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战略定力,准确判断形势,精心谋划部署,果断采取行动,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付出艰苦努力,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
2021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既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
12月16日至18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为明年经济工作定下基调,列出8项重点任务: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全面推进改革开放,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强化机遇意识、风险意识,牢牢把握经济工作主动权
世纪疫情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交织,极其艰难的202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令全球瞩目。
总结今年经济工作,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就,科技创新取得重大进展,改革开放实现重要突破,民生得到有力保障。”
这份答卷背后,是党中央超常规的政策部署:增加1万亿元财政赤字,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全年新增减税降费2.5万亿元,推动金融系统合理让利1.5万亿元……一揽子政策周密齐全,力度空前。
这份答卷背后,是党中央因时因势的有效应对:在“六稳”基础上,犹如及时雨的“六保”政策迅速出台,纾困惠企举措保住市场主体,优先稳就业保民生,守住“米袋子”、守好“菜篮子”,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一系列举措直达基层,立竿见影。
“不同于其他主要发达经济体实施超规模量化宽松政策,我国‘政策工具箱’储备充足。未来可以根据形势变化完善和丰富政策内涵,巩固经济企稳回升势头。”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税务学会副会长张连起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