻辑来看,手机公司跨界造车不算新鲜。今年初,苹果公司造车传闻就开始蔓延,先后传出与现代汽车、戴姆勒集团等洽谈造车合作的消息。
国内的手机巨头华为虽然没有造车,但也通过推出全栈方案与车企合作,车身将贴上华为汽车方案的品牌标志。去年11月,任正非签署内部决议,声明华为三年不造车,三年过后,华为一旦启动造车计划,此前与车企的合作就会成为丰厚积累。而小米是否应该造车,似乎已无悬念。
今年初的美国禁投令成了小米造车快速行动的催化剂。1月15日,据环球网报道,美国政府将9家中国企业列入所谓“与中国军方相关”的黑名单中,其中包括手机制造商小米。根据相关投资禁令,美国投资者需在今年11月11日前出售所持“黑名单”公司的股份。
禁令生效前的3月13日,美国联邦法官做出裁决,要求暂时停止执行国防部针对小米的禁令。
小编综合目前信息得知,虽然美国暂停了对小米的禁令,但小米并未就此停下造车的脚步,造车依然是小米至关重要的“Plan B”。“华为把荣耀手机业务卖了,还有基本盘,如果有一天小米手机业务遇到阻力,就危险了。”有行业人士向小编分析。
此外,手机产业体量显然不如汽车行业。虽然小米集团已经是一家港股市值超过5500亿元的手机巨头,也推出“手机+AIoT”战略来寻找增量,但新造车公司蔚来在2020年仅销售4.3万台电动汽车,市值高点就超过900亿美元,逼近小米集团。
各路资源和资本也都在涌入新兴造车行业。2020年以来,新造车头部公司蔚来、小鹏汽车和理想汽车,已经分别囤积资本超过300亿元,将在人才、芯片、智能化和动力技术、线下销售和服务渠道、充换电设施、海外市场等领域展开全方位投入和布局。即便是科技巨头跨界造车,所剩的时间窗口也已经不多。
再加上国际间的风向变幻不定,小米造车还可以更快一点。
以上是爱股网小编整理的“小米集团短线拉升 小米造车已经箭在弦上”的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