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报道☆ ◇600543 莫高股份 更新日期:2014-08-06◇
【2011-10-14】
莫高股份(600543)转让资产退出牧草种植业
莫高股份为了集中精力做大做强主营业务,并避免出现同业竞争,拟转让下属
公司,退出牧草种植领域。
公告今日公告称,拟将持有的中农草业100%股权出售给受同一实际控制人控制
的兄弟企业亚盛实业。同时,公司承诺在出售甘肃中农草业科技有限公司全部股权
后,不再从事牧草种植、加工、销售业务。
值得注意的是,莫高股份在退出牧草种植业的同时,葡萄酒业务蒸蒸日上。今
年上半年,公司武威、张掖、陕西三家葡萄酒销售子公司收入同比出现大幅提升,
由去年同期的542万元增加到今年的2600万元;而省外市场布局效果也在逐步显现
。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2011-10-14】
莫高股份(600543)不再从事牧草业务
莫高股份(600543)今日公告称,公司将持有的甘肃中农草业科技有限公司100%
股权出售给与公司受同一实际控制人控制的甘肃亚盛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同
时,公司承诺在出售甘肃中农草业科技有限公司全部股权后,不再从事牧草种植、
加工、销售业务。
【出处】证券日报【作者】
【2009-09-30】
访莫高股份(600543)董事长赵国柱
借力国际酒庄 莫高冲刺葡萄酒第一阵营
——专访莫高股份董事长赵国柱
“莫高股份的目标是尽早进入葡萄酒第一集团。”莫高股份董事长赵国柱在接
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他的底气来自于公司所处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5万亩种植基
地,“4S+5P”的严格管理,直分销模式开拓市场,尤其是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国
际酒庄。
投建国际酒庄
扩产能加入高端酒阵营
众所周知,国内葡萄酒行业分三个集团,第一集团包括长城、张裕和王朝三家
全国知名龙头企业,它们占据了国内四成市场份额;第二集团包括部分区域强势品
牌和二线品牌,其中就包括莫高股份;第三集团则是进口葡萄酒。
赵国柱表示,作为典型的区域强势品牌,在甘肃市场拥有垄断地位,莫高股份
在葡萄酒第二集团的排名居前,已具备了向第一集团发力的潜力,凭借原料优势和
差异化运营模式,借力定向增发募资打造的国际酒庄,莫高将进一步拉近与第一集
团的距离。
“莫高要进入第一集团,不能靠拼规模,而要靠走精品路线,发扬特有的高端
酒文化,国际酒庄为这一战略提供了强有力的配套平台。”莫高国际酒庄投资额超
过3亿元,占地面积14000平方米,是国内唯一的、最大的地下单体文化酒窖。国际
酒庄建成后,莫高的葡萄酒产能将从不到1万吨提升至近3万吨。
据介绍,莫高拥有武威、兰州两大产品线,生产设备均由意大利进口,总灌装
能力5万吨。其中,武威现有庄园产品线,拥有从种植、加工到灌装的完整生产线
,有5万亩葡萄种植基地,年产葡萄5万吨,生产原酒3.5万吨,承担武威、兰州两
地生产线的原酒供应。而在兰州新建的国际酒庄产品线,拥有6000吨储酒能力,4
万吨灌装能力,以生产中高档产品为主。
赵国柱指出,酒庄酒将为莫高股份推出高端酒庄酒系列、提高收入、增加利润
,提供完善的产能基矗
此外,在兰州新建国际酒庄产品线,对提升产品形象,节约运输费用,更靠近
市场也发挥着积极作用。据透露,直接在兰州而非武威灌装生产,仅节省瓶子一项
运费就达600万元,并缩小了营销半径,更利于凸显地方品牌优势。
“4S+5P”管理保障高品质
不同于一般工业化葡萄酒产品,酒庄酒的每瓶酒有两大要素:一是所有酒庄酒
必须在恒温、恒湿的地下酒窖中储存、出品,储存期限一般不少于18个月,以产生
生化反应,使口感更醇厚;二是所有酒庄酒必须经橡木桶储存,一年半时间要耗费
两只橡木桶倒桶。这是国际高端葡萄酒品质的根本来源。
“酒庄酒的每瓶酒要像呵护婴儿一样抚育。”谈到品质管理,赵国柱用了这样
的比喻。他指出,高品质的世界名酒,每瓶酒的原料选择极其苛刻,都是农学特性
非常典型的名酒。“莫高的酒庄酒,每瓶酒必须达到高端、精品、高度纯化的最低
要求,由‘4S+5P’做保障基矗”
所谓“4S+5P”即最佳基地、最优品种、最优工艺、最严格保证体系,葡萄原
料100%产自莫高自有庄园,100%葡萄原汁在莫高酒庄酿造,100%葡萄酒在莫高酒庄
灌装,100%无农药残留,100%绿色产品。严格的管理从源头保证了莫高葡萄酒的优
良品质,使莫高成为国内500多家葡萄酒企业中为数不多拥有“中国驰名商标”的
公司。
差异化道路:单品生产模式
好品质与好的经营模式配合,才会有良好的营销效果。为完成从地方强势品牌
向全国知名品牌的转变,莫高建立了甘肃市场直销为主、省外市场分销为主的营销
模式,目前一线城市网络建设布局基本到位。2009年起,实施1111营销工程,建立
千家专卖店,发展千名经销商,每个经销商年回款超百万,形成10亿元销售回款。
“莫高要从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走差异化道路。”赵国柱认为,差异化
体现在产品的单品生产模式,即单品规划、单品种植、单品采摘、单品压榨、单品
灌装。由于单块土地单独做一个品种,保证了品种的高度纯化,口感高度纯正。此
外,差异化竞争还体现在主力品种的高端上,莫高1997年生产出中国第一支冰酒,
“莫高”牌精品冰葡萄酒已被指定为钓鱼台国宾馆国宴特供酒,是目前国内唯一获
此殊荣的冰酒;“莫高”金爵士干红被指定为国家机关后勤采购全国唯一专用特供
高档葡萄酒。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2009-09-18】
莫高股份(600543)葡萄酒入选酒类十大品牌
日前,从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传来喜讯,在首届“华樽杯”中国酒类品牌价值评
议颁奖盛典暨高峰论坛上,“莫高”牌葡萄酒荣获建国60周年“华樽杯”中国酒类
十大最有价值品牌、“华樽杯”中国五大葡萄酒品牌和“华樽杯”甘肃省唯一代表
性品牌的三项大奖,成为唯一一家同时获得三项大奖的企业,也是西北地区唯一一
家获此殊荣的企业。
公司表示,这将对莫高葡萄酒资源优势、品质优势转化为品牌竞争力优势的最
佳注解,同时也对提升莫高葡萄酒的品牌形象、拓展市场销售空间、提高经济效益
起着积极的作用。经组委会采用国际公认的品牌价值评估体系的评测,“莫高”的
品牌价值达16.51亿元,位列全国葡萄酒品牌价值第四,位列全国酒类品牌价值第7
3位,进入全国酒类百强行列。(石丽晖)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2009-06-30】
莫高股份(600543)4000万增发股今解禁 造就一个亿万富翁
从紫金矿业原始股解禁上市批量“生产”亿万富翁,到桂林三金IPO造就8位亿
万富翁,再到万马电缆IPO造就多位亿万富翁,一时间上市公司造就亿万富翁的财
富效应成了市场关注的焦点。今日,A股市场将再“迎来”一位亿万富翁,而与其
他富翁不同的是,此人是通过参与定向增发实现暴富的。
4000万增发股今日解禁
经过一年漫长的等待,参与莫高股份(600543)定向增发的7名投资者今日终
于迎来了所持限售股解禁。昨日该股收盘报收于20.12元,较其当初10.07元/股的
增发价高出近一倍,此7位投资者可谓收益颇丰,他们的账面资金也达到了8.05亿
元。
资料显示,去年6月,莫高股份向7名特定投资者以10.07元/股的增发价发行了
4000万股,募集资金总额为4.03亿元。其中,江西省嘉园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江西
国际信托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分别以现金认购了780万股和770万股,另外包括华宝信
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在内的三家公司一共认购了1450万股,而吴荣荃和王毅这两位
自然人也出手阔绰,分别以现金6000多万和4000多万认购剩余的600万股和400万股
。
由于莫高股份去年增发议案是于2007年11月22日通过董事会,增发价格为不低
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9.52元/股的90%,即不低于8.57元/
股,所以莫高股份10.07元/股的增发价相比其当时的股价13.89元/股低出不少,此
7名投资者参与增发后,其账面立即产生了37.93%的浮盈。虽然去年A股市场遭遇
暴跌,莫高股份股价也曾一度跌破增发价,最低达到7.37元/股。不过随着今年市
场转暖,场内资金炒作公司的高送转,公司股价也开始了疯狂飙升,更是于4月22
日创下历史新高26.12元/股,参与增发的投资者账面资金也较其投资资金实现浮盈
翻番。
市场人士认为,经过市场一轮大反弹,莫高股份已经累积了较大的涨幅,而参
与增发的机构也仅为信托公司、风投公司以及个人投资者。在巨大收益的诱惑下,
此7位投资者在其所持限售股解禁后,套现获利了结的可能性会很大,投资者需多
加注意风险。
定向增发成就财富传奇
参与此次定向增发的投资者中的一位自然人吴荣荃在其限售股解禁后,将正式
“进入”亿万富翁行列。若此人今日以昨日收盘价抛售其所持的600万股,套现金
额将达到约1.21亿元。
据记者发现,吴荣荃去年除了参与莫高股份定向增发获得巨大财富外,其还于
去年3月份参与鑫科材料(600255,收盘价7.36元)定向增发取得成功。资料显示
,此人去年3月份以10.96元/股的价格认购鑫科材料200万股,参与增发后不久便“
享受”到该股每10股送10股派0.5元的高送转方案。
吴荣荃正是通过参与个股的定向增发,造就了其财产过亿的“佳绩”。
【出处】每日经济新闻【作者】
【2009-05-05】
莫高股份(600543)不做贴牌做王牌
甘肃干旱,但盛产酒水,是葡萄酒的故乡,也是“莫高酒庄”之所在。拥有20
多年葡萄酿酒历史的莫高股份(600543)的“酒水”以优良品质得到了全国葡萄酒
商的认可。
灌装、贴牌……在莫高股份之外,许多来自河西走廊及西北其他地区的葡萄原
酒生产企业,因为没有叫得响的全国品牌,而被装入一个个精美的酒瓶,摇身一变
为国内的许多知名品牌“行走”全国,身价倍增,可对原酒供应企业来讲,利润要
比卖成品低得多。
早已将自己定位为“王牌”制造商的莫高股份,没有去接那些知名酒类企业伸
来的“橄榄枝”,也正是因为莫高股份这份坚守,2008年,公司与泸州老窖、燕京
啤酒、承德露露、五粮 液、张裕A、双汇发展、贵州茅台、青岛啤酒等国内八大
食品饮料龙头企业相比,主营业务收入以18%的增长率排在第四位。
借着河西走廊葡萄种植区光照强、温差大、无污染及与法国波尔多相媲美的得
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条件优势,稳定的葡萄种植基地,莫高股份占尽河西走廊地利之
便。同时,莫高还在品种选择上苦下功夫,寻找最适合当地种植的品种。经过二十
多年的精心培育,莫高公司从163个品种筛选出适宜当地环境条件的世界优良品种2
0多个,其中黑比诺已经成为莫高的代表品种。
正在高速发展的国内葡萄酒业,又使得莫高股份得以分享葡萄酒消费的大趋势
,得天时之利。根据国际葡萄酒及烈酒研究机构(IWSR)预测:从2006年到2011年
,中国葡萄酒消费量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3%,最近两年来,莫高股份葡萄酒销售平
均增长幅度达到47%,远超国内消费量的年均增长速度,在收入高增长的背后,莫
高股份新品研发再上台阶,产品线更加丰富,去年公司共开发新产品25 款,葡萄
酒单品数量达到113 个,礼品盒达到25 款。
2004年登陆资本市场之初,通过扩建建设“2.5万吨葡萄酒生产线”便成为莫
高股份做强做大葡萄酒产业的主线条,在经营上一直将“稳奖放在首位的莫高股份
,没有采取一步到位的做法,而是快步小跑,分期推进,保证了产能和市场拓展的
良性互动,这也成为公司“扩建2.5万吨葡萄酒生产线项目”持续多年建设的原因
。截至2008年,与甘肃相邻的宁夏,全区16家葡萄酒生产企业每年的葡萄酒产量也
仅在2万吨左右。
根据中国酿酒工业协会预测,到2010年国内葡萄酒消费量达100万吨,销售总
额将达到150亿元。以2008年莫高在葡萄酒市场的销售收入测算,莫高股份只占到
市场总量的1%,但在去年增发成功后,莫高股份已将发展目标瞄准了市嘲三甲”,
作为自己的追赶目标。自2004年上市以来,借助资本市场,莫高股份的总资产已经
壮大到11.4亿元,去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2亿万元,同比增加了18%,而公司
上市前三年营业收入平均仅为2.05亿元,还不到2008年营业总收入的一半。其中葡
萄酒业务,莫高股份去年的营业收入为1.53亿元,比刚上市时翻了一番,在公司主
营业务中的份额也上升到36%。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
【2009-05-04】
莫高股份(600543)拓展高端葡萄酒市场
日前,莫高股份(600543)“莫高”牌葡萄酒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认定为
中国驰名商标。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标志着莫高葡萄酒的资源优势、品质优势
正不断向品牌优势转化。2009年,公司将通过市场布局及建设,辐射省外重点市场
,莫高国际酒庄将竣工投产,以会员制形式发售酒窖位,发力高端市常
这位负责人表示,主营国酒金爵士、金冰、黑比诺干红等高档葡萄酒的莫高股
份,立志打造中国最具竞争力的葡萄酒品牌之一,“不做最大,只做最好”。
莫高已成功栽培20多个世界名优酿酒葡萄品种,对原料实行“单品区划、单品
采收、单品压榨、单品发酵”的管理过程,即不同品种葡萄分不同区域种植;单一
品种单一采摘,以保证葡萄的纯度;单一品种单独榨汁,以保证原酒的纯度;单一
品种单独发酵,以保证葡萄酒的纯度。
当前,全国经济增速放缓,消费需求增长呈回落态势,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和困
难增多。2009年,公司大麦芽业务面临的形势将更加严峻。由于人民币升值,海运
费大幅度下降,进口大麦量升价降;大麦及大麦芽价格持续走低,面对困难局面,
公司及时调整经营目标;2009年将麦芽产业损失降到最低、保证药业稳定发展、加
快草业公司达产达标,大力加强葡萄酒市场建设,实现葡萄酒的第二次转身,即第
一次由市场布局转身市场建设,到市场建设转身市场提升,确保公司持续健康的发
展。
【出处】中国证券报【作者】
【2009-05-01】
莫高股份(600543)暴跌真相调查 一种用途两次募资
4月27日,莫高股份收盘时的盘口,十个“4”有规律地分布在卖单五档之上,
卖一,44;卖二,44;卖三,44;卖四,444;卖五,400000。从“卖一”到“卖
五”,十个“4”成为当日股市中黑色的一景。
而比诡异盘面更令人瞠目的是,公司竟然用包括几乎完全相同的承诺,成功募
集了两次资金。正如该公司声称,“2008年6月30日,公司再次成功增发4000万股A
股,再次融资4亿,成为莫高发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
募集资金用途:
永远在变的承诺
2004年3月24日,莫高股份首次公开发行5600万股A股股票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
成功上市。成为沪市上市公司中的一员。当时的总经理赵国柱,如今已经升职为公
司董事长。
在2004年的半年报中,至今担任董事会秘书的贾洪文向投资者描述了公司上市
募集资金的用途。公司信誓旦旦地承诺,上市募集资金将用于投资四大项目。年新
增10万吨麦芽项目、30万亩优质啤酒大麦示范项目、扩建2.5万吨葡萄酒生产线、1
0万吨苜蓿产品产业化项目。
在以上计划之中,排名第三的2.5万吨葡萄酒生产线项目,在2008年受到了市
场的关注。但令人奇怪的是,在2008年6月末的定向增发之中,从5千吨到2.5万吨
葡萄酒生产线的扩产再次成为这次定向募集资金的重要使用用途。
据当时的公告称,莫高股份定向增发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发展葡萄酒产业,主
要投向筹建葡萄酒庄园,完善葡萄酒销售网络和扩大葡萄种植基地。
据该公司4月25日公布的资料数据显示,该公司的国际酒庄园项目,实际投入
资金7036万,超过计划投资的6405万元,达到计划投资项目的109.87%。但是在该
公司年报之中,这一计划投入资金应在1.3亿左右。针对这一数据的改变,发布过
该公司研报的天相投顾某分析师对此也表示茫然:“不是说1.3亿吗?怎么减半后
反成超额投资了?理应标明原因吧?”
对于上市公司临时挪用定向募集资金用于收购其他项目所需材料一事,经过记
者向分析师求教,得到的结论是,投资是一步步进行的,如初次募集资金并不意味
着2.5万吨葡萄酒生产线计划的全部投入。只是和记者一样,有多少投资者真的意
识到公司5年前描绘过的美好蓝图,却不过是一张拼图上的部分内容呢?
“特供”中深藏谁的荣辱
莫高股份的宣传材料中,一直以成为“唯一的”国家机关采购商品为荣。
接受采访的分析师表示:“莫高股份的主推产品是高端葡萄酒,产品主要销售
范围在甘肃本省,主要销售渠道在政府采购。3000万人口的甘肃省到底能采购多少
吨300元一瓶的高端葡萄酒?”
记者走访北京多家大中型超市,均未见到该公司产品实物。诸如长城、张裕等
传统品牌仍是唯一能在市场中与进口品牌一较高下的产品。
记者在国内最大的零售网站淘宝网上,只找到一家销售莫高葡萄酒的网店。根
据该网店数据显示,销售量最大的莫高产品为精品莫高冰葡萄酒,但销量和价格均
不算理想。
虽然国泰君安的分析师在研报中表示,莫高股份的营销渠道已初步建成,但是
记者的爆料人却表示,该公司在全国范围的营销渠道暂无太大进展。
而定向募集资金第三个主要用途中的“新增2万亩酿酒葡萄基地及榨汁发酵站
项目”,已投入资金只有489万,占项目计划投资总金额的8.68%。定向募集资金中
的5156.8万元用于以上三个项目,而另有定向募集资金一半的1.9亿中的1.5亿元已
被公司申请继续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
除了市场对于该股定向增发可能存在种种问题之外,在2008年报之中,其语焉
不详的葡萄酒业务数据,也令相关分析师表示不满。有分析师明确表示希望了解的
是更详细的葡萄酒各个品种产品的业务销售数据。
【出处】华夏时报【作者】
【2009-04-30】
莫高股份(600543)荣膺中国驰名商标
日前,莫高股份旗下“莫高”牌葡萄酒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商标
评审委员会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标志着莫高葡萄酒的资源优势、品质优势正不断
向品牌优势转化。
莫高葡萄酒的高品质来源于严格的管理,而“4S+5P”正是其核心所在。“4S
”即最佳基地、最优品种、最优工艺、最严格保证体系。国际通行的葡萄酒最佳种
植基地标准是位于北纬38度线,而莫高的万亩葡萄种植基地,地处具有上千年葡萄
种植和葡萄酒酿造历史的河西走廊,与国际著名的葡萄酒产区法国波尔多梅多克、
意大利托斯卡纳、美国加州纳帕山谷等共同处于北纬38度线。莫高对葡萄品种的追
求精益求精,已成功栽培了20多个世界名优酿酒葡萄品种,主要有黑比诺、梅鹿辄
、赤霞珠等。莫高对原料实行“单品区划、单品采收、单品压榨、单品发酵”的管
理过程,最终保证葡萄酒的纯度。“5P”即100%葡萄原料产自莫高自有庄园,100%
葡萄原汁酿在莫高酒庄,100%葡萄酒灌在莫高酒庄,100%无农药残留,100%绿色产
品。这五个“百分百”从源头保证了莫高葡萄酒的上佳品质,使其牢牢定位在葡萄
酒的高端市常
2009年,莫高股份将通过市场布局及建设,辐射省外重点市常其中,莫高国际
酒庄将竣工投产,完善产品线,以会员制形式发售酒窖位,发力高端市常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石丽晖
【2009-04-14】
莫高股份(600543)澄清"十送十"传闻
近日,市场有消息称,关于莫高股份年报即将十送十的消息正在各大机构中传播
,莫高股份此轮上涨与2008年的定向增发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该次增发对象事关内部
人士。
莫高股份今日澄清,公司2008年年度报告预约披露时间为2009年4月25日,2008
年度的利润分配预案将于同日披露。截至目前,公司董事会尚未开始着手研究2008
年度的利润分配预案,请投资者勿轻信传闻。
莫高股份全体董事、监事和高管人员郑重声明:未以任何方式直接或间接参与
认购公司2008年非公开发行股票。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2008-10-29】
莫高股份(600543)第三大股东增持64.5万股
莫高股份(600543)接公司第三大股东甘肃省饮马实业公司的通知,截至200
8年10月27日收盘,甘肃省饮马实业公司通过在二级市场买入的方式,增持公司股
份645,000股。增持后,甘肃省饮马实业公司持有莫高股份的股份总数为10,114,70
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67%。
饮马实业拟在增持公告发布之日起12个月内,继续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证券交
易系统从二级市场上增持莫高股份,累计增持比例不超过莫高股份已发行总股本的
2%(含本次已增持部分股份)。饮马实业公司承诺,在增持期间及法定期限内不减
持其所持有的公司股份。
【出处】中国证券报【作者】
【2008-09-26】
莫高股份(600543)莫高干红再获行业荣誉
日前在烟台举办的第二届烟台国际葡萄酒质量大赛中,经大赛专业评委会评选
,莫高股份(600543)生产的“莫高牌”干红葡萄酒获得一等奖。
莫高金爵士干红是唯一被指定为国家机关后勤采购特供葡萄酒,获“国酒金爵
士”美誉,中国第一支黑比诺干红和中国第一支冰酒就诞生在莫高。公司在全国葡
萄酒行业首创“4S+5P”概念。
公司有关人士表示,莫高股份凭借优越的地理条件、世界名贵的葡萄品种、万
亩葡萄种植基地、完善的产业链、专业的人才团队,历经20多年的潜心经营,立志
打造中国葡萄酒行业高端品牌。
【出处】中国证券报【作者】赵钰
【2008-09-17】
莫高股份预计2008年1-9月份净利润同比增长200%以上
莫高股份(600543)今日公告,公司预计2008年1-9月份累计净利润较上年同
期相比增长200%以上。公司去年同期实现净利润1105万元,每股收益0.0803元。
公告称,前三季业绩预增是因为公司葡萄酒产业有较大增长,其他产业稳定增
长。
【出处】中国证券报【作者】朱宇
【2008-09-08】
莫高股份澄清媒体报道 虚增利润报道不实
针对个别媒体刊登了一篇名为《谁在虚增利润?用“应收账款”测谎7的文章
,莫高股份(600543)特发表澄清公告,表示该报道不实。
对于文章中关于公司财务数据的质疑,莫高股份表示,一、公司的会计信息均
已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制度的要求进行了充分的披露,销售收入确认和应
收账款的分类合理恰当,不存在媒体报道中的情形。
二、根据应收账款的账龄,公司已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制度充分
计提了坏账准备。
三、截止目前,公司经营业绩持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货款回收良好。
四、公司生产的大麦芽产品主要向国内大型啤酒集团长期供应,信誉良好,合
作关系牢固,风险在可控范围内。(
【出处】【作者】
【2008-08-15】
莫高股份(600543)大宗交易减持限售股
本报讯莫高股份(600543)于2008年8月14日接到股东甘肃黄羊河农工商(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的通知,2008年8月13日,该公司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大宗交易平台
减持公司2500000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178400000股的1.40%),尚持有公司股份267
38453股(占公司股份总额的14.99%)。
【出处】证券日报【作者】
【2008-06-03】
莫高股份(600543)非公开发行新股不超过4000万股获批
莫高股份公告,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批复,核准公司非公开发行新股不超过40
00万股。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2008-04-29】
莫高股份(600543)非公开发行股票获得有条件通过
莫高股份公告称,中国证监会发审委昨日审核了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方案,根
据审核结果,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获得有条件通过。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2008-04-28】
莫高股份(600543)定向增发上会 今日停牌
莫高股份今日公告称,公司接到通知,中国证监会发审委将于4月28日审核公
司非公开发行股票方案,公司股票今日停牌。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2008-03-10】
莫高股份(600543)上市四年焕新颜
3月9日,莫高股份股东大会讨论了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2004年3月9日,整
整四年前,莫高通过IPO募集了3亿元资金,为企业发展增添了强劲动力。
历经四年,莫高股份利用全部募集资金投资的项目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新增10
万吨麦芽项目,2007年11月28日项目剪彩,标志着该项目正式建成,投入运营。该
项目产能正逐步释放,产能利用率目前已达56%,全部达产后预计每年效益将达360
0多万元,是2007年的一倍以上。公司扩建2.5万吨葡萄酒生产线项目,已新增6000
吨生产能力,使公司的葡萄酒产能提高到目前的1.1万吨。10万吨苜蓿产品产业化
项目建成了2万吨,剩余的募集资金变更为投入年新增10万吨麦芽项目。
莫高股份最近三年的净资产收益率为1.02%、1.19%、5.42%,每股收益为0.04
元、0.0435元、0.2065元,保持着良好的增长态势。2008年春节期间,莫高股份的
生产都没有停顿,这在公司的历史上从未有过,市场的升温使产能瓶颈矛盾凸显。
公司已公告拟进行定向增发,以实现产能扩张、产品升级,抓住葡萄酒市场发展的
重大机遇。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石丽晖
【2008-02-20】
莫高股份(600543)2007年业绩劲增360%
莫高股份(600543)2007年实现营业收入35,841.98万元,同比增长15.09%;
净利润2,858.47万元,同比增长360.30%。每股收益0.2065元。
年报表示,公司大麦芽生产能力已达到17万吨,对公司提升效益、稳定经营基
础产生重大影响。葡萄酒产业属朝阳产业,市场无限,发展潜力巨大,公司已拥有
从种植、酿造、销售各环节完整的产业链,同时公司2008年将争取完成非公开发行
股票工作,募集资金用于发展葡萄酒产业,葡萄酒将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出处】中国证券报【作者】陆洲
【2008-01-15】
莫高股份(600543)葡萄美酒正飘香
莫高股份是本报此次穿行河西走廊的最后一站。
因为没有赶上葡萄的榨汁季节,当记者一行站在莫高股份(600543)位于武威
市东面40多公里处的万亩葡萄基地边上时,也就没能见到莫高庄园里拖枝压蔓的葡
萄和热火的榨汁场面。满眼望去,是冬阳下连片种植的葡萄藤蔓。这里,同时也是
甘肃省重要的生态农业示范种植基地和全国最大的优质脱毒葡萄苗生产基地。
作为2008年1月1日起实施的葡萄酒新国家标准的制定者,莫高股份在身体力行
行业标准的同时,也正在分享葡萄酒行业高增长的盛宴。
葡萄酒有望成第一主业
虽然关于古凉州与葡萄酒的记载,可以上溯到唐代诗人王翰的《凉州词》,但
清人张澍的“凉州美酒说葡萄,过客倾囊质宝刀”却讲述了葡萄美酒对于宝器和财
富的魅力,也道出了河西走廊被誉为“河西酒廊”的来由。
莫高葡萄酒,在经历了十多年埋头于优质葡萄种苗引进和酿造工艺完善后,以
厚积薄发者的底气,给资本证券市尝给葡萄酒行业注入了新鲜血液。截至2007年11
月,莫高股份的葡萄酒生产能力达到1万吨,实现了良种区域化、基地良种化、原
料基地化、生产标准化的庄园式葡萄酒生产,拥有七大系列100多个品种的葡萄酒
。
根据莫高股份去年11月的规划,公司将通过定向增发,募集4.4亿元资金,建
设莫高国际酒庄项目、葡萄酒营销网络建设项目,并新增2万亩酿酒葡萄基地及榨
汁发酵站项目。莫高股份方面披露,上述三个项目实施后,葡萄酒产业将成为公司
的第一大主业。此前,莫高股份规划的三大主业排序为: 大麦芽、葡萄酒和草业,
其中大麦芽在营业收入中所占比重一直最大。去年12月,莫高股份10万吨麦芽扩建
项目竣工投产,使公司的大麦芽年生产能力达到17万吨。截至2007年三季度,莫高
股份大麦芽及其副产品占公司营业收入的60%、葡萄酒产业占公司营业收入的30%。
实际上,莫高股份向葡萄酒进行产业转移的步伐一直未曾停止,2004年公司IP
O募集了3亿元资金,其中6820万元从优质啤酒大麦示范基地建设变更为1.5万吨葡
萄酒国际酒庄项目建设,2007年上半年,莫高股份葡萄酒业务的毛利率为59.6%,
接近大麦芽及其副产品毛利率30.1%的2倍。
同时,公司账面2.59亿的资本公积金,也将为公司在资本市场的运筹帷幄奠定
坚实基础,做强葡萄酒产业,莫高股份得天时地利人和之便。
解码莫高活力源
资源优势奠定品牌基矗“三分工艺,七分原料”是葡萄酒行业普遍公认的规则
,葡萄酒原料是决定葡萄酒品质的关键要素,经过多年的培育,莫高公司从160多
个品种中筛选出适宜河西地区环境条件的三比诺系列、三株系列等世界优良品种十
多个,保证了生产单品种酒、年份酒、产地酒等高品质葡萄酒所需的优质原料。
“五个百分百。”莫高股份方面表示,在保证葡萄原料百分百出自莫高自有庄
园的基础上,还承诺百分之百葡萄原汁酿在莫高酒庄、百分之百葡萄酒灌在莫高酒
庄、百分之百无农药残留、百分之百绿色食品。
此外,莫高股份还通过自主研发提升品牌价值。公司在独特产品黑比诺、金爵
士、冰酒赢得市场声誉后,又相继推出了莫高XO、莫高VSOP和莫高酒庄酒。在国内
专家主持的科技成果鉴定会上,莫高被认定为我国最大的黑比诺原料生产基地。
酒香也怕巷子深,拥有传承莫高文化的“金爵士”和引领莫高时尚的“黑比诺
”等一系列高端葡萄佳酿的莫高,是如何把“葡萄美酒夜光杯”的风尚自“河西酒
廊”演绎向全国市场呢?
据了解,公司针对莫高系列葡萄酒产品的不同市场定位,提出了让莫高葡萄酒
独步于江湖的“时空”销售概念,时间是指对消费者的渗透过程,在莫高的销售体
系图形中为纵轴;空间是指卖场,在莫高的销售体系图形中为横轴,莫高通过纵横
联合,达到对市场的全面掌控。
莫高方面介绍,莫高股份的葡萄酒目前已覆盖西北地区、珠三角地区、环渤海
地区、长三角地区、西南地区,华中地区等全国大部分市常站在公司的销售市场分
布图前,莫高的高管人员表示:“在西北地区,莫高产品全面为王,占据绝对优势
,其它区域重点市场,公司将实施点线扩张的战略布局,分享行业成长所带来的收
益。”
编后语:在长达一周多的时间里,本报记者顶着河西走廊凛冽寒风,实地采访
了一批公司,发回了一篇篇生动鲜活的报道。透过这组报道,我们见到了一些鲜为
人知的场景,了解到了一些公司的精彩故事,认识了大山深处的公司员工,更为他
们奋斗不息的精神而感动。
采访虽然结束了,但我们相信,这只是暂时的告别。我们将继续关注河西走廊
,关注在这里孕育成长的每一家上市公司,用我们手中的笔,见证并记录下他们的
成长轨迹。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