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大事☆ ◇002821 凯莱英 更新日期:2025-04-08◇
★本栏包括【1.融资融券】【2.公司大事】
【1.融资融券】
┌────┬────┬────┬────┬────┬────┬────┐
| 交易日 |融资余额|融资买入|融资偿还|融券余量|融券卖出|融券偿还|
| | (万元) |额(万元)|额(万元)| (万股) |量(万股)|量(万股)|
├────┼────┼────┼────┼────┼────┼────┤
|2025-04-|70522.51| 2999.68| 2428.62| 3.38| 0.12| 0.08|
| 03 | | | | | | |
└────┴────┴────┴────┴────┴────┴────┘
【2.公司大事】
【2025-04-07】
摩根大通增持凯莱英约30.33万股 每股作价约57.97港元
【出处】智通财经
香港联交所最新资料显示,4月1日,摩根大通增持凯莱英(06821)30.3301万股,每股作价57.9746港元,总金额约1758.38万港元。增持后最新持股数目约为160.51万股,最新持股比例为5.82%。
【2025-04-05】
行业周报|医疗服务指数涨1.08%, 跑赢上证指数1.36%
【出处】本站iNews【作者】周报君
本周行情回顾:
2025年3月31日-2025年4月3日,上证指数跌0.28%,报3342.01点。创业板指跌2.95%,报2065.40点。深证成指跌2.28%,报10365.73点。医疗服务指数涨1.08%,跑赢上证指数1.36%。前五大上涨个股分别为诚达药业、海特生物、普瑞眼科、睿智医药、阳光诺和。
行业新闻摘要:
1:广东药学会发布最新药费管理共识,旨在提升医院药品使用效率。
2:取消门诊预交金政策,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高就医便利性。
3:新共识强调药品合理使用,促进临床药师的参与。
4:鼓励医院与药品生产企业建立透明的价格谈判机制。
5:倡导药物治疗的个体化,提升患者用药安全性。
6:加强药品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确保药品质量与供应稳定。
7:推动电子处方系统建设,提升医疗服务的信息化水平。
8:提倡多学科合作,优化患者用药方案,提升整体治疗效果。
9:强调患者教育,增强患者对药物治疗的理解与依从性。
10:呼吁政府加大对药品流通领域的监督,保障患者权益。
龙头公司动态:
1、药明康德:1)药明合联业绩与股价狂飙、药明康德却三度减持 2025年D&M资本支出将翻番或是重要原因。2)累计套现超46亿港元!药明康德再度抛售药明合联。3)质量与合规记录完美依旧!药明康德常州、泰兴基地零缺陷通过FDA检查。4)“药王”再出手。5)药明康德出售所持有的药明合联5080万股。6)药明康德跌3.2% 首创证券2天前喊买入。
2、爱尔眼科:1)艾芬名誉权案一审胜诉,爱尔眼科三高管被判赔礼道歉。
3、泰格医药:1)泰格医药累计回购公司股份980.63万股。2)公允价值“大跳水” 泰格医药去年净利降八成。3)Sands Frank Melville Jr.增持泰格医药43.52万股 每股作价约35.40港元。4)毛利率下滑、创近七年最差业绩,泰格医药如何熬过寒冬。5)泰格医药:2024年末在手订单157.8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2.1%。
4、凯莱英:1)凯莱英:2024年新订单总额达到10.52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20%。
行业涨跌幅:日期行业与大盘涨幅差值上证涨跌幅2025-03-17-1.11%0.19%2025-03-181.26%0.11%2025-03-19-0.58%-0.10%2025-03-20-0.41%-0.51%2025-03-21-1.20%-1.29%2025-03-24-2.10%0.15%2025-03-25-0.29%-0.00%2025-03-260.42%-0.04%2025-03-271.21%0.15%2025-03-28-0.26%-0.67%2025-03-31-1.21%-0.46%2025-04-013.83%0.38%2025-04-02-0.77%0.05%2025-04-03-0.39%-0.24%
行业指数估值:日期市盈率2024-12-3138.512023-12-2940.87
行业市值前二十个股涨跌幅:股票名称近一周涨跌幅近一月涨跌幅近一年涨跌幅药明康德-6.59%4.70%37.13%爱尔眼科-1.91%-5.98%4.37%康龙化成-2.28%0.78%33.98%泰格医药-7.38%-10.13%3.28%凯莱英-3.26%-5.22%-6.69%美年健康-0.35%-10.82%14.23%华大基因-3.21%-14.62%27.16%通策医疗-2.11%1.23%7.98%华厦眼科-0.74%2.07%-24.73%金域医学-1.58%-12.91%-39.36%昭衍新药-9.92%-5.67%10.86%九洲药业0.98%3.44%-17.25%国际医学-1.58%-8.20%-8.79%博腾股份-3.04%11.55%8.07%三博脑科1.04%0.21%3.14%迪安诊断-3.11%-10.98%-3.47%皓元医药-1.52%-8.91%71.23%新里程-3.10%-8.76%1.21%盈康生命-2.11%-0.39%20.54%药石科技0.19%-7.99%1.61%
【2025-04-03】
【技术·连续反应】凯莱英发布连续反应技术白皮书
【出处】凯莱英官微
近日,凯莱英通过Fierce Biotech正式发布Leveraging Flow Chemistry白皮书,内容涵盖产业前端洞见、连续化学优势解析,以及凯莱英连续反应技术和设备能力建设成果和经典案例等。
连续化学作为一项颠覆性创新技术,在安全、环保、绿色、节能、高效、成本等方面展现出不可取代的优势,是未来化学技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连续生产更被USFDA定义为“当前制药行业现代化进程中最重要的工具之一”。与传统与间歇式工艺相比,连续反应技术的应用将大幅缩短生产周期、减少人工干预,提升效率的同时降低成本。这一革命性技术使制药企业在保持生产灵活性的同时,能够针对特定产品定制专属工艺方案。
自2008年布局连续反应技术以来,凯莱英已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将连续反应技术延伸应用在大规模生产制造的公司之一,可快速准确地进行连续化可行性评估、工艺优化、验证放大,同步实现从工艺开发到设备设计、加工、放大生产的全流程一站式综合服务,打通“端到端”全连续绿色生产。公司凭借本质安全、效率/收率提高、综合投资可控、三废能耗减少等诸多优势,将“连续工艺开发优化+核心设备制造”一站式、全流程服务模式应用于多个创新药关键中间体和原料药商业化项目中,为全球客户高效赋能。
近年来,凯莱英持续推动这一绿色先进制造技术对外技术和设备输出与应用,进一步拉动了市场对连续工艺的需求和认可。公司在推进创新技术和设备研发攻关的同时,深度链接全球合作伙伴和上下游企业,不断探索创新合作模式和合作方式,进一步拓展了全产品线布局,满足多元化需求。凯莱英实现多个千吨级以及万吨级项目的全连续工艺包落地,为更多精细化工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开辟新契机、新路径。
【2025-04-03】
凯莱英:4月2日获融资买入3802.62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凯莱英4月2日获融资买入3802.62万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24.50%,当前融资余额7.00亿元,占流通市值的2.74%,低于历史3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4-0238026245.0028331036.00699514485.002025-04-0138159935.0025498531.00689819276.002025-03-3124353291.0021584567.00677157872.002025-03-2819505394.0026594843.00674389148.002025-03-2725284353.0037640127.00681478597.00融券方面,凯莱英4月2日融券偿还1700股,融券卖出200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15.88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08%,融券余额265.26万,低于历史2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4-02158840.00135014.002652628.002025-04-01145890.00291780.002682755.002025-03-3178750.00102375.002748375.002025-03-28135422.0039830.002804032.002025-03-2764272.0048204.002731560.00综上,凯莱英当前两融余额7.02亿元,较昨日上升1.40%,两融余额低于历史2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4-02凯莱英9665082.00702167113.002025-04-01凯莱英12595784.00692502031.002025-03-31凯莱英2713067.00679906247.002025-03-28凯莱英-7016977.00677193180.002025-03-27凯莱英-12245404.00684210157.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04-02】
机构评级|2家机构更新凯莱英评级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4月2日,2家机构更新凯莱英评级。兴业证券发布关于凯莱英的评级研报。兴业证券给予凯莱英“增持”评级,但未给出目标价。其预测凯莱英2025年净利润为11.09亿元。国泰君安发布关于凯莱英的评级研报。国泰君安给予凯莱英“增持”评级,目标价不超过97.16元。其预测凯莱英2025年净利润为10.92亿元。从机构关注度来看,近六个月累计共18家机构发布了凯莱英的研究报告,预测2025年最高目标价为105.49元,最低目标价为82.08元,平均为97.39元;预测2025年净利润最高为12.73亿元,最低为10.03亿元,均值为11.52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21.43%。其中,评级方面,12家机构认为“买入”,3家机构认为“增持”,2家机构认为“推荐”,1家机构认为“强烈推荐”。以下是近六个月机构预测信息:报告日期研究机构研究员预测方向预测净利润预测均值2025-04-02国泰君安吴晗增持1092000000.000097.16002025-04-02兴业证券孙媛媛增持1109000000.0000--2025-04-01华安证券谭国超买入1102000000.0000--2025-04-01民生证券王班推荐1003000000.0000--2025-03-31广发证券罗佳荣买入1138000000.0000--2025-03-31西部证券李梦园买入1095000000.0000--2025-03-31平安证券倪亦道强烈推荐1126000000.0000--2025-03-31国海证券万鹏辉买入1164000000.0000--2025-03-30华西证券崔文亮买入1154000000.0000--2025-03-29中国银河程培推荐1140890000.0000--2025-03-28华泰证券代雯买入1087000000.0000105.49002025-03-24光大证券王明瑞买入1169000000.0000--2025-02-03国盛证券张金洋买入1224000000.0000--2024-11-07招商证券梁广楷增持1156000000.0000--2024-11-06中信证券王凯旋买入1273000000.000098.00002024-11-03中泰证券祝嘉琦买入1255000000.0000--2024-10-31财信证券吴号买入1258940000.000088.92000000000000002024-10-29国金证券袁维买入1195000000.0000--更多业绩预测内容点击查看(数据来源:本站iFinD)
【2025-04-02】
机构评级|兴业证券给予凯莱英“增持”评级 未给出目标价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4月2日,兴业证券发布关于凯莱英的评级研报。兴业证券给予凯莱英“增持”评级,但未给出目标价。其预测凯莱英2025年净利润为11.09亿元。从机构关注度来看,近六个月累计共18家机构发布了凯莱英的研究报告,预测2025年最高目标价为105.49元,最低目标价为82.08元,平均为97.39元;预测2025年净利润最高为12.73亿元,最低为10.03亿元,均值为11.57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21.88%。其中,评级方面,12家机构认为“买入”,3家机构认为“增持”,2家机构认为“推荐”,1家机构认为“强烈推荐”。以下是近六个月机构预测信息:报告日期研究机构研究员预测方向预测净利润预测均值2025-04-02兴业证券孙媛媛增持1109000000.0000--2025-04-01华安证券谭国超买入1102000000.0000--2025-04-01民生证券王班推荐1003000000.0000--2025-03-31广发证券罗佳荣买入1138000000.0000--2025-03-31西部证券李梦园买入1095000000.0000--2025-03-31平安证券倪亦道强烈推荐1126000000.0000--2025-03-31国海证券万鹏辉买入1164000000.0000--2025-03-30华西证券崔文亮买入1154000000.0000--2025-03-29中国银河程培推荐1140890000.0000--2025-03-28华泰证券代雯买入1087000000.0000105.49002025-03-24光大证券王明瑞买入1169000000.0000--2025-02-03国泰君安丁丹增持1169000000.000097.16002025-02-03国盛证券张金洋买入1224000000.0000--2024-11-07招商证券梁广楷增持1156000000.0000--2024-11-06中信证券王凯旋买入1273000000.000098.00002024-11-03中泰证券祝嘉琦买入1255000000.0000--2024-10-31财信证券吴号买入1258940000.000088.92000000000000002024-10-29国金证券袁维买入1195000000.0000--更多业绩预测内容点击查看(数据来源:本站iFinD)
【2025-04-02】
凯莱英:4月1日获融资买入3815.99万元,占当日流入资金比例为15.60%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凯莱英4月1日获融资买入3815.99万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15.60%,当前融资余额6.90亿元,占流通市值的2.65%,低于历史2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4-0138159935.0025498531.00689819276.002025-03-3124353291.0021584567.00677157872.002025-03-2819505394.0026594843.00674389148.002025-03-2725284353.0037640127.00681478597.002025-03-2611127119.0012850748.00693834371.00融券方面,凯莱英4月1日融券偿还3600股,融券卖出180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14.59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07%,融券余额268.28万,低于历史2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4-01145890.00291780.002682755.002025-03-3178750.00102375.002748375.002025-03-28135422.0039830.002804032.002025-03-2764272.0048204.002731560.002025-03-260.007755.002621190.00综上,凯莱英当前两融余额6.93亿元,较昨日上升1.85%,两融余额低于历史2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4-01凯莱英12595784.00692502031.002025-03-31凯莱英2713067.00679906247.002025-03-28凯莱英-7016977.00677193180.002025-03-27凯莱英-12245404.00684210157.002025-03-26凯莱英-1751724.00696455561.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2025-04-01】
凯莱英获21家机构调研:公司与Sandwich Site在管理融合和文化融合方面投入较多精力,效果良好,使其已从研发中心转变为公司整体业务和交付链条的重要一环(附调研问答)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凯莱英3月31日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于2025年3月31日接受21家机构调研,机构类型为QFII、基金公司、海外机构、证券公司、阳光私募机构。 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介绍:
一、公司2024年度经营情况介绍各位股东、分析师及关注凯莱英成长的同仁们,早上好!很高兴在这里向大家汇报2024年企业经营发展情况。 2024年,全球政治经济形势风云变幻,国内创新药融资仍处于周期性波动。但在行业持续筑底的过程中,我们也明确看到中国CDMO在成本与效率等方面展现出的综合竞争优势,以及“创新驱动”和“全球化发展”激发出的产业活力。这一年,不少优质医药资产突出重围,中国创新药License-out出海交易金额和数量逐年攀升。机遇与挑战下,凯莱英以全年经营战略为指引,实现多个维度的创新和突破。 1、整体财务表现2024年公司全年实现收入58.05亿元,较2023年下降25.8%,剔除大订单同比增长7.4%,其中四季度收入同比和环比均有15%左右的增长,新兴业务展现出非常强劲的复苏态势。 盈利层面,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9.49亿元,同比下降58%,其中四季度净利润2.39亿元,环比增长13%,较2023年四季度也有大幅度增长。全年实现毛利率42.4%,剔除大订单因素,仅有轻微下降,净利率16.3%。 2、订单与客户情况2024年新订单趋势良好,在手订单达10.52亿美元,同比增长超20%。关于2024年营业收入增长情况,从客户类型看,大制药公司剔除大订单后增长4.8%,中小制药公司增长9.8%;海外收入增长9.2%,剔除大订单后国内收入增长2.6%。美国客户剔除大订单后收入增长18%,欧洲客户收入增长翻倍。 3、业务板块经营介绍详见附件《2025年3月31日特定对象调研演示资料》。 4、净利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对比2019年前后,公司净利率从22%左右下降至2024年的16.3%。主要原因有几个方面,1)2024年仍在消化大订单带来的小分子资源冗余。 2)新兴业务处于爬坡期,化学大分子和生物大分子业务产能增加但整体业务仍在爬坡,对毛利率有持续的影响。 3)国内市场低迷之下激烈的市场竞争,对国内业务毛利率有持续的影响。 4)2024年公司推进海外产能建设,欧洲SandwichSite和美国Boston研发中心运营初期投入大、运营成本较高,影响整体盈利。 5)过去几年公司持续加大新技术研发平台投入,包括新技术输出和合成生物领域,平台建设期间对短期盈利有一定影响。 实际上公司小分子业务的竞争力并没有被侵蚀,2024年在面临消化冗余资源和国内资本寒冬情形下,实现了毛利率47.9%,处于历史较高水平。2025年我们也会从如上几个维度去提升业务盈利水平。 5、2025年经营展望1)从对行业整体观察来看,过去两年持续筑底,尽管不少挑战尚未散去,但已经逐渐脱离最差的阶段;从公司自身业务情况看,无论是自身竞争力的持续提升,还是订单增长,都传递了很多积极信号,2025年公司将重回收入双位数的增长,这一目标务必完成。 2)持续推进降本增效的相关管理措施,切实提升业务利润率。在前面的报告中,我们分析了2024年净利率下降的主要原因,2025年我们也会围绕这几个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升业务盈利水平,包括继续深挖小分子业务潜力,化学大分子和生物大分子业务毛利率持续提升,研发投入更为聚焦的新模式,海外产能扩张平衡好速度和运营成本承受能力等;从公司整体角度来说,会持续做好降本增效的工作,严格控制固定成本的增长,从管理和流程中要效率,从效率中要成本,业务利润率在2025年将有明显提升。另一方面,2024年公司盈利中有一些财务收益和汇兑损益,2025年在全球降息背景下,这部分收益有下行风险,对净利率有潜在影响。整体而言,我们将努力实现盈利增速超过收入增速。 3)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和业务竞争力提升,特别是多肽、寡核苷酸、ADC等增量业务,为后续业务的持续增长打下基础。 小分子业务我们将依托成熟的平台体系加大欧洲市场和美国新客户的开拓;多肽、寡核苷酸和ADC这三个领域无论是行业整体还是公司业务自身都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是必须要抓住的战略机遇期,一方面做好新客户和新项目的开拓,特别是几个重磅领域项目的开拓,另一方面,随着大量临床中后期项目进入交付阶段,交付工作是2025年重中之重。此外,我们也将继续探索这几个领域先进制造技术的开发,力求未来能显著降低商业化供货成本。 4)以SandwichSite为依托,推动海外商业化产能的拓展。在日趋复杂的国际形势下,海外产能是国内CDMO公司的必答题,2024年公司迈出了第一步,同时也在推进并购、欧洲自建商业化产能研究论证等工作,2025年将继续稳中求进,在SandwichSite基础上,力求推动欧洲商业化产能的落地。
二、投资者问答交流
问:新签订单不断加速,有哪些主要驱动的板块或具体项目?
答:分业务板块有如下几个驱动因素,小分子业务主要是积累的海外和国内临床后期项目进入商业化阶段,以及重磅领域订单增加。新兴业务中,化学大分子订单增长超过130%、生物大分子订单增长超过50%和制剂业务订单增长超过30%,订单增长迅速。公司自身业务驱动明显,各板块竞争力提升,为实现收入恢复到双位数增长奠定基础,对完成全年指引有信心。
问:不同site产能利用率情况?今年资本开支计划以及主要聚焦在哪些业务板块?
答:小分子业务中,天津三厂的API产能去年均处于高位运行,东北地区产能在去年下半年也进入较高的利用率状态,敦化二厂的培南产能受业务波动影响,其他产能处于正常利用率水平。化学大分子业务去年下半年多个重要项目落地,产能爬坡有序推进,今年产能建设持续增加,利用率进一步爬坡。生物大分子业务今年产能利用率高,新建奉贤商业化产能今年下半年投入使用并进入爬坡状态。今年资本开支集中在新业务领域,如化学大分子、生物大分子业务板块和新分子类型制剂业务,小分子产能新增资本开支有限。
问:海外产能基地目前建设及整合节奏情况,订单和客户情况,近两年扭亏平衡节点?
答:公司与Sandwich Site在管理融合和文化融合方面投入较多精力,效果良好,使其已从研发中心转变为公司整体业务和交付链条的重要一环。从2024年8月初正式运营后已承接研发和生产订单,多个项目推进中,欧美客户访问及审计增多,展现浓厚兴趣并陆续增加询价。目前产能利用率不高,今年会适当扩展,引入国内新技术。财务情况看,由于Sandwich Site于2024年下半年正式投入运营,海外运营成本较高,预计2025年也会有一些亏损,将力争不超过2024年亏损水平;预计在2026-2027年实现盈亏平衡。承接Sandwich Site的战略意义大于数字意义,对海外客户合作有决定性意义;Sandwich Site帮助公司积累海外产能运营经验,为后续海外商业化产能投入打下基础。
问:国内外投融资改善预期下,新兴业务板块细分2025-2026年潜在增长点及盈利能力改善预期?
答:2024年到现在,新兴业务中几个重要板块订单强劲增长,也反映了行业复苏态势,多肽、寡核苷酸、偶联药物订单增长突出,也是公司后续增长的动力。国内创新药公司体现很强的竞争力,海外交易授权的热潮体现了国内创新药发展上了新的台阶,公司也努力开拓新兴业务板块能力,持续推动新业务产能爬坡,海外开拓,相信盈利能力也会有所改善。生物大分子和临床CRO业务员随着2024年行业周期性波动,公司努力做了降本增效,2024年第四季度有所好转,海外市场偶联药物、多肽、寡核苷酸需求增长,国内积累的早期项目也在陆续向前推进,例如CRO板块在手二三期项目数量攀升,生物大分子板块IND、BLA项目也逐年增多。
问:除现有海外产能外,未来海外产能布局规划如何?海外产能占比提升对长期利润率有何影响?
答:公司积极推进欧洲产能获取和建设,考虑并购、自建或在Sandwich Site基础上扩张等方案,同时论证原料端海外供应链建设。美国目前主要是波士顿研发中心建设,是否进行产能建设尚未确定。海外产能建设会增加运营成本,但也会带来与海外客户深入合作的机会。长期来看,需通过控制成本、提升运营效率来对冲影响,稳中推进海外产能建设。
问:PPQ项目对订单和未来收入有何帮助?完成PPQ项目是否意味着未来商业化确定性更强,获取长单可能性更大?
答:完成PPQ项目意味着基本锁定了后续商业化订单的机会,对未来商业化项目推进很重要; 三、管理层总结及展望结合市场环境情况和公司业务进展中呈现的积极信号,公司将持续推进全球化战略布局,并持续加大创新药出海的CDMO服务建设支持;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拓宽广度,新增客户数量以及战略合作客户逐年攀升、在手订单延续良好趋势;特别是多肽、寡核苷酸、ADC等增量业务,为后续业务的持续增长打下基础。2024年公司多维度落实降本增效措施,并取得一定的积极成效,推进盈利能力再平衡。未来,我们还将通过先进技术创新和海内外产能建设,筑牢小分子CDMO领域优势竞争力,加快新兴业务发展,不断完善运营管理体系,平衡好战略落地和运营成本控制。 我们坚定地相信,2025年机遇大于挑战。充满勇气和活力的工程师团队,将扎扎实实回报客户的每一份信任,认认真真交付每一个项目。未来我们将与广大支持者和投资者一道,拥抱新气象,笃信前行。谢谢大家?
〉餮胁斡牖瓜昵槿缦拢翰斡氲ノ幻撇斡氲ノ焕啾鸩斡肴嗽毙彰鸹鸸?-嘉实基金基金公司--富国基金基金公司--招商基金基金公司--鹏华基金基金公司--中信证券证券公司--中金公司证券公司--兴业证券证券公司--国君证券证券公司--国盛证券证券公司--平安证券证券公司--浙商证券证券公司--海通证券证券公司--上海高毅资产阳光私募机构--JP Morgan海外机构--Morgan Stanley海外机构--RBC Global海外机构--贝莱德基金海外机构--Goldman SachsQFII--HSBCQFII--中欧基金QFII--
点击进入交易所官方公告平台下载原文>>>
【2025-04-01】
药明康德、泰格医药、昭衍新药等营收净利双降,CXO企业如何穿越周期
【出处】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韩利明 上海报道
随着A股上市药企陆续披露2024年业绩,21世纪经济报道据初步统计,截至4月1日,医疗外包(下称“CXO”)板块29家上市企业中,已有18家发布财报数据。包括药明康德、泰格医药、昭衍新药、博腾股份、数字人、凯莱英在内的6家企业出现营收净利双降的情况。
具体来看,报告期内,有7家企业营业收入下滑,包括药明康德、泰格医药、昭衍新药、美迪西等,降幅在2.73%-25.82%区间;11家企业归母净利润下滑,南模生物、数字人、博腾股份降幅甚至超过130%。
制图: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韩利明
反映到二级市场上,数据显示,2024年内,CXO板块中有26家企业股价处于下跌状态,其中,美迪西跌幅最大,达55.88%。此外,凯莱英、药康生物、博腾股份、九州药业在内的15家企业,股价跌幅超20%。同期,仅有泰格医药、数字人、益诺思三家企业的股价呈上涨趋势,涨幅分别为0.54%、1.42%、31.57%。
申万宏源日前发布研报指出,“过去几年,受到国际环境和一级融资额的扰动,CXO行业整体下行,反映了市场对于行业景气度的担忧。我们认为估值已充分体现悲观预期,股价调整基本结束,等待价值逐步回归。”
有券商分析师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2022年以来,我国CXO行业竞争加剧,叠加药物研发周期延长、监管要求日益严格等影响,当前部分企业业绩面临挑战。但随着国内生物医药行业逐渐企稳,医疗外包服务需求复苏,同时,药企出海需求增加,具备全球服务能力的CXO优势明显,且AI技术的应用也将推动现有服务模式的革新。长期来看,CXO的总量需求将随着全球药物研发管线的增长而持续增长。”
对于业内寄予厚望的本土CXO行业,将如何破局?
业绩承压
医疗外包需求源自于医药研发管线的持续增长。随着中国药物研发及生产外包服务能力的不断提升,根据沙利文预测,2030年,中国的药物研发及生产外包服务规模将达到4823亿元,市场占有率将有望从2024年的14.8%提升到19.5%。
不过当下,纵观各家CXO企业披露的年报数据,挑战不小。
2024年,药明康德实现营收392.4亿元,同比下降2.73%,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同比增长5.2%;归母净利润94.50亿元,同比下降1.63%,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润105.8亿元,同比下降2.5%。分板块来看,化学业务、测试业务、生物学业务收入分别同比下降0.41%、4.82%、0.34%。
同期,泰格医药主营业务收入64.74亿元,同比下降11.18%;归母净利润4.05亿元,同比下降79.99%。其中,临床试验技术服务收入31.78亿元,同比下降23.75%;临床试验相关服务及实验室服务收入32.96亿元,同比增长5.61%。
泰格医药在年报中解释,“近年来,国内生物医药行业研发需求呈现了较大的波动性,公司的部分客户对于生物医药研发的风险偏好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部分依赖于外部融资的尚未盈利客户面临较为明显的现金流压力,导致临床研究外包服务和相关行业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和增长挑战。”
同样在“国内医药行业受到投融资放缓带来的影响,市场需求增长步伐稍显缓慢,国内行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昭衍新药2024年营业收入20.18亿元,同比下降15.07%;归母净利润0.74亿元,同比下降81.34%。
竞争加剧传导至订单价格的下降,或是CXO企业当前面临的一大挑战。药明康德在年报中指出,受到市场价格的影响,报告期内,测试业务和生物学业务的毛利率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5.34 个百分点、2.66 个百分点。
美迪西也曾在2024年6月回复监管问询函中列举数据显示,“2023年,公司各业务的客单价相比2022年有所下降,其中药物发现与药学研究业务客单价从2022年的146.17万元下降至2023年的92.37万元,同比下降36.81%;临床前研究业务客单价从2022年的141.01万元下降至2023年的107.75万元,同比下降23.59%。”
“客单价下降主要系受生物医药行业投融资热度下降的影响,行业竞争压力加剧,公司订单价格有所下降;同时受行业投融资环境影响,生物医药企业的研发推进更为谨慎,部分研发服务订单延迟执行,综合导致公司客单价有所下降。”美迪西方面解释。
不过,随着国内经济产业周期的逐渐好转、监管政策的不断优化以及行业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改善等,国内生物医药行业在2024年迎来了筑底企稳的关键时刻,行业投融资金额也出现了企稳的趋势。业内认为CXO行业在多个领域取得突破的同时,正在迈入新的发展阶段,展现出了新的活力。
发力国际化市?
∈芤嬗谥埔┕镜难蟹⑼度朐黾蛹巴獍嘎食中嵘挠跋欤駽DMO行业处于持续放量发展的趋势,沙利文预测在2025年将达到1243亿美元。而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正处于医药外包行业的快速发展期,尤其具备工程师人才红利、供给端工艺与工程化平台竞争优势的CXO企业,持续提升在全球CXO市场的占有率。
国际化业务也成为本土CXO企业发力的方向。
2024年,康龙化成作为营收净利双增的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22.76亿元,同比增长6.39%;归母净利润17.93亿元,同比增长12.01%。报告期内,康龙化成海外客户访问量达到历史最高峰,新签订单金额同比增长超过 20%。
按客户所在区域划分,报告期内,康龙化成来自北美客户的收入78.53亿元,同比增长6.11%,占公司营业收入的63.97%;来自欧洲客户(含英国)的收入 22.72亿元,同比增长 23.18%,占公司营业收入的 18.51%。
同期,尽管博腾股份营业收入下滑17.87%至30.12亿元,但剔除重大订单影响后收入同比增长约14%,而增长主要来自欧美日韩等海外市场。美国全资子公司J-STAR实现营业收入2.66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约9%。此外,在公司整体毛利率(25%)同比下降16个百分点之际,海外市场毛利率约36%。
凯莱英也在年报中表示,2024 年是公司加速全球化战略布局的关键年,“已有多家欧美重要客户来访并收到数个询价和订单,范围不仅涵盖小分子业务,也涉及多肽、生物催化等多个领域。”
在药明康德的收入构成中,美国市场历来举足轻重。2024年,公司来自美国客户收入250.2亿元,占营收比例约64%。但同年,由于美国《生物安全法案》立法悬而未决,药明康德的国际化发展显得极不平静。
2024年末,药明康德签订协议出售 WuXi ATU 业务的美国和英国运营主体及美国医疗器械测试业务。上述业务被划分为“终止经营业务”,在2024年合计贡献收入13.2亿元。药明康德管理层日前也在业绩交流电话会上回应称,“截至目前,在美国新一届国会里,尚未听到有任何关于这个法案相关的提议,公司会持续密切关注其立法动态。”
“CXO行业下游客户多为全球制药企业,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制药产业专业化分工、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的诉求。受宏观因素和地缘政治影响,出于供应链安全考量,供应链本地化愈发受重视,成为影响医药外包服务行业发展趋势的关键变量。”上述分析师认为,对于本土企业而言,加快全球化布局至关重要。
科技创新、合规能力成关键
对于CXO行业而言,2024 年无疑是充满挑战与艰辛的一年,国际政治因素带来的不确定性、生物医药行业投融资阶段性调整等,给行业发展带来了重重考验。不过随着生成式 AI取得突破性进展,科技创新也成为推动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力量。
申万宏源研报指出,目前而言,AI技术在制药中可以应用的领域包括靶点的发现和识别、药物从头设计、ADMET预测、临床试验等在内的八大模块,基本涵盖了药物发现、开发和临床的全流程,目前行业里应用较多的场景还是在药物研发阶段。
针对药物研发流程存在的诸多痛点,根据“Big Ideas 2025”数据,AI药物开发可以将上市时间缩短近40%,从13年缩短至8年,同时将药物总成本降低为原来的1/4,从24亿美元降至6亿美元;将药物的生命周期价值提高了30-50%,而行业平均水平为5年,未来有望将上市时间缩短4-5年,并将价值提高70-80%。
在全球范围内,不少CXO企业已通过战略性收购、合作、自研或并购AI技术企业来加强其在药物研发领域的服务能力。申万宏源研报举例指出,美国和欧洲的CXO企业,如LabCorp和ICON,在AI技术的应用上起步较早,通过收购AI技术公司或建立自己的AI研发部门,已经在利用AI进行药物发现和临床试验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国内CXO企业在引入AI技术方面也展现出了迅速的发展势头。其中,康龙化成在年报中表示,围绕 AI 技术和数据赋能这一核心,积极推进相关服务能力建设,以推动药物研究、开发和生产全流程的优化和效率提升,帮助客户缩短新药研发周期,提高新药研发成功率。
泰格医药也在年报中提及,“AI 技术的应用正在对临床试验的过程和方式产生影响,并带来效率提升与成本重构,这将推动临床CRO现有服务模式的革新。数字化和智能化是公司未来最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是实现长期业绩增长的关键。”
“AI技术对于CXO公司影响深远,目前来看,AI优化的是‘发现+执行效率’,而CRO提供的是‘验证确定性’,其根本原因在于医药研发验证的复杂性和技术落地的刚性约束。”申万宏源研报同时强调,不论是AI+CXO还是CXO+AI商业模式,底层商业逻辑还是做服务,客户最看重的还是交付时效、技术可实现性、多区域供应链网络、合规体系与质量验证。
博腾股份也在年报中指出,“近年来,在全球合规监管升级的大背景下,CDMO企业不仅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以满足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合规要求,同时,来自客户的要求也随着变得更加严格。”在成本竞争红海之外,合规能力正在成为全球供应链重构中的核心议价权,有利于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
【2025-04-01】
CRO概念股涨幅居前 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政策逐步落地 机构称有望拉动CXO需求
【出处】智通财经
CRO概念股涨幅居前,截至发稿,康龙化成(03759)涨8.61%,报17.4港元;凯莱英(06821)涨7.26%,报58.35港元;药明生物(02269)涨5.91%,报28.65港元;昭衍新药(06127)涨6.06%,报14.7港元。
消息面上,3月26日国家医保局召开优化医药集采工作研发会,市场预期会议可能推进药品集采优化细则。此外,2024年、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支持创新药;创新药支付端出现积极变化,丙类医保目录有望年内发布,逐步建立多元化支付体系,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政策逐步落地,支付端对估值束缚有望解除。
中信建投此前指出,近年来在ADC、多肽药物快速发展下,相关CXO需求迅速增加,小核酸、CGT等细分领域也有望迎来快速发展。长期仍看好CXO板块发展潜力及成长空间。华鑫证券指出,美国加税幅度并不影响CDMO的竞争优势,而且生物安全法案再通过的概率已显著降低;国内新药研发已逐步建立良性循环,新药市场价值的兑现将驱动国内研发投入更健康更持续的增加,也有利于CRO企业的良性竞争。
【2025-04-01】
涨超5%!关注创新药及国际化突出龙头企业,恒生医疗ETF早盘放量成交
【出处】银柿财经
4月1日早盘,港股医药股震荡走高,康龙化成涨近7%,药明生物、凯莱英、药明康德、泰格医药等跟涨。
相关ETF方面,恒生医疗ETF(代码:513060)高开高走,盘中大涨超5%,成交额近10亿元,交投活跃!成分股中涨多跌少,海吉亚医疗涨超10%;固生堂、康方生物、和黄医药涨超7%;信达生物、爱康医疗、石药集团跟涨,涨幅超6%;医脉通、三生制药、欧康维视生物涨幅超5%;药明生物、亚盛医药、药明合联等跟涨,涨幅均超4%。
近日,国家药监局发布《2024年度药品审评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全年批准1类创新药48个,涵盖肿瘤、神经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和抗感染等近20个治疗领域。
长城国瑞证券指出,近期医药行业多重政策及研发进展释放积极信号,建议关注创新药及国际化能力突出的龙头企业,把握结构性机会。政策面上,2024年度药品审评报告显示创新药审批维持高效,叠加医保动态调整机制优化及集采政策优化方案,政策组合拳正从"控费"向"鼓励创新"倾斜。行业层面,恒瑞医药、百济神州等企业在ELCC大会公布的PD-1/L1抑制剂、ADC药物等临床数据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验证本土创新突破能力。建议沿三大主线布局:1)具备全球多中心临床能力的创新药企(肿瘤、自免领域优先);2)集采压力缓释的优质仿创企业(关注心血管、慢病领域);3)创新药海外授权兑现标的。
与此同时,地方出台创新药支持政策。3月26日,四川省卫健委等五部门联合下发《关于推动支持创新药临床应用的通知》,共四个方面九项工作措施:一是畅通创新药入院流程;二是激励创新药合理使用;三是强化创新药临床应用,鼓励创新药纳入商业保险;四是推动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其中,要求医疗机构在获悉创新药挂网信息后1个月内召开药事会,按照“按需配备、应配尽配”的原则,对讨论通过的品种在2个月内完成创新药采购入院。医保部门对国谈创新药按单行支付双通道管理、DRG/DIP除外机制、特例单议机制等,对病例费用超出按病种付费支付标准的,支持申请特例单议等。通知主要解决了创新药的入院和临床使用制约,国内其他地区有望跟进政策,改善国内创新药生态。
恒生医疗ETF(代码:513060)紧密跟踪恒生医疗保健指数,覆盖创新药、CXO、医疗器械三大核心赛道。指数成分股2023年平均研发投入占比达45%,22家企业进入商业化兑现期。据彭博预测,2024-2026年板块营收复合增长率将达38%,净利润率有望提升至15%以上。当前板块市盈率(TTM)处于近三年低位,显著低于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NBI)。随着港股流动性改善,创新药企估值修复空间广阔。
【2025-04-01】
凯莱英:3月31日获融资买入2435.33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凯莱英3月31日获融资买入2435.33万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17.17%,当前融资余额6.77亿元,占流通市值的2.68%,低于历史2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3-3124353291.0021584567.00677157872.002025-03-2819505394.0026594843.00674389148.002025-03-2725284353.0037640127.00681478597.002025-03-2611127119.0012850748.00693834371.002025-03-2510250759.0010922979.00695558000.00融券方面,凯莱英3月31日融券偿还1300股,融券卖出100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7.88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05%,融券余额274.84万,低于历史2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3-3178750.00102375.002748375.002025-03-28135422.0039830.002804032.002025-03-2764272.0048204.002731560.002025-03-260.007755.002621190.002025-03-2554705.000.002649285.00综上,凯莱英当前两融余额6.80亿元,较昨日上升0.40%,两融余额低于历史2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3-31凯莱英2713067.00679906247.002025-03-28凯莱英-7016977.00677193180.002025-03-27凯莱英-12245404.00684210157.002025-03-26凯莱英-1751724.00696455561.002025-03-25凯莱英-615855.00698207285.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2025-03-31】
凯莱英:2024年新订单总额达到10.52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20%
【出处】金融界
金融界3月31日消息,凯莱英披露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公司2024年新订单趋势良好,订单总额达到10.52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20%。其中,化学大分子业务订单增长超过130%,生物大分子业务订单增长超过50%,制剂业务订单增长超过30%。公司各业务板块的竞争力提升,为实现收入恢复到双位数增长奠定基础。
【2025-03-31】
【产能·制剂服务】三项新产能建设加速推进,卡式瓶车间年产能将超1亿支
【出处】凯莱英官微
凯莱英医药集团(股票代码:002821.SZ/6821.HK)制剂业务作为公司GXP一站式服务体系的重要一环,持续突破技术创新,延展服务链条。近日,制剂新产能扩充升级正加速推进中,新建cGMP预充针制剂车间、卡式瓶制剂车间以及β-内酰胺固体制剂车间,预计将于2025年起建成并陆续投入使用。值得一提的是,建成后的卡式瓶制剂车间年产能将超1亿支?
∧壳埃秤⒅萍烈延涤?0个现代化cGMP生产车间,生产区域面积超15,000㎡,已助力全球数百家客户顺利完成创新药与仿制药制剂项目的研发和生产,成功接受并通过客户、监管机构审计达200余次;且多个商业化制剂产品已实现市场的稳定供应。
在深耕传统制剂领域的基础上,凯莱英敏锐捕捉到市场新的需求动向。面对多肽、小核酸市场的蓬勃兴起以及高活性药物需求的增长,加速布局并扩充制剂新产能。新建的cGMP预充针制剂车间、卡式瓶制剂车间以及β-内酰胺固体制剂车间,预计自2025年起将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其中,预充针制剂车间年产能可达4500万支,卡式瓶制剂车间年产能达1亿支,β-内酰胺固体制剂车间年产能达375吨。
预充针制剂车间与卡式瓶制剂车间具备自动注射器和注射笔的装配能力,能够满足小容量注射液、无菌凝胶剂等多种剂型的生产需求。而β-内酰胺固体制剂车间则配备了全密闭物料分装及物料转移设施,完全满足OEB5产品的生产要求,包括喷雾干燥工艺,可生产片剂、颗粒剂和胶囊剂等多种剂型。值得一提的是,车间内的产线设备均选用国际一线品牌,建成后将为国内外客户提供更为完整、全面且值得信赖的制剂生产服务。
预充针制剂&卡式瓶制剂车间 示意图
凯莱英预充针制剂车间采用了先进的一次性配液系统、PFS灌装系统、隔离器系统以及自动注射器包装/装配系统,可满足1ml、2.25ml等多种注射器规格,同时还能满足客户对于自动注射器、安全装置以及助推器的多样化需求。
卡式瓶制剂车间构建了覆盖清洗-灭菌-加塞-灌装-轧盖-检测-包装的全链条自动化体系,能够依据客户不同的产品规格和药物特性灵活调整生产参数,灌装容量可在1.5ml到3ml的多种规格间灵活切换,精准契合小核酸、多肽药物的多样化剂型需求。
β-内酰胺固体制剂车间配备了国内外先进的生产设备,可实现生产过程全密闭操作以及不同工序间的自动化转移对接;并采用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以及现代化的生产环保理念,可为客户提供高质量药物供应保障。该车间投产后,将进一步扩充凯莱英固体制剂生产产能,在限制性及高活性药品生产领域开辟全新的生产平台。
随着预充针制剂车间、卡式瓶制剂车间以及β-内酰胺固体制剂车间建设项目条不紊地推进,产能拉动效应显著,已成功签约部分项目订单合作,更有诸多项目同步积极洽谈推进中。待新产能全面落地,凯莱英制剂团队将进一步为更多新药的研发与生产赋能;并在新型药物递送技术、高端制剂、临床供应链等领域着力开拓,全面提升凯莱英GXP一站式服务的市场核心竞争力。
【2025-03-31】
凯莱英:3月28日获融资买入1950.54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凯莱英3月28日获融资买入1950.54万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12.39%,当前融资余额6.74亿元,占流通市值的2.63%,低于历史2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3-2819505394.0026594843.00674389148.002025-03-2725284353.0037640127.00681478597.002025-03-2611127119.0012850748.00693834371.002025-03-2510250759.0010922979.00695558000.002025-03-2413009755.0012290830.00696230220.00融券方面,凯莱英3月28日融券偿还500股,融券卖出170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13.54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10%,融券余额280.40万,低于历史2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3-28135422.0039830.002804032.002025-03-2764272.0048204.002731560.002025-03-260.007755.002621190.002025-03-2554705.000.002649285.002025-03-240.0093720.002592920.00综上,凯莱英当前两融余额6.77亿元,较昨日下滑1.03%,两融余额低于历史2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3-28凯莱英-7016977.00677193180.002025-03-27凯莱英-12245404.00684210157.002025-03-26凯莱英-1751724.00696455561.002025-03-25凯莱英-615855.00698207285.002025-03-24凯莱英635525.00698823140.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2025-03-31】
10股派现45.53元 宁德时代分红第一
【出处】每日商报
商报讯(记者 叶晓珺)又一波真金白银来袭。上周五晚间,A股就有超200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拟现金分红金额约3000亿元。仅当晚,就有多家上市公司拟派超百亿“红包”,银行股更是以绝对优势拔得头筹,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排名前三,拟派息金额分别为586.64亿元、515.02亿元、439.23亿元。
从分红方案来看,“中字头”公司和银行成为本轮分红的“主力军”。据统计,六家国有大行拟分红合计超2000亿元,加上已派发的中期分红,总分红额将超4200亿元,此外,电信、能源、酒类消费品等行业上市公司分红金额也居前。业内人士表示,上市公司以真金白银回馈投资者,展现了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新气象。
“百亿元俱乐部”增至20家
随着年报的陆续披露,除了上市公司的业绩之外,最为引人瞩目的还属同时发布的分红预案。
数据显示,截至3月29日,A股已有超700家上市公司发布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拟分红金额约9000亿元,其中有20家合计拟现金分红金额迈入“百亿元俱乐部”大关,7家超过300亿元。
具体展开,工商银行拟派息586.64亿元,位列第一,紧随其后的是建设银行,招商银行,拟派息金额分别为515.02亿元、504.40亿元;此外,还有中国移动、中国神华、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分别为494.38亿元、449.03亿元、439.23亿元、357.98亿元。
数据显示,“百亿元俱乐部”成员还有美的集团、浦发银行。与此同时,中国中车、兖矿能源、光大银行、国泰君安、中国中铁、浙商银行、中国铁建的拟现金分红金额也居前,均超40亿元。
从拟分红总额来看,排名前十的公司中有不少是“中字头”公司。除金融行业,能源、电信以及酒类消费品分红总额排名靠前。
从每股拟分红金额来看,超40家拟每股派息金额大于或等于1元,15家大于或等于两元。其中,宁德时代拟每10股派现45.53元位列第一,比亚迪、爱美客、美的集团、吉比特、本站紧随其后,均超或等于3元;苏泊尔、慧翰股份、东鹏饮料、中国移动、中国神华、华特达因、华利集团、招商银行、法利电子每股派息金额均大于或等于两元,瑞丰新材、郑煤机、凯莱英、中国中免、时代电气的每股派息金额也均大于或等于1元。
“一年多次分红”渐成常态
为持续增强投资者获得感、稳定分红预期,一些A股上市公司还提前“剧透”中期分红。
比如,中国中铁称,2025年中期分红总额不超过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20%;宁德时代表示,公司在2025年度进行中期分红时,分红金额不得超过当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15%;心脉医疗2025年中期现金分红金额不超过相应期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亚翔集成公告2025年中期分红方案拟定为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00元(含税),分红总额为2.13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一年多次分红”不仅反映公司的实力和底气,也表明了公司对未来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同时更彰显了公司积极回报股东的态度,成为推动分红规模增长的核心力量。还指出,在新“国九条”强化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监管下,上市公司分红意愿有望进一步提升。
实际上,证监会提出“完善分红机制”,财政部要求“大钱大方”保障重点支出,政策导向一直在推动企业提高分红频次。在相关政策的推动下,无论是分红频次还是分红规模,A股上市公司分红行为较往年有明显改善。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3年,上市公司累计现金分红分别为1.23万亿元、1.32万亿元、1.53万亿元、1.92万亿元、2.13万亿元和2.24万亿元,合计分红10.37万亿元。
长城证券研报指出,在新“国九条”下,分红机制已悄然发生变化。随着全A分红稳定性、股息率、分红比例的提升,全A资产对于长期资金的吸引力也将逐步改善,未来分红规划的发布对公司分红稳定性、分红比率的提高起到推动作用。
【2025-03-29】
股东追踪|HAO HONG新进凯莱英前十大流通股东,华泰柏瑞沪深300ETF退出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近期凯莱英发布2024年报,十大流通股东发生了以下变化:1位股东新进,1位股东退出,4位股东增持,1位股东减持。新进的流通股东中,HAO HONG本期持有356.7万股,占流通股比例1%。退出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华泰柏瑞沪深300ETF上期持有389.4万股,占流通股比例1.09%。增持的股东中,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本期较上期自持股份增持5.12%至1667万股;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本期较上期自持股份增持32.33%至1234万股;中欧医疗创新股票A本期较上期自持股份增持7.95%至618.1万股;招商国证生物医药指数A本期较上期自持股份增持2.69%至405.8万股。减持的股东中,华宝中证医疗ETF本期较上期自持股份减持3.11%至775.6万股。机构或基金名称持有数量占流通股比例自持股份变动比例股份类型ASYMCHEM LABORATORIES,INCORPORATED1.151亿股32.34%不变流通A股HKSCC NOMINEES LIMITED2755万股7.74%不变流通A股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1667万股4.68%5.12%流通A股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1234万股3.46%32.33%流通A股华宝中证医疗ETF775.6万股2.18%-3.11%流通A股天津国荣商务信息咨询有限公司655.6万股1.84%不变流通A股中欧医疗创新股票A618.1万股1.74%7.95%流通A股凯莱英医药集团(天津)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员工持股计划443万股1.24%不变流通A股招商国证生物医药指数A405.8万股1.14%2.69%流通A股HAO HONG356.7万股1%新进流通A股小科普:证金(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负责证券市场融资融券的业务,是稳定证券市场的重要力量;投资风格偏向稳定性和安全性,通常在市场波动时发挥“国家队”角色,进行市场托底。汇金(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央级别的投资公司,管理国家外汇储备的一部分,进行多元化的国内外投资;投资风格偏向长期稳健投资,注重价值和宏观经济趋势,对国有企业的持股较多。社保基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国家战略储备基金,通过多种渠道实现基金保值增值,以保障社会保险支出的需求。投资风格偏向稳健、长期,注重风险控制和收益平衡,倾向于获得稳定的长期回报。大基金(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专注于推动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基金,支持半导体企业的成长和创新。投资风格偏向产业导向型,更关注科技和战略新兴产业的长期发展,具有较强的前瞻性。险资(保险资金):由保险公司投资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保费收入,规模庞大且流动性要求高。投资风格偏向稳健、保守,偏好低风险、高稳定性的资产,如债券、优质蓝筹股和基础设施项目。信托(信托公司):提供信托服务,以受托人的身份管理和运用财产,为投资者和被投资者提供桥梁。投资风格较为灵活,涵盖了房地产、股权、固定收益类产品等领域,风险偏好和投资期限多样化。外资(外资机构):国外资金进入中国市场的代表,涵盖对冲基金、养老金、主权财富基金等。投资风格偏向多元化和国际化,注重全球资产配置、行业龙头和成长性企业的投资机会,反应灵敏且策略多变。牛散:指的是指盈利能力非常好的散户,选股能力强,具有超强的股市洞察能力,牛散一般都能跑赢市场,并且获得不错的收益。牛散又名大户,散户中成功之后,就成了牛散。
【2025-03-28】
财报速递:凯莱英2024年全年净利润9.49亿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3月29日,A股上市公司凯莱英发布2024年全年业绩报告,其中,净利润9.49亿元,同比下降58.17%。根据本站财务诊断大模型对其本期及过去5年财务数据1200余项财务指标的综合运算及跟踪分析,凯莱英近五年总体财务状况尚可。具体而言,成长能力一般,现金流良好,偿债能力、盈利能力优秀。净利润9.49亿元,同比下降58.17%从营收和利润方面看,公司本报告期实现营业总收入58.05亿元,同比下降25.82%,净利润9.49亿元,同比下降58.17%,基本每股收益为2.69元。从资产方面看,公司报告期内,期末资产总计为192.89亿元,应收账款为18.11亿元;现金流量方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54亿元,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61.53亿元。存在2项财务亮点根据凯莱英公布的相关财务信息显示,公司存在2个财务亮点,具体如下:指标类型评述负债付息债务比例为1.68%,债务偿付压力很小。偿债流动比率为6.46,短期偿债能力出色。风险项较少,成长是唯一风险根据凯莱英公布的相关财务信息显示,成长指标是唯一风险。当期营收同比下降了25.82%,收入下滑较高。综合来看,凯莱英总体财务状况尚可,当前总评分为2.95分,在所属的医疗服务行业的53家公司中排名靠前。具体而言,成长能力一般,现金流良好,偿债能力、盈利能力优秀。各项指标评分如下:指标类型上期评分本期评分排名评价现金流3.213.8713良好偿债能力5.004.912很强资产质量2.362.6426尚可成长能力3.111.7036一般营运能力1.230.8545不佳盈利能力4.914.348优秀总分3.402.9518尚可关于本站财务诊断大模型本站财务诊断大模型根据公司最新及往期财务数据和行业状况,计算出公司的财务评分、亮点和风险,反映公司已披露的财务状况,但不是对未来财务状况的预测。财务评分区间为0~5分,分数越高说明财务状况越好、对中长期的投资价值越大。财务亮点与风险评述中涉及“平均”关键词的取指标5年平均值,没有“平均”关键词的取最新报告期数据。上述所有信息均基于人工智能算法,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财经观点,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了解更多该公司的股票诊断信息>>>
【2025-03-28】
凯莱英公布2024年年度权益分配预案 拟10派11元
【出处】本站【作者】机器人
本站财经讯 凯莱英于3月29日发布公告,公司2024年年度权益分配预案内容如下:以总股本32732.61万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11.00元,合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3.60亿元,不送红股,不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 据凯莱英发布2024年年度业绩报告称,公司营业收入58.05亿元,同比下降25.8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9.49亿元,同比下降58.17%;基本每股收益盈利2.69元,去年同期为6.26元。 凯莱英医药集团(天津)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是为国内外制药公司、生物技术公司提供药品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服务。公司的主要产品是小分子药物全生命周期外包服务、化学大分子CDMO业务板块、制剂CDMO业务板块、临床CRO业务板块、生物大分子CDMO业务板块、技术输出业务板块、合成生物技术业务板块。(数据来源:本站iFinD)
【2025-03-28】
凯莱英全年营业收入58.05亿元,同比下降25.82%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3月29日,凯莱英发布2024年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58.05亿元,同比下降25.82%,归母净利润9.49亿,同比下降58.17%。具体来看,凯莱英2024年全年实现总营收58.05亿元,同比下降25.82%。成本端营业成本33.46亿元,同比下降12.45%,费用等成本14.65亿元,同比下降9.50%。营业总收入扣除营业成本和各项费用后,归母净利润9.49亿元,同比下降58.17%。
【2025-03-28】
行业周报|医疗服务指数跌-1.45%, 跑输上证指数1.05%
【出处】本站iNews【作者】周报君
本周行情回顾:
2025年3月24日-2025年3月28日,上证指数跌0.4%,报3351.31点。创业板指跌1.12%,报2128.21点。深证成指跌0.75%,报10607.33点。医疗服务指数跌-1.45%,跑输上证指数1.05%。前五大上涨个股分别为博腾股份、和元生物、百花医药、ST中珠、诺思格。
行业新闻摘要:
1:聚焦等级评审助推医院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2:宁夏完成DeepSeek全域医疗专网和本地化部署,为医疗服务水平提升赋能。
3:西安市雁塔区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4:海南开放医疗服务,赢得国外患者的积极评价。
5:西安市儿童医院加快推进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西北)建设,落实十大功能定位。
6:今年底陕西力争90%以上县(市、区)达到“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标准。
7: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与泰安市第一人民医院举行合作周年庆,推动分级诊疗发展。
8:黑龙江省将职业性尘肺病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体系,改善职业病患者的医疗服务。
9:香港将实施公营医疗服务收费改革,引入按项共付概念,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
10:科技巨头加速布局AI医疗,推动医疗服务智能化进程。
龙头公司动态:
1、药明康德:1)药明康德将派发末期股息每10股9.8169元。2)药明康德:高盛上调目标价至 70.9 港元。3)摩根大通增持药明康德约396.48万股 每股作价约72.56港元。4)德银:升药明康德评级至“买入” 上调目标价至83.4港元。5)德银:上调药明康德评级至“买入” 公司展现良好的复苏势头。6)药明康德:全球布局加速推进,2025年营收目标突破历史峰值。
2、爱尔眼科:1)爱尔眼科:屈光业务量价齐升 创新举措会逐步显现成效。2)屈光业务量价齐升 爱尔眼科称眼科行业显现积极信号。3)爱尔眼科:屈光业务量价齐升 全飞秒Pro和ICL V5晶体将推出。4)爱尔眼科子公司拟对天津亮晶进行增资。
3、康龙化成:1)康龙化成:2024年新增客户900+家,活跃客户达3,000+家。2)康龙化成绩后涨超3% 年度股东应占溢利同比增加12.01% 新签订单金额同比增超两成。3)康龙化成拟采纳2025年H股奖励计划。4)康龙化成发布年度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17.93亿元 同比增加12.01%。
4、泰格医药:1)坚守长期主义 泰格医药全球化布局深化 2024年新增订单同比增长7.3%。2)泰格医药拟续聘立信会计师事务所。3)泰格医药:拟进行委托理财。4)泰格医药:拟开展外汇套期保值业务。
行业涨跌幅:日期行业与大盘涨幅差值上证涨跌幅2025-03-11-1.21%0.41%2025-03-12-0.26%-0.23%2025-03-13-0.98%-0.39%2025-03-140.75%1.81%2025-03-17-1.11%0.19%2025-03-181.26%0.11%2025-03-19-0.58%-0.10%2025-03-20-0.41%-0.51%2025-03-21-1.20%-1.29%2025-03-24-2.10%0.15%2025-03-25-0.29%-0.00%2025-03-260.42%-0.04%2025-03-271.21%0.15%2025-03-28-0.26%-0.67%
行业指数估值:日期市盈率2024-12-3139.472023-12-2940.87
行业市值前二十个股涨跌幅:股票名称近一周涨跌幅近一月涨跌幅近一年涨跌幅药明康德1.21%10.89%47.24%爱尔眼科-1.82%-2.95%6.14%康龙化成-0.51%2.72%34.26%泰格医药-5.77%-8.75%0.09%凯莱英2.39%-2.43%-8.96%美年健康-3.40%-7.49%13.80%华大基因-5.20%-9.98%29.19%通策医疗-1.50%5.98%6.85%华厦眼科-4.50%7.24%-20.37%昭衍新药0.90%2.31%15.62%金域医学-2.84%-5.39%-41.37%九洲药业4.05%3.29%-19.43%国际医学-4.30%-5.92%-9.89%博腾股份14.82%15.17%8.64%迪安诊断-0.75%-4.05%-6.92%三博脑科-9.55%0.94%-0.20%皓元医药0.54%-4.90%64.93%新里程-5.68%-8.46%-0.80%盈康生命3.33%5.07%26.62%药石科技-1.19%-6.50%-7.68%
【2025-03-28】
凯莱英:3月27日获融资买入2528.44万元,占当日流入资金比例为12.89%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凯莱英3月27日获融资买入2528.44万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12.89%,当前融资余额6.81亿元,占流通市值的2.64%,低于历史2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3-2725284353.0037640127.00681478597.002025-03-2611127119.0012850748.00693834371.002025-03-2510250759.0010922979.00695558000.002025-03-2413009755.0012290830.00696230220.002025-03-2125492093.0022078542.00695511295.00融券方面,凯莱英3月27日融券偿还600股,融券卖出80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6.43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06%,融券余额273.16万,低于历史2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3-2764272.0048204.002731560.002025-03-260.007755.002621190.002025-03-2554705.000.002649285.002025-03-240.0093720.002592920.002025-03-21147820.00178940.002676320.00综上,凯莱英当前两融余额6.84亿元,较昨日下滑1.76%,两融余额低于历史2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3-27凯莱英-12245404.00684210157.002025-03-26凯莱英-1751724.00696455561.002025-03-25凯莱英-615855.00698207285.002025-03-24凯莱英635525.00698823140.002025-03-21凯莱英3298563.00698187615.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2025-03-27】
凯莱英:3月26日获融资买入1112.71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凯莱英3月26日获融资买入1112.71万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15.26%,当前融资余额6.94亿元,占流通市值的2.78%,低于历史2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3-2611127119.0012850748.00693834371.002025-03-2510250759.0010922979.00695558000.002025-03-2413009755.0012290830.00696230220.002025-03-2125492093.0022078542.00695511295.002025-03-2023959900.0013341693.00692097744.00融券方面,凯莱英3月26日融券偿还100股,融券卖出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0元,融券余额262.12万,低于历史2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3-260.007755.002621190.002025-03-2554705.000.002649285.002025-03-240.0093720.002592920.002025-03-21147820.00178940.002676320.002025-03-200.00152399.002791308.00综上,凯莱英当前两融余额6.96亿元,较昨日下滑0.25%,两融余额低于历史2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3-26凯莱英-1751724.00696455561.002025-03-25凯莱英-615855.00698207285.002025-03-24凯莱英635525.00698823140.002025-03-21凯莱英3298563.00698187615.002025-03-20凯莱英10437549.00694889052.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2025-03-27】
年报“晒出”明星基金经理重仓动向
【出处】深圳商报
大消费、TMT等赛道受青睐,电子、电力设备、食品饮料持仓市值居前
深圳商报记者 詹钰叶
进入3月底,上市公司年报进入密集披露期,加之此前出炉的基金四季报,部分知名基金经理调仓动向也随之曝光。据本站数据,在公募基金去年末重仓行业中,电子、电力设备、食品饮料的持仓市值居前。从多位知名基金经理的调仓动向看,大消费、TMT等是他们重点关注的赛道。
数位明星基金经理的持仓出现了增持大众消费品的特征。萧楠旗下的易方达消费行业股票增持长城汽车,东鹏饮料与赛轮轮胎新进为该基金前十大重仓股。在牧原股份的机构持仓中,过蓓蓓管理的汇添富中证主要消费ETF加仓至2416.07万股,张圣贤管理的富国中证农业主题ETF同样加仓至650.53万股。赵栩管理的工银深证红利ETF新进403.91万股。
物业管理公司招商积余获得了许文星的青睐,截至去年四季度末,许文星管理的中欧养老产业较前一季度末小幅加仓近60万股,而中欧睿见、中欧优势成长则分别减持约182万股和约50万股,三只产品的总持仓超5000万股。翟相栋管理的招商优势企业、杨宗昌管理的易方达供给改革去年四季度新进跨境电商公司焦点科技,其中前者成为其第二大流通股东。
医药股方面,去年四季度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健康减持了东阿阿胶、药明康德、恒瑞医药、迈瑞医疗、爱尔眼科、华润三九、华润双鹤等医药股,小幅增持了凯莱英。张伟锋管理的东方红启恒三年持有、东方红睿玺三年持有均减持了华润三九与国药一致。傅友兴管理的广发稳健增长增持江中药业、减持华测检测,吴兴武管理的广发医疗保健减持江中药业、科伦药业、恒瑞医药等,惠泰医疗新进该基金前十大重仓股名单,诺泰生物时隔一个季度后重新回归前十大重仓股。
钟帅旗下的华夏行业景气去年末新进西藏药业,并跻身为该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不过,尽管部分医药股被明星基金经理减持,但整体依然维持较高仓位。
TMT板块方面,谢治宇管理的兴全合润混合、兴全合宜混合(LOF)去年四季度增持了立讯精密、宁德时代等,新进恒玄科技、蓝思科技等个股为产品前十大重仓股;此外,小米集团-W在去年四季度成为谢治宇旗下的兴全社会价值三年持有混合、兴全合宜混合(LOF)的第一大重仓股,高伟电子等被小幅加仓。寒武纪则成为刘格菘管理的广发创新升级混合第一大重仓股,赛力斯等被他旗下多只产品减持。
新能源行业“拥趸”国投瑞银施成旗下多只产品在去年四季度小幅减持宁德时代,不过该股依然为他旗下产品的第一大重仓股;上能电气则成为他旗下国投瑞银产业转型一年持有混合、国投瑞银产业趋势混合、国投瑞银新能源混合等产品的前十大重仓股,立讯精密则为国投瑞银产业升级两年持有混合的前十大重仓股。
此外,截至去年四季度末,知名基金经理焦巍管理的银华富裕主题较前一季度末减持粤高速A超460万股,最新持仓达3000万股;中邮核心成长则新进粤高速A第十大流通股东。
【2025-03-26】
凯莱英:3月25日获融资买入1025.08万元,占当日流入资金比例为18.19%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凯莱英3月25日获融资买入1025.08万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18.19%,当前融资余额6.96亿元,占流通市值的2.77%,低于历史2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3-2510250759.0010922979.00695558000.002025-03-2413009755.0012290830.00696230220.002025-03-2125492093.0022078542.00695511295.002025-03-2023959900.0013341693.00692097744.002025-03-1919292316.0018959822.00681479537.00融券方面,凯莱英3月25日融券偿还0股,融券卖出70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5.47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08%,融券余额264.93万,低于历史2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3-2554705.000.002649285.002025-03-240.0093720.002592920.002025-03-21147820.00178940.002676320.002025-03-200.00152399.002791308.002025-03-19161960.0089078.002971966.00综上,凯莱英当前两融余额6.98亿元,较昨日下滑0.09%,两融余额低于历史2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3-25凯莱英-615855.00698207285.002025-03-24凯莱英635525.00698823140.002025-03-21凯莱英3298563.00698187615.002025-03-20凯莱英10437549.00694889052.002025-03-19凯莱英372082.00684451503.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2025-03-25】
头部企业订单大增,CXO行业拐点到了吗
【出处】国际金融报【作者】唐菁阳
过去一年,国内医药外包(CXO)企业可谓是风雨飘摇。一方面,美国《生物安全法案》成为了悬在部分CXO企业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另一方面,生物医药产业的投融资趋冷让身处创新药研发上游的CXO行业再蒙上一层阴影。
寒冬之下,CXO企业各自寻找出路,有的打起“价格战”,有的开始调整海外资产、还有的瞄准新兴领域转型......
春日伊始,国内CXO度过寒冬了吗?
头部订单初现回暖
药明系是CXO行业当之无愧的“老大哥”,也是去年美国《生物安全法案》首当其冲的“受害者”。在二级市场上,药明康德A股股价在去年一度从70多元的高位滑落至不足40元,市值蒸发超千亿元。
不过,随着《生物安全法案》始终未能通过立法程序,去年下半年,药明康德股价又有所回升。截至3月25日收盘,药明康德A股报收66.59元,跌1.14%;H股报收67.9港元,跌2.09%。
从业绩上来看,2024年全年药明康德营收虽略有下滑,但订单量实现增长。公司去年全年实现营收392.41亿元,同比下滑2.73%;归母净利润94.5亿元,同比下滑1.63%。
订单方面,截至2024年末,药明康德持续经营业务在手493.1亿元,同比增长47.0%。分地区看,来自美国客户收入人民币250.2亿元,剔除特定商业化生产项目同比增长7.7%;来自欧洲客户收入人民币52.3亿元,同比增长14.4%;来自中国客户收入人民币70.7亿元,同比下降3.5%;来自其他地区客户收入人民币19.3亿元,同比下降11.4%。
对于《生物安全法案》的影响,药明康德也回应称,公司了解到,美国第118届国会已于2025年初届满结束,其间没有通过《生物安全法案》相关提案。截至目前,美国第119届国会尚未有任何重启该法案立法流程的提议。公司将继续密切关注立法动态。
对于药明康德在风波之下依然保证了相对稳定的业绩情况,众诚智库董事长杨帆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解释道,首先是药明康德拥有全产业链协同效应,在医药合同研发(CRO)和医药合同研发生产(CDMO)领域的一体化能力远超同行,同时在一些新兴赛道的布局也领先同行,能够承担高附加值的全球订单。
其次是分散化的客户结构,药明康德在全球有大量的客户,不只是美国其它海外基地如新加坡、德国等能够分散地缘政治风险,在面对市场波动时能够更具韧性。
“最后是对长尾订单的锁定,药明康德截至2024年末拥有在手订单493.1亿元,这反映出公司对行业周期的穿越能力。”杨帆说道。
值得一提的是,除药明康德外,康龙化成和阳光诺和也分别在2024年年度业绩预告中表示,公司去年订单量有所回暖,营收实现增长。
风口下的新机遇
CXO行业订单量的增长,同近年来多肽类药物、ADC、核药等新赛道的崛起不无关系。
其中,以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药物为代表的多肽类药物无疑是近年来生物医药产业内的焦点。东吴证券方面表示,多肽类药物的火热带动原料药需求激增,全产业链显示高景气。然而多肽类药物合成复杂、规模化生产壁垒高,因此研发实力强、具备先发优势的原料药和CDMO企业将受益。
诺泰生物就是多肽类药物产业链上的代表企业。2024年全年,诺泰生物营业收入达16.25亿元,同比增长近六成;归母净利润4.01亿元,同比增长145.94%。
在三季报中,诺泰生物就曾透露,多肽原料药等收入同比有较大增长。在后续的投资者关系活动中,公司又称,2024年前三季度综合毛利率创近年来新高。
药明康德也在2024年年报中提及多肽类药物订单的增长。据了解,药明康德TIDES业务(寡核苷酸和多肽)2024年所带来的收入达到人民币58亿元,同比增长70.1%。截至2024年末,药明康德TIDES在手订单同比增长103.9%。
产能方面,截至2024年末,公司多肽固相合成反应釜总体积增加至4.1万L,预计2025年末将进一步提升至超10万L。
东曜药业更是凭借CDMO业务首次实现扭亏为盈,去年全年净利润达3475.7万元。据了解,东曜药业去年全年新增CDMO订单58个,其中有48个为ADC项目。
对于创新药产业近年来出现的新风口,杨帆表示,GLP-1、ADC双抗以及细胞治疗等新赛道的崛起,为CXO企业带来了新的业务增长点。
杨帆指出,药明康德等企业已经在GLP-1等热门赛道上提前布局,通过增加产能、提升技术水平等方式满足市场需求。未来,随着更多创新药研发政策的落地和新药赛道的不断涌现,CXO行业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企业需要紧跟政策和市场趋势,不断优化业务布局和创新能力,以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行业拐点尚未真正到来
尽管部分头部CXO企业稳住了基本面,全球投融资市场目前也有所回暖,但在业内看来,CXO行业的拐点尚未真正到来。
放眼全局,依然有部分CXO企业仍未穿越周期,去年业绩大幅下滑。最先让投资者大跌眼镜的是科创板明星CRO企业美迪西。
美迪西2024年年度业绩预告显示,公司去年全年亏损2.32亿元至3.47亿元。对于大幅亏损,美迪西表示主要受医药行业投融资放缓,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
“猴茅”昭衍新药2024年业绩继续大幅下滑,全年预告营收19.17亿元至21.19亿元,同比下滑10.8%至19.3%。归母净利润5868.8万元到8803.2万元,同比下降77.8%至85.2%。
昭衍新药将业绩的持续下滑归因于行业竞争加剧影响,签单压力增大,订单价格下降,利润空间被压缩,毛利率同比降低。
此外,泰格医药和凯莱英去年的业绩也出现了大幅度下滑。
在杨帆看来,头部CXO企业可以通过 全球化产能布局和 技术壁垒缓解地缘风险,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整个CXO行业都已迎来转机。
“目前CXO企业仍面临着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客户流失、成本上升等挑战。因此,行业的整体转机还需要更多企业的业绩改善和市场环境的进一步稳定来验证。”杨帆说道。
展望今年CXO行业的整体情况,杨帆表示,一方面,全球医药研发投入的持续增长、新兴市场的崛起以及生物技术的不断创新,为CXO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另一方面,地缘政治因素、市场竞争加剧、监管政策变化等仍可能对行业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杨帆指出,CXO行业有望在创新药研发需求增长和新兴技术发展的推动下保持一定的增长态势,但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和竞争力,以应对市场的不确定性,未来分化与结构性机会仍然存在。
【2025-03-25】
政策红利与产业升级 从政府工作报告看中国创新药及CXO行业战略机遇
【出处】全景网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明确将“创新药”列为重点支持领域,提出健全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制定创新药目录、优化集采政策等举措,进一步释放政策红利。
政策利好频出 创新药行业复苏迹象渐显
近年来,国内创新药行业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研发周期长、风险高企以及市场竞争的白热化,正成为横亘在行业前行道路上的主要障碍。与此同时,一二级市场中创新药投资热度急剧下降,IPO市场也出现一定程度的降温。
据《2024年度中国生物医药投融资蓝皮书》,2024年共有19家中国生物医药企业完成IPO,其A股6家、港股11家、美股2家,总募资127.7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滑超50%,IPO数量较前一年减少10家,生物医药IPO市场降温态势明显。而2024年A股上市的6家生物医药企业中,也并没有属于严格定义的创新研发型企业。
全景网注意到,2025年,多个政策不断支持医药创新驱动和行业现金流改善,集采已经全面化,同时,经过两院合编后正式提交的美国2025年度国防授权法案(NDAA)并未包含《生物安全法案》。叠加AI制药技术的突破性进展,极大地推动了创新药的研发和产业链的拓展。
专业人士指出,从近期创新药企所发布的财报数据来看,创新药研发已步入密集收获期。百济神州(688235.SH、06160.HK)2024年全年总收入达38亿美元,同比增长55%;GAAP经营亏损持续收窄,首次实现全年非GAAP经营利润为正。
再鼎医药(09688.HK)发布业绩报告,2024年第四季度销售收入超过1亿美元,全年总收入近4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66%、50%。预计2025年全年收入指引为5.6亿美元至5.9亿美元。
而在“AI+医疗”领域,晶泰科技(2228.HK)携手其孵化的细胞治疗新锐公司莱芒生物及越疆(02432.HK)机器人打造智能化、全自动的细胞治疗制造平台;英矽智能的候选药物Rentosertib用于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目前已取得临床成果。这些技术进步将为创新药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也为身处创新药产业链中的其他企业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创新药传导CXO行业同步获益 有望打开增长空间
随着创新药行业逐渐回暖,CXO作为连接创新药研发与生产的重要环节,也将充分受益于下游行业的复苏。
数据显示,CXO龙头企业药明康德(603259.SH、02359.HK)2024年收入392.41亿元,经调整归母净利润105.8亿元,整体业绩达成年初指引。其中,第四季度单季度营收115.39亿元,同比增长6.85%,创历史新高,经调整净利润32.3亿元,同比增长20.3%,均为连续下滑4个季度后的首次转正。
“头部企业业绩复苏映射出行业整体发展趋势,而随着全球对高质量药物生产的需求不断增加,整个产业链将迎来发展机遇。”上述专业人士进一步强调道,当前,CXO企业在创新药产业链中的地位愈加重要,尤其是那些拥有强大订单增长、产能扩张和稳健业绩的公司。
小分子合同研发生产(CDMO)龙头——博腾股份(300363.SZ)前端市场询盘保持稳定增长的同时,新签订单呈现恢复性增长,主要驱动来自小分子CDMO业务海外市场需求增长。根据博腾股份《2024年年度业绩预告》披露,2024年,公司在扣除2023年度交付的重大订单影响后,预计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16%。
化药小分子CXO龙头凯莱英(002821.SZ、06821.HK)国内外产能基地加速扩张,2024年8月,凯莱英英国Sandwich研发生产基地正式启用,标志着其首个欧洲研发中心全面融入全球业务体系。2025年2月,凯莱英位于上海奉贤的生物药CDMO研发及商业化生产基地正式启用。
专业人士表示,随着全球制药外包需求的增长,CXO企业不仅在国内市场获得增长机会,也在国际市场上收获了更多合作与发展空间。由于订单的持续增长和生产能力的提升,这些CXO企业的业绩确定性较高,未来有望打开增长空间。
【2025-03-25】
凯莱英:3月24日获融资买入1300.98万元,占当日流入资金比例为16.56%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凯莱英3月24日获融资买入1300.98万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16.56%,当前融资余额6.96亿元,占流通市值的2.77%,低于历史3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3-2413009755.0012290830.00696230220.002025-03-2125492093.0022078542.00695511295.002025-03-2023959900.0013341693.00692097744.002025-03-1919292316.0018959822.00681479537.002025-03-1843734167.0047604639.00681147043.00融券方面,凯莱英3月24日融券偿还1200股,融券卖出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0元,融券余额259.29万,低于历史2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3-240.0093720.002592920.002025-03-21147820.00178940.002676320.002025-03-200.00152399.002791308.002025-03-19161960.0089078.002971966.002025-03-18122865.0040955.002932378.00综上,凯莱英当前两融余额6.99亿元,较昨日上升0.09%,两融余额低于历史2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3-24凯莱英635525.00698823140.002025-03-21凯莱英3298563.00698187615.002025-03-20凯莱英10437549.00694889052.002025-03-19凯莱英372082.00684451503.002025-03-18凯莱英-3687294.00684079421.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2025-03-24】
凯莱英:3月21日获融资买入2549.21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凯莱英3月21日获融资买入2549.21万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34.14%,当前融资余额6.96亿元,占流通市值的2.78%,低于历史2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3-2125492093.0022078542.00695511295.002025-03-2023959900.0013341693.00692097744.002025-03-1919292316.0018959822.00681479537.002025-03-1843734167.0047604639.00681147043.002025-03-1712908233.0014006871.00685017515.00融券方面,凯莱英3月21日融券偿还2300股,融券卖出190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14.78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11%,融券余额267.63万,低于历史2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3-21147820.00178940.002676320.002025-03-200.00152399.002791308.002025-03-19161960.0089078.002971966.002025-03-18122865.0040955.002932378.002025-03-17118500.0047400.002749200.00综上,凯莱英当前两融余额6.98亿元,较昨日上升0.47%,两融余额低于历史2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3-21凯莱英3298563.00698187615.002025-03-20凯莱英10437549.00694889052.002025-03-19凯莱英372082.00684451503.002025-03-18凯莱英-3687294.00684079421.002025-03-17凯莱英-1046861.00687766715.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2025-03-21】
行业周报|医疗服务指数跌-3.64%, 跑输上证指数2.04%
【出处】本站iNews【作者】周报君
本周行情回顾:
2025年3月17日-2025年3月21日,上证指数跌1.6%,报3364.83点。创业板指跌3.34%,报2152.28点。深证成指跌2.65%,报10687.55点。医疗服务指数跌-3.64%,跑输上证指数2.04%。前五大上涨个股分别为创新医疗、药明康德、华厦眼科、ST中珠、普蕊斯。
行业新闻摘要:
1:国家医保局为脑机接口医疗服务价格单独立项,为临床应用铺平道路。
2:2025年服贸会将打造“医疗+AI”互动体验专区。
3:4月1日起海南省器官移植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按“新标准”执行。
4:前海出台新政,助力港澳医疗机构加速发展,包括亿元级补贴和高效审批。
5:普洱市人民医院专家工作站助力区域医疗服务能力提升。
6:医疗机构接入人工智能的法律审视与应对成为关注焦点。
7:国家医保局印发《神经系统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
8: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加速推进,产业格局发生变化。
9:山东省医疗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厚积薄发。
10:AI将成为医疗资源普惠的强大推力,推动消费医疗复苏。
龙头公司动态:
1、药明康德:1)药明康德:订单量增 47% 目标价上调。2)中金:上调药明康德目标价至88港元 上调2025财年净利润预测。3)中银国际:维持药明康德“买入”评级 上调目标价至81港元。4)美银:大幅上调药明康德H股目标价至86.2港元 评级一举升至“买入”。5)民生证券:维持药明康德“推荐”评级,2025年业绩展望积极。6)药明康德:拟10亿元至10亿元回购公司股份。7)药明康德:摩根大通上调目标价至89港元 增持。8)小摩:维持药明康德“增持”评级 上调目标价至89港元。9)高盛:维持药明康德目标价62.4港元 2024年第四季度营收及净利润符合预期。10)药明康德扣非九连增逼近百亿 在手订单493亿负债率仅26%。11)药明康德2024年实现收入392亿元 多肽药物爆火带动业绩增长。12)药明康德2024年营收近400亿元,回应美国关税影响等热点。13)里昂:升药明康德目标价至92.4港元 评级“跑赢大市” 列为行业首选。14)药明康德去年营收净利微降,预计今年重回双位数增长。15)大摩:重申药明康德“增持”评级 目标价74.3港元。16)国投证券:予药明康德“买入-A”评级,目标价74.20元。17)大摩:重申药明康德“增持”评级 业绩及指引显示价值重估可实现。
2、爱尔眼科:1)爱尔眼科将于2025年3月21日解禁19.88万股。
3、康龙化成:1)康龙化成:拟1亿元参与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2)康龙化成拟出资1亿元参投合伙企业 投资生命健康行业的项目。
4、凯莱英:1)凯莱英将于4月3日召开股东大会,共审议2项议案。
行业涨跌幅:日期行业与大盘涨幅差值上证涨跌幅2025-03-041.78%0.22%2025-03-05-1.75%0.53%2025-03-061.16%1.17%2025-03-07-1.49%-0.25%2025-03-101.53%-0.19%2025-03-11-1.21%0.41%2025-03-12-0.26%-0.23%2025-03-13-0.98%-0.39%2025-03-140.75%1.81%2025-03-17-1.11%0.19%2025-03-181.26%0.11%2025-03-19-0.58%-0.10%2025-03-20-0.41%-0.51%2025-03-21-1.20%-1.29%
行业指数估值:日期市盈率2024-12-3141.572023-12-2940.87
行业市值前二十个股涨跌幅:股票名称近一周涨跌幅近一月涨跌幅近一年涨跌幅药明康德4.80%-2.09%36.61%爱尔眼科-4.38%-1.43%1.63%康龙化成-1.52%-6.92%23.25%泰格医药-5.67%-10.86%10.41%凯莱英-2.22%-11.56%-17.62%华大基因-9.43%-14.01%24.77%美年健康-8.55%-18.90%10.09%通策医疗-0.02%1.86%-0.74%华厦眼科4.15%12.34%-22.27%金域医学-8.36%-15.59%-42.41%昭衍新药-3.75%-1.73%8.73%国际医学-3.97%-10.06%-12.24%九洲药业-1.38%-4.83%-28.74%三博脑科-2.97%1.30%-3.41%迪安诊断-8.05%-14.89%-11.94%博腾股份-0.65%-8.48%-14.83%新里程-4.00%-9.28%-3.65%皓元医药-0.44%-13.27%41.57%盈康生命-4.22%-6.15%14.57%药石科技-4.68%-13.94%-11.15%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