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现在每天的确诊数量达到10万的峰值后开始往下走,现在每日确诊7万左右,不过致死率在逐步上升,全球病例致死率已达5%,重点国家致死率超10%。
- 地产风云 -
1.【碧桂园回应裁员3万人:2.5万人系转岗】 碧桂园内部人士表示,集团2019年员工数比上年末减少约2.9万人。其中集团将部分辅助性、劳动密集型岗位如案场服务、保安、保洁以市场化方式提供服务,这部分相当于转岗,大约2.5万人。(国是直通车)
解读地产行业龙头企业都已经开始准备过苦日子了,一边减少土地储备、减少债务,另一边降价促销、缩减人员开支。这一轮宽松政策窗口期,可能是地产行业去库存的最佳机会,未来行业将迎来头部企业间竞争的微利时代。
2.【一季度18城住房月租均价降12%,品牌公寓出租率下滑两成】 机构报告显示,18个重点城市中,第一季度的平均月租金为42.8元/平方米,同比下降12%。一些品牌公寓的出租率甚至下降了20%,一线城市成交量也远未恢复至去年同期。(每日经济新闻)
解读一季度不仅仅有春节假期,而且加上疫情,企业开工复工延后,人员回流减缓会比较明显,二季度后数据会好一些。
- 国内市场 -
1.【科创板公司股东减持拟引入非公开转让】 近日,上交所发布科创板上市公司股东以非公开转让和配售方式减持股份的征求意见稿。资本市场人士认为,此次非公开转让制度并非基于原有设计上的一次改造,不再纠结于是否继续通过控制减持规模和节奏对减持进行放松和收紧,而是跳出以往窠臼,改变了以竞价交易为主的单一减持路径,创设了一条由市场化博弈为主的新道路,是对A股减持制度改革的大胆探索和尝试。(证券时报)
解读科创板非公开转让制度可以满足创新资本退出需求,为创新资本提供便捷、可预期的退出渠道,符合风险投资的运作规律,有利于提升创新资本循环利用效率。同时,非公开转让发生在股东和专业机构投资者之间,认购资金主要来源于增量资金,有利于降低股份减持可能引发的流动性风险。减少股东直接减持给股价造成的冲击,利好市场的中长期发展。
2.【ETF逆势抄底:3月净流入666亿】 据光大证券(11.02,-0.63%)(601788.SH)研究显示,3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资本市场大幅下挫,国内市场亦震荡下跌,但ETF资金逆势净流入666亿元,年初以来资金净流入859亿元。其中,股票ETF仍是资金流入最多的品类,3月行业主题ETF和宽基ETF均呈现大幅资金流入,而2020年以来ETF资金净流入几乎都集中于行业主题ETF,净流入达879亿元。(财联社)
解读3月市场出现了较大幅调整,抄底资金进场比较踊跃,看好A股市场,特别是结构性的机会。当前购买ETF的不仅是散户,也有很多机构参与。相比个股的分析,某个行业或者细分市场的发展确定性更强,ETF则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
3.【前期大比例减仓的私募目前开始加仓】 善于大级别择时的名禹资产,在此轮下跌前曾大比例减仓,近期开始加仓了!私募排排网调查数据显示,在3月份大幅减仓后,私募整体加仓意愿提升,4月份有多达33.34%的基金经理打算在4月份增仓或大幅增仓,另有超过六成的私募基金经理选择维持现有仓位。(上证报)
解读当前即便市场整体受海外经济衰退影响,还有调整空间,但结构性行情已经非常清晰,可参与机会很多,而这种行情恰是私募的优势。
4.【北向资金】 7日大幅净流入近127亿元,净买入五粮液(125.63,+1.20%)(000858.SZ)9亿元,分别买入三一重工(18.90,-0.53%)(600031.SH)、贵州茅台(1163.12,+0.27%)(600519.SH)逾6亿元。(Wind)
解读市场风险偏好情绪有所回升,北向资金回补仓位,短期仍然以食品饮料(停牌)(000807.SH)等消费品行业为主。
5.【资金面:中国银行间隔夜回购加权平均利率跌18个基点,创纪录新低】 中国银行间市场隔夜回购加权平均利率跌18个基点,报0.7873%,迈向至少2006年来新低;银存间7天期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下行约28个BP,直逼历史低位。(Wind)
解读资金市场上“量的充足”通过“价格的下行”得到印证,接下来央行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打通贷款传导路径问题,让小微企业真正能够得到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